文化自信来源于哪三方面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教材理论:新教材p102(1)必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2)来源: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表现:这种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4)要求:①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
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记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沙漠水稻也开始推广种植。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三个来源及其生成逻辑

Three Sources of Cultural Confid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Generating
Logic
作者: 马振清[1];杨礼荣[1]
作者机构: [1]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河北学刊
页码: 201-20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期
主题词: 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摘要:文化自信展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树立文化自信是凝聚民族力量的根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铸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基,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文化基因,积淀文化自信的厚度;以革命文化激励前行动力,打磨文化自信的力度;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正确方向,打造文化自信的强度。
从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底蕴铸就有活力、有实力和有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信.ppt课件

04
文化自信的表现
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
自豪于悠久的历史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 献。
自豪于灿烂的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括诗词、戏曲、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以及哲学、道德、科学等思想体系。
02
文化自信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之 上的精神成熟度表现,它建立在 对文化价值的准确判断、对文化 生命力的科学预见之上。
文化自信的特点
坚定性
文化自信表现为对自身文化的高 度认同,不受外界影响,始终坚 守文化立场。
包容性
文化自信不排斥其他优秀文化, 能够吸收借鉴其有益成果,促进 自身文化的创新发展。
开放性
文化自信表现为开放包容的态度 ,愿意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 ,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文化自信的价值
增强民族凝聚力
01
文化自信能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促
进国家发展进步。
提升国际影响力
02
文化自信能够提升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增强其在国
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推动文化创新
03
文化自信能够鼓励人们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推动文化的传承与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 需求。
创新文化表达方式
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推动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 力。
文化自信的分论点

文化自信的分论点随着中国的崛起,文化自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和文化认同的自信。
在这个时代,文化自信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自信,更是每个人的自信。
下面我将从文化自信的定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的现状和文化自信建设的途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文化自信的定义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和文化认同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的表现。
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的了解和认同,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优势和独特性的肯定和自信。
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的自信,更是每个人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走向强盛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文化自信是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自信是人们自信、自尊、自强的重要源泉,是人们拥有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的重要保障。
三、文化自信的现状当前,我国文化自信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文化自信缺乏深度和广度,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和文化认同的了解和认同还不够深入和广泛。
二是文化自信缺乏实践支撑,缺乏对自己国家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和文化认同的实践应用和创新发展。
三是文化自信缺乏国际影响力,缺乏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缺乏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四、文化自信建设的途径要加强文化自信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加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和文化认同的了解和认同,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推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成果。
二是要加强对自己国家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和文化认同的实践应用和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创新。
三是要加强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和互鉴。
四是要加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和影响,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自信知识点总结

文化自信知识点总结一、文化自信的概念及意义1. 文化自信的概念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的自尊和自信,是指国家及其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价值观的坚定信念。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维护本国文化自主权和文化权益的内在动力。
2. 文化自信的意义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守护自身文化传统和建设文化自主性的重要力量。
只有具有文化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赢得自己文明表述权和话语权,推动本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二、文化自信的内涵与表现1. 文化内涵文化自信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本国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继承(2)对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互鉴的开放态度(3)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的追求2. 文化表现文化自信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如对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传统文化的重新发现和再创造(2)对国际交往中文明对话的积极参与,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3)对本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如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扩大国家影响力和传播中国声音三、中国文化自信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自信,主要体现在中国近年来对自身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2. 文化自信的实践与成果(1)文艺创作方面:推出一系列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2)文化产业方面:打造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如电影、音乐和文学等领域的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3)文化交流方面: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对话,传播中国声音四、文化自信的保障与促进1. 加强教育和传媒的引导作用加强教育和传媒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教育和传播,着力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2. 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大批国际化的文化品牌,强化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彰显文化自信的素材

以下是一些彰显文化自信的素材: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从古代的诗词、书法、绘画到现代的文学、艺术、科技,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2.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石。
3. 中华文化注重和谐、包容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精神特质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
我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同时积极向上,努力奋斗,这种精神特质是我们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力量源泉。
4. 近年来,中国在文化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大型活动,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同时,我们的电影、音乐、时尚等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5. 文化自信是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
我们深信自己的文化是独特的、有价值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愿意学习和借鉴。
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
总之,彰显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同时也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和意义一、文化自信的概念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价值、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充满自信和自豪的态度,体现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同时也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二、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自信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坚守传统文化文化自信要求人们坚守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统,不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这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激励人们为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而奋斗。
2.创新发展文化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崇拜和保护,更包括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使自己的文化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才能在全球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自信面对多元文化文化自信不是排斥其他文化,而是在坚守自己文化的同时,也要对其他文化保持尊重和包容。
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元素,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中,既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又能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
4.自主判断文化价值文化自信要求人们具有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自主判断能力,不被外来文化的冲击所动摇。
只有坚信自己的文化是有价值、有优势的,才能更好地展示和弘扬自己的文化,并在全球文化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文化自信的意义文化自信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推动国家发展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实现自我振兴、强盛的重要动力。
一个民族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2.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当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时,民族成员之间会有更多的归属感和共同价值观,这样就能更好地形成社会共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提高国际竞争力文化自信有助于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竞争日益激烈,只有拥有文化自信的国家才能在文化输出中占得一席之地,提高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文化自信的理由

文化自信的理由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崛起,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化自信的意义十分深远,它不仅是民族精神和文化自尊的重要表现,更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文化自信的理由。
一、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天然优势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不仅体现为悠久的历史、文学、艺术和哲学,还包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传统礼仪等。
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智慧、信仰和情感内核,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基石。
中国人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和历史的淬炼,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既具有独特性和凝聚力,又有超越性和包容力,这些都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二、文化自信能够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一个民族要有起头,必须要有自信心。
而文化自信是自信心的重要来源之一,它是中国人民对自己文化传承的自信,也是对国家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的自信。
文化自信可以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塑造人们自豪感、崇敬感和爱国精神,更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自觉性和自发性,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和改革创新中。
三、文化自信是持续发展、不断进取的基础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坚实基础,它不仅有助于构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新体系,更具有推动创新创造、破解当前困境、处理复杂外部环境的能力。
文化自信还有助于解决当前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例如,生态环保、教育改革、反腐倡廉、公正司法等,以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感受到国家的温暖。
四、文化自信有助于弘扬人文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之渊,有着弘扬人文精神,传承文化遗产和昌盛文化的重要意义。
文化自信是中国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有力革新,有着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化建设,増强文化软实力等重要作用,可以带动民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够改变“唯经济论”的市场基调,厘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促进其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自信有三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是那种融入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灵魂和基因的传统。
“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毛泽东就是从中华文明和文化传统开始论述中国革命的命运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
第二个来源,是中国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无数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救亡图存的艰难奋斗中,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优良传统。
这是中华文化中极为丰厚的新篇章、新传统。
第三个来源,是在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后,经历前后两个三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包括艰难曲折的探索、挫折、失误中形成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形成、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谈到文化自信,我们首先会想到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但我以为,后两个来源也十分重要,对当代中国人来讲,甚至更加重要,是我们之所以自信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