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与应用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研究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探究1. 引言随着人们对治疗药物副作用和提高治疗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纳米载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领域。
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因其奇特的孔道结构和高度可控的孔径大小受到了探究者的关注。
2.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2.1 模板法2.2 溶胶凝胶法2.3 气相沉积法3.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探究进展3.1 肿瘤治疗3.1.1 化学药物载药3.1.2 生物大分子药物载药3.2 抗菌治疗3.3 组织工程3.4 缓释药物递送系统3.5 合成药物递送系统4.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中的优缺点4.1 优点4.2 缺点5. 结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控释放性能的载药材料,其制备方法日益完善,对于药物递送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然而,其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制备成本高、长期稳定性等问题。
因此,将来的探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备方法,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以提高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制备方法,药物递送,应用探究,优缺点。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 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research interest as a drug carrier material due to their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and controllable release properti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research progress in drug delivery.1. Introduction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reducing drug side effects and improving treatment efficacy, nanocarrier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drug delivery. Among them,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have received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due to their unique pore structure and highly controllable pore size.2. Preparation method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2.1 Template method2.2 Sol-gel method2.3 Vapor deposition method3. Research progres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in drug delivery3.1 Tumor therapy3.1.1 Chemical drug loading3.1.2 Biopolymer drug loading3.2 Antibacterial therapy3.3 Tissue engineering3.4 Sustained drug delivery systems3.5 Synthetic drug delivery systems4.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in drug delivery4.1 Advantages4.2 Disadvantages5. Conclusion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as a drug carrier material with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controllable release properties, have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drug delivery. However, challenges still exist in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including high preparation cost and long-term stability. Therefore, future research needs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ddress potential safety issues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in drug delivery.Keywords: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preparation methods,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 researc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综上所述,介孔硅纳米颗粒在药物传递领域具有许多优点,如高载药能力、可控释放性和可调整的生物相容性。
介孔二氧化硅与纳米二氧化硅_解释说明

介孔二氧化硅与纳米二氧化硅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介孔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硅都是在纳米尺度下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材料。
介孔二氧化硅具有大量的孔道结构,而纳米二氧化硅则具有极小的粒径。
这两种材料在各自的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并且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论述,每个部分将对不同方面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将概述介孔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硅的定义和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材料。
然后,我们将探讨介孔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并介绍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比较介孔二氧化硅与纳米二氧化硅在物理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前景上的差异。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介孔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硅各自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给出未来的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介孔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硅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我们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材料的定义、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并提供一个对它们进行比较和评估的框架。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材料,读者将能够更好地应用它们于相关领域,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启示。
2. 介孔二氧化硅2.1 定义和特点介孔二氧化硅是一种具有高特殊表面积和可调控孔径的无机材料。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比表面积:介孔二氧化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表面,使其在吸附、催化和药物释放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可调控孔径: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和条件,可以调节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中微米级别的孔道大小,从而实现对其性能的精确调控。
- 多功能性:介孔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医药领域中可以作为载体来实现药物控释和靶向传递。
2.2 制备方法目前,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的方法主要包括模板法、溶胶-凝胶法、反相微乳液法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模板法。
模板法使用有机或无机物作为模板,在模板表面生成相应孔道,并通过去除模板来得到所需的介孔结构。
一种纳米级二氧化硅涂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纳米级二氧化硅涂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纳米级二氧化硅涂层的创新制备工艺及流程详解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纳米级二氧化硅涂层因其独特的性能,如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磨损性、高透明度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催化性能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催化性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材料。
它不仅具有高度的孔隙度和可调节的孔径大小,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筛、催化剂、药物缓释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点以及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情况。
一、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类:基于硅烷前体的凝胶法和基于表面模板法。
1. 凝胶法凝胶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硅烷前体的水解、缩合、有机模板剂的加入、凝胶形成和模板剂的去除等。
具体而言,硅烷前体首先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形成均匀的硅氧网格,然后有机模板剂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进入硅氧网格中,最后在适当的条件下,硅氧网格聚合形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2. 表面模板法表面模板法是一种使用有机小分子作为模板剂形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方法。
具体而言,有机小分子首先在硅烷前体表面吸附,然后硅烷前体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形成硅氧网格,同时有机小分子也进入硅氧网格中并形成介孔结构。
最后通过退火等方式去除有机小分子,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结构特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具有高度的孔隙度和可调节的孔径大小,其孔径大小通常在2-50 nm之间。
与孔径大小有关的是模板剂的大小,因为模板剂对介孔结构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孔道壁厚度通常在10-20 nm之间,同时具有较大的内表面积和孔体积。
内表面积和孔体积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硅烷前体的结构、溶剂的种类和条件等来调节,从而制备出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催化性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性催化由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具有可调节的孔径大小和孔道壁厚度,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反应分子选择合适的孔径大小和孔道壁厚度,在催化反应中实现选择性催化。
一种用于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剂及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剂及制备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纳米材料在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纳米二氧化硅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纳米材料,但由于其表面能较高,往往会形成大团块,此时需要一种分散剂来稳定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状态。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一些材料来制备这种分散剂。
需要的材料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环氧丙烷(EP)、纳米二氧化硅和水。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备过程中应使用分析纯级别的试剂。
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10克SDS溶解在60毫升的去离子水中,保持搅拌,直到SDS溶解完全。
步骤二:准备环氧丙烷(EP)和SDS的混合溶液。
将4.8毫升EP 加入到刚刚溶解完全的SDS溶液中,然后加入40毫升的去离子水,继续搅拌,混合物会变得混浊,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透明。
步骤三:将纳米二氧化硅加入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
在混合物中加入的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应为SDS和EP的总重量的1/10。
步骤四:将混合物在水浴中加热至60℃,并在搅拌的同时继续加热30分钟,直至稳定分散。
步骤五:冷却混合物并放置4小时,充分稳定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状态,制备好的分散剂应该是均匀、透明的。
本文介绍的分散剂有很多优点。
它可以稳定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状态,并且具有优异的流变学性能。
此外,它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盐性,适用于高温、高盐度的环境中。
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并能够有效改善纳米材料的分散状态。
总之,用于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在现代生活和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sio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优缺点

sio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优缺点二氧化硅(SiO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包括物理法、化学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等。
1. 物理法:此方法主要利用高能球磨机或超声气流粉碎机对SiO2聚集体进行多级粉碎,最终获得产品。
优点在于生产工艺简单、生产量大、生产过程易于控制。
然而,物理法对原料要求较高,且随着粒度减小,颗粒因表面能增大而团聚,难以进一步缩小粉体颗粒粒径。
2. 化学法:包括气相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离子体交换法和微乳液法等。
其中,气相法以四氯化硅等为原料,通过高温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使原料气化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SiO2纳米颗粒。
优点在于粒度均匀、粒径小且成球形,产品纯度高,表面羟基少。
缺点在于所用设备要求较高,所用原料贵,成品价格高。
3. 沉淀法:以硅酸钠和无机酸为原料,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使硅酸盐离子发生沉淀,再经过滤、干燥和热处理等步骤得到SiO2纳米颗粒。
优点在于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
缺点在于难以控制粒径大小和形状,产物的分散性也较差。
4. 溶胶凝胶法:以硅酸酯为原料,通过水解和聚合反应形成透明的溶胶,再经过浓缩、陈化、干燥和热处理等步骤得到SiO2纳米颗粒。
优点在于可控制颗粒大小和形状,产物纯度高。
缺点在于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且反应条件较为苛刻。
5. 微乳液法: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微乳液,在微乳液的油相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SiO2纳米颗粒。
优点在于可控制颗粒大小和形状,产物纯度高。
缺点在于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且制备过程较为复杂。
以上是二氧化硅(SiO2)纳米材料的几种制备方法及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制备。
纳米二氧化硅疏水

纳米二氧化硅疏水一、什么是纳米二氧化硅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疏水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它是由纳米级的二氧化硅粒子组成的。
这种材料具有特殊的表面性质,能够使其表面变得非常疏水。
这意味着它可以阻止水分子渗透到其表面上,从而具有防水和防潮的效果。
二、纳米二氧化硅疏水的制备方法1. 溶胶-凝胶法该方法将硅醇或硅酸作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级的SiO2颗粒。
然后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等,来控制SiO2颗粒的大小和形态。
2. 气相沉积法该方法将SiCl4或SiH4等硅源与O2或N2O等气体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O2颗粒,并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控制其大小和形态。
3. 等离子体处理法该方法利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将SiCl4或TEOS等硅源在气相中裂解成原子态或离子态,然后在高温下通过氧化反应形成SiO2颗粒。
三、纳米二氧化硅疏水的应用1. 防水涂料纳米二氧化硅疏水可以用于制备防水涂料,这种涂料能够有效地阻止水分子渗透到墙面或屋顶等表面,从而起到防水的作用。
此外,它还具有很好的耐候性和抗污染性能。
2. 防潮材料纳米二氧化硅疏水也可以用于制备防潮材料,如木材、纸张等。
这种材料可以有效地阻止空气中的湿度渗透到内部,从而起到防潮的作用。
3. 医疗器械纳米二氧化硅疏水还可以用于制备医疗器械,如手术刀、注射器等。
这些器械表面覆盖有一层纳米二氧化硅疏水涂层,能够有效地减少细菌和病毒的附着和生长。
4. 纺织品纳米二氧化硅疏水还可以用于制备各种纺织品,如衣服、鞋子等。
这些纺织品表面覆盖有一层纳米二氧化硅疏水涂层,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和污渍的渗透,保持其干爽和清洁。
四、纳米二氧化硅疏水的优点1. 高效性纳米二氧化硅疏水具有非常高的防水和防潮性能,能够有效地阻止水分子和湿度的渗透。
2. 耐久性纳米二氧化硅疏水具有很好的耐候性和抗污染性能,能够长期保持其防水和防潮效果。
3. 环保性纳米二氧化硅疏水是一种无毒、无害、环保的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
纳米二氧化硅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

二氧化硅在建筑涂料中的应用概述纳米二氧化硅是一种不溶于水和酸的非金属酸性氧化物,俗称白炭黑,属于超细纳米级,微结构为球形、成絮状和网状的颗粒粉物。
二氧化硅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的不饱和残键和不同状态的羟基,可与涂料中的某些集团发生键和作用。
以此来改善涂料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二氧化硅极强的活性减少了紫外线照射造成的期漆膜粉化等。
二氧化硅在漆膜干燥后会形成网络结构,对于改善漆膜的耐老化、光洁度、强度和防腐具有显著的功效。
一、纳米二氧化硅的应用和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光纤、医药、涂料、橡胶、油墨、造纸等领域纳米二氧化硅因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能备受青睐。
纳米二氧化硅的应用领域的不同,其合成工艺和制备方法存在差异。
纳米二氧化硅的的制备方法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一)物理法:既是指利用机械球磨进行粉碎已达到粒径在1-5微米的产品。
(2)化学法:主要包括气相法、液相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
气相法也是目前主要的生产方法。
而建筑涂料所用的纳米二氧化硅也正是以气相二氧化硅为主。
是利用氯硅烷在氢氧火焰中高温水解制得的气相二氧化硅(俗称气相法白炭黑)是一种白色、无毒、无味、无定形的无机精细化工产品。
三、气相纳米二氧化硅在涂料的具体应用(一)流变性流变性是涂料的重要性能,它直接影响到涂料的外观、施工性能及贮存稳定等性能。
而不同涂料体系对流变助剂的要求也有差异。
但对于大部分流变助剂都是形成氢键而起作用,纳米二氧化硅在水性建筑涂料体系中,水分子与气相法二氧化硅会形成氢键,氢键键合羟基在涂料体系中极易形成均匀的三维网状结构,二氧化硅网络能够有效地阻止涂料在固化过程中的流挂现象,使涂层均匀。
但是在水性体系的建筑涂料领域,气相二氧化硅的添加有一定量的加入,加入不足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当加入量过大时既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反而因为水分子与气相二氧化硅形成过量的氢键会大大影响其作用,导致产品体系有肝化的趋势。
最终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二氧化硅晶体的制备与应用
摘要:纳米材料是任何至少有一个维度的尺寸小于100nm或由小于100nm的基本单元组成的材料。
自上世纪80至90年代是纳米材料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其标志为:出现了块体纳米材料:扫瞄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以及应用使纳米材料成为独立学科。
由于纳米材料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微米以及块体材料的奇异特性,使得纳米材料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二氧化硅晶体;制备;应用
纳米材料是任何至少有一个维度的尺寸小于100nm或由小于100nm的基本单元组成的材料。
自上世纪80至90年代是纳米材料及科技
迅猛发展的时代,其标志为:出现了块体纳米材料:扫瞄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以及应用使纳米材料成为独立学
科。
由于纳米材料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微米以及块体材料的奇异特性,使得纳米材料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1 纳米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结构
纳米二氧化硅是纳米材料中的一员.具有特殊的层次结构,纳米二氧化硅是无定型的白色粉末,是一种无毒、无味、无污染的非金属材
料。
微粒结构非常特殊.颗粒表面存在不饱和的残键及不同键合状态的弪基.其分子状态呈三维链状结构,这种特殊结构使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如对波长49 nm 以内的紫外线反射率高达70%至80%;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产生淤渗作用。
可深入到高分子链的不饱和键附近,并和不饱和键的电子云发生作用;在高温下仍具有较高的强度、韧度和稳定性:对色素离子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等当纳米二氧化硅与高分子材料复合时可以改善高分子材料的热、光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提高产品的抗老化性和耐化学性:可以达到抗紫外线老化和热老化的目的;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弹性等基本性能;可以降低因紫外线照射而造成的色素衰减等工业用纳米二氧化硅称作白炭黑(也叫做胶体二氧化硅、水合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是一种超微细粉体,比重2.0~2.6,熔点1750℃,折光率1.46,粒径和含水量随制法不同而异,原始粒径一般在0.3μm以下。
白炭黑绝缘性好,不溶于水和酸,溶于苛性碱和氢氟酸;受高温不分
解,吸水性强,在空气中易潮解,性能与碳黑相似,但呈白色,在空气中吸水后形成聚合细颗粒圈。
纳米二氧化硅可以
O
S i2一H
n2O
n2O指的是“结合水”,它是白炭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生产过程表示。
H
中进行化学反应形成的。
从本质和结构上讲,它不是水,而是以一OH基团形式存在Si—OH基团中.一0H与Si,0与H之间都以共价键相互作用,而共价键键能很大.不易被破坏,并且结合水与环境温度、湿度无关。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具有极强的活性.表现在Si—OH。
这里的一OH很容易与水发生亲合作用,形成氢键结构,形成“吸附水”。
另外由于表面积大。
空隙繁多,粒子表面也会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吸附部分水。
吸附水通常以分子形式存在,而且容易离开白炭黑粒子;其含量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通过人为的方法进行控制。
2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纳米材料的制备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有真空冷凝法、物理粉碎法和机械球磨法等,化学方法有气相沉积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合成法等。
国外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包括气相法和电弧法,湿法分沉淀法和凝胶法。
气相法:气相法多以四氯化硅为原料,采用四氯化硅气体在氢氧气流高温下水解制得烟雾状的二氧化硅。
该法优点是产品纯度高、分散度高、粒子细而形成球形,表面羟基少,因而具有优异的补强性能,但原料昂贵,能耗高,技术复杂,设备要求高,这些限制了产品使用。
H 22+O 2→H 22O
l i 4
C S +H 22O →O S i 2+l 4HC H 22+O 2+l i 4C S →O S i 2+l 4HC
段先健等阍研究出一种高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将氧气、氢气和有机卤硅烷按一定比例连续地输进燃烧喷嘴,在反应室中燃烧反应;同时在反应室中输入保护气体;卤硅烷利用燃烧生成的水以及产生的热量进行高温水解缩合反应;反应产物经过聚集、气固分离、脱酸等后处理工艺,得到纳米二氧化硅,其原生粒径在7~40 nm 之间. 比表面积在100~400 m2·g 之问。
沉淀法:沉淀法是硅酸盐通过酸化获得疏松、细分散的、以絮状结构沉淀出来的O S i 2
晶体。
该法原料易得,生产流程简单,能耗低,投资少,但是产品质量不如采用气相法和凝胶法的
产品好。
该法为目前主要的生产方法。
a 2N O S i 3+l HC →H 2O S i 3
+l a C N H 2O S i 3→O S i 2+H 22O
郭宇等以水玻璃和盐酸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O S i 2 。
工艺条件为:
温度40~50℃ ,pH 值5~6,干燥温度110℃ ,焙烧温度500~C 。
制得的二氧化硅粒径在50~60nm ,比表面积大,分散性好,达到了工业生产的标准何清玉等罔研究结果表明:超重力环境不仅可以使沉淀反应时间大大缩短,而且有利于生成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超细二氧化硅产品;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终点pH 值2~3、陈化时间60~90min 、旋转床转速800~1000r/min 。
凝胶法:凝胶法是加入酸使碱度降低从而诱发硅酸根的聚合反应,使体系中以胶态粒子形式存在的高聚态硅酸根离子粒径不断增大,形成具有乳光特征的硅溶胶。
成溶胶后,随着体系pH 值的进一步降低,吸附OH 一带负电荷的O S i 2胶粒的电动电位也相应降低,胶粒稳定性减小,O S i 2胶粒便通过表面吸附的水合Na+的
桥联作用而凝聚形成硅凝胶,去水即得纳米粉。
该法原料与沉淀法相同,只是不直接生成沉淀,而是形成凝胶.然后干燥脱水.产品特性类似于干法产品,价格又比干法产品便宜,但工艺较沉淀法复杂,成本亦高。
该法应用较少。
郭宇等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在氨水作为催化剂pH 值控制到5-6,焙烧温度控制在600℃时得到的样品最好,粒径在14nm 左右,分散均匀、外周圆形,基本达到了生产中所需达到的工业指标。
许念强等人研究结果表明:对水热法制备硅溶胶的工艺来说,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颗粒的平均粒径,但不利于提高颗粒的均匀性。
低DH 值、低杂质离子含量、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问条件下,有利于二氧化硅颗粒的均匀增长。
把握好反应温度、粒径及其颗粒均匀性、分散性之间的关系,对制备均匀性高、分散性好的大粒径硅溶胶有很好的帮助。
3 二氧化硅在热塑性塑料中的应用
热塑性塑料是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热塑性塑料应用广泛,往往通过添加无机颗粒降低塑料制品的成本,同时还可以颗粒超微细技术和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对通用塑料还能起到增强增韧和功能化的作用。
传统的对塑料增韧的方法是在基体中加入橡胶类物质,该法虽然使材料的韧性大幅度提高,但同时也使材料的强度及加工性能等大幅度下降。
气相法白炭黑增韧塑料的增韧原理是无机刚性粒子增韧,它被添加到塑料中后,可以在不削弱材料刚
性的前提下提高材料的韧性,甚至还能提高材料的刚性。
MouZheng Fu等在EVA 中添加一定量的气相二氧化硅可以明显地提高限氧指数(LOI),并且可以在保持UL一94测试为V一0级时.减少氢氧化镁的添加量。
通过锥形量热仪(CCT)数据表明气相二氧化硅的添加不仅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热释率和失重率,而且可以抑制EVA/MH共混体在燃烧时的烟释放率。
通过形貌特征和热重数据分析进一步表明:气相二氧化硅在EVA/MH材料中的协效阻燃机制主要是由于气相二氧化硅通过在凝聚相的物理过程提高了炭硅层的强度,使之能够阻止燃烧中热量和物质的传递。
通过在EVA/MH共混体中添加气相二氧化硅并且减少总的填充量,在阻燃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其断裂伸长率可以提高一倍。
参考文献:
[1]张立德,牟季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24.
[2]蔡亮珍,杨挺.纳米二氧化硅在高分子领域中的应用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2,14(6):20—23.
[3]杨海.超微细气相法白炭黑的表面改性化工新型材料,2000 (27):8—12.
[4]代传银.白炭黑中“水”的解析[J].炭黑工业,2002(3):46—49.
[5]张密林,丁立国,景晓燕,等.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04,31(6):64-66.
[6]段先健,王跃林,杨本意,等.一种高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旧.CN1422805,2003—06—11.
[7]郭宇,吴红梅,周立岱,等.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J],辽宁化工,2005,34(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