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史角度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品读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4)健康情况不容乐观
4)健康情况不容乐观
• 大城市旳居民患急病旳,尤其是患多种炎症旳,虽然比生活在清新旳空气 里旳农村居民少得多,但是患慢性病旳却多得多。
• 城市人口原来就够稠密旳了,而穷人还被迫愈加拥挤地住在一起。他们除 了不得不呼吸街上旳坏空气,还成打地被塞在一间屋子里,在夜间呼吸那 种简直闷死人旳空气。给他们住旳是潮湿旳房屋,不是下面冒水旳地下室, 就是上面漏雨旳阁楼。给他们盖旳房子盖得让坏空气流不出去。给他们穿 旳衣服是坏旳、破烂旳或不结实旳,给他们吃旳食物是坏旳、掺假旳和难 消化旳。
遇
理解工人阶级 • 工人身处社会最底层,如何理解工人阶
级的先进性 • 现实意义
1.为何当初恩格斯要了解英国工人阶级?
1)家庭背景与成长经历
• 恩格斯出身并不平凡,爸爸老弗里德里希 是工厂主,虔诚旳基督徒,带有普鲁士贵 族血统。母亲心地善良,遵守礼教,喜爱 文学和历史
• 出入社会后,被当初德国旳民主主义旳政 治思想吸引,成为了为劳感人民发声旳斗 士。
• 所以恩格斯需要一本血淋淋旳书,向 人们展示资本主义制度旳弊端,为了 证明自己旳观点:“工人阶级旳政治 运动必然会使止人认识到,除了社会 主义,他们没有别旳出路。”而“社 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旳政治斗争 旳目你时,才会成为一种力量。”
2.当初英国工人阶级旳生存情况怎样?
2.当初英国工人阶级旳生存情况怎样?
• 英国工人不但在物品旳质旳方面被骗, 而且在量旳方面也被骗。小商人旳尺和 秤大部分是不合要求旳。
2)衣衫褴褛
• 绝大多数工人都穿得很坏。用来做衣服旳 料子都是非常不合适旳,不论是在女人旳 衣橱里或男人旳衣橱里,都几乎根本没 有亚麻布和毛织品,只有棉织品。
• 衬衫是用漂白布或是杂色旳印花布做旳, 女人旳衣服大部分也是印花布做旳,毛织 品旳裙子极少能在晒衣服旳绳子上看到。 男人们大都穿着粗布及其他粗棉织品做旳 裤子和一样旳料子做旳上衣或夹克。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英]EP汤普逊著读后感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英]EP汤普逊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4dedd3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07.png)
其次,汤普逊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工人阶级为争取权益而进行的斗争。这些斗争不仅包括工会运动、罢工行动,还包括参与政治活动,争取政治权利。从社会变革的视角来看,这些斗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通过斗争,工人阶级不仅争取到了自己的权益,也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汤普逊的语言运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叙述更加生动形象。例如,他描述工人阶级的斗争时,使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样的比喻,使我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工人阶级斗争的艰辛。同时,他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使得叙述更加直接有力。这种语言风格使我深入理解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也让我对社会变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论方面,我认为汤普逊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是一部结构和语言都十分出色的著作。他的结构安排使得整个叙述条理清晰,让我能够系统地了解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而他的语言运用则使我深入理解了工人阶级的历史,让我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他们的艰辛和奋斗。汤普逊的这些优点使得他的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理解工人阶级的历史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在主题深度上,汤普逊深入探讨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以及社会变革中的矛盾和冲突。他通过描述工人阶级的斗争、生活困境和文化生活,展现了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深远影响。我深感汤普逊对主题的深度探讨,使我对社会变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思考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评论方面,我认为汤普逊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他以严谨的历史研究为基础,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与斗争。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也让我对社会变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汤普逊的人物塑造和写作风格也使我深入感受到工人阶级的艰辛和奋斗,以及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导言解读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导言解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导言解读一、引言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工人阶级的地位和生活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到现今的信息时代,英国工人阶级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的视角,探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并对其作出全面评估。
二、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与现状1. 工业革命时期的兴起和影响工业革命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格局。
工人阶级因其在工厂中的劳动,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主要劳动力。
然而,工业化带来的劳动条件恶劣、工作时长长等问题,使得工人阶级处于贫困和艰难的生活状态。
工人阶级也通过工会运动和斗争,开始争取自身权益和改善劳动条件。
2. 当代工人阶级的状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英国工人阶级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复杂。
自动化和机器替代已成为工人就业的不容忽视的因素,一些传统行业的工人面临着失业和转岗的压力;另劳工权益和工资待遇依然是许多工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兴行业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三、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观点来看,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在历史和现实中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动条件恶劣和工时长短的问题早已成为历史,但当代工人阶级所面临的挑战也同样严峻。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工人阶级需不断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和劳动条件,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他们的权益和福利,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四、总结与展望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是一个深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在探讨和关注其状况的也需要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层面思考如何更好地支持和保障工人阶级的权益和福祉。
只有在建立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社会环境下,工人阶级的状况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详细阐述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与现状,也分享了个人对其状况的观点和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启发并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这一社会议题。
即使是英国伦敦最贫穷的工人

即使是英国伦敦最贫穷的工人
即使是伦敦东区最贫穷的爱国者,一想到英国的财富和工业。
便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现状》。
原文为:“资产阶级竭尽全力的向民众灌输一个观点。
资本家的财富就是整个民族的财富。
即使是伦敦东区最贫穷的爱国者,一想到英国的财富和工业。
便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英国工人阶级现状》简介
该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和阶级关系作了全面剖析,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的后果: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产业后备军的形成,以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加强对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剥削等,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还论述了现代无产阶级随着产业革命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实地调查的大量事实,详尽地描述了英国无产阶级的悲惨生活,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进行了严厉的控诉。
英国工业革命中的社会问题工人阶级的困境

英国工业革命中的社会问题工人阶级的困境英国工业革命中的社会问题:工人阶级的困境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繁荣和技术进步,然而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便是工人阶级面临的困境。
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人阶级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所遭遇到的困境,并分析其影响。
一、工人待遇的恶劣状况在工业革命初期,工人阶级生活条件和待遇极为恶劣。
工人们长时间进行艰苦的劳动,却仅获得微薄的工资。
工厂主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采用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策略,无视工人的权益。
工人的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往往达不到基本的生活需求。
他们被迫居住在拥挤的破旧住所中,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
二、极端的工作环境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环境极为恶劣,工人们在这些恶劣的条件下工作。
由于机器的运转噪音、粉尘和废气等因素,工人们的安全和健康都受到了威胁。
尤其是纺织工业的工人,由于与纺纱机和织布机等大型机器长时间接触,他们的听力受损情况严重。
三、劳动条件的严重不平等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工人们的劳动条件严重不平等。
工厂主对工人的劳动规定和管理手段往往是任意和残酷的,严重剥夺了工人们的权益。
工人们被迫长时间连轴转作业,缺乏休息和娱乐的机会,身心俱疲。
工人们组织工会争取权益的努力遭到严厉打压,工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几乎没有话语权。
四、儿童劳动的问题工业革命时期,儿童劳动现象十分严重。
作为一个廉价的劳动力源,许多工厂主雇佣了大量的儿童工人。
这些儿童通常来自贫困家庭,被迫放弃教育机会去工作。
他们不仅被迫长时间工作,而且经常遭受虐待和剥削。
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五、对社会秩序的挑战工人阶级在工业革命中遭遇到的困境,不仅给他们个人带来了痛苦,也对整个社会秩序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工人们不满现状,开始组织起来,发动罢工和示威活动,争取他们应得的权益。
这种社会动荡给国家和资本家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迫使他们开始考虑为工人提供更好的条件,并实施一些改革政策。
恩格斯 英国工人状况调查 节选

恩格斯英国工人状况调查节选在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备受关注。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家之一,曾对英国工人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他的调查报告,揭示了英国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现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震动。
恩格斯在调查中发现,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首先,工人的工时长而工资低,他们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但工资却非常微薄,仅能勉强维持生计。
大部分工人家庭的收入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工人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工厂内充斥着浓重的烟尘和有毒气体,工人长时间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问题成为他们的常态。
而且,工厂内的劳动条件非常危险,缺乏安全设施和保障,工人们时常面临着生命危险。
工人的住房条件也极为糟糕。
由于工资微薄,大部分工人只能居住在破旧的工人宿舍或者贫民窟里,屋子狭小拥挤,卫生条件恶劣。
这些恶劣的住房环境给工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恩格斯的调查还发现,英国工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由于工人们需要长时间劳动以维持生计,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许多工人甚至是文盲。
这使得他们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无法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在社会地位方面,工人阶级处于社会底层,缺乏政治和经济权益。
他们无法参与决策过程,也没有工会组织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使得工人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无法改变自己的困境。
恩格斯的调查报告揭示了英国工人阶级的贫困和困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他的调查为后来的工人运动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促使了工人权益的保护和社会福利的改善。
然而,尽管恩格斯的调查报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直到20世纪,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社会改革的推进,工人阶级的权益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和提升。
总结起来,恩格斯的英国工人状况调查揭示了19世纪英国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现状。
工人们面临着长工时、低工资、恶劣的工作环境和住房条件,教育水平低下,社会地位低下等问题。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贫困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贫困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Class in England,1844)是受查尔斯·皮斯勒(Charles Piller)所著。
该书是第一
本介绍英国工人阶级贫困的经典作品,讲述了19世纪工人阶级的贫困状况。
皮斯勒的观点是,贫困源于社会结构的反成形,导致了工人阶级的无
助与灰暗。
书中记录了勃艮第改革时期的英国工人的居住条件和贫穷生活,其他工厂合作劳动制度给工人带来的伤害以及社会经济政策的转变,以及1832年克雷利(Crealy)法案(truck system)对工人的影响,这些都是重
要的历史记录,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揭示。
该书所传达的贫困思想及其历史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深入探讨。
第一,该书唤醒了社会的认识,让人们开始认真思考贫困的根源,也让贫困
问题变得重要起来,从而促进了社会的改革。
第二,该书深刻揭示了历史
上工人阶级的贫困和痛苦。
书中记录的景象与前人的描述完全不同,正是
这种真实的描述面貌,让人们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改善社会结构,使社会发
展更加公平、公正。
因此,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本书所传达的贫困思想具
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实现社会公正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也为19世纪英国社会结构变革和社会改革提供了积极的支持。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恩格斯兰开夏郡12月20日。
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日益恶化。
但是目前他们的状况看来并不那么糟,在棉纺织区,大部分人都有工作,在曼撤斯特,每十个工人可能只有一个工人没有工作,在博尔顿和伯明翰,可能也是同样的比例。
而英国工人一有了工作,他也就满足了。
如果工人拿自己的命运跟那些德国和法国弟兄的命运相对照,他们是可以满足的,至少棉纺织业工人是这样。
德法工人只能勉强靠一些面包和土豆糊口;假如一个星期能吃上一次肉,那就算幸运的了。
而英国工人每天吃牛肉,并且还胜过德国最富有的人,可以用自己的钱买到更富于营养的烤肉。
他们每天喝两次茶,并且常常还有余钱,可以在中午喝一杯加水白兰地。
每天工作十二小时的曼切斯特工人大都是这样生活的。
但这能维持多久呢!物价稍有波动,成千上万的工人就要失去工作,他们的一点点积蓄很快就会花光。
那时他们就有饿死的危险;这样的危机几年以后一定会再次出现。
这种目前可以使“赤贫者”得到工作并且指望利用中国市场来谋取利益的扩大生产,必定会造成出大批商品,造成商品滞销,其结果又是工人普遍失去工作。
目前,纺织工人的状况是最好的。
在煤矿,工人们不得不为了很低的工资去做最繁重最有害于健康的工作。
结果,比起其他工人,工人阶级的这一部分对富人更是满腔愤恨,因此,抢劫和捉弄比较富有的人这类事情,他们也做得特别突出。
比如在曼切斯特,“博尔顿人”着实令人生畏,他们在夏季诞生中就表现得最坚决。
上至五金工人,下至一切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的人,都享有这样的声誉。
如果所有这些人现在就只能勉强度日,那么生意稍稍停顿一下他们的景况会怎么样呢?固然,工人也在他们中间成立了基金会,基金靠每星期缴纳会费而增长,并用于救济他们中间成立了基金会,基金靠每星期缴纳会费而增长,并用于救济失业者;但这些钱也只有在工厂正常开工的情况下够用,因为就在这种情况下,总还是有很多人失去工作。
一旦失业成了普遍现象,这个援助来源也就枯竭。
现在,苏格兰充当了替罪羊,那里的工厂停工了,因为英国工业的扩大总要使一个或另一个地区遭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环境史角度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梅雪芹环境问题的珍贵史料和启发性观点,因而是英国环境史上的一部经典文献。【关键词】环境史《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乇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对恩格斯的著作并未予以应有的重视。我们对这一经典文献的学习也偏重电垤《英国r人阶级的状况》是恩格斯于1845年3月写成的,当时,恩格斯是“为了给社会主义理论,同时给邯些认为社会主义理论有权存在的见解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了肃清proetcontra(赞成和
也魍有谯焚国,才能搜集到这样完整的并为官方的调查所证实r的必要材料”②。因此,恩格斯在疗ffi『、恩格斯:《批嘲L人阶级的状况》,第4页。r恩格斯:《蕻阔1。』、阶级的状况》,第4贞。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从环境史角度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129是用鲜红的、但时间一久就会变黑的砖(这里普通使用的建筑材料)修成的,就给人一种特别阴暗的印象”;其中像位于曼彻斯特西北11英里的波尔顿,“即使在天气最好的时候,这个喇嘲避萄一外首薪邕囊黧面≮倚≮哮…i≯蠹丛蕉孽Ⅷ舞二‘孽时鬈孬嚣缍誊蠡囊√≮≮型毒遁磊津爝粪唯喹。囊慧零1
1荔m圳罄暴芋一幂骚~裂寥j一程在社会文化史热日趋升温与政治史重新焕发生机的大背景下,甚至诞生了一门新的史学分支——知识分子史。更有甚者,在以让一弗朗索瓦·西里纳利为代表的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史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以研究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分子史亦已逐渐成为当下法国史坛的显学之一。无独有偶,当西方国家西方知识分子史研究日趋升温之际,国内外专治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学者亦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这一背景下,在近一、二卜年的时间里,我国学术界曾先后出现了“胡适研究热”、“陈寅恪研究热”以及“顾准研究热”。与此同时,学界还涌现出了一批专门研究(至少是把主要精力用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名家。相形之下,我国世界史学科的研究人员在同一时期对外国知识分子的研究显得多少有些冷漠。也正因为如此,这方面的研究自然就处于极为薄弱的状态。毋庸讳言,我国世界史学者对外国知识分子史研究的冷漠是不正常的,这一领域的研究亟待加强。对此,早在2000年春天在北京大学举行的“20世纪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学术讨论会上,浙江大学的吕一民先生就曾在发言中呼吁国内的同行积极投身这一领域的研究。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不久,多年从事法国史研究的吕一民先生本人就率先以其新著《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历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简称《历程》)向学界昭示,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已开始重视对外国知识分子史的研究。《历程》一书共26万字,由序言、正文和附录三大部分组成。在卷首的长篇序言中,作者首先表明了自己在“何谓知识分子?”这一问题上的观点,并明确指出将以这一观点来分析该书的研究对象;其次。作者论述了我国世界史学科加强外国知识分子史研究的必要性,并呼吁更多的同行能积极投身于这一研究领域;复次。作者对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的分期以及法国知识分子在各个时期的特点作了划分和概述。正文共7章,可划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与作者在序言中所提出的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发展的四个时期,即:作为“诞生”时期的德雷福斯事件时代,战争与危机的年代,“光荣的三十年”和作为“终结”时期的20世纪晚期正好相对应。附录由三项内容组成:法国学者对法国知识分子史的研究概述、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大事年表和主要参考书目。研究概述首先阐释了知识分子史为何会成为20世纪晚期法国史坛的显学之一,继而介绍了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及其研究概况。大事年表从知识分子史的维度出发,精心挑选了一系列在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并通过其排列,为有兴趣系统了解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读者提供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从环境史角度重读《英围工人阶级的状况》清的尔曲都被剥夺了,水也被剥夺 ̄广,因为自来水管只有出钱才能安装,而河水又弄得很脏,根本不能用来洗东西。他们被迫把所有的废弃物和垃圾、把所有的脏水、甚至还常常把最令人作呕的脏东西倒往街上,因为他们没有别的任何办法扔掉所有这地东阿”①;“一切不幸事件的罪过归根到底总在J宇身卜”一。因为以厂主们为主体的资产者不惜以任何代价来满足自己的钱袋,“对资产者来说,金钱却具肓一种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的价值,即偶像的价值,这样,它就使资产者变成了卑鄙龌龊的‘财迷’……资产者为r多赚钱不惜采取任何手段,认为生活的目的就是装满自己的钱袋。”@的确,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形成了追求财富的洪流,谋求利润而追逐财富被引以为荣。譬如,反’谷物法运动的领导人理查德-科布登深知,“对人的能力只有一种看法或一个标准——即赚钱”,为
此,他从伦敦来到曼彻斯特,因为“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科布登是中等阶级的一员,他体现f这个阶级对财富的追求。事实上,在工业革命过程中,置身干追求财富的洪流中的,绝不仅仅中等阶级,各阶层都被卷了进来,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向上的风气。④在这种追求和风气之下,全社会的日标主要集中在经济效益方面,“从个人到企业,从地方到中央,都主要是以经济效益高低论成败、定政绩。因此,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往往被忽视,甚至以牺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谋求经济效益。、”凹曼彻斯特等英国大城市的环境呈现病态,与那个时代和社会的取向密切相关。不仅如此,恩格斯对爱尔兰人生活习性的剖析同样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它是“使英国工人陷入困苦状况的另一个原因”@。工业革命时期,大批的爱尔兰人迁移到英格兰来,“他们也带来了肮脏和酗酒。这种不爱清洁的习惯是爱尔兰人的第二天性。它在人口不密的农村中还没有多大害处,nJ.是在这罩,在大城市中,因为人口非常密集,就足以使人颤栗并招致各种各样的危险。弥勒斯人按照在家乡的老习惯把一切废弃物和脏东西都倒在自己门n,造成了污水坑和垃圾堆,结果把整个T人区弄脏了,空气也弄得污浊不堪。”∞町见,“不爱清洁的习惯”也是导致英国大城市工人生活区的环境恶劣的一个诱困。时至今日,不卫生的牛活习惯和方式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仍然存在,也是污染环境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由于r业革命“大大改变人同自然的关系和人同人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认识英围工业革命的后果和历史意义,的确应该“把起点放得高一些,视野开阔一些”,既不要“仅仅把目光局限在』=人生活水平提高多少或降低多少上面”,也不要斤斤}P较一些数字。⑨但是无论如何,对于工业革命所造成的阴暗、消极现象,是不能够也无法回避的,因为一个半世纪之前英国城市存在的那些|'廿J题,虽然今天在英国本土可能很好地解决了,至少是缓解J,,但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某此城市或地区,仍然是人们每天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辟管《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的
il)恩情断:《蛙固L人阶级的状况》,第J39一14n页,、:、恩格斯:《蛙国[人阶级的状况》,第212面,0恩格斯:《英阁I.人阶级的状况》,第170贝。、I|钱乘£l厨、晓律:《存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l鲫1年版,第77一116页。高佩芷:《巾外域IH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lq92年版,第砧页。一?恩格斯:《英国1‘人阶级的状况》,第131页。:恩格斯:《艇目1‘人阶级的状批》,第134页。c,t}.地诈t编:《近代英圜史》,“序言”第5页。孙参见F世IF主编:《近代英目史》,第262—263页:第270一271页。
万方数据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l期某些论点并不完善①,有一些预言也没有被后来的实践所证实,o而且由于在1843—1844年没有更好的资料,后来恩格斯自己也认识到当时“所描写的工业革命的历史轮廓在某些细节上是不准确的”⑧,但直到今天,学习恩格斯的这一著作,我们仍然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从该书涉及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情况来看,城市环境问题无疑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生的。英国早期机械动力与工厂坐落特征(那时,工业生产结构和布局明显地受地理条件制约)、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与市政建设滞后等,是造成环境恶化的直接因素。然而,大量的灾难之所以集中在工人牛活和工作的地区,与工厂主的唯利是图密不可分。由于那时的环境问题尚不复杂,产业公害的加害者比较明确,主要是工厂企业和工厂主。工厂主的工作动力就是通过生产追求利润,谋求自身增值。这种追求利润、积累资本的资本本性是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由于环境问题涉及自然与整个人类的关系,研究诸如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乃至全部的环境史,仅仅运用阶级分析的武器恐怕就不够了。我们需要借助众多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开放的心态与思维来认识与思忖人类文明的全部进程。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是要关注和探讨人类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合理性问题,其中特别是实践结果的“反我”、“异己”的负面效应问题。∞一方面,我们不仅要总结和认识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沿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探讨人与人之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现象及其表现。而在全球环境形势严峻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现象给与足够的重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既充分肯定了工业革命对英国所具有的巨大意义,又真实地描述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苦难和斗争、希望和欲求,由此揭示了工业化初期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因而,从环境史角度看,《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既为考察世界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史料,又阐发了富于启发性的观点,是一部关于英国环境问题的经典文献。经典的作用恰在于它为后人提供了认识现实问题的经久参照。
(作者梅雪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邮编:100875)(责任编辑:于沛)(责任校对:王凌)
①1892年恩格斯在英文版序言中写道:“本书很强调这样一个论点: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而是一种
目的在于把连同资产阶级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这个理论在抽象意义上是正确的,然而存赛殴中却足绝对无益的,有时还要更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16页。
‘蛰恩格斯在本书中曾断言,在美国必然立即爆发暴力革命,而不承认英国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有任何其他的可船性.这同他以后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如在1886年(资本论》第l卷英文版序言中,他承认有这种可能性。@参见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瓣41更注。④参见李景源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瑰时代).重庆出版社1991年敷,第385叫05页。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