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

合集下载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近期疗效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50例股骨干骨折病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前充分准备、加强牵引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正确指导病人进行早期、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结果:本组病人随访6~18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和髋关节及膝关节功能障碍。

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病人满意度高。

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护理【中图分类号】r211.0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98-02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可以有效防止骨折短缩和旋转畸形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对各种复杂骨折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

我科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50例,并在手术前后加强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4~53岁,平均35.8岁。

其中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38例。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18例。

受伤距离手术时间8~18d,平均10.2d。

髓内钉为钛合金36例,不锈钢14例。

1.2 方法: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患者取侧卧位,在大转子上方作一纵形切口,经臀大肌臀中小肌间隙进入梨状窝,钻通皮质,插入导针,进入髓腔并通过骨折端,然后逐号扩髓。

将骨折复位后插入髓内钉,在瞄准器或c臂引导下先安放远端锁钉,后安放近端锁钉。

冲洗创面,留置负压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关闭切口。

2 治疗结果50例中,随访时间6~18个月45例,5例失访。

术后没有出现脂肪栓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未发生断钉病例。

2例出现远端锁钉松动,但未影响骨折愈合。

髂骨植骨术联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30例

髂骨植骨术联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30例
山东 医药 2 1 0 1年第 5 卷 第 3 1 4期
可 吸 收线缝 合 复 位 张力 带 固定 治疗 髌 骨粉 碎性 骨折
李 怀玮 , 李启 旺 , 阿 海
( 西宁市 第一人 民 医院 , 西宁 800 ) 100
目前 , 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 , 都面临着骨折 复位 、 固定 困难 和能否早期功 能锻炼等 问题 。20 0 9年 1月 一 0 0 2 1
术 中注意事项 : 一定 要仔 细保 护 韧带 与 骨折 块 的连 ① 接 , 是韧 带缝合 复位 的基 础。② 在缝 合韧 带复位 时 , 这 一定
要尽量使韧带准确对位 。复位时可缘缝合太靠前时 , 于近关节 可 面处行荷包缝合 。③ 当骨折块有压缩时 , 应先将 骨折 块撑起 后再缝合复位。④当髌前腱膜未完 全断裂时 , 应尽量横行 切 开分离 , 氏针 张力 带应尽量采 取纵 向固定 , 克 这样 才能在 锻 炼时产生轴 向加压 。⑤当骨折块较多时 , 可采用多 组张力 也
临床资料 : 组 4 本 3例 , 3 男 l例 , 1 ; 龄 2 6 女 2例 年 4— 2 岁, 平均 4 1岁 ; 均为新鲜粉碎性骨折 。其 中摔 伤 2 7例 , 交通
伤1 ; 6例 开放骨折 2例 , 闭合骨折 4 例 ; 1 开放性骨折行 急诊
手术 , 其余手术 时间为伤后 2~ , 6d 平均 3 5d . 。
例 , , 4例 , 良率 9 .% 。 良8 可 优 07 讨论: 髌骨粉碎性骨折 是临床 常见 的一类髌 骨骨 折 , 目
年 9月 , 我院对 4 3例髌骨粉碎 性骨折 患者 行可 吸收线缝 合
复位张力带 固定治疗 , 取得 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
前多采用手术治疗。我们采取 可吸收 线缝合 复位 张力带 固

微创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微创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 ] 张英泽 , 4 李增炎, 冯和林 , 带锁髓 内钉 治疗 18 等. 0 9例 长 骨 骨 折 的 回 顾 性 分 析 [] 中 华 骨 科 杂 志 ,0 5 2 J. 2 0 ,5
头端钝且变细, 故股骨中段骨折横向少量错位还可通过髓内
b术前应认真检测定位器械是否因多 及内固定取出后发生再骨折等并发症。 交锁髓 内钉固定骨折 钉的打入而得到纠正I) 术中插入选定的髓 内针前应检查能否通过定 的力臂 比钢板长, 作用力均分散在整个骨干的中轴上, 次使用而变形, 不易 发生折弯变形, 经髓内钉两端的锁钉使骨折的骨干从上至下
2 02, 7( 0 1 4): 83 28 2 — 5.
[ ] 肖建德 , 大 平. 3 王 临床 骨科 新理论 和 新技 术E . M] 湖
南 : 南 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0 3 4 6 湖 2 0 :4.
股骨交锁髓内钉手术病例中进钉点错误者为 2 9例。笔者认
为, 进钉点的理想位置应在大转子前后缘中点紧贴大转子内
折, 尤其适用于股骨中上段骨折。 术中、 术后均可用 C臂机检 查骨折复位情况。
32 确定正确的进钉点相当重要 杨云平等[报道 13例 . 1 ] 2
E ] 顾龙殿 , 家文 , 良浩. 带锁髓 内钉与钢板 内固 2 何 吴 等. 定 治 疗 长 管 骨 骨 折 疗 效 分 析 [] 骨 与 关 节 损 伤 杂 志 , J.
根据骨折情况采用手摸心会或在 C臂 X线机透 31 交锁髓内钉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 手法操作, . 使骨折基本复位。由于髓 内钉的 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 由于有应力遮挡作用, 骨折处血运 视下闭合复位穿钉内固定 , 破坏严重, 会发生骨质疏松、 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以

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手术并发症分析

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手术并发症分析

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手术并发症分析股骨干骨折,在四肢骨折中发生较多,交锁髓内钉固定已成为首选,可矫正短缩、成角、旋转等各方向移位,尤闭合复位顺行穿钉技术,具有创伤小,骨愈合快,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但在临床应用中,出现并发症,给病人和临床工作者带来负担。

我们在2001年后开展此项技术,发生一些并发症,将同手术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称为直接相关并发症,同手术操作不相关的并发症称为间接相关并发症,今同大家探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自2001年3月至2009年7月共收治358例新鲜股骨干骨折闭合性骨折325例,开放性骨折33例,闭合性骨折按winquist分型,i型163例,ii型109例,iii型53例,开放性骨折按custilo分型,custiloi型29例,custiloii型3例,custiloiii型1例,男216例,女14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9岁,平均37岁,交通伤209例,坠落伤97例,砸伤52例,其中行顺行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289例,获得随访193例,按刘兴炎等股骨干骨折疗效评定标准[1]优133例,133/193,78%;良38例,38/193,13%;中16例,16/193,6%;差6例,6/193,3%。

2 直接相关并发症情况2.1 股骨近端进钉点定位错误4例股骨交锁髓内钉近端进钉点应在大转子后内侧近梨状窝处;进钉点偏内损伤股骨颈后内侧有发生股骨颈骨折之虞,偏外侧在大转子顶端进钉,易发生偏心扩髓,偏心扩髓可引起断端劈裂,对位不良等。

[2]我们在早期发生几例定位错误后,因未应用空心髓内钉,无复位引导针,故复位、开髓、扩髓完毕,先用细髓内钉插入至骨折处,然后c-形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核实,若进钉点错误,将进钉点扩大,调整扩髓方向,再用细髓内钉插入至骨折处,然后c-形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核实。

经过多次体验,我们感觉进钉点无误则扩髓顺畅,否则扩髓吃力,这也从另一方面检验进钉点情况(图片1)。

15天新生儿股骨干骨折自制髓内钉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

15天新生儿股骨干骨折自制髓内钉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

15天新生儿股骨干骨折自制髓内钉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作者:李梅来源:《医学与法学·综合版》2013年第01期近年来,随着卫生医学的发展和产科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社会对母婴健康的高度重视,分娩安全和新生儿健康成了至关重要的两个问题。

剖宫产率也逐渐上升,一些人为因素对新生儿造成的意外伤害已很少发生。

2011年11月我院收治了一例12天新生儿因产伤导致股骨骨折的病历。

本文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观报道如下病历介绍患儿女,12天,体重4.3Kg。

以左股骨干骨折转入我院骨一科。

此患儿在当地乡镇卫生院出生,出生后4-5天内其家人发现患儿经常哭闹不安,自测体温37.5摄氏度左右。

在当地卫生院门诊对症治疗。

3天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患儿仍时时哭闹。

即入住当地卫生院经医生体检及X线射片诊断为左股骨干骨折,要求转我院治疗。

新生儿骨折很少发生领导也很重视,立即组织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给予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完善各项检查,定与2天后在全麻下行左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

由于术前准备充分,手术过程顺利,于手术后2周痊愈出院。

护理1. 术前护理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对新生儿病情及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从而制定手术护理方案。

因其家人对手术效果和安全性不了解,非常担心,焦虑不安,因此要向患儿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安慰患儿家属,以取得良好配合。

此例患儿可能是接受骨折切开复位的最小的患者,风险较大,股骨干骨折手术出血量相对较多,因此,术前要备血,完善检察,如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根据检验结果及时补充,尽可能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术中护理2.1手术护理各种抢救器材及术中用物准备齐全。

调节对新生儿较适宜的室温。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注意保暖,给予两路静脉通道,一路输血,另一路保持静脉用药。

严格控制滴速,配合麻醉医生实施麻醉。

约束并固定好患儿体位,约束带松紧适宜,防止损伤患儿。

严密观察患儿输血,输液及生命体征变化。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59例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59例

3 e s sme u a d 3 c s sp o ,a o c mp iai n c u d s c sf te a e dim n a e o r nd n o lc to so c  ̄e u h a a mboim ,uta p r tv ar g nc fa t r ls i r o e a iei t e i r c u e,i p a e n o m lntd i — ta e la alf at n,a d n d e s v n sa d sd fe t i i lo e ng,n lbrke n n e to s C o l i n:I e lc rm dul r n i i i y x o n o a v re e e t n ie ef cslkenal o s ni ai o n a d i fc in . ncuso ntro —
Z ANG .a H Bo to
( eat n r oei , eP ol o i l E e h nCt, e a , i un6 40 ) Dp r tfOt pdc t e e me o h sh p H s t m  ̄ a i Ls n Sc a 2 0 pa y h h 1
【 yw r s It lcigit m d l r ni Fmu;rcue Ke od 】 ne okn r euly al e rFatr r na a ;
An l sso 9 Ca e t m o a ha tFr c u e Tr a e y I t ro k n a y i n 5 s swih Fe r lS f a t r e t d b n e l c i g
I ta e u a y Nal nr m d U r i
tro kig ita el c n nr med la al u lr n i.Re uls: Th u h re au t d t e k ef nci fe ur ey,33 c s swe e e c l nt 0 c s s g o y s t e a t o v l a e h ne u t on at rs g r a e r x el e ,2 a e o d,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 带锁髓 内钉 固定术后骨不连
张 立 元 , 志 国 , 文 钊 , 军 , 纯 朴 张 邢 邸 张
( 北 医科 大 学 第 三 医 院 骨伤 科 , 北 石 家 庄 河 河 摘要 : 目的 005) 5 01
通 过 对 比性 研 究 评 价 两 种 手 术 方 式 治 疗 股 骨 干 骨 折 带 锁 髓 内 钉 固定 术 后 骨 不 连 的疗 效 。 法 回 方
・5 06 ・
J u n l fP a tc l t o a dc 1 1 , . J n 2 1 o r a o rc ia Orh p e isVo . 7 ( 0 2 0 一 O O 一 O 10— 5221)6 56 4
中 图分 类 号 : 8 . 2 R6 3 4 文献 标 识 码 : B
Two D if r n u g c lTr a m e f Fe o a a t e nu o f e nt a e u l r a lFi a f e e t S r ia e t nt o m r IFr c ur s No ni n a t r I r m d la y N i x—
to i n
Z HANG — u n, HANG h — u XI Li a Z y Z i o, NG e — h o,ta g W n z a e l
( p rme to t o a dc ,h idAfia e s i lo b i dc l iest S ia h a g 5 0 1 C ia De at n fOrh p e is t eThr fl t dHo pt fHe e Me ia v ri i a Un y, hj z u n 0 0 5 , h n ) i Ab ta t Ob e tv Toe au t h u gc lte t n ft p rto t o sfrfmo a rcu e o u in sr c : jcie v laet es r ia ra me to WOo ea in meh d o e rl a t rsn n no f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讲解模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术后护理: 2采取宽慰患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改 变体位,如疼痛剧烈者,术后1-2天可适 量使用镇静镇痛药物。
谢谢!
手术禁忌: 严重骨质疏松者。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术前准备: 1.备血400~800ml。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术前准备: 2.摄患侧及健侧股骨全长X线片,髓内钉 理想的长度是髌骨上极至股骨大粗隆顶端。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注意事项: 3.上锁钉之前应使两截骨端靠紧,避免分 离。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术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
术后4~6周可扶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床活动, 根据情况也可在骨痂形成后去除近端或远 端的锁钉,使静力固定转为动力固定。一 般去除髓内钉需2年左右。
2.截骨、矫形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手术步骤:
将畸形愈合部位的骨膜纵行切开6~8cm, 根据术前计划的截骨部位,用电锯截骨, 也可先在截骨线用钻钻孔,然后再用锯截 断,使截骨面能严密对合。如果是重叠愈 合,需用骨刀轻轻凿开愈合部位。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并发症: 1.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截骨部位血循 环差,或截骨面对合不严所致。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并发症: 2.偶尔可发生髓内钉折断,一般发生在交 锁钉孔,常由过早负重引起。
手术资料: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修改 -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 Controversies in Intramedullery Nailing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Philip Wolinsky, MD, Nirmal Tejwani, MD,Jeffrey H.Richmond, MD, Kenneth J.Koval, MD,Kenneth J.Koval , MD and David J.G.Stephen, MD,FRCS An instructional course lectur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

在处理股骨干骨折时, 扩髓后行髓内固定是一种革命性的优秀的手术方法, 股骨干骨折病人从此可以无需因行牵引治疗而卧床,并且可以于术后第一天活 动。对于闭合性骨折和一级、二级开放性骨折来说,使用扩髓后行髓内固定,预 期愈合率为 95%-99%,骨不连和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对于多发性损伤的患者, 在损伤 24 小时内行股骨骨折固定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发病率。然而,关于股骨髓内固定问题, 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性的问题, 本文涉及其中一些, 包括髓内扩髓对肺部并发症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股骨头的损伤是否影响对治疗方法的选择等等。

顺打钉和倒打钉的比较 顺行性股骨髓内钉技术(即由近到远穿过髓内钉)是股骨干骨折外科处理 的金标准, 使用该种方法具有很高的骨愈合率 (达 99%)以及很低的感染率和骨不连率( 1%)。然而,顺打钉也有很多并发症,包括髋关节周围异位性骨化、一 侧肢体外展肌受限、 行走或爬楼梯能力受限,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 其使用也受 -可编辑修改 -

到限制,如果使用骨折牵引床,还有其它问题,如阴部神经可能麻痹,同时还有可能发生其它损伤的可能,最近的研究对顺打钉和倒打钉的进行了比较。

倒打钉的适应症 对于某些股骨骨折,倒打钉可能是一种选择,例如股骨远端骨折,无论有 无合并关节受累, 从骨折处附近插入内固定物, 都较易复位和固定。 对于同侧股骨颈和股骨干都有骨折的病例, 使用倒打钉固定股骨干骨折, 再用其它植入物对股骨颈骨折进行固定, 可以使每一处骨折的处理都达到最佳。 倒打钉还用于处理肥胖病人的骨折, 因为这种病人股骨髁间切迹路径较梨状窝路径更容易, 对于孕妇,倒打钉也具有优势,因为它可减少对胎儿的 X 线照射。对于伴髋臼骨折或骨盆骨折需要手术处理的病人来说, 顺打钉也有一定问题, 因为顺打钉的切口不利于这些损伤的固定。 对于某些病人, 随着膝关节周围的切口的使用, 可能避免其行诸如开放膝关节、膝关节断离术,或同侧胫骨骨折(浮动膝)等手术的二次 切口。倒打钉也可用来稳定膝关节置换术近端或全髋置换远端的股骨骨折, 然而, 并不是所有进行全膝置换后的患者,都适于用倒打钉。

倒打钉技术 患者于仰卧位置于透 X 线平台上,行髌内侧路径, 或者开放性或者经皮性, 进针点在髁间切迹, 即前到后的十字交叉韧带附着点, 并顺股骨干轴, 一旦进针点确定,用有螺纹的导针开孔, 然后用空心钻扩孔, 跟着插入带球形尖端的导针, 然后牵引复位,必要时用股骨牵引器,以获得和 / 或维持复位。理想的髓内钉直径比所用的最大扩髓小 1.5-2mm,髓内钉插入近端应位于小转子处,远端应埋入 -可编辑修改 -

关节软骨 1-2mm,以免损及髌骨。 使用瞄准器进行远端锁钉。仔细判断锁钉的长度,以防止内侧突出,因为 这可能引起相应的症状;对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病人而言,锁钉不容易锁牢, 建议使用垫圈。 近端锁钉可以徒手操作; 股四头肌的体积和股骨弯曲的前平面可能会防碍操作,近端锁钉应置于或靠近小转子,以免损伤神经血管结构。 在插入钉前,有必要使骨折复位,这样可以维持正确的长度和方向。对于 正确的长度和方向的判断比较困难, 特别是当使用不正确的复位方法时。 钉的长度应术前确定,特别是当粉碎性骨折,或 X 线测量尺不能用于测量所需钉长时。测量钉的长度有多种方法,如无损股骨的 X 线片等。骨折的旋转很难确定,通过比较 X 线上骨折处远近端的股骨皮质直径,可能有助于确定骨折处的旋转; 触摸大转子并比较健侧的股骨,有助于获得正确的旋转定位。

并发症 倒打钉比顺打钉更容易发生骨不连,在很近端的骨折使用倒打钉,骨不连 是一个问题, 因为很难控制长度和旋转, 倒打钉重要的是在插入髓内钉前使远端股骨骨折复位, 髓内钉只维持骨折复位但并不会使骨折复位, 倒打钉并不适合于股骨骨折近端 1/3 的骨折。早期的例子显示在使用倒打钉后, 存在很高的骨延迟 愈合率和骨不连率, 然而, 随着技术的改进以及与髓腔匹配的内植物的使用, 倒打钉导致骨不连率变得与顺打钉导致骨不连率相当。

临床研究 早期关于倒打钉使用的报道是回顾性的,其结果与历史进行对照,就目前 -可编辑修改 -

所知,Swintkowski 等是第一个报道使用倒打钉的医生, 他们为 7 例同侧股骨颈和股骨干骨折的病人使用三叶草形股骨髓内钉, 髓内钉通过股骨髁内侧关节外入口 插入。Sander等扩大了倒打钉的适应症范围, 包括同侧髋臼、 骨盆、股骨颈骨折, 多发性创伤同时要求行多种手术处理, 孕妇等。最初行股骨倒打钉的困难是必须 改变胫骨髓内钉的入路, 这些作者报道骨折愈合率为 92%,无一例发生感染和髓内钉断裂。 Patterson等在研究 17 例( 11 例为开放性骨折)骨折后,第一次报道使用髁间切迹作为进 针点,他们将愈合不良归咎为严重性损伤和高比例的开放 性骨折。 Herscovici和 Whiteman也报道运用此进针点进行倒打钉。 Ostrum 等建议倒打钉应谨慎用于处理 3B 级开放性骨折,他们报道骨折愈合率为 95%,但指出严重的骨折需要二次手术才会获得骨愈合, 他们建议使用与髓腔匹配的髓内钉以增加骨愈合率,这也可以减少二次手术的需要。 在他们的早期随访中, Moed 等报道,使用倒打钉后, 35 例骨折中有 94%的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较短,膝关节评分优秀。

随机性实验 在过去的几年中,比较顺打钉和倒打钉的随机性实验, Tornetta 和 Tiburzi 前瞻性比较 38 例顺打钉处理的骨折和 31例倒打钉处理的骨折后, 发现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别, 他们发现使用倒打钉技术很难判断长度和旋转。在最近的回溯性、随机性研究中, Ostrum 发现顺打钉(处理 46 例骨折)和倒打钉(处理 54 例骨折)在关于骨折愈合率和膝关节活动范围上无差别:在顺打钉组中, 发现膝关节活动改善的更快, 而且膝关节的渗出更早的得到解决; 然而,倒打钉组中,似乎需要去除远端锁钉,由静力性改为动力性,并且骨折愈合 -可编辑修改 -

需更长的时间。 但是, 这些研究对髓内钉的直径因素考虑不足, 顺打钉容易发生高的髋关节和大腿的疼痛,两组中膝关节疼痛相似。

总 结 倒打钉处理股骨干后的结果与顺打钉的效果相比,倒打钉对于处理伴关节受累的股骨远端 1/3 股骨骨折有用,关节内骨折可在插钉前通过压力骨片钉处理,股骨远端 1/3 的骨折更适于倒打钉,而且处理后骨折不良的对位对线率低。 在以下情况下,使用倒打钉比顺打钉更好。如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 折,肥胖患者,孕妇,膝关节离断术,同侧髋臼或骨盆骨折,假体周骨折,浮动 膝,膝关节开放。另外,处理有褥疮的截瘫病人的股骨干骨折,使用倒打钉也很 好。运用髁间切迹进针点和大直径的髓内钉减少了众多的并发症,包括骨不连、 骨愈合不良、 断钉事件。 倒打钉要求关节内入路, 这种入路对于年轻病人长期的 影响以及开放性骨折关节感染的潜在性 (因为膝关节与开放性骨折点相联系) 值得关注,长期的影响还不知道, 虽然膝关节疼痛以及中短期关节活动限制似乎并不高于顺打钉, 目前,顺打钉仍然是股骨近端 1/3 孤立性骨折和股骨干骨折的金标准,因此在建议使用倒打钉前,还应有更多例数的病例和更长期的随访。

是否使用扩髓: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早期的髓内钉为了控制旋转,往往设计有开叉结构,为了增加移植物与骨内膜的接触, 有必要进行扩髓。 交锁式髓内钉通过近端和远端锁钉既可以控制旋转,又可以轴向控制,因此这种髓内钉设计更像是杆,而不像是钉。 在插入髓内钉前扩髓, 对患者局部和全身都造成影响, 全身性影响将在下面的章 -可编辑修改 -

节陈述,局部影响分为生理性和机械性影响。 生理性因素 Rhinelander认为,正常股骨干的血供是一条或多条滋养血管营养骨皮质内2/3 ,而外 1/3 是由股骨干周围丰富的软组织来源的骨膜血管提供。皮质的血循环是离心性的,主要血流从髓腔流向骨外皮质,当骨折时,髓腔血供破坏,导致靠近骨折处 50%-70%骨皮质发生坏死,骨折的愈合依赖于受损皮质骨的血供重建,这种再血管化可能是来自骨外膜、骨内膜、皮质间,或来自骨折周围软组织的短暂的骨外血流,这种骨外血流对于滋养骨痂和分离的骨折片段特别重要。 Trueta 认为,在骨折后,皮质血流方向由离心转为向心性,这种观点得到了 Strachan的证实,后者认为在长骨干骨切术后,滋养血管的结扎并不会减少骨痂处的血流。 这种血流的逆转可持续时间超过两周, 证明在骨皮质再血管化的过程中髓腔内循环和髓腔外循环可以互相支持。在动物实验中也证实了以上的发 现。 髓内钉的植入,无论是否扩髓,都破坏了骨内膜的血供,然而,髓腔的扩 髓导致更大量骨内膜循环的破坏, 也可能导致皮质骨内 1/2 到 2/3 的坏死, 这种观点在以羊胫骨骨折模型中, 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证实。 在扩髓后使用髓内钉的组中,发现皮质灌注明显减少,无扩髓植入髓内钉组在术后 6 周建立再血管化, 而扩髓后植入髓内钉组在术后 12 周建立再血管化。Hupel 等研究在犬作模型的动物身上进行有限扩髓对皮质血供的影响, 他们认为进行最小程度的扩髓以方便小 直径钉的植入,术后对皮质血运的影响明显小于标准的扩髓。 扩髓除了可以导致骨内膜血供破坏,还可以导致骨膜和周围软组织的充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