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及污水处理新技术

蓝藻及污水处理新技术
蓝藻及污水处理新技术

蓝藻及污水处理新技术

一、概况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每年只有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大量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未经处理,便排入各种水体之中,加之公共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求,使得全国各地水污染事故不断发生,污染范围与程度均有迅速蔓延并加重的趋势。我国目前水污染状况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严重,水污染问题出现危机,它制约了城市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治水之路,********公司自成立以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经过不懈努力,发明了“剥离蓝藻,还原清水”及“快速处理污染水体”系列技术,能够快速、就地、大面积、低成本、标本兼治地处理各种被污染水体。

2007年以来,公司全体研发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分别在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上海、江苏、安徽、湖北等若干地区,多批次地对被污染的湖泊、河道、水库进行了实地处理。从一开使公众所持的怀疑态度,到该项技术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列为“城市水污染应急处理”技术;

从一开使免费为他人治理污水得不到支持,到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在污水治理行业中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推动了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造福了人类。公司希望借助各地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推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二、两项专利技术

2007年5月研制成功“一种高效清除蓝藻,还原清水的方法”,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7年8月1日受理了该项技术的专利申请(专利受理号200710066080.0);2008年3月12日正式向社会公开(公开号:101139113A);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11月3日正式授予发明专利(专利证号:ZL200710066080.0)。

根据大量水体被污染,而污染物不仅仅只是蓝藻的现实情况,公司又研制出快速处理大面积污染水体的方法。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9月28日受理了“快速处理污染水体的方法”的专利申请(专利受理号:200810059000.3),2009年3月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向社会公开(公开号:101376535A)。

三、背景资料

蓝藻是原核生物,是所有藻类生物中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所有的蓝藻都含有一种特殊的蓝色色素,蓝藻就是因此得名。但是蓝藻也不全是蓝色的,不同的蓝藻含有不同的色素,有的含叶绿素,有的含有蓝藻叶黄素,有的含有胡萝卜素,有的含有蓝藻藻蓝素,也有的含有蓝藻藻红素。红海就是由于水

中含有大量藻红素的蓝藻,使海水呈现出红色。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简称MCs),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s。MCs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MCs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人接触含藻毒素水体可引起敏感部位(如眼睛)和皮肤过敏;少量喝入可引起急性肠胃炎;长期饮用则可能引发肝癌。家畜及野生动物饮用了含藻毒素的水后,会出现腹泻、乏力、厌食、呕吐、嗜睡、口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甚至死亡。病理病变有肝脏肿大、充血或坏死,肠炎出血、肺水肿等。

2007年5月28日起,无锡太湖区域蓝藻大面积爆发,引发无锡市自来水严重污染,市区纯净水被哄抢,政府虽及时采取措施,但已经对人民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2010年11月29日,云南昆明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绿浪翻滚的湖水涌向岸边,带来一阵阵腥臭气味。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一个,现在水质为劣V类,每当气温上升,加之富营养化严重,均要引起蓝藻爆发,造成严重污染。

2011年8月21日,受持续高温影响,安徽巢湖局部湖面又出现较大面积蓝藻集聚。巢湖市高度关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开展蓝藻拦截、打捞和自来水深度处理措施。

四、技术核心

1、两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剥离”。“剥离”就是使分散于水中的蓝藻或污染物从水体中分离出来,并迅速上浮到水体表面。经剥离的水体即刻清澈干净,恢复水质本色。蓝藻或污染物在水体分离上浮的过程中,将水体中磷、氮等等相当一部份富营养化物质带出、特别是磷、氮、COD成百倍减少,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2、速度快、效率高,能现场、就地、大面积、大范围施工。

3、根据目标水体的面积、深度和地形环境,采取相应的、不同的技术操作处理流程。

4、安全可靠。经上海环境检测站、上海市水环境监测中心、上海进出口检疫中心、云南省环境检测中心站、昆明市污水处理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水质检测及污水处理应用技术研究所等部门的检测,处理后的水中,其指标和毒性检测数据表明,含氧量大幅度增加,包括砷在内的多种对人体有害元素含量明显降低,更加有利水中生物的生长。事实和检测说明,通过本技术施工,对水生植物和鱼类丝毫无损,同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技术绝对安全可靠。

五、技术领先

2007年,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在对世界范围内相关技术进行检索后,充分肯定了该项技术的领先性,拟定了《湖库蓝藻治理产业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2月22日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2008】151号文件:正式把蓝藻水处理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列入备案;2008年4月23日,国家科技部对该技术做了科技查新,并出具了《科技查新报告》;2008年8月,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对以上技术作了《咨询报告》,该报告以我公司的技术和世界范围内的相关技术进行比较,明确该项技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6月,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我公司技术成果上报有关部门审批,同时上报了《巢湖蓝藻治理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云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对上述两项专利技术及实施流程进行科技鉴定,颁发了《“污染水体快速除藻去污方法”技术成果鉴定证书》(云科奖鉴字2009011号)。

************公司

2013年5月21日

简析环保生物处理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是指将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应用于水、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污染预防、生物修复、环境监测等。 广义上讲:凡是涉及环境污染控制的一切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工程技术。 狭义上讲: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能生产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环境监测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有哪些具体的环境生物技术和应用: 01 污水的生物净化我国的水污染十分严重,高浓度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是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难题。 污水中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该部分主要包含:①活性污泥法;②生物膜法;③厌氧生物处理法;④自然生物处理法。 举例看,比如微生物高效菌能够将氰化物(氰化钾、氰氢酸、氰化亚铜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利用专门分解硫化物的微生物可以从废水中回收硫磺;利用能够降解石油烃的超级菌以清除油对水质的污染等。 还可以将大量的微生物高效菌凝聚在泥粒上形成活性污泥,用来分解和吸附废水中的有毒物质,污水净化后沉积的污泥中存在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02 固体废物的生物降解固体废物的生物降解在众多的处理方法中(如堆肥、焚烧、热处理等),生物处理具有成本低、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易管理等优点。城市垃圾的“生物反应堆”理论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与传统的卫生填埋相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典型工程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典型工程 王妍吴丹 (大连善水德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大连市11660) 摘要:多相溶气采用涡流泵或气液多相泵,为泵的调节和气浮工艺的控制提供了极好的操作条件。具有节省能耗、节省系统配套设备、节省空间、无堵塞、易操作易维护等特点。SQF多相溶气气浮主要针对石油石化行业高含油的情况,作为第二级气浮处理后进入后续生化处理单元;作为生化处理后污水的澄清设备;作为深度处理的预处理设施等方面。 关键词:臭氧催化氧化、BAF、石化废水 1、工艺简介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指引下,中水回用和企业生产污水零排放技术得到积极的采用和推广。将污水作为第二水源,做好节水减排,污水回用工作,既可以降低新鲜水消耗、减少污水外排,又降低企业用水成本。但是,随着污水处理标准的提高,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满足新的标准。废水经过一系列的二级生化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差,水中残留的有机物更难于被生物所利用,通过扩建现有工艺无法使出水达标。 我公司针对上述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B/C比偏低、可生化性差、含有生物难降解的芳香类有机物等特点,研发了臭氧催化氧化+BAF的新型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使污水深度处理变成了可能。 该工艺在我公司设计建设的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350吨/小时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成为国内石油化工行业首例应用该工艺的项目,并获得了良好、稳定的运行效果。 我公司在臭氧的投加方式、臭氧与废水的混合方式等关键技术具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并且解决了残余臭氧对后端曝气生物滤池生化系统微生物的影响问题。我公司对作为臭氧氧化处理单元后续的生化单元的曝气生物滤池亦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原有工艺上对配水、配气等方面进行创新,使该工艺在石油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系统中形成了我公司独到的控制标准和技术配置。 臭氧催化氧化+BAF工艺作为我公司专门为石化企业的污水深度处理研发的专利工艺技术,工艺成熟,处理效果稳定,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2、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介绍 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应用于水处理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目前国内外已经在某些废水处理中采用了臭氧工艺,臭氧一直以其高效且不产生二次污染而著称。 一般来说,国内外采用的氧化工艺有三种即氯氧化法技术、臭氧氧化法技术、湿式氧化法技术。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近十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没有同步,使得太湖的水质越来越差,特别是太湖北岸的城市——无锡曾经发生了饮水危机。临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却没有水可以喝?——这主要是太湖水中蓝藻的大规模暴发。 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在距今35亿年至33亿年前。蓝藻的重要特性是喜高温和光照,高气温、高光照时,蓝藻会迅速生长,高温天气持续越长,蓝藻生长的时间就越长。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常于夏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它生物缺氧死亡;分泌毒素,破坏水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那么太湖为什么会暴发蓝藻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和地理条件,即是蓝藻爆发的生境。蓝藻有适宜的生境就会爆发。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 1、气温。日均气温高于200c利于蓝藻生长繁殖; 2、光照。晴热天气光照条件好,利于光合作用,蓝藻繁殖快,易上浮,易爆发; 3、风。影响蓝藻的浮沉和使蓝藻顺风向漂浮; 4、降雨。可降低水温、增氧、易于蓝藻下沉; 5、水域形状。蓝藻易聚集于顺风向的湖湾和凹岸; 6、其它。与水动力、水温、水位、水深、气压以及水体的电导、盐度、酸碱度(PH)、扰动、水的垂直分层和稳定性有关,还与微生物、食物链的相互作用等生物环境有关。 其次是基础环境。蓝藻爆发的基础环境条件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1、水体富营养化。根据太湖蓝藻爆发的实际情况,当氮(N)、磷(P)达到一定浓度,蓝藻就可能爆发,但水体的过度富营养化也不利于蓝藻的生长。 2、氮、磷比值。一般认为,在水体富营养化和N/P大于一定比值,且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蓝藻就可能爆发。 3、影响蓝藻爆发的其他基础环境条件还有有机质、铁和微量元素等。 物种条件。蓝藻爆发必须有蓝藻的种子和种群存在,并有以下两个条件: 1、蓝藻种源基数较高。一年中蓝藻首次爆发的时间和生长繁殖速度,与底

最新各类污水处理技术

各类污水处理技术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氧化沟工艺的发展展望 ·油墨印刷废水来源及水质 ·UASB工艺 ·电解法介绍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 ·一体化氧化沟侧沟固液分离器分离效果研究 ·氧化沟的设计方法讨论 ·氧化沟工艺的介绍 ·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除氮脱磷工艺之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TECH)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计算机辅助设计 ·活性炭水处理的主要影响等因素和性质 ·水处理药剂的发展 ·影响循环水处理剂阻垢分散效果的主要因素 ·以DO、ORP、pH控制SBR法的脱氮过程 ·SBR法及其研究 ·印染废水特点以及危害 ·化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生化处理技术用于印染污水介绍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要点-根据生产工艺、废水种类和性质确定治理方案·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要点-选择相应设计参数 ·污水再生利用的途径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要点-污染治理工程优化 ·印染废水集中处理厂的工艺选择与设计参数 ·液膜法处理含镍废水的最佳条件试验 ·纤维束过滤器用于石化废水的回用处理 ·聚偏氟乙烯(PVDF)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研究(中试)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新型磷营养药剂在造纸废水生化系统中的使用研究 ·印染废水的简介 ·物化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脱氮—混凝气浮—UASB—接触氧化法处理垃圾填埋渗滤液·渗沥液产量、规模及调节的工程计算 ·环氧树脂废水处理 ·医药废水处理方法研究综述 ·阳离子型有机絮凝剂处理含油乳化废水的研究 ·MBR技术在小区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 ·电镀、热镀废水生化治理工程技术 ·印染废水脱色技术及铜回收的方法分析 ·农药废水处理介绍 ·医院病毒污水处理优选方案 ·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 ·回灌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研究 ·组合工艺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和处理工艺介绍 ·CASS工艺构筑物和主要设备 ·CASS工艺主要设备操作运行要点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控制 ·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MBR在中水回用中的经济分析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技术 ·造纸黑液综合治理的研究进展 ·膜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国内发展动态 ·餐饮废水处理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金属矿山废水处理新技术

金属矿山废水废渣处理新技术院系:城建给排水工程学号:111824224 :熊聪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金属矿山废水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金属矿山废水的污染已成为制约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概述了矿山酸性废水的形成及危害,重点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技术如中和法、硫化物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人工湿地法,同时介绍了它们的原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矿山酸性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并介绍了几种金属矿山废水处理的新技术以及实例。 关键词:金属矿山废水废渣处理新技术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metal mine waste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metal mine waste water pollu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ing economy. Formation and harm of the acidic mining waste water are summarized, mainly introduces several common treatment of acidic mining wast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such as neutralization, sulfide precipitation, adsorption, ion exchange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artificial wetland, and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on this basis, the study of acidic mining wast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metal mine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examples. Keywords:Metal mine Waste water Conduct The new technology 一、金属矿山废水的形成及危害 1.1金属矿山废水的形成 在大部分金属矿物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矿坑涌水。当矿石或围岩中含有的硫化物矿物与空气、水接触时,矿坑涌水就会被氧化成酸性矿坑废水。酸性矿坑水极易溶解矿石中的重金属,造成矿坑水中重金属浓度严重超标。同时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废石堆和尾矿也产生大量含有高浓度重金属的酸性淋滤水。 1.2金属矿山废水的危害 金属矿山矿山酸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一般不能直接循环利用,矿

石化废水处理

本文由maxxbest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环境污染与防治 28 卷 5 期第第 2006 年 5 月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殷永泉邓兴彦刘瑞辉张 (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凯崔兆杰济南 250100) 石油化工废水组成复杂 , 浓度高 , 毒性强和难降解 ,对环境危害大 .概括介绍了国内外石油化工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摘要如物化法 , 化学法和生化法 ,并评述了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处理效果 ,总结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最后 , 提出推行清洁生产 ,开展废水资源化 ,并用高效的末端治理方法处理废水 ,是石油化工行业水污染控制的出路 . 关键词 石油化工废水 废水处理 清洁生产 废水资源化 T echnologies for treatment of petrochemical w astew aters Yin Yongquan , Deng Xingy an , L i u Rui hui , Zhang Kai , Cui Zhaoj ie. ( School of Envi 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S handong Uni versit y , J inan S hang dong 250100) Abstract : U nt reated pet rochemical wastewaters are harmf ul to t he environment since t hey typically co ntain many toxic and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s in high co ncent rations. Physical , chemical , and biochemical t reat ment ges. The best pet rochemical wastewater management p rogram sho uld include cleaner p roductio n , wastewater use , and end2of2pipe t reat ment employing t he mo st effective pollutant removal technologies. Keywords : Pet rochemical wastewater Wastewater t reat ment Cleaner p roductio n Wastewater reuse technologies effective fo r removing t ho se pollutant s are p resented wit h t heir applicability , effectiveness and advanta2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为原料 ,以裂解 , 精炼 , 分馏 , 重整和合成等工艺为主的一系列有机物加工过程 , 生产中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 , 水质水量波动大 , 污染物浓度高且难降解 ,污染物多为有毒有害的有机物 , 对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 , 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新的处理技术和工艺不断涌现 ,主要分为物化法 , 化学法和生化法 . 1 1. 1 物化法 隔油石油化工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浮油 , 会吸附在活性污泥颗粒或生物膜的表面 , 使好氧生物难以获得氧气而影响活性 , 对生物处理带来不利影响 [ 1 ] .一般采用隔油池去除 ,隔油池同时兼作初沉池 ,去除粗颗粒等可沉淀物质 ,减轻后续处理絮凝剂的用量[ 2 ] . 耿士锁 [ 3 ] 经过研究对比 , 认为斜板隔油池比普通平流隔油池去除效果好 .吕炳南等[ 4 ] 对大连新港含油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 , 将平流隔油贮水池的前部 1/ 4 改建为预曝气斜管隔油池 , 拆除原斜板隔油池 ,经改造后的隔油池处理 ,废水含油量从200 ~ 350 mg/ L 降至 10~15 mg/ L . 1. 2 气浮气浮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粘附 废水中的悬浮物 , 使其随气泡浮升到水面而加以分离 ,分离的对象为石化油以及疏水

蓝藻治理

蓝藻治理 摘要: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等。 其产生原因: 1.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富营养化区域的主要养分来源,例如密西西比河流域,67%的氮流入水体,随之流入墨西哥湾,波罗的海和太湖中超过50%的氮也来自化肥的流失。 2.生活污水,包括人类的生活废水和含磷清洁剂。 3.畜禽养殖,畜禽的粪便含有大量营养废物如氮和磷,这些元素都能导致富营养化。 4.工业污染,包括化肥厂和废水排放。 5.燃烧矿物燃料,在波罗的海中约30%的氮,在密西西比河中约13%的氮来源于此。 6.蓝藻使水体缺氧,使动物死亡,分解者分解是又消耗氧气,造成恶性循环 主要危害: 1.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

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2.蓝细菌是蓝藻的学名,在部分蓝藻内部的特定区域存有藻毒素,蓝藻毒素内分为很多种,通过其危害方式可分为肝毒素和神经毒素,它们是已知的会侵袭肝脏和神经的毒素,另一类毒素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治理方法: 1.首先,全池泼洒沸石粉10公斤/亩,使之絮凝 蓝藻;第二,间隔3—4小时后全池泼洒溶藻芽 孢杆菌(侧孢芽杆菌),用量为500克/亩。注意 使用微生物制剂过程中必须防止蟹池缺氧,天 气闷热时不应使用,而使用时则应开动增氧 机;第三,平衡氮磷比例,通过泼洒无机磷改 变氮磷的比例,加快培育绿藻和硅藻等有益藻 类快速生长成为优势藻种来抑制蓝藻生长,从 而改善蓝藻过度繁殖的状况。 2.2020年1月13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 湖泊研究所获悉,该所陈开宁研究员领导的河 湖生态治理与修复团队新近研发出一种蓝藻无

环境生物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环境生物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介绍了环境生物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环境生物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生物净化,生物修复,生物降解,反应器 环境生物技术(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是利用生物的生理活动,高效净化污染环境以及将污染物转化为资源的人工技术系统。作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主要涉及生物技术、工程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不仅包含了生物技术所有的特点,还融合了环境污染防治以及其他工程技术, 其核心是微生物学过程[1]。它是近20年来产生的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兴边缘学科,环境生物技术可以按技术难易划分为三类[2]第一类是指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主体,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污染控制与监测技术,包括构建降解杀虫剂、除草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污染物的高效基因工程菌,创造抗污染型转基因植物等。第二类是以目前大量应用的经过改革与创新的生物处理技术,如生物流化床法、上流式厌氧甲烷发酵法和变形活性污泥法等等。第三类包括:生物稳定塘、人工湿地和污染控制资源化生态工程等自然净化系统。本文仅讨论后两种环境生物技术。 1.环境生物技术的特点 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生物技术用于污染治理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现代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环境生物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才诞生于欧美地区[3]。环境生物技术是21世纪国际生物技术的一大热点领域,它将在环境治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生物技术产生、发展及演变与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随着细胞融合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的发展,环境生物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物与环境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生物体靠体内调节和变异来适应环境变化,同时通过自身来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生物技术拥有许多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微生物对各类污染物均有较强、较快的适应性,并可将其作为代谢底物降解和转化,具有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物的最终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等,通常可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因此它又是一种消除污染安全而彻底的手段。另外,生物处理技术的产物或副产品,大多可以较快生物降解的,并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到最小程度。生物技术还易于进行大规模操作,一些生物曝气池、生物滤池的容积之大,也是其他工艺望尘莫及的。生物方法还可以就地利用天然水塘或土壤层作为污染物处理场所,这可大大降低处理费用。因此生物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将是势不可挡的。环境生物技术具有深远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对于寻求用低成本解决环境问题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极大潜

北京污水处理

北京污水处理 北京迅速发展,工业污水的水量及水质污染量剧增,它成为最重要的污染源。北京市全面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大力开展水环境整治,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督力度。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③纯溶液。 按污水的性质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污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污水。污水处理厂:有人调查100多座大处理厂,一半晒太阳呢,还有资金不足\成本高\效率低的,普遍效率不足70%,低的只有40%。污水处理成本能耗情况:基本都是高能耗\低效率。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我国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节水和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处理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来抓,而且是急不可待的事情。 一、污水处理技术划分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

微生物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的应用现状

微生物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的应用现状 李嘉靓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一班,222014328220240) 摘要:如今全球性水体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水体微生物修复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正处于相当活跃的发展时期。本文介绍了微生物在在水体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微生物在水体环境保护中的优势和缺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微生物技术水体环境污染治理应用现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bial technology in the water body pollution treatment Li Jialiang (aquaculture, veterinary science college, Southwest University2220143282202400) Abstract: Now, global aquatic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research on microbial technology in the water body pollution treatment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microorganism in all aspects the water body pollution manages applied present condition in the process. Combined to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to the microorganism in the advantage and the disadvantage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end. Key words: microbial technology aquatic environment pollution treatment application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不断的向水体中排放污染物,造成了全球性的水体环境破坏和污染,现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很多。其中物理化学方法虽可清除部分污染物,但效率普遍较低,且易造成二次污染。而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正突飞猛进地发展,研发高效率、低能耗、易普及的特种生物和特殊工艺已成为环境治理技术的热点。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指微生物技术,本文就近年来发展的微生物技术对水体环境治理进行一些的概述。 1.微生物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 1.1水体修复技术 水体修复包括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原位是指在原有水体进行修复。原位修复要投加物质:(1)投加菌种,这些菌种可以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物从而降低水体污染,从而对水体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2)投加营养盐,这些营养物激活剂可以提高微生物的代谢能力,从而强化水体修复。异位指将水体移到反应器处理后再送回河道。异位修复有调控和优化处理的特点,但这种运输可能会增加费用,导致修复成本提高。目前,大多水体修复采取的是原位修复,而异位修复多用在污染特别严重的黑臭河水的净化处理上。 河流对于外来的污染物有一定的自净作用,这种自净作用主要是通过河流中的土著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实现的,当然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的污染物来源太多超过了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河流的水质就会变差,甚至变成黑臭河流,微生物也不适合这种环境下生存,会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严重的会导致微生物群落大量消失,这就更加不利河流的自我恢复。面对这种情况,在工程技术上一般采用两条途径来改善污染现状,一是向水

污水处理新技术

随着污水处理标准要求的提高, 传统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满足处理要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 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高级氧化技术 ( AOP) , 而且随着微波技术、超声波技术、催化剂合成等技术的发展, 在高级氧化技术的基础上, 又逐渐开发出了各种耦合工艺, 如催化内电解法、湿式催化氧化工艺、光催化氧化技术、催化臭氧化技术、及类Fenton技术(即将微波、超声波、紫外光、催化剂等引入到Fenton氧化技术中)。 1 催化内电解法 利用铁碳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 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协同效应强、脱色效率高等优点。但铁碳内电解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长期运行时, 铁屑易结块, 使处理效果下降等。而催化铁内电解法相比铁碳法, 具有以下优点[ 8] : ( 1) 处理难降解污染物的能力更强, 脱色效果显著, 在工程上长时间运行也不结块板结; ( 2) 整个反应是在不曝气的缺氧情况下进行的; ( 3) 因为无氧的参与, 所以铁的消耗量和反应产生的铁泥也比铁碳法少得多; ( 4) 更为重要的是, 催化铁内电解法适用的pH 值范围较大( pH 值4~ 11), 通常反应可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2 催化臭氧氧化法 自从1906年N ice第一次应用臭氧来消毒饮用水以来, 虽然其一直以高效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而著称, 但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主要表现为两点: 第一, 操作费用较高; 第二, 臭氧虽然具有极强的氧化性, 但它的氧化活性却具有极高的选择性, 使得臭氧在水处理过程中很难彻底去除水中的TOC 和COD。 近年来, 由于在水处理实践中碰到的困难, 如氯消毒副产物、难生物降解或有毒有害有机废水的治理等缺乏有效的方法, 对传统臭氧化工艺的改进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催化臭氧氧化法因催化剂的存在, 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不但可以加快臭氧分解产生高活性且几乎无选择性的各类自由基, 由自由基降解水中难以被臭氧直接氧化的有机物, 从而彻底除去水中的TOC 和COD, 而且由于有铁离子的存在, 其水解反应产生的氢氧化物对有机物发生絮凝沉淀作用, 而使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得以提高。然而在试剂利用率、催化剂回收、以及金属离子溶出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9] 。 3 催化湿式氧化法 湿式氧化技术(Wet air ox idat ion, WAO )是指在高温( 125 ~ 320℃) 和高压( 0. 5~ 20MPa )的条件下, 以纯氧或空气中的氧气为氧化剂, 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虽然传统湿式氧化法对于高浓度、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非常有效, 但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使得湿式氧化工艺很难在实际废水处理中得到推广应用。为了降低其反应条件以满足工业应用需要,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 Cata ly tic w et air ox idation, CWAO)便应运而生。 催化湿式氧化过程中通过催化途径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 OH ) 羟基自由基。OH 氧化电位为 2. 80V, 仅次于氟的2. 87 V。故湿式氧化法在降解废水时具有以下特点[ 10 ] : ( 1) OH 是高级氧化过程的中间产物, 作为引发剂诱发后面的链反应发生, 对难降解的物质的开环、断键、难降解的污染物变成低分子或易生物降解的物质特别适用;

蓝藻治理

蓝藻治理 蓝藻在6-9月容易大量繁殖。它们喜高温和强光,温度高,繁殖得就快。不过,这种高温天气谁都避免不了,想从温度变化上想法子是不可能的。要从根本上控制蓝藻,就必须了解养殖塘蓝藻要怎样的条件才能产生?对我们的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蓝藻一般的生活特性如下 1.环境因素 通过对养殖水体的实地调查,当气温在28℃~32℃时,水体中因前期投入品的积累较多,造成有机质丰富、水体富营养化,往往容易形成蓝藻绿色油漆状的漂浮层。 2.蓝藻的生命周期 蓝藻的生命约30天,整个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生长期、高峰期、老化期。 3.蓝藻的现场判断 蓝藻过多的池塘一般透明度在15~20厘米左右,呈现的颜色一般为翠绿色或者是蓝绿色,产生这两种水色的同时,随着风的吹动在下风口及池塘四周会浮有一层翠绿色的膜,阳光下其颜色呈绿色的油漆状。 4.蓝藻的显微镜镜检 定期对透明度进行测量,并取样进行镜检,发现蓝藻较多,硅藻、绿藻减少,说明蓝藻抑制其他藻类的生长,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水质进行调节 二、蓝藻危害: (1)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气囊上浮到水体表面,群体繁殖水华在水面上形成。蓝藻大量爆发形成水华,竞争抑制有益藻的生长; (2)影响水质:使得水体pH偏高,影响池塘耗氧,白天蓝藻生活在上层,光合作用强,白天水体上层溶氧过饱和;夜晚蓝藻下沉,呼吸作用大量消耗中下层溶氧,导致底部严重缺氧。

(3)产生藻毒素:代谢产生大量毒素,抑制其他藻类生长,对养殖动物产生很强的毒害作用,影响养殖对象的正常生长。藻类死亡后产生藻毒素,并且败坏水质,产生亚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民对水体也会造成危害。 总体而言蓝藻容易导致沉水植物难以生长;蓝藻大量生长死亡腐败后气味难闻,破坏景观;死亡分解耗氧过多,导致其他生物缺氧死亡,局部湖区大量堆积死亡,破坏水源地水质;分泌毒素,直接危害生物生存与健康。 控制蓝藻爆发的最好办法就是预防,即尽可能防止肥料、动物垃圾和其他富营养的物质进入水中。在养殖过程中为避免蓝藻出现,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清塘时,生物净化环节不容忽视,对于施有机肥的水体应先让有机肥充分发酵后才能进入水体,高温期残饵粪便大量增加,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②后期如追肥,应使用全水溶性肥,这样可以促使其他藻类尤其是有益藻类的繁殖。适量补充有益菌和优质藻种,定向培育有益藻类。通过藻类间的抑制作用抑制蓝藻的生长。 ③根据水体平衡施肥的原则,一定要定期适当补磷和微量元素,以磷促氮,平衡氮磷比例和水体各种营养成分,促进有益藻的生长繁殖。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和底质,及时分解有机质,避免水、底富营养化。也可以通过补充有益菌培养池塘中有益菌种和藻类,分解池塘过多有机质,维持水体藻相菌相平衡。 ④养殖水位不易过深,池边使用车轮式增氧机增氧,以培养硅藻,减少蓝藻繁殖。水浓、透明度低应及时换水等措施,抑制蓝藻和其他有害藻类。高温季节,合理投料,每周适当减料或停料2—3次。 处理方法: 高峰期,每月定期使用碳原和钙钾肥,定向培养有益藻,如小球藻、底改、有益菌 第一天:全塘三分之一下风口处,使用蓝酶精。 第三天:解毒灵上午,下午底改

当前中国污水处理主要技术工艺分析

当前中国污水处理主要技术工艺分析 2015年07月19日 (1)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技术概览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014年中国十大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及技术公司排名 ?一、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污泥、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和设备的推广为主营方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奉行“专业决定品质、专注铸就品牌”的核心理念,专注于CTB智能控制好氧发酵成套技术和设备的产业化,积极推动好氧生物发酵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二、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威立雅水务技术(简称VWS)是威立雅水务(Veolia Water)的技术子公司,主要从事交钥匙水厂项目的工程,设计和建造,和提供各种水处理解决方案:向市政客户提供饮用水和市政污水处理方案,向工业客户提供工业废水和工艺水处理方案。威立雅水务技术在全球拥有员工8900多人,遍及世界57多个国

家。公司及旗下的子公司OTV,Krüger和Elga等向我们的市政和工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适合客户需要的技术解决方案。 ?三、DDI国际工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DDI国际工业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为美国DDI国际工业集团在中国的战略投资体系,是Spencer 鼓风机的中国销售服务中心。SPENCER公司自1892年至今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致力于空气及流体动力设备的开发、研制和制造,SPENCER以制造高效节能的工业鼓风机产品而著称,是最早制造采用密封空压机、最早采用UL系统、最早制造用于核反应堆发生器的鼓风机制造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SPENCER已经建立了最先进和最完整的多级高效离心鼓风机和引风机的生产线,是目前世界领域最大的专业鼓风机和空压机制造商之一。SPENCER拥有最卓越的专业工程师及空气处理专家队伍和技术网络。 ?四、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治理业务,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咨询。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前期咨询,工程设计、调试运营服务;小区中水工程设计,施工安装;造纸、印染、制革等工业废水工程设计;城市垃圾渗滤液工程设计进口污泥脱水絮凝剂销售。进口潜污泵、潜水搅拌器销售。?五、广东绿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绿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从事污泥处理技术的研发,污泥处理项目的投资运营,全自动板框压滤脱水机和滤布的生产、销售及安装等业务。广东绿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绿由工业弃置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近几年投入约5000万元,对污泥处理工艺及设备研发的基础上,以“分散减量、分点处理”为理念,以“充分减量化,充分节能、降耗,充分资源化利用”为原则,进一步加大污泥处理项目的投入。 ?六、东莞市海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海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城市环境产业投资、运营,提供环保技术服务承接环保工程,销售环保设备及对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理、再生综合利用,集研发、设计、环保设备生产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公司作为中国环境产业一支年轻而极具实力的新军,促进广东省乃至全国城市环境产业投融资及运营管理体制创新,整合、服务、创新中国环境产业市场为己任。公司以使命感、事业心和专业追求治力于为环境产业尤其各种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提供先进的管理、技术及运营模式,谋求成为中国环境产业新价值的发现者和创新者,推动中国环境产业的振兴。 ?七、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1年,公司立足于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领域,主要从事有机固废生物处理相关的技术研发、工程服务、设备生产、产品销售和投资运营。重点开展养殖粪污、田园废弃物、市政污泥、蔗渣和药渣等产业废弃物堆肥处理及利用的工程服务,VT复合菌剂、VT系列堆肥设备以及VT生物有机肥的生产、销售和项目合作,市政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服务等。 ?八、绍兴市新民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绍兴市新民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依托绍兴市新民热电有限公司和绍兴市中环再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组建而成,主要从事垃圾、污泥焚烧工程的咨询、工程总承包及污泥干燥设备的成套等服务。公司拥有丰富的垃圾、污泥焚烧项目建设和运营经验,雄厚的技术力量。 ?九、大连利浦环境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大连利浦环境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由德国利浦公司与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公司以德国利浦公司在国内唯一授权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专利金属密封制罐技术为核心,为用户提供市政污泥、餐厨垃圾、禽畜粪便等各类可降解有机废弃物处理的设计、供货、安装、调试及相应地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十、万若(北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摘要:生物工程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因此,应用生物技术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固定物污染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特别是在自然生态修复中发挥了巨大功效。本文简述的就是近年来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发展及应用和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技术、环境污染,治理应用 在经济腾飞的几十年,由于忽视了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极为严重,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随着细胞融合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环境问题凸现密切联系,特别是对于寻求低成本解决环境问题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极大的潜力。 1、生物技术概况 现代生物技术是利用生命有机体来发展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目前生物技术应用到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危机、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利用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与化学、物理等其它技术比较,生物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反应设施简单,以及无二次污染

等显著优点,能有效的遏制生态恶化趋势,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物技术是最安全和最彻底消除污染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增强自然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是有机废物“资源化”的首选技术,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酒精、有机材料和蛋白等,能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实现清洁生产过程的生态化或无废化。 2、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1生物技术在废气净化处理中的应用 目前采用的方法有生物过滤,生物洗涤和生物吸附法等,国内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废气净化处理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如美国学者利用微生物代谢净化工业性恶臭气体效果显著,而且不产生二氧异臭;德国研究者利用生物膜过滤处理含硫化氢的气体,硫化氢去除率90%;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生物膜填料塔对橡胶再生脱硫过程所产生的低浓度有机废气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处理工业有机废气是可行的,当运行条件控制适当时,净化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能够实现达标排放,且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2.2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或转化作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被认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水处理手段,它不但融合了生物自身的特点,如吸附性好、沉降性好和降解能力强等,而且符合生态学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污染状况的加剧,环境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如吸附——降解生物处理技术,厌氧拆流板反应器生物处理技术,间歇式活性污染法生物处理技术,二步法厌氧消

SPR污水处理技术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SPR污水处理技术 学习中心: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导师单位:

SPR污水处理技术 摘要:SPR污水处理技术是美国新发明的一种工艺,采用特殊的化学-物理工艺方法和水力学原理,组成高效率、快速度的处理氨氮、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悬浮杂质含量多的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的处理系统,经处理的出水回用于城市绿化、浇灌草地树木或作为工业用水。全套系统占地面积极少,运行费用低,耗电少,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污水处理回用特点

目录 摘要 (i) 目录............................i i 前言. (1) 第1章S P R污水处理原理 (3) 第2章S P R污水处理技术特点 (6) 第3章S P R的应用 (13) 第4章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前言 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水环境污染成了一大难题。城市污水是目前江河湖泊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是制约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制定的2000年治理目标,要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20%。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大发展时期,尤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中西部环境与生态保护已被提上首要议事日程。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自200年前工业革命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污水处理率已成为一个地区文明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近200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已从原始的自然处理、简单的一级处理发展到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深度处理污水,并回用。处理工艺也从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发展到A/O、A2/O、AB、SBR(包括CCAS工艺)等多种工艺,以达到不同的出水要求。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6.7%。在我们大力引起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发展,尤其是当地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参考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符合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1)总投资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非常庞大,因此严格控制总投资对国民经济大有益处。 (2)运行费用低。运行费用是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是评判一套工艺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 (3)占地省。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极其紧缺。土地资源是我国许多城市发展和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 (4)脱氮除磷效果。随着我国大面积水体环境的富营养化,污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