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教学设计实录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体验感悟主题学习型课堂

课题:幽径悲剧→人与环境

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这节课主要是体验感受型学习课堂。本节课的教学,着重是让学生认识愚氓灭美的悲剧,从感受作者细腻、哀婉、愤懑的思想情感切入,引申到对整个主题学习材料的认识理解、体验感悟上,引申到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人有意或无意的破坏自然的现象的认识感悟上,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环境、热爱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体验课内文本。

创意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

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

言。”所以,对文本的学习不应放在学生简单的感知、理解上,更应着眼

于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上。基于此,之前先让学生预习了文章,这里是

就他们所了解到的内容谈谈对悲剧的体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主要两

个环节:

1、感受悲剧。

在充分的理解文中藤萝悲剧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看法。

2、体会作者的感情。

结合着作者的情感,更深入的认识问题。

(二)、感悟主题材料。

创意说明:对一个问题的认识不应仅仅是一个角度。语文是母语教学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

规律。于是就将从悲剧中发现的问题——人与环境的关系,联系整个主

题学习材料来体验。主要四个环节:

1、小组讨论,明确目标。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之前已让他们阅读了主题学习材料,并做了阅读笔记,这里将他们深有感触的篇章交流他们的体验,明确对所讨论主题的认识,丰富情感体验,使对主题的认识体验多元化。

2、全班交流,力求互动。

将小范围的认识与感悟扩大到全班的大范围,在表达与倾听中进一步丰富情感体验。

3、教师归纳,凸现主题。

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简单的概括与补充,使主题更加突出,从而使学生更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所思所感的方向性。

4、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将课上的认识与体验更广阔的应用于现实生活,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语文素养。

教学实录:

师:之前已让同学们预习了《幽径悲剧》这篇文章,这节课我们主要是来感悟体验一下这篇文章,并结合我们的主题学习材料,联系实际生活来谈谈对这一单元的主题——人与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悲剧,你们是怎样认识的?而作者就这个问题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你们体验到了什么?先小组交流讨论一下。(小组讨论3分钟)

生1:本文写了幽径上的一株很美的古藤萝最后却被砍断的悲剧。老师前面也说了,鲁迅对悲剧的认识是“悲剧是把美毁灭给人看”,下面由我们组其他同学再来接着说。

生2:作者用尽笔墨写了古藤萝的美,如藤萝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课文第八段中“在一团团的绿叶中……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一味。”

生3:还有第七段中“每到春天……成为春天一景。”

生4:但这么美的藤萝却“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

中摇曳。”这种景象是非常惨的,让人非常震惊、害怕、痛心。

师:美之极的藤萝结果却如此惨(状之惨),用这种强烈的对比或说是反衬手法就更突出了藤萝的悲剧,让人触目惊心,发人深思,会不自觉的想到:悲剧是谁造成的?

生:愚氓,“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

师:作者对这种悲剧是深有感触的,下面同学们就你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谈谈你的体会。

生1:第二段第一句,侧面写出古藤萝的美,前面大段写出幽径美,在这里用“最”体现出古藤萝的美,用了烘托手法。写出了作者对这株古藤萝的喜爱之情。

生2:第十二段“它们还没来得及知道……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生动得写出了藤萝得惨状,有一种痛彻之美,而且用现在之残,特别是用“孤儿”形容,使人内心非常受震撼。

生3:第十一段“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还在绿叶丛中微笑。”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将藤萝比喻成“吊死鬼”,正是这个“吊死鬼”却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向人们展示着它最后的美丽,这种强烈的对比更能引起作者、读者的强烈的震撼,更让人觉得痛心!

生4:最后一段,“但是,我愿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的背下去。”我能感受到作者甘愿为小生灵流泪,对小花小草献爱的感情,“十字架”代表的是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永远永远的背下去”也就表达了作者任何时候也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师:也就是对美的追求不改初衷。那么对那些毁美者,对愚氓作者又是怎样的态度?

生5:第十四段中“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我感到这是作者为藤萝伸冤,表达了对毁美者的气愤!

生6:第十四段中“在茫茫人世中……哭泣……”,我觉得这是讽刺了现在的人们只知追逐名利,不关心美,漠视美的存在,这里用藤萝的哭泣告诫人们,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毁美者,愚氓的批判、谴责、控诉!

师:刚才同学们已很好的将作者的观点表达出了,咱们可以通过文章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藤萝的悲剧的痛心。

藤萝的悲剧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悲剧,但如果我们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来看一下的话,这样的悲剧却在身边不断的上演,人们随意的践踏草坪,乱砍乱伐树木,排放污水等等。这样看,这便不再是一个小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地球的悲剧——这就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下面的时间同学们结合着我们的主题学习材料,结合学过的文章,联系实际,谈一下你们对“人与环境”的认识与理解。

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找出一个能代表你们小组成员意见的中心发言人,说得时候可以就一句话、一个段落来说,也可以就一篇文章、一种现象来说,还可以就一个篇章、一类现象来说。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讨论。

生1:我们组谈的是《猩猩的悲剧》这篇文章。希区柯克以一个真实的悲剧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猩猩的悲剧还是人类的悲剧?

自古以来,人类多以自然的宠儿自居,凭借高度的智慧,人类发出了“善意”的邀请,以自由的代价换取看似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生活。而当动物真正相信人类之后,那笑面终于揭去,留下的是一张张被利益诱惑的嘴脸!

文中的莱森对猩猩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试想谁面对一条会夺走自己生命的鳄鱼不会心惊胆颤?也许他当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有这般下场。猩猩是无辜的,他原来应该属于莽莽森林,但是在接触人类之后,他简单的大脑里充满了太多不应有的东西。“莱森教了猩猩许多,惟独忘了教它如何装子弹。”呵,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一句话。

诚然,以人类的能力可以高高凌驾在万物之上,但我觉得这只是暂时的,表面的。猩猩的悲剧即是人的悲剧,每每回想起滴血的藏羚羊,颤抖的猴脑,心中会有种种悲哀。当造物主在创造万物的时候,他所希望的是和谐的画面,而不是在耳边传来一声声哀歌,一声声呐喊!

所以我们更应该善待自然,优化环境!

师:其他组对这篇文章还有没有要说的?

生2:我很赞同刚刚那个同学说得,猩猩的悲剧即是人类的悲剧。为了百般折磨它的人,那种只属于自然灵性的眼泪,人类早就不复存在了。莱森将猩猩绑在树干上,猩猩又把莱森绑在树干上,本是一样的动作,实质却迥然不同,莱森面对猩猩的哀啼,只是笑着坐在那里,那是一种充满贪欲的笑,而当猩猩面对莱森的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