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的临床新用
逍遥散临床新用四则

遥 散 加 昧 : 胡 1 . 实 l 茯 芩 1 + 楂 柴 0g 枳 0g+ g 山 0 1 丹 参 2 . 皮 l + 附 1 陈 皮 l 草 g, 5 0g 青 0g 香 0g. Og. 决 明 3 , 兰 1 , 芽 1 . l 1 甘 草 6g 0 泽 g 5 麦 g 5g ) 芎 g. l 0 目 l剂 , 煎 服 。 药 5剂 , 水 服 大便 通 畅 , 肋 及 上 腹 胀 闷 胁 均 减 + 感体 倦 乏 力 。上 方 加 黄 蓖 1 、 仍 5g 白术 1 服 0g 药3 8剂诸 症 消 失 , 查 B超 、 功 能 检 查 均 正 常 复 肝
肝; 态窦房结缘合征 病
气行 血 畅 经调 + 班 消退 。 色
2 孰 起 功 能 障 碍
男 +4岁 ,阳事 不举 半年 余 。 患者从 事长途 运 3 输, 旅造 劳累 , 活不规 律 , 生 经常 酗酒 。 半年 前始 阴茎
勃起 功 能 渐进减退 , 能 交合 . 躁 易怒 + 眠 多梦. 不 急 失
育、 生殖 。 医者常 用温 肾壮 阳法治之 , 临床观察 + 但 由于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 绪紧张, 情 心理压力 大, 不遂愿 , 事 因肝部所致者 亦不少见。目此, 用逍遥散 疏肝 解郁 . 菟 丝子 、 羊藿益 肾, 淫 白术、 茯苓健 脾+ 使肝 气得 疏 , 脾运 得健 . 肾气得充+ 宗筋得 养. 性功能恢复正常
士 +4岁 。 2 面部 有 黄褐 斑半年 。 惠者 于半年 前面
颊 部 出 现 黄 褐 斑 . 渐 扩 大 至 额 部 及 口 周 . 色 加 逐 颜
深 . 胸 胁 胀 痫 、月 经 延 后 、 前 两 乳 胀 痛 、 量 少 伴 经 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是一种中药复方,是由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熟地黄、杜仲、当归、丹参、白芍、鸡血藤等多种中草药组成的,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肾虚所致的一系列疾病。
近年来,关于逍遥散的研究越来越多,并且不断有新的临床新用被发现。
逍遥散主要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一系列疾病,如阳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夜尿
频多等。
逍遥散中的生地黄和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能够补充肾脏的精气,增强男
性性功能。
山药和山茱萸能够补益肾气,增强肾脏的功能,改善男性性功能障碍。
菟丝子
能够补肾益精,提高精液质量。
杜仲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能够改善男性阳痿、早泄等问题。
除了上述传统应用,近年来逍遥散还被发现在其他领域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
一项
研究发现逍遥散对大鼠模型的帕金森病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运动障碍和神经炎症反应,可能与逍遥散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关。
另一项研究发现,逍遥散对于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和炎症缓解具有一定作用,并且对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逍遥散还被发现对于改善皮肤瘙痒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一项研究发现,逍遥散能
够抑制肌肤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减轻皮肤瘙痒症状,相关机制可能与逍遥散中的多种成分
具有抗炎和镇静作用有关。
逍遥散是一种具有多种临床新用的中药复方,不仅能够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一系列疾病,还能够在帕金森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皮肤瘙痒等领域发挥一定的作用。
随着对逍
遥散的深入研究,相信逍遥散的临床应用还将有更多的发现和突破。
逍遥散加减的临床新用

作 者简介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春 , ,0岁, 男 4 本科学历 , 毕业 于扬州大 学 , 主治 中 医师。E ma : n g n . m — j p n u @1 c I s E o 3
基层医学论坛 2 1 0 0年第 l 4卷 7月中旬 刊
附、 郁金 、 丹参 等养血疏肝 、 理气 活血 。 中柴胡疏肝解郁 , 方 使肝
气条达 , 气机舒畅 , 为君药 ; 当归 、 白芍养血柔肝 , 使肝得血养而 不横逆 , 以发挥其疏泄功能 , 为臣药 ; 白术 、 茯苓补 中调脾 , 使脾
运化有权 , 肝不乘脾 , 见肝之病 , 有“ 知肝传脾 , 当先实脾” 之意 ,
呕恶 , 舌质红 , 苔白腻 , 脉弦。 治宜疏肝解郁 , 清热通腑 , 加枳实 、
木香 、 陈 、 内金 、 茵 鸡 金钱草 、 山楂 。方 中枳实 、 木香解气 、 除痞 、 止痛 ; 茵陈 、 金钱草 清热利 湿 ; 内金 、 鸡 山楂 消食 化积 , 气散 解 瘀 。如肋间神经痛 , 肝病引起的肋痛 , 或创伤引起 的肋痛 , 表现 胁肋胀痛时轻 时重 , 痛位固定或窜走 不定 , 多沉 弦 , 脉 本方加香
根据不 同证候表 现灵活加减 , 其效 如神 。如痛 经加 香附 、 元胡 ;
经 期眩晕加枸杞 子 、 菊花 、 钩藤 ; 带下加 山药 、 海螵蛸 ; 经前乳 房 胀 痛加香附 、 生麦芽 、 贝母等 ; 心 、 恶 呕吐加竹茹 、 生姜 ; 经前 或
经期头痛加川芎 、 菊花 、 钩藤 ; 乳汁不通加香附 、 路路通等。诸证
疏, 其脉多沉弦。本方加苏子 、 贝母 , 日久 不愈 , 胸痛者 , 气郁兼 血淤 , 加桃 、 红花 以活血 , 痰多者加瓜蒌理气宽胸化痰 。 3 治眩晕 :诸风掉眩 , “ 皆属于肝 ”肝为刚脏 , , 主升 、 主动 ,
逍遥散的临床新用

逍遥散的临床新用1 方解此方中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
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蘘赞之功。
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散肝郁而生之热。
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为调和之名方。
2 评述逍遥散是由四逆散衍化而成,四逆散主于疏理,佐以柔,故偏于泻;逍遥散主于调理气血,佐以疏,故偏于补,此二者之别也。
逍遥散之逍遥即消意,主消血、气之郁,肝藏血,脾生气,实为调和肝脾之剂。
故属于肝郁血虚,脾胃不和者皆可选用此方。
逍遥散的辨证要点为情志不畅,乳胁胀痛,脘腹不舒,脉弦而虚。
本品加丹皮、桅子名丹桅逍遥散,用治肝郁发热,血少火旺之证;加生地或熟地名黑逍遥散,主治肝血不足,肾阴不济而兼有肝郁者;加丹皮、黄芩名丹芩逍遥散,可治肝郁肺热,而起暗疮。
总之,本方衍化甚多,结合临床,应用广泛。
现举临床上在对逍遥散精髓理解的基础上一些应用精粹,与大家分享。
3 应用3.1 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逍遥散治疗中心视网膜炎35例36只眼,结果治愈18只,显效7只,好转10只,无效1只,有效率97.3%,其方药为:柴胡10~12g,当归10 g、白芍10 g、白术10 g、茯苓10 g、甘草6 g、煨姜2片、薄荷6 g。
水煎,每日1剂,早晚2次服。
平均每人服药10剂,最少的2剂(1例),最多的25剂(2例)。
中心性视网膜炎属于中医的“视瞻昏渺”,其病变部位在眼底视网膜黄斑部,一般影响视力较重,且常有视物变形、变色等症状。
《灵枢脉度篇》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内经至真要大论》又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而本病的早期,多有黄斑水肿,发病的关键在于肝郁脾虚,故用逍遥散疏肝解郁,调和肝脾,药证相合,用之有效。
3.2 治疗黄褐斑:患者,女,30岁。
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患慢性胆囊炎多年。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药物配伍制备而成。
《伤寒论》中记载了逍遥散的用法,认为它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急性传染病和肺热亢盛等病症。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逍遥散的临床新用途进行了研究探讨。
逍遥散在免疫调节方面具有潜力。
研究发现,逍遥散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实验证实,逍遥散可以调节免疫球蛋白、白细胞等免疫指标的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逍遥散还可以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和减少炎症反应,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对炎症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逍遥散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发现,逍遥散可以调节血脂和血糖的代谢,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实验证实,逍遥散可以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还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逍遥散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逍遥散在抗肿瘤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进展。
逍遥散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可以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实验证实,逍遥散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
逍遥散在辅助治疗肿瘤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逍遥散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中药方剂,近年来在免疫调节、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逍遥散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以期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药理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选择。
逍遥散(丸口服液颗粒剂)临床新用

逍遥散(丸口服液颗粒剂)临床新用逍遥散由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甘草(炙)、薄荷、生姜组成,可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临床上常用于口燥咽干、头痛目眩、神疲嗜睡、食欲减退、两胁作痛、乳房作胀、月经不调等病症。
临床新用途治疗带状疱疹运用逍遥散湿敷局,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效果显著。
方法:取逍遥散1袋,用凉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早、晚各换药1次,直至痊愈。
治疗偏头痛据报道,甄氏用逍遥散治疗偏头痛38例,效果显著。
血虚甚者,加何首乌、桑椹子、大枣、乌豆衣;肝郁气滞甚者,加合欢皮、素馨花、佛手;睡眠差者,酌加枣仁、百合、浮小麦、夜交藤。
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痰瘀甚者,去白芍,加制胆南星、法半夏、红花(或穿山甲珠代替);气血虚弱者,加人参、紫河车粉;疼痛者,加延胡索、乳香:食欲缺乏者,加焦山楂、炒麦芽;腹满者,加陈皮、厚朴;气喘者,加桑白皮、杏仁。
治疗胆囊炎章氏用逍遥散加味治疗胆囊炎120例,效果显著。
痛甚者,加莪术;恶心者,加竹茹;苔黄厚腻者,加黄芩、胆南星、法半夏;腹胀甚者,加郁金、绿萼梅、菖蒲。
在服药期间禁油腻之品。
治疗二尖辦置换术后月经不调江氏用逍遥散治疗二尖辦置换术后月经不调,肾虚者,加熟地黄、杜仲;阴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血瘀者,加益母草、田七。
于月经净后1周开始内服,用至下次月经结束。
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用1~3个疗程。
治疗高泌乳素血症雷氏用逍遥散加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先期者,加生地黄:量少者,加黄精、菟丝子;月经稀发,闭经者,加牛膝、益母草、土鳖虫;头晕、头痛者,加钩藤、生石决明;烦躁易怒者,加瓜蒌、郁金;垂体微腺瘤者,加白花蛇舌草、三棱、莪术。
30天为1个疗程,用1~6个疗程。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朱氏用逍遥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88例,效果显著。
痛甚者,加三七粉、延胡索粉;反酸甚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烧心甚者,加黄连、蒲公英;反胃(或胆汁反流)者,旋覆花增量,加代赭石。
诒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段氏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100例,心悸甚者,加柏子仁、生龙骨、生牡蛎;胸痛甚者,加丹参、延胡索、川楝子;气短甚者,加黄芪、党参;焦虑、失眠者,加枣仁、合欢花。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零陵逍遥散研究中心研发,主要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夏枯草等中草药组成。
逍遥散具有补气益气、健脾消食、清热除湿等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逍遥散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内蕴、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口苦口干、舌苔黄腻、小便黄赤等症状。
逍遥散在治疗湿热病证中有着显著的
疗效,并且不产生明显的副作用。
近年来,逍遥散在临床应用中的新用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发现,逍遥散具有抗
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逍遥散中的黄芪和甘草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逍遥散中的茯苓和夏枯草有明显的抗炎
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症状。
逍遥散中的草药成分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增殖和转移,对多种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逍遥散的新用途研究还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领域。
逍遥散对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肌损伤。
逍遥
散在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如
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逍遥散是中医经典方剂,具有调和气虚、滋阴润燥、解毒祛风等功效。
近年来,逍遥散还被广泛用于现代临床,特别是在精神疾病和内分泌疾病方面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对逍遥散在临床新用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一、逍遥散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抑郁症逍遥散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具有抗抑郁作用。
研究表明,逍遥散可以调节体内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水平,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睡眠等生理功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改善抑郁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逍遥散与常规抗抑郁药物相比,不仅疗效更持久稳定,而且不易出现副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2. 焦虑症逍遥散也可用于焦虑症的治疗,具有镇静、安抚、抗惊恐作用。
临床实验证明,逍遥散治疗焦虑症的总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镇静作用和无毒副反应,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3. 神经衰弱逍遥散还可以改善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健忘、心悸、乏力等。
研究发现,逍遥散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体内神经递质的含量,修复神经元损伤,从而改变神经衰弱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多囊卵巢综合症逍遥散具有调节内分泌功能,改善卵巢功能的作用,被用于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治疗。
研究表明,逍遥散可以减轻PCOS患者的生殖内分泌紊乱症状,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
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逍遥散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降低病人的炎性反应和疼痛程度,减轻PHN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三、逍遥散的多方面作用1. 抗氧化作用逍遥散中的多种植物药物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缓细胞氧化损伤,降低因氧化引起的炎性反应,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逍遥散中含有多种抗菌植物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
研究表明,逍遥散还具有抗真菌、抗病毒作用,广谱抗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9月第10卷增刊
逍遥散的临床新用
王桂娥庞春燕陆丽珠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逍遥散源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煨姜、薄荷、炙甘草组成。
本方为疏肝、养血、健脾之剂,气血兼顾、肝脾并治,为调肝理脾之名方。
后人于肝郁火旺者加牡丹皮、栀子,为“丹栀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校注妇人良方》);血虚者加入生地黄或熟地黄,为“黑逍遥散”(《医略六书女科旨要》);也有加入洋金花,为洋逍遥散等。
逍遥散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近些年的临床中也有了新的应用,下面将其在1995~2000年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妇科
1.1先兆流产
江氏[1]在丹栀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入苎麻根、生地黄(炒),治疗先兆流产86例。
其中68例治愈(阴道出血停止,兼证消失,或血H C G-R LA值持续上升,或B超提示继续妊娠者);14例有效(阴道出血量减少,兼证改善,经辅助检查证实活胎者);4例无效(症状加剧,阴道出血不止,甚至堕胎、小产或胎死腹中者);有效率为95.3%。
苎麻根、炒生地黄有清热安胎、凉血止血之功,合而用之,肝热清,胎气安,则诸症自消。
1.2乳癖
刘氏[2]将52例乳癖分为:肝郁气滞型(32例),逍遥散原方去白术、生姜,酌加川芎、生地黄、青皮、广木香、丝瓜络、路路通、桔梗;肝经郁热型(14例),原方去生姜、白术、酌加牡丹皮、栀子、生地黄、夏枯草、生牡蛎;气血虚弱型(6例),原方酌加黄芪、党参、五味子、芡实。
结果:痊愈27例,好转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85%;其中,肝郁气滞型有效率84.38%,肝经郁热型71.43%,气血虚弱型66.67%。
1.3少女阴痒
严氏等[3]用逍遥散为基础方,为一少女治疗阴痒,佐防风祛风止痒;地骨皮退阴分表里之热;土茯苓清热解毒,诸药相辅为用,再结合心理疏导,药后诸症减半,继续服用5剂,诸症消失,月经正常。
1.4老年赤带
严氏等[3]为一75岁老妪治疗,其前阴时有赤色黏液流出,时亦呈白色,历时3个月,伴午后寒热往来,口干苦,少腹时有隐痛。
先以龙胆泻肝汤2剂折其火,后用丹栀逍遥散疏肝理气解郁;佐黄芩清肺热,改生栀为炭栀,2剂后胸闷稍舒,赤带减少,余证仍存。
守方加西洋参,续服10剂,诸证消失。
后以知柏地黄汤5剂以善其后。
2内科
2.l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杨氏[4]70例患者,其中返流样消化不良18例,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29例,溃疡样消化不良10例,吞气症8例,特发性消化不良5例。
以加味逍遥散为基础方,加入陈皮、竹茹、生山药、川厚朴。
每日1剂,经20d治疗,显效51例,有效1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l%;其中12例治疗3d后即显效,以运动障碍样疗效最好,特发性疗效较差。
2.2小儿厌食症
高氏[5]运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痊愈30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100%;痊愈患儿中,疗程最短6d,最长2个月,平均疗程20.5d。
方中柴胡、薄荷疏肝和胃,清散郁热:白芍、当归平肝柔肝;炒白术、茯苓健脾燥湿,温运脾阳;加以酒大黄、鸡内金、麦芽健脾胃、消积滞。
2.3糖尿病
倪氏[6]认为2型糖尿病(N ID D M)患者情志不扬、疏泄不遂与现代医学的抑郁症相仿,所以缓解临床抑郁症有助于更好的控制血糖。
故其在常规降糖药物的基础上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进行治疗。
5l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常规药物治疗)和治疗组31例(常规药物加用丹栀逍遥散治疗)。
治疗3个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 G)、空腹血胰岛素(I N S)、糖化血红蛋白(H bA1c)比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总有效率96.8%。
2.4肠易激综合征(I B S)
孙氏等[7]选取95例IB S患者,随机分为3组:硝苯吡啶加谷维素组(A)、逍遥丸组(B)、逍遥丸合心理行为治疗组(C)。
结果治疗4周,C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较高,且2个月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
3眼科
3.l单纯疮疹性角膜炎
卜氏[8]用加减逍遥散为主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42例62只眼,临证加减,局部采用西药对症处理,结果治愈31例47只眼,好转8例12只眼,无效3例3只眼,有效率95.5%。
3.2视神经萎缩、皮质盲、视神经网膜炎
余氏[9]以韦氏逍遥散验方为基础方,分别加入明目地黄汤或益气聪明汤等治疗肝郁气滞型的视神经萎缩;加入石斛、麦门冬、生石膏等治疗皮质盲:加入车前子、赤小豆等治视网膜水肿,或加入阿胶、白及、白茅根、仙鹤草等治疗眼底出血等。
4神经精神科
4.1偏头痛
甄氏等[l0]按其病情特点选用逍遥散加味。
血虚明显的加
2003年9月第10卷增刊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65
入何首乌、桑椹子、大枣、乌豆衣:肝郁气滞明显的加入合欢皮、素馨花、佛手;睡眠差则酌加酸枣仁、百合、浮小麦、夜交藤,治疗38例患者,治愈24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
4.2帕金森氏病
蒋氏等[11]运用洋逍遥散治疗5例病人,其中有3人曾服用过澳隐亭和其他抗胆碱药(如安坦),发现洋逍遥散的疗效明显高于这两种药物,提示洋逍遥散在近期疗效上,可能明显优于以往用的其他神经保护性治疗药。
5皮科、养颜美容
5.1脓疮型痤疮
胡氏[12]曾治疗1例因肝郁肾虚、冲任不调、阴火气血搏结而致的脓疮型痤疮。
以逍遥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柴胡、当归、白芍、生地黄、山药、枸杞子、白术、茯苓、泽泻、牡丹皮、川楝子、薄荷。
自月经干净3d始服,15d 后改用:柴胡、赤芍、当归、白术、茯苓、泽泻、牡丹皮、生大黄、川楝子,服至下次月经来潮的第2天为止。
复诊时面部结痂,丘疹颜色变浅,部分消失,改用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各服8粒,每日3次,月经来后停服六味地黄丸,至经行通畅再停服逍遥丸。
三诊时,月经正常,颜面痤疮全部消失。
5.2养颜美容
王氏[l3]认为逍遥散是调和肝脾之方剂,肝属木,主升发,体阴用阳,调畅全身气机,气行则血行,并能调节内分泌;脾居中洲,乃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且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肝脾协调,气血充足,气机调畅,则颜面自荣。
面色发青当重以柴胡、白芍、甘草柔肝,加川楝子、丹参行气活血;面色青黑乃气滞血瘀,本方合血府逐瘀汤,重以活血,兼以行气;面色萎黄:侧重脾虚,本方合香砂六君子汤重在健脾,兼以疏肝解郁;眼眶周围发黑属肾虚者合六味地黄汤。
6心血管科
祝氏[14]认为,半数室性早搏(V PB)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属肝气郁滞型,选用逍遥散为主方,合用龙齿、磁石等组成养心1号合剂。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和血;茯苓健脾安神;牡丹皮清肝;炙甘草、龙齿、灵磁石宁心镇静。
临床观察表明,合剂控制V PB的疗效与心律平相似,而停药2个月后,维持疗效较心律平佳,说明该药能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7其它
马氏等[l5]用加味逍遥散随症加减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58例,基本治愈23例,占39%;好转29例,占50%;无效6例,占11%,总有效率89%。
郑氏等[l6]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合逍遥散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5例,取得了理想疗效。
胡氏[12]曾用浓缩逍遥丸和六味地黄丸治愈1例反复发作口腔溃疡数年的患者,随访无复发。
8讨论
逍遥散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之肝炎、胸膜炎、慢性胃炎、溃疡病、神经官能症、糖尿病、妇女月经病、中心性视网膜炎以及皮肤养护、美容等,证属肝郁、血虚、脾虚三者兼见者,也可加减药味用其治疗。
因此,正确的辨证,合理的加减,必将使逍遥散在临床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伟华.加减丹栀逍遥散治疗先兆流产86例.浙江中医杂志,1998,33(6):269
2刘克林,李秀平.逍遥散加减治疗乳病临床观察.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1):43
3严文珊,陈莫京.逍遥散治疑难杂症举隅.辽宁中医杂志, 1997,(2):72
4杨雪琴.加味逍遥散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70例疗效观察.中医研究,1996,9(3):17
5范道长,于荣军.逍遥散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陕西中医,1995,16(2):541
6倪海洋.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8):577
7孙冰.逍遥丸配合心理行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对照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8):494
8卜文超.加减逍遥散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21(2):24
9余懋宗.谈谈“逍遥散’在眼科中的应用.甘肃中医,1997, 10(5):28
10甄穗清,邢小华.逍遥散治疗偏头痛38例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0):865
11蒋松鹤,王昕耀.洋逍遥散在帕金森氏病神经保护性治疗中的机理探讨.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3):206
12胡秀润.逍遥散合六味地黄汤治验举隅.中医杂志,1998, 39(6):351
13王瑞哲.逍遥散加味与养颜美容.陕西中医函授,1999, (4):47
14祝光礼.逍遥散为主方治疗室性早搏32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8):498
15马承启,李桂梅.加味逍遥散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内蒙古中医药,2000,19(1):17
16郑玉玲.肝动脉插管化疗合逍遥散治疗中晚期肝癌35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0):631
(收稿日期:200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