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天然彩色茧品种蚕茧抑菌率的测定与比较

合集下载

蚕茧的分类

蚕茧的分类

蚕茧的分类蚕茧是由蚕蛹经过自身分泌的丝蛋白形成的一种保护结构。

根据其形态特征和产生蚕茧的蚕的不同,蚕茧可以分为白蚕茧、黄蚕茧和绿蚕茧三种类型。

白蚕茧是由家蚕产生的蚕茧,外观呈白色。

家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主要用于蚕丝的生产。

白蚕茧的形成是经历了家蚕从幼虫期到蛹期的一个过程。

家蚕经过蜕皮后,会不断地分泌丝蛋白,形成一层薄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层薄膜会逐渐增厚并且缠绕成为一个球状结构。

最后,家蚕在蚕茧内完成变态,成为蛹。

白蚕茧是丝绸产业中重要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黄蚕茧是由野蚕产生的蚕茧,外观呈黄色。

野蚕是一种自然生长的野生蚕蛾,与家蚕相比,野蚕茧的丝蛋白含量更高。

野蚕茧的形成过程与白蚕茧类似,但由于野蚕生长环境的差异,野蚕茧的质量更为优良。

野蚕茧具有丝绸产业中很高的价值,其丝线质地更好,适用于高端丝绸制品的生产。

绿蚕茧是由野生蚕蛾的幼虫产生的蚕茧,外观呈绿色。

野生蚕蛾的幼虫生长在特定的植物上,摄取的植物中含有特殊的色素,会使蚕茧呈现绿色。

绿蚕茧的形成过程与其他蚕茧类似,但由于植物的影响,绿蚕茧的颜色与其他蚕茧有所不同。

绿蚕茧的特殊颜色在丝绸制品中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可以用来制作独特的丝绸面料。

除了按照蚕茧的颜色进行分类外,还可以根据蚕茧的产地和蚕的品种进行分类。

不同地区的蚕茧在形态和质量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丝绸行业中注重的一个方面。

同时,不同品种的蚕也会产生不同质地的蚕茧,这对于丝绸生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蚕茧是蚕蛹分泌的丝蛋白形成的一种保护结构,根据其形态特征和产生蚕茧的蚕的不同,可以分为白蚕茧、黄蚕茧和绿蚕茧三种类型。

这些蚕茧在丝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也展示了丝绸制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同时,蚕茧的产地和蚕的品种也对蚕茧的形态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丝绸行业中需要重视和研究的一个方面。

天然彩色茧丝资源及其开发利用_1_

天然彩色茧丝资源及其开发利用_1_

天然彩色茧丝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徐世清1 ,2 ,王建南2 ,陈息林2 ,戴璇颖2 ,司马杨虎1 ,2(1.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06 ;2.苏州大学农业科学与技术学院蚕桑系,江苏苏州215006)摘要:系统介绍了彩色茧丝资源的世界分布情况和色彩遗传控制规律,彩色蚕丝与彩色棉的特性差异,以及彩色蚕丝保湿、抗菌、抗氧化和遮蔽紫外线等特殊功能。

综合比较了日本、中国、泰国、印度和柬埔寨等国彩色茧丝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蚕茧;彩色蚕丝;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TS10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003(2003)01-0042-02Developme nt and Application of Natural Colorful Silk ResourcesXU Shi-qi ng1,2, WANG Jian-nan2, CHEN Xi-lin2, DAI Xuan-ying2, SIMA Y ang-hu1,2(1. S e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 te of Suzhou University, S uzhou 215006, C hina;2 .C ollege o f A griculture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Suzhou U niversity, S uzhou 215006, C hina)Abstract: It is introduced systemati call y the distribution of colorful silk resources in the world and the color genetic controll aw,the differences of characteri stics between colorful silk and cotton as well as special functions of colorful silk such as moisture etenti on, bacterial repellency, resistance to oxidation and protection from ultraviol et. It is comprehensively compared the development & applicati on and technical m ethods of colorful silk resources between Japan, Chi na, Thailand, India and ambodia.Key words: co c oo n;colorful silk ;develo p men t;application化学染料约有10%~15%的种类含有对人体有害或致癌的物质。

天然彩色茧资源的综合利用

天然彩色茧资源的综合利用

素 主要来 自于蚕 体 内生成 的黄 酮类 色素 , 且 色 素分布 于丝 胶及 丝素 中口 ] 。
1 . 2 野 蚕 的 彩 色 茧 资 源

些野 蚕也 是优 质 的天然 彩 色茧 基 因资 源 , 主要属 于鳞 翅 目的蚕蛾 科 ( Bo mb y c i d a e ) 和大
蚕 蛾科 ( S a t u r n i i d a e ) , 包 括 蚕 蛾 科 的野 桑 蚕 ( B o mb y l " ma n d a r i n a) , 大 蚕 蛾 科 的柞 蚕 ( An 一
开发 和 利用前 景 。
1 天 然 彩 色 茧 丝 资 源
天然 彩色 丝色彩 自然 , 色调 柔 和 , 部 分茧 色是 目前染 色工 艺难 以企及 的色 彩 。在能够 吐丝
结茧 的 2 O多种 绢丝 昆虫 中 , 其 中大部 分 昆虫 能 吐 出彩 色丝 ] , 而且 绝 大 多数 昆 虫属 于 鳞 翅 目
t h i a) , 琥珀蚕( An t h e r a e a a s s a n z e n s i s ) , 柳蚕 ( Ac t i a s S e l e n e ) , 透 目大 蚕 ( Rh o d i n i a f u g a x) 等。
野 蚕茧 色丰 富多彩 , 详见 表 1 E 川。
白厂 丝而 言 , 国际生丝 市场 上天 然彩色 茧丝 稀缺 , 但是 其价 格是染 色 丝产 品的 3 ~3 0倍 ] 。天
然彩 色茧 丝 色彩 丰 富 自然 、 色调 柔 和 , 而且 还 具有 保 湿 、 抗 紫 外线 、 抗氧化、 抗 菌等 优 良特性 。
同时 , 天然彩 色茧 丝可 免去 印染过 程所 造成 的环境 污染 , 符 合纺织 业“ 绿色革 命” 要 求 。除 了彩 色 茧丝 运用 于传统 的纺 织工业 , 其 在 医疗 、 食品、 工 业等 方 面可 以得 到 广泛 的应用 , 具有 广 阔的

一种天然黄色家蚕丝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摘要

一种天然黄色家蚕丝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摘要

一种天然黄色家蚕丝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蚕丝的组成和结构(一)蚕丝的组成茧丝由两根单丝构成,每根单丝分别由内芯的丝素蛋白和外覆的丝胶蛋白组成,丝素蛋白是蚕丝中主要的组成部分,约占蚕丝质量的70%"--80%,丝胶约占20%~30%,作为蚕吐丝过程中的保护物及胶粘剂包在丝素蛋白的外部,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次要成分:0.4%~O.8%的蜡物质,1.2%'--1.6%的碳水化合物,约0.2%的色素,约0.7%的无机物等。

丝素蛋白以反平行折叠链构象(β一sheet)为基础,形成直径大约为10 nm的微纤维,无数微纤维密切结合组成直径大约为1um的细纤维,大约100根细纤维沿长轴排列构成直径大约为10~18um的单纤维[11-12],即蚕丝蛋白纤维。

2、蚕丝蛋白的一级结构家蚕丝素蛋白的一级结构一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及其编码基因于2000年获得详细解明。

丝素蛋白大分子由20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之间以肽键连接。

其中以侧基较简单的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和丝氨酸(Ser)为多,约占总组成的85%,并且按一定的序列结构排列成较为规整的链段,这些链段大多位于丝素蛋白的结晶区域,而带有较大侧基的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色氨酸(Trp)等主要存在于非晶区域。

丝素主要由重链H链、轻链L链及糖蛋白P25三部分组成,H 链和L链两条链通过二硫键相互连接,形成复合体H.L,P25糖蛋白以非共价的相互作用参加H—L复合体中。

丝素蛋白的分子量约2286kun钉。

丝素蛋白重链(Heavy chain fibroin,Fib.H)是丝素中的主要部分,是一种纤维蛋白,由526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391 kDan引。

富含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等。

丝素重链包括结晶区和无定形区,结晶区域内主要是Gly.Ala-Gly.AIa-Gly.X(X:Ser、Tyr、V al等)的重复序列。

结晶区由约含70个残基的亚域组成,亚域氨基酸序列一般以GAGAGS重复开始,以GAAS终止,其中GAGAGS 重复最多达15次。

五对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茧丝质调查

五对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茧丝质调查
色 判性 蚕 品种 的相 关 性 状 在 该所 作 了调 查 , 得 到 将
的一些 的结 果 报告 如下 , 大家 参考 。 供
在 上 蔟后 第 八 天 , 各 品 种 蚕茧 中随 机 抽取 雌 从 雄蚕 茧 若干 , 别 放 置 。用 荧 光 茧 色 检 测仪 随机 抽 分 取 各 品种雌 雄 蚕茧各 1 0颗 , 表 2 表 3的烘 茧 、 按 、 煮 茧工 艺 处理 , 进行 一 粒 缫 , 雌雄 各 3次 重 复 , 满 为 缫 止 。缫 丝速 度 10 a/ n 每 百 回顺 次排 列 在 检尺 5 R d Mi,
第 2天后 , 普通育 。防干育时 , 注意在给桑前半小时 需 揭开 上盖 薄 膜 , 行 通 风换 气 。调查 各蚕 品种 全 进
龄 经过 。
表 1 饲 育 温 湿 度 标 准
是 杂交 种丝 茧经 荧 光 检 测 都 能做 到雌 雄 茧 分 开 , 既 能 提高 蚕种 繁育 工 效 , 能 开 创 雌 雄 茧 分 开 缫 丝新 又 工 艺 , 以显 著 提 高原 料 茧 的匀 整 度 , 到烘 茧 、 可 达 煮 茧 、 丝各 个 加 工 过 程 更 合 理 , 而 提 高 生 丝 的 品 缫 从 位 。并 且 蚕 种 场 、 农 、 绸 工 业 三 者 都 能 乐 意 蚕 丝
度为 5e / n 。 0 r Mi) a
进行 茧 丝强 伸力 测验 , 统计 各 蚕 品种样 茧雌 、 雄平 均
江 莩参业 2 1 第2 0年 期 1
的蚕 丝纤 度 、 丝长 、 伸 力 、 强 出丝 率 及 粒 内纤 度 均 方 差 等丝质 成绩 。
表 2 烘 茧 工 艺
重外 都 比较接 近 。从雌雄 平 均茧层 量 看 , 号 、 、 1 2号 3号 品种 数 值 相 近 ,.0 0 0 g5号 品种 数 值 最 0 55± .2 ; 高 ,. 1g4号 品种数 值 最低 ,.9 g 05 1 ; 043 。茧 层 率 以 2

彩色蚕丝的性能应用与发展前景

彩色蚕丝的性能应用与发展前景

辽宁丝绸2020年第2期·21·1彩色蚕丝的形成2008年12月,世界首张蚕基因组精细图谱在西南大学完成。

通过转基因手段的运用,研究团队还成功开发出我国第一个转基因新型有色茧实用蚕品种,培育成了一对色彩稳定的新型绿色茧品种,完成了批量缫丝和茧丝性能鉴定。

天然彩色蚕丝的遗传受主基因控制,使其彩色茧丝的特性能够固定下来,为育种和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彩色蚕茧主要利用2种途径获得,一是利用现代育种技术;第二种是利用对桑蚕添食生物日本是世界上研究和开发彩色蚕丝较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钟纺公司为了提高蚕种厂雌雄蚕的分离效果,获得了限性黄茧品种。

苏州大学通过基因重组法,将国内外原始种优良的彩色茧蚕基因转移到高产优质的白色茧上,选育出彩色蚕茧品种。

浙江桐乡市试养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提供的[1]在家蚕常规饲养的基础上,在人工饲料或桑叶中添加经过筛选和处理的各种生物有机色素,使蚕食后改变其丝腺着色性能,根据添食色素不同而呈现各种色彩,结出五彩缤纷的蚕茧。

国内外已有通过有色蚕茧品种改良方法或添食色素方法生产多种彩色茧及其生丝的报道。

苏州大学桑蚕研究所也自主研发出以红、黄、蓝三种基本色为主、多种复合色为辅的彩色蚕茧。

安徽率先实现了人工添食生产彩色蚕茧的产业化[2]。

2彩色蚕丝的性质家蚕的彩色茧主要有黄红色茧系和绿色茧系两大类。

黄红色茧系包括淡黄色、金黄色、桔黄色、肉色、粉红色、锈色等各种茧色。

绿色茧系包括淡绿、黄绿、绿色等。

同彩色棉相比,彩色蚕丝的茧色鲜艳,但生丝黄色较艳,绿色较淡;水洗色泽稳定,日晒易褪色,个体间及茧的内外层稍有差异,对生产环境没有特别的要求[3]。

天然彩色蚕丝分解自由基的能力很高,将彩色蚕丝制成卫生用品、护理用品、内衣或化妆品,都有很好的护肤作用。

天然黄色家蚕丝和普通白色家蚕丝的内部孔隙较多而且空隙中存在大量的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空隙越多,保暖性越好,纤维柔软性也较好。

蚕茧

蚕茧

【异名】蚕衣(《说文》),茧黄(《圣惠方》),蚕茧壳(《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茧壳。

动物形态详\"原蚕蛾\"条。

【药材】呈长椭圆形,或中部稍缢缩,长约3~4厘米,直径1.7~2.1厘米。

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

其内壁的丝纹很有规律。

质轻而韧,不易撕破。

未经羽化的蚕茧,内有黄棕色的蚕蛹1枚以及成蛹前脱下的淡棕色、皱缩的蚕皮。

全国养蚕地区均产。

【化学成分】用鲁桑叶饲育的蚕,其茧的化学组成如次:水分1.40%,灰分1.14%,蛋白质97.34%,醚溶性浸出物0.26%,纤维0.39%。

蚕茧主要是由纤维状蛋白质\"丝纤蛋白\",外包以另一种蛋白质\"丝胶蛋白\"粘结而成,此外尚含少量油脂类、色素、无机物等等。

在生丝中,丝纤蛋白约占70%,丝胶蛋白约占22%。

丝纤蛋白是一种角蛋白,其组成氨基酸,以甘氨酸、丙氨酸为最多,此二氨基酸的氮,约占总氮的80%。

10万克丝纤蛋白所含氨基酸如次(物质后数字,是克分子数):甘氨酸578,丙氨酸381,缬氨酸29,亮氨酸7,异亮氨酸9,丝氨酸157,苏氨酸12,酪氨酸67,苯丙氨酸8,脯氨酸5,色氨酸2,赖氨酸4,组氨酸2,精氨酸6,天门冬氨酸17,谷氨酸13,共计1297个克分子。

丝胶蛋白亦是角蛋白,其组成氨基酸大体上与丝纤蛋白相似,微异处在于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较少;丝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较多。

茧又含游离氨基酸50毫克%(以甘氨酸计)。

蚕茧含油蜡状物质,由伯醇类、固体脂肪酸、石蜡及液体脂肪酸所构成。

又含谷甾醇(成葡萄糖甙)及蛇麻脂醇。

黄茧所含色素有各种胡萝卜素衍生物,而它们也是黄橙、粉红、棕灰等色的茧的色素。

绿茧的色素,有些与黄酮有关,有些与叶绿素有关,特别是野蚕茧。

茧色素种类颇多,有人从绿蚕茧分出7种有黄绿色萤光的色素及2种黄棕色萤光的色素;又有人分出9种黄色萤光色素,它们都是黄酮类的葡萄糖甙。

利用色素添食法生产家蚕彩色茧试验初报

利用色素添食法生产家蚕彩色茧试验初报

利用色素添食法生产家蚕彩色茧试验初报摘要2a的添食色素粉生产家蚕彩色茧试验结果表明,生产彩茧比普通茧增产增效明显,盒种产量增幅3.8%~5.7%,盒种产值增幅22.6%~26.0%;彩色蚕食桑量大,5龄食叶量比普通茧多40kg/盒左右;生长周期缩短1~2d;色素添食法生产彩色茧,家蚕抗菌、抗病能力强,饲养过程操作简单,便于应用推广。

关键词家蚕;色素粉;彩色茧彩茧生产原理即在5龄蚕桑叶添加经过处理的色素,改变蚕的丝腺机能,使蚕吐出五颜六色的丝,从而结出各种色茧。

根据添食色素的不同,蚕茧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彩茧生产技术是安徽省丝绸公司和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共同开发研制。

2002年通过省级成果鉴定,该技术国内首创,达国际先进水平。

家蚕彩色茧丝不含任何国际上禁用的染料,达到生态纺织品纤维标准。

为促进蚕农增收、蚕业增效,稳定蚕桑发展,2005年和2006年春,笔者从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彩茧生产技术开展了试验。

1试验目的通过彩色茧和普通茧生产产量和效益对比试验,为今后批量生产彩茧提供可行性依据。

2试验方法2.1试验材料家蚕品种“青松×皓月”由黟县蚕种场提供;添食色素粉由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提供;采用纸板方格簇。

2.2试验点的选择2005年春,试验点选在桑园无污染且集中成片的汪坡乡仙亭村上邹组,示范户为养蚕经验丰富的邹得才、邹小林、王新民等养蚕大户,试验情况见表1。

2006年春,试验点选在查桥乡汪街村田龙组,示范户为陈力量、汪金水、许正红,试验情况见表2。

2.3试验经过本试验设置添食色素饲育1个处理,对照为不添色素的普通茧饲育。

3个重复分别是饲养环境相近、住居相邻、相对不同条件的3个饲育户。

同一天收蚁,同一温湿度饲育。

彩茧、普通茧饲育均要求全龄片叶饲养,其他饲育技术同普通饲育。

彩蚕与普通蚕同一室饲养,喂叶次数、叶量、叶质及消毒防病等管理措施均相同。

按时按量添食色素,且拌叶力求均匀。

采用方格簇上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4期 蚕桑茶叶通讯 ・5・ 几种天然彩色茧品种蚕茧抑菌率的测定与比较 

侯国军 张金卫 李江涛2钟伯雄 冯世民 鱼南洋 ’。金杏丽4 汤新新4 丁农2 徐森华2 (1.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j,rt 310029;2.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湖州313000; 3.湖州禾桑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湖州313000;4.德清县蚕桑站,浙江德清313200) 

摘要:对几种天然彩色茧品种蚕茧的抑菌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彩色茧具有很好的抑菌效 果,其中绿色茧最高,P50×秋丰、LJ1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了76.14%、83.4o%,对大肠 杆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4.4%、78.89%;两对黄色茧品种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也均达到了 60%以上,均比红色茧和白色茧品种高很多。 关键字:彩色茧;抑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消 费理念不断升级,对服饰要求也越来越个性化、舒适 化、高质化和环保化,因此,作为纯天然丝织材料的 丝绸制品充满了新的希望。天然彩色茧主要有绿、 黄、红几种颜色,由于其色素主要来源于桑叶或蚕体 内自身的合成,无毒无害、色泽自然、色调柔和,不仅 对人们健康有益,而且符合当前消费新理念,同时可 以避免印染工业对环境保护所造成的压力,是一种 前景非常广阔的产品。目前,国内对彩色茧色素特 性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对天然彩色茧抑菌性方面的 报道也比较少,所以针对彩色茧抑菌性能的研究,使 其更好服务于人类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为 了了解彩色品种蚕茧的抑菌性能,笔者进行了实验 检测,其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天然黄色茧品种:秋丰X黄3(正反交)、秋丰× HJ7(正反交);绿色茧品种:P50×秋丰、LJ13;红色 茧品种:RC;白茧品种:白玉×秋丰。其中天然黄色 茧品种、绿色茧品种和红色茧品种由湖州市农业科 学研究院提供,白茧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 究所提供。 资助项目:湖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10GN14) +通讯作者 实验用菌:大肠杆菌,E.Coli Strain(DH5a),购 于生工生物(上海)有限公司;金黄色葡萄球菌,由 湖州师范学院惠赠。 所用试剂:胰蛋白胨、酵母浸粉、氯化钠、琼脂、 蛋白胨、牛肉粉,以上试剂均购于生工生物(上海) 有限公司,0.3M的磷酸缓冲液(pH=7.2),无磷洗 涤剂。 所需设备: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隔水式恒温培 养箱、台式冷冻恒温振荡器。 1.2方法 1.2.1试样茧洗涤程序 ①将试样茧放人大烧杯中,加入自来水及无磷 洗涤剂(2g/L),浴比为1:30,水温40'(i±3 ̄C,洗涤 5min。然后常温下用清水清洗。 ②第一遍清洗2min,捞出试样茧,用力甩干,然 后,于常温下进行第二遍清洗。 ③第二遍清洗2min,捞出试样茧,用力甩干。 ④上述①、②、③三步为一个循环,计为洗涤1 次。重复这三个步骤,直到洗涤到3O次。最后一次 洗涤采用大量清水将茧壳上的洗涤剂彻底清除,脱 水,烘干,然后用于抗菌实验的测定。 1.2.2试样准备 ・6・ 薯 黍茶叶盟讯 总第154期 将所有试样分别剪成0.3era。左右大小碎片,称 取各抗菌试样、标准空白试样0.75g若干份。用小 纸片将试样包好,在103KPa灭菌15rain。 1.2.3接种菌液的制备 从3—10代的菌种r(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菌)试管斜面中取一接种环细菌,在培养皿里的营 养琼脂培养基上划线,然后,在37℃下培养20h。取 营养肉汤2Oral放人到10Oral锥形瓶中,用接种环在 已培养20h的培养皿中挑一个典型的菌落,接种到 营养肉汤中,在37cI=下,130r/rain,振荡培养10h,即 制成了接种菌悬液。通过测定活菌个数达到了(1 —5)×10’cfu/ml。 1.2.4接种菌液准备 用吸管从1.2.3制备好的细菌悬液中吸取 2ml,加入到装有6ml营养肉汤的培养基中,充分混 匀后再按10倍稀释法以0.03PBS缓冲液稀释至含 活菌计数约为(3—4)×10 efu/ml菌液。 1.2.5实验操作方法 ①准备2个灭过菌的250ml锥形瓶,一个瓶 中加人标准空白试样O.75g,一个加入蚕茧试样 0.75g,然后在每个瓶中加入50mlO.3MPBS缓冲液。 90.00% 8(I.∞% 70.()0% ,、60.00% 零50.00% |;j{L 4O・o0% :=匾30.00% 20.00% IIJ.(10% (}.(x】% 90.00% 80.00% 70.00% 一60.00% 兰5【l_0o% 斟40.00% 坦30.00% 霹5 20.o0% 10.00% 0.00% ②用灭菌吸管往每个瓶中加入5ml菌悬液。 盖上瓶盖,放在台式冷冻恒温振荡器上,在23℃下, 以15Of/rain,振荡18h后,用移液管从每个瓶中吸取 lml试液,放入9ml0.03MPBS缓冲液中,摇匀。重 复这些步骤,用l0倍稀释法稀释到3×10’cfu/ml。 然后用灭过菌的移液枪吸取5O微升分别涂于营养 琼脂培养基;倒置平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 养24h,记录培养基上菌落个数。 1.2.6计算抑茵率 抑菌率=(K—Q)/K×100%(5O微升标准空 白试样液含菌个数为K,5O微升含样茧试样液含菌 个数为Q),实验重复3次,以下抑菌率为平均值。 

2 结果 ・ 2.1天然彩色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结果 由图l可知,天然绿色茧品种P50×秋丰、U13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分别达到了 76.14%、83.40%;其次为两对黄色茧品种秋丰×黄 3正反交、秋丰X HJ7正反交,抑制率也均在66%以 上,比对照组白色茧品种高出了将近24个百分点; 

PSO×秋丰LJl3 秋丰×黄 3秋丰×ttlr RC 白玉×秋车 tr反空 正匣文 品种名 

图1 天然彩色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 

…l~ 一 晶种名 图2天然彩色茧对大肠杆菌菌的抑制率 2011年第4期 ● 黍豢叶噩讯 ・7・ 红色茧品种R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为 52.1l%。 2.2天然彩色茧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结果 由图2可知,天然绿色茧品种P50×秋丰、LJ13 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4.4%、78.89%,均比 两个黄色茧品种高出十几个百分点,其中秋丰X黄 3正反交、秋丰×HJ’7正反交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 分别为63.98%、61.42%;红色茧品种RC的抑菌率 为47.86%,比对照组白色茧品种高8.52%。 3小结与讨论 通过天然彩色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天然彩色茧对这两个菌种具 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两个绿色茧品种的抑 制率最高,其次是两对黄色茧品种,然后是红色茧品 种,最后是对照组白色茧品种。王娜等…通过对生 姜黄酮粗提液对部分家蚕病原细菌的抑杀效果试验 ;r一 {,一{ r一 中得出,黄酮类对病原细菌有很好的抑杀作用。同 样,戴群等 对香樟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并做了抑 菌研究,得出了黄酮类对细菌类具有一定的抑制效 果,但对不同菌种的抑菌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天然 彩色茧品种蚕茧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绿色茧品种 中含量最高,笔者认为这是绿色茧抑菌效果好的主 要原因,虽然黄色茧品种中黄酮类比绿色茧少,但抑 菌率也都达到了65%左右,比红色茧和白色茧高出 了很多,表现出不错的抑茵性能。黄色茧之所以表 示出良好的抑菌效果,除了黄酮类化合物起作用外, 有可能还有其他的的色素也具有杀菌作用。对此有 待做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娜,褚衍亮.生姜黄酮粗提液对部分家蚕病原纽茵的 抑杀效果试验[J].蚕业科学,2009,35(3):648 ̄652. [2]戴群,朱晓新,翁德宝.香樟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抑 菌作用的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25(3):30—34. 

201 1年《誉桑茶叶蘧i1fI》优秀学术论文征集与评选活动通知 <蚕桑茶叶通讯>是江西省唯一的蚕桑茶叶科技期刊,主要刊登有关蚕桑茶叶科技的研究论文、科技成果、蚕桑茶叶的基础 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技术等文章,报导有关蚕桑与茶叶的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的动态信息。适合广大蚕桑、茶叶科技工作 者惠稿。 为了促进蚕索茶叶科技研究,扩大《蚕桑茶叶通讯》学术影响力,同时为了培养蚕桑与茶叶科技人才知识创新,本刊面向全 国蚕桑茶叶单位和个人征集优秀学术论文。 1优秀学术论文人选要求 1)文稿符合我刊调查研究、试验研究、技术应用、经验交流、病虫害防治各栏目的报道范围,要求选题新颖,主题鲜明。内容 真实,原创或有一定的知识创新。 2)文稿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科学,结论客观。 3)文字精炼,表达准确,图表简明,格式规范,结构完整。 4)篇幅2 000-4 000字,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附有参考文献且在正文中标注。 2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办法 1)分期评选,分期选登,投稿时间不限。 2)稿件一经本刊编委联审通过,即可在本刊上优先发表,获赠稿酬及样刊,并免收版面费,年终由编辑部颁发“2011年<蚕 桑茶叶通讯>优秀学术论文获奖证书。” 3)参评稿件须注明“2011年优秀学术论文参评作品”字样,并由第一作者单位知名专家或负责人于纸质稿件上签署推荐 意见(加盖公章)。 ・ 3投稿方式 1)纸质稿l份,电子稿l份。纸质稿邮寄地址为:江西省南昌县梁家渡<蚕桑茶叶通讯=》编辑部,邮编:330202;电子稿发至 本刊邮箱:csct@chlnajournal,net cn o 2)非参评稿件无须签字盖章,电子稿发至本刊邮箱:csct@chinajourna1.net.cn即可。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县粱家渡<蚕桑茶叶通讯》编辑部 邮编:330202 联系人:黎小萍 电话:(0791)5023010 电子信箱:csct@chinajourna1.net.c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