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5.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来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1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4.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教学策略受制予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1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各学科教学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16.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17.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南洋工学

D.洋务学堂

18.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

C.平行管理

D.常规管理

19.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

A.加减评分法

B.操行评语法

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模糊综合测评法

20.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21.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A.下定义

B.思索

C.苏格拉底讽刺

D.助产术

E.启发

22.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

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样性

D.互补性

E.整合性

23.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24.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学生的学习目标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