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脑石

合集下载

老中医治肾结石偏方

老中医治肾结石偏方

老中医治肾结石偏方文章目录*一、老中医治肾结石偏方1. 老中医治肾结石偏方2. 肾结石喝什么水好3. 肾结石如何快速止痛*二、导致肾结石的几大原因*三、肾结石能不能传染老中医治肾结石偏方1、老中医治肾结石偏方黄花鱼头中的鱼脑石30粒,研成细末,分10等份,开水送服,每次1份,日服3次。

粳米、赤豆各50克,鸡内金20克研粉。

粳米、赤豆加水煮粥,熟时拌入鸡内金粉,加适量白糖。

逐日2次食用。

2、肾结石喝什么水好肾结石的患者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对健康也是非常好的,平时多注意休息和饮食方面的安排,不要吃油腻的食物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肾结石的患者每天饮水量应该超过2000毫升以上,可以促进身体排毒。

肾结石的症状是非常明显的,可以适当的通过使用温开水的方法进行身体护理,对肾结石的辅助治疗都有很好的效果,也可以适当喝一些柠檬水,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可以有效的缓解肾结石的症状。

3、肾结石如何快速止痛患者一旦发生疼痛的时候,就可以用右手拇指压患者背部的疼痛点,指压疗法有立竿见影的止痛效果,还可以用热水热敷疼痛的地方。

患者要立即卧床休息,多喝点热水,有利于排石。

患者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的止疼药,如果病情严重的话建议要及时就医。

肾结石患者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等食物,禁忌抽烟,喝酒等。

导致肾结石的几大原因1、草酸积存过多体内草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肾尿结石的因素之一。

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这些人们普遍爱吃的东西,正是含草酸较高的食物。

医生通过研究发现:200克菠菜中,含草酸725.6毫克,如果一人一次将200克菠菜全部吃掉,食后8小时,检查尿中草酸排泄量为20~25毫克,相当于正常人24小时排出的草酸平均总量。

2、嘌呤代谢失常动物内脏、海产食品、花生、豆角、菠菜等,均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

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

黄鱼的食用价值

黄鱼的食用价值

龙源期刊网
黄鱼的食用价值
作者:陈继英
来源:《祝您健康》2012年第04期
黄鱼,又名黄花鱼,有大小黄鱼之分。

黄鱼的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叫鱼脑石,故又称“石首鱼”。

大黄鱼又称大鲜、大黄花、桂花黄鱼;小黄鱼称小鲜、小黄花、小黄瓜鱼。

大黄鱼、小黄鱼和带鱼一起被称为我国三大海产。

每年端午节前后是大黄鱼的主要汛期,清明至谷雨则是小黄鱼的主要汛期,此时的黄鱼身体肥美,鳞色金黄,发育达到顶点,最具食用价值。

黄鱼营养价值很高。

据测定,每100克黄鱼中含蛋白质7.7克,脂肪2.5克,碳水化合物0.8克,钙53毫克,铁0.7毫克,磷174毫克,钾260毫克,钠120.3毫克,铜0.04毫克,镁39毫克,锌0.58毫克,硒42.6微克,维生素A10微克,维生素B10.03毫克,维生素B2 0.1
毫克,维生素B62微克,维生素E1.13毫克,烟酸1.9毫克。

黄鱼中含有的丰富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者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黄鱼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中医认为,黄鱼味甘咸、性平,入肝、肾二经。

黄鱼有和胃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

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肾结石的偏方

肾结石的偏方

肾结石的偏方偏方之一:胡桃仁冰糖糊胡桃仁200克,冰糖200克,麻油200克。

先将麻油倒入锅中,加热。

待油沸时将胡桃仁加入,炸至酥黄,控油沥干,研成细末。

加入冰糖,调成乳状。

每日1剂,分3次服用。

偏方之二:将方中的苗药饮片和药粉包取出,先在砂锅中放入一半饮片,然后放入药粉包,再将另一半饮片覆盖,轻轻压紧药材面。

倒入适量清水,浸泡一段时间。

然后开大火,煮至沸腾后转用小火,继续慢煎。

每日1付,分3次服用。

偏方之三:威灵金钱草威灵仙60克,金钱草60克。

将威灵仙和金钱草一起放入锅中,以文火煎煮,滤出汤汁。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偏方之四:蜂蜜二汁饮空心菜200克,荸荠200克,蜂蜜适量。

将空心菜和荸荠分别洗净,然后捣烂取汁。

在取得的空心菜汁和荸荠汁中调入蜂蜜,搅拌均匀。

每日服用2次。

偏方之五:蜜制萝卜萝卜1个,蜂蜜适量。

将萝卜切成一指厚的萝卜片,然后用蜂蜜腌4个小时,之后焙干,再腌制4个小时,再次焙干。

注意萝卜片不可焙焦。

食用时,以淡盐水送服。

偏方之六:金钱草蜜汁饮金钱草80克,蜂蜜50克。

将金钱草和蜂蜜一起放入锅中,以文火煎煮,然后滤出汤汁。

每日服用1次。

偏方之七:苡仁猫须饮薏苡仁120克,猫须草60克。

将薏苡仁和猫须草一起放入锅中,以文火煎煮,然后滤出汤汁。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偏方之八:黑木耳汤黑木耳50克。

将黑木耳放入锅中,加两碗水,炖煮。

黑木耳煮熟后放入调料调味。

喝汤食黑木耳,每日食用2次。

偏方之九:藕节冬瓜汤生藕节500克,冬瓜1000克。

将生藕节和冬瓜分别洗净、切片,加入适量清水,共煮成汤。

1天之内服完。

偏方之十:赤豆粥赤豆50克,粳米50克,鸡内金20克。

先将鸡内金研成药粉。

再将赤豆和粳米放入锅中,加水煮粥。

待粥将熟时拌入鸡内金药粉。

每日1付,分2次食用。

偏方之十一:鱼脑石粉黄花鱼头中的鱼脑石30粒。

将鱼脑石用药杵研成细末,均匀分成10等份。

以开水送服,每次服用1份,每日服用3次。

偏方之十二:红糖树末煎柳树虫蛀末250克,红糖120克。

核桃治疗肾结石

核桃治疗肾结石

治疗肾结石偏方
1、冰糖核桃仁
冰糖120克,香油炸核桃仁12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60克,每日服4次,开水送下,可软化结石。

2、赤豆粥
粳米、赤豆各50克,鸡内金20克研粉。

粳米、赤豆加水煮粥,熟时拌入鸡内金粉,加适量白糖。

每日2次食用。

3、藕节冬瓜
生藕节500克,冬瓜1000克,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煮汤服。

一天服完。

4、鱼脑石粉
黄花鱼头中的鱼脑石30粒,研成细末,分10等份,开水送服,每次1份,日服3次。

5、乌梅桃仁
乌梅每天5枚,或生核桃仁每日100克,多饮水服用,对磷酸盐结石有防治作用。

6、核桃仁50Og烤黄),鸡内金2509炮研细末),蜂蜜5009。

先将核桃仁、鸡内金研细,将蜂蜜熬化,再将上药粉投入搅匀,再熬5分钟,即可。

装瓶备用。

每次l 汤匙,每日3次,服后多饮开水。

常用中药别名

常用中药别名

常用中药别名金石类:伏龙肝: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心土。

处方别名:伏龙肝、灶心土、灶中土、釜下土、釜月土、灶中黄土、釜月下土樟丹:为纯铅经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

处方别名:丹、真丹、铅华、铅黄、国丹、朱粉、松丹、朱丹、陶丹、章丹、樟丹、彰丹、铅丹、东丹、黄丹、红丹、广丹、川丹、光明丹、桃丹粉密陀僧:为硫化物类方铅矿族方铅矿提炼银、铅时沉积的炉底物。

主含氧化铅。

处方别名:金生、陀僧、金底、金生石、密陀僧、金陀僧、银炉底、淡银、银池、丹锭、炉底、金炉底、没多僧龙骨: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

处方别名:龙骨、花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生龙骨、煅龙骨龙齿: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的牙齿化石。

处方别名:龙齿、龙牙、青龙齿、煅龙齿硼砂:为天然产硼砂经精制而成。

主含四硼酸钠。

处方别名:月石、西月石、黄月石、硼砂、蓬砂、鹏砂、盆砂、大朋砂炉甘石: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

主含碳酸锌。

处方别名:甘石、炉甘石、卢甘石、羊肝石、炉眼石、异极石、炉先生、浮水甘石、制甘石、飞甘石、飞炉甘石磁石: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石。

主含四氧化三铁。

处方别名:磁石、慈石、摄石、处石、玄石、元武石、灵磁石、活磁石、吸铁石、吸针石、指南石、煅磁石、醋磁石禹余粮: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的一种天然粉末状矿石。

主含三氧化二铁。

处方别名:禹余粮、禹粮石、余粮石、石脑、禹哀、白余粮、自然谷、太乙余粮、太一禹余粮、煅余粮、促余粮云母石: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矿石。

处方别名:云母、云母石、千层纸、千层波、磷石、云珠玄精石:为年久所结的小形片状石膏矿石。

主含硫酸钙。

处方别名:玄精石、玄英石、太乙玄精、太乙玄精石、太阴玄精石、阴精石、龟背玄精石金精石:为硅酸盐类矿物水金云母矿石。

处方别名:蛭石、猫金、金精石、金晶石、银精石、煅金精石青礞石:为变质岩类黑云母片岩或绿泥石化云母碳酸盐片岩。

处方别名:礞石、青礞石、白礞石、煅礞石金礞石:为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脑石鱼脑石又名鱼首石、鱼枕骨主要成分碳酸钙通过对鱼耳石的辉光测试可以反映水体污染的级别受污染较重的水域出产的鱼耳石光度强光域大(波段宽)受污染较少的水域出产的鱼耳石光度弱光域窄(波段窄)(《药材资料汇编》)【异名】石首鱼头石(《千金方》),石首鱼脑中枕(《日华子本草》),石首鱼魫(《濒湖集简方》),石首骨(《本草汇言》),黄鱼脑石、鱼首石(《浙江中药手册》)。

【来源】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头骨中的耳石。

动物形态详"石首鱼"条。

【采集】多为加工鱼鲞时的副产品。

一般在5~6月石首鱼(黄鱼)渔汛期收集。

加工时将头骨中最大的一块耳石取出,洗净,晾干。

【药材】为长卵形,具三棱的颗粒。

大黄鱼的脑石长1.5~2厘米,宽0.8~1.8厘米。

小黄鱼的较小,长1~1.2厘米,宽5~7毫米。

中间宽,一端稍圆,另一端尖。

全体磁白色。

关节面较平坦,表面可见明显的圆形节痕;另一面向一侧隆起,近尖端部有一斜的凹沟,并有横突数个,其隆起一侧的下方可见细长纹理,即生长线。

质坚硬,不易破碎。

气微,味稍涩。

以洁白、坚硬、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浙江。

【炮制】洗净晒干,放铁勺内,上覆一碗,在烈火上煅至有爆裂声后,取出放凉。

【性味】《医林纂要》:"咸,平。

"【功用主治】化石,通淋,消炎。

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脑漏。

①《日华子本草》:"取脑中枕烧为末,饮下治石淋。

"②《开宝本草》:"主下石淋,磨石服之,亦烧为灰末服。

"③《纲目》:"研末或烧研水服,主淋沥、小便不通。

煮汁服,解砒霜毒、野菌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1~3钱(折合3~9克)。

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选方】①治石淋及诸淋:石首鱼头石十四枚,当归等分。

上二味捣筛为散,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

(《养生必用方》)②治小便不通:石首鱼头石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千金方》)③治聤耳出脓:石首鱼魫,研末,或烧存性研掺耳。

(《濒湖集简方》)④治鼻炎:鱼脑石(煅)一钱,冰片一分。

共研末,吸鼻中。

(《山东中草药手册》)⑤治久年脑漏:石首骨,火炙研极细,每晚临睡时,服一钱,酒调下。

(《本草汇言》)羚羊角本品为常用中药。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今市售正品的原动物为赛加羚羊。

[原动物]赛加羚羊别名:高鼻羚羊。

Saiga tatarica L.--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rla,洞角科Bovidae陆栖兽类。

体形中等。

身长100~140厘米。

肩高雄兽为70~83厘米,雌兽为63~74厘米。

体重雄兽为37~60公斤,雌兽为29~37公斤。

头大。

鼻吻显然膨大,故有"高鼻羚羊"之称。

鼻孔亦大,且能灵活伸缩和左右摆动,鼻上皮呈皱摺状,上有毛复盖。

额前部分较隆突。

眼大。

耳短,略圆。

四肢细小,蹄低而长。

尾短细,下垂。

雌兽有乳头4对。

夏毛短而密,紧贴皮肤。

全身呈棕黄色或栗色。

四肢外侧及尾如同身色。

脸面部色较淡。

背脊中央有狭长的一条,呈肉桂色。

颈下方、胸腹部及四肢内侧和臀部为黄白色。

冬毛粗长而厚,色较淡,为沙黄色或淡灰黄色。

胸腹、四肢内侧几呈白色。

唯尾下肛门和腹股沟周围无毛,整年裸露。

雄兽具角,长于眼眶之上,向后微倾。

角基部为棕黄色,上部黄白色如腊。

角基部之横切面几呈圆形。

角之表面约有20个轮脊,轮脊间相距约1~2厘米。

角上部至尖端处光滑无轮脊。

角全长约28~37厘米。

雌兽无角,仅有短的突起。

幼兽7个月时即开始长角。

主要栖息于半沙漠地区。

夏季大多居于空旷的荒漠草原地带,晚秋至冬季则在盐沼半荒漠地带。

群栖。

常喜在粘土荒漠地区,而不喜在丘陵和灌丛林中活动。

白天活动,夜间休息,在天气炎热时则常在湖沼边休息。

由于食物和气候条件的改变,有季节性迁移的现象。

秋末初冬开始交配,幼仔第二年才成熟。

吃淡水和咸水。

其主要食物为禾本科、豆科等草类植物。

[美食中国]分布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西北部,此外在苏联亦产。

[采制]全年均可捕捉,但以8~10月猎得者,锯下之角色泽最好,因此时外皮已脱落,冬季猎得者因受霜雪侵袭,角质变粗糙,发生裂隙,品质较次。

[炮制]1. 羚羊角片:除去骨塞,入温水中浸渍,捞出,镑成纵向薄片,晾干即成。

2. 羚羊角粉:除去骨塞,锉碎,研成细粉即成。

[药材及产销]本品为羚羊的角。

[名称]羚羊角Cornu Antelopis[产地及销售习惯]产于新疆博乐、温泉、塔城、裕民等地。

国内产量不大,今大部系从苏联进口,销全国各地,以上海、杭州、北京、天津、汉口等大城市销量较大。

[化学成份]含角质蛋白、磷酸钙及不溶性无机盐等。

其余不祥。

[药材鉴别]性状鉴别角呈长圆锥形,长25~40厘米。

全体略呈弓形弯曲,表面光滑,但有细纵纹。

通体光润如玉,白色或黄白色,透视有血丝和血斑,基部稍呈青灰色。

全角有纵直细纹,除尖端部分外,生有10~20个隆起的环脊,用手握之有舒适感。

角的基部圆形,有骨塞名"羚羊塞",约占全长的一半或三分之一。

骨塞坚硬而重,横截面四周呈齿状而与外面的角质层密合。

全角除去骨塞外均半透明,对光透视角内无骨塞部分中心有一条扁三角形的小孔,直通尖端,俗名"通天眼"(或冲天眼),为羚羊角的鉴别特点。

质坚不易折断。

气无,味淡。

以角肉丰满、色润、有光泽、质嫩、无裂纹、显有鲜红血斑(称全活羚羊)者为佳。

[效用][性味] 咸、寒。

[功用] 清热镇痉,平肝熄风,解毒消肿。

[主治] 高热神昏、谵语发狂、惊痫抽搐、目赤肿痛等症。

[用量] 1g~5g。

[禁忌] 肝经无热者不宜。

[附注]1. 商品羚羊角由于年龄不同,而有各种规格:⑴大枝羚羊角,长约15~25厘米,底部直径约3厘米;⑵小枝羚羊角,长约9~15厘米,底部直径约1~2厘米;⑶大头鬼(紫羚羊)是幼羚羊的角;⑷老劈柴(又称倒山货)为羚羊死后遗留在山中的死角,亦有大小之分。

2. 市售羚羊角的品种甚多,其所属原动物各有不同,除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以外,据文献记载尚有藏羚(Panthotops hodgsoni),斑羚(Naemorhedus oral goral),西藏瞪羚(Gazella subguttarosa)等几种。

一般认为真正的正品羚羊角应是赛加羚羊的角。

3. 羚羊角国内产量甚少,多靠进口,价格较昂,曾发现有用他种动物的角,形状类似者伪充,其原动物目前尚难肯定,今分述如下:一种类似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的角,全形颇似羚羊角,但弯曲略呈S形;表面有许多纵裂纹,生有轮脊17~20个,轮脊间距较密,且一侧较平坦,不连成环状;全体灰棕色至棕黑色,不透明,无通天眼;基部椭圆形,中具多孔的骨塞,骨塞边缘不成锯齿状而平滑。

一种系用他种动物的角经加工刮削仿制而成。

长短大小不一,全形颇似羚羊角,但下半部多平直,上半部向一侧弯曲(真品全体略呈弓字形弯曲)。

仔细观察表面可见刀削痕迹,轮脊均极显明(长形者有轮脊15~17个,小形者仅具轮节1~2个),尖端光滑细长,无不显明的轮脊(真品有)。

全体黄棕色,上端微透明,透视无"通天眼";基部圆形,骨塞外缘平滑无齿,其质坚实无孔。

【羚羊角粉】[性味] 咸、寒。

[功用] 清热镇痉,平肝熄风,解毒消肿。

[主治] 高热神昏、谵语发狂、惊痫抽搐、目赤肿痛等症。

[用量] 1g~5g。

[禁忌] 肝经无热者不宜。

[附注]1. 商品羚羊角由于年龄不同,而有各种规格:⑴大枝羚羊角,长约15~25厘米,底部直径约3厘米;⑵小枝羚羊角,长约9~15厘米,底部直径约1~2厘米;⑶大头鬼(紫羚羊)是幼羚羊的角;⑷老劈柴(又称倒山货)为羚羊死后遗留在山中的死角,亦有大小之分。

2. 市售羚羊角的品种甚多,其所属原动物各有不同,除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以外,据文献记载尚有藏羚(Panthotops hodgsoni),斑羚(Naemorhedus oral goral),西藏瞪羚(Gazella subguttarosa)等几种。

一般认为真正的正品羚羊角应是赛加羚羊的角。

3. 羚羊角国内产量甚少,多靠进口,价格较昂,曾发现有用他种动物的角,形状类似者伪充,其原动物目前尚难肯定,今分述如下:一种类似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的角,全形颇似羚羊角,但弯曲略呈S形;表面有许多纵裂纹,生有轮脊17~20个,轮脊间距较密,且一侧较平坦,不连成环状;全体灰棕色至棕黑色,不透明,无通天眼;基部椭圆形,中具多孔的骨塞,骨塞边缘不成锯齿状而平滑。

一种系用他种动物的角经加工刮削仿制而成。

长短大小不一,全形颇似羚羊角,但下半部多平直,上半部向一侧弯曲(真品全体略呈弓字形弯曲)。

仔细观察表面可见刀削痕迹,轮脊均极显明(长形者有轮脊15~17个,小形者仅具轮节1~2个),尖端光滑细长,无不显明的轮脊(真品有)。

全体黄棕色,上端微透明,透视无"通天眼";基部圆形,骨塞外缘平滑无齿,其质坚实无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