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的合成和分解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24章 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第24章 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8.89mmol/L
合成
糖原 脂肪、 氨基酸、 核糖等
随尿排出
2、血糖的调节
• 肝脏调节
• 肾脏调节
• 神经调节
• 激素调节
(一)肝脏调节
• 进食后——肝糖原合成↑ • 不进食——肝糖原分解↑ • 饥饿时——糖异生作用↑
为葡萄糖的过程。

反应定位:胞浆 肝糖元的分解过程:
糖原的结构及其连接方式
还原端:半缩醛羟基
-1,6糖苷键
非还原性末端
-1,4-糖苷键
三种酶协同作用:
糖原磷酸化酶(催化1.4-糖苷键断裂) 糖原脱枝酶(催化寡聚葡萄糖片段转移和1.6-糖苷键水解断裂)
磷酸葡糖变位酶(催化葡萄糖磷酸基团变位)
106
6
108
葡萄糖
6、糖原
1-磷酸葡萄糖
血液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血糖及其调节 血糖及血糖水平的概念: 血糖(Blood sugar):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血糖水平:即血糖浓度。 正常血糖浓度 :3.89~6.11mmol/L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肝糖原 非糖物质
分解
血糖 4.44~6.67mmol/L
糖原合酶 b ( 无活性) 糖原磷酸化酶 a ( 有活性)
P
P
ADP
激素对糖原合成与分解 的调控 意义:由于
酶的共价修饰 反应是酶促反 应,只要有少 量信号分子 (如激素)存 在,即可通过 加速这种酶促 反应,而使大 量的另一种酶 发生化学修饰, 从而获得放大 效应。这种调 节方式快速、 效率极高。
糖原核心
-1,6 糖苷键
糖原分支酶
糖原核心
糖原核心 -1,4 糖苷键

糖异生及糖原合成PPT课件

糖异生及糖原合成PPT课件

丙酮酸 ①
草酰乙酸

苹果酸/ 天冬氨酸
PEP
7
糖酵解和葡萄糖异 生的关系
葡萄糖 G-6-P
F-6-P F-1.6-P
3-P-甘油醛
A A G-6-P磷酸酯酶
B F-1.6-P磷酸酯酶
C1 丙酮酸羧化酶
B
C2 PEP羧激酶
磷酸二羟丙酮
天冬氨酸
C2 PEP
草酰乙酸
丙酮酸
-酮戊二酸 谷氨酸 苹果酸 丙氨酸
2磷酸烯醇丙酮酸
丙酮酸 激酶
PEP羧激酶 2草酰乙酸
2丙酮酸
丙酮酸羧化酶 3
糖异生途径关键反应之一
P
+ H2O
葡萄糖-6-磷 酸酶
6-磷酸葡萄糖
H
+Pi
葡萄糖
4
糖异生途径关键反应之二
H2CO P O H2CO P
H HO
+ H2O
H
OH
OH H 1,6-二磷酸果糖
果糖二磷酸 酶-1
H2CO P
O H2COH
phosphorylase)催化对-1,4-糖苷键磷酸
解,生成G-1-P。
*
糖原磷酸化酶
(G)n + Pi
(G)n-1 + G-1-P
30
⑵ 转寡糖链:当糖原被水解到离分支点四 个葡萄糖残基时,由葡聚糖转移酶催化, 将分支链上的三个葡萄糖残基转移到直 链的非还原端,使分支点暴露。
⑶ 脱枝:由-1,6-葡萄糖苷酶催化。将-
需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2分子ATP); 4.关键酶是糖原合酶(glycogen synthase),为
一共价修饰酶; 5. 需UTP参与(以UDP为载体)。

糖原的分解合成代谢培训课件

糖原的分解合成代谢培训课件

糖原n + UDPG
糖原n+1 + UDP
UDP
UTP
核苷二磷酸激酶
ATP
ADP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糖原合酶
(glycogen synthase)
糖原n + UDPG
糖原n+1 + UDP
糖原n 为原有的细胞内的较小糖原分子, 称为糖原引物(primer), 作为UDPG 上葡萄糖 基的接受体。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 一、当糖之处原,的请联合系本成人或代网站谢删主除。要在 肝和肌组织中进行
糖原的合成(glycogenesis) 指由葡萄糖合 成糖原的过程。
合成部位: 组织定位:主要在肝脏、肌肉 细胞定位:胞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糖原合成过程中作为引物的第一个糖原分子 从何而来?
近来人们在糖原分子的核心发现了一种名为 glycogenin的蛋白质。Glycogenin可对其自身进行 共价修饰,将UDP-葡萄糖分子的C1结合到其酶分 子的酪氨酸残基上,从而使它糖基化。这个结合 上去的葡萄糖分子即成为糖原合成时的引物。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糖原的定义:
糖 原 (glycogen)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 之一,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

糖代谢-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糖代谢-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三 糖原的生物合成
糖基的直接供体: 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1. UDP- 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G–1–P + UTP UDPG焦磷酸化酶 UDPG + PPi
催化单糖基的活化, 形成糖核苷二磷酸, 2Pi
为各种聚糖形成时,提供糖基和能量。
动物细胞:UDPG→糖原
植物细胞:UDPG →蔗糖
ADPG →淀粉
4
细胞溶胶5
6
一 糖原的生物学意义
二 是在肝脏和骨骼肌中作为容易动 员的能量贮存物质.
三 糖原是葡萄糖的一种高效的贮能形 式.
糖原→G-1-P →G-6-P →31(33)个ATP
耗1个ATP
G → G-6-P
→G-1-P耗1→个UUTPDPG糖原→引糖物 原,
7
选择糖原作为不可缺少的贮能物质的三重意义: ☺ 动员迅速 ☺ 无氧分解 ☺ 能分解成葡萄糖, 维持血糖正常水平
糖 原 分 解 图 示:
Pi
G-6-P
H2O
12
复习
Pi
H2O
13
课外阅读
14
磷酸化酶 糖原 +H3PO4 (磷酸解)
+H2O (水解)
脱支酶
G-1-P 少量G
G-6-P
糖酵解
15
16
钙结合稳定蛋白
肝细胞


Glc transporter T3
Pi transporter T2
P11782
38
Casein kinase II
39
40
41
第六节 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要点回顾
◆ 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 ◆ 糖原代谢的调控因素

糖代谢(共108张PPT)

糖代谢(共108张PPT)
Na+
G
小肠粘膜细胞
ATP
ADP+Pi Na+泵
细胞内膜
门静脉
K+
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
(Na+-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 SGLT) 11
4.葡萄糖吸收途径
SGLT
小肠肠腔
肠粘膜上皮细胞
GLUT : 葡 萄 糖 转 运 体
(glucose transporter),已发
乙醇+CO2
• “Glycolysis” 糖酵解起源于希腊词汇“glycos (sugar, sweet) 和
lysis (dissolution)
25
(二)反应部位:细胞液(cytoplasm)
(三)过程:分为4个阶段,11步反应


葡萄糖→1,6Leabharlann 二磷酸果糖→磷酸丙糖×22H×2

乳酸×2
④ 丙酮酸×2
2-磷酸甘油酸 为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34
Glu
ATP
ADP
G-6-P
(8)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F-6-P
ATP ADP
F-1,6-2P
COOH
COOH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CO
磷酸丙糖异构酶
CH OH
C H 2O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