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优质PPT】

政治经济学完整课件【优质PPT】

2021/10/10
28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一)价值形式:指商品的内在价值通过商
品交换而得到的表现形式。 1、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的在个别场合 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包含了价值形 式的本质特征,包含着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
2021/10/10
2021/10/10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
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首先是一个有目 的的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 于劳动对象的过程.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水 平。
人类进行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人的劳动、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2021/10/10
7
一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 律的科学。
2021/10/10
27
2、私、社的矛盾决定和支配着简单商品经济的产 生及其发展过程,支配着商品生产的扩大和缩小。
3、私、社的矛盾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决定 商品生产者命运。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包含着资本主义矛盾的 萌芽,随着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分工的发展,私、 社的矛盾逐步发展为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 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 本矛盾。原因: 1、是商品内在矛盾的总根源。
2021/10/10
26
简单商品经济内包含着一系列矛盾: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3)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矛盾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只有经过交换,价值被承认,才能解决主要 矛盾,从而解决其他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共同构成社会形态
(2)二者的辨证关系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01
02
特征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 分离。
03
04
商品生产和交换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形 式。
竞争和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 力。
05
2024/1/25
06
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是资本主义经 济的必然结果。
16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历史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如马克思、恩格斯等,强调对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的批判,提出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等观点。
2024/1/25
03
当代政治经济学
当代政治经济学家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
础上,关注全球化、经济发展、社会公正等问题,形成了多元化的理论
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或时期的经济现象 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异同点及原因,为 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2024/1/25
6
0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024/1/25
7
生产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生产力的概念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改造和影响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标 志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水平。
2024/1/25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 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0
03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2024/1/25
11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2)效率是指如何保持财富不断增长。 (3)效率和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兼顾二者才能
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党的十三大曾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 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 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也就是说, 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国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这也是国情。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八个字统一起 来认识和把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指
社会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 人消费品。 基本内容:
对象----- 个人消费品; 前提----- 向社会提供劳动; 尺度------劳动(数量、质量);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思
列宁
政治上的过渡时期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 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 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 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 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对外开放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对外开放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对外开放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 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
▫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 2.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
第一,新自由主义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科学技术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技术条件。 第三,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四,跨国公司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第五,不断强化的国际经济规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六,各国政府积极和广泛的参与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保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 (一)对外贸易
第一,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第二,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第四,可以“调剂余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 (二)对外资本交流 ▫ (三)对外科学技术交流 ▫ (四)对外人员交流
• 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 1.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获得国际分工带来的经济利 益
▫ 2.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分享世界科技革命的成果 ▫ 3.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摆脱贫穷落后 ▫ 4.实现我国经济跳跃式发展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开放
•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 (二)沿海城市的开放 ▫ (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 (四)沿江、沿边和内陆城市的开放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 三、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 (一)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 ▫ (二)影响商品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1.劳动强度 2.劳动生产率 3.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 (三)国际市场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 “个形别成劳价动值时的间实体”商 品品 所即生 消劳产 耗动者 的在 劳的个动量别时劳间来动。计条量件下。生劳产商
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
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在现的有时社间会正单常位的生如产小条时件下、,日在社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
第一节 商 品 价 值
三、商品经济及其基本矛盾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 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社会劳动 抽象劳动 价值
私人劳动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19
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虽然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但只有 当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同其他商品的交换的时候,私人劳动 才算真正被承认为社会劳动。
20
三、商品经济及其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
概念:是以交换为特征或以出卖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 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的目的是为 了
直接满足生产者和经济主体自身的需要。
条件:前提条件:社会分工,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
和产品归属不同的所有者
简单商品经济:以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换取自己需要
的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矛盾产生基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矛盾解决:交换 劳动二重性以及商品二 因素都源于商品的私人劳 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
第一节 商 品 与 价 值
商品是研究起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 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 始……
4
第一节 商 品 与 价 值
一、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定义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政治经济学课件

政治经济学课件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经济危机和周期性
波动
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内在的不稳定 性和周期性波动,导致经济危机 和资源浪费。
社会不平等和两极
分化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加剧了社会财 富的不平等分配,导致贫富差距 扩大和社会两极分化。
环境破坏和资源枯

资本主义经济追求短期利润最大 化,往往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可 持续利用。
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3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特征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生产资料和资本集中在少数人 手中,形成垄断和寡头。
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细 胞,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 段。
本质
以私有制为基础,追求利润最 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雇佣劳动制度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成 为雇佣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 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资本主 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革命是推翻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01
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列宁和斯大林的发展 列宁和斯大林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帝国主义论、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劳动价值论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是价 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论
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取剩余价值,实现 资本增殖。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目录CATALOGUE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与展望01CATALOGUE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政治经济学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政治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等。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形态及其演变规律01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02社会形态的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等。

03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域,社会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发展路径可能会有所不同。

02CATALOGUE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010203原始积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形成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及其特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形式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资本主义剥削的形式:工资、利润、地租等剩余价值学说与利润平均化趋势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内容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部门之间的竞争与利润平均化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利润平均化趋势及其影响利润平均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本积累的过程和机制资本积累的内涵和实质资本积累的源泉和机制: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01 02 03资本集中的过程和形式竞争和信用在资本集中中的作用资本集中的形式和特点:股份公司、垄断组织等垄断的形成和发展垄断的形成过程: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垄断的实质和特征垄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0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0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03法人资本所有制和资本社会化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全球化、信息化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表现: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传导机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等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特点和影响03CATALOGUE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历史背景与过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探索01020304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和发展历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性与过程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特点转型期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01020304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回顾0102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与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与挑战030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分析02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03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有利条件04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策略与措施当前我国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04CATALOGUE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发展中国家现状、问题与挑战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差异巨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另一些国家则陷入贫困和落后。

第一章 导论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导论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变 19世纪30年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断偏离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原有基础,其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的萨伊、 英国的马尔萨斯和詹姆斯·穆勒等抛开其科学因素,继承 并发展其中的庸俗成分,着重于经济生活现象的描述和制 度辩护。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变 马克思运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地吸收了古典政治经 济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成分,创立了工人阶级的 “圣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科学体系的最 终建立以马克思的伟大著作《资本论》的完成为标志。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社会生产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二是生产力的发 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二、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
第一,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才能 为分配、交换和消费提供必需的物质材料。 第二,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和结构。分配、交换和消费 所能达到的水平和规模,以及它们所需物质资料的品种、质量、规格, 都是由生产提供的。 第三,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方式。比如,社会成员按什 么方式分配他们在社会产品中所得到的份额,是由他们参与生产的方 式决定的。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以后,马克思、恩格斯根据随 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科学研究的进展不断丰富和发 展自己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他们所创立的政 治经济学又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如列宁、毛泽东、邓小 平等所继承、坚持、发展、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环境与家庭对马克思的影响:
马克思所处的 时代:
资本主义开始 和市场经济制 度的确立
时代提出的课 题:
社会生产力的 空前发展及社 会经济矛盾的 暴露
2.理论困惑、现实挑战:
黑格尔哲学的启迪: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现实生活中阶级矛盾的挑战:
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矛盾统一:
作为科学家与革命家的马克思
马克思的人格特点
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为事 业和理想而献身的人。
尊重科学而又勇于开拓进取,具有批 判精神的创新者。
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是为无产 阶级献身的斗士。
三、 为什么要学习政治经济学
1、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 的地位和作用
--《华尔街日报》1991年11月25日
2.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认识 资本主义
马克思的“下述论断确实给人以深刻印象:财 富的逐渐集中,中小企业的迅速消灭,对竞争的 日益增长的限制,不断的技术进步同时伴随着固 定资本的不断增长的重要性,最后但并非最不重 要,波动幅度未趋缩小的经常发生的经济周期— —一系列卓越的预见都实现了,而在这些方面即 使最精致的现代经济理论也实在没有提供什么东 西。”
“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他们本身 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 反,他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而对这种物质的生 活关系的理解,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人类社会
物质资料生产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社会基本 矛盾运动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物还是人?
课堂调查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的?能说出几个基本原理 吗? 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状 你是如何认识的? 你对老师本学期教学有哪些希望和 要求?
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封建的没落与资本主义崛起 • 百年变迁:社会主义实践与一球两制 • 东方西方:竞争中发展
资本主义是最优良制度吗?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吗?
中国向何方?-振兴中华重任谁担?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关于“马克思主义过时 与“资本主义万能”的反思
“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时刻是回到马克思的最佳的、最 合适的时刻。即便是马克思在世,现在也是他应该而且能 够大有作为的时代,他决不会拒绝这一历史时刻要求。其 原因是:我们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第一次真正成为一种 普遍的制度。……而且其规律——包括积累、利润最大化、 竞争等——已经渗透到了几乎人类生活和自然本身的所有 方面,其方式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二、三十年前所不 能比拟的。所以,马克思比以往更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为与以往及现在的其他任何人相比,他都更加有效地解 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律。”
1843-1844年所作的《巴黎笔记》,就有9本; 1850-1851年所作的摘记和提纲,写了18大笔记本; 从1850年9月-1853年8月,写下了整整24本摘录, 即《伦敦笔记》。
严谨的治学态度
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 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 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从公开舞台上退回到书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和内容
详细占有材料
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参阅了1500多种经济 学著作,从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斯密和李嘉图,到 庸俗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尔萨斯、西尼尔之流的著作,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小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李嘉图派社 会主义者到匿名作者的小册子,马克思都不放过。
2、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而了解资本主义
1.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
地位和作用:
“卡尔马克思对当代人的历史观和经济 学理论的影响不容忽视。马克思、福洛伊 德和爱因斯坦都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对 本世纪影响也许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位思 想家。他们的学说震撼人心,影响深远, 已经融进了某种现代意识。
马克思是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巨大 影响的少数几位思想家中非常突出的 一位,马克思的著作“具有权威性和 说服力,他比以前的任何一位社会主 义者都要伟大得多”。
4、马克思的思想轨迹:
人生理想: 人类的幸福 社会矛盾:人的自我异化
社会矛盾根源:私有制
历史使命承担者:无产阶级
解决矛盾途径:消灭私有制
二、解开社会发展的钥匙――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
象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郗卫东:《美国学者伍德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见《国外理论动态》 1998年第2期)
一、人类解放之路的艰辛探索
——马克思的思想轨迹
1.社会环境与家庭对马克思的影响 2.理论困惑、现实挑战 3.青年马克思的理想 4.马克思的思想轨迹
千年伟人-马克思
Marx,Karl(1818.5.5~1883.3.1 4),最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奠基人,哲学家,社会科学家 和19世纪以来最著名的经济学 家之一,《共产党宣言》和 《资本论》的著者。1836年起 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读 书,1841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 士学位。其中学毕业论文就表 现出基督教献身精神和为人类 自我牺牲的愿望
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超越生产的 具体制度形式。
政治经济学: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 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点
科学性:
真理性:能客观地描述现实;能准确地预 测未来;能被经验证据所证实。
阶级性:
代表和维护特定阶级的利益,为无产阶级 利益服务。
1841年博士毕业后的工作 《莱茵报》任主编时的书报检查 如何认识工人的贫困(工资下降)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3.为人类解放而献身的理想:
•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 标准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 美。……
• 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 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 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