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下特长隧道消防系统设计初探

合集下载

隧道消防喷淋系统设计优化及防火规范探讨

隧道消防喷淋系统设计优化及防火规范探讨
总第 2 8 4 期 21 年 第 5 01 期




Tr n p r a in S in e& Te h o o y a s o t t ce c o c n lg
S ra o 4 e ilN .2 8 NO. 5 OC . 011 t2
DOI1 . 9 3 jis . 6 17 7 . 0 . 5 0 1 0 3 6 /.s n 1 7 ‘5 0 2 1 0 . 3 1
Ab t a t n t e t a fc s s e ,b c u e o h n o lt n o ma i n,e c f t e r a s r l sr c :I h r fi y t m e a s f t e i c mp e e i f r to a h o h o d u e s wi 1
器、 隧道主洞及 服 务 隧 道均 设 置 光纤 光 栅测 温火 灾 自动报警 系统及 手 动 报 警 系统 ; 温光 纤 光栅 感 沿线 敷设 , 动 报 警 按 钮 每 隔 5 设 置 在 消 防 手 0m 箱处 ; 过设置 的定温 及差 温双重 复合报警 方式 , 通
不 受 光 源 波 动 、 接 损 耗 、 缆 的 振 动 等 因 素 的 连 光
响应 及 准 确定 位 的局 限 性 , 析 了隧道 中央 监 控 系 统 C T 事 件 检 测 报 警 的 特 点 , 出 了 在 中控 分 C V 提 室增 设 “ 程 多 线 制 硬 启 动 ” 案 , 用 多 种 消 防 检 测 手 段 及 辅 助 设 施 报 警 方 式 , 消 控 室 远 方 采 由 自动/ 工 启 动对 应 防 火 分 区 的喷 淋 阀组 实现 快 速 精 准灭 火 。 人
aj ito t z t nmo e fr a ol a d c p cte sn h p i lc n r lt e r a e n lgt on p i a i d l o d t l n a a iisu ig t eo tma o to h o y b s d o o i mi o o s

城市交通隧道消防安全设计浅析

城市交通隧道消防安全设计浅析

城市交通隧道消防安全设计浅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隧道的不断增加,给隧道的消防安全带来了挑战。

国内外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引起了各国对隧道消防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文章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对隧道火灾的研究,进而提出了加强城市交通隧道消防安全设计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交通隧道;消防安全;防火技术设计一、概述交通隧道一般包括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和地铁隧道及城市其他交通隧道等。

近年来,由于不断增长的交通流量和路况改善以及运输物品的复杂性,增加了交通隧道的火灾风险,引发了不少严重的火灾事故。

例如1999年3月24日发生在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Mont Blanc隧道火灾,死亡41人,36辆汽车被毁;1999年5月29日发生的奥地利Tauern Motorway隧道火灾,死亡12人,伤50人;2000年11月11日奥地利卡布伦山过山缆车火灾,死亡155人,伤18人。

二、隧道的防火技术设计在公路隧道防火设计中主要应考虑结构耐火和防坍塌,降低隧道内的材料的燃烧性能,设置火灾探测与报警、监控信号系统,规划与设置分隔、救援、疏散和避难应急系统以及烟气控制系统等。

(一)隧道的结构保护隧道内的火灾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如Mont Blane隧道火灾持续55h,36辆车被卷入火灾。

研究表明,混凝土结构表面受热后,会产生爆裂现象,且在混凝土底层冷却之后,还将会出现深裂纹。

结构的荷载压力和混凝土含水率(包括物理水含量和分子结合水)越高,产生爆裂的可能性越大,即使在混凝土配料中加入聚丙烯纤维也不会有明显改善。

未经保护的混凝土,如果其质量含水率超过3%,在遇到高温或火焰作用后5~30min,内就会产生爆裂,深度甚至可达40~50mm。

这是造成隧道跨塌的主要原因。

一般在150℃~200℃时,混凝土表面开始爆裂。

混凝土发生爆裂后,不仅直接威胁救援与逃生,还会使增强钢筋直接暴露在火灾中,减少承载结构的横截面面积。

因此,隧道结构耐火设计应考虑其内部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升温特性以及结构体的火灾行为,确定相适应的设定火灾规模与时间—温度曲线,能保证隧道结构在所规定类型火灾条件下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关于城市交通隧道消防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于城市交通隧道消防设计的几点思考

在交通 隧道的使用过程中 ,很有可能因为常年使用导
致 设 备 的 老化 ,从 而 引起 火 灾。
从 当前城市 交通 隧道 火灾发生 的原 因来看 ,其 中由于 车辆本身存在故 障,导致车辆起火 因此而 引发 的隧道 火灾 较 为常见。 而引起这类型火灾 的往往是一些小 型轿车 ,其
次 就 是 面 包 车和 吉普 车 。 由于 这 些 车 型 的构 成 较 为复 杂 , 同 时 车 辆 构 成 的 附件 中 有 很 多 都 是 易燃 品 , 比如 说 轮胎 、
及其他 的有毒气体 都很难快速有效 的排 除。因此 ,一旦发
生 火 灾 就 会 对 群 众 的逃 生 以及 自救 产 生 极 大 的 阻碍 。 与 此
同时 ,由于 交通隧道行驶道路较为狭窄 ,因此发 生火灾的 时候难免 会出现堵 塞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 导致 消防救援
人员 以及 消防车的进入极为不便 ,极大增大 火灾的扑灭难 度。而火 灾的发生一旦没有及时 的救援 ,就 有可能导致重
蔓延。 与 自 动 灭 火 系 统 配 套 的还 应 该 设 置 火 灾 自动 报 警 系
大火 灾的发生 ,让 城市居 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受到极大的损
害。 二、城 市交通隧道火灾发生的特点
1 . 火势发展快
当城 市交通隧道 中发生火灾 的时候 ,一 个较 为明显的 特点就是 火势发展特别迅速 ,之所 以会 发生这样 的状 况是 由于 隧道较 为密闭 ,可燃物较多 ,因此燃烧也较快 。
\、 — —
规划 设计 中肇建设
2 . 城 市交通隧道发生火 灾的危害 性 相 比起其他 交通道路来说 ,交通隧道 处于一 个较 为封 闭的环境 当中,在 这样 的环境下 ,无论是热量还 是烟 雾以

谈公路隧道消防给水设计

谈公路隧道消防给水设计

谈公路隧道消防给水设计公路隧道消防给水设计是公路隧道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保障隧道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灭火和人员疏散。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公路隧道消防给水设计进行详细讨论。

一、消防给水系统的组成和设备选择公路隧道消防给水系统主要由水源、通水管道、消防水泵、消防水池、消防水枪等组成。

其中,水源可以选择市政自来水、地下水或者人工挖井供水等方式。

通水管道需要满足隧道内各个位置的消防用水需求,通常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钢管或者玻璃钢管材料。

消防水泵是消防给水系统中的核心设备,负责提供足够的水压和流量。

消防水池作为一个备用水源,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更长时间的供水。

消防水枪则是进行灭火的主要工具,需要便携、灵活且易于操作。

二、设计考虑因素1.水源选择:地下水具有稳定性好、不受气候影响的优点,但需要注意防止地下水因地震、地质变化等因素引起水源断裂;自来水虽然稳定可靠,但供水压力不高,可能影响灭火效果。

2.水泵选择:水泵需要能够提供足够的水压和流量,同时具备自动启停、远程监控等功能。

还需要考虑其安装位置、排烟通道和防火门等相关配置。

3.消防水池容量:消防水池容量应根据隧道长度、预计火灾燃烧时间等因素确定,一般应能提供24小时的供水量。

4.消防水枪布置:消防水枪的布置应考虑到隧道内的各个位置,尽量保证对整个隧道内任意点进行灭火。

5.管网设计:通水管道的设计应考虑到隧道内的水压损失、水流速度等因素,在保证供水的同时还要尽量减少管道的阻力。

6.考虑应急情况: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特殊情况下的紧急应对措施,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自动喷淋系统的配置等。

三、消防给水系统的布置方案在公路隧道消防给水系统的布置方案中,需要考虑灭火设备的合理布置、疏散通道的选择以及灭火水源的设置等问题。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隧道的截面形状及尺寸、长度、交通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系统的全面覆盖和有效实施。

【水系统 幻灯 课件】武汉长江特大型公铁合建水底隧道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与实践

【水系统 幻灯 课件】武汉长江特大型公铁合建水底隧道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与实践

武汉长江特大型公铁合建水底隧道
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与实践
二七长江大桥
三阳路过江通道
长江二桥
长江一桥
青岛路长江隧道
鹦鹉洲大桥
一、工程概况
(二)7号线技术标准
(1)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 (2)车辆编组:近期6A。 (3)采用1500V接触轨供电。 (4)地下区间直线地段矩形隧道建
筑限界:线路中心线右侧为 2200mm,左侧为2300mm(设有 疏散平台),高度为轨顶面以 上4500mm。 (5)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0‰。 (6)地下区间线路的最小坡度不宜 小于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隧道总体设计
二、隧道总体设计
(一)隧道总体布置
武汉长江特大型公铁合建水底隧道
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与实践
过江通道沿三 阳路——秦园路路 中敷设,主线隧道 总长4660m;两岸均 地铁7号线 采用三级疏解,汉 口岸在解放大道、 中山大道各设置一 对进出匝道;武昌 岸在和平大道、友 谊大道各设置一对 进出匝道,8条匝道 总长2689m。
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与实践
排烟道
地铁7 号线
汉口工作井
排烟道 管廊
疏散 通道
• 上层:道路隧道排 烟道;
公铁合建隧道 武昌工作井
• 中间层:道路车行道,并利用周围空间布置射流风机、 车道信号灯、照明灯具等设备或设施;
地铁7号线
• 下层:中间为轨道交通7号线,两边为疏散救援通道(与两端工作井相连)、 管廊、地铁隧道排烟道。
2200
武汉长江特大型公铁合建水底隧道
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与实践
2300
4500
一、工程概况
(三)道路隧道技术标准

浅谈隧道消防系统设计

浅谈隧道消防系统设计
维普资讯
工 程 技

S C C N# I  ̄
&CNIO IM IN匪圆 衄 I— j 【 OOY.O A — I U譬 H N H O 巴
人满 意 的 公 共 建筑 , 齐全 的市 政 公 共设 施 。总 之 “ 人 自然 建 住 进 行 居 住 区 规 划 时 以 自然 、 生 态 为 主 题 进 行 创 设 、推 陈 出新 。 2 4创设景观环境的适宜性 . 多成功 的探索 , 苏州 桐 芳巷 小 区 , 华苑 小 区就 是从 苏 州 民居 中提 如 锦 居住区内的道路是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人们进入居住 炼出许 多建筑和环境符号 , 营造了富有浓郁的江南水 乡特色住宅小 区的 第一 印象 , 因此它 不仅 是 从一 处 至 另一处 的 交通 通道 , 应是 一 还 区。再者居住区地处城市一定的街 区, 必须与周边建筑和环境相协 条允满情趣 的视 觉走廊 。因此对道路 的线型设计 、道路的 用料 , 调, 在建 筑特色 、风格 、交通 出人 口、建筑高 度 、沿街建 筑 韵 以及道路两侧建筑空间的处理 , 绿地 、小品的布置, 都要精心考虑 , 律等方面都体现一定的地域风格 , 这就要求我们在小 规划中融 人 统 筹安排 。小区的道路不宜做 成等宽的 , 而应是很 自然 的、流动 城 市 自然设 计观 念。 的空间走廊 , 时而收狭, 两侧是爬满青藤的围墙 ;时而放宽 , 或是生 ! 3突 出景观 环 境 的时 代性 . 气盎然 , 安静宜人的绿地 , 或是在开阔处布置一些小 品, 诸如石桌 、 任居住 区规划设计中要紧紧抓住城市设计要素 , 处理好规划 布 石椅 、曲廊小亭 , 绿树 围绕 , 浓荫依依 , 旁边建有别具风格的小卖 局、交通停车 、景观 因素 、建筑风格之 间的关系 , 处理好这些关 部 , 供应一些点心、饮料之类 , 为居民提供人际交往和户外活动的 系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关键。居住区规划布局 、空间结构的设计 场 所 , 使人感到方便 、温 馨、真 正给 人以 自己家园的感受 。在行 是通过 住宅 建筑 群体、道 路系统 、绿化景观系统的组织来 实现 。 道树选种时 , 东西 向道路宜种落叶树种 , 夏天可遮阳 , 深秋树叶飘落 , 我国历史上的传统居住建筑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风貌 让阳光 洒满大地 ;南北 向以常 绿为主 。 特 点 。如苏州传统 民居前路 后河 、河路 平行 , 中间 由客 厅 、厢 居住区规划 中环境设计的引人 , 使居住区的空间富于变化并倾 房、伙房、院落等 围合成居家环境 , 河路解决 了交通运输 问题 , 并 向和谐 , 营造富于特色的 自然景观环境 , 提升 了整个居住区的品质。 将 一个个院落 串联成街坊 , 构成独特的江南 “ 桥流水 , 小 粉墙 黛 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以 下原则 : 瓦 城市景观。8 0年代以来 , 居住 区的规划设计进入新阶段 , 开始 同整个居住 区风格协调的原则。居住区建筑风格奠定 了全区 讲究规划布局结构和空 间序列 , 比较典型的布局层次为 “ 居住区 环境风格的基础 , 中式园林建筑追求 自然朴实 , 如 构图 自由, 其景观 小区 组团 院落 通过建筑院落的围合形成邻里交往所 , 若干 小品多为假 山石及亭台楼谢 。西方 园林建筑的景观 设计 则以追求 个邻 里 院落 围合一 个 公共 绿 化空 间 , 区公 建 配套 往 往结 合 公共 空 恢 弘的气势 , 图工 整、装 饰小 品多为西 洋古典柱式以 及喷泉雕 小 构 间中的绿化水面等共同构成小区中心 , 间序列相应为 “ 空 公共空 间 塑 。 半公共空 间 一私密空间 , 这种 布局模式被人们形象 的戏称为 充分利用 自然的原 则。 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 , 在居住区 “ 四菜一汤 0年代中期 以后 , 。9 随物业管理制度的实行 , 这种传 要充分利用当地 的 自然地 貌、 山水环境 、气候特征 , 地势 的利 对 统的布局方式发生了改变, 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同特点是打破了 用 、水系的改造 、树木 的保留要 因势利 导 , 其共 创造具 有特 色的环境 传统的四级结构模式 , 了组团概念 , 淡化 以下几种形态的设计创意值 空 间 。 得借鉴 :( )集中绿化型 。住宅 建筑群体共 同围合一 个较大的 1 整体和细部设计的原则。居住区环境要有整体设计的理念 , 要 绿化开敞空 间, 为居住区服务的商业、物业集 中布局于小 区人 口。 有总体构思和通盘考虑, 即要有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结构 , 又要有不断 这种布局方式的特 点在小区中部布置集中绿化空 间 , 视觉效果比较 变化的空间序列。同时对居住区环境细部要有精细设计 , 现代景观 好 。( 2)轴线对称 型。在用地较 为狭长的情况下 往往采用这种 环境不但可以借鉴传统的一些东西 , 更可以将现代先进的声、光 、 布局形式, 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局, 轴线可直可曲, 可松可紧, 中轴线 电 、喷泉 、等技术及 不锈钢材 质、玻璃 、彩色涂料等综 合运用 上 则建造绿化 、步道 、休闲小 广场 、喷 泉 、小品景观 等 , 布 在环境 设计 中, 该 以求创造富有现代 设计感的居住区 自然环境 。 局特点是将城市步行街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居住区规划中 , 通过轴线 总之 , 现在是居住区建设大时期 , 居住 区规划设计方面需要探素 的变化和延 伸使人产生步移景易的视觉效果 , 居民到 中心绿化的可 的问题还很 多。一个居住区环境的好坏 , 既是规 划设计 的水平体 达性也 比较 强。 ( 3)自由布局 型。这类居住 区往 往结合地形 山 现 , 也是居 民文化素养、文 明程度的反映 , 又是社会管理 、物业管 水, 因地制宜 , 强调道路线型的柔和流畅和建筑布局的 自由活泼 , 将 理水平 的反映 。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使得人们对住宅的功能需求不 人行活动路线和绿化景观有机的搂和在一起 , 规划平面生动 自然 , 建 断发生 变化 , 这就促使我们一方面要关注生活 、不断 创新 , 另一方

城市隧道消防工程的建设思考

城市隧道消防工程的建设思考

城市隧道消防工程的建设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建设者的视角对城市隧道消防工程的建设提出思考,旨在为后续城市隧道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消防;疏散通道;验收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在交通和人□密集的地区建设隧道势在必行。

根据《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至2020年末全国公路隧道达21316处,具有提高交通效率、节省用地等众多优点,得到迅猛发展。

但封闭的隧道与开放的空间相比,气体扩散与人员疏散都受到严重制约,关注隧道消防安全已刻不容缓,如何提高隧道消防安全一直是建设者们思考的核心与研究重点。

一、建设前期的思考隧道是地下建筑,其形状、环境及功能与普通建筑有着明显区别,在火灾起因、频率、蔓延、危害及防治上,隧道火灾都有着与普通建筑不同的特性。

隧道消防建设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对初期火灾采取"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的原则。

(一)火灾原因分析根据隧道结构、设施分布及交通状况,引发火灾的原因主要有机动车本身故障、交通事故、设施故障、人为因素等多种原因。

据消防部门统计,90%以上的机动车火灾中,是车辆本身的故障而引发火灾。

(二)专业复杂性高隧道消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由火灾报警、水灭火、气体灭火、防排烟、应急疏散、消防通信、消防广播、泡沫灭火、防火分隔等10多项子系统组成。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是近年来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涉及251个子项检查,具有专业性高、技术复杂等特点。

(三)管理职责的更替根据2018年“月《关于调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消防设计审查职责划入住建部;2019年3月《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消防技术性审查并入施工图审查;2020年6月施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同步制定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细则》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文书式样》。

(四)新旧规范的衔接根据住建部有关规定及解释,在新规范实施日期之后签订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的项目,应按照新规范进行设计;在新规范实施日期之前已经签订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的项目,鼓励按照新规范执行。

武汉东湖通道工程水下隧道消防设计

武汉东湖通道工程水下隧道消防设计

武汉东湖通道工程水下隧道消防设计王松林【摘要】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Wuhan East Lake tunnel, a multi-fire protection system is employed. Fire hydrant system and foam-water spray system are used in the buried and semi-open sections of the tunnel roadway while only fire hydrant system is designed in the opening section of the main tunnel and ramp. Pipeless ultra-fine powder fire extinguishers are equipped in the tunnel equipment room and fire extinguishers are in place along the whole tunnel.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mposition, arrangement, design parameters and selection of the foam-water spray system. To achieve a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water sprinklers, different nozzles are selected and installed in different intervals on either two sides or one side according to the width of the tunnel roadway. One or two pumps are activated accordingly during fire fighting. In additional, the composition of fire alarming system, the types of alarming facilities and the system functions are concisely explained.%针对武汉东湖隧道工程特点,采用多种消防系统共同承担东湖隧道消防体系,其中隧道车行道的暗埋段和半敞口段采用消火栓系统及泡沫水喷雾系统,主线隧道及匝道的敞开段采用消火栓系统,隧道设备间采用无管网超细干粉灭火,同时在隧道内配设灭火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络通道 , 发生火灾时只能依靠 南、 北线 隧道各 自的 上、 下层 隧道 相互 逃 生 , 由于 隧 道 太 长 , 生难 度 且 逃
较大。
善、 充裕、 有效的防灾救援体系 , 尽量降低火灾发生 率, 火灾发生时能有效控制并及时扑灭, 引导人员迅
速逃 生等 。
2 纬 三路过 江通道 的防灾救援体 系
方案 比选 :
第一种方案 : 消火栓系统 + 水成膜泡沫灭火系 统+ 灭火器配置; , 第二种方案 : 消火栓系统 + 水喷雾系统 + 水成
膜 泡沫灭 火系统 +灭火 器 配置 ;
急救、 消防、 检修等特种车辆 , 当灾情发生时, 能迅速 进入隧道进行救援 、 维修等作业。 以上防灾救援体 系中, 消防灭火系统是整个 防 灾救援体系的核心, 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 506— 06 , 0 1 20 ) 纬三路过江通道属于城市一类隧道 ,
数泡沫灭火 , 对扑灭隧道内的大型油类火灾有较 好 的效果 , 后改喷水喷雾冷却 , 能及时对火场进行 防护
冷却 、 防止 火 灾蔓 延 。 水 喷雾 喷 头 沿 隧 道 纵 向 全 程
图 4 消 防泵房 设置及消防管线设计路 由示意 图
4 2 2 消 火栓 系统 ..
消火栓系统由消火栓泵组、 消火栓管、 消火栓和 报警系统等组成。 自隧道 江南 端 的 2座 消 防泵 房各 引 出 l根 D 10的消火栓总管、 N5 自隧道江北端的消防泵房引
建筑防灾的指导思想是 以防为主。沿隧道纵向 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逃生 口和逃生楼梯 , 通过隧道的
间狭小( 如图 2 所示 )其 中设备空间最宽的地 方不 , 足 2m, 但需要设 置的机 电设备错 综复杂 , 数量众
多, 主要有两类 : 一类为各种电气 、 通风和给排水设 备 : 括照 明灯具 、 包 射流风机、 火灾探 测器、 水喷雾 头、 监控摄像机、 各种设备箱等 ; 另一类是以传输功 能为主的电缆 、 水管等管线 : 括消火栓管、 包 水喷雾 管、 排水管及各种电缆等。 4 )本隧道运营后主要连接南京 主城 区与浦 口
第二种方案在国外隧道 , 特别是 日本隧道中已
同时也是水下特长隧道 , 特殊的环境条件决定了消
防灭火系统 的极其重要性 , 以下 内容将重点介绍本
工程消防灭火系统的选择及设计。
3 消 防灭 火 系统 的选 择
参照国内外大量工程实例及研究成果 , 消防灭 火系统通常 由以下几个分系统组合而成 : 火器设 灭 置、 消火栓系统、 水成膜泡沫灭火系统 、 水喷雾系统 、 泡沫/ 水喷雾联用灭火系统等。
情, 做出判断和报警 , 自动联动相应设备, 并 抵御灾 害、 把损失降至最低。
由上 述表格 可 以看 出 , 三 路 过 江通 道 的交 通 纬 量 很 大 , 全 日通行 的机 动车 主要 以小 型客 车为 主 , 且
2 5 应 急 照明 系统 .

在隧道 内及救援通道 中设置适 当的应急照明,

根据交通分配对客货 O D的跟踪分析得到 , 纬
三路过江通道全 日机动车客货车比例如表 2 。
表 2 纬 三路过江通道全 日机动车客货车 比例表
它须综机 、
水泵、 电力 、 照明等设备 的监视、 控制和测试 ; 设备发
生故障时告警 ; 具有预警通行 、 关闭隧道等功能; 迅 速检测隧道 内可能发生的诸如火灾 、 车祸等各种灾
隧道内易发生交通事故 , 以 A B类火灾为主。 且 、
确保在发生火灾时 , 隧道供电中断情况下起到诱导
18 3


交 通


3 7卷
90 0 0
【 5O 4 0
图 2 设 备横 断面 布置 图( 单位:11 11 1) 1
疏 散作用 。 2 6 隧 道管理 中心应急措 施 的考虑 . 在 隧道 管理 中心或 隧道 内适 当地 点考 虑设 牵引
出 2根 D 10的消火 栓总 管 , 隧道 上 层逃 生 通 道 N5 沿
术问题从方案比选等方 面加以阐述 , 其中包括一些关于城市水下隧道防 灾救援及 消防设计方 面的思考和体会 , 可供类似工程的设计借鉴。
关键 词 : 下特 长隧道 ;消防设计 ;防 灾救 援 ;消火栓 系统 ;泡沫/ 喷 雾 系统 水 水 中图分类 号 :U4 3 5 文献标 识码 : B
2 1 隧道 建筑 防灾 的考虑 .
2 )本 隧 道 盾 构 段 圆形 横 断 面 的 内直 径 为 1。 直径较大 。在国内已建成的水下隧道 中, 3 3m, 盾 构隧道较少见, 双管双层 的大 断面盾构隧道则更少 见 。本隧道盾构段单层建筑 限界净宽 85m, . 限界 高度 45m。 . 3 )本隧道盾构段建筑限界以外 的机 电设备空
有广泛应用; 在国内已建隧道中也多次使用 , 但是实
际运营中, 这种灭火系统也暴露了很多问题 : 发生火 灾时 , 水喷雾系统只能对火场区域进行防护冷却 , 灭 火的效力较弱 , 对于较严重 的火灾 , 如油类火灾 , 该
4 期
廖改霞 , : 等 城市水下特长隧道消防系统设计初探
19 3
疏散 和灭火 扑救 。 23 消防 灭火 系统 .
消防灭火系统是确保火灾工况下能及时扑灭火 灾 的关 键 。在水 下 特 长 隧道 中 , 防灭 火系 统 除 采 消
用常规的消火栓系统、 火器、 灭 火灾 自动报警 系统 外, 还需对 自动灭火系统方案进行针对性 的研究比 选、 为设计决策提供依据。 24 监 控 系统 . 监控系统具有疏 导交通、 防灾 和消灾 的功 能。
0 引言
水下隧道指 的是在河流、 湖泊 、 海湾和海峡等水 域底下开凿的隧道。修建穿越水域的水下隧道 同修
以及对国内多个水下隧道 的消防系统进行考察研究 的经验 , 对水下特长隧道消防系统设计进行探讨。
1 纬 三路 过江通 道工 程消 防系统设

1 1 项 目概 况 .
建跨越水域 的高架桥和引桥相比, 具有许多优点 , 如 水 下 隧道 不 妨碍 水 上 交通 和 地 面交 通 , 不 影 响河 也 流两岸或港 口的资源利用和开发 , 且交通不受天气
新 市 区 中心 , 隧道运 营后 的交 通 流量 大 , 表 1 见 。
表 1 本项 目特征 年交通量分布表
上、 下层相互逃生; 隧道 的装修均选用 防火材料; 在
隧道顶部设置防火内衬等。
22 通风 安全保 障体 系 .
确保火 灾事故工况下通风系统应具 有排烟功 能, 尽可能控制烟雾和热量扩散 , 并为逗 留在隧道内 的乘客 、 消防人员等提供一定的新风量 , 以利于人员
变化影响等 。因此 , 交通繁忙 的城市 , 如果要在人 口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位于长江大桥与已
建的纬七路南京长江隧道之间, 连接南京主城 区与
浦口 新市区中心 , 工程距离大桥岸边 约 50k . m。项 目采用 x型八车道双管双层盾构、 南北线隧道分离
稠密地区越过有大型船只航行的河道 , 以修建水 则 下隧道较为有利 , 水下隧道正被越来越多 的城市采
用。
的总体方案 ( 如图 l 所示 ) 上下层均为两车道, , 对
向布置 , 计 速 度 8 m h 设 0k / 。上 层 均 为 江北 至 江 南
水 下 隧道 的运 营 管 理 系统 中, 风 、 明 、 防 通 照 消
等机电设施对隧道的正常运营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 迄今为止 , 我国尚未制定 出一套全面系统 的水下隧 道消防设计及施工的工程建设标准。为此 , 本文结 合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的消防系统设计实例 ,
第三种方案是在上述第二种方案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灭火系统组合方式 , 在国内已建 成 的某些特长水下隧道 , 如上海崇明隧道中已有应 用 。它弥补了第二种方案中水喷雾系统 和水成膜泡 沫灭火系统单独使用时的缺陷, 火灾发生时 , 相邻两
组泡沫/ 水喷雾灭火系统喷头 同时动作 , 先喷射低倍
设计应与隧道 主体及其它 的机 电设施设 计相辅相 成, 在实现 隧道运管管理 功能的 同时 , 有一套完 应
区组成。除主体工程 以外 , 隧道运 营管理设施较 为 完善 , 包括 : 隧道通风系统 、 照明系统 、 供配电系统 、 消防系统 、 排水系统、 监控系统等。 12 纬 三路 过江 通道 的主 要特 点 . 纬三路过 江通道作 为南 京市 的第二座长 江隧 道, 与国内其它水下隧道相比, 有如下特点: 1 )本隧道为特长隧道 , 其隧道段长约 5 0 0m, 4 最大纵坡 4 , % 困难条件下不超过 4 5 , . % 南北线 隧 道分离 , 中间无服务隧道或行人横洞 、 行车横洞等联
方向, 下层均为江南 至江北方 向。南线隧道主要承 担主城片区的过江交通 , 北线隧道主要承担河西片
区的过江 交通 。
工程 主要 由浦 口接线道路 、 收费广场 、 隧道段
图 1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平面图
收稿 日期 : 0 卜o ・6 2 1 92 作者简介 : 改霞 (9 3 ) 女 , 廖 18 一 , 从事给排水 勘察设计工作。
4期
廖改霞 , : 等 城市水下特长隧道消防系统设计初探
l7 3
( 包括浦 口明挖段 、 盾构段 、 定淮 门大街明挖段 、 扬 子江大道 明挖段 ) 江南接线道路 、 、 管理 中心及服务
鉴于纬三路过江通道具有隧道长 、 断面大、 逃生 困难 、 设备空间狭窄、 交通流量大、 火灾危险等级高 等特点, 本工程应综合利用有限的空间, 消防系统的
本项 目中, 隧道工程的防灾体系是通过 隧道的 主体建筑结构、 通风 、 照明、 供配电、 消防等各个子系 统 的安全或功能的冗余设计来实现, 并通过监控系 统将各子系统构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 , 以实现 隧道总 体防灾 、 灾和救灾的功能。设计 中贯彻“ 减 预防为 主, 防消结合” 的防灾 方针 , 从总体设计上考虑灾害 情况下人员疏散 、 救援 的便捷与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