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沥青路面的抗滑技术应用探讨

合集下载

沥青混凝土路面维护技术及应用

沥青混凝土路面维护技术及应用

沥青混凝土路面维护技术及应用一、引言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人们出行的重要任务。

然而,长期的使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路面逐渐老化、损坏,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以保证路面的平稳、安全、舒适。

本文将深入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护技术及应用,为路面维护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点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以下特点:1、强度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强度高,能够承受车辆和行人的重压。

2、耐久性好: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性。

3、防水性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水性好,能够有效防止水分侵入。

4、施工周期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周期短,能够快速完成道路建设。

5、经济性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造价较低,适合大规模建设。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护技术1、定期清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定期清洗是保证路面维护的基础。

清洗可以去除路面上的污垢和垃圾,保持路面的清洁和美观。

同时,清洗还可以检测路面的损坏情况,为后续的维护提供依据。

2、裂缝处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处理是维护工作的重要环节。

裂缝处理可以防止裂缝扩大,减缓路面老化速度,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裂缝处理的方法包括填缝、封口、切割等,具体方法根据路面情况而定。

3、坑洞修补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坑洞等损坏情况。

坑洞修补需要根据坑洞大小和深度,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和方法。

常用的修补材料包括沥青、水泥、沙浆等。

4、路面翻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翻新是在路面老化、损坏比较严重时进行的。

翻新的方法包括铣刨、覆盖等。

铣刨是指将路面表层刨去一定深度,再进行重新铺设;覆盖是指在原有路面的基础上铺设一层新的沥青混凝土,使路面恢复平稳。

5、路面增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增强是为了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增强材料包括玻璃纤维、聚丙烯、聚酯等。

增强的方法包括覆盖增强、混合增强等。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维护应用1、道路维护机械道路维护机械是进行路面维护的重要工具。

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我国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积累,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探讨。

一、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1.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是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配合比设计要根据交通荷载、气候条件、路面结构等因素进行,确保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

2.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是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环节。

拌合过程中,要注意沥青、矿料、填料的配比和拌合时间,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

3.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沥青路面密实性的关键环节。

压实施工中,要注意压实顺序、压实速度、压实遍数等参数,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

4.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路面质量的重要措施。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1.SBS改性沥青的应用SBS改性沥青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沥青,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和耐久性能。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采用SBS改性沥青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2.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3.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是保证路面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采用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施工质量,保证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我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研究和探讨能够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沥青路面,作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关键技术体系。

沥青路面技术交流会发言稿

沥青路面技术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沥青路面技术,分享我们在沥青路面建设与养护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在此,我代表我国沥青路面行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沥青路面技术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沥青路面技术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沥青路面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最初的石子沥青路面,到如今的改性沥青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我国沥青路面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一、沥青路面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1. 改性沥青:改性沥青是一种新型沥青路面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抗车辙、抗老化等性能。

在我国,改性沥青已经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建设。

2. 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是一种以沥青为胶结料,集骨料、矿粉等组成的复合材料。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优良的耐久性、抗滑性和舒适性,已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主流路面材料。

3. 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使用寿命。

近年来,我国在沥青混合料生产、施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摊铺机等。

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1. 施工工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包括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

要确保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各环节的操作规范。

2. 施工质量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过程控制、检测与验收等。

要确保路面质量,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控制措施。

三、沥青路面养护技术1. 预防性养护:预防性养护是指在路面出现病害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养护,以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预防性养护主要包括路面清洁、裂缝修补、车辙修复等。

2. 修复性养护:修复性养护是指在路面出现病害后,采取修复措施恢复路面性能。

修复性养护主要包括路面铣刨、沥青混凝土摊铺、路面修补等。

四、沥青路面技术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已成为沥青路面技术发展的关键。

沥青路面超薄罩面层的材料组成与抗滑性能

沥青路面超薄罩面层的材料组成与抗滑性能

沥青路面超薄罩面层的材料组成与抗滑性能张永强【摘要】针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过快及行车安全问题,以SMA-05、AC-05、OGFC-10作为超薄罩面层材料,采用马歇尔法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通过车辙试验和加速磨耗试验,评价各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抗滑性能.结果表明:骨架密实型结构SMA-05的高温稳定性最优;随着加速磨耗次数的增加,3种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演变规律一致,OGFC-10混合料摩擦系数衰减最快,AC-05和SMA-05混合料的摩擦系数衰减幅度较小,其中SMA-05混合料的持久抗滑性能最优.【期刊名称】《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年(卷),期】2019(036)005【总页数】5页(P67-71)【关键词】沥青路面;超薄罩面层;材料组成;抗滑性能【作者】张永强【作者单位】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太原 0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8.60 引言沥青路面作为一种无接缝连续式路面,以其平整度好、行车舒适、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单、适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得到广泛使用[1]。

然而,中国许多地区的沥青路面在投入使用不久后便出现了磨光、裂缝、松散、车辙等引起表面功能衰减的早期病害[2]。

沥青路面表层功能衰减将降低路面的抗滑性能,而行车安全与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密切相关。

沥青路面表层摩擦系数下降导致车辆制动距离过长而引发交通事故,尤其是在雨雪天气条件下,路面抗滑系数急剧降低,交通事故更容易发生[3-4]。

因此,改善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提高行车安全是道路养护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道路的服务质量并确保车辆通行安全,常用的手段是通过加铺超薄罩面层对沥青路面表层功能进行恢复[5-6]。

目前,常见的沥青路面超薄罩面层材料有Superpave-5、SMA-05、AC-05、OGFC-10、NovaChip(A/B/C)等[7-8],最为常用的薄层罩面层材料为 SMA-05、AC-05、OGFC-10,本文对这3种混合料进行组成设计,评价其高温稳定性,重点研究3种混合料抗滑性能衰减规律,从材料组成角度分析沥青路面超薄罩面层的抗滑性能差异。

公路沥青路面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应用探讨

公路沥青路面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应用探讨

沥 青膜 较厚 , 沥 青与 空气 的接 触 S MA是一种 由沥青 、 纤维稳 定 剂 、 矿 粉及 少量 的细集 料组 成 上集料 与玛碲脂 的粘 附性很 好 , 混合料 的水稳定 性和 耐老 化性 能也有 较大 的改善 , 从 而提 高 的沥青玛碲脂填充 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 问隙组成一体 的沥青混 少 , 合料 , 它的最基本组成是碎石骨架和沥青玛壬 帝 脂结合料两部分。 S MA沥青 混合料 , 与我 国传统 普遍 采用 的 A C和 A K等级 配 混合料 的抗水 损害性能 , 延 长路 面的使用 寿命 。
高效等技术优势 , 在工程检测领域 中具有 良好 的应 用前 景 。 铁 道 出版社 , 2 0 0 6 .
参考文献 : [ 1 ] 杨成林 . 瑞雷波勘探 [ M] . 北京 : 地质 出版社 , 1 9 9 3 .
1 9 8 6 .
[ 7 ] 方谦 光 , 潘瑞 林. 利用瑞 雷波进行铁路路基 稳定性检 测的理 论基 础及 应用 [ J ] . 铁道 学报 , 1 9 9 9 , 2 1 ( 4 ) : 6 7 — 7 2 .
中图分类号 : U 4 1 8 . 7 文献标识码 : A
0 引言
配特 点 , 又力求利用 它们 的优 点 , 企 图达 到完 美 的组 合 。S M A沥
低 温、 抗水 损害及表 面抗滑 性能 , 在经 路 面使 用功能的下 降主要 是沥 青路 面表层 使 用功能 衰减 造 青混 合料具有 良好的高温 、 已经越来 越多的应用于高速公路工程 中。 成的, 其他结构层并 没有 受到 大的破 坏 , 通过 对路 面表层 采取 合 济条 件允 许的情况下 , S MA沥青混合料 的主要性 能特点可概括如下 : 适 的养护措施 , 就能 有效 地恢 复路 面的使 用功 能 , 延 长路 面 的使 1 ) S M A混合料高温性能 优越。S MA沥青 混合料 粗集料 用量 用寿命 。 大、 骨架嵌挤 , 是间断级配沥青混合 料类型 , 具有 良好 的高温抗变 薄层养 护对 于恢 复路 面的功能性 缺失 有较好 的效果 , 本 文对 即使在高温条件下 , 沥青玛琦脂 的粘度下降 , 对这种抵抗能 其应用情况进行 了探 讨 。薄 层罩 面养护 技术 是通 过对原 路 面结 形能力 , 因而有较强的高温稳定性 , 抗车辙能力强 。 构进行 薄层罩 面 , 恢 复原 路面 表面服 务功 能 , 并 可适 当提 高原 路 力的影响也不会减小 , 2 ) S M A沥青混合料耐久性 能 良好。S MA混 合料 的沥青 用量 面结构强度 , 其主要 技术 特点 为罩 面层 比较 薄 , 能 以较低 经济 代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与效益分析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与效益分析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与效益分析第一篇范文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与效益分析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顾名思义,是指利用现有沥青路面材料,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再生利用的技术。

这一技术在我国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还能减轻环境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效益。

一、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现状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沥青路面作为主要路面材料,其用量逐年攀升。

然而,随着公路使用年限的增加,大量沥青路面逐渐进入老化阶段,面临着更换和维修的难题。

在此背景下,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公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目前,我国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主要包括热再生、冷再生和温再生三种方法。

其中,热再生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主要通过加热现有沥青路面材料,使其达到一定温度后进行拌合、重塑,形成新的沥青混合料。

冷再生技术则主要利用现有沥青路面材料,加入适量的沥青、水泥等外加剂,进行现场拌合、铺设。

温再生技术则介于热再生和冷再生之间,通过加热现有沥青路面材料,使其达到一定温度后进行拌合、铺设。

二、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的效益分析1. 资源节约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节约资源。

据统计,采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可以节约沥青、矿料等原材料50%以上。

在当前资源紧张、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这一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2. 降低成本采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新材料采购成本。

同时,该技术还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等特点,有助于降低整体施工成本。

研究表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可降低施工成本10%-30%。

3. 减轻环境负担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有效减少了废旧沥青路面的堆放和填埋,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

同时,该技术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实现低碳环保。

4. 提高路面性能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不仅具有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减轻环境负担等优势,还能提高路面性能。

2.5cm改性沥青超薄罩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探讨

2.5cm改性沥青超薄罩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探讨

2.5cm改性沥青超薄罩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探讨摘要: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运营年限的增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路面露骨、轻微裂缝、平整度差、抗滑性能不足等缺陷,及时对路面实施预防性养护,可有效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修成本。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2.5cm改性沥青超薄罩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优势、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和实施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超薄罩面;工艺;效果。

1.引言预防性养护的概念是,当路面还处于良好状态时,即针对所出现的早期病害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而不是等到路面损坏进一步恶化后再进行修补性养护,是一种主动式的养护理念。

目前常用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有稀浆封层、碎石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等。

2.5cm改性沥青超薄罩面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体系,是将间断级配的大孔隙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在高粘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上,使用摊铺设备进行摊铺,经压路机压实以后一次成型的路面结构,施工速度快,单日完成施工后即恢复路面标线,能有效提高路面抗滑能力,同时,高粘改性乳化沥青优异的粘结性能避免了以往薄层罩面存在的易推移风险。

该技术尤其适用于抗滑性能差、平整度差、噪音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提升改造,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路面预防性养护中推广应用。

2 工程背景某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原设计路面结构为20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6cm水凝混凝土面层。

随着运营年限的增长,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及抗滑指标出现明显下降,尤其部分隧道内路面出现的“镜面现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经检测评价,该路段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平均值为94.3,评价等级为优;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平均值为95.5,评价等级为优;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平均值为88.1,评级等级为优;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平均值为89.6,评价等级为良。

为有效提升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指标,延缓路面行驶质量下滑速度,决定对该路段及时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

公路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课题

公路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课题

公路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课题
公路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是保证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的
关键,因此有许多研究课题可以探讨。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研究课题: 1.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探讨不同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工艺、材料配方、设备改进等,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研究如何有效地控制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包括施工参数的调控、材料检测、设备改进等,以提高施工质量。

3. 沥青路面耐久性研究:探讨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包括材料老化、裂缝控制、抗滑性能等,以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研究: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沥青路面的养护,包括养护材料、养护设备、养护工艺等,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5. 沥青路面施工环保研究:探讨沥青路面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粉尘、有害气体等,并提出环保措施,以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这些研究课题的深入探讨可以为公路施工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以提高公路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为公路交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沥青路面的抗滑技术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
2017-05-12T13:51:43.5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期 作者: 王斯文
[导读] 分析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措施。

黑龙江省公路桥梁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要:分析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措施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等级道路越来越多,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等级公路的特点是通过能力大、速度快,客观上要求
其行车安全舒适。由于大的通过能力加剧了对路面的磨耗作用,使路面的抗滑能力降低,而高速行车又要求路面有较高的抗滑能力来保证
行车安全。我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较差,摆值小于
45的路段占75%,小于40的占53%,因此雨天行车交通事故比较多。当然,
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与人、车路、环境密切相关的,但与路面抗滑性能也是有密切关系的。
1
、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

路面抗滑能力的大小用路面表面摩擦系数F(通常以摆式仪测定)来评价。而面层石料的性质、颗粒级配、路面潮湿程度、滑流性污
染、沥青性质与用量又决定了摩擦系数的大小。
1.1
路面石料的性质
1.1.1
石料的磨光值(SPV)路面面层的微观构造是指面层石料表面的粗糙度,用石料的磨光值表示。它是决定轮胎与路面之间湿摩擦
力水平的决定因素,它反映了石料抵抗被磨光能力的大小。磨光值越高的石料,在轮胎的长期作用下,越能长时间保持其粗糙的微观构
造,路面的抗滑能力也就越好。前面提到的高邮路段,面层石料为石灰岩,磨光值为
33,路面摩擦系数为27-33,均达不到规范要求。所
以,选用磨光值大的石料铺筑沥青面层是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措施之一。
1.1.2
石料的磨耗值和压碎值石料的磨耗值是评价石料抵抗 磨擦、撞击剪切等综合作用的性能指标。石料的压碎值是评价石料抵抗压
碎性能的指标。路面石料长期经受轮胎的摩擦、冲击、碾压等综合作用,要维持较高水平的抗滑能力,必须要求石料的轮胎作用下,不至
于磨损太大、压碎太多。因此,规范要求面层石料为石灰岩,经钻孔发现路面上层
6-12mm为沥青和石屑的混和物,无粗滑料,这就是石
料被磨耗的结果。
1.2
颗粒级配路面面层的宏观构造

指面层表面石料间的孔隙,即构造深度。而级配则是形成构造深度的关键,构造深度越大,则抗滑能力越强。集料的级配还影响着集
料的祼露程度、尺寸大小、相互间距,而它们又影响着路面摩擦系数的大小。
1.3
路面表面潮湿程度

雨天事故都因为雨天水分在路表面积聚,形成水膜使路面抗滑能力大幅度下降,事故率上升。车轮在有水膜的路面上行驶时,轮胎将
轮胎与水膜接触区的水从前、左、右三个方面挤出。车速越高路面越光,则路面排水条件越差,轮胎与水膜接触区的水越摊排出,轮胎与
路面石料不能充分接触,导致摩擦系数降低越多。这时就很容易出现水滑,发生交通事故。
1.4
滑溜性污染及其它因素

滑溜性污染指粘土等污染物被带上路面致使路面抗滑性能大幅度降低而影响行车安全。另外,沥青质量和用量、路面使用质量等,也
是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因素。
2
、沥青路面抗滑技术应用

高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提高其抗滑能力需修建抗滑表层,在高速公路上修建抗滑表层后,摩擦系数可提高0.15,所以,在高速公路沥
青路面上,修建抗滑表层是十分必要的,应引起重视。
2.1
对抗滑表层材料的选用
2.1.1
选用合格的重交通路用沥青,在寒冷地带选用,AH-90、AH-120,在温和地带可选用AH-70、AH-90;在较热地带可选用
AH
-50、AH-70。
2.1.2
采用磨光值高、压碎值最低的石料作抗滑面层的主骨料,以维持良好的微观构造,是提高路面湿抗滑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
2.1.3
选择最佳级配,提高粗骨料含量,以形成粗的同构造,根据深度要求和当地气候特点选择级配,是提高路面抗滑能力的主要途
径。一个良好的级配,要求空隙率最小而总面积也不大。前者的目的是要使集料本身最为紧密,后者的目的是要使沥青用量最省。
2.1.4
加入适量活性剂,以提高沥青及酸性石料的粘结力。对沙岩、片麻岩加入活性剂量为沥青用量的0.4%即可。
2.1.5
应注意防止下层沥青用量过多,以免多余沥青泛上表层影响抗滑能力。
2.2
对抗滑表层的施工要求
2.2.1
平整度,抗滑表层平整度要求从基层抓起,对各结构层的最大不平整度限制如下:基层应小于10mm,上、下面层应小于5mm,
抗滑表层应小于
3mm。

2.2.2
对石油比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控制。石油比要求误差控制在正负0.3%以内。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要求:出厂温度控制在140

160℃,摊铺温度应大于120℃,初压温度应大于100℃,终压温度应大于70℃。

2.2.3
接缝处理,在摊铺混合料时,对接缝处理要清除塌落或未充分压实部分,以确保缝边整齐顺直。待涂刷粘层沥青后再接着摊铺新
的混合料并碾压。
2.2.4
对嵌压式结构的施工要求。嵌压式结构是在下面层上铺筑一层厚1.5cm砂粒式沥青混凝土(LH5),然后用八吨压路机轻压一
遍,紧接着将拌有
2-3.5%沥青的10-15毫米的热石屑按6-8kg/m2均匀撒铺在沥青砂上,趁热用压路机碾压两边,使石屑3/4嵌入沥青砂
中,然后撒上一层干砂,使其填满石屑的空隙,再用
12吨压路机碾压成型,待路面冷却后即可开放交通。

结束语

路面抗滑是实现高等级、重交通道路安全、舒适、高速行驶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使用经验表明,在沥青路面上
加铺抗滑表层是可行的,有利于交通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