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结构及鉴别(图)

合集下载

感观鉴别和田玉的产地

感观鉴别和田玉的产地
青 海产 和田玉 的 结 构 里常见 有比 主体玉石结构更为透明的玉筋(俗称水 线,老坑料一般没有),细小松散的点
32
2012-04 总第124期
玩玉·鉴玉
状、絮状结构是它的典型特征;其次玉 料色彩丰富,除白色系列外,还有青白、 青、绿(翠青)、黄、糖、紫(烟青)色等 多种颜色也是青海产和田的一大特征。
新疆不同地区所产和田玉在感 官鉴别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 和田产和田玉油性好,色度 纯正,质地滋润细腻,杂质少。如果
31 2012-04 总第124期
玩玉·鉴玉
和田料
和田料
青海料带绿色
青海料烟青带绿色
是仔料,其打磨出来的作品表面润泽干 净,在玉器造型艺术和精雕细琢方面均 优于青海料、俄料、韩料等其他产地的 和田玉料。
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和田玉主要 产自新疆、青海、俄罗斯、韩国等地,少 数品种产自贵州、岫岩以及台湾等地。 各地所产和田玉的矿物组成成份、内 部结构基本相同,但它们之间无论是 从材质的优劣、感观的油润细腻程度, 还是从价格高低上比较都有较大的差 异。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各地所产和 田玉在感观上的不同特征。
4. 天山矿区产和田玉主要为碧 玉,因其具体产地在玛纳斯境内,故有 “玛纳斯碧玉”之称。玛纳斯碧玉颜色 不够理想,多带蓝色调,色浅,杂质、裂 纹及黑点多,油润度不够,质地也较粗。
5. 阿尔金山矿区产和田玉(今称 “金山玉”)除少量属青玉外,主要为碧 玉,其特征与天山矿区的极为相似。
青海产和田玉(俗称:青海料) 青海产和田玉是上世纪90年代初 在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青海格尔木昆 仑山三岔口附近发现并开始采掘至今 的。其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 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约300余公里,与 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

和田玉主要成分

和田玉主要成分

和田玉主要成分
和田玉是一种古老的中国珠宝,它以独特的色彩、质感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于世。

它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并在明清时期尤其流行,直到今天也仍然被广泛使用。

和田玉是一种成熟的古老材料,它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流通,并在众多宝石材料中独树一帜。

和田玉的主要成分是钙、钾、铝、硅、磷等,其中又以钙和钾含量最高,分别占50%-65%和15%-30%。

它的结构特征是由角闪石(calcite)、榴辉石(dolomite)、成熟角闪石(calcium carbonate)、石英(quartz)、硅酸盐(silicate)等钙钾铝硅磷组成,有一定的结构强度,所以整体材料硬度较高。

和田玉还含有其他矿物质成分,如磷酸盐(phosphates)、镁铁矿物(magnesium iron minerals)、氯化物(chlorides)、铁铝氧化物(iron aluminum oxides)等,这些矿物质为和田玉的色泽提供了独特的色彩。

和田玉的颜色极其丰富,通常分为白、灰、黄、青、绿、紫、红、褐、粉等,而且不同的和田玉表面会出现不同的纹理,有时会出现花纹,有时会出现条纹,有时会出现珠粒,这些纹理也是和田玉最独特的特征之一。

此外,和田玉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锰、钼、铬、铜、镍等,这些微量元素会影响和田玉的质感,也会影响和田玉的色泽,从而产生不同的和田玉色泽。

总的来说,和田玉主要成分是钙、钾、铝、硅、磷等,另外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锰、钼、铬、铜、镍等,它们分别影响着和田玉的色泽和质感,因而和田玉有着独特的质感和多样的色彩。

和田玉专业知识

和田玉专业知识
玉器专业知识 和田玉
• 中国玉文化起源
玦,古代配身玉器的一种,环形,有缺口,尺寸有 《荀子.大略》中记载:“聘人以珪,问士以壁,
大小之分。在古代主要是作为耳饰和佩饰。 “玦”通 “决”,后世常用以赠人表示决断、决绝。
召人以瑷,绝人以玦,反玦以环。”意思是:招聘雇人用圭、
请教高士用壁、召唤使人前来用瑗、拒绝推辞别人用玦、和好恢复关系用环。
第一部分 1.1 沟通的定义及作用
LOGO
和田玉是物体抗磨损、抗拉伸、抗压入等的能力,也可叫作抗破 裂的能力。所谓韧度高,即表示物体难于破裂、耐磨这一物理指标。
世界上所有宝石中,和田玉的韧度极高,仅次于黑金刚石,是常见宝玉石品种中
韧度最高的。和田玉有如此大的韧度与其特有的毛毡状结构是分不开 的。
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性。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石之美兼五德也”。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具有坚韧的质地,绚 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杨致远的声音的美石。
玉文化贯穿中华文明史,中国古玉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是玉器之所以成为历代官吏显示身份地位 的随葬品的原因。在古代,玉象征伦理道德观念中高尚的品德,儒家有“君子比德于玉”的用玉观;
第一部分 1.1 沟通的定义及作用
LOGO
和田玉的力学性质
和田玉
力学性质
4、解理、断口: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特定的结晶学方向(一般平 行晶面方向)裂开成光滑的平面性质,称为解理,其裂开的光滑平面 即为解理面。宝石学中形成解理的难易程度及解理面发育特点将解理 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和不完全解理四类。
现今和田玉的名称在国家标准中不具备产地意义,即无论产于新疆、青海、辽宁 、俄罗斯、加拿大、韩国,其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即可称为和田玉。

简单鉴别和田玉的方法

简单鉴别和田玉的方法

简单鉴别和田玉的方法和田玉,那可是玉石界的大明星。

今天咱就来唠唠简单鉴别这和田玉的法子,可好玩儿了呢。

你要是拿到一块疑似和田玉的东西,先看它的油润度。

真正的和田玉啊,就像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小油条似的,油乎乎的。

可不是那种油腻腻让人讨厌的油哦,是一种温润的、仿佛能滴出油来的感觉。

你摸一摸,就像在摸小婴儿那滑溜溜的脸蛋儿,手感特别细腻。

要是那玉摸起来干巴巴的,就像老树皮似的,那多半不是和田玉啦。

再看看这颜色。

和田玉的白,那可是高级的白,不是那种惨白惨白像刷了墙漆一样的白。

它的白就像冬日里初雪后的暖阳,透着一股柔和劲儿。

要是碰上那些颜色特别鲜艳、夸张得像小朋友乱涂乱画的颜料盒一样的,那你可得小心喽,说不定就是来骗你的。

还有啊,透明度也很重要。

和田玉可不是玻璃,不会透明得像空气一样。

它是那种微微透光的感觉,就像蒙了一层薄纱的窗户,若隐若现的。

要是一块玉透明得像水晶一样,那可就离和田玉有点远喽,它可能是在冒充呢。

和田玉的结构也很有特点。

你拿着它对着光看,就像看一个神秘的小世界。

它的结构像是棉絮,一团一团的,但又很均匀。

要是那结构乱得像被龙卷风席卷过的小村庄一样,那这玉可能就有点问题。

重量也不能忽略呀。

和田玉拿在手里,那是沉甸甸的,就像你手里握着一个小秤砣似的。

要是轻飘飘的,像一片羽毛一样,那可就不符合和田玉的气质啦。

裂纹也是个关键。

好的和田玉裂纹少得像沙漠里的雨滴一样。

要是裂纹多得像蜘蛛网一样,那它的价值可就大打折扣了。

光泽也得好好瞧。

和田玉的光泽是那种柔和的、内敛的光,就像一个低调的贵族,不会张扬地闪闪发光。

要是那光刺得你眼睛都睁不开,像个电灯泡一样,那可就不对劲喽。

密度也能给我们提示呢。

你就想象和田玉是一个实心的小胖子,密度很大。

如果感觉它松松垮垮的,像个空心的大萝卜,那肯定不是和田玉。

纹理也很有趣。

真正的和田玉纹理就像流淌的小溪,自然流畅。

要是纹理像被小孩子乱画的线条,弯弯曲曲毫无规律,那可得警惕。

怎样鉴别和田玉

怎样鉴别和田玉

怎样鉴别和田玉宋波金惠萍“和田玉”的名称始于清代,专指产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的白玉。

和田玉在矿物学中称为软玉,19世纪中叶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研究了大量中国和田玉和翡翠,将硬度为6.5~7的翡翠称为硬玉,硬度为6~6.5的和田玉称为软玉。

现在所称的“和田玉”已不具备产地意义,泛指世界各地产出的软玉。

各产地软玉质量都有好差,由于新疆和田地区产出的软玉品质最佳,玉质最为温润,又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玉石文化,在国内倍受青睐,因此价格也最高。

和田玉的分类和田玉(指一切软玉)主要根据产出环境、颜色和产地进行分类,按产出环境可分为山料、籽料、山流水料和戈壁料;按颜色可分为白玉、青玉、青白玉、黄玉、墨玉、青花玉、碧玉、糖玉,史书记载还有红玉,曾因稀少而最为珍贵;产地主要有我国新疆、青海,以及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分别叫做新疆料(于阗料、和田料、且末料等)、青海料和加拿大料、韩国料等。

与新疆和田白玉籽料相似的玉石:新疆所产和田玉最具“白细润”的特点,油脂饱和度很高,其中又以新疆和田籽料为最好,每年涨幅达20%。

新疆和田籽料乃是“白细润”的典型代表,在白色A4的衬托下,仍能保持纯白的特色,颗粒感均匀,局部偶有石花,无层状构造。

正因如此,市场上常有不良商家以青海料、俄罗斯料、韩国料等冒充和田籽料出售,更有非软玉类白色石种的混杂,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困惑。

青海料基本为山料,分老矿和新矿,老矿指清代即已开发的矿区,新矿是现在才开发的矿区,因所产玉石成品最接近新疆和田籽料,是目前各地和田玉中涨幅最大的,其中又以老矿青海料为最,“白细润”度都很好,从去年起开始暴涨。

目前市场所看到的“籽料”半数为老矿青海料。

新矿青海料物化性质不稳定,放久了会氧化,发青发灰,外观与新疆和田青白料差不多。

当新料还白细润的时候当做籽料买进,一段时间后发青发灰就贬值了。

青海料多数属于显微叶片状变晶结构,结晶粒度稍粗,晶体结合不够紧密,透明度普遍高于新疆和田白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田玉的结构及鉴别(图)多年来,玉以其温泽莹润的独特气质成为珠宝界的新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追捧,而玉器投资也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投资方向。

伴随着玉器市场的日趋壮大,人们的收藏和投资观念也渐渐成熟起来。

然而至今为止仍有少数收藏者和商家把目光全部聚集在和田籽玉上,而忽略其他玉种的存在。

个人认为这种观念是收藏的一个误区,不管是和田玉,青海玉还是俄罗斯玉,它们都是软玉这个大家族中的成员,是平等的兄弟姐妹关系,不同的产地和生存环境可能导致了他们不同的特征和性格,但绝无高低贵*之分。

所以希望大家抱着平和客观的心态去看待每块玉,而不要将产地作为衡量其品质的标准。

很多人都很关心如何区别不同产地的透闪石玉,网络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如青海料较透,俄料死白,也有说俄料泛红等等,但事实上青海料并不是都透的,泛红的也不一定是俄料,白度与俄料更无必然的联系。

我觉得玉料的形成环境决定了玉料的结构,玉料结构决定的特性,所以以玉料的结构作为玉料产地的判断依据是合理的。

和田仔料:颗粒度很细小的毡状及纤维交织结构,这种结构会有柔和的反光,同时你如果放大看表面,会发现表面的起伏是圆润柔和的,所以手感会较油润。

里面的面都是交织在一起,分布均匀而边界模糊。

于田料:是一种呈层状分布的纤维交织结构,颗粒也叫小,反映在结构上也较油润,它的层状结构较有规则,所以感觉会较和田料稍透一些,同它层状的结构往往会有特殊的层状断面,层与层之间的断面很易往里面钻。

95于田料是于田料中的上品,层与层之间的解理不明显,白度高,细腻油润,不比仔料差的。

95于田料不太容易与仔料区分,但也不必区分,因为价格是差不多的。

其他的可以根据层状结构来判断。

(子料的水线)和田籽玉玩玉玩的是什么?个人认为不该只停留在放在手心把玩摩挲的阶段,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去探求每块玉背后的故事,了解它的产地,特性,品种……其实这对玩玉人来说也是一种乐趣。

青海玉同和田玉一样属于软玉范畴,因产自青海而得名,行内人也称之为昆仑玉,但我们并不提倡这种叫法,因为众所周知,和田玉也是产自昆仑山脉,如果仅青海玉被命名为昆仑玉,并不确切,而且难免被人认为有误导之嫌疑。

因市场价格比较低,常常冒充是新疆和田玉。

但是青海玉与传统的和田玉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青海玉呈半透明状,比和阗玉透明度要好,质地也比和阗玉稍粗,比重比和阗玉略低,质感不如和田玉细腻,缺乏羊脂玉般的凝重的感觉,经常可见有透明水线;青海料颜色也稍显不正,常有偏灰偏绿偏黄色,也多有黑白、黑黄、绿白、绿黄相杂的玉料而被用做俏色。

青海玉基本都是山料。

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的高原丘陵地区,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青海软玉与和田玉在硬度、比重、结构、玉色等方面特征都基本相同,青海产软玉完全符合和田玉定名的涵义。

青海软玉大量产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青海白玉曾以其优良的质地,震动了和田玉的市场。

但是由于近几年的疯狂开采,矿产资源近乎枯竭,因此,青海玉具有很高的投资、收藏价值。

按照产出状态青海料可以分为黑皮料、土皮料、戈壁料和山料。

黑皮料:黑皮料是青海料中最早发现的,发现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但在雅园以往的经历中,曾发现过切口有明清工具开采痕迹的黑皮料,但由于当时不够重视,没有留下标本。

黑皮料暴露在土层表面,以独立状态存在,属于次生料(其原生矿为青海山料)。

出产块度几公斤到几百公斤不等,其皮色反映是分布不均的黑皮,呈块状或点状,有的黑中带黄褐色斑点,接近籽料的黑皮,但料形不像籽料圆润,也不像山料般有棱角。

玉质可与山流水媲美,结构稳定,细腻,大部分偏透,硬度在和田玉范围之内。

玉体出现少量水线。

土皮料:发现时间晚于黑皮料,它存在于土层之中,颜色似和田籽料中的洒金皮。

土皮料的硬度比黑皮料略低,但也在软玉范围之内,油润度及紧密度较好,偏透,水线存在的现象较普遍。

(青海土皮料)(青海土皮料)戈壁料:发现于土层表面,料形为板块状(当地旧称“钢板料”),分布于青海戈壁滩或山上,戈壁滩上发现的钢板料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不等,发现于山上的钢板料则块形较大,几公斤到几百公斤不等,小块的钢板料结构不是很稳定,硬度略高于黑皮料。

一塊非常漂亮的羊脂白玉的戈壁料,有人說戈壁料便宜,那是沒有看到好的各種便宜的小塊戈壁料,一般十幾元到幾十元一塊,這些都是不能利用的料子(戈壁料)以上三种青海料由于过度开采现在基本已经绝迹,所以要找到相应的标本也是比较难的。

山料:质量较好,块度较大,几十公斤到几吨不等,当时用铁锹开采的敲料伤比较少,后来采用炸药开采。

石僵混合料:山料中还有一种玉石结合的石僵混合料,玉与石结合在一起,也叫僵包玉,这种料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不等,出料率较低,僵边玉白度,细度,浓度都较好,可与顶级的和田籽料媲美,而做出的成品也很难分辨出是青海料。

青海玉和和田籽玉一样,按其颜色特征可分为白玉、黄玉、青玉、碧玉、墨玉、糖玉等品种。

但颜色特征较和田玉更为丰富,例如青海软玉中的翠绿色、灰紫色品种在传统和田玉品中都是罕见的。

白玉:青海软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颜色变化较丰富,有灰白、青白、蜡白色,由于结构稳定细腻,透明度明显好于和田白玉,水头较足,当然也不乏油润度较好的青海白玉。

和田白玉中还有一种带浅翠色的玉种,其绿色特征似嫩绿色的翡翠,与青玉、碧玉的绿色有明显不同,这部分绿色软玉很少单独产出,而是附于白玉、青白玉原料的一侧或形成夹层、团块分布。

其制成品大多在白玉、青白玉雕件上形成俏色,青海带翠玉以其稀少的数量和独特的创意空间将成为玉器收藏的热点。

青海白玉带翠色的青海玉黄玉:青海玉中的黄色玉多为山料,透明度较好,水头足。

但产量不多。

青玉:与和田青玉颜色基本相同,绿中带灰黑色,色调较闷暗,半透明,质地细腻,水头足性好。

碧玉:青海碧玉与其他新疆碧玉,俄罗斯碧玉在颜色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它的颜色相比之下显得不那么鲜明,有点发闷的感觉。

青海碧玉墨玉:与和田玉一样青海玉中也有墨玉。

因为玉中墨色含量多少的不同墨玉的颜色也有深浅,青海墨玉中有一种灰紫色的玉,半透明,质地细腻滋润,成色好的呈紫罗兰色,也是相当漂亮的,还有一种青灰色玉,有人称之作“烟灰料”,这两种玉色可归到墨玉的范畴,只是含墨量多少的问题。

青海墨玉灰紫色糖玉:青海软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种,主要为浅黄褐色比较均匀的糖色浸染和斑点状的黑褐色糖。

青海淡糖俄料的物理特性与新疆山料基本相同,有的比较透一点,可能因所处的纬度高一点,所以色调偏冷,有僵硬的感觉,油润性比较差。

现在市场上最好的俄料价格已超过新疆料了,因为新疆已好几年没有开采出上等的山料了,现在出产的新矿料质量还比不上上等的俄料。

所以个人认为好的俄料升值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从近期新疆玉与俄罗斯玉的比较来看,仅就山料而言俄罗斯白玉一般隐约有点儿泛红,而新疆玉泛青。

像这样好的俄玉籽料要价也不斐,这手镯要十六万,玉牌三十万俄料精雕牌白玉永结同心牌、现在国家并无白玉的质量分级标准(因为玉的成分、白度和结构细腻程度可以测量,而油润度和温润度都没有量化指标可以界定的),所以造成市场的混乱。

另据悉,和阗地区有一个软玉的地方标准,这应该是为了将新疆玉推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而订立的,它的羊脂白玉标准比较低,按此标准,上等的俄料、青海料、新疆料不分山料水料都是羊脂白玉(新疆矿岩鉴定机构都在执行这个标准)这与我们业内所说的羊脂白玉标准差距是相当大的!真正意义上的羊脂玉是指产于新疆和阗于田地区白玉河河床的上品白籽料。

但目前此类上品料种早就已经基本绝产了,而我们目前在市场上所可以见到的所谓‘羊脂料’大多为新疆昆仑山上随积雪融化后冲刷下来的籽料,也称为山料(或山流水)其料种质高者与籽料无异。

至于其他料种如昆仑山上开采的矿料,俄罗斯矿料等等,质地上已经与籽料有天壤之别了,其质高者色虽白,但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羊脂玉’。

标本,从左到右分别是:青海料、俄料(带糖色)、子料、山料、河磨料、碧玉、青白、山料墨玉白玉糖料黄口料样本各种碧玉样本作偽玉石樣本常见皮色样本如何辨别和田料、俄料和青海料(组图)【和阗山流水料】仿清中期白玉卧马摆件山流水料通常也带皮,但从原料外观看,只是山料的棱角磨去一些而已,还未成仔料的卵石状。

因常发现玉山料产地附近的沟壑或溪流中,甚至是冰川的冰舌附近,故得名,很多戈壁料也有这种介于山料和仔料之间的外型,只是硬度更高,表面油性稍差而已。

【和阗山料】和阗白玉摆件--马上封猴【和阗灰白玉籽料】籽料渔翁得利【和阗高白籽料】和阗仔料白玉嘎拉哈细腻油润。

白度油性都近似羊脂玉【和阗灰白玉】虽然经常被标成青白玉,实际并不闪青,而是闪灰。

这种料子最近见到的和阗料、俄料和青海料的标本仅见和阗玉中有,而其他软玉少见(青海料中的烟青大多偏紫)。

所以我将其列为和阗玉的标志性玉种并建议命名为和阗灰白玉。

【和阗羊脂玉】手头没有羊脂玉,发个接近的看看。

和阗仔料脂玉观音挂坠和阗仔料白玉,细腻油润,无瑕疵。

油性极佳。

工艺精细。

【标准俄料】闪青,表面抛得贼亮。

典型的俄料和典型的广东工。

【高白俄料--带糖色】【高白俄料】【老坑青海料】闪青,细腻油润。

密度和油性都达到和阗料的级别。

仔细看中间有横向水蚊。

【新坑青海料】透的没法说了,一目了然。

【青海玉烟青料】又称青海黑白料。

与和阗青花仔料的对比(常有人用前者冒充后者卖的):【河磨料】河磨料是东北出产的软玉,产自岫岩细玉沟,多为砾石状,属角闪石族透闪石类玉看看一些真才实料的和田籽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