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弹力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弹力》力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弹力》力PPT课件

第六页,共二十页。
第七页,共二十页。
二、弹力
总结: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2)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 塑性,发生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第八页,共二十页。
二、弹力
2.弹力
【演示】(1)用力拉弹簧,然后松手; (2)用力压钢尺,然后松手。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第十七页,共二十页。
四、典型例题
3.有一弹簧测力计,当挂钩上没有施加力时,指针不是在零刻度线 上,而是在0.2 N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挂钩,读数为4 N, 则手拉弹簧的力为( C )
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3)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4)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第十四页,共二十页。
三、弹簧测力计
4.分组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感受1 N、3 N、5 N的力。 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 力计的拉力F1=______; 在水平桌面上拖动文具袋匀速前进,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 计的拉力F2=______。
(4)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第二十页,共二十页。
第十五页,共二十页。
四、典型例题
1.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为______ ,0~分5 N度值为 ______0_._2 N,现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2.4
第十六页,共二十页。
四、典型例题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弹力》课件ppt

《弹力》课件ppt

原状 施加外力 停止用力 产生形变 形变保留
弹性形变 弹性限度 塑性形变
二、弹力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哪幅图中,A、B之间有弹力?
AB 甲
AB 乙
FB
FA
AB

2、产生条件
①物体相互接触 ②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种类
F支
F拉
F推
F压
支持力、压力、拉力等
4.弹力的方向
所以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三、弹簧测力计 (测力工具)
刻度盘 单位
弹簧 指针
挂钩
L0=5cm L1=6cm L2=7cm L3=8cm
1cm
2cm
3cm
F1=2N
F2=4N
F3=6N
2、使用方法: 线方向轻拉几次
第2节 弹力
力的作用效果
? 改变物体形状,使它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恢复到原来形状 弹性形变
没有恢复到原来形状 塑性形变
一、弹性、塑性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销外力,能自动恢复 到原状的性质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销外力,不能自动恢 复原状的性质
弹簧
橡皮 泥
原状 施加外力 停止用力 产生形变 形变消失
A.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 物体的作用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 越大伸长的越长
D.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 生的力
2.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 别是( )
A.4N和8N C.4N和0N
B.4N和4N D.8N和8N

弹力ppt

弹力ppt

2、使用方法:
1.弹簧弹性
(1)观 量程、分度值 2.摩擦
察: (2)检 查不能超量程
(3)测 力的方向要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物体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读记:视线与刻度板垂直
示数表示钩上所受拉力的大 小
其他弹簧测力 计
握力计 托盘称 弹簧秤
练习
某同学用10N的力,向右拉弹簧 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静止,问示数 是多少?墙对弹簧称的拉力是多少? (不计称的自重)
3、弹力的种类
F
F


F

F

支持力、压力、拉力 等
三、弹簧测力计 (测力工具)
刻度盘
单 位
弹簧
指 针
挂 钩
三、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 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L0=5c m
L1=6c m
L2=7c m
L3=8c m
1c m
2c m
3c
F1=2 N
F2=4 N
m
F3=6 N
F=50 N
F
F=50 N
第七章 第2节 弹力
力的作用效果
? 改变物体形状,使它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恢复到原来形 弹性状形变
没有恢复到原来形 塑状性形 变
一、弹性、塑 性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销外力,能自动恢
复到原状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销外力,不能自动 恢复原状
橡皮



原 状
10 N
10 N
F= 10N
练习
某同学用10N的力,向左、右同时 拉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静止,问 测力计示数是多少?(不计称的自重)

精品课件-《弹力》PPT课件

精品课件-《弹力》PPT课件
(3) 测量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 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 的摩擦或卡壳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 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
弹簧测力计使用正确的是(A)
A
B
C
D
弹簧测力计 倒拉,指针 未指零
②物体发生了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 )
③只要接触的物体,一定会有弹力。( × )
(活动2)观察弹簧测力计
1 、弹簧测力计的作用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3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4、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提环
刻度板
解释弹簧伸长的长度









度伸 长 的长伸 长 的度长

(2)制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 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伸长就越长。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 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符号N
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 (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
(2) 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准零刻 线,若不是,应调零。
拉力方向与 弹簧轴线不 在一直线上
指针未指零 就使用
GMS型锚索测力计
SKN系列测力计
握力计
测力环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 而具有的能量。
1.4N
练一练:
2、以下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D)
A.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初中物理《弹力》完整课件

初中物理《弹力》完整课件

初中物理《弹力》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弹力》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及影响因素,了解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计算。

2.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日常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小球、直尺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小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弹性玩具,如弹跳球、弹力小车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玩具为什么能弹跳?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力的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3. 教学内容展开:(1)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影响因素:物体的弹性系数、形变量等。

(4)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弹簧秤、橡皮筋、弹力绳等。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弹力的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弹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6. 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弹力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概念2. 弹力的产生条件3. 弹力的影响因素4. 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道关于弹力的应用题。

题目:一根弹性系数为30N/m的弹簧,在受力后形变量为0.2m,求弹簧所受的弹力。

答案:弹力F=kx=30N/m×0.2m=6N。

2. 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后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弹力与其他力的关系,如重力、摩擦力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计算。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二节《弹力》精品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二节《弹力》精品课件
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 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七 物理
10.(2011年湖北省黄冈市第23题)在弹性 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 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 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 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 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 B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七 物理

这个力是

多少N?

F= 1.4N
七 物理
七 物理
概念辨析训练
• 例题1.下面对弹力的理解是正确还是错误的? • A.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能产生弹力 • B.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产生了弹力 • C.弹力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反抗自身的形变 • D.弹簧越长弹力越大,弹簧越短弹力越小
A错。必须发生弹性形变; B正确; C正确; D错。弹簧在伸长情况下,伸得越长弹力越大;在压缩 状态下,缩得越短,弹力越大。
是( B )
A. 8N B. 4N C. 0 D. 8N或0
注意:弹簧测力计无论怎样使用,它的
示数都应该等于作用在挂钩上拉力的大小, 与施加在吊环上的力无关
七 物理
9、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几种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
在“0”刻度处。 C、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
七 物理
七 物理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
1、会使物体发生形变;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1)形状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外形发生变化。
如弹簧被压缩,弹簧的长度有长变短
2)体积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二节弹力课件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二节弹力课件
②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 视察不到物体的形变,就一定没有产生弹力 C. 只有产生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D. 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产生
的弹力大
③弹簧长10 cm,用1 N的力拉弹簧时弹簧长11 cm,
用5 N的力拉它,弹簧的长度为( B )
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力
做一做:
用一定程度的力分别压直尺、拉橡皮筋和挤压橡 皮泥、弯折铜丝;松手后,结果有什么不同吗?
结果:直尺和橡皮筋能恢复到原状;橡皮泥和铜丝不能 恢复到原状。
想一想: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弹性:物体受力时产生形变,撤掉外力之后, 能恢复本来形状的特性。如橡皮筋、 弹簧等。
塑性:物体受力时产生形变,撤掉外力之后, 不能自动恢复本来形状的特性。如橡 皮泥、铜丝等。
相挤压,它们之间有没有弹力?
答:没有,因为两球之间没有产生弹性形变。
弹力的分类: 1)拉力 2)压力和支持力
弹力的作用点:
在直接接触,使它产生了弹性形变物体的 接触点或接触面上。
线拉电灯
重物对地面的压力
弹力的方向:
总是指向施力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与 接触面垂直)
① 支撑面的弹力: ➢压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 的物体 ➢支持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 向被支持的物体
(N)
长度(cm) (cm)
0.5
4
1
3
1
5
2
1.5
6
3
分析论证: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 簧的伸长就越长。
弹簧测力计

八下物理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课件7.2弹力(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测试卷练习卷课时同步

八下物理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课件7.2弹力(2)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测试卷练习卷课时同步
相互接触 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的表现: 压力 支持力 拉力 推力
8/7/2022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例题1.
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力中是弹力的是( A B )
A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 B 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C 木块受到的阻力
D 木块受到的重力
例题2.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

多少N?

8/7/2022
1N? 5N? 10N?
F= ?N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例题1.一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两人分别用5N
的力拉挂钩的吊环,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5 N.
例题2.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时,测一个物体重 力时,手持挂钩,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测力计的
读数为5N,则物体的重力为( C )
A.大于5N
第七章 力
8/7/2022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弹性: 类似于弹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 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 性叫弹性.
塑性: 类似橡皮泥,物体受力变形后不 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 叫塑性.
弹性形 物体变形后可以恢复原状的形
变:
变。
塑性形变: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
8/7/2022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学习之路,时刻保持谦虚!熟能生巧,正像下面这 个故事说的一样!
故事再现
自学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 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 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 理。自学来自导(一)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 清楚。
8/7/20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