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 (电脑扫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 1948年7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公开了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的消息。它就 像颗重磅炸弹,在全世界电子行业“引爆”出强烈的冲击波。在电脑领域引来一 场晶体管革命,电子计算机从此将大步跨进了第二代的门槛。 1954年,贝尔实验室使用800支晶体管组装成功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晶体管计 算机 TRADIC。 1960年,出现了一些成功地用在商业领域、大学和政府部门的第二代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还有现代计算机的一些部件: 打印机、磁带、磁盘、内存、操作系统等。 新的职业,如程序员、分析员和计算机系统专家,与整个软件产业由此诞生。
任务管理器(快捷键ctrl+alt+del)结束某些不用的进程来加快我们电脑响应时
间。电脑里面不要装太多的杀毒软件,一般一个就够了,也不要隔三差五的就 进行一次全盘杀毒,杀毒对硬盘伤害还是比较大的,减少硬盘使用的寿命。
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3.环境方面
电脑对于使用场所的环境是有要求的,不良的环境条件,会影响电脑的使用,甚至造成电
DIP插接元件,大工厂用波峰焊接或表面装配来连接插件,而一些生产杂牌的小厂,
他们很多部件是用人工装配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了。最后来澄清一个误区,主板并 不是层数越多越好,关键要看工程师的设计水平。
主板的工艺
(2)布线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蛇行布线,其主要的作用是保证各条线的长度一致,减少工 作时的电感和互相产生的干扰。好的主板版面平整,小电容等元件没有被压倒或明显变形 的痕迹,丝印字符清析,标注完整,铜箔导线光滑,无毛刺,焊点均匀。 (3)插槽
计算机应用基础
xtdnsve.
目录
计算机的诞生
组成 习惯
整理
计算机发展史
杀毒
第一部分
•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于1946年问世,有人说是由于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认为计 算机产生的根本动力是人们为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是为了把人的大脑延伸, 让人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展。 正如汽车的发明是使人的双腿延伸一样,计算机的发明事实上是对人脑智力的 继承和延伸。近10年来,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管理、 办公自动化等。由于计算机的日益向智能化发展,于是人们干脆把微型计算机 称之为“电脑”了。
性能的优劣。从好到坏依次排列为:蓝、绿、黄、橙、红、棕、黑、灰、金。当然
判断电容的好坏还有电容的介质损耗、漏电、卷积电感和等效电阻等区别。
第三部分
• 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1.要正确的开机关机
电脑能够正确的开关,对于使用寿命大大提高。由于电脑在刚加电和断电的
瞬间会有较大的电冲击,会给主机发送干扰信号导致主机无法启动或出现异常, 因此,在开机时应该先给外部设备加电,如显示器、音箱、打印机、扫描仪,然 后才给主机加电。但是如果个别计算机,先开外部设备(特别是打印机)则主
接地的要求是国家强制要求电器产品符合3C认证要求的必要且充分的条件。 如果不能使电脑可靠接地,就有可能使你在使用电脑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故障, 如莫名其妙的死机、重启等。同时,可靠接地,也是让用户安全 使用电脑的有利保障。
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2)预防雷电 品牌电脑在进行设计时,已为你设计了防雷电的措施。但为了你更好的避免雷电的侵
“脑”
今天围绕三个部分交流
为什么做
怎样改进
为什么要管好电脑文件?
这些悲催的情况有木有?
老板 站在你面前让你提交文件,你发现它不见了!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费城公诸于世。 ENIAC 由美国政府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70,000个 电阻器,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比Mark I快1000倍, ENIAC是第一台普通用途计算机。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它是由“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提出的。
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4)静电
电脑是由几千万甚至几亿个晶体管组成的,静电对它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敌。特别是
在干燥的地区,静电的危害更大。所谓静电,其实我们常常遇到它,比如,在干燥的冬季, 当你用手接触他人或房门时感到的刺痛感,就是静电放电的表现。 这种静电对电子器件的危害是非常隐蔽的,也就是说,它所造成的损害,一般情况下是察
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2.电脑运行时需要注意什么?
电脑进入桌面时,应先等上30秒左右再运行各种程序。
因为电脑进入到桌面时还有很多后台程序在执行,这时候的处理器的负载最 大,用户要是再运行其他桌面程序时就增加了处理器的负担,运行的速度反而会 变慢,甚至无响应,适得其反。 想要运行某个程序时只需要双击一次就可以了,不要看没有什么反应时 就双击多次,结果等待的时间会更长。当电脑运行程序没有反应时我们可以借助
机无法正常工作,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相反的开机顺序。
关机时则相反,应该先关主机,然后关闭外部设备的电源。这样可以避免主 机中的部位受到大的电冲击。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WINDOWS 系统也不能任意开关,一定要正常关机;如果死机,应先设法
“ 软启动 ” ,再 “ 硬启动 ” (按 RESET 键),实在不行再 “ 硬关机 “ (按电源开关数秒种)。
害,建议最好在有雷雨的时候,切断主机、显示器等设备的电源,将网线从主机上拔下,
在雷雨过后,再重新接好。
(3)温、湿度
电脑在使用中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是常温、常湿即可。所谓常温、常湿 是指:温度在10至35度范围内,湿度在40%至80%范围内。 如果打算将电脑放置一段时间,如放假期间,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对环境的 要求要比使用中的环境要求低,只要不太潮湿即可。但是,当你要使用这些电脑 时,请务必不要立即加电开机使用,而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一 到两天),然后在满足使用环境的条件下加电开机使用。
计算机发展史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 虽然晶体管比起电子管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晶体管还是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会 损害计算机内部的敏感部分。1958年发明了集成电路(IC),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 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于是,计算机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这一时期
的发展还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
脑的损坏。因此你应该注意以下环境因素:
(1)供电 良好的供电是正常使用电脑的基本条件。电脑对市电的基本要求是:市电电压应稳定 220V±10%范围内,没有瞬间停电的现象。如果你的电脑的使用环境的电压不稳,可考虑 为电脑加装交流稳压器或在线式UPS电源。
在供电方面,电脑除了要求电压稳定外,新一代电脑都要求将电脑可靠接地。
棕毛刷或吸尘器,扫掉或吹掉电脑内部部件上的灰尘。在这一操作过程中,一定要
小心,不要过于用力或碰坏电脑部件。 在显示器等外设的清洁方面,主要是显示屏幕的清洁,清洁时,要用半干的棉布, 轻轻擦拭屏幕表面,将屏幕上积蓄的灰尘擦掉。
(可以在商店里购买专用的清洁套装)
第四部分
• 电脑文件的整理
怎样拯救我们的
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5)灰尘 在防尘方面,只要电脑使用场所比较干净就可以了。但对于使用时间较长的电脑,定 期地为电脑除一除尘,这样能减少电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也能延长电脑的使用寿命。因 为灰尘在电脑中积聚过多,会使电脑中的部件短路、产生静电放电,影响电脑的散热等。
所以定期除尘是非常必要的。
清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主机,另一个是显示器、键盘等外设在主机方面,清洁的 方法比较简单。首先,你要断开电脑的电源(即拔下电源线),然后打开机箱盖,用
计算机产生的动力是人们想发明一种能进行科学计算的机器,因此称之为
计算机。它一诞生,就立即成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掀开自工业革命后的 又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其实计算机的发明,可以由中国古时开始说起....
计算机发展史
古时人类发明算盘去处理一些数据,利用拨弄算珠的方法,人们无需进行心算,通过 固定的口诀就可以将答案计算出来。 这种被称为“计算与逻辑运算”的运作概念传入西方后,被美国人重视了起来。 直到十六世纪 发明了一部可协助处理乘数等较为复杂数学算式的机械,被称为“棋盘计算器“ 但这时期只属于纯计算的阶段,要到十九世纪才有急速的发展。
用电磁信号来移动机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一次计算)并且适应性很差只用
于专门领域,但是,它既可以执行基本算术运算也可以运算复杂的等式。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2月14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
ENIAC (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计算机发展史
• 第一代 电子管 计算机(1945-1956)

第二代 晶体管 计算机(1956-1963)


第三代 集成电路 计算机(1964-1971)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1971-现在)
计算机发展史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美国政府寻求计算机以开发潜在的战略价值。 这促进了计算机的研究与发展。 1944年霍华德.艾肯(1900-1973)研制出全电子计算器,为美国海军绘制 弹道图。这台简称 Mark I 的机器有半个足球场大,内含500英里的电线,使
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电子计算机系列 IBM360系统
计算机发展史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在)
出现集成电路后,唯一的发展方向是扩大规模。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可以在一个
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到了80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在芯片上容纳了 几十万个元件,后来的ULSI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可以在硬币大小的芯片上容纳 如此数量的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 基于“半导体”的发展 1972年,第一部真正的个人计算机诞生了。
主板元件同做工一样重要,好的主板用的CPU,AGP,PCI插槽,都是用FOXCOM、
MOLEX、KORTAK 等外部名牌元件。反复插拔都不会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 (4)电容
电容主要起到保证电压和电流稳定的滤波作用,固态电容一般来说比液态电容要好
工作稳定。判断电容的好坏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电容量的温度系数,指电容在临界温 度范围内,每变化1℃,电容量的相对变化值。温度系数越小越好,小的温度系数可 以保证电容容量的稳定性。国际上通常用电容的外观颜色来直观表达电容温度补尝
二是计算机已从单纯的军事用途进入公众的数据处理领域 真正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第二部分
• 计算机的组成
结构解析
主板的工艺
(1)主板的厚度 现在一般的主板都是多层的印刷电路板。台湾主板商为了降低成本,现在大多用的是
四层板,而欧美厂商出的很多都是服务器板,为了稳定用的多是六层,而早期的主板都是
双面板。 所谓的多层电路板,就是把两层以上的薄双面板牢固的胶合在一起成为一块组件,这 种结构即适应了复杂的设计又改善了信号特征,其中的电源线路层和地线层深埋在主板的
内层,不易受到电源杂波的干扰,尤其是高频电路,可以获得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表层一
般为信号层,如此一来电路板的体积也可缩小,成本可以降低。不过多层设计带来的最大 问题就是难以修理,如果在安装主板过程中过度的弯曲,可能会破坏其中隐藏的铜导线。 修理这样的破坏是非常困难的。另外主板上有很多的电阻和电容,如SMT贴片式元件,
觉不到的,而且普通的检测仪器也检测不出来。所以,防止静电对电脑的损坏就更加必要
了。 那么我们有什么方法来预防静电呢?其实只要你接触电脑内部的部件时,先
洗一洗手,摸一下金属物体(如暖气片、水管等),并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就
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静电对电脑部件的损害。如果有条件,在拆装电脑部件时, 佩戴一个防静电手环,就基本消除了静电的危害了。
1981年,IBM推出个人计算机(PC)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学校。80年代个人计算
机的竞争使得价格不断下跌,微机的拥有量不断增加,计算机继续缩小体积, 从桌上到膝上到掌上。PC从此进入普及年代。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计算机发展史
从ENIAC揭开计算机时代的序幕,不难看出这里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计算机已从实验室大步走向社会,正式成为商品交付客户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