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DIY的知识扫盲
电脑DIY基本知识扫盲

电脑DIY基本知识扫盲(目录和cpu)总目录:1楼:CPU类1. ES版的CPU2. CPU与内存同步(异步)超频3. CPU的CnQ技术4. 扣肉CPU5. DIY领域中的OC6. CPU外频和CPU的总线频率之间的关系7. AMD的H-T总线8. CPU主频9. CPU核心类型10. CPU接口类型11. CPU针脚数12. CPU封装技术13. CPU的流水线14. CPU的步进(Stepping)2楼:主板类1. BIOS和CMOS简介:2. PCB简介3. 主板的南北桥芯片4. 主板上的扩展插槽5. 内存控制器6. 内存控制器的分频效应7. 图解ATX主板上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位置3楼:显卡类1. 公版、非公版和刀版显卡2. 显卡的SLi和Crossfire3. 显卡的核心和显存4楼:内存类1. 内存的CL值和内存延迟2. 为什么DDR2-667的主频是667MHz,而工作频率却是333MHz?3. DDR、DDR2和DDR3内存介绍和比较4. ECC内存5. GDDR和DDR的区别6. 内存封装技术5楼:硬盘类1. 硬盘的类型2. 硬盘的RAID功能3. 硬盘的NCQ技术6楼:显示器类1. LCD显示器DVI接口类型2. LCD显示器的“点”缺陷3. LCD类型4. TFT液晶面板类型7楼:其他1. 通路商2. HI-FI音响系统3. HDCP技术4. 计算机中数据传输的方式:串行通讯和并行通讯5. 鼠标和键盘的接口:PS/2接口6. HTPC(个人家庭影院电脑)7. PS的含义CPU类:1. ES版的CPU:ES(Engineering Sample)是工程样品,一般是在新的CPU批量生产前制造,供测试用的CPU。
2. CPU与内存同步(异步)超频:CPU与内存同步即调整CPU外频并使内存频率与之同频工作。
举例:Intel Core 2 Duo E4300默认外频是200MHz,宇瞻黑豹II代 DDRII667 1G默认频率是333MHz,若将CPU外频提升至333MHz,此时CPU外频和内存频率相等,即CPU与内存同步超频。
DIY组装电脑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识

DIY组装电脑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识通常情况下懂些电脑知识的人,一般都是自己组装电脑,这样能花品牌电脑的价钱获得更好的电脑配置,性价比超级高。
当然,不会自己组装的也可以直接网上购买组装机,比如,淘宝、京东等就有很多卖家把已经组装好的电脑上架销售,咱直接购买就行了!1.什么是DIY 电脑组装电脑是每一个喜欢电脑的人都希望学会的一项技能,通常也把这个过程称为DIY 电脑。
DIY 是英文Do It Yourself 的缩写,又译为自己动手做,DIY 原本是个名词短语,往往被当作形容词使用,意指“自助的”。
在DIY 的概念形成之后,也渐渐兴起一股与其相关的周边产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让DIY 融入生活。
DIY 的电脑从一定程度上为用户节省了一些费用,并帮助用户进一步了解电脑的组成,真正认识和深入了解电脑。
2.组装电脑的必购硬件组装电脑必须要选购的硬件有主板、CPU、内存、硬盘(或者固态硬盘)、机箱、电源、显示器、鼠标和键盘。
另外,显卡、声卡和网卡也属于必购硬件,但是,这三个硬件除了可以单独选购外,也可以选购集成了显卡、声卡和网卡的主板。
3.组装电脑可用的软件下面介绍电脑可用的应用软件的主要类型和代表软件,以便于组装电脑时进行选择。
◎办公软件:是电脑办公中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用于处理文字、制作电子表格、创建演示文档和表单等,如Office、WPS等。
◎图形图像编辑软件:主要用于处理图形和图像,制作各种图画、动画和三维图像等,如Photoshop、Flash、3ds Max和AutoCAD等。
◎程序编辑软件:是由专门的软件公司用来编写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电脑语言,如汇编语言、C语言、Basic语言和Java等。
◎文件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对电脑中各种文件进行管理,包括压缩、解压缩、重命名和加解密等,如WinRAR、拖把更名器和高强度文件夹加密大师等。
◎图文浏览软件:主要用于浏览电脑和网络中的图片以及阅读各种电子文档,如ACD See、Adobe Reader、超星图书阅览器和ReadBook等。
电脑DIY配置组装中有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介绍

游 戏 时 DD 6 R6 7和 DDR8 0 的 性 能 差 0 异 也 只 在 2 一3 的 差 距 ,可 以 感 觉 % % 出 实 际 差 别 吗 ? 我 让 你 超 到 DDR1 0 00
题 ,只认 为 电源 功 率够 用就 可 以了 , 殊 不 知 电 源 的 供 电 稳 定 性 直 接 影 响 硬 件 ( 别 是 主 板 ) 寿 命 。 例 如 曾 特 的 经 有 个服 务 器 的电源 ,测试 的 时候 ,
…
如 果 是 有 独 立 显 卡 的 用 户 , 买 要
就
。 .
定 3 0
, . 。 .
电源
而且
.
… 8 0 GT, 果 比 E6 5 60 效 5 0+8 0 GT差 也 80 更 加 正 常 ,希 望 大 家 购 机 时 不 要 只 看 C U, 还 得 根 据 自 己 的 实 际 用 途 P 和整 体 性能 均衡 去 考虑 。 笔 者帮 人 配 机 的时 候 就 遇 到 N 个 人 说 什 么 c u 要 强 点 的 , 限 预 P 有 算 内 把 c u 加 强 就 等 于 要 降 低 其 P 它 的 性 能 ,根 本 是 破 坏 整 体 均 衡 性
J l _幽
瑚
1 界 , 1
L 司
例
新
王
蒲
电脑 D Y配置组装中有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介绍 I
电 脑 D Y 相 信 是 很 多 电 脑 发 烧 I 只 能 从 实 测 性 能 去 评 估 。 某 些 人 说 内存 也很 能超
, ,
那是采 用 DG 9 MH 颗
友经 常 会做 的事 , 也 是用 来体 现 自 这
能 , 而 得 不 偿 失 。 跑 个 系 统 看 得 反 你
电脑配置基础知识教学总结

电脑配置基础知识电脑硬件知识扫盲菜鸟提升必看电脑配置知识原文标题:硬件知识扫盲,防止被JS忽悠,菜鸟提升请看(附作者照片)先给大家亮亮原文作者照片,这里先亮一张,下面文章内容中还会附加上一些,应原作者要求,望大家照片尽量不要到处发,谢谢。
笔名:微微下面正式进入正文了,这里先简单写下文章主要大纲,主要对电脑硬件包括cpu,显卡,主板,内存等DIY硬件进行一些简单通俗易懂的介绍,新手必看,高手飘过。
一、处理器CPU知识①CPU的分类CPU品牌有两大阵营,分别是Intel(英特尔)和AMD,这两个行业老大几乎垄断了CPU市场,大家拆开电脑看看,无非也是Intel和AMD的品牌(当然不排除极极少山寨的CPU)。
而Intel的CPU又分为Pentium(奔腾)、Celeron(赛扬)和Core(酷睿)。
其性能由高到低也就是Core>Pentium>Celeron。
AMD 的CPU分为Semporn(闪龙)和Athlon(速龙),性能当然是Athlon优于Semporn的了。
Intel与AMD标志认识②CPU的主频认识提CPU时,经常听到2.4GHZ、3.0GHZ等的CPU,这些到底代表什么?这些类似于2.4GHZ的东东其实就是CPU的主频,也就是主时钟频率,单位就是MHZ。
这时用来衡量一款CPU性能非常关键的指标之一。
主频计算还有条公式。
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单击“我的电脑”→“属性”就可以查看CPU类型和主频大小如下图:我的电脑-属性查看cpu信息③CPU提到的FSB是啥玩意?FSB就是前端总线,简单来说,这个东西是CPU与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
FSB的处理速度快慢也会影响到CPU的性能。
4.CPU提及的高速缓存指的又是什么呢?高速缓存指内置在CPU中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储存器。
分一级缓存(L1Cache)、二级缓存(L2Cache)以及三级缓存(L3Cache)。
一般情况下缓存的大小为:三级缓存>二级缓存>一级缓存。
DIY装机硬件知识

开学啦,又是广大学生朋友学习知识的时刻了,每年的开学季都有许多学生朋友需要配置电脑,不过对于缺乏电脑硬件知识的小白用户来说,配电脑也会是是一件折腾的事。
接下来本文将主要针对硬件参数进行解读,打算装机的小白朋友赶紧学习下吧。
1、CPU看什么期初接触CPU,正规的盒装上都能看到基本的标识,例如型号i7-4770K,频率3.5GHz,缓存8MB,接口LGA1150。
从型号可以基本确认产品的定位,而且频率、缓存这些参数都能直接比较。
比如上图产品i7,本来i7定位于桌面级的旗舰,频率、缓存都比较大,主流的i3频率就3.2G,4M的缓存。
CPU和包装看什么另外开机后,我们通过CPU-Z识别工具,获得CPU所有的信息。
需要知道的几个基本参数有:架构、工艺、频率、缓存、核心数。
基本上除了工艺和TDP越少越好之外,其余参数都越大越好。
其中制作工艺越小,表示越先进,功耗更低。
要注意的是,CPU负载低的时候频率会自动降低。
CPU核心参数检测2、显卡看什么显卡,对PC整机的游戏性能起决定性作用,而大多的显卡包装就型号比较突出,当然有优势的产品还会标注显存容量、显存类型和频率。
一些使用入门显卡,使用低端的DDR3显存,大多都会打着大容量的旗号,其实性能很渣。
上图显示的华硕HD7850龙骑士,使用2GB GDDR5显存,定位中端显卡,玩一般游戏是没有什么压力的了。
显卡和包装看什么看显卡型号,我们要学会看第二位数字。
在NVIDIA产品线上,第二位数字若是6、7、8(比如GTX780、GTX770),则代表这款产品定位高端;第二位数字是5,则一般是定位千元级的中端主力产品,第二位数字若是4、3、2、1,则性能/定位继续进一步下降,例如GTX780要比GTX760强。
看显卡详细信息,与CPU很类似,通过GPU-Z就能看到所有的参数规格。
几个主要的参数是:工艺、流处理器、频率、显存类型、显存位宽。
同样制作工艺越小越先进,其他参数都是越大越好。
最易读懂的DIY硬件常用术语大百科 (1)

2010-04-27CPU1、CPU架构CPU架构,目前没有一个权威和准确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CPU核心的设计方案。
目前CPU大致可以分为X86、IA64、RISC等多种架构,而个人电脑上的CPU架构,其实都是基于X86架构设计的,称为X86下的微架构,常常被简称为CPU架构。
2、制造工艺CPU制作工艺是指生产CPU的技术水平,改进制作工艺,就是通过缩短CPU内部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使同一面积的晶圆上可实现更多功能或更强性能。
制作工艺以纳米(nm)为单位,目前CPU主流的制作工艺是45nm和32nm。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更先进的制作工艺能带来更低的功耗和更好的超频潜力。
3、位宽(32位与64位CPU)32/64位指的是CPU位宽,更大的CPU位宽有两个好处:一次能处理更大范围的数据运算和支持更大容量的内存。
一般情况下32位CPU只支持4GB以内的内存,更大容量的内存无法在系统识别(服务器级除外)。
于是就有了64位CPU,然后就有了64位操作系统与软件。
4、主频、外频、倍频CPU主频,就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在单核时代它是决定CPU性能的最重要指标,一般以MHz和GHz为单位,如Phenom II X4 965主频是3.4GHz。
由于CPU发展速度远远超出内存、硬盘等配件的速度,于是便提出外频和倍频的概念,它们的关系是:主频=外频x倍频。
而我们常说的超频,就是通过手动提高外频或倍频来提高主频。
5、核心数、线程数目前主流CPU有双核、三核和四核,六核也在2010年发布。
增加核心数目就是为了增加线程数,因为操作系统是通过线程来执行任务的,一般情况下它们是1:1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四核CPU一般拥有四个线程。
但Intel引入超线程技术后,使核心数与线程数形成1:2的关系。
6、多媒体指令集MMX、3DNOW!和SSE均是CPU的多媒体扩展指令集,它们对CPU的运算有加速作用,前提是需要软件支持。
如果软件对CPU的多媒体指令集有优化,那么CPU的运算速度会有进一步提升。
DIY电脑的注意事项

DIY电脑——就是去买电脑上的各种零件,例如CPU(中央处理器),内存条,硬盘,显卡,主板(主板就是一块复杂的电路板,CPU所有的零件都要连接在上面)等等东西,买回来,然后再装一起。
很多人都听说过,自己组装电脑并不是把各种零件随便挑一个,然后拼起来就是了,而且还要注意到兼容的问题。
其实DIY电脑就是以前说的兼容机,只不过换个名字叫的好听。
一·定位自己的电脑配电脑,首先要明确,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电脑。
这里,先解释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对电脑要求高的游戏是单机游戏,而不是网游,推动电脑硬件向前发展的始终是单机游戏。
(这里仅拿游戏做参考,毕竟很多人买电脑很大成分是游戏,至于工作学习需要,侧重点不同,后面我会细说)购买电脑的朋友一般对电脑的要求有这么几种:1,性能型:希望自己的电脑有相当强劲的性能,能够通吃2,功能型:对电脑的性能有一定要求,但是不是太苛刻,而且要求功能丰富,有多媒体性质,听歌,看电影,对静音,音质和画质游戏性能都有一点要求的3:实用型:也叫经济型,对电脑没什么要求,只要够用,能够上网,聊天,处理一些简单的工作和学习任务的4:特殊型:这类人群的电脑,他们要求电脑有自己的独特的功能,必须能够胜任给定的特殊的任务,比如复杂绘图,HTPC等等,这种机器往往都电脑的某一个零件的要求相当苛刻,而其他的无所谓。
我帮很多人配电脑,都会先问他“你想配多少钱的电脑,做什么用的,你对机器的最高要求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我总结了一下,基本上有这么些要求,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知道自己需要的电脑是那种类型。
1.要求:日常办公,学习,处理一些文档之类的此类要求对应的电脑是上面的实用型。
这种机器,配出来需要的价格底线是2000,一般3000左右。
2.要求:能玩魔兽世界一类的网络游戏不卡,玩玩魔兽争霸之类的,外观无所谓,只要能好好的用,不出问题,其他的无所谓这种要求对应的是网络游戏性能型。
这种机器,配出来的需要的价格底线是3000,一般是3500左右。
百度K070770电脑DIY扫盲篇

首先我们一般在百度上面谈配置都是指的是“攒机”或者叫"DIY"组装机(当然也有旧电脑升级硬件的)那么电脑的硬件主要就是指“三大件”——CPU、内存、硬盘(以上三样,都是可以升级的项目...囧)而一台电脑当然还需要有:主板、显卡、电源、机箱、光驱等外设、(除此之外还有好多好多~~~散热风扇、鼠标键盘、独立声卡...)然后硬件还可以从类型和品牌的分类;1.主要我们都是分成“I”和“A”(也就是Intel和AMD二大互不两立的品牌)首先是CPU,我们现在用的,主要还是Intel和AMD两种、(注:老鸟都知道除了这2个品牌,还有几个,比如国产“龙芯”,台湾的“VIA威盛”等,不过都不是主流,也不容易买到...另外性能也不怎么地,“龙芯”也就是P3~P4水平~~~囧)虽然目前是Intel的CPU“一统天下”,但是一般DIY玩家,还是比较钟情AMD(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客观的说,AMD走的是亲民路线,同性能的CPU,AMD往往比Intel要便宜很多...)在Intel CPU方面主要有:凌动Atom、赛扬、奔腾、酷睿、i3/i5/i7 等系列在AMD CPU方面主要有:闪龙、速龙/速龙II、羿龙/羿龙II 等系列另外就是芯片组,也就是关系到主板,一般也就是按照Intel和AMD来分类的某种意义上来说,2者不能相互兼容(由于不同的CPU架构和接口不同,所对应的芯片组也就不同,这样相应的确定了其他硬件;当然也有可以同时兼容2款CPU的主板,但是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就不详谈了,另外选择了CPU的同时往往显卡的类型也被确定了...)一般Intel的CPU都要配以Intel主板,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主板型号(按性能和价格升序排列)有:G3、G4、P4、P5、H55、P55、X58等主板.(另外,最近市面上还有G5/G6主板,其实就是G3/G4主板换了个名头,给商家一个噱头。
性能一般,所以不推荐大家购买)首先是G3、G4类主板,可以说是最入门级的主板,兼容一切Intel 赛扬、奔腾系列CPU,本身自带X4500集成显卡,性能很一般,是初级配置的首选,不过本人亲测,也只能勉强看看720P高清,玩玩小游戏,价格都在299-399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脑DIY基本知识扫盲CPU类:1. ES版的CPU:ES(Engineering Sample)是工程样品,一般是在新的CPU批量生产前制造,供测试用的CPU。
2. CPU与存同步(异步)超频:CPU与存同步即调整CPU外频并使存频率与之同频工作。
举例:Intel Core 2 Duo E4300默认外频是200MHz,宇瞻黑豹II代DDRII667 1G默认频率是333MHz,若将CPU外频提升至333MHz,此时CPU外频和存频率相等,即CPU与存同步超频。
CPU与存异步则是指两者的工作频率可存在一定差异。
该技术可令存工作在高出或低于系统总线速度33MHz或3:4、4:5(CPU外频:存频率)的频率上,这样可以缓解超频时经常受限于存的“瓶颈”。
3. CPU的CnQ技术:CnQ是Cool & Quiet的简称,跟Intel的SpeedStep及AMD移动平台CPU的PowerNow!功能近似,这是AMD用于桌面处理器的一项节能降耗的新技术。
其作用是在CPU闲置时降低频率和电压,以减少发热量和能耗;在CPU高负荷运行时提高频率和电压,确保任务运算的顺利完成。
CnQ的这种CPU能耗的调节功能可以事先通过相关的CnQ管理工具预置并随时调整。
在目前CPU发热量和能耗都大幅提升的前提下,CnQ显得非常实用,能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Athlon 64系列处理器除了ClawHammer核心的部分产品不支持CnQ外,其余均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AMD低端的Sempron系列处理器也支持该项技术。
不过由于Athlon 64产品核心和步进代号不同,对CnQ的支持程度也有所不同。
4. 扣肉CPU:是intel推出的新一代CPU是他们用来对付竞争对手AMD的最新产品AM2的武器采用CORE DUO而不是我们常见的构架了。
它的中文发音是"酷瑞"(标准的应该是酷睿,这里方便各位理解),所以读起来有点像扣肉。
5. DIY领域中的OC:“OC”,英文全称“OverClock”,即超频。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超越标准的时钟频率。
超频者就是"OverClocker"。
6. CPU外频和CPU的总线频率之间的关系(感网友大头彬提供资料)(1)前端总线(FSB):英文全称Front Side Bus。
对Intel平台来说前端总线是PC部2台设备之间传递数字信号的桥梁。
CPU可以通过前端总线(FSB)与存、显卡及其他设备通信。
FSB频率越快,处理器在单位时间里得到更多的数据,处理器利用率越高。
对于AMD,K8以后系列CPU来说,由于其CPU部集成了存控制器,也就没有了前端总线这个概念,取而代之的是H-T总线频率。
(2)前端总线(FSB)带宽:FSB带宽表示FSB的数据传输速度,单位MB/s或GB/s 。
FSB带宽=FSB频率*FSB位宽/8,现在FSB位宽都是64位。
举例:Intel Core 2 Duo E4300的FSB频率是800MHz,则其FSB带宽=800*64/8=6.4GB/s。
AMD Athlon 64 X2 3600+(65nm)的H-T总线频率1000MHz则其H-T总线带宽=1000*64/8=8GB/s(3)CPU外频与总线频率的关系:Intel FSB频率=Intel P4 CPU外频*47. CPU主频CPU的主频,即CPU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
通常所说的某某CPU 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频”。
很多人认为CPU的主频就是其运行速度,其实不然。
CPU的主频表示在CPU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
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定量两者的数值关系,因为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缓存、指令集,CPU的位数等等)。
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
比如AMD公司的AthlonXP 系列CPU大多都能以较低的主频,达到英特尔公司的Pentium 4系列CPU较高主频的CPU 性能,所以AthlonXP系列CPU才以PR值的方式来命名。
因此主频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CPU的主频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速度却是至关重要的。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某个CPU在一个时钟周期执行一条运算指令,那么当CPU运行在100MHz主频时,将比它运行在50MHz主频时速度快一倍。
因为100MHz的时钟周期比50MHz的时钟周期占用时间减少了一半,也就是工作在100MHz主频的CPU执行一条运算指令所需时间仅为10ns比工作在50MHz主频时的20ns缩短了一半,自然运算速度也就快了一倍。
只不过电脑的整体运行速度不仅取决于CPU运算速度,还与其它各分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关,只有在提高主频的同时,各分系统运行速度和各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都能得到提高后,电脑整体的运行速度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8. CPU核心类型核心(Die)又称为核,是CPU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CPU中心那块隆起的芯片就是核心,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
各种CPU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都会有科学的布局。
为了便于CPU设计、生产、销售的管理,CPU制造商会对各种CPU核心给出相应的代号,这也就是所谓的CPU核心类型。
不同的CPU(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都会有不同的核心类型(例如E6300的核心Allendale、E6600核心Conroe等等),甚至同一种核心都会有不同版本的类型(例如Northwood 核心就分为B0和C1等版本),核心版本的变更是为了修正上一版存在的一些错误,并提升一定的性能,而这些变化普通消费者是很少去注意的。
每一种核心类型都有其相应的制造工艺(例如0.25um、0.18um、0.13um、0.09um以及65nm等)、核心面积(这是决定CPU 成本的关键因素,成本与核心面积基本上成正比)、核心电压、电流大小、晶体管数量、各级缓存的大小、主频围、流水线架构和支持的指令集(这两点是决定CPU实际性能和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功耗和发热量的大小、封装方式(例如PLGA等等)、接口类型(例如Socket 775、Socket 939等等)、前端总线频率(FSB)等等。
因此,核心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CPU的工作性能。
一般说来,新的核心类型往往比老的核心类型具有更好的性能,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新核心类型刚推出时,由于技术不完善或新的架构和制造工艺不成熟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新的核心类型的性能反而还不如老的核心类型的性能。
例如,早期Willamette 核心Socket 423接口的Pentium 4的实际性能不如Socket 370接口的Tualatin核心的Pentium III和赛扬,现在的低频Prescott核心Pentium 4的实际性能不如同频的Northwood核心Pentium 4等等,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CPU制造商对新核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新核心的中后期产品的性能必然会超越老核心产品。
CPU核心的发展方向是更低的电压、更低的功耗、更先进的制造工艺、集成更多的晶体管、更小的核心面积(这会降低CPU的生产成本从而最终会降低CPU的销售价格)、更先进的流水线架构和更多的指令集、更高的前端总线频率、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集成存控制器等等)以及双核心和多核心(也就是1个CPU部有2个或更多个核心)等。
CPU核心的进步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最有意义的就是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性能更强的CPU。
在CPU漫长的历史中伴随着纷繁复杂的CPU核心类型,以下分别就Intel CPU和AMDCPU的主流核心类型作一个简介。
主流核心类型介绍(仅限于台式机CPU,不包括笔记本CPU和服务器/工作站CPU,而且不包括比较老的核心类型)。
(1)INTEL核心Tualatin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图拉丁”核心,是Intel在Socket 370架构上的最后一种CPU核心,采用0.13um制造工艺,封装方式采用FC-PGA2和PPGA,核心电压也降低到了1.5V左右,主频围从1GHz到1.4GHz,外频分别为100MHz(赛扬)和133MHz(Pentium III),二级缓存分别为512KB(Pentium III-S)和256KB(Pentium III和赛扬),这是最强的Socket 370核心,其性能甚至超过了早期低频的Pentium 4系列CPU。
Willamette这是早期的Pentium 4和P4赛扬采用的核心,最初采用Socket 423接口,后来改用Socket 478接口(赛扬只有1.7GHz和1.8GHz两种,都是Socket 478接口),采用0.18um制造工艺,前端总线频率为400MHz,主频围从1.3GHz到2.0GHz(Socket 423)和1.6GHz到2.0GHz (Socket 478),二级缓存分别为256KB(Pentium 4)和128KB(赛扬),注意,另外还有些型号的Socket 423接口的Pentium 4居然没有二级缓存!核心电压1.75V左右,封装方式采用Socket 423的PPGA INT2,PPGA INT3,OOI 423-pin,PPGA FC-PGA2和Socket 478的PPGA FC-PGA2以及赛扬采用的PPGA等等。
Willamette核心制造工艺落后,发热量大,性能低下,已经被淘汰掉,而被Northwood核心所取代。
Northwood这是主流Pentium 4和赛扬所采用的核心,其与Willamette核心最大的改进是采用了0.13um制造工艺,并都采用Socket 478接口,核心电压1.5V左右,二级缓存分别为128KB (赛扬)和512KB(Pentium 4),前端总线频率分别为400/533/800MHz(赛扬都只有400MHz),主频围分别为2.0GHz到2.8GHz(赛扬),1.6GHz到2.6GHz(400MHz FSB Pentium 4),2.26GHz到3.06GHz(533MHz FSB Pentium 4)和2.4GHz到3.4GHz(800MHz FSB Pentium 4),并且3.06GHz Pentium 4和所有的800MHz Pentium 4都支持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封装方式采用PPGA FC-PGA2和PP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