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读书笔记

此次阅读的是商务印书馆2005年中译版,本书最早本出版于1982年,是国际上最早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入门教材。

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从事城市问题、建筑与规划研究——保罗·诺克斯,另一位则着重于地理学研究——史蒂文·平齐。他们致力于在这部导论式的著作中,无偏颇地介绍影响城市地理学研究并最终组成完整的城市地理学架构的各派各项理论,并强调,无论哪一种观点(“知识”),都应该被批判地看待。这一点,在书中“话语权”的部分得到详述。它与本书的含金量同样重要,它是我们考察本书乃至其他任何理论时应持有的基本态度,也即批判式的提问:这些理论观点代表了谁,为谁获取了利益,隐含了什么深层次的含义。这同样有助于如此版中文序言者所说,对本书“西方”背景的把握,以及,如何吸纳并使其有助于“东方”,这也是本书中译版出现的契机和作用。

在谋篇布局的组织方式上,全书共13章,第一章是一个总概性的章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地理之于城市的关系,也就是地理学家为什么、如何研究城市结构并得出了怎么样的结论,并表述了探究这些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在其后的章节中,作者首先铺陈了城市地理学研究之经济和文化演变的两大背景,在此背景下,接着对城市的物质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详述。造成这一城市地理景观的背后机制多种多样,在随后的篇幅中,作者进行了分章讲述。这13个章节相互间始终紧密相连,互为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了一个系统世界的景象。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每一章节开篇以问题方式引入,小结部分陈列出关键概念、术语和推荐读物,实在是体现了作者细致的人文关怀。

西方城市社会地理研究的城市社会经济转型背景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共同作用下,西方城市已经开始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阶段,工业生产体制逐渐由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尽管后工业化的西方城市仍旧保留了大量制造业,但其主要的就业岗位已经开始由服务业代替,城市经济向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转变。因此,全球化、信息化、生态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体系、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和城市社会出现新的变化。保罗诺克斯和史蒂文平奇编著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柴彦威等译)(所关注的正是这些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欧洲和北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些城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空间组织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服务业开始取代了制造业的主导经济地位,而生产性服务业、公共部门服务业和非盈利性服务业对就业增加的贡献逐步增大,这些城市出现了逆工业化现象。同时,由于制造业扩散和高等级生产服务业重新集中,一小部分特大城市变成了世界城市,它们在专业化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处理与贸易中日益专业化。城市经济结构的本质性改变开始倾向于加速城市社会地理的变化,它影响着从阶级结构和社区组织到城市服务分配和城市政治结构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使城市劳动力市场在构成上出现了重要变化,而这些变化没有一个不是倾向于经济极化。这时,传统城市地理研究已经无法解决社会经济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使城市地理研究领域出现了社会理论倾向,城市社会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科中的地位开始日渐重要。文化转向和社会空间辩证法在科学主义或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现代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一切社会问题通过理性的科学分析,都能够得到完善的解决,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看似广阔。但是,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城市随着福特主义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一些社会问题却日益凸现,如人口爆炸、生态破坏、资源枯竭、就业恶化、种族性别歧视、政治镇压、社会隔离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理性科学主义的怀疑,他们不再认为科学主义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在对社会发展模式的反思中,人们逐渐认识到非经济因素(社会、文化与制度等)尤其是文化因素在经济活动的动力机制及空间特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于是开始希冀通过发挥文化的作用来抵消种种负面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用理性、逻辑及依靠所谓的客观事实及证据来说话的科学思维方式提出质疑,怀疑仅以科学的思维来论断事物,是否能让社会从历史传统及宗教的捆绑中解脱出来而取得较多的自由,从而使社会变得较令人满意。社会空间辩证法源于后现代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它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进一步思考的结果。在理性科学主义指引下,人们往往只关注于城市的物质空间或经济空间,而对其社会空间或文化空间视而不见,忽视了城市空间的社会性。社会空间辩证法认为城市反映了一种社会空间辨证的逻辑、一种双向过程,一方面人们创造并不断改造城市空间,与此同时又被自身生活工作的空间环境所影响塑造,空间不能被简单地看做是一个用于表述社会、经济和政治过程的媒介,它对于城市发展的模式以及城市内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实质也十分重要。因此,社会空间辨证法是理解城市社会地理的主导线索,它在解释城市社会地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那么,城市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什么呢?

作为非专业者的审视,故事从“为什么意大利人聚居在高速路的北端”开始,人们及其群居其生活方式始终贯穿着整个叙事,如对欧洲生活图景的描述、对人口变化的统计、对阶级演变的说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等。可以说,社会地理学侧重于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解释社会空间,并始终从“社会群体”入手进行研究。社会地理家关注的重点集中在社会生活和人群空间,他们将人加以群分,然后将其生活空间在地图上标识出来,并加以解释说明。

进入研究,则有多种方法。主张绝对“科学”的数量方法,一度是地理学家乐于采用且方便采用的方法;基于现象学的行为方法,强调感知;结构主义方法,怀疑日常表象,探求其下的机制,寻找一种根本性、一般性的文化结构。它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的新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方法,认为世界存在大量变数和各种形式的“不平等”,一个重要关键词是“话语”。话语改变和创造了世界。

社会地理学研究的范畴使我们意识到这些方法都有其弊端。首先,绝对的“中立”是不存在的,没有一种最佳的理解城市的方式。“局外人”的地理学研究方法否定了“人”的个性和选择,当使用片段式的生活画面研究时,缺乏对个体聚类作用的考虑;当关注主要阶级冲突时,贬低了人类的能动性和认知,忽视了其他各种冲突,并忽视了重要的非正规群体和弱势者。因此,批判的态度始终是必要。

现在,我们知道作者们关于城市社会地理有很多的故事要讲了,而且每一个都惊心动魄。可以试着从关键词的角度稍微组织一下,当然他们始终相互交织,只能说哪些章节侧重在哪一方面。

关于城市物质结构的模式、发展、演变等在第四章“社会空间分异模式”中得到叙述;

物质结构与人的双向作用在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十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中进行描述。其关键词分别是:制度框架、城市中观结构、城市超微结构、行为意象、文化表征、迁居模型和不平等;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研究重点在第八章、第九章中说明,其关键词分别是身份认同和新社会关系网络;而第二章“变化中的经济背景”和第三章“城市的文化”从整个社会地理学研究背景来讲,都是一个大的演变和转向,其后大多数章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根植于这两部分的。

看,这么多熟悉且颇具吸引力的关键词,不可能做到一一转述,接下来,试着从个人理解的角度抛出几个问题,作为读书笔记的一个结构线索。

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

啊,不,城市发展没有单一决定因素。“对城市历史发展的正确评价至关重要”,各种决定论,技术、文化、经济,都孤立地强调了单个因素的重要作用。就本书的立场来说,各领域应是相互影响,“互为要素”的,他们共同作用于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