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随钻测量数据的井下无线电磁传输系统设计研究

随钻测量数据的井下无线电磁传输系统设计研究

学位论文创新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n/J,I,,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安石油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避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西安石油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西安石油大学。

学校享有以任何方法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西安石油大学。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冰S边导师签名:日期:丝主=.互:迎·注:如本论文涉密,请在使用授权的说明中指出(含解密年限等)。

中文摘要论文题目:随钻测量数据的并下无线电磁传输系统设计研究专业:测试计量技术汉1】硕士生:杜睿致签名))港签导师:周静(签名)虱前一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随钻测量技术的发展,世界钻井技术进入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新时期。

人们希望更加准确并实时了解井下工作状况,然而如何将井下近钻头数据发送到地面是一个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无线传输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充分调研,开展了无线电磁传输系统的设计和相关模拟实验研究。

本文以西安石油大学井下测控研究所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无线短节为传输样机,提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井下近钻头采集数据发送的井下无线电磁传输系统。

该系统包括信号发射部分、无线信道部分、信号接收部分、MWD通讯部分、中控电路以及电源部分。

本文根据电磁学基础原理,研究了无线电磁技术的传输原理,分析了无线电磁传输系统的磁路和电路,了解了材料磁化规律,讨论了磁场强度和磁化电流的计算方法。

随钻测井及地质导向钻井技术 ppt课件

随钻测井及地质导向钻井技术  ppt课件
换言之,地质导向就是使用随钻测量数据和随钻地层 评价测井数据来控制井眼轨迹的钻井技术。它以井下实际 地质特征来确定和控制井眼轨迹,而不是按预先设计的井 眼轨迹进行钻井。
PPT课件
6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
组成
概念
根据地质导向工具提供的井下实时 地质信息和定向数据,辨明所钻遇 的地质环境并预报将要钻遇的地下 情况,引导钻头进入油层并将井眼 轨迹保持在产层延伸。
移定向井、水平井及特殊工艺井中广泛应用。
美国、挪威、英国等国家采用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完成的井
数逐年增加,钻井周期逐步缩短,钻井成本明显下降,油田开
发效果明显提高。
PPT课件
5
一、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概述
地质导向钻井就是在钻井过程中通过测量多种地质和 工程参数来对所钻地层的地质参数进行实时评价,根据评 价结果来精确地控制井下钻具命中最佳地质目标。

几何导向
井眼准确钻入设计靶区。设计靶区可

能并非储层)

地质导向技术问 世之前,常规的

井眼轨迹控制技
井 技
术均属几何导向 范畴。
以井下实际地质特征来确定和控

地质导向
制井眼轨迹。任务是对准确钻入油气 目的层负责,具有测量、传输和导向
三大功能。
PPT课件
3
一、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概述
有线随钻——电缆作为数据传输介质,随钻连续测量
MWD/LWD——钻井液(或电磁波)作为数据传输介质,随钻连续测量
PPT课件
13
都振川
二、随钻测量技术
1、有线随钻测量技术
有线随钻测斜仪是定向井测量仪器中的一种, 它可 在钻井过程中实时测量井斜、方位、工具面和温度等钻 井工程参数。

石油井下压力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石油井下压力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可靠的取得射孔压裂数据 ,且能保持数据长时间不丢失,可 以顺利回收被测信息 。
1 系 统 的 主 要 技 术 指 标 、
2 0. 8 S s W o l 01 0 en or r d
Si n t oc s & by t m g a Pr es — se
与 系 统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 最 高承受压力值
施工过程的压力数据 ,为高质量的打开油气层 ,进一步研究射孔工艺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射孔 ;压力 ;变频采样 ;低功耗
中图分类号 :T 26 3 P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8X2 1) - 0 t 0 6 83 ( 0 03一 3 0 00 8
石 油井下压 力测试 系统 的
胁究与设计
摘要 : 针对常规井下射孔压 力测试 系统体积大 、 功耗 高 、 不耐高温等问题 , 研制了一种井下射孔压力数据
采集与存储测试系统 ,用于深井及作业周期长 、高温 、高压 、高; 击等恶劣环境 。从 实际应用需求 出发 , 中
给出 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及其实现原理和测试系统的技术指标 , 重点介 绍了低 功耗以及变 频采样 的实现原 理 。经过大庆油田测井现场实验 ,结果表明 ,该存储测试 系统 能够精确 的记 录下井 、射孔和压 裂恢 复整个
态 及 系 统 触 发判 断低 功 耗 状 态 。 然 后 ,将 测 试 系 统连 接 在 射 孑 枪 前 端 , 随 射孔 枪 一 起 下 L
井 下 测 试 系 统 由两 部 分 组 成 ,一 部 分 为 井 下 部 分 , 有传
井 ,通过单片机控制 电路 的启动 ,当射孑 枪下井到达一定深 L 度 ,静压值大于启动低速数据采集控制值 时,C L 数据采 PD

基于DSP技术的钻井参数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基于DSP技术的钻井参数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l 基 于 D P技 术 的 钻 井 工 程 参 数 数 S 据 采 集 系统 的总体 设 计
系统 要完 成 9路 电压 信 号 的数 据 采 集 , 这些 信
图 I 钻 井 工 程 参 数 数 据 采 集 系统 总体 框 图
数据 采集 部 分 负 责 采集 传感 器 输 出 的信 号 , 并
文章 编 号 :10 2 3 (0 6 0 0 9 0 00— 6 4 20 )4— 0 4— 3
基于 D P技术 的钻井参数数据采集 系统 的设计 S
胡 泽 , 欣 , 三 春 , 禾 赖 顾 张
( 西南石油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 院 ,四川 成都 60 0 ) 15 0
摘要 :设计 了一种基 于 D P技术的钻 井工程参数随钻数据采 集系统。钻压 、 矩 、 向 力、 S 扭 侧 环空压 力等钻 井工程参数
收 稿 日期 : 0 6— 4— 6 20 0 0
2 钻 井 工程 参 数 数 据 采 集 系统 核 心 硬 件 电路 设 计
基金项 目:国家 8 3项 目子课题( 6 编号 20 A 62 1 0 3 A 0 0 2—0 ) 3。 作者简介 :胡 泽( 9 6一) 男( 16 , 汉族), 四川仪陇人 , 副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事电子信息和钻井工程 的教学与科研 作 【
中图分类号 : E 2 T 2 文献标识码 : A
任何 控 制 系统 要 实 现 正确 的控 制 , 制 参 数 的 分 : 控 传感 器 、 号调 理 电路 、 S 信 D P最 小 系统 及 外 围 接 正 确获取 是第 一 位 的 , 误 的控 制 参 数 必 然 导致 错 错 误 的控 制方 法 … 。同样 , 钻井 工 程参数 ( 括环 空压 包 力、 钻压 、 扭矩 、 向力 ) 侧 的测 量在 整个 钻井 控制 过 程 中起着 重要 的作 用 。井下 闭环 旋转 导 向工 具要 正 确

国内首套多参数随钻测井系统应用成功

国内首套多参数随钻测井系统应用成功
20 年 1 月 08 O
地 质 装备

刀具加 工 , 精度 高 , 拉 能 力 和 抗 扭 能力 大 大 增 加 。 抗 在 日益突 飞猛 进 的深 部 找 矿 工 作 中 , 产 品 对 实 现 该
安全钻进 、 保证钻孔质量、 提高钻探效率和降低钻探
成 本具 有重 要意 义 和推广 价值 。
YTR 0 挖 钻 机 结 合 了先 进 的 设 计 理 念 和 3 0旋
配备多种工 作装 置 , 如搓管 机 , 护筒 驱动 器等 , 配 套短螺旋钻 头 、 普通钻 斗 、 捞砂钻 斗 等钻具 , 可钻
施工工艺 , 有稳定 性好 、 具 施工 范 围广 、 作效率 工
赴投入到钱 江二桥 的工程 建设之 中。这是继实 现
“ 国内首 台多功 能旋 挖钻 机 ”“ 内首 台最 小机 型旋 、国 挖 钻 机” 一 系列 “ 等 中国第 一 ” 之后 , 通重 工再 次 问 宇 鼎“ 中国第 一” 成 为 国 内最 大 成 孔 直 径 的超 大 型旋 , 挖 钻机 生 产和销 售 厂商 。
高等特点 , 国 内 目前施 工能力 最强 的新 型旋挖 是 钻机 , 技术水准已达到 国际一流水平 。Y R 0 旋 T 30
挖 钻 机 采 用 C 3 5底 盘 , 大 成 孔 直 径 可 达 AT 4 最 2 8 最 大 钻 深 可 达 9 m; 配 备 摩 阻 式 、 锁 式 . m, 2 可 机
阔。宇通重工不断引领行业科技发展 , 2 0 年 4 于 07
月 立项 致力 于超 大 型旋挖 钻 机 的研 发 生产 。经 过技
强主卷扬钢 丝绳 寿命 ; 结构设 计增 加 了桅 杆 斜撑 及斜撑油缸 自动跟进 功能 , 采用 大三角结构 , 增加 桅杆支地油缸 , 大大提高 了整机工作时稳定性 ; 经

随钻测量与控制技术—概述

随钻测量与控制技术—概述
-13 -
DRI
国外发展历程与现状
DRI
1. 发展历程回顾 /随钻测井LWD
Schlumberger、Halliburton和Baker-Hughes三大石 油服务公司掌握先进的LWD随钻测井技术,拥有完 备的LWD系列装备
他们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是主要技术和专 利的拥有者,是主要装备的生产者,是服务的主要 提供者,是市场的主要占有者
地面可调弯角
-18 -
国外发展历程与现状
1. 发展历程回顾 /导向钻井技术
DRI
滑动导向
旋转导向
摩阻大 低钻速 低钻压
转盘旋转钻进过 程中随钻完成导 向功能
摩阻小 钻速高 实效高 井眼清洁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开始了旋转导向钻井 轨迹光滑
系统的研究。
延伸能力强
-19 -
国外发展历程与现状
DRI
1. 发展历程回顾 /导向钻井技术
DRI
-10 -
国外发展历程与现状
1. 发展历程回顾 /随钻测量MWD
DRI
智能钻柱系统
无线电磁波随钻测量(EM-MWD)
-11 -
声波随钻测量系统
国外发展历程与现状
1. 发展历程回顾 /工程参数测量
地面仪表 间接测量
钻压 压力 流量
-12 -
MWD
参数随钻 直接测量
压力 扭矩 温度 振动 转速
-26 -
国外发展历程与现状
DRI
2. 国外发展现状 /随钻测量MWD /Halliburton
ABI Sensor-近钻头井斜传感器
PWD-随钻压力测量系统
-27 -
国外发展历程与现状
DRI
2. 国外发展现状 /随钻测量MWD /BakerHugues

随钻测井用井下发电机系统的涡轮设计

随钻测井用井下发电机系统的涡轮设计

中 图 分 类 号 : E 2 . T 976
Tu b n e i n o u b n e e a o y t m o r i e d s g f t r i e g n r t r s s e f r LW D
JNG o d ,W ANG h— n ,QU a—e ,GAO u —u I Ba — e Z i mi g H il。 Ch n f ,ZHAO i Je
第2 O卷
第 3 期
光 学 精 En i e rn t n r cso g n e i g c
Vol 2 NO. _O 3
M a .2 2 r O1
21 0 2年 3月
文章编号
1 0 — 2 X( 0 2 0 ~ 6 60 0 494 2 1 )30 1—9
( .Colg f En i e rn 1 le eo g n e ig,Zh ja g No ma i e st e i n r lUn v r iy,J n u 2 0 4,Ch n ih a3 1 0 ia;
2 ifed T c n lg ru .O l il eh oo y G o p,C iaO l i d S r ie C . Lt. B iig 1 1 4 , hn ; hn i e evcs o , d , e n 0 1 9 C ia f l j 3 h n nAuo bl B iig I s tt o eh oo y E g n eig, e ig 1 0 8 ,C ia .C a ga tmoi e n n t ue f T c n lg n iern B i n 0 0 6 h n ) e j i j
e t bl h d sa i e .Th n,t u bn d lwih d fe e tb a a a tr r t de n t et r u e tfo f l s e het r ie mo e t ifr n ldep rme e swe es u id i h u b ln l w i d e

钻井井下工程参数测量仪研究进展

钻井井下工程参数测量仪研究进展
18 9 8年 . x l a o o g gIc 提 出 用 MW D 系 统 E po t nL g i n . ri n
下 采 集 数 据 , 过 特 殊 的传 输 系 统 ( MWD、 能钻 通 如 智 杆 等 ) 数据 传输 到地 面记录 、 将 处理 和分 析 。绝大 部分 测 量仪 都可 实 现井下 采集 、井 下存储 和 随钻 传输 同 步 执 行 . 钻后 回放 数据 , 与 MwD传 输数 据进 行 对 比 起 并 分析 . 可有 效避 免数 据传 输失 真带来 的问题 。 下直 接 井 测 得 的工程 参 数 . 由于是 近钻 头部位 的数 据 , 其精 确 度
径 向和 切 向 ) 振 动 参 数 、 空压 力 、 柱 内钻 井 液 压 、 环 钻
的 N M 工具用 于测 量井 下振 动数 据 , B 系统地 面传 感器 装 在转 盘上 . 井下 传感 器装 在测 量短 节上 , 现地 面 和 实 井 下实 测数 据综合 利用 。19 9 8年 , es 研制 的钻 G H ig“ ir 井 动态 特性 井 下诊 断装 置 , 采样 率 10 0Hz 19 0 。 9 9年 , B k r u h sI T Q和 E F油气 勘 探 开 发公 司 联合 a eH g e N E I 研 制 的 C pl 系统 通过 钻 井 液脉 冲 MWD 传输 数 据 , oit o
主要用于监测井 下异常_ 。2 0 T况 0 3年 ,a da国家实验 Sn i 室l开发 的随钻 诊 断系统 D 1 WD可 提供 实 时 、 高速 的井
力 、 头 压降 和温 参数 测量 技术 的研 究及 发展 可分 为
4个 阶段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 成都 6 1 0 5 0 0 ;
2 . 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 国家重点 实验 室, 四川 成都 6 1 0 5 0 0 ) 摘 要 :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系统是监控钻井过程 中的井下参数 的重要工具 。通过井下工程参数随钻
测试 系统 , 现场技术人 员可以实时掌握井下环空压力 、 钻压 、 扭矩和温度等工程参数 , 进而 了解 和分析井 下 工况 。设计的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系统 以 X C 8 8 6单 片机 为核心 , 利用可 靠性技 术 , 完成工程参 数测试 双系统。完成的井 下工程参 数随钻测试系统具有体积小 、 功耗低 、 抗振动和抗高温 的优点 。为 了实现 系统 的工 程化 应用 , 进行 了实验 室测试 、 高温测试 、 振动测试 和现场测试。测试 证明 : 该井下工程参数随钻测试
2 0 1 3 年 第3 2 卷 第8 期
传感器与微系统( T r a n s d u c e r a n d M i c r o s y s t e m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
1 0 5
井下 工 程 参 数 胡 泽 ,陈 平
系统能够准确记录井下钻柱 的实际动态受力状况 , 能满足钻井现场测试需求 。 关键词 :井下工程 ; 工程参数 测试 ; 随钻测量 ;双系统 中图分类号 :T H7 6 3 ; T P 2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 9 7 8 7 ( 2 0 1 3 ) 0 8 - 0 1 0 5 - 0 3
— D 一 e s i ‘  ̄ n 0 t n 1 n0W n- 1 n0 l ■ e e n2 l ● ne e r l ● ng pa r a me t ・ e r s m e a s ur e me nt -
wh i l e d r i l l i n g s y s t e m
Ab s t r a c t :D o w n — h o l e e n g i n e e i r n g p a r a me t e r s me a s u r e me n t wh i l e d r i l l i n g s y s t e m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t o o l t o mo n i t o r t h e d o w n - h o l e p a r a me t e s r i n t h e d i r l l i n g p r o c e s s . B y w h i c h, t h e O i l - s i t e t e c h n i c i a n c a n r e a l — t i me g e t e n g i n e e i r n g p a r a me t e s r s u c h a s a n n u l r a p r e s s u r e , d r i l l i n g p r e s s u r e , t o r q u e a n d t e mp e r a t u r e , a n d t h e n u n d e r s t a n d a n d a n a l y z e w o r k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T h e d e s i g n e d d o w n — h o l e e n g i n e e i r n g p a r a me t e r s me a s u r e me n t w h i l e d i r l l i n g s y s t e m a d o p r  ̄ XC 8 8 6 MC U a s t h e c o r e u s i n g r e l i a b i l i t y t e c h n o l o g y t o c o mp l e t e e n g i n e e i r n g p a r a me t e r s me a s u r e me n t d u l a s y s t e m. T h e s y s t e m h a s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s ma ll s i z e , l o w p o we r c o n s u mp t i o n, v i b r a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r e s i s t a n c e . T o r e a l i z e e n g i n e e i r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l a b t e s t ,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t e s t , v i b r a t i o n t e s t a n d o n — s i t e t e s t a r e c a r r i e d o u t . T h e o n — s i t e t e s t d a t a d e mo n s t r a t e s i t i s s u c c e s s f u 1 . T h e t e s t p r o v e s d o wn — h o l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a r a me t e r s me a s u r e me n t w h i l e d r i l l i n g s y s t e m c a n a c c u r a t e l y r e c o r d d o wn — h o l e d il r l s t e m d y n a mi c s t r e s s c o n d i t i o n a n d c a n
GE L i a n g ,H U Ze , CHEN Pi ng
( 1 . S o u t h w 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n i v e r s i t y , C h e n g d u 6 1 0 5 0 0, C h i n a ;
2 . S t a t e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Oi l& Ga s G e o l o g y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C h e n g d u 6 1 0 5 0 0 , C h i n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