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柳林区块煤层气勘探讲义开发技术试验与示范
煤层气概述

煤层气的开采方式
3.即是现有的垂直井,也存在井斜严重、全角 变化率大的情况,也需要无杆泵排采。 综合上述原因,利用目前常规的抽油机设备越 来越受到限制,有时考虑到一次性投资少,勉 强使用,会加大维修成本。螺杆泵有一定的长 处,比抽油机贵很多,也存在加大维修成本的 问题。每年作业2-4次,作业费用10万左右,不 断更换磨损的油管和抽油杆,一年维护正常生 产费用应是10-20万元。一是造成排采经济效益 低,二是在排采过程频繁的停抽、修井,最易 造成储层伤害。
煤层气特征及用途
井下抽采的煤层气(瓦斯)目前一般将甲 烷(CH4)含量调整到40.8%后利用,此时 瓦斯的热值为:(在0℃, 101.325kPa下) 低热值:14.63MJ/m3(约3494 kcal/ Nm3) 高热值:16.24 MJ/m3(约3878 kcal/ Nm3)
煤层气特征及用途
煤层气储量
煤层气是煤层本身自生自储式的非常规天 然气,世界上有74个国家蕴藏着煤层气资 源,全球埋深浅于2000米的煤层气资源 约为240万亿立方米,是常规天然气探明 储量的两倍多,中国煤层气资源量达36.8 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 目前,中国煤层气可采资源量约10万亿立 方米,累计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023亿 立方米,可采储量约470亿立方米。
(5)根据个井出煤粉和砂的情况,定期和不定期进行 不间断的稀释工作。 (6)液晶显示屏显示主页面:电压、电流、频率、井 下液面、井下温度、井口温度、液体排量、总排液量、 产气量、管线阀门开度、平衡阀门开度。 (7) 根据用户要求,配置无线数据远程传输及监控系统。 煤层气井智能排采设备是一种全自动的电潜泵排采系统, 隶属无杆泵,可实现一年以上不检泵、不修井。是丛式 井和井身质量差的垂直井排采的最佳设备。特别是针对 水平分支井,采用该设备可直接利用目前的工程井进行 排采,无需施工生产井。
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关键技术

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关键技术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常规油气的开发生产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新的出路。
当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等已经在部分国家实现了有效开发。
为此,详细分析了世界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现状;简述了中国在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以及相关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加快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发展的建议。
1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发展,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展示了巨大的潜力,全球油气资源将迎来二次扩展。
页岩气、致密气的发展,使美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从2002年的 4.96×1012m3增加到2008年的6.86×1012m3,增幅超过38%。
中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页岩气、致密气、致密油、油页岩、油砂、煤层气等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但中国非常规油气具有地质研究起步较晚,资源潜力认识不清,开发技术相对落后等特征。
基于非常规油气的特点,对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初步评价,并总结近年来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
1.1致密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鄂尔多斯盆地的苏里格气田和大牛地气田资源丰富,但储集层物性差,孔隙度为4%~10%,渗透率为0.1×10−3~3.5×10−3μm2,单井产量低,产量递减快。
针对该盆地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集层,油田现场开展了大量的勘探开发技术攻关:①全数字地震勘探技术实现了薄气层的有效预测。
通过“常规地震勘探向全数字地震勘探、单分量地震勘探向多分量地震勘探、叠后储集层预测向叠前有效储集层预测”3大技术转变,采用折射波静校正、4次项速度分析、地表一致性振幅反褶积等技术处理地震资料,剖面的有效频带宽度达到5~105Hz,与常规地震剖面相比,低频拓宽5Hz,高频拓宽10Hz,实现了“岩性体刻画—有效储集层预测—流体检测”的技术进步,形成了全数字地震薄气层预测和多波地震流体检测2大主体技术,为叠前有效储集层的预测奠定了基础;②针对苏里格地区高阻、低阻气层并存及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研发了感应-侧向联测法、视弹性模量系数法等6种低渗低阻气层识别技术,提高了气层判识能力;③钻井方面大力推广应用不动管柱分层压裂合采技术,有效提高了储集层动用程度。
地质工程一体化在保德煤层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实践与成效

地质工程一体化在保德煤层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实践与成效温声明;文桂华;李星涛;李翔【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勘探》【年(卷),期】2018(023)002【摘要】保德煤层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北段、河东煤田北部,煤层气资源丰富.保德区块煤层气地质条件具有埋藏浅、含气量低、易碎易垮塌、机械强度低、低孔超低渗、欠压储层等特点,煤层气勘探开发面临着从地质评价、钻完井、储层改造、采气工艺到地面集输等一系列技术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在系统梳理前期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煤田钻孔、地震、钻井、测井、试井、样品分析化验等资料,全面研究区内中低阶煤煤层气的地质特征和储层特征,开展煤层气精细选区评价技术研究,开发适应于中低阶煤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攻克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瓶颈,不断完善和优化从物探、钻井、压裂、排采到地面工程工艺等系列技术方案,实现了保德区块煤层气的高效开发,建成了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中低阶煤煤层气田.【总页数】7页(P69-75)【作者】温声明;文桂华;李星涛;李翔【作者单位】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相关文献】1.地质工程一体化在大港油田勘探开发中探索与实践 [J], 赵贤正;赵平起;李东平;武玺;汪文昌;唐世忠2.中低煤阶煤层气储量复算及认识——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煤层气田为例 [J], 张雷; 郝帅; 张伟; 曹毅民; 孙晓光; 阴思宇; 朱文涛; 李子玲3.保德煤层气田黄河压覆区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 [J], 邓钧耀;刘奕杉;乔磊;王开龙;胡凯4.地质工程一体化在涪陵页岩气示范区立体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J], 包汉勇;梁榜;郑爱维;肖佳林;刘超;刘莉5.沁水盆地潘庄煤层气田地质工程一体化应用实践 [J], 米洪刚;朱光辉;赵卫;张兵;彭文春;刘红星;吴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沁水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类比及勘探潜力

沁水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条件类比及勘探潜力梁建设;朱学申;柳迎红;王存武;吕玉民【摘要】为了探讨沁水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的勘探潜力,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沁水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源储条件及成藏规律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沁水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共同经历了构造稳定期、构造分异期和构造定型期,二者在石炭—二叠纪具有相似的沉积演化过程,主要以海陆过渡相和陆相沉积为主.(2)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煤层总厚度介于3~17 m,与鄂尔多斯盆地相当,镜质体反射率介于2.0%~4.5%,热演化程度高于鄂尔多斯盆地,生烃强度更大.(3)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主要目的层为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次为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沁水盆地103口井测井解释结果显示,太原组和上石盒子组可疑致密气层较多,共计72层,占总数的64.9%,次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4)沁水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具有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成藏两种模式,保存条件是成藏的关键因素,盆地中南部的向斜核部、断裂不发育的翼部是勘探的有利区.【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6(041)001【总页数】10页(P192-201)【关键词】沁水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保存条件;勘探潜力【作者】梁建设;朱学申;柳迎红;王存武;吕玉民【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北京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北京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北京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北京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北京10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致密砂岩气是覆压基质渗透率小于或等于0.1×10-3 μm2的砂岩气层,单井一般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低于工业气流下限,但在一定经济条件和技术措施下可获得工业天然气产量[1]。
近年来,我国致密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新一轮资源评价结果表明[2],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总资源量为15.16×1012 m3,其中致密气资源量为10.37×1012 m3,约占天然气总资源量的68%,已发现苏里格、乌审旗、大牛地、神木、靖边、子洲等6个探明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致密气田。
非常规油气物探作业“五个一体化”创新管理思路

非常规油气物探作业“五个一体化”创新管理思路2.身份证号码:******************3.3.身份证号码:******************[摘要]非常规油气物探作业量逐步提升,在采集、处理、解释作业过程中经过实践总结,形成了“五个一体化”技术管理思路。
在“五个一体化”思路指导下,不仅出色完成了近几年地震部署任务,在降本增效方面也成效显著。
1前言中联公司所辖矿区主要位于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及沁水盆地,勘探开发目标为致密砂岩气及煤层气。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常规油气及清洁能源重视程度的提高,中联公司加大勘探开发投入,秉承以高质量发展为理念,以七年行动计划为引领,以增储上产为目标,持续加大地震勘探部署,逐步实现临兴、神府致密气区块三维地震全覆盖。
为了优质高效地完成地震勘探任务,不断提升物探作业质量,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地球物理需求,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和沉淀,逐步形成了“五个一体化”技术管理思路。
2.1勘探与开发一体化针对致密气相变快,稳产周期短的特点,2018年首次提出了勘探开发一体化部署思路,探索边勘探边开发边投产的作业模式,大幅缩短了经济见效周期。
在此大思路的背景下,为保障勘探开发效果,地震作业在实施过程中,坚守勘探与开发一体化理念,坚持“一个立足、两个延伸”:“一个立足”便是立足于油气田实际,依据构造特征、储层特点、气藏分布规律等优化观测系统,以满足勘探开发需求;“两个延伸”一是地震勘探向后延伸,延伸到勘探井位部署、开发方案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已有认知及时优化调整地震部署方案;二是地震开发向前延伸,由面向开发区延伸到甩开勘探区,及时滚动勘探开发评价,扩大勘探开发成果。
这就打破了地震勘探开发技术参数与项目管理的界限,勘探与开发兼顾,相互补位,避免重复投资。
2.2 整体部署与分步实施一体化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致密砂岩气藏资源量丰富,主要为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变快,地表为典型的黄土山地地貌,地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井位研究部署难度大,中联公司于2014年首次在神府区块部署三维地震,结合已有井地质钻遇情况,通过精细化处理解释,成功发现了工业气流,为勘探开发增加了信心。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桑峨区煤层气分压合采可行性分析

摘 要: 在煤层层数较多 的地 区进行 煤层 气开采时 , 如果 实施 分层 压裂 、 合层排 采的技术 , 可 以有效 的降低煤层气 的 勘 探开发成本 , 还可以提高单井产气量 。研究分析此项技术 的使 用条件可以有效的提高多煤层合采 的成功率 。桑 峨区内煤层层多 , 煤 层结 构较简单 , 厚度 变化 较小 , 是煤层气 开发 的较 有利区块 , 在对 直井产气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 系统分析了主要煤层储层压力 、 压力梯度 、 临界解 吸压力 、 储层渗 透率 、 上下 围岩特 征等因素对合 采的影响 , 认 为研 究 区三套主力煤层基本符合 分压合采 的要求 , 可以考虑采用合层排采的方 法来 降低煤层气开采成本。 关键词 : 煤层气 ; 分层压裂 ; 合层排采 ; 影 响因素 ; 桑峨区 ;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Ab s t r a c t : Du in r g t h e CB M r e s e r v o i r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i n a n a r e a wi t h mu l t i p l e c o l a s e a ms , i f a p p l y i n g s e p a r a t e l a y e r f r a c t u i r n g a n d mu l t i — l a y e r d r a i n a g e t e c h n o l o g y , t h e c o s t o f CB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c a n b e r e d u c e d e f e c t i v e l y , i n a d d i t i o n , i t c a n i n c r e a s e s i n g l e — we l l g a s p r o d u c t i o n r a t e . Re s e rc a h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u s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o f s u c h t e c h n o l o y g ma y i mp r o v e t h e s u c c e s s r a t e o f c o l a s e a m mu l t i — l a y e r d r a i n a g e . T h e r e a r e ma n y c o l a s e a ms wi t h s i mp l e s t r u c t u r e s a n d s ma l l v a ia r t i o n o f t h i c k n e s s i n t h e S a n g e 8 r e a , t h u s a f a v o r -
山西省临县-柳林-临汾天然气(煤层气)利用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山西省临县-柳林-临汾天然气(煤层气)利用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总则1.1评价任务由来山西省临县-柳林-临汾天然气(煤层气)利用工程由山西省国际电力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工程输气规模4.99×108m3/a,总投资118684万元,工程等级为大型。
气源主要依托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榆林—济南天然气管网干线天然气作为备用气源。
供气范围为临县、柳林县、离石、交口县、乡宁县、临汾市等,供气对象为沿线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小型工业用户及沿线大型工业用户。
线路途径山西省吕梁市的临县、方山县、离石市、柳林县、石楼县、交口县和临汾市的隰县、大宁县、吉县、乡宁县、襄汾县、尧都区(详见附图1,地理位置图),长度为471km,管道设计压力6.0MPa,管径为508mm,管材选用L450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和直缝埋弧焊钢管,管道壁厚采用6.3mm、7.9mm、8.7mm、11.1mm、12.7 mm五种规格。
沿线设临县输气首站、柳林、石口、乡宁分输站、临汾末站以及自控和通信等配套系统,全线设置阀室29个。
山西省是煤层气资源大省,资源量达10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3。
主要分布在沁水、河东、西山、霍西、宁武五大煤田,其中以沁水和河东煤田最为富集,蕴藏量占全省煤层气总量的96.5%。
山西省“十一五”规划已经把煤层气开发利用列为重点项目,在全省煤层气(天然气)产业开发“十一五”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在全省全力打造全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使之成为山西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吕梁地区和临汾地区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也是新兴的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迫切需要引进和广泛使用煤层气或天然气。
随着煤层气开采量的增加,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我省的自然资源,又可缓解国家燃气资源紧张的局面,并进一步拉动全省的经济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调整山西省的能源结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煤层气公司科技管理实践与创新

煤层气公司科技管理实践与创新张亮;赵培华;廖黔渝;郑世琪【摘要】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中国石油集团整体优势,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开拓探索煤层气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为核心,两级重大专项与公司级科技项目一体化实施,加强专项实施过程管理,严控经费执行;持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管理架构,深度融合研发力量,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创新保障能力;强调政策导向鼓励创新,重视成果凝练,积极申报科技奖励,组织高水平学术活动,提升科技影响力.通过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与技术集成配套,完善了中低煤阶煤层气富集理论,创新了煤层气勘探开发七大技术系列,建成了国内一流实验室,有力支撑了我国煤层气业务的发展.公司成立10年来,科技管理能力、创新创效、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现已成为国内煤层气领域业务技术主导者、标准规范制定者、业务发展领跑者.【期刊名称】《石油科技论坛》【年(卷),期】2018(037)002【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煤层气;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技术创新;科技创效;经费管理【作者】张亮;赵培华;廖黔渝;郑世琪【作者单位】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11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煤层气公司)自2008年9月成立以来,以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划转的煤层气矿权(除沁水盆地)为基础,立足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从零起步、从小做大,技术实力由弱到强,标准规范从无到有,专业队伍逐步壮大,现已建成了国家级煤层气产业示范基地,成为中国石油首个百万吨级非常规能源公司。
煤层气公司自2009年以来,科技经费总投入超7亿元,主要包括政府投入(约占60%)、集团和股份公司总部投入(约占30%)、煤层气公司投入(约占10%),这对于员工不到900人、专职科研人员不到150人的年轻企业来说,是一笔巨额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