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可疑房角关闭和原发性房角关闭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合集下载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作者单位:213002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通讯作者:蒋伟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年龄51~72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6个月。

结果随访患者术后眼压(13.36±0.4)mm Hg,比术前药物控制眼压(19.05±0.3)mm Hg明显下降,并且在随访期内稳定,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眼前房全部加深(平均1.02 mm),房角全部加宽,所有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2行以上。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视力提高明显,且并发症少,但手术前选择合适的患者很重要。

标签: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闭角型青光眼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约占原发性青光眼的80%以上[1,2]。

白内障通常是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因,对此可采用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的方式,但面临着手术创伤大、术后反应重、滤过通道容易堵塞、滤过泡瘢痕化、青光眼复发等可能。

还可以采用传统的抗青光眼手术,但同时也面临着浅前房、脉络膜脱离,手术加快晶状体混浊、二次白内障手术的痛苦和风险等并发症[3]。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增加视力的同时能明显加深前房深度,解除瞳孔阻滞,有效降低眼压,手术后反应轻,且能避免二次手术。

本研究探讨此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0月~2010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患者年龄51~72岁;男6例,女25例。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研究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研究

技术应用Womens Health Research2020年11月第22期文章编号:WHR201912359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研究吴巧娥甘肃省庄浪县人民医院,甘肃平凉744699【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32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通过随机数表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

对照组采取周边虹膜切除术实施治疗,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实施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水平以及中央前房深度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和中央前房深度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以及中央前房深度均升高,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对比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V0.05)。

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视力水平和中央前房深度,建议临床应用。

【关键词】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闭角型青光眼;白內障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goniosynechialysis in thetreatment of primary 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Wu Qiao?eZhuanglang People's Hospital,Pingliang,Gansu744699[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gonio­synechia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Methods:A total of32pa­tients with 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2017to May2019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16).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peripheral iridectom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OL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ngle separation. Thevisualacuityandcentralanteriorchamberdepth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 Results:Therewasno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isual acuity and 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After con-rast,thevisualacuityandcentralanteriorchamberdepth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increased,aftertreatment,the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ast effect was obviou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ngle separation is e f ective in the treatmentofangle—closure Glaucoma withcataract,andsignificantlyimprovesvisualacuityandcentralanteriorchamber depth,it is suggested that clinical application should be popularized.[Key words]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Goniosynechiasis;Angle closure glaucoma;Cataract在致使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中,青光眼和白内障就是其二。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合并白内障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比较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合并白内障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比较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比较[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apac)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apac及pacg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30例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共34眼。

35例患者38眼pac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22例患者24眼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

比较三组的手术成功率、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等。

结果超声乳化组治疗apca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pacg。

pacg的临床疗效三组之间有差异(p 1.3检测项目患者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前节和眼后节的情况;直接检眼镜和房角镜进行眼底检测,观察视盘结构以及视网膜的情况。

检查中央和周边前房。

眼压测量以日本topcon ct80型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

goldmann房角镜测量前房角。

前房深度采用haag-streit 900型裂隙灯所附前房轴深测量器。

1.4评价方法比较三组的手术成功率、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并发症。

手术成功的评价标准[3]:术后不用降压药眼压即能控制在21 mm hg及以下者为完全成功;使用1~2种降压药,眼压能够控制在21 mm hg及以下者为部分成功;使用2种以上降压药眼压仍然>21 mm hg者,需要进一步青光眼手术,患者无光感、眼球萎缩。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手术的成功率、术后视力转归等登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者t检验。

p 0.05)。

超声乳化吸除组治疗apac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pacg。

三组治疗apac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pacg的临床疗效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 0.05),但两组的完全成功率均显著高于超声乳化吸除组(p0.05);出院时及最后随访,眼压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 = 0.973,0.426,p > 0.05)。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147例(15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的视力及眼压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中央前房深度及周边前房深度较术前有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2%,经对症处理后恢复。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房角分离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172-02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chamber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with cataractXie Qilo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Meis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62001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chamber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47 ca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2 to October 2016 (156 eye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with cataract. All patients underwent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goniosynechialysis treatment, postoperative all patients in 6 months of follow-up, evaluat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visual acuity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the 6 months after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 and the periphe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 8.2%, which was recovered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Conclusion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chamber resection for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with cataract is reliable, safe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Key words】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Angle separation; Clinical efficacy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患者多合并有白内障,从而对视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易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发生[1]。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goniosynechialysis,简称PSG)是一种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房角分离联合进行的手术治疗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通过超声振荡将晶状体组织乳化并抽吸出体外,从而恢复患者的视力。

而房角分离是指通过手术将患者前房角的粘连组织进行分离,以减轻患者眼压,从而缓解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

PSG手术的关键在于将两种手术相结合,以达到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PSG治疗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PSG手术可以同时治疗患者的白内障和闭角型青光眼,避免了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

PSG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的视力。

PSG手术对于改善患者囊下房角细胞堵塞、虹膜植物体增生、前房角粘连等并发症也有良好的效果。

PSG手术还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

PSG治疗方案在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除了临床效果外,PSG手术还有一些其他值得注意的特点。

PSG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进行操作,对于手术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

患者在选择进行PSG手术时,应该选择正规的医院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

PSG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

PSG手术的费用相对较高,需要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充分了解相关情况并做好经济准备。

在总结PSG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时,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PSG手术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伴有复杂的合并症的患者,PSG手术的治疗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PSG手术虽然在治疗方案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一些临床实践中也存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手术失败的情况。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不同范围房角关闭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不同范围房角关闭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不同范围房角关闭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何静;谢平;欧阳君【摘要】AlM: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the combined surgeries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goniosynechialysis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 PACG) .METHODS:Eighty-three eyes of 83 patients with PACG and cataract were ranomiz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39 patients with 39 eyes of angle-closure <180.;Group B:44 patients with 44 eyes angle - closure ≥180.. The changes of visual acuity, anterior chamber depth ( ACD) , anterior chamber angle and lOP after operation were measured.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for 1a.RESULTS: The visual acuity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 after operation.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ACD, anterior chamber angle after operation in two groups (P>0. 05). The lOP in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3mo after operation,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lON:Phacoemulsification and goniosynechialysis can deepen ACD significantly. This method make the anterior chamber angle open, can reduce lOP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visual acuity,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PACG. l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approach to patients with PACG and cataract.%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有白内障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方法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均分两组进行研究,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术,其中对照组联合小梁切除术,而研究组则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其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5.3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视力、眼压、中央房前深度预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视觉改善,有着积极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术;房角分离术;青光眼白内障、青光眼和糖尿病眼底损害并称我国“三大致盲眼疾”。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已成为临床上常见致盲和视力残疾的病因,严重威胁着我国人们的视力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术、小梁切除术及房角分离术等,在治疗青光眼、白内障方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鉴于此,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就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A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具体详情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选取82例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1例。

对照组:男17例(41.46%),女24例(58.54%);年龄56~78岁,平均(67.4±10.1)岁;病程15~60d,平均病程(35.06±12.15)d。

研究组:男15例(36.59%),女26例(63.41%);年龄54~80岁,平均(68.0±10.3)岁;病程18~60d,平均病程(36.00±11.22)d。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9-21T16:46:44.287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4期作者:苏继勇[导读] 目的探究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应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娄底爱尔眼科医院湖南 417000【摘要】目的探究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应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4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手术治疗先后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24)和研究组(n=24),予以对照组小梁切除术,予以研究组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将两种手术方案结果分析比较。

结果研究组的眼压水平、视力、眼房角开放角度、前房深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来说,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效果最佳,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视力,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关键词】超声乳化吸除术;房角分离术;白内障;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原因是病发眼部疾病后引发房角出现关闭情况,抑制房角中新陈代谢提升眼部压力,最终损伤视野和视盘,病情严重还会诱发眼盲现象,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盲率,而5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高发人群[1]。

通常还会合并白内障,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还会加重病情。

而应用房角分离术、超声乳化吸除术等均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治疗该疾病。

因此,本次针对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应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了研究,并将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48例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纳入此次实验对象,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4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手术治疗先后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24)和研究组(n=24),以上患者无凝血障碍、机体脏器功能严重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可疑房角关闭和原发性房角关闭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可疑房角关闭(PACS)和原发性房角关闭(PAC)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临床疗效。

方法48例(68眼)合并白内障的PACS和PAC及PACG患者,均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变化情况。

结果48例68眼术后1眼视力无提高,其余67眼(98.53%)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68眼中5眼视力<0.1,26眼视力为0.1~0.5,37眼视力为0.6~1.0。

PAC、PACG术后6个月眼压均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PACS、PAC、PACG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显著加深(P<0.01)。

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PACS、PAC及PACG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青光眼
青光眼为临床常见致盲性眼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PACG为我国最常见类型。

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发病率明显增加[1]。

目前手术治疗仍是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术式的选择上,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取得满意效果。

为进一步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本院2013年收治的48例(68眼)合并白内障的PACS和PAC及PACG患者给予了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48例(68眼)合并白内障的PACS和PAC及PAC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4.73±7.42)岁,其中PACS 16例(20眼),PAC 17例(26眼),PACG 15例(22眼)。

排除眼科手术史、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严重精神障碍等。

1. 2 方法术前完善视力、验光眼压、眼前后节检查、房角、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角膜内皮计数、A/B超及人工晶体度数。

给予降眼压药物将眼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内,病情允许后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前1 h常规散瞳,奥布卡因表面麻醉,作结膜下切口与巩膜隧道切口,粘弹剂注入前房并房角分离,作6 mm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晶状体核后吸出皮质,再次注入粘弹剂,随后于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置换粘弹剂,形成前房,水密封闭切口。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视力48例68眼术后1眼视力无提高,其余67眼(98.53%)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68眼中5眼视力<0.1,26眼视力为0.1~0.5,37眼视力为0.6~1.0。

2. 2 眼压PAC、PACG患者术后6个月眼压均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

见表1。

2. 3 前房深度PACS、PAC、PACG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显著加深(P<0.01)。

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青光眼是由眼内压持续性或间断升高并超过眼球耐受程度而引起眼球各部分组织及视功能损害的常见疑难眼病,其起病迅速、进展快、危害性大,严重者可致失明。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以闭角型最为多见[2]。

1998年ISGEO 与WHO制订了新的PACG分类标准,根据其病情进展分成PACS、PAC、PACG 三个阶段,将视盘改变以及视野损害作为青光眼诊断的必备条件,这与我国传统的分类差异很大。

不过根据PACG病程进行分类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由于PACG以老年患者居多,临床多伴不同程度白内障,因此在手术治疗时应兼顾白内障与青光眼,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较佳的术式选择。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时具有诸多优点,其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故对于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同样适用;因手术切口小,可防止术中出血及术后感染,避免大切口引起术后散光;白内障摘除同时给予人工晶体植入,实现一次复明到位;因手术切口小,抗张强度与自闭性好,故术后患者可自由活动[3]。

本研究中,采取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不同阶段的PACG 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AC及PACG患者术后眼压具有显著下降,而PACS患者因术前无明显眼压升高,术后眼压无明显变化,但前房深度明显加深,故使得前房角狭窄的危险得以解除。

PAC、PACG患者术后前房深度均有明显加深。

由此可见,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不同阶段PACG均能发挥有效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PACS、PAC 及PACG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莉,李鹏,高丹宇.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51-353.
[2] 赵小静.超声乳化在伴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房角关闭中的应用.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97-99.
[3] 黄晓燕,叶亲颖,黄玉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房角关闭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眼科新进展,2014,34(6):572-5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