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合成及性能研究
丙烯酸酯(细)乳液共聚合的开题报告

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酯(细)乳液共聚合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酯是一种具有良好耐候性、化学稳定性及防水性能的材料。
其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高透明度、良好的柔韧性、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高强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及家具等领域。
乳液聚合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方法。
通过乳液聚合可以实现高分子材料的水相制备,避免了有机合成中毒等危险性问题,并且可以获得高分子材料的均匀分散状态。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究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聚合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及添加剂种类和用量,并对其结构和性能等进行表征,为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1. 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聚合反应的机理分析。
2. 探究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聚合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种类及用量等。
3. 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对共聚物结构进行表征。
4. 考察共聚物的表面性质,如接触角、涂膜性能、耐化学腐蚀性等。
三、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能够建立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聚合制备工艺,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及添加剂种类和用量,并对其结构和性能等进行表征。
同时,我们预计所获得的共聚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质,可应用于防水涂料、家具制造、建筑防水等领域。
四、研究方法1. 合成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优化反应条件,控制粒子大小及分散性。
2. 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对共聚物结构进行表征。
3. 测试共聚物表面性质,例如接触角测量、抗化学腐蚀性能等。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为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聚合制备工艺提供指导,为其在建筑、家具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水相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以及普及其应用。
含氟丙烯酸酯拒水整理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含氟丙烯酸酯拒水整理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李庆文;陈建平;权衡【摘要】采用阳/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微乳液半连续法合成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HD-1,用红外光谱(IR)对其结果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HD-1与市售含氟拒水整理剂的乳液稳定性、粒径及其分布、拒水效果和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与含氟拒水整理剂的复配应用性能。
结果表明,相比进口防水剂,HD-1和国产防水剂的乳液稳定性还有一定的差距,但HD-1拒水效果效果要好;自制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与HD-1的复配使用,使应用成本降低了15.5%,耐水压提高了25%。
%The fluorinated acrylate tercopolymer emulsion HD-1 was synthesized by cationic-nonionic emulsifier system via microemulsion semi-continuous method,with ammonium persulfate as the initiator,and characterized its structure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IR).The emulsion stability,particle size and its distribution and the water repellency were studied between HD-1 and the selled fluorinated water-repellent finishing agent,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organic silicone-polyurethane finishing agent contained fluoride.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tials in the emulsion stability for the self-made and home-made water-repellents,compared with the imported water repellent,but the effect of HD-1 water repellent is better.The combined system reduced the costs about 15.5% and the resistance to water pressure improved 25%.【期刊名称】《武汉纺织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含氟丙烯酸酯;乳液聚合;拒水整理剂【作者】李庆文;陈建平;权衡【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5.25相比脂肪烃和有机硅类拒水剂,含氟丙烯酸酯用于织物整理后,可赋予织物更加优异的拒水性,且不影响织物的透湿透气性,因而,有机氟系列织物整理剂迅速得到了推广[1-3]。
环氧树脂-含氟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杂化乳液的研究

激 光 粒 度 分 析 仪, BI⁃90Plus 型, 美 国
本研究以聚四氢呋喃二醇( PTMG) 、异佛尔酮
Brookhaven 公司;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S50 型,美国
原料,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PETA) 为接枝剂,双酚
国 Kruss 公司;动态机械性能测试仪,3365 型,美国
度不断升高,断裂伸长率不断降低。 这是由于 E⁃44
含量增加,体系中羟基数目增加,从而提高了体系的
交联密度;硬段与软段相互缠绕,削弱了软段的润滑
作用,限制了分子链间的相对滑移,导致分子链不易
被拉伸;另外,E⁃44 中的刚性苯环结构令聚氨酯的
硬段增多。 这些因素导致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加,断
裂伸长率降低。
1 3 EWPUFA 胶膜的制备
将适量的杂化乳液倒入 10 cm × 10 cm 聚四氟乙
烯模具中,乳液中不能存在气泡,放置在室温下干燥
4 d 得到 EWPUFA 胶膜。
1 4 分析与测试
拉伸强度测试根据 GB / T 1040—92,拉伸速率
为 50 mm / min。
吸水率的测试方法:将胶膜制成 1 cm × 1 cm 的
而降低的原因,一是氟元素含量逐渐降低,二是链段
刚性增加,含氟链段的运动能力被削弱,迁移到表面
能力变差。
2 5 吸水率
图 3 为不同 E⁃44 含量的 EWPUFA 胶膜的吸水
率曲线。
图 2 不同 E⁃44 含量的 EWPUFA 胶膜的应力⁃应变曲线
由图 2 可见,随着 E⁃44 含量增加,胶膜拉伸强
EWPUFA5
84 3
82 4
注:γ s = γ ps +γ ds ,其中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细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图 1为含氟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图。
由傅立 叶红外光谱 仪测定 。以二 氯 甲烷 为溶
Pri—l r 司 S et m n eknEme 公 pcr O e型 傅 立 叶 红 外 u
子(0— 0 m) 引发剂直接在单体液滴 内引发成 3 50a , 核, 细乳液聚合不需要单体在水相 中迁移 , 这对含氟 单体的乳液聚合显示 出极大的优势 J 。 本文以常用 的 S S O 一 D / P1 0为复合乳 化剂 用 采 细乳 液 聚合 方 法 , 成 了 含 氟 丙 烯 酸 酯 的三 元 共 聚 合 细乳液。表征 了共聚物 的结构 , 究 了细乳液 的稳 研 定性及乳胶膜 的吸水性 和耐溶剂 性 , 用接触角法 表 征了共聚物乳胶膜的表面性能。
采 用常 规乳 液 聚合制 备 含 氟丙 烯 酸酯 乳 液 是 比 较 困难 的 , 为常 规乳 液 聚 合 的成 核 机 理 主要 为 胶 因
AC B R公司 ; 偶氮二异丁腈 ( IN , A B ) 分析纯 , 重结晶
处 理 ; 烷基 酚 聚 氧 乙烯基 醚 ( P1 ) 十 二 烷基 硫 辛 O 一0 、 酸钠 (D )均 为分 析纯 ; 为去 离子水 。 SS , 水
1 2 实验 设 备及 测试 仪器 .
束成核 , 单体需 由水相 向胶束迁移 。但是含 氟单体 在水 相 中 的溶 解 度 一 般 不 高 , 响 聚合 反 应 的顺 利 影 进行 , 故常需加入大量的有机溶剂 ( 如丙酮) , J由此 会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细乳液聚合的 主要聚合场所为单体液滴 , 单体 液滴在一定 的乳
化体 系 中采 用 细 乳 化 的方 式 , 到 稳 定 的亚 微 米 粒 得
含氟丙烯酸酯四元共聚核壳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cniu u ede us np l r a o s gS Sa d O o t o sse m l o oy i t n ui D n P一1 se us e ,m ty e arl e MMA) f o ntd n i me z i n 0a m lf r e l t c a ( i i h m h y t , ur a l i e m nm rA t o o o e( cy n—G 4 a db t c lt( A)a mo o r.T ee et o o m r a o mprtr a dcn et — l f o ) n uy ar ae B l y s n me s h f c f l ei t nt ea e n ocnr f s py zi e u a
化 液。在装 有 搅 拌 器 、 凝 管 、 气 导 入 装 置 和 滴 液 漏 斗 的 冷 氮 50 m 0 L四口烧瓶 中, 通人氮气排除氧气 , 边搅拌边依次加入剩余 1 3乳化剂水 溶液 、 冲剂溶 液 、/ / 缓 12核单 体预乳化液 、/ 1 3引发 剂水溶 液 、 交联剂 , 混合 均匀 后 , 升温 至 5 5℃左 右使之 聚合 , 当 出现蓝 色荧光后 , 用两个滴液漏斗 分别同步 、 慢滴人剩余 的核 缓 单体预乳化 液及 13引发剂水溶液 , 加完毕后升温到 6 / 滴 0℃ , 再 保温 0 5 h 即得 到种子 乳液 。在 种子乳液 中 , 温 5 . , 控 5℃左 右 , 通过两个滴 液漏 斗分 别 同步 、 慢滴 加壳单 体预乳 化液及 剩余 缓 1 3引 发 剂 水 溶 液 , 约 2 5~ 加 完 毕 , 温 至 6 / 大 . 3h滴 升 O℃ 继 续 反 应 1h 使残余 单体反 应完全 。反 应结束后 自然冷却 至室温 , , 停 止搅拌 , 滤 、 料。 过 出
含氟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含氟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潘菲;艾春玲;易英;柯友明;黄畴【期刊名称】《材料保护》【年(卷),期】2012(45)1【摘要】含氟丙烯酸酯性能优异,目前以丙烯酸六氟丁酯(HFBM)单体合成水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报道较少。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为主要单体,HFBM为功能单体,采用预乳化工艺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优化了乳液合成条件(复合乳化剂配比、引发剂用量、含氟单体用量),并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研究了优化条件合成乳液的结构和其所成乳胶膜的热稳定性。
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中m(十二烷基硫酸钠)∶m(曲拉通X-100)=3∶2,引发剂(过硫酸钾)用量为1.0%,含氟单体用量为9%时,合成的含氟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性能最好,具有较大的单体转化率和较小的凝胶率,乳胶膜有较大的拉伸强度;HFBM被成功地引入聚合物链段结构中,并使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大幅提高。
【总页数】4页(P17-19)【关键词】复合乳液;含氟丙烯酸酯;氟单体;拉抻强度;热稳定性【作者】潘菲;艾春玲;易英;柯友明;黄畴【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广州沙河区伍仙桥1300,广东广州5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0.6【相关文献】1.聚氨酯-含氟丙烯酸酯防水防油性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J], 辛华;李小瑞;沈一丁2.含氟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乳液制备及性能研究 [J], 祝阳;吕满庚;孔中平;顾建惠;常东亮3.细乳液聚合制备纳米SiO2/含氟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性能研究 [J], 张静;曾幸荣;李红强;赵富春4.聚含氟丙烯酸酯/蒙脱土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柯友明;易英;吴欢;黄畴;郑志云5.纳米SiO_2/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及聚合动力学研究 [J], 姚丽;杨婷婷;程时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含氟/硅丙烯酸酯核壳型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Vo . 9 12 20 0 8年 1 月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CHEMI Ai OURNAL OF CHI C J NES E UNI VER T E SII S
No 1 .
l 7 ~1 2 8 9
含 氟/ 丙 烯 酸 酯核 壳型 乳 液 的 硅 合 成 及 性 能
明 ,吸水 率 较 低 ,尺 寸稳 定 性 较 好 .
关键词 半连 续种 子乳 液聚合;含氟/ 硅丙烯酸酯聚合物 ; 核壳结构 ; 膜性 能 中图分类号 0 3 6l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5 -7 0 2 0 ) 1 170 2 1 9 (0 8 0 - 8 -6 0 0
含 氟丙烯 酸酯 聚合物 具有 良好 的成膜 性 、 泽 性 、 韧 性 、 污性 及 耐腐 蚀 性 , 泛 应用 于 防腐 光 柔 耐 广 耐候涂 料.但含 氟丙 烯 酸酯涂 料对基 体 的附着 性和 对颜 料及 填料 的润 湿性 差 , 耐 低 温 ,加之 含 氟丙 不 烯 酸酯单 体价 格 昂贵 ,大量使 用受 到限制 .而经有机 硅 改性 的氟碳 树脂 可有效 地 提 高其 与基体 的附着 力 , 且 因含双键 的有 机硅氧 烷与 丙烯 酸酯单 体结 构相 近 而易 于共 聚 , 有 机硅 单 体价 格较 低 , 以 并 且 所 合 成含 氟/ 硅丙 烯酸 酯共 聚物更 具实 际意 义 -] 5.目前合 成 氟/ 丙烯 酸酯 多 采用 共 混 法和 化学 法 .因 硅 为氟碳 树脂 和有机 硅树脂 的相容 性较 差 , 共混 后 的树脂 相 分离 现象 明显 ,所 以 日前多采 用 化学 法 , 主 要是通 过接枝 或嵌段 法将 有 机 硅单 体 引 入 到 氟碳 树 脂 中 ,有 效地 改善 了两 者 的 相 容性 ,如 丙烯 酸单 体、 氟碳单 体 和硅氧烷 单体 三元 共 聚 .其 中 ,半连 续 种 子乳 液 聚合 法 可避 免竞 聚率 的影 响 ,仅通 . 过控制 加入单 体 的顺 序 及速率就 可以得到 具有核 壳结 构高 分子 聚合物
功能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功能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本课题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丙烯酸酯乳液,针对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现状,研究功能单体丙烯腈对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优化合成工艺,通过调整功能单体的用量,制出更好性能的丙烯酸乳液,以解决常规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不足之处。
标签:丙烯酸酯乳液;丙烯腈;性能Abstact:This topic through the synthesis of acrylate latex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status of acrylate emulsion,the functional monomer acrylonitrile effect on the properties of acrylate emulsion,optimize the synthetic process,by adjusting the amount of functional monomer,make better performance of acrylic emulsion,in order to solve the conventional acrylic ester emulsion performance deficiencies.Keyword:Acrylic emulsion;Acrylonitrile;Performance1 前言近年,隨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合成高聚物乳液的研究及应用得到快速的发展。
尤其是以丙烯酸酯乳液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乳液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耐光性、耐候性、耐腐蚀性及价格低廉、合成工艺简单等优点。
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纳米材料、胶黏剂、水处理、织物处理剂、医用高分子、日用化工等领域,且用量与日俱增[1]。
随着聚合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研究日趋活跃,其中对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