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田注聚地面配注工艺技术

合集下载

海上油田高效施工的压裂液体系及配套工艺

海上油田高效施工的压裂液体系及配套工艺

总769期第三十五期2021年12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海上油田高效施工的压裂液体系及配套工艺张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300452)摘要:针对海上油田压裂液体系及工艺现状,开展高效压裂液体系研发及配套工艺研究,形成了高效海水基压裂液体系配方。

该配方添加剂种类少,仅由稠化剂、交联剂、破胶剂组成;稠化剂速溶时间小于30s,耐盐性大于40000mg/L,可通过加量的调节实现压裂液体系功能的改变。

施工无须连续混配撬及缓冲液罐,简化了施工流程,降低了占地面积,节省了平台空间,可有效加大海上平台压裂规模,提高施工效率。

关键词:海上油田;连续混配;高效压裂液;简化工艺中图分类号:TE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35-0114-03 Fracturing Fluid System and Supporting Technology for EfficientConstruction in Offshore OilfieldsZHANG Chen(Engineering Technology Branch of CNOOC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Tianjin300452)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racturing fluid system and technology in offshore oilfields,this paper car⁃ries ou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fficiency fracturing fluid system and supporting process research,and forms a formulation of high-efficiency seawater-based fracturing fluid system.Instant solution time of thickener is less than30s,salt tolerance is more than40000mg/L,and the function of fracturing fluid system can be changed by adjusting the dosage.The construction does not require continuous mixing skids and buffer tanks,which simplifi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reduces the floor space,saves the platform space,and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fracturing scale and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offshore platform.Keywords:offshore oil field;continuous mixing;high-efficiency fracturing fluid;simplified process我国海上油气储量丰富,中高渗透储层占比超过90%。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摘要】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是提高油田开采效率的重要工具。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重要性,随后详细解释了其原理、应用范围、优势、核心技术以及案例分析。

通过分层调配,可以有效提高油井注水效果,优化油藏开采,减少能耗和成本。

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有望在海上油田开采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将为油田开采带来更大的效益和收益。

【关键词】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原理、应用范围、优势、核心技术、案例分析、发展前景1. 引言1.1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的重要性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是海上油田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开采,油井逐渐进入中后期生产阶段,油田产量逐渐减少,水岩相封堵等问题逐渐凸显,为了维持油田的产能和延长油田的生产周期,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应运而生。

这项技术可以有效调整油井中的水和油的比例,提高采收率,延长油井的有效生产期,减缓油井产量下降的速度,对于维持海上油田的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提高油田产量和采收率上,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油井的工作压力,延长油井的使用寿命,降低开采成本,增加油田的经济效益。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障海上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原理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原理是指根据油层特性和注水井的位置,合理调配注入的水,以实现最佳的油田开发效果。

这种技术基于地质勘探数据和井下监测数据,通过计算机模拟和优化算法,进行水体分层调配,使得注入的水能够最大限度地扩散到油层中,提高采油效率。

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需要准确了解油层的地质结构和流体性质,包括各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以确定每个层段的注水量。

根据不同层段的渗流能力和油水分布情况,合理安排注水井的井位和井网布局,使得注入水能够均匀地渗透到各个层位中。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是一种针对海上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油田压力下降、采油效果不佳等问题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合理地选择分层调配注水井,提高注水效果,达到增产的目的。

海上油田开发过程中,会出现油田压力下降的情况,这是由于油井产量逐渐减小,地层压力逐渐降低所导致的。

由于压力下降,导致原油产量减少,采油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上油田采用注水井进行注水,以增加地层压力,提高油井产量。

而通过合理地选择分层调配注水井,可以使注水井的注入液尽可能地靠近产油层,从而提高注水效果。

1. 识别产油层:通过地质勘探与数据分析,确定油田的产油层。

产油层是指含有可开采石油资源的地层,选择正确的产油层是分层调配注水井的前提。

2. 油井评估:对各个油井进行评估,包括油井的产能、压力变化情况等。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确定注水井的位置和分层调配的策略。

3. 注水井位置选择:根据产油层的位置和油井的评估结果,选择注水井的位置。

注水井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产油层,以提高注水效果。

4. 分层调配注水井:根据油井评估结果和注水井的位置,进行分层调配。

分层调配是指将注水井按照产油层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层级,根据各层的特点和需要,分别进行注水。

分层调配可以保证注水井的注入液更加靠近产油层,从而提高注水效果。

5. 监测和调整:在注水井启动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调整。

通过监测产油量、地层压力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以确保分层调配注水井的效果。

通过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可以提高注水效果,增加油井产量。

这对于海上油田的开发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解决油田压力下降、采油效果不佳等问题,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

该技术还可以减少注水井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油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油田地面工艺技术》PPT课件

《油田地面工艺技术》PPT课件

七、开发难点
开发难点
• 自然环境恶劣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密布,地形极其破碎,湿陷性严 重(个别地区达到四级),地下水资源匮乏,地面建设难 度大。
• 欠发达地区依托条件差 油田所处地区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道路、 交通、电力、通信条件差; 油田内部水、电、路、信等系统均需自行建设。
第二部分:油田地面工艺

式 井
接转站
气管线
联合站

油管线
丛式井组
增压点
三、注水流程
1、双管配水流程
油田初期注水开发采用双管注水流程(马岭油田),注 水站至配水间敷设两条干管,一条用于正常注水,另一条用 于洗井。


供水管线


注水站


注水干管



三、注水流程
2、单干管、小支线、活动洗井注水流程
80年代末,根据安塞特低渗透油田日注量小、压力高、洗井水 量小、次数多的特点,采用了单干管小支线多井配水、活动洗井 注水工艺流程。该工艺将传统的注洗分开,洗井由活动洗井车现 场完成,单井配注量在配水间内进行控制和计量。
长庆油田的工作区 域主要在鄂尔多斯盆地。 位于我国中部,是我国 第二大沉积盆地。盆地 东起吕梁山,西抵贺兰 山,南到秦岭北坡,北 达阴山南麓,总面积37 万平方公里。
内蒙古自治区
15 万平方公里
宁夏回族
山西
自治区
4万平方公里
陕 2万平方公里 西
11万平省方公里
甘肃5万省平方公里
5
三、自然条件
油区属内陆干旱型气候,最低气温-25℃,最高气温38 ℃, 年平均气温10 ℃左右 ,年降水500-800mm ,冻土深度8001300mm 。

海上油田聚合物驱降压增注技术

海上油田聚合物驱降压增注技术

2010年9月断块油气田“十五”期间,我国在渤海油田进行了聚合物驱矿场试验,取得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证明了在海上常规稠油油田进行聚合物驱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海上稠油油田聚合物驱过程中,所用的聚合物为疏水缔合聚合物,不同于普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该聚合物在分子结构中引入了疏水基团。

在近井地带,疏水缔合聚合物在砂岩表面吸附,且由于聚合物存在疏水基团在孔喉处易发生缔合,并存在一定量的高黏度稠油,会造成一定堵塞,因此会造成注入压力太高,加大海上平台地层配注系统的负荷,使注入系统能耗增加,长期高压注入易导致套管损坏。

因此,在当前注采井距条件下,如何有效地降低和(或)保持注聚井注入压力,是当前海上稠油油田注聚开发不可避免的问题[1-7]。

针对海上油田聚合物驱的上述问题,提出了海上油田聚合物驱降压增注技术,该技术是在聚合物驱过程中通过向地层注入降压增注剂,而达到降低和(或)保持注聚井注入压力的目的。

笔者研究的降压增注剂主要集中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及其对应复合体系。

首先优选表面活性剂,并通过物理模拟试验评价表海上油田聚合物驱降压增注技术张波1由庆1,2张健3向问陶3赵福麟1(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3.中海石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摘要针对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注入压力太高而影响开发效果的问题,提出了海上油田聚合物驱降压增注技术,优选了NPC-10表面活性剂作为海上油田聚合物驱的降压增注剂。

在多孔介质中的降压增注试验研究表明,降压增注剂可有效降低注聚压力,地层渗透率得以恢复,且降压增注的效果与地层初始渗透率有一定的关系。

产出聚合物质量浓度分析表明,降压增注剂可有效抑制注聚过程中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在岩心孔隙中的堵塞。

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的原理是主要依靠对聚合物的解缔合作用、对聚合物在岩石表面的解吸作用和对稠油的洗油作用3个方面达到降压增注的目的。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
海上油田生产过程中,由于注水井的水性质参差不齐、井底流体动力变化剧烈,导致泵送比例水难以调节、注水效果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应运而生。

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是一种将不同性质的水分层注入井身不同层次的过程。

该技术主要采用外部加压和泵送法,将水按照不同压力和流量输送到不同地层,大大提高了注水效果。

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通过水样分析和地质勘探等手段,确定不同地层的水性质特征。

其次,根据水性质差异,选择相应的注水设备和工艺,建立分层注水井的节能模型。

再次,在注水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层的性质变化,动态调整注水设备的泵送比例和流量,实现精细化分层注水。

分层调配技术的优点主要有:
1.提高注水效果。

分层调配技术能够根据不同地质特征和水性质,将不同的水分层注入井身,使注水效率更高,增加产量。

2.减少能耗。

通过分层调配技术,能够准确控制水的流量和压力,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节约成本。

3.提高设备稳定性。

分层调配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井底流体运动造成的冲刷效应,提高注水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

总之,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是一种高效、精细化的注水方法,在海上油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
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是一种用于海上油田注水井的管理技术,通过将注水井分为不同的分层,并根据不同地层的特点进行调配,优化注水效果,提高采油效率。

在海上油田注水井分层调配技术中,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地层分析,确定油田地质特征和每个分层的注水需求。

然后,根据地质特征决定每个分层的注水井数量和位置。

在注水井分层调配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油层厚度:根据油层厚度不同,需要确定注水井的数量和间距。

油层厚度较大的地方可以设置多个注水井,以增加注水面积和注水量。

2. 油层渗透率:油层渗透率决定了油田的渗透能力,根据不同的渗透率可以调整注水井的注水量和注水压力。

3. 油层渗流方向:油层渗流方向决定了油田中油藏的运移路径,根据不同的渗流方向可以调整注水井的位置,使注水液能够充分覆盖整个油层。

4. 油水分界面:油水分界面是油藏中油水交界的地方,通过调整注水井的位置和注水量,可以使注水液沿着分界面向油田中心深处渗透,提高采油效率。

通过合理的分层调配,可以在海上油田注水过程中充分利用注水井的作用,有效地增加注水量和注水压力,提高注水效果。

分层调配技术可以提高采油效率,减少注水井的作业成本,降低油田开发的风险。

聚合物驱油地面工艺技术

聚合物驱油地面工艺技术

第六章聚合物驱油地面工艺技术第一节聚合物驱油地面工艺流程及装置聚合物注入工艺流程:聚合物干粉与低压水经混合头进入分散装置溶解罐,形成聚合物混合液。

通过混输泵进入熟化罐经2小时熟化后,形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母液,最后进入储存罐。

然后通过过滤器经螺杆泵升压后到达注聚泵入口。

注聚泵根据单井配注方案,调整至一定流量,聚合物母液二次升压后,在静态混合器与注水站送来的高压污水配制成一定段塞浓度的聚合物溶液,经单井管线进入注聚井。

即配比→分散→熟化→转输→过滤→储存罐→螺杆泵升压→过滤器→柱塞泵配比→混合器混合→注入。

目前许多注聚流程中已经不存在储罐,配置好的母液在熟化罐中熟化好后,就等待外输,见图6-1。

图6-1 聚合物注入工艺流程聚合物驱油地面工艺流程的关键环节是如何配制聚合物溶液。

聚合物主要有3种物理形态:即乳液聚合物、水溶液聚合物和固体粉状聚合物。

使用乳液聚合物、水溶液聚合物进行驱油时,只需将其用注入泵点注到注入水中即可,而使用固体粉状聚合物进行驱油时,就要考虑聚合物的分散、溶解、熟化等溶液配制过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整个配制及注人过程都要防止聚合物溶液产生降解。

本节主要介绍固体粉状聚合物的配注工艺过程,包括目的液流程和在线混配流程。

一、聚合物溶液配制过程聚合物溶液配制过程为:聚合物干粉配比→分散→熟化→转输→过滤→储存,见图6-2图6-2 聚合物溶液配制过程图所谓“配比”就是在水和聚合物干粉分散混合之前,对水和聚合物干粉分别进行计量,并使水和聚合物干粉按一定比例进入下一道“分散”工序。

所谓“分散”就是将聚合物干粉颗粒均匀地散步在一定量的水中,并使聚合物干粉颗粒充分润湿,为下一道工序“熟化”准备条件。

所谓“熟化”就是将聚合物干粉颗粒在水中分散体系转变为溶液的过程。

聚合物属高分子物质,其溶解与低分子物质的溶解不同。

首先聚合物分子与水分子的尺寸相差悬殊,两者的运动速度也相差很大,水分子能比较快地渗入聚合物分子,而聚合物向水中的扩散却非常缓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与注聚相关的项目介绍
(2)主要研究目标 研制出满足海上注聚需要的优良设备和配套自动控制系统, 通过优化现有溶解系统,设计新型熟化方式,缩短聚合物溶 解熟化时间,从而达到减少熟化罐的目的。熟化时间缩短至 40分钟。
三、与注聚相关的项目介绍
(3)目前工作进展 ➢ 资料收集,进行前期准备(完成); ➢ 分析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概念设计(已完成); ➢ 部分设备优化详细设计(进行中)。
被输送介质粘度的保粘率。
改进措施:
➢尽量降低泵速; ➢在保证阀门无撞击的条件下,尽量增大阀门的开启高度,以降低阀隙流速,减 少流体阻力; ➢在结构设计上要尽量降低阀门的关闭速度; ➢液缸体组件设计要保证流道圆滑畅通,无急剧放大与收缩,流体无分流,流速 变化要均匀; ➢与液体接触的材料一律采用Cr不锈钢,以消除Fe+2、Fe+3、Mg+2、Cu+2离子对 溶液的降粘。
119.4
自重(T) 9 6 9 5.6 /
自重(总) 9 6 54
16.8 85.8
根据以上数据,采用一泵多井工艺,设备的占地面积比原来的一泵一井工 艺减少了17.4m2,减少比例为13%,设备自重减少了16.8T,减少比例为16%, 为在现有平台有限空间内实现扩大井组注聚节约了平台资源。
二、注聚设备优化
二、注聚设备优化
现场试验
聚合物:大庆聚丙烯酰胺 注聚泵:大港中成20方泵
流量 (m3/h)
浓度 mg/L
泵后压 力
(MPa)
泵前粘度 mpa.s
泵后粘度 mpa.s
保粘 率%
检测时间 08.7.7
检测人 签字
取样人
14m3/h
13 MPa
5439
5329
97.90 %
21:04
王尧
姚淼
10m3/h
熟化罐 3500×3500×5150
柱塞泵 2900×2000×1700
/
/
单位 套 套 个 台 /
数量 占地面积(m2)
1
18
1
10.5
6
73.5
6
34.8
/
136.8
自重(T) 9 6 9 5.6 /
自重(总) 9 6 54
33.6 102.6
二、注聚设备优化
SZ36-1油田A7井组注聚设备参数(一泵多井)
LD10-1A23井单井注聚 LD10-1井组注聚
JZ9-3 井组注聚 SZ36-1 I期A/B/J扩大 LD5-2 井组注聚,SZ36-1
油田II期注聚 SZ36-1油田I期全面注聚
SZ36-1 J3井单井注聚 SZ36-1 A区井组注聚 LD10-1 A23井单井注聚 LD10-1 井组注聚 JZ9-3油田井组注聚 SZ36-1 I期扩大注聚
二、注聚设备优化
从SZ36-1油田J3井开始注聚,我们第一套注聚设备ZZJQ-I投入作业 时,海上油田的注聚开发开始起步。 ZZJQ-I是我们借鉴陆地油田建造的 第一套注聚设备,因为海上作业条件的特殊性,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和不 足,例如注聚控制设备和注入设备尺寸较大,现场吊装和摆放布管难度 大不易维修维护;聚合物水粉混合系统设计有待完善,偶尔会出现“鱼 眼”现象;聚合物熟化时间过长,满足不了大规模注聚的要求等;自动 化控制系统不稳定,存在手动控制现象等。为此,我们不停总结现场存 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并与2007年组织了项目组,承担 了总公司的注聚系统优化课题,对注聚配注系统进行系统优化,收获了 不少成果,以指导以后的工作。
三、与注聚相关的项目介绍
1、《 海上平台聚合物在线溶解装置研制及现场应用 》项目 (1)项目简介
《海上平台聚合物在线溶解装置研制及现场应用 》为2008年我们 公司承担的北京研究中心863子课题《渤海油田聚合物驱提高采收 率技术研究》中的子课题,2010年底项目验收。项目主要通过设备 优化和工艺优化解决海上注聚系统聚合物溶液熟化时间过长的问题, 缩短聚合物溶解熟化时间,从而减少注聚系统设备平台占用空间, 满足现场注聚要求。
改进后的配液间内部结构设计
二、注聚设备优化
现场应用 改进设计后的现场安装图
二、注聚设备优化
3、熟化系统优化——熟化器循环系统设计和集成
通过在原来熟化罐的基础增加一套循环系统来提高聚合物 溶液的流动能力,既提高了聚合物溶液的溶解速度,又能消除 搅拌死角,提高搅拌效果。而且这套循环系统独立于现有的注 聚系统,即使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另外可 以单独拆除,不影响熟化罐的结构。
熟化器循环系统工艺流程图
熟化罐顶部吸出口
取样器 手动球阀
熟化罐底部吸入口 手动球阀
立式螺杆泵
手动球阀
目过滤器
二、注聚设备优化
关键部件循环泵的选择 循环泵的类型经过慎重考虑,最终选择立式安装螺杆泵NM076BT01L06V
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立式螺杆泵直接安装在熟化罐上,吸入口和罐底部排出管线连接, 安装不占空间。
从试验数据看出,针对大庆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干粉,目前经过改进后 的注聚泵,表现出良好的保粘效果,达到保粘率90%的指标。
二、注聚设备优化
4、注入系统的优化——一泵多井工艺的优化设计和应用 一泵多井工艺流程设计
SZ36-1油田A7井组一泵多井注入工艺流程图
来自熟化系统
高压手 动闸阀
平台注水进口
注聚泵
旋塞阀 回流管线 注聚泵
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地面 配注工艺技术
单击此处编辑副标题
汇报内容
一、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技术实施概况 二、注聚设备优化 三、与注聚相关的项目介绍 四、海上油田注聚地面配注工艺技术介绍 五、目前注聚地面配注系统存在的问题 六、未来注聚配套工艺技术发展方向
一、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技术实施概况
聚合物驱是在注入水中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增加注入水的 粘度,降低油层的水相渗透率,改善油水流度比,调整注入剖 面,扩大波及体积,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是油田三次 采油中的一项主要措施之一。
三、与注聚相关的项目介绍
(5)预计成果应用及推广情况 由于熟化时间是制约聚合物驱技术在海上平台推广的主要 技术瓶颈,所以项目研究成果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 是2010年以后SZ36-1油田I期A、B、J平台大规模大排量的 全面注聚。
三、与注聚相关的项目介绍
2、《海上稠油油田化学驱技术示范》项目 (1)项目简介 《海上稠油油田化学驱技术示范》子课题:海上注聚高效分散溶解 及粘度稳定技术示范为2009年研发中心参与的国家示范工程中的子 课题,2010年底项目验收。项目主要通过进行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油 聚合物溶液分散快速溶解技术的研究,缩短聚合物溶解熟化时间, 同时提高注聚系统的粘度保留率,并在2009年至2010年将研究成 果应用到SZ36-1油田I期全面注聚工程中。由于大型注聚设备需要 在新建平台的过程中安装就位,示范工程项目与SZ36-1油田I期调 整工程项目紧密结合。
聚合物分流 调节阀
旋塞阀 回流管线 注聚泵
过滤器 手动蝶阀
二、注聚设备优化
聚合物溶液流量分配器优化
➢将文丘里管缩径增阻原理及针 型阀调控技术结合起来,和根据 流体的特性,流量控制器被设计 成环锥形通道,结构设计新颖, 差压在小于4.0MPa时的粘度保留 率在98%以上;
➢分配器内腔设计成等于或小于 7°锥角,使聚合物溶液通过时 不产生涡旋现象,使分子链不断 裂不被剪切,以实现低剪切或零 剪切目的。
5000
4809
4739
98.50 %
17:44
陈世佳、陈 海
姚淼
14m3/h
0 MPa
5279
5059
95.80 %
18:21
陈世佳、陈 海
姚淼
19m3/h
5499
5229
95.10 %
19:52
王尧
姚淼
备注:取样方法采用停泵后拆管线取样,13:30分母液配制完毕浓度5000ppm,15:30分熟化完毕。
低因为高转速引起的聚合物被剪切现象。
二、注聚设备优化
系统安装
熟化器循环系统现场安装Fra bibliotek二、注聚设备优化
4、注入系统的优化——高压注入泵的优化选型
在注聚工程中关键考虑的是减少粘度的机械降解,注聚泵作为注入
系统的关键设备,对目标液的粘度保留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注聚泵不同于一般的往复式注水泵,需要对其结构进行特殊设计,提高
0MPa
5339 5019 5449
5079 4939 5289
95.13% 98.01% 97.10%
11:48 10:00 2:00
陈世佳、陈海 陈世佳、陈海
王尧
取样人
张继光 张继光 张继光 姚淼
备注:取样方法采用停泵后拆管线取样,13:30分母液配制完毕浓度5000ppm,15:30分熟化完毕。
二、注聚设备优化
流量 (m3/h)
14m3/h 7m3/h 10m3/h 14m3/h
浓度 mg/L
5000
聚合物:大庆聚丙烯酰胺 注聚泵:大港中成15方泵
泵后压力 (MPa)
13MPa
泵前粘度 mpa.s
5439
泵后粘度
mpa.s 5129
保粘率% 检测时间
94.30%
08.7.8 13:50
检测人签字 陈世佳、陈海
三、与注聚相关的项目介绍
(2)主要研究目标 在现有海上聚合物干粉配制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海上平台的 特点,从聚合物本身的溶解特性和优化配注系统入手,深化 研究聚合物溶液的溶解规律;优化研究分散溶解工艺;设计 配备快速分散装置,缩短聚合物溶解熟化时间,缩短聚合物 溶液分散溶解时间,从而达到减少熟化罐的目的,节约注聚 系统设备平台占用空间,满足现场注聚要求。同时提高注聚 系统的粘度保留率,提高聚合物驱油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