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历史教学的成功与否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休戚相关。本文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情境教学法、整合教学法、探究教学

法、材料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六个方面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情境;探究;讨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0118(2012)-01-0-02

历史是一门独特的学科,通过历史课的教学,既能够使学生掌

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可以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

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他

们能够用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从这个

意义上来讲,任何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活动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事件,

但也同样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作出相应的变化,

而历史教师则应关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使之有利于历史课教

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总结了几个教学方法,供同道参考。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用生动的场景、历史图像等直观手段,建立

能激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的情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

中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运用情境教学法关键在于创设情境,使学生

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因此,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对教材的内容就应进行“有形”、“有声”的包装,把历史知识巧妙地嫁接在历史的情境之中。

二、整合教学法

以单元为例,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整合教材,整合思路如下:

(一)“分”

分就是分别阐述单元所包含的历史知识。如必修《历史i》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首先要弄清楚“政治制度”的概念内涵: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其次要讲清古代中国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的起源,主要内容、发展演变历程以及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二)“合”

合就是从整体上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把握。如“君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可以设置如下一些问题:

1、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发展演变的历程,初步形成(战国)、正式建立(秦朝)、巩固(西汉)、完善(隋唐)、不断加强(宋元)、达到顶峰(明清)。

3、演变趋势:在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充斥两对矛盾,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4、影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阶级

斗争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升”

升即是获得某些历史启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得到这样的知识与启迪:学生对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可以辩证地认识历史事物,可以探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探究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灵活地、创造地使用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可以以问题为核心对教材进行整合,可以以对比为目的对教材进行整合。教师通过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分析历史发展的特征以及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形成新的历史知识结构。

三、探究教学法

《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确如此,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改的一个亮点。笔者认为,在实施探究式历史教学应有以下的三步骤:

(一)导读疑问

创设适宜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因此,教师应以问题为契机,细致备课,熟知教材,设计具有探索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核心,从而达到探索历史的目的。如中学历史新课标的必修模块ii的《各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

课中,我设疑有: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该政策有何内容?应如何评价?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何原因?有何内容?有何结果?应如何评价?

3、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4、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征?有何积极性和消极性?

5、斯大林的经济体制对我国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二)学生自学教材

学生依据问题,带着疑问,独立地自主地阅读教材,自我思考,自主探究,实现学生的注意力由教师的外在控制转化为学生的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的主动思考之中,学生的自我思考就会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体验到“学有所思”的愉悦感。

(三)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课堂是培养学生最重要的阵地,新课标的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舞台。在探究的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历史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既有新颖性,又有启发性。探究教学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角”,学生要主动地参与,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学生有了独立的思考,就会运用史实的眼光审视现实的热点问题,就能获得探究历史所带来的体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材料教学法

历史材料是进行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它包括文献典籍、图表、实物、图片、笔记碑文和考古资料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材料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实事求是地求证历史。显然,这种材料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运用材料教学法是有利于学生提高比较、分析、理解史实的能力,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史实的归纳、推断、评价甚至是论证的能力,对材料教学法可以有下面的方式进行:(一)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说明观点;(二)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做比较;(三)选取某一主题,罗列来源不同的材料,让学生整理归纳,并且解析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自己的推测,得出自己的结论。

五、讨论教学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讨论法是要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表明讨论不是漫无目的的交谈。而讨论是有一定的目的性、方向性,是学生对某一历史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经过讨论,提高了学生学历史的兴趣,使学生专注于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互相交流意见。讨论教学法适合于原因、影响、评价等“典型”的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