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十大措施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大预防措施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大预防措施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界因自身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而引发的灾难性事件,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十大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方法。
一、地震预防措施地震是世界各地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预防地震可能造成的伤害和破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地震安全意识,学习地震应对知识,如躲避、撤离等;2. 建立坚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采用抗震设计标准;3.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4. 避免在地震频发区进行重要设施和活动的建设。
二、台风预防措施台风是一种大规模的强风和暴雨天气系统,通常伴随着海啸和洪水。
为了减少台风可能带来的破坏和伤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气象预警系统,提前通知可能的台风路径和强度;2. 加固建筑物和设施,采用防风设计;3. 做好台风防护工作,如修剪树枝、安装防风网等;4. 建立有效的疏散和救援机制,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三、洪水预防措施洪水是指河流水位上升超过警戒值,导致水涌入旁边的地面或建筑物。
为了减少洪水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建设有效的防洪系统,包括拦河坝、排水设施等;2. 加强水文监测,提前发现洪水可能的迹象;3. 建立完善的河流管理和洪水预警机制;4. 避免在洪水频发区进行重要设施和居住点的建设。
四、干旱预防措施干旱是指气候异常导致区域长时间缺乏水源。
为了应对干旱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措施;2.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开展水土保持工作;3. 推广抗旱作物,改善耐旱性;4. 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应对干旱可能导致的问题。
五、飓风预防措施飓风是一种狂暴的大风和强降雨的天气系统,通常造成巨大破坏。
为了减少飓风可能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气象预警系统,提前通知可能的飓风路径和强度;2. 加固建筑物和设施,采用防风设计;3. 建立有效的疏散和救援机制,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4. 加强飓风科学研究,提高预测准确率。
如何拦截小行星

认真想想如何拦截小行星美俄反导系统都挡不住近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与国家核安全管理署联合宣布,两家机构将合作研究利用核武器摧毁威胁地球的外来小行星的可行性方案。
那么,小行星到底有多可怕?核武器能否消除小行星威胁呢?个头小但能量不小地外天体威胁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多个古代文明都曾留下了天外来客“造访人间”的记录。
如北宋著名学者沈括就曾在《梦溪笔谈》中收录了一则发生在治平元年的陨石事件。
用“大声如雷”、“几如月”形象地描述了陨石再入大气时的声学和光学现象,最终陨石落入宜兴县一户许氏人家的院落,“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乡邻们都来看热闹。
与这种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轶闻趣事”相比,2 013年2月15日一颗陨石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上空爆炸,给现代社会上了生动的一课。
爆炸的冲击波造成大面积建筑物受损,约1200人受伤。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分析,这颗陨石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再入大气,在大气层中飞行约32秒后减速至每秒18公里,并在车里雅宾斯克地区上空约30公里高度发生猛烈爆炸。
据评估,陨石直径约15~17米,质量7000~1万吨,爆炸当量约350万吨TNT,足以摧毁一座中型城市。
美国宇航局曾警告约有4700颗小行星威胁地球,因此研究如何防御小行星撞击并不是杞人忧天之举。
现有技术能拦截小行星么?拦截小行星的前提是发现小行星,不然就无的放矢了。
说到搜索、拦截高速运动物体,美俄两国苦心经营多年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似乎最有发言权。
然而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认真一想,这些技术都挡不住小行星。
地球面临的小行星威胁主要有两大来源,太阳系内小行星和系外侵入小行星。
前者主要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后者游荡于星际空间。
这些小行星的共同点就是不发光,加之距离遥远,地面光学望远镜难以直接观测。
目前常用的一种方式是掩星观测,即小行星从背景天体前通过时由于遮挡该天体光线会被探测到,但这种被动观测方式根本不适用于对地外天体进行预警探测和持续跟踪。
防陨石的原理

防陨石的原理防陨石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来防止陨石或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一种措施。
防陨石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天体监测与预警系统是防陨石的起始环节。
科学家利用天文望远镜及相关设备,对太空中的陨石和小行星进行监测和观测,通过判断它们的轨迹、速度、质量等参数,预测其可能的撞击地点和时间。
然后,利用计算机模拟等手段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可能造成威胁的天体进行评估与分类。
最后,通过多个观测站点的协作,确定可靠的预警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其次,防陨石的手段包括物理防御和工程防御两种方式。
物理防御包括使用人工发射装置或离轨成千上万颗小型物体,利用它们的引力和动量效应来改变陨石或小行星的轨迹。
这种方法可以被视为是主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利用探测器和飞船等工具在陨石或小行星上安装推力装置,改变其速度和轨道,使其远离地球;二是利用能量轨道传输器将高能物质或动能杆等发射到天体表面,使其受到冲击而改变轨道。
工程防御主要包括建立各种设备、设施和基础设施,以提前应对可能的陨石威胁。
例如,建造挡土墙、坑道、隧道等结构物,用以减少陨石或小行星撞击地球时的能量传递和破坏。
此外,还可以利用控制爆破技术,提前拆除在陨石可能着陆的区域上的建筑物,避免造成更大的破坏。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造避难所,增加人们的逃生时间和机会,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再次,空间引力透镜也可以用于防陨石。
空间引力透镜是一种利用天体引力对光线进行透镜效应的现象。
如果在陨石的轨道上放置一个质量较大的天体,它会改变陨石的轨道,使其远离地球。
因此,通过在陨石可能撞击的地区上空放置一个太空引力透镜,可以减小陨石撞击地球的概率。
最后,太空飞行器的运用也是防陨石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发射太空飞行器,实施远程探测和控制,可以及早对陨石或小行星进行监测和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例如,可以使用飞行器搭载高能激光器或核能装置,对陨石或小行星进行破坏或引爆,以降低其对地球的威胁。
巧妙应对小行星

封1 3 : 。由于小行星和飞船之 间的剩余速度 ,多少
会对小行星的捕获有影响。 由于搬动小行星和机器人宇宙飞 ̄ - B - , J - 需要耗 据美国专家透露 ,美国国家航空航 天局的科
一
◆
高度 4 0 7 千米 低地 球轨 道
随 发 射
图6 捕获系统工作流 程图
是宇航 员下一个 1 0 年
具 有 重 大意 义 的奋 斗
星 太 阳指 向 与探 测 ” 系统 ( D E — S ] _ A R系统 )。 它
能从太阳获取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激光束 ,用于偏转 或蒸发那些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
I
1
一
.
… ~ …… 一 一~
一 . f一 一, √ _. - ▲
一一。 。 0■ 0
.
]—■
家估计 ,机器人宇宙飞船带着捕捉的小行星到月
球 需要 2 ~ 6 年。
4 名 宇航 员将 使 用 目
■厂 ]
小 行星 轨道
—
前正 在开发 的猎户座
太 空 舱抵 达 这 颗 小 行
◆ 一 _ e ……
◆
8月球 重力 助推
一 … …
l
星 ,开展探 索研究活
动( 图5 ) 。 开 发利 用 小 行 星
月 球 轨道
5朝 小行星 飞
7 龋 脯 I
l ◆
——
自然资源 的想法可 以 追 溯到 1 0 0 多 年 以
近地天体地球面临的太空威胁

近地天体地球面临的太空威胁近地天体(NEAs)是指距离地球较近的天体,包括彗星、小行星和其他太空物体。
这些天体对地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可能会对人类生活和地球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本文将探讨近地天体地球面临的太空威胁,并探讨应对这些威胁的有效措施。
一、太空威胁的类型近地天体对地球的威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小行星撞击: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的岩石和金属天体,它们的轨道会与地球的轨道相交。
如果一颗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将会造成巨大的爆炸,释放出的能量可能远远超过原子弹。
这种撞击可能会引发地表火灾、地质灾害以及气候变化等严重后果。
2. 彗星碰撞:彗星是由冰和灰尘组成的天体,它们的轨道也会与地球的轨道相交。
彗星的撞击会造成强烈的爆炸,释放出大量能量和物质,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天气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3. 星际尘埃:星际尘埃是宇宙中漂浮的微小颗粒,其数量非常庞大。
当地球穿越星际尘埃云层时,这些微小颗粒将高速撞击地球的大气层,产生亮光和火球现象。
虽然这些颗粒很小,但当数量庞大时,可能会对卫星和航天器的运行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二、应对措施为了应对近地天体地球面临的太空威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监测、评估和应对这些潜在的威胁。
1. 监测和观测:建立高效的监测系统,通过卫星和地面望远镜等设备对近地天体进行持续观测。
这可以帮助科学家及时发现和追踪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天体,为后续的评估和应对措施提供重要数据。
2. 天体轨道预测: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模型和观测数据,对近地天体的轨道进行预测和计算。
这可以帮助科学家判断天体是否会与地球相撞,预警可能的碰撞事件,从而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威胁。
3. 防御和拦截:针对已经确定会与地球相撞的天体,可以考虑采取拦截措施,以减轻撞击的破坏性。
例如,可以发射航天器,改变天体的轨道,使其远离地球。
另外,还可以利用高能激光或核动力技术对天体进行炸毁或分解。
4. 国际合作:近地天体的威胁不仅是地球面临的,也是全人类面临的。
近地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
在已经发现的众多小行星中,有1400多颗小行星的轨道可能与地球轨道相交,这些小行星被称为近地小行星。
在这些行星中,目前已知直径大于1千米的大约有500多颗,它们中的任何一颗小行星一旦与地球相撞,便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那么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有多大呢?据说平均几千万年会出现一次造成人类灭绝灾难的撞击;平均几十万年出现一次危及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撞击;平均100年出现一次大爆炸,如1908年发生的通古斯大爆炸,爆炸的威力相当于同时引爆几百颗广岛原子弹。
幸运的是月球和木星都在保护着地球,它们的运行阻止了许多小行星靠近地球。
我们需要针对小行星的运行做一些防范工作,比如建立空间监测搜索网,寻找尚未发现的近地小行星,测量小行星的运行轨道等。
1985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正式开始实施施密特CCD小行星计划,通过设在河北省兴隆观测基地的60/90厘米的施密特望远镜进行小行星巡天观测;1995年,美国GPL和美国空军联合进行的“近地小行星追踪计划”,运用了美国空军在夏威夷毛伊岛建立的电子光学深空监测站;1996年3月26日,罗马成立了“太空防卫基金会”,这是一个由优秀的天文学家共同组成的组织,他们在近地小行星领域
有着杰出的表现。
这个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建造了望远镜观测系统,系统地搜索和观测近地小行星和彗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主要研究小行星的本质,他们投入了大量精力观测小行星是纯铁的多,还是石铁混合在一起的多,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只要发现直径是10千米左右的小天体有可能会与地球相撞,并且运行轨道逐渐降低,就可以采取措施,启动太阳能帆板或者大型火箭发动机,人为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让近地小行星沿着其他轨道运行,从而避免撞击地球的情况发生。
小行星防御有“术”

中国在小行星防御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开展的月 球与深空探测事业为发展小行星防御技术提供了较好 的积累。2012 年,中国嫦娥二号探测器在完成月球和 日地系统第二拉格朗日点拓展试验任务后,近距离飞越 并探测了“图塔蒂斯”小行星,成功获取了它的光学图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此外,中国正在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争 取在 2025—2026 年内实施一次对小行星既进行抵近观 测,又实施就近撞击——就改变它轨道进行技术实验, 为未来人类真正应对小行星这种地外天体对地球家园 的威胁,作出中国贡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面对小行星的撞击威胁,人类 再不会束手对地球是无威胁的,但在大行星引力 摄动和空间环境扰动作用下,一部分小行星带向太阳系 迁移,当小行星进入距离地球轨道 4500 万千米范围内时, 就被称为近地小行星。
科学家已探查到的近地小行星数量为 30525 颗,而 且该数字仍在不断增加。其中的 1425 颗小行星不排除 碰撞地球、造成地球生物伤亡的可能,处于望远镜网络 监控之下。
36 DEC. 202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行星带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小行星带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改变小行星轨道——来自地球的反击
此次“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是航天器在距离地 球约 1100 万千米处,以约 6.3 千米 / 秒的速度成功 击中迪迪莫斯(Didymos)双小行星系统中的子星迪 莫弗斯(Dimorphos),并改变了其运行轨道。
38 DEC. 202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00553家庭群了转了一个小行星撞地球的新闻,我要怎么辟谣才能既科学又有趣?(1).docx

家庭群了转了一个小行星撞地球的新闻,我要怎么辟谣才能既科学又有趣?657人已看高爽的锦囊2020-09-09德国海德堡大学天文专业博士天文学博士,科普作家,《天文学通识30讲》主理人就算地球被小行星撞到,通常也不会有太大危害。
太阳系里的小行星非常多,保守估计也有几百万颗,很可能更多。
但是绝大多数的尺寸都很小,大部分小行星的直径在几米到几百米之间。
这个尺寸的小行星即使撞到地球上,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危害。
绝大部分物质在大气层中就会燃烧、碎裂。
超过10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只有200多颗,而且都离我们很远。
绝大多数小行星集中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距离地球很远,它们不会轻易到地球附近。
但是的确有个别小行星会靠近地球,天文学称他们为"近地小行星"。
目前已知2万多颗近地小行星,其中不到2000颗有比较大的概率会和地球碰撞,其中1000颗左右的直径在1公里以上这些是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正在被天文学家密切跟踪。
如果1公里甚至10公里以上的小行星正面撞击地球,的确会带来上匕较严重的灾难。
比如地震、海啸、森林大火,掀起的灰尘遮挡阳光,造成动植物的生存危机,威胁人类的电子通讯设施等等。
现在主流理论认为,历史上比较严重的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导致了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
那颗小行星给地球带来了丰富的金属元素钺,这种元素是火箭和现代精密制造的重要原材料。
你看,来自太空的撞击给我们提供材料,让我们用它去探索太空。
其实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情况经常发生。
最近十年,光是肉眼可见的小行星冲入大气层的情况就发生了大约一千次。
全世界不同的地点、时间均匀分布。
最近一次壮观的撞击发生在2013年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
当时的小行星直径大约20米,冲入大气层后的充气波打碎了很多建筑物的玻璃,玻璃破损造成了一千多人的外伤,除此之外没有更大的伤亡和损失。
小行星的威胁程度和出现的频率成反比。
也就是说越是严重的危害,发生的机会越少。
当然,危险程度越大的小行星,尺寸就越大,也就越容易被天文学家发现和跟踪观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从 人类认 识到 近地 小行 星 ( N E A )的撞击 危 险性 以来 ,一直 在思 考 如何减 轻和避 免 小行 星撞 击地 球 的灾害 ,并提 出 了许 多应 对措施 。从不 同的 角度 出发 ,可 以将这 些措施 分成 几种 类型 。按 对撞击 者处理 方 同 ,可 分为偏 转 小行星 的轨道和 击碎 小行星 两种 方式 ;按 使 用的能源 不同 ,可分 为动 能 、电磁 能 、引力 、 能 以及核能等 方式 ;按接 近 小行 星 的方式 不同 ,可分 为拦 截 、轨 道 交会等 方式 ;根据 是否能快 速地 向 目丰 亍 , 能量 ,还可 以分 为直接 和间接 两种 方式 。究竟采 取何种 方式 ,要根 据撞击 可能 发生 的时间 、撞击者 的大 小 道特征等 多项 参数进行综 合评估 ,以选 取最佳方 式 。
3 安 装火箭主 动变轨
这 种 方 法 是 在 小 行 星 表 面 安 装 多 个 火 箭 发 动 机 ,靠发动O L n 9 推 力改变小 行星轨 道 。发动村 L i , y 以 是 大功 率的 ,也 可以 是小功率 的 。前 者适 合预警 时间较
根 据 这些 观 测 数据 ,建 立起 全球 性 的 信息 、分 析 和预 警 网 络 ( 1 Aw N),对 小 行 星 的轨 道 进 行 预 报 。 闩前 ,对 小 行 星 轨 道 预 报 的 准 确 性 还 有 待 提 高 ,主 要 有 二方 面 的 原 因 :一是 近 地 小 行 星在 接近
以作 为改变小 行星轨道 的一种推 动 力。
是 在它 们 通 过地 球 附 近 时 ,但 一 般 只能 观 测 到 一 段
☆ 专题 综述 — — _
缓 鹾缓赣 鞠朝瞄缓荔夔髯劳荔
.
.…
…
.
S p a c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国际太空
一
缓荔缓缓鬓缓 荔彰 荔嚷缓 赣缓绣荔
雾 荔荔荔 缘荔豸兹i 自 目 螽
预 防小行 星撞 击地 球 的十 大措
・ 冉 非 ( 北京 大学行星与空间科 学研 究中心)
献 。未 来将 进 一 步 提 高 观测 水 平 ,更 新观 测 设 备 ,
发现 更 多的近 地 天 体 ,对 已经 发 现 的近 地 天 体 继续 跟 踪 观 测 ,以便 深 人 了解其 轨 道特 征和 表 面物 理 、 化学 性 质 。 最重 要的 是 , 让全 1 } J = 界 的地 面 观 测 站联
兵” ( S e n t i n e 1 ) , 目前 还 处 于 计 划 中 。 “ 哨兵” 的 目标 是 征6. 5 ~1 0 年 的运 行 期 问 ,发现9 0 %以上 直
径 火干 1 4 0 m、 1 0 万 颗直 径大 干5 0 m、2 0 万 颗 直 径 为 3 0 ~5 0 m ,以 及2 0 万 颗 直 径 小 于3 0 mf  ̄近 地 小 行 星 。
S p ac e I n t e r n at i o n al 国际 太 空 I 总第4 6 3 期
1 加 强观测 ,提前预 报
提 前 获得 近地 天 体 的 信息 ,是避 免撞 击地 球 的 越 本 保障 。 日前 ,全 世 界 许 多 闫家 的 天 文 台都 开 展
了 埘近 地 I 火体 的观 测 ,一些 国家 还 制 定 了近 地 天 体 观测 计 划 ,在确 定 近 地 天 体 分布 方 面做 出 了很 大 贡
2 动 力撞击 偏转轨 道
2 0 0 5 年7 月4日,美 国发射的 “ 深 度撞 击” ( D e e p
h n p a c t )探 测 器成功 地撞 击了坦 布 尔 一1 彗星 。撞 击
器的 质量是 3 7 0 k g ,撞击 速 度约 1 0 . 2 k m/ s ;产 生 的
地 球 越 后 ,轨 道 会 受 到地 球 引 力的 影响 ,发 生 了
一
短 的情 况 ,后者适 合干预警 时 间较 长的情 况 。小功率
发动机电 可以 是 电火箭 。电火箭 也称等 离子体 火箭 , 这 种火 箭的推 力 大 ,但持 续时 间比较长 ,因此也 - r
定 的 变 化 ;二 是 对 近 地 小行 星 的 精 确观 测 ,往 往
并 实 现数 据 共 享 ,保证 及时 发现 “ 入侵 者” ,并 确切 了解其轨 道 参数 。
巡 天观 测 的 F I 的 是 确 定近 地 小 行星 的 数 量和 分
和 速度 。 根 据 一些 学 者 的 计算 ,将 一颗 潜 危 险的 小 行
星推 到安全 轨道 ,所要达 到的速 度变 量并 / f 是很大 。 动 力撞 击偏 转 轨 道 的 方法 是 人类 已经 基 本掌 握 的技 术 ,当 前的 问 题 是深 入掌 握 撞 击 对 小行 星轨 道 的 效 应 ,对撞击 器大小 、速 度 、撞 击方 向以及 如何选择掩 击 位置进行深 入研究 。
动能为 l 9 G J ,相 当于4. 8 t  ̄ , J TNT爆 炸 所 释 放 的能
量 。 这 次 撞 击 使 坦 布 尔 1 彗 星轨 道 速 度 的 变化 为 0 . 0 0 0 l mm/ s ,使 其近 日距 离减 少 了1 O m。 由这 组 数 据 可以 看出 ,撞 击对 天体的 轨道是 有影 响的 ,影 响的 程 度 取 决 于二 者 的 质量 、相 对体 积 和 相 对速 度 。 冈 此 ,为 了获得理 想的 偏转效 果 ,需 要增加 飞船 的质 量
布,最 好的 厅法是 发; } 1 ‘ 一 个空 间巡 大红 外望远镜 ,其 轨 道 与金 轨 道 类似 ,半 主轴 火 约0 . 7 Au,轨 道 周 期大f q 2 0 6 尺,视场大 约2 0 0 。, 逆太 阳方 阳 ,/ f i 会
约束 望远镜探 测小 行星的能 力。 荚目的观 测项 目 “ 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