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病的偏方验方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偏方

川乌粥
原料:制川乌2克,姜汁10滴,粳米30克,蜂蜜适量。
烹制方法:将川乌研末,粳米洗净,同放入瓦锅,加适量水,沸后加入川乌,用文火煮2~3小时,待米熟烂后加入生姜汁和蜂蜜,搅匀,再煮1~2沸即可。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牛膝酒糟
原料:牛膝500克,糯米1000克,甜酒曲适量。
烹制方法:先将牛膝洗净,同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煮2~3次,取部分药汁浸糯米,另一部分药汁于糯米煮熟后,拌和甜酒曲,于温暖处发酵为酒槽。
食用方法:每日1次,每次取酒槽30克煮食。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偏方,上面的偏方对于治疗这个疾病是有一定帮助的,有这种疾病的人不妨一试,更多饮食健康请继续关注饭菜网。
地暖地板 mcdkwdksnx89。
类风湿偏方

类风湿偏方一、1、穿山甲5克,白薇10克,泽兰15克。
共三味药。
用一斤黄酒煎,用小火。
大火煎开,用小小火煎15-20分种。
放少许红糖,去渣喝酒,视酒量。
一天最少吃二次,要坚持。
天热可以放冰箱,吃时热酒。
2、用猪的脚爪一个,切成8-10片,洗净。
用干的黄花菜300克,把黄花菜泡开1小时,洗净。
把猪脚和黄花菜同时下锅,少放一点生姜和盐,烧到猪脚熟了,即可。
分几天吃下。
可消肿,止痛。
这两个方子同时吃,会有双倍有效果。
二、用了“苗祖”牌风湿关节炎膏贴,大量补钙,关通舒是一种傣药效果不错三、治疗风湿病民间有很多偏方,有时候治起来还真见效。
以下几种方法不妨试一试:1.常饮蜂王浆。
每天服用5~10m l蜂王浆,连服2~3个月,可使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得到改善。
2.常饮鲜牛奶。
每天服用鲜牛奶500ml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因为类风湿病在整个病程中,均缺钙,牛奶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富含钙离子。
3.生姜加葱敷。
取鲜生姜、鲜葱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捣烂如泥,乘热敷于患处,每48小时更换1次。
4.生姜外敷。
鲜生姜切片炒热敷于膝上,两个晚上后再将陈小麦打碎,炒热包之。
5.苡仁粥。
取苡米仁末,用粳米煮粥常食。
对急性期风湿热型或湿热型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6.泥炭疗法。
将泥土块在火中烧成黑黄色,研成粉末与水调和,涂抹全身或患处,亦可将粉末倒入浴盆浴洗。
这种疗法对风湿有显著疗效,在欧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中德国就有近百个“沁炭医院”用泥炭疗法治疗风湿病。
7.砂浴疗法。
在海滨、江河流域或西北沙漠地带,可采用砂浴疗法,即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或三伏天,患者将患肢或全身埋置于烫热的砂中,起热敷作用,亦可通过发汗而祛邪外出。
8.日光浴疗法。
夏天中午阳光最强时,可将病变部位暴露于日光下,其余部分可用伞遮挡阳光。
一般身体上部一次照射20分钟左右,下部一般照射30分钟左右。
9.矿泉疗法。
矿泉疗法分水浴疗法和饮疗法。
水浴疗法即在35℃~39℃之间的矿泉水中进行短时间或长时间浸泡,以达治病目的的方法。
名医金方:桂枝葛根汤加味治类风湿关节炎

传统医学
28
桂枝葛根汤加味治类风湿关节炎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 吴金莲
类风湿关节炎以关节病变引起肢体严重畸形以及心肺、皮肤、眼、血管等组织广泛炎症为主要表现,在我国患病率为0.32%~0.36%。
中医对此病早有研究,并命名为“历节风”、“骨骱痹”。
本人按照祖国医学理论,按“清热通络、散寒祛湿、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的方法进行辨证治疗,以桂枝葛根汤活血祛淤、清热除烦;忍冬藤、
络石藤、白花蛇舌草、石膏清热解毒
、除湿通络;甘草调和诸药;大枣健脾益胃。
此方还可辨证加减使用,如属热症,则去桂枝,加乌梢蛇、蜈蚣,以通经络、清热解毒;如果湿邪偏重,则加重桂枝用量,加淫羊藿、苍术、薏苡仁等,以燥湿健脾、通经活络;如果患者体质虚弱,则加黄芪、当归等,以补益气血;如果患者患病日久,肝肾亏虚,则应加骨碎补、熟地等以补益肝肾。
一般服用3个疗程症状即可明显减轻。
注: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症状有肢体关节疼
痛(小关节尤甚,痛处灼热发红,肿胀疼痛剧烈,痛不能触)、肢体不能屈伸、日轻夜重、口渴烦闷、舌质红、苔黄燥、脉数滑等,确属此症方能使用。
单方治病
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刊允许,谢绝转载)
效果。
方药组成:桂枝、芍药、丹参各10克,石膏(布包)、葛根、白花蛇舌草各20克,桑枝、忍冬藤、络石藤各15克,甘草5克,大枣5枚。
以上药物同煎,每天1剂,早晚餐后2小时分别服用。
其中,桂枝温经散寒、解肌发表;芍药调和血脉、收敛止痛;葛根解肌升阳、生津止渴;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民间治疗类风湿偏方

民间治疗类风湿偏方中药偏方一黄芪30克,人参10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仙茅10克,菟丝子30克,仙灵脾10克,白芍15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15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5枚。
中药偏方二川乌粥原料:制川乌2克,姜汁10滴,粳米30克,蜂蜜适量。
烹制方法:将川乌研末,粳米洗净,同放入瓦锅,加适量水,沸后加入川乌,用文火煮2~3小时,待米熟烂后加入生姜汁和蜂蜜,搅匀,再煮1~2沸即可。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中药偏方三穿山甲5克,白薇10克,泽兰15克。
共三味药。
用一斤黄酒煎,用小火。
大火煎开,用小小火煎15-20分种。
放少许红糖,去渣喝酒,视酒量。
一天最少吃二次,要坚持。
这样的疾病是很经常发生的,很多的朋友就会因为众多的原因出现这样的疾病情况。
熏蒸洗浴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洗浴方剂,利用中药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浸泡,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祖国医学传统治疗方法。
2.推拿疗法治疗疾病的时候,不一定就要采用西医的治疗,传统的中医治疗也是有好的治疗效果的。
推拿疗法即按摩疗法,是采用按摩法刺激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运动患者的肢体进行治病的一种疗法。
这种风湿的中医治疗方法的适应范围相对广泛,既可外用于肌肉、筋骨、关节之损伤和痹、痞、瘫、痉、痛、麻木诸证,又可内调脏腑、气血、阴阳之虚实,进而治疗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各种病证。
3.针灸疗法假如是疾病的发生,很难得到缓解,采用适当的针灸治疗也是缓解疾病的最佳良方。
针灸治疗风湿性疾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早在我国最古老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针灸治痹的记载。
至《内经》成书年代,有关针灸治痹的具体方法,取穴处方及治疗原则均已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备的理论。
针灸这种风湿的中医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为抗感染,清除抗原阻断发病的原始环节;减轻炎症反应、起到镇痛作用;防止组织损伤;调整各系统功能,促进组织和功能的恢复等四个方面。
花椒治疗类风湿的偏方

花椒治疗类风湿的偏方文章目录*一、花椒治疗类风湿的偏方*二、治疗类风湿的偏方*三、如何预防类风湿发生花椒治疗类风湿的偏方1、花椒治疗类风湿的偏方红辣椒需30个,老姜需100克要切碎或打细,要胡椒90粒,花椒20粒,要用白酒浸泡,浸泡的时间为腊月一个月,七八月份要十天,其他的时间需要二十天。
我们用布条蘸药酒擦拭患处,记住每次只能擦一个部位,一般情况下只需2到3天,如果严重的7到8天才会有所缓解。
2、花椒的功效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虫;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的功效。
3、花椒经典食疗方断奶回乳:取花椒6克,加水400毫升,浸泡后煎水煮浓缩成200毫升,再加红糖30-60克,于断乳当天趁热一次饮下,每日1次,约1-3天可回乳。
治痛经:用花椒10克,胡椒3克,二味共研细粉,用白酒调成糊状,敷于脐眼,外用伤湿止痛膏封闭,每日1次,此法最适宜于寒凝气滞之痛经。
治秃顶:适量的花椒浸泡在酒精度数较高的白酒中,1周后使用时,用干净的软布蘸此浸液搽抹头皮,每天数次,若再配以姜汁洗头,效果更好。
治痔疮:花椒1把,装入小布袋中,扎口,用开水沏于盆中,患者先是用热气熏洗患处,待水温降到不烫,再行坐浴。
全过程约2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
治疗类风湿的偏方偏方一、活经活络汤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活经活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二、蚂蚁丸组成:蚂蚁30g,何首乌30g,熟地黄30g,人参30g,五味子30g。
用法:上药碾碎过筛,以水调和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为1疗程,共2个疗程。
功效:主治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具有补肾健脾,壮筋骨,益气血功效。
偏方三、乌头通痹汤组成::制乌头(先煎)9g,黄芪15g,桂枝6g,芍药12g,穿山龙15g,地龙15g,青风藤15g,钻地风15g,僵蚕15g,乌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类风湿的治疗偏方大全[治疗风湿的药膳大全]
![类风湿的治疗偏方大全[治疗风湿的药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f569c1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6.png)
类风湿的治疗偏方大全[治疗风湿的药膳大全]治疗风湿的饮食疗法1、生姜红糖茶:生姜5片,红糖适量。
生姜放入保温瓶中,加入红糖以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代茶随时饮用。
此药膳茶可治肢体关节风痹所治疼痛。
有通经散寒之功效。
2、生姜粥:生姜5片,葱白3段,糯米60克。
将生姜、葱白、糯米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热服,常食有效。
此药膳粥可散寒利湿、祛风通络。
用于游走不定的关节疼痛。
3、五加皮醪:五加皮50克,糯米500克,酒曲适量。
将五加皮水煮两次去渣合汁,与糯米共煮成于饭,待冷,加入酒曲适量拌匀,发酝成酒酝。
每日适量佐餐食用。
此药膳醪通经活络,除湿祛风寒。
用于腕、肘、膝关节疼痛等症。
4、防风苡米饮:薏仁米30克,防风10克,生姜3片。
将薏米、防风、生姜共煎汁,饮用时弃渣留汁饮用。
每日1剂,连用4-6日为一疗程。
此药膳饮用于关节不利、伸屈不直、风寒湿邪等症。
5、鳝鱼汤:鳝鱼200克,生姜3片,葱白2段,黄酒2匙。
将鳝鱼洗净后取肉切丝,和生姜、葱白、黄酒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炖汤,调味佐膳服用。
每日1剂,连用5-7日为1疗程。
此药膳适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甚等症。
6、乌鸡酒:乌雄鸡1只,白酒2500克。
将乌雄鸡洗净后用白酒煮炖,至酒熬去一半即可。
每次饮20~30毫升,每日1次,同时佐餐食用。
此药酒宜治湿痹,肢体关节疼痛或肿胀、痛有定处、手。
足沉重等症。
7、稀莶煨羊肉:稀莶草50克,羊肉200克,生姜15克,葱白25克,精盐、味精、料酒各适量,花椒10粒。
酒制稀莶草入砂锅中水煎,去渣取汁。
羊肉洗净后入沸水中煮5分钟,捞出切成小条,生姜洗净切片,葱白切段。
取锅置旺火上,加清水适量,入羊肉煮沸,再人姜、葱、花椒及料酒2匙。
使中火煮30分钟,加入药汁,再小火慢煨至肉烂,放入精盐、味精少许即成。
吃肉喝汤。
此药膳祛风湿、活络止痛。
主治风湿痹痛、四肢酸麻、腰膝无力等症。
8、鳝鱼粉:大鳝鱼5条(每条500克以上),黄酒适量。
类风湿关节炎土方治法效果好

类风湿关节炎土方治法效果好
药方:
鲜姜、大葱根、茄子根(带茄裤那段)、辣椒根、大蒜、花椒、透骨草、防风、艾蒿
用法:
鲜姜1块,用刀拍开;带须的大葱根3个洗净;茄子根、辣椒根切成段,各取一把;大祘1头去皮;花椒1小把;透骨草1把;防风1小把;艾蒿或艾叶1把。
以上药材一齐放在锅里熬水,尽量多熬。
水开熬出汁后,将药水倒进浴盆里,在盆内加入大量开水,患者先坐在浴盆上熏,直到熏得全身冒汙、毛孔打开。
待水温合适后,患者进入浴盆,用热水泡全身,泡的过程中,为避免水蒸气跑出,用塑料布封住浴盆,只把头露出来,熏洗时门窗都要关紧,以免着凉。
治疗类风湿的偏方有哪些

核心提示: 类风湿是一种严重的骨关节疾病,给很多患者造成了伤害。
很多类风湿患者都以为这种病是治不好的,或者想用偏方来治疗类风湿,这都是错误的想法。
因为类风湿必须要选择科学正确的治疗方式,如外用药膏,手术切除病灶,激光杀菌等方式,才能够有效的控制住类风湿病情。
成都风湿病医院公立吗类风湿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非常高,而且会产生很强烈的疼痛感,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有很多类风湿患者认为,得了类风湿就治不好了,或者想使用偏方治疗试试看。
那么,治疗类风湿的偏方有哪些?下面就来说说如何正确的治疗类风湿。
首先,类风湿患者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
如果想治好患者类风湿,那么一定不能迷信偏方。
类风湿是患者骨关节出现感染所导致的一种肌肉病理现象,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偏方能够治好类风湿。
所以,类风湿患者一定要摆正心态,不要听信所谓的偏方。
只有坚持学科务实的态度,才有希望把类风湿给治好。
其次,类风湿发现的太迟,由于病情严重,那么再想治好类风湿就比较困难了。
只有早发现才能早做治疗类风湿,如果想早发现,就有必要多了解患者类风湿的发病原因和主要症状。
而在出现这类类风湿的症状以后,尽快去大型正规医院看诊,这样才能够在第一时间解除类风湿产生的困扰。
最后,类风湿如果想治好,就必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首先是药物,任何炎症感染类的疾病,都离不开药物治疗,类风湿也是这样。
能够治疗类风湿的药物有很多,因为每个患者实际病情不同,所以也就不推荐药物了。
类风湿患者也不要私下购药,不然药不对症,很难治好类风湿。
还有就是严重的类风湿患者,可能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激光,手术等治疗方式。
以上就是针对于“治疗类风湿的偏方有哪些”的介绍。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类风湿想要治好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及时去大型正规医院,采取正规化的治疗技术才行,而不是听信所谓的偏方。
偏方,只是类风湿患者万不得已之时采取的一种尝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科学诊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类风湿病的偏方验方 一、中药处方 1、宣络通痹汤(活络止痛)。 组方:当归15克,熟地15克,苍耳子10克,蜂房10克,乌蛇20克,土鳖虫10克,全蝎3克,蜈蚣2条,山甲珠10克,山龙30克,淫羊藿20克,鸡血藤25克,蜣螂5个,海桐皮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驱风胜湿,祛瘀通络)。 组方:地龙250克,蜂房60克,全虫20克,白花蛇4-6条,乌梢蛇60克。 用法:将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筛后装入胶囊,每次服4-6粒,日服3次。 (填精养液,化湿通络,搜风定痛)。 组方:生地60克,熟地60克,炒白术60克,淡干姜12克,制川乌6克,细辛4.5克,蜈蚣3条,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4、地黄当归金甲汤 组方:将上药切成薄片,加水800—1000毫升,煮约1小时,2次温服,隔日1 剂。 用法:干地黄95克 当归3克 白金条(即人角枫)须根5克 刺三甲5克 5、三白皂剌熏剂 组方:用沙锅置火炉上,纳上药,加水适量,煮沸后即直接熏蒸局部,或用多层纱布覆盖以助熏蒸。治疗时炉火保持适度。1日熏蒸2次,每次30—60分钟。如疼痛剧烈,治疗时间可适当延长 用法:鲜三白草1000克 鲜皂角刺250克 6、乌头通痹汤 (温经散寒,驱风除湿,通络扶正) 组方:制乌头(先煎)9g,黄芪15g,桂枝6g,芍药12g,穿山龙15g,地龙15g,青风藤15g,钻地风15g,僵蚕15g,乌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补肾健脾,壮筋骨,益气血) 组方:蚂蚁30g,何首乌30g,熟地黄30g,人参30g,五味子30g。 用法:上药碾碎过筛,以水调和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为1疗程,共2个疗程。 二、民间食疗方: 1、核桃葱姜茶:核桃仁、葱白、生姜各25g,茶叶15g。将前三药共捣烂,同茶叶共放砂锅中,加水一碗半煎沸,去渣一次服下,卧被避风取汗,每日一剂。 2、附子粥:制附子5g,干姜3g,大米100g,葱白2根,红糖少许,将附子、干姜研为极细粉末,先取大米煮粥,待沸后,调入药末及葱白、红糖,同煮为稀粥,或用附子、干姜水煎取汁,同大米、葱、糖煮粥服食。 3、苡米酒:苡米60g,白酒500g。将苡米淘净,装入纱布中,扎紧袋口,置人白酒中,密封浸泡7日后即成,每晚临睡前温饮1小盅。 白术羊肚汤:白术30g,羊肚1个。将羊肚洗净,与白术同煮至羊肚熟后,分3次食肚饮汤,每日1剂。 4、八仙糕:土炒白术,炒枳实、山药、山楂、茯苓、炒陈皮、莲米、党参各5g,大米粉600g,糯米粉400g,白糖1000g。将八味中药加水煮沸20^80分钟后,去渣取汁,加清水适量,同米粉,白糖拌匀,揉成面团,做成糕,上笼蒸20~30分钟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食用。 5、翼豆苡仁木瓜汤:黑豆30g,苡仁20g,木瓜15g。将木瓜布包,三者加水煮至黑豆,苡仁熟后,去木瓜,食盐调味服食。 6、甘草药肉串:羊肉250g,甘草、肉桂、杜仲、人参各15g,食盐少许。将诸药研末,调食盐混匀备用。羊肉洗净,切片,放在炭火上烤熟后,沾上药末服食。 7、狗鞭羊肉汤:狗鞭1副,羊肉500g,调味品适量。将狗鞭洗净,发开,切条;羊肉洗净,切块,加清水适量,炖熟后加食盐适量等调味服食。 8、羊睾母鸡汤:母鸡1只,羊睾丸1对,大枣20g,山药30g,黄精50g。将母鸡去毛杂,洗净,纳诸药于鸡腹中,置锅内加水适量炖熟,去药渣,食睾、鸡肉、山药、大枣,饮汤,每日1剂,5剂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常饮鲜牛奶。每天服用鲜牛奶500ml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因为类风湿病在整个病程中,均缺钙,牛奶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富含钙离子。 12、多种青菜、水果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的需求,同时具有改善新陈代谢的功能,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从而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对治疗类风湿是非常有益的。 13、香菇、黑木耳等食品,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这种治疗类风湿的食疗方法可以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14、苦瓜、苦菜、马齿览、丝瓜等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缓解局部发热、发痛等。这也是很好的治疗类风湿的食疗方法。 15、刚开叫的公鸡,生姜(切成片),在锅中焖炖,不放油盐,可放少量白酒,1天内吃完.隔1周再服1次。公鸡仔具有补虚益肾暖胃祛寒的作用,可缓解局部疼痛、关节肌肉无力。 三、偏方验方 1、茶叶2 克、羌活5 克(研末),炙甘草10 克。加开水300~400 毫升,浸泡10 分钟后,分3 次饭后服。每日1 剂。 2、老鹤筋500 克、烧酒600 毫升。用水4000 毫升,煎老鹤筋,水剩1000 乏升时去药,过滤,再浓缩至700 毫升,兑入烧酒,装瓶混匀备用。10 天喝完,1 日3 次,早、午、晚温服。 3、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份,黄酒适量。前2 味研为细末,以黄酒调如糊状,用纱布等敷于疼痛关节上,一般敷2 个小时左右关节有烧的感,即应将药物去掉,隔2~5 天后再敷第2次。若关节敷药后出现水泡,须待水泡疮面结痴痊愈后,方可再敷药物。 4、火把花根100 克、白酒1000 毫升。将火把花根去净泥土切成小块,置容器内加白酒总量的二分之一,密闭浸泡7 天,倾出上清液,合并两次浸液,静置3 天,滤过即得。(含乙醇45%左右)每服10~20 毫升,每日3 次,儿童酌减。 5、仙灵脾35 克、米酒500 毫升。浸两周后服用,每日服1 小盅。 6、松叶1500 克、酒1250 毫升。浸7 日,每次服30 毫升,1 日3 次。 7、齿草15 克、松节15 克、白酒500 毫升。泡7 天后适量饮之。 8、取红辣椒30个,老姜100克(切碎或打细),胡椒90粒,花椒20粒,用白酒浸泡(浸泡时间:腊月一个月,七八月份十天,其他时间二十天)。用布条蘸药酒擦患处,每次只能擦一个部位,一般只需2-3天,严重的7-8天会有所缓解。涂抹后患处会发热,只能用手轻拍退热,决不能用手抓、抠。此方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炎、凉痛;对肩周炎、类风湿、骨质增生者禁用。 干辣椒末30克,生姜120克,大葱150克,烧酒250毫升。将葱、姜捣烂如泥,再入辣椒末与酒,和匀后敷于疼痛部位,直至皮肤发红有烧灼感为止。在同一部位一般用1-2次。 10、铁板一块,烧热,用厚毛巾包好,洒上米醋。待毛巾冒出蒸汽时,趁热敷患处。每日2-3次。注意防止烫伤。 11、蒲公英根适量。捣烂,装瓶至一半,加满烧酒,放置10天后可用。每早服1次,每次15-20毫升。 12、茄根24克,枸杞子15克,当归、松节、人参、鳖甲、龙骨、牛膝、羌活、蚕砂、独活、防风各6克。共为粗末,用高粱酒500毫升浸泡2周,去渣。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13、桂皮、牛膝、乌药各15克,松针一把,加180毫升烧酒,泡1周以上。每次服半酒盅,久服有效。 14、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加入50%酒精500毫升浸泡,2周后用之搽患处,每日数次。 15、穿山甲、全蝎、当归、僵蚕、麻黄、桂枝、牛膝、木瓜、杜仲各6克,川断、红花各10克,甘草3克。取乌鸡一只去内脏,将上药放鸡腹中,入锅内煮熟(不放盐),食肉喝汤。 16、桑枝500克,海风藤、络石藤各200克,豨莶草10克,海桐皮、忍冬藤各60克。共研细末,用纱布包好,加水煎煮,过滤去渣,乘热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7-10天为一疗程。 17、马钱子30克,地鳖虫、地龙、全蝎各3克,朱砂0.3克。先将马钱子用土炒至膨胀,再入香油炸至有响爆之声,外观呈棕黄色,切开呈紫药色时取出,与地龙、地鳖虫、全蝎共研细末,后入朱砂,制成蜜丸40粒。睡前用糖水送服1粒。(若服不周后不见效,可于每晨加服1粒) 18、木瓜、防己、防风、红花各30克,生地、威灵仙、当归、土茯苓各60克。泡入酒中,3周后取滤液。另用白花蛇1条、蕲蛇3条、乌梢蛇3条,泡酒3周后取滤液。两种滤液混合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3次。 19、生石膏50克,薏苡仁30克,防己、滑石、连翘各20克,桂枝、姜黄、黄柏、桑枝、苍术、海桐皮各15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20、附子30克,桂枝12克,麻黄、生姜、防风、白术、白芍、知母、甘草各10克。先煎附子2小时,后入诸药,每日1剂,30剂为一疗程。症状缓解后,方中加黄芪30克,以巩固疗效。 21、制川乌、制草乌、薏苡仁各100克,生地20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0克,制马前子50克。共为细末,过筛混匀。每次用温开水冲服3克,每日3-4次。 22、黄芪18克,桑寄生24克,川芎6克,桂枝、附子、当归、赤芍、羌活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主治寒型类风湿关节炎。 风热攻手指,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则大便秘。牛蒡子90g,新豆豉(炒)、羌独活各30g,为末,每服6g,白汤下。 24、白虎风痛,两膝热肿,用血竭、硫黄末各30g,每次温酒服3g。 25、历节诸风,骨节疼痛,昼夜不止。没药15g,虎胫骨(酥炙为末)90g。每服6g,温酒调下。 26、盐饭膏敷法 取热的大米饭适量,加入食盐(大米饭与盐的比例为4:1,即4份大米饭拌1份食盐),一起捣匀为膏状,将其放在碗内,置于热水中加温,趁热把盐饭膏敷在肿痛的关节部位,四周均匀摊平,外用一层塑料纸覆盖,再用纱布或干净的布包缠,一般在睡前敷,第2天早晨起床时取掉,每日1次。严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