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除草剂
耕杰,硝磺草酮·莠去津,先正达玉米田除草剂

总结 耕杰是专利保护的创新的玉米田
苗后早期茎叶处理除草剂,独特的 作用机理确保其能快速、广谱防
除玉米田多数阔叶草和主要禾
本科杂草并具极高的安全性,因
而非常适合玉米杂草综合管理并充 分释放玉米产量潜能,为种植玉 米带来更高产量。
对环境的影响
在水、空气和作物中残留很少 在土壤中的降解
(1)正常农作条件下,硝磺草酮的半衰期(DT 50 ) 为5-15天 ,在土壤中可以被土壤微生物迅速降解 ,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 (2)莠去津的半衰期约30-80天。
突出特点
突出特点
杀草谱广 高度的安全性
- 对主要玉米品种安全,郑单958、先玉335、登海系列等。 - 下茬作物安全
防效中等杂草(50-80%)
狼把草 小旋花 香母菊 卷茎蓼 Bidens tripartita Calystegia sepium Matricaria chamomilla Polygonum convolvulus 田蓟 田旋花 老鹳草
防效差杂草( <50% )
Cirsium arvensis Convolculus arvensis Geranium dissectum
耕杰是除草速度最快的玉米除草剂产品之一。
药后3-4天即见杂草白化症状,7-14天逐渐死 亡。
- 在许多敏感杂草上,在适宜的条件下,施药后12天症状就开始显现,7天后杂草完全死亡。 - 不敏感的杂草反应会稍慢,但施药14天后杂草即 可死亡。
作用方式- 除草快速
药后3-4天即见杂草白化症状,7-14天逐渐死亡。减少 与玉米营养竞争。
2 叶期 禾本科杂草叶龄 阔叶草叶龄
4 叶期
6 叶期
3叶期以前 2-4叶期
玉米

玉米田适用的除草剂种类一、酰胺类除草剂主要品种有:乙草胺、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甲草胺、丁草胺等。
该类除草剂的特点:1、大多数品种为土壤处理剂,用于播后苗前封闭除草;2、该类品种对禾本科杂草效果较好,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差;3、该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杂草种子发芽和幼芽生长,使杂草幼芽严重矮化而最终死亡;4、在土壤中残留期较短,一般1-3个月,在植物体内易降解;5、该类除草剂受制于环境条件,其重要因素是土壤吸附作用与土壤含水量。
近年来,由于受气候条件和耕作方式的影响,苗前封闭型除草剂呈下滑趋势,主要转向除草剂。
二、三氮苯类除草剂主要品种有:莠去津、氰草津、扑草净等。
该类除草剂的特点:1、大多品种是土壤处理剂,主要通过根吸收,个别品种也能被茎叶吸收;2、该类品种主要防除一年生杂草,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优于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
生产中常用此类除草剂昨酰胺类除草剂进行混配使用,以一次防除田间禾阔杂草。
三、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品种有:烟嘧磺隆、砜嘧磺隆等。
该类除草剂的特点:1、活性极高,属于超高效除草剂品种;2、该类除草剂除草谱广,每个品种除草谱差别较大;3、选择性强,每个品种均有相应的适用作物和除草谱,对作物安全,对杂草高效;4、该类除草剂作用迅速,杂草受害后生长迅速停止,而全株枯死则所需时间较长;5、该类除草剂偏重于苗后茎叶处理。
四、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品种:2、4-D丁酯、二甲四氯钠盐。
该类除草剂主要特点:1、该类除草剂属激素类除草剂,见效快速;2、对温度、使用时期要求较高;3、对玉米田中难除的香附子、田旋花等具有特效。
五、联吡啶类除草剂主要品种:百草枯该类除草剂主要特点:1、触杀类除草剂,作用特别迅速,在光照条件下,1-2个小时杂草出现明显受害症状;2、除草广谱,可以杀灭所有杂草的绿色部分;3、需定向喷雾,不可喷于作物上;4、遇土则失去效果,在土壤中无残留;5、该类除草剂无内吸收传导作用,只防除杂草地上绿色部分,不除根。
玉米除草剂封地榜

玉米除草剂封地榜
1、硝·烟·莠去津悬浮剂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每亩用28%硝·烟·莠去津悬浮剂165—200克/亩均匀喷雾,能有效防除稗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鸭跖草、苘麻、藜、马齿苋、反枝苋、铁苋菜、自生麦苗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
2、苯唑草酮·特丁津在玉米3~8叶期,杂草2~5叶期每亩可用26%苯唑草酮·特丁津水分散油悬浮剂80~100毫升,兑水17~30公斤均匀喷雾。
可以有效防除玉米田间一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3、烟嘧磺隆是常见的玉米苗后除草剂,配方普遍,稳定性好,对于杂草具有除根的作用,且药剂安全性也好,但是死草速度相对较慢,要是喷药气温不高,那么喷施后15—20天死草也是正常。
4、硝磺草酮是现在很多人使用的除草配方,对于玉米田间的阔叶杂草以及部分的尖叶草有很好防治效果,和烟嘧磺隆相比,它的死草速度快,但是杂草容易出现反弹的情况,杀根不彻底。
5、莠去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玉米苗前、苗后均可使用的除草剂,由于该除草剂不易产生抗药性,尽管已经使用了60多年,除草效果仍然非常优秀,是目前玉米田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品种。
防治玉米田普通杂草,可在玉米播种前,或玉米3~5叶期,杂草2~5叶期,每亩用50%莠去津可分散由悬浮剂150~250毫升,对水15—20公斤均匀喷雾一次。
草甘膦在玉米田的使用技术

草甘膦在玉米田的使用技术
草甘膦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它广泛用于玉米田的杂草防治。
以下是草甘膦在玉米田的使用技术:
1. 使用时机:草甘膦主要用于玉米播种后和作物萌出期之前的除草,一般在玉米幼苗出土后7-10天使用,此时的杂草生长状态较好。
2. 剂量和稀释:草甘膦使用的剂量根据玉米田的草本杂草密度和种类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每公顷使用草甘膦100-250克,稀释于30-60升水中,然后喷洒在杂草上,确保杂草叶片完全湿润。
3. 喷洒方式:草甘膦可以通过喷雾器或喷洒设备进行施用。
根据杂草密度和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喷洒方式,以确保草甘膦均匀覆盖整个田地。
4. 避免药剂漂移:使用草甘膦时,要注意避免药剂漂移至非作物区域,避免对其他作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在施药时,应注意气象条件,尽量避免风速大、稀疏或不稳定的天气。
5. 关注背景草地:草甘膦可能对背景草地产生副作用,使用前应仔细观察周边的草地状况,并避免喷洒到与玉米田相邻的草地上。
6. 定期观察效果:草甘膦喷洒后,定期观察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二次施药。
注意保持杂草的生长状态,确保获得最佳的除
草效果。
总之,草甘膦在玉米田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合理选择适当的剂量和药剂施用技术,以确保有效除草,并注意保护周围环境和作物的安全。
为了安全使用农药,请遵循当地有关农药使用和安全操作的规定和指导。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及对策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及对策玉米田是小麦的一种常见后茬作物,但是在玉米田中使用除草剂可能会对后茬小麦造成一定的药害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种药害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玉米田中使用的常见除草剂中含有的活性成分会残留在土壤中,并可以通过土壤水分和微生物等介质传播至小麦茬地。
这些残留的化学物质可能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除草剂中的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类成分可能对小麦的根系和叶片造成损害,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或死亡。
除草剂可能还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影响其对小麦生长环境的正常调节作用。
针对这种药害影响,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和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在玉米田中使用时,要选择对小麦影响较小的除草剂,同时遵循使用说明,控制剂量和喷洒时间,尽量减少残留物对小麦的直接接触。
注意合理的播种时间安排。
尽量避免在离玉米喷药时间过近的情况下直接在玉米田中种植小麦,以降低残留物的传播风险。
可以考虑在玉米田中间隔种植一些绿肥作物或牧草,在耕作前将其割短作为土壤覆盖物,降低除草剂残留的迁移和土壤侵蚀。
合理的排水管理也可以减少除草剂残留物对小麦造成的影响。
定期对后茬小麦进行监测和评估也是应对药害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小麦生长期间,需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颜色和形态,并通过土壤测试来评估除草剂残留物的浓度。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适当浇水、施肥或使用生物修复剂等,以促进小麦生长和恢复。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药害影响,但通过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合理的使用方法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其对小麦的影响。
定期监测和评估小麦的生长状况,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也是降低药害影响的重要手段。
这些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实现玉米田和后茬小麦的良好协作发展。
玉米地大草打什么杀草药,用苗后除剂能打死吗

玉米地大草打什么杀草药,用苗后除剂能打死吗回答玉米地中的大草一般可用酰胺类除草剂进行防除,比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等;也可以用三氮苯类除草剂来防除,比如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等;还可以用磺酰脲类除草剂来防除,比如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噻黄隆等;除此之外也可以用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来防除,比如二甲四氯钠盐等。
一、玉米地大草打什么杀草药1、酰胺类除草剂主要有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
2、三氮苯类除草剂主要有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扑草津等,其中以莠去津的使用量较多,而且它对玉米较为安全,活性也较高。
3、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有二甲四氯钠盐等药物,该药物可广泛用于玉米田防治香附子。
4、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有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噻黄隆等药物,其中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噻黄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
二、玉米地大草打用苗后除剂能打死吗1、玉米地中的大草打用苗后除剂能够灭杀。
苗后除草剂喷施后需要几个小时的吸收过程,它的药效发挥得是否理想,与气温、空气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喷药的适宜时间是傍晚6点以后,这个时间喷药温度较低、湿度较大,药液在杂草叶面上停留的时间较长,杂草能充分的吸收除草剂成分,有利于保证了除草效果,傍晚用药也可提高玉米苗的安全性,不容易发生药害。
温度高、光照强时喷药,药液挥发快,喷药后一会儿药液就会蒸发,使除草剂进入杂草体内的量受到限制,同时在高温干旱时喷药,玉米苗也容易发生药害。
2、喷苗后除草剂的前后7天,不可喷施有机磷类杀虫剂,不然容易发生药害,但可与菊酯类杀虫剂混喷,喷药时要注意尽量避开心叶,避免药液灌心。
玉米打除草剂的原理

玉米打除草剂的原理玉米打除草剂的原理是通过植物杀灭杂草。
打除草剂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包括非选择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
非选择性除草剂能杀灭多种植物,包括玉米和其他杂草。
这类除草剂主要成分是草甘膦(Glyphosate),它是一种非选择性的系统性除草剂。
草甘膦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和传导能力强,只要植物体内有合成氨基酸的通路,就会被草甘膦抑制,并导致植物的生长停止,最终使植物死亡。
草甘膦主要通过大气中的叶面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然后通过植物体内的细胞液和韧皮部组织的传导,进入地下部位,影响植物整体的生长。
选择性除草剂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只对特定的杂草进行杀灭,对玉米和其他农作物无害。
这类除草剂主要成分是各种草酮类化合物、草胺等,它们能够抑制特定杂草的生长。
这些化合物主要通过玉米和其他农作物根部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然后通过细胞液和韧皮部组织的传导,进入草胺的合成部位,从而抑制特定杂草的生长。
由于玉米等农作物对这些化合物的耐受性较强,所以能够在除草的同时保护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除了以上两类主要的除草剂,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辅助除草剂,如增效剂(表面活性剂)和降解剂等。
增效剂主要起到加强除草剂的渗透性和亲水性,增加草甘膦和其他除草剂对植物的吸收力和活性。
降解剂则主要用于促进除草剂在土壤中降解,防止对环境产生长期的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除草剂对农作物和杂草的选择性较高,但还是可能对非靶标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时需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剂量,以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总结起来,玉米打除草剂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吸收和传导能力,抑制杂草的生长,从而起到清除杂草的作用。
除草剂的选择性和使用方法则是保护农作物的重要因素,以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玉米田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与挽救方法

玉米田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与挽救方法随着化学除草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同时也因人为及天气等因素,除草剂药害发生次数及面积也随着增加。
其症状包括:畸形、褪绿、坏死、落叶、矮化、生育期延迟、产量降低等。
一、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1、除草剂品种和类型选用不当。
未选用玉米田专用除草剂或选用的剂型不当。
如在玉米苗期错误地使用了土壤处理除草剂型,造成玉米全田受害。
只有选择了合适的药剂,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除草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除草作用和保证对作物的安全;反之则会对作物产生药害。
2、使用时期不当。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同。
玉米苗后除草,一般在玉米3~5叶期较为安全,6叶期后用药,玉米心叶对药剂敏感,容易产生药害。
3、使用剂量不当。
目前由于田间遗留的根茬、大龄草较多以及干旱等因素影响,造成除草效果较差,农民往往刻意加大用药量,以求提高除草效果,致使用药量过大造成药害。
4、喷药方法不当。
田间喷药不均匀,重复用药,致使局部药量过大产生药害;炎热的中午用药,高温易产生药害;酰胺类除草剂在低温、阴雨天、湿度大时用药,易产生药害。
5、与其他农药混用不当或间隔时间短。
如烟嘧磺隆不能与有机磷农药混用,使用过有机磷杀虫剂的地块,使用前后7天内不能使用除草剂。
6、药滴飘移的影响。
如2,4一D丁酯的飘移对周围的豆类、蔬菜田易造成危害;玉米苗后使用百草枯、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高温时用药由于药液蒸发也容易产生药害。
宋秀娟李亚芝7、过量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时间过长。
如前茬豆田使用氟磺胺草醚药量过大,后茬种植玉米,在低温高湿的情况下易产生残留药害。
玉米田常用除草剂阿特拉津,其土壤残留量较大,长期单一使用易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8、不注意环境变化及苗龄情况,盲目用药.造成药害。
如2争.D丁酯在高温条件下,药效发挥好,药害也重。
同时在3~5叶期较安全,过晚也易产生药害。
9、喷施假冒伪劣产品更容易产生药害。
因为除草剂是利用作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如果选用假劣产品,很难保证除草剂具有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