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肖霞 -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详细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详细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详细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详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主题概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美丽的自然界”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紧紧围绕这一主题,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生字词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阅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感受自然界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朗读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3. 学生对自然界美好情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2. 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自然之美,激发他们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通过组内交流、全班分享的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3. 朗读与阅读让学生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如分组读、角色扮演等,以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4.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检验他们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以及学生对自然界美好情感的体验。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生字词学习,提高朗读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青、晴、雨、风”等10个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生字,会用生字组成词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采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3)运用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与人分享、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词的认识与朗读。

(2)课文的整体理解与朗读。

(3)生字的掌握与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词的理解与运用。

(2)生字的书写与组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生词图片等。

2. 教学用具:生词卡片、课文课件等。

3. 教学资源:相关课外阅读材料、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出示课文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词学习:(1)出示生词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认读。

(2)分组朗读生词,巩固记忆。

(3)用生词组成词语,加强运用。

3. 课文学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4. 课堂练习:(1)书写生字,加强记忆。

(2)课后作业:运用生词组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2. 生词认读、课文朗读是否流利?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4. 针对本节课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充分准备。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其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2. 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增强其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1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1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13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篇1导学目标:1、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3、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导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导学重点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导学难点1、“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2、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

导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导学过程:预习学案:1.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2.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说一说。

3.从课文中你知道泉水有什么特点导学案:(一)自主乐学,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

2、卡片认读生字:哦、股、缝、罐、塔、杜、鹃、脆学生自读、齐读、指名读注:“哦”的音是“ò”,不是“wò”;脆的音是“cuì”,不是“chu ì”3、自读课文。

要求: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一读。

(先自读再小组互读)4、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板书:山腰平地果园山谷)(二)合作交流1、小组读课文,讨论:泉水快乐吗?为什么?2、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读好泉水说的四句话:(1)泉水(高兴地)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快乐地)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泉水(愉快地)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泉水(兴奋地)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3、通读全文,小组合作交流,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2)这股泉水是从那里来的呢?(3)泉水要流到哪里去?你从那里看出来的?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课堂小结:爱默生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

泉水快乐是因为它帮助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愿大家都能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二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读、跟读、自主阅读等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提高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创编等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动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学习第二单元的课文,包括《小鸭子》、《小松鼠》、《小鸟》等。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2 生字词:学生学习生字词,包括“小”、“鸭”、“子”、“小松”、“鼠”、“小鸟”等。

学生通过认读、书写等方式掌握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法: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示范朗读、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文角色的扮演,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起学生对第二单元课文的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4.2 课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跟读、自主阅读。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认读、书写。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3 课堂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第五章:评价与反馈5.1 课堂评价:教师通过提问、检查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5.2 学生反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反馈学习情况。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课文拓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拓展材料,如故事、科普文章等。

二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

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汉字。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句子结构。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式运用所学知识。

1.2 教学内容生词:学习本单元的生词,并能正确认读和理解。

汉字:学习本单元的汉字,并能正确拼读和书写。

句子:学习和理解本单元的句子结构,并能进行运用。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

步骤二:学习生词,通过图片、实物等辅段帮助学生理解。

步骤三:学习汉字,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进行书写练习。

步骤四:学习句子,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步骤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

2.2 教学方法直观法:通过图片、实物等辅段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汉字。

练习法:通过口头练习和书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交际法: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生词、汉字、句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录音:生词、句子的录音资料。

教学视频: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3.2 教学材料学生课本:提供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练习册:提供本节课的练习题。

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生词认读:通过口头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汉字书写:通过书写练习检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情况。

句子理解与运用:通过口头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4.2 教学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本节课计划完成本单元的生词学习、汉字书写和句子理解与运用。

5.2 时间安排生词学习:20分钟汉字书写:15分钟句子理解与运用:25分钟总结与复习:10分钟第六章:教学活动与游戏6.1 教学活动活动一:生词接力赛。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育方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育方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育方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 认识并书写汉字“草”- 理解并能正确运用句子“草长得很快”- 能够正确阅读并理解相关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2.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认识并书写汉字“草”2. 理解并正确运用句子“草长得很快”教学内容1. 汉字识读:草- 通过观察草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并书写汉字“草”- 利用教具和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对草的兴趣,并加深对汉字“草”的记忆2. 句子理解:草长得很快- 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让学生感知草的生长过程,并理解句子“草长得很快”的意思- 进行口语练,让学生正确运用该句子进行对话和描述3. 课文阅读:《小草的成长》- 阅读课文《小草的成长》,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观察和发现草的特点和生长规律。

2.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课堂任务和活动,促进互动和交流。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示草的生长过程和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他们对汉字“草”和句子“草长得很快”的掌握情况。

2. 口语表达:评价学生在口语练和课堂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语言准确性。

3. 书写评价:评价学生对汉字“草”的正确书写和书写规范性。

教学资源1. 教材: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教具:草的图片、草的模型、书写练纸等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认识汉字“草”、掌握句子“草长得很快”- 第二课时:通过图片展示草的生长过程、口语练- 第三课时:阅读课文《小草的成长》、课堂讨论- 第四课时:总结复、书写练教学延伸1. 观察身边的植物,并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和特点。

二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本单元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提高合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学生阅读并理解课文《小兔子乖乖》。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情节和道理。

2.2 生字词:学生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兔子”、“乖乖”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本单元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使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使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生字词。

使用小组讨论和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安排5.1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4个课时,每个课时40分钟。

5.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学习课文《小兔子乖乖》第一段,掌握生字词。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小兔子乖乖》第二段,理解课文大意。

第三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方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听写和测验,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小组讨论和口语表达,评估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6.2 评估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课文《小兔子乖乖》的教材和教学指导书。

二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肖霞

二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肖霞

主题爱心篇序号二科目语文备课人肖霞授课时间2018,3,19 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包括《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句子,想象画面重点读句子,想象画面难点读句子,想象画面,体会关爱课时分配《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 《千人糕》3《一匹出色的马》3《语文园地二》4授课人肖霞班级二一时间3,20\ 课题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序号二、1教学目标1 .认识14个二类字,会书写9个生字,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雷锋叔叔愿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

4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重点1.认识14个二类字,会书写9个生字,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认识雷锋叔叔愿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法学法朗读法讨论交流法教学手段课件制作课件,准备雷锋叔叔的故事板书设计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一、创设情境,走近雷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吗?生齐唱。

师:这首歌的主人公是——雷锋叔叔(板书:雷锋叔叔,并指导“雷”、“叔”的书写)。

那你知道雷锋叔叔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榜样”吗?生介绍雷锋的故事。

师:是啊,雷锋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时人们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不仅如此,雷锋叔叔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一位解放军叔叔,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叔叔,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得到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消息。

难道说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了,同学们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就结伴到处去寻找雷锋叔叔。

同学们还满怀深情地呼唤着: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板书:你在哪里)二、自读课文,弄准字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爱心篇序号二科目语文备课人肖霞授课时间2018,3,19 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包括《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句子,想象画面重点读句子,想象画面难点读句子,想象画面,体会关爱课时分配《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 《千人糕》3《一匹出色的马》3《语文园地二》4授课人肖霞班级二一时间3,20\ 课题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序号二、1教学目标1 .认识14个二类字,会书写9个生字,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雷锋叔叔愿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

4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重点1.认识14个二类字,会书写9个生字,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认识雷锋叔叔愿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法学法朗读法讨论交流法教学手段课件制作课件,准备雷锋叔叔的故事板书设计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一、创设情境,走近雷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吗?生齐唱。

师:这首歌的主人公是——雷锋叔叔(板书:雷锋叔叔,并指导“雷”、“叔”的书写)。

那你知道雷锋叔叔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榜样”吗?生介绍雷锋的故事。

师:是啊,雷锋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时人们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不仅如此,雷锋叔叔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一位解放军叔叔,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叔叔,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得到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消息。

难道说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了,同学们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就结伴到处去寻找雷锋叔叔。

同学们还满怀深情地呼唤着: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板书:你在哪里)二、自读课文,弄准字音。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读读这首饱含深情的诗吧。

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生自读课文,师巡查。

指名一人一节读,师相机指导,纠正字音。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能把句子读的通顺了,那屏幕上的词语你会读吗? (屏幕出示词语:冒着曾经泥泞泥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寻觅) 生读词语,师相机纠正指导。

师:词语同学们读的很准确,那老师把生字挑出来,你还能认识吗?生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三、深入学习,感悟内涵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字词掌握得非常好,现在老师要来考一考,谁的阅读能力最强?1.学习一、三小节师:请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小朋友们去了哪些地方寻找雷锋?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生回答。

(板书: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生说发现师:是啊,这就是诗歌的优美,你能用你的朗读读出这种优美的感觉吗?生读词语师:同学们,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寻找雷锋叔叔?生回答。

师:是啊,雷锋叔叔经常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就像是着急的亲人一样,亲人不见了,我们怎么能不着急啊!(屏幕出示:第一小节) 生边读边体会小朋友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的急切心情。

师:请带着这样的心情,让我们读一读第三节。

学生练习朗读。

2 、学习二、四小节(1 ) 师:他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没有)但是雷锋叔叔来没来过?(来过)来干什么了?生回答,读二、四小节。

师: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是顺利的吗?(不是)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在书上圈出来。

生标示回答词语:抱着、冒着、蒙蒙的细雨、泥泞指导“冒”字的写法,生跟写,互评,师巡视指导。

师:你能抓住这几个词语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吗?屏幕出示图片,理解“泥泞”。

师:如果你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是什么感受?雷锋会很快就帮孩子找到家人吗?生体会雷锋的困难。

师:是啊,这样的一条道路,即使自己走也会很艰难,更何况要抱着一个孩子,还要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与这个孩子素不相识,他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要帮助孩子找到家人?雷锋当时是怎么想的?生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爱。

带着这种感情女生朗读。

师:是啊,雷锋就是这样,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即使雨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早已裹住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孩子送回了家。

生齐读。

(2 )师:请同学们像学习第二小节一样,自学第四小节,一边读一边圈出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难的词语。

背着年迈踏着荆棘洒下的汗滴师:(屏幕出示图片)理解荆棘。

师:你能谈一谈你的感受吗?生体会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弯弯的小路上,刺人的荆棘可能划伤他的鞋和脚,所以肯定很不好走,很辛苦,走一会儿,雷锋叔叔就可能汗流浃背,因此花瓣上留下了他像露珠一样晶莹的汗滴。

生朗读,体会雷锋的辛苦。

师:为什么雷锋叔叔要对一位陌生的老大娘付出这么多?生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齐读。

(3 )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诗中的这两件事情,雷锋叔叔还会做哪些好事?(屏幕出示图片) 雷锋就是这样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帮助别人当做自己最大的快乐,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战士,孩子们怎么能不爱戴他,怎么会不着急的寻找啊!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师:孩子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他们还去别的地方寻找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四处寻找)是啊,他们走过了大街小巷,走遍了山川河流,最后他们到底找没找到雷锋呢?请用心读一读最后一个小节,边读边思考。

生回答,说理由。

师:是啊,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留了下来,他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爱心也洒遍了祖国各地,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练习读出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雷锋吗?生介绍自己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自己的事情。

是啊,只要我们伸出友爱的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就是令人尊敬的“小雷锋”。

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所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我们就出现在哪里。

”相信在学习了这一课以后,我们身边一定会有涌现越来越多的“小雷锋”。

就让我们再一次唱起那首历久弥新的歌曲吧。

(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反思只要我们伸出友爱的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就是令人尊敬的“小雷锋”。

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所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我们就出现在哪里。

”相信在学习了这一课以后,我们身边一定会有涌现越来越多的“小雷锋”。

课时教案授课人肖霞班级二一时间3、22 课题2、千人糕教案序号二、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难点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法学法讲述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图片板书设计6千人糕米粉米稻子农民糖甘蔗甜菜农民熬糖锅煤工人米糕包装送货销售商人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第一课时(一)投影画面,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美食——千人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叫做“千人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提出要求: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我会读生字。

(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nénɡ wèi mǎi jùɡān zhī tián cài láo 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1)读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读。

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师生共同订正:“甜”三拼音节,“菜”是平舌音,“汁”是翘舌音,“甘”是前鼻音,“能”为后鼻音。

代表读,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ɡāo tè mɑ zhèáo suàn xiāo shòu dí què y īnɡ糕特嘛蔗熬算销售的确应(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算”是平舌音,“蔗、售”是翘舌音。

“应”:整体认读音节,后鼻音。

(3)检查评价。

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评价后再读。

3.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师总结。

课文写了听爸爸讲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读一读生字,并扩词。

2.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加一加:“口+未”就是“味”,“舌+甘”就是“甜”,“艹+菜”是“菜”。

减一减:“实”减掉宝盖头上的的两个点,就是“买”。

“熊”减掉“灬”就是“能”。

“真”减掉“十”就是“具”。

换一换:“叶”去掉“口”,换成“氵”,就是“汁”。

猜谜语:“草桥飞云动”,是“劳”;“要知甜不甜,快去用舌舔一舔。

”是“甘”。

3.自由组合学习生字,观察一下上面的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他们写正确、美观?4.让学生相互交流分析生字字形,生自由说,师适当补充。

出示生字的田字格课件: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能”;右边的两个“匕”,是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具”上面不是“且”,要多一横。

“劳”注意不要漏掉中间的“冖”。

另外,“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甘”是独体字,横基本压住横中线上。

5.当小老师教,说说生字的笔顺,教师范写。

6.学生书写生字。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7.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说说好在哪里。

8.游戏巩固识字。

(1)“找朋友”。

出示形旁和声旁,学生根据形旁和声旁组成生字。

(2)“我指你认”。

一个学生指生字,一个学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词或句子。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小。

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复杂的,到底有多复杂呢?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 精读课文第1-5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