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共26张ppt)
(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经 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干部代表1 042名,降低了6.93%,其中省级政府组成部门
领导干部减少了三分之一。这一变化有利于( )
①加强人大与基层群众的联系
A
②推进人大对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
③提高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效率
④保证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基层代表比例的增加,能够加强人大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政府部门领导代 表的减少,能更好地让人大代表行使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①②正确。提高人民 代表大会的决策效率依靠的是组织程序的科学性,③错误;直接参加国家管理的 是人大代表而非人民群众,④错误。答案 A
也说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题肢③
和④说法正确。人大代表无决定权,决定权的主体为
人民代表大会,题肢①说法错误;题肢②夸大了本次
通法律的作用,故排除。本题选择D选项
7 混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提醒 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民代表 大会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怎样当家作主
人民
选 举
人大代表
组 成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产 生
行政机关、监察机关、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管理国家和 社会的权力
人民民主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共10张PPT)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共10张PPT)

同怎时样在全坚国交持全政国协和人广完大泛审善征议求人意民见 代表大会制度 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思想上 坚持制度自信。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形成法律在全国实施
各民主党派等充分协商
必须毫不(动保摇障地参坚政持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中央提出建议
表大会与人 民的关系民使代投权表身力代表人
多数原则,人民有 权罢免不称职的代
民代表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 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
代表表
保证了国家 机关协调高效
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会议还表
大会 ②在人民代表 其他国家机关由人运转 人民代表大会
代 表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 力机关

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

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
原则
第4页,共10页。
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 次会议召开,通过民主选举来自全 国各地、各阶层的人大代表齐聚北 京,代表人民行使神圣的权力;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政府 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 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1页,共10页。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统治阶级采用何种
1、含义: 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
2、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决定
国家政权的组织 国 体
反映
政体
形式不同
安倍晋三首相
决定 特朗普总统
默克尔总理
想人一想民:民
主专政

选修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PT课件

选修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PT课件
①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各项工作有序、 高效地进行; ——重要环节
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确保司法公正、监督有力
下列对依法治国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要做到依法治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
依法行使权利
③依法治国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三、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各国家 机关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人大自身不可忽略。
你认为,上述规定对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 宪法赋予的各项职责有什么意义?
共产党执政 就是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
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级人大及 其常委会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实质上就是领导人民当家作主,而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形式, 二者是统一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 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能够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好各项 事业。
2 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
①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既从制 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从制度上、法 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②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需 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3 怎样才能实现依法治国: ——要求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
践中,必须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由于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的某些环节及具体做法 上还有需进一步完善的地 方,加之一些代表履职意 识不强,至使人大作为国 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未能很 好的发挥出来,也使许多 人对人大产生误解,认为 人大代表只是“举举手、 按按钮”,这与我国的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旨是 不符的,所以要通过加强 人大自身建设使它真正成 为国家机关的核心.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课件(共23张PPT)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课件(共23张PPT)

• ④常设机关: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部分职权)
2016年3月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表决,通过了慈善法, 将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3月16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 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 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等9个决 议草案。
C、提案权
D、质询权
思考题目
审议权
表决权
材料: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 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审议并通过了《政 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 领导人。大会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1050多 件,另外还有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 批评和意见1000多件。 在材料中人大代表行使了哪些职权?
民主 选举
人民
选出 各级 人大 代表
组成
各级国家 权力机关 产 生
代表 决定 全国和各级地方的 人民 统一行使 国家权力 一切重大事务 具体 行使 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 • • • •
注意: ①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决定权
最高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
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 ①两个监督 • ②一府两院: 政府、法院和检察院
思考:与公民的监督权有何不同?
①主体不同 ②监督对象不同 ③权力与权利不同
B 最高任免权
基本内容:选举、决定和罢免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和有 关组成人员。
任免国家主席
任免国务院总理
(3)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选出代表产生)
省、市人民代表大会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5.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5.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共24张PPT)

人大代表的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义务(职责) 密切联系群众
接受人民监督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立法权

决定权
要 混

任免权
审议权 人

表决权 代

提案权
的 权

权 监督权

质询权
小结

人 民
大 代 表

全国人大
性质、地位、职权、常设机关




会 地方各级人大
性质、地位、职权
法律地位、产生方式、任期
共修改八十六处。这些修改是国务院根据出席十三届全国人
大一次会议代表审议和审全议国权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委员讨论提
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复推敲后修改的。
材料三:到大会主席团决定的代表提出议案截提止案时权间,即3
月14日中午12点,大会秘书处议案组共收到代表议案325件、
代表建议7100多件。
材料四:2011年11月,十一届全国人大20名代表,就震惊中
最高人民 法院
国务院
中央军事 委员会
国家监察委 员会
各部、委员会
二、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 国
地位: 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民 代 表
职 权


常设机关:
问题三: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了哪些职权?怎么体
现的?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职权一样吗?
2018年3月5日至20日,立十法三权届全国人决大定一权次会 议在北京隆重召任免开权。会议修改了宪法、改革监察制 度和机构,商定国家干部人选,审议了关于政府工 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监的督决权 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和最高人民 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等。

第3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PPT课件

第3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PPT课件
19
3.3单改击革此开放处以编来辑人民母代版表标大会题制样度的式变迁
• 单击3此.3.处3 人编民辑代母表版大文会制本度样变式迁的特点及挑战
– 第第二二,级在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问题上,如何更好
地理顺• 二第者三在级立法过程中的关系,更有效地实现人大对“一 府两院”的– 第监四督级,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如何解决授权 立法以及由此»产第生五级的部门立法问题,是人大未来面临的挑战 。
(1)•立第法三程级序的规范化。 (2)立法–的第社四级会参与机制不断完善。
» 第五级
2.监督权的行使 (1)预算监督的创新。 (2)人事监督的创新。 (3)工作监督的创新。
16
3.3单改击革此开放处以编来辑人民母代版表标大会题制样度的式变迁
• 单击此处编辑3.母3.2版运文作本机样制的式创新
3.选– 举第制二度级的改革
10
3单.2 击人民此代处表编大会辑制母度的版组标织题体制样与式运行
• 单击此处3编.2.辑2 母人民版代文表本大样会制式度的运行
1.代– 表第的二产级生与构成
代•表第由三选级举产生。不同层级的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有 差别的:县– 第、四乡级两级人大代表通过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县 以上的各级人»大第代五级表则实行间接选举,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 大会选出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选•举第是三人级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逻辑起点和组织基础。 • 第一,–推第进四了级普遍、直接、平等、差额选举,更好地体现
了平等原则»。第五级 • 第二,改进了选区划分和选民登记。 • 第三,完善了候选人提名程序。 • 第四,改进了表决方式。
17
3.3单改击革此开放处以编来辑人民母代版表标大会题制样度的式变迁
• 单击此处编辑3.母3.1版组文织本结样构的式调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8张PPT)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
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 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 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 大会 制度的确立
第4课
新政权的建立与 巩固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探索
1.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情 况 2. 理解“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原因 3.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的 情况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 “一五计划”的背景、目的、基本 任务、主要成就、结果和意义。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背景: ①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 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② 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工业国,工业水 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目的: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基本任 ① 集中主导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 务: 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② 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 业和商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 5、结果: 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6、意义: 工业化迈进。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 加紧进行
回忆:
建国初期代替全国人大行使职权的是什 么机构?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2.2018·淮安下面是王老师上课时出示 的学习卡。卡中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党和政府实施了( )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ppt(26张PPT)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ppt(26张PPT)
如何解决中国工业极为落后的局面?
实现工业化是唯一出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 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 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沈阳第一机床厂
长春第一汽 车制造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公 路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鞍山钢铁公 司三大工程
武汉长江大桥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工业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 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 牌汽车
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交通成就: 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
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川藏公路 新藏公路
青藏公路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经过几十年努力,项目四起三下: 20世纪50年代准备建设, 1979年铺轨,1984年运营; 格拉段1142千米(新建线1110千米)因存在千里 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而长 期停建,最终克服难题而于2001年6月开工, 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运营。2014年8月16日, 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语句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 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候,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 是管仲的智谋。
2、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 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
6、怎样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 根本政治制度?
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
政体
民主集中制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无政府主义
民主集中制
专政独裁
A、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
B、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Hale Waihona Puke C、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总结全文
在这篇列传中,作者对管仲采取了赞美和褒扬的 态度,管仲相齐,凭借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经 济,聚集财物,使国富民强。他与百姓同好恶, 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内政外交功名垂著。他辅佐齐桓公一霸天下,使 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本文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鲍叔牙。作者对他用 墨不多,但他宽广的胸襟和知人善任的品质历来 为人所称颂。正是因为他的知贤、荐贤和让贤的 美德才使管仲得以得用,从而展示其政治才能, 而管鲍之交也成为千古佳话。
综上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 的原则上,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 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 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上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 大

(选出代表产生)
代 表
接 选 举
省人民代表大会
每 届
2.选出下列加粗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B)
3下列各句中加粗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鲍叔终善遇之
善:很好地
B.鲍叔遂进管仲
进:举荐
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知:了解
D.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修:修建
4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
是(A )
①鲍叔知其贤
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岂管仲之谓乎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下令如流水之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辍耕之垄上
介词,表被动 介词,在
介词,比 介词,由于
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的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代词,这 动词,到,往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 语相同的一项是(C ) A.不以为言B.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C.鲍叔不以我为无耻D.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人 我国的政权组 我国的政体

织形式
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基本内容
会 适合我国国情的 优越性 制 根本政治制度

要巩固和完善它
参考答案:
• (1)、D • (2)、B • (3)、D • (4)、C • (5)、ABCD • (6)、AD
2、(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国家权力由人民行使,但不是直接 行使。
2、这篇传记,篇幅不长,但是既勾勒了管仲的生 平,也使管仲的为人、从政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 印象,这是为什么?
提示:这篇传记,虽然篇幅不长,但由于作者 抓住管仲的思想行为特点,取材典型,叙事简 洁,语言生动,并有大量直接引用,借管仲之 口来抒情,在叙事后加以简洁的议论直接揭示 出管仲的为人品格并赞美其从政的才能,因而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选出代表产生)


市人民代表大会


(选出代表产生)

县、镇人民代表大会
(直接选举选出代表产生)
选民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
权力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军事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央人民政府 最高人民法、检
中央军事 委员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省人民政府 省高级人民法、检
市人民代表大会 市人民政府 市中级人民法、检
③鲍叔遂进管仲
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⑤故论卑而易行
⑥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①③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B)
A.正是有鲍叔牙的荐举,才有日后管仲的大展宏图和
齐桓公的霸业。
B.本文主要抓住了鲍叔与管仲交往的几个典型事例,
目的在于赞扬鲍叔不计个人得失和知人荐贤的可贵品
3、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 强兵,与俗同好恶。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 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
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 维不张,国乃灭亡。
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 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 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
课后作业:
文本67页的”阅读与探讨“。
司马迁是第一个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的。他为人物 作传,不仅着力刻画人物做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 还用心发掘人物为什么这样做;不仅关注人物在历史 中如何生活,还探讨人物的命运究竟被什么力量所决 定。这些思考和探索,或融会于事件描写,或托借于 人物语言,有时也直接表现为议论和评述。在一些优 秀人物的传记中,作者本着“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 知人论世理念,着力凸现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优秀品 格和高尚灵魂,渗透着他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解读。
课堂作业
一词多义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动词
介词,同,跟 动词,交好,亲附 动词,赞成
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 低眉信手续续弹 欲信大义于天下
使……守信用 随意 通”伸”,伸张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 于天下也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业精于勤荒于嬉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在天 下显扬
4、宾语前置句
岂管仲之谓乎 用“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小结:
实词 通假字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纷争。各诸侯国君 主为了在乱世中求得生存纷纷招揽贤才,因此, 一些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方面有才能的 人,不论其身份地位的贵贱都得以重用。管仲 就是这样的幸运者。在鲍叔牙的举荐下,齐桓 公抛弃前嫌,任他为齐相,从此他有了用武之 地,其政治才能也得以充分展现。在他的辅佐 下,齐桓公终于成就了霸业,使齐国成为春秋 五霸之一。
县人民代表大会 县人民政府 县初级人民法、检 镇人民代表大会 乡镇人民政府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代 表
2、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 成各级人民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

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 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 民的意志和利益。
管仲 坟 墓
管仲纪念馆
管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 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 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 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 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 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 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 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 “相地而衰征”(见先秦租税),并采取了若干有利 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 到稳定和改善的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 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
读这样的传记,人们常常感到:历史固然重要,但更 能打动我们心灵、激励我们奋进、使我们荡气回肠的, 是那些高尚的灵魂,是太史公伟大的人本主义精神。
阅读与探讨
1.从这篇传记看,管仲能取得从政的极大成 功,原因有哪些?
提示:管仲在政治上能取得巨大成功首先得益 于鲍叔牙的知贤、荐贤和让贤,可以说没有 鲍叔牙,就没有管仲的成功。其次是管仲自 身的政治才能。他“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 为功。贵轻重,慎权衡”。并因势利导纠正了 桓公的许多重大失误。再次有齐桓公这样的 明主也是一个原因。如果不是桓公而是商纣 王,恐怕他再有才能也无济于是。
难道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 实行王道却只辅佐他称霸主吗?
重要实词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交往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占便宜
3、鲍叔遂进管仲
推荐
4、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5、吾尝三战三走
经商 逃跑
6、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为---而死
7、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8、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9、管仲因而信之 10、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11、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质。
C.为了使齐国迅速强大起来,管仲推行了一系列富国
强兵的措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方面实行
了改革并取得了很好成效。
D.管仲为政权衡轻重,讲究信用,顺应民意,懂得与
取,这些都是政治治理的宝贵经验。
5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 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候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 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