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用豆类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黄酮含量的方法 (2)

[26] Warshaw H,Franz M,Powers MA,et al.Diabetes Care,1996,19 (11):
cancer[J].Nutrition Reasearch,1996,16:413- 426
1294- 1300
[15] Grance Lo.Nutrition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dietary fiber from
[29] 周亚军, 王淑杰, 刘微, 等.膳食纤维营养保健香肠的研制[J].食品
tion.Philadelphia: WB SaundersCO., 1997: 155
工业科技, 2004, Diabetes Association.Evidence- based nutrition principles
[19] 何 锦 风 , 郝 利 民.论 膳 食 纤 维[J].食 品 与 发 酵 工 业 , 1997( 5) : 63-
68- 71
68
[8] 董文彦, 张东平, 等.三种膳食纤维降血脂、通便与减肥作用的比
[20] 徐松波.膳食纤维的保健功能[J].长寿, 2005( 3) : 29
较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 2000(2): 40- 44
光 度 法 具 有 重 复 性 好 、准 确 、简 便 、易 掌 握 、不 需 要 复 杂 的仪器设备, 加之所需试剂便宜易得, 因此该方法应用
以 淫 羊 藿 苷 对 照 品 , 用 AlCl3- 甲 醇 体 系 , 于 413 nm 测 定淫羊藿中总黄酮含量, 该方法明显优于直接法在
于测定植物中黄酮含量最为广泛[5]。近年来, 紫外分光 270 nm 处[10]测定的结果。
[22] Grigelmo- Miguel N, Gorinstein S, Martin - Belloso O.Characteriza-
总黄酮含量测定-比色法

总黄酮(Flavonoid)含量(铝盐显色法酶标仪96样)(一)检测原理:总黄酮,即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黄酮醇,黄烷酮,橙酮,异黄酮,黄烷醇,花青素等,是植物重要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捕捉活性氧自由基,降低氧化伤害,在果实中影响其色泽和风味;对植物的抗逆性(比如抗紫外)和抗病虫害方面有重要作用。
实验采用NaNO2-Al(NO3)3-NaOH显色法测定黄酮总含量,即在碱性亚硝酸盐溶液中,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离子形成在510nm处有特征吸收峰的红色络合物,测定反应产物在510nm处的吸光值,即可计算样品中总黄酮含量。
(二)试剂组分与配制:试剂名称规格保存要求备注试剂一液体1.6m L×1支4℃保存试剂二液体3m L×1瓶4℃保存试剂三液体12m L×1瓶4℃保存标准品粉剂mg×1支4℃保存做标曲,则用到该试剂(三)所需的仪器和用品:酶标仪、96孔板、粉碎仪、筛子、60%乙醇、离心机、蒸馏水。
(四)总黄酮测定:建议正式实验前选取2个样本做预测定,了解本批样品情况,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实验样本和试剂浪费!1、样本制备:①组织样本:称取约0.1g新鲜样本(若水分充足,可增加样本取样质量);或者称取约0.03g烘干样本(将样本在105℃下杀青3min,然后60℃烘干至恒重,粉碎,过40-60目筛,得到烘干样本),加入1.5mL的60%乙醇(若鲜样需研磨均质),60℃振荡提取2h(若蒸发用60%乙醇定容至1.5mL),25℃×1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待测。
【注】:若样本量较少,可同比例缩减样本量,如取0.02g干样,加入1mL60%乙醇,60℃振荡提取2h。
25℃×1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用60%乙醇定容至1mL待测。
②液体样本:直接检测;若浑浊,离心后取上清检测。
2、上机检测:①酶标仪预热30min,调节波长至510nm。
黄酮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黄酮含量测定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食材中黄酮含量的差异,并利用比色法测定黄酮的含量。
2. 实验原理比色法是利用物质对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黄酮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常常用作药物和食品添加剂。
黄酮的浓度可以通过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 准备所需食材样品,如黄芩、枸杞、山楂等。
- 准备试剂:甲醇、石油醚、2N盐酸、硼酸溶液、盐酸。
3.2 提取黄酮1. 将所选食材样品粉碎,并称取3克样品。
2. 将样品加入25mL石油醚,室温条件下搅拌30分钟,以去除油脂。
3. 过滤样品,将滤液收集入锥形瓶中。
4. 再加入25mL甲醇,室温条件下搅拌30分钟,以提取黄酮。
5. 过滤后,用甲醇定容至100mL。
3.3 构建标准曲线1. 取黄酮标准品,分别称取0.1g、0.2g、0.3g、0.4g和0.5g,置于50mL锥形瓶中。
2. 分别加入25mL石油醚和25mL甲醇,按上述方法提取黄酮。
3. 过滤后,用甲醇定容至50mL,得到浓度分别为2mg/mL、4mg/mL、6mg/mL、8mg/mL和10mg/mL的黄酮溶液。
3.4 测定样品黄酮含量1. 将提取得到的样品溶液取5mL,并用甲醇定容至25mL。
2. 取适量样品溶液置于比色皿中,以甲醇为对照组。
3. 在波长为380nm的紫外可见光谱仪中测定吸光度。
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标准曲线根据所得的吸光度数据,绘制出黄酮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标准曲线。
4.2 样品含量计算根据所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值,利用标准曲线可得到样品中黄酮的浓度。
5. 实验讨论与结论本实验利用比色法测定了不同食材中黄酮的含量。
通过对标准曲线的测定和样品吸光度的测量,可以准确计算出样品中黄酮的含量。
本实验的结果对于食品科学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黄酮作为一种天然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
因此,了解黄酮含量对于评估食材的营养价值和药物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黄酮含量的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黄酮含量的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检测植物黄酮含量的最有效的方法,紫外分光光度的检测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了直接测定法、显色测定法、差示测定法、多波长法测定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条件不同,需要结合实际,综合考虑后选择适用的测定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测定的工作效率,保证测定结果的正确性。
通过对植物黄酮含量的测量,可以掌握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原理,还能对植物的特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
标签:紫外分光光度法植物黄酮方法【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1-0709-02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類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很多植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黄酮。
黄酮种类很多,其主要类型有黄酮、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等等,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
黄酮类化合物的存在形式既有与糖结合成糖苷的,也有游离态,多呈黄色,在紫外光下一般具有荧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植物黄酮含量的主要方法,下面对具体的测定方法进行一些介绍,以供参考。
一直接测定法黄酮是指具有α或β苯基苯稠吡喃酮的一类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肉桂酰基,也还有苯甲酰基,是一种综合的共轭体系,在甲醇溶液中,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由两个主要吸收带组成。
出现在300~40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Ⅰ,出现在240~28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Ⅱ。
带Ⅰ是由B环桂皮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引起的吸收,而带Ⅱ是由A环苯甲酰基系统的电子跃迁引起的吸收,如图1所示。
峰带Ⅱ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较强,也更适合直接测定法的检测。
在利用直接测定法对植物含黄酮量进行测定时,需要运用lambert- Beer 定律进行计算。
直接测定法主要利用了黄酮结构的特点,在测定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显色剂,在黄酮特征吸收峰处直接测定即可。
这种方法比较直接快速,而且操作简单,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只适合单一成分的测定,在检测的过程中,若样品含有一定杂质,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豆制品中异黄酮成分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豆制品中异黄酮成分的提取与含量测定在全球范围内,豆制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之一。
不仅因为它们是一种丰富的蛋白质来源,还因为它们富含一种被称为异黄酮的天然化合物。
异黄酮是一类具有植物雌激素活性的化合物,许多研究表明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生理活性。
提取和测定豆制品中的异黄酮成分对于研究其健康功效以及产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提取豆制品中的异黄酮成分是一个关键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溶剂来提取。
乙醇、乙醚和丙酮等有机溶剂都适用于异黄酮的提取。
在选择溶剂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较长的提取时间和较高的提取温度可以增加异黄酮的提取率,但也可能会导致一些热敏感的化合物的降解。
因此,需要在选择提取条件时进行优化。
提取后,我们需要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和净化。
常见的浓缩方法包括旋转蒸发和真空浓缩等。
净化的方法主要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液液萃取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它基于不同化合物在不同相中的分配差异。
固相萃取则利用固相萃取柱具有特异性吸附特性的原理,可以方便地分离目标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将样品中的异黄酮分离并测定其含量。
在测定豆制品中的异黄酮含量时,可以使用不同的分析技术。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质谱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一种简单方便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异黄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荧光光谱则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用于低浓度异黄酮的检测。
质谱是一种非常灵敏和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测定分子的质量和碎片的质量谱图来确定异黄酮的结构和含量。
除了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还需要建立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赖于样品的预处理、标准曲线的建立和质控样品的应用等。
因此,在进行异黄酮含量测定前,需要对分析流程进行验证,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总之,提取和测定豆制品中的异黄酮成分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通过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技术,可以准确地测定豆制品中异黄酮的含量,并深入研究其健康功效。
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是如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

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是如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介绍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在很多植物中都有存在,特别是在大豆中含量较高。
大豆异黄酮被认为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能够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利用样品吸收光的强度与样品的组成、浓度等相关,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来分析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
在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时,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利用大豆异黄酮的UV吸收特性进行测定。
实验步骤以下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具体步骤:1. 样品制备•取约5克大豆粉末,加入40 mL纯水中。
•安钠溶液:取0.1 g NaOH 溶于100 mL无水乙醇中,摇匀。
•取100 μL大豆提取物于2 mL离心管中,加入0.2 mL安钠溶液,混匀。
•在37度水浴箱中恒温振荡1.5h,离心3000 r/min,去除上清液备用。
2. 质量调制将1 mg/mL的大豆异黄酮标准溶液以0、1、2、4、6、8、10μg/mL的浓度分别稀释成系列标准曲线溶液。
3. 测定吸收光谱•将样品和标准曲线溶液分别在波长范围为200-400 nm之间扫描吸收光谱。
•记录吸光度值并绘制吸收光谱图。
4. 计算异黄酮含量•峰高法计算:对样品吸收光谱中的异黄酮峰高进行读值,计算大豆提取物或样品中的异黄酮质量浓度。
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安钠溶液去除干扰物质,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
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和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可以方便快捷地计算出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大豆异黄酮的测定,也可以用于测定其他物质的含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复方苦豆子颗粒中总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

复方苦豆子颗粒中总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作者:曹亚军,陈虹,马建慧,李丽燕【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苦豆子颗粒中总生黄酮含量的方法。
方法用60%乙醇提取并制成供试品,采用分光光度法于500 nm处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结果线性范围为10.0~50.0 mg·L-1,回归方程为A=12.31C-0.012 9,r= 0.999 9,芦丁的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3.09%(n=5)。
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苦豆子颗粒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复方苦豆子颗粒;总黄酮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s in Complex Prescription Kudouzi Granules. MethodsThe total flavonoids in Complex Prescription Kudouzi Granules were extracted with 70% alcohol, and then were processed into the samples, finally the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at the wavelength of 500 nm. ResultsRutin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absorbance when its concentration was in the range of 10.0~50.0 mg·L-1,an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established was A =12.31C-0.012 9 (r = 0.999 9).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rutin was 96.87% (RSD=3.09%, n=5). ConclusionThis procedure is simple and 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for quality control of Complex Prescription Kudouzi Granules.Key words:Complex Prescription Kudouzi Granules; Total flavonoids复方苦豆子颗粒是老中医按中医理论组方,由苦豆子、山楂、莱菔子、黄芪等8味中药经水提醇沉等工艺精制而成,主要含黄酮、生物碱、蒽醌、有机酸、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消食除胀、健脾益气、祛痰降浊、活血化淤之功效。
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1、对照法1)①对照品制备: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20.8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②样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样品0.50g,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重量,即得。
③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5.0ml,分别置于25ml比色管中,加70%乙醇10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mol/L 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70%乙醇置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
各取10ml 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70%乙醇稀释至刻度。
在510nm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2)①样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确称取80℃恒温干燥的样品用50%甲醇回流提取,料液比1:15,提取两次,每次30min,将两次提取液合并浓缩至一定体积,用30%甲醇定容至50ml 容量瓶中。
从其中取出12ml溶液放入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再从100ml 容量瓶中取出1.5ml溶液,放至10ml容量瓶中,定容,为待测样品液Ⅰa和Ⅱa。
②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分别作样品液Ⅰa、Ⅱa及芦丁标准品的吸收曲线,均在350 nm 处有一强吸收,因此选择350 nm为测定波长。
③标准曲线的制定: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10.3mg,用少量30%乙醇溶解后,转移至50ml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分别精密量取2ml、3ml、4ml、5ml、6ml芦丁溶液置于100ml 容量瓶中,于35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值,以芦丁空白为参比,以芦丁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提示在4.12~12.36mg/103ml浓度之间,吸光度值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④含量测定结果:分别吸取2.2.1中Ⅰa和Ⅱa待测样品液各适量于石英比色池中,按标准芦丁一吸光度测定法,以样液空白参比,于3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值,计算各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以芦丁为标样应用氯化铝显色法、硝酸铝显色法分别测定15种常见食用豆类定其中食用豆类样品中异黄酮的总含量,利用高压液相色
谱法测定常见食用豆类中的4种大豆异黄酮单体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使用氯化铝显色法进行测定,赤豆、
绿豆等7种食用豆类显示合有黄酮类化合物,并且含量最多的赤豆为0.501 mg/g。硝酸铝显色法测定豆类样
~图2,根据其标准曲线分别计算食用豆类中的黄酮 总量。
j翌 兴 整
O
芦丁浓度/mg/mL 图1氯化铝显色法标准曲线
图2硝酸铝显色法标准曲线
2.1.1氯化铝显色法黄酮总量测定结果 氯化铝显色法黄酮总量测定结果见表1。
表1氯化铝显色法测定黄酮含量
豆类样品
黄酮亨量 “g/g
赤豆0.501
小扁豆0
绿大豆0
蚕豆0
髫
标样色谱图及标准曲线见图4一图11。根据其
标准曲线分别计算食用豆类中大豆异黄酮单体含 量。
0·
之o-
幽 罾O.
O.
表2硝酸铝显色测定黄酮含量
豆类样品 赤豆
黄酮拿量
rag/g
7.742
小扁豆
2.276
绿大豆0.469
蚕豆
1.552
大豆
0.572
黑小豆
5.587
黑大豆
1.781
芸豆
2.589
豆类样品考篡多尹
花豇豆
5.817
刀豆
1.527
豌豆0.381
麻豇豆8.844
绿豆0.949
饭豆
3.378
鹰嘴豆
O.29r7
由表2可知,15种豆类中均含有黄酮类,含量为 8.844~0.297 mg/g。其中,麻豇豆的含量最高为 8.844 me/g;鹰嘴豆的含量最低为0.297 mg/g。其含 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麻豇豆>赤豆>豇豆>黑小 豆≥饭豆>芸豆>小扁豆>黑大豆>刀豆>蚕豆> 绿豆>大豆>绿大豆>豌豆>鹰嘴豆。 2.1.3两种显色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染料木素法的标准曲线见图3,根据其标准曲线 计算食用豆类中的大豆异黄酮总量。
染料木素浓度/t-'g/mL 图3染料木素标准曲线
食用豆类中大豆异黄酮总量测定结果见表3。
表3直接比色法测定异黄酮总含量
豆类样品
黄酮争量
me,/g
豆类样品
黄酮含量me/g
赤豆
3.413
小扁豆
2.769
绿大豆
5.241
蚕豆
7.275
烘箱里干燥,备用。准确称取脱酯豆粉5.0 g,用 75%的乙醇,以1 g 5 mL的料液比,在60℃温度下, 浸提2 h,冷却后,用循环水式真空泵进行抽滤,最后
再用中速滤纸过滤,得到澄清的提取液,定容在
第24卷第7期
任顺成等常见食用豆类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133
50 mL的容量瓶中,备用[5—6J。 1.2.2食用豆类中黄酮总量的测定 1.2.2.1氯化铝显色法测黄酮含量
万方数据
定色谱条件下分别将上述不同浓度标样注入HPLC 进行分析,以浓度和峰面积作图,分别得到大豆苷、 大豆苷元、染料木苷及染料木素等标样标准曲线图, 根据标准曲线及标样色谱图中的保留时间分别计算 大豆异黄酮单体的含量。
2结果与讨论
2.1食用豆类中黄酮总量 氯化铝显色法、硝酸铝显色法的标准曲线见图1
第24卷第7期
任顺成等常见食用豆类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135
为8.840 me/g;豌豆的含量最低,为1.994 mg/g。其 含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黑小豆>大豆>蚕豆>黑
大豆>绿大豆>绿豆>麻豇豆>豇豆>赤豆>刀豆
>饭豆>芸豆>小扁豆>鹰嘴豆>豌豆。
齄 喧
2.2.2食用豆类中大豆异黄酮单体含量测定结果
用移液管准确吸取1 mL提取液于250 mL容量 瓶中,75%乙醇定容,摇匀,10 min后直接在270 nrfl 处测定其吸光值。以染料木素作标样,配制不同浓 度的标样溶液,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大 豆异黄酮的总量【11 J。 1.2.4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单体含量 1.2.4.1样品处理
用移液管准确吸取1 mL食用豆类提取液置于 25 mL容量瓶中,加20 mL 0.1 mol/L三氯化铝,定容, 摇匀,10 min后在419 nin处比色测定吸光值。用芦 丁作标样,配制不同浓度的标样溶液,绘制标准曲 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食用豆类中的黄酮总量[7—9|。 1.2.2.2硝酸铝显色法测黄酮含量
海)仪器有限公司;LC卜10At、,p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sP卜10Avvp型紫外检测器、scL_10A、rp型系统控
制器、CTO--10Asvp型柱温箱:日本岛津公司。
1.2试验方法
1.2.1食用豆类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将食用豆类样品粉碎,过40目筛,以石油醚在
65℃温度下回流脱脂1 h,抽滤后放在50℃左右的
食用豆类是以收获籽粒兼做蔬菜供人类食用的 豆科作物的统称。食用豆类不仅是重要的粮食资源 之一,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食用豆类中除含 有丰富的油脂和优质蛋白以外,还含有多种生物活 性物质,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黄酮类化 合物[1|。
黄酮类又称生物类黄酮,为植物多酚类的代谢 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大多有颜 色。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 抗衰老、抗骨质疏松、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是重 要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2。其中大豆异黄酮 作为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异黄酮成分,其分子结构骨 架是3一苯色原酮,目前发现的大豆异黄酮主要有12 种,分为三大类,即大豆苷类(Daidzin Groups)、染料木 苷类(Genistin Groups)、大豆黄素苷类(Glycitin Groups),以游离型、葡萄糖苷型、乙酰基葡萄糖苷型、 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等4种形式存在,其中游离型 占总量的2%一3%[31。大豆异黄酮具有明显的抗氧 化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作为雌性激 素治疗替代品,能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并有效 降低血胆固醉含量,防止骨质疏松及抑制癌细胞增 长等[4|。
将5 mL提取液定容至25 mL。摇匀后过0.45
胛滤膜,滤液转入高压液相色谱专用小瓶中,用液
相色谱分析提取液中大豆异黄酮单体的含量。 1.2.4.2色谱分析条件
流动相:甲醇:0.5%醋酸溶液30%~70%梯度 洗脱;色谱柱:Inertsil ODS一3柱(4.6 toni×250 mm); 检测波长:254 nm,柱温:50℃,流速:1.0 mL/min,分 析时间:20 min。 1.2.4.3异黄酮定性定量方法
有最大吸收或吸收较强,说明此方法专屙陛不强,有
局限性,准确性较差。经过试验证明,以NaN02一A1 (N03),一NaOH为显色体系,于510 am处测定食用 豆类中总黄酮含量与其他方法相比结果偏高,可能 是因为食用豆类里含有许多在此处显色的非黄酮类 物质,引起结果偏高【14J。 2.2食用豆类中大豆异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2.2.1食用豆类中大豆异黄酮总量测定结果
万方数据
使测定结果较低。 硝酸铝显色法反应原理:硝酸铝显色法是先用
NaN02还原黄酮类,再与AP+络合,最后在NaOH碱 性条件下使黄酮类化合物开环,生成2 7一羟基查耳 酮而显色,在波长510 nln左右有最大吸收,非黄酮类 成分在此波长不具有吸收。与NaN02一A1(N03)3一 NaOH试剂反应后,某些黄酮类物质(如黄芩苷、黄芩 素、香蒲新苷、山奈酚、槲皮素、橙皮苷等)在510 nm 处无最大吸收或吸收很弱,而某些非黄酮类物质(如 咖啡酸、原儿茶醛、绿原酸、原儿茶酸等)在510 llm处
采用氯化铝显色法、硝酸铝显色法分别测定了
收稿日期:2008—07—08 作者简介:任顺成,男,1963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天然活性成分及其功能评价
万方数据
15种常见食用豆类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应用 直接测定法测定食用豆类中异黄酮的总含量,利用 高压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4种大豆异黄酮单体含 量进行了测定。为评价食用豆类的保健功能以及为 优良品种的选育、栽培提供参考。
用移液管准确吸取5 mL食用豆类提取液置于 25 mL容量瓶中,加入0.7 mL 5%NaN02,摇匀,放置 5 min后,加入0.7 mL 10%硝酸铝,6 min后再加入 5 mL l mol/L氢氧化钠,混匀,用75%乙醇定容, 10 rnil屑在510 nm处比色测定。用芦丁作标样,配 制不同浓度的标样溶液,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 线计算食用豆类中的黄酮总量[10]。 1.2.3食用豆类中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大豆、黑小豆、绿大豆、黑大豆、蚕豆、绿豆、红小
豆、刀豆、芸豆、饭豆、麻豇豆、豌豆、花豇豆、小扁豆
和鹰嘴豆:市售。
’
芦丁标样:分析纯,上海华硕精细化学品有限公
司;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苷、染料木素:标样,纯
度i>98%,美国signa公司。 WFZ UV一2000型紫外分光光度仪:尤尼卡(上
以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苷、染料木素作为 标准样品,根据豆类提取物液中大豆异黄酮成分色 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样色谱峰的保留时间进行定 性。根据提取液高压液相色谱中各组分峰面积与各 标样峰面积的标准曲线对样品中4种大豆异黄酮单 体含量进行测定[12-1 3|。 1.2.4.4标准曲线绘制
准确称取一定量标样(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 木苷及染料木素)用高级色谱纯甲醇溶解,稀释至 10 IIlL的容量瓶中。经0.45 tun滤膜过滤后,分别稀 释一定倍数后转入高效液相色谱专用小瓶中,在选
大豆0
黑小豆0.403
黑大豆0.140
芸豆0
豆类样品
黄酮争量
rag/g
花豇豆0.009
刀豆0.304
豌豆0
麻豇豆0
绿豆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