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

合集下载

农作物简介演示

农作物简介演示
农作物简介演示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农作物概述 • 主要粮食作物 • 主要经济作物 • 农作物产业发展与挑战
01 农作物概述
定义与范围
定义
农作物是指人类为了获取其种子、果实、根、茎、叶、花等部位所含的营养物 质或其他经济价值,而种植的植物。
范围
农作物的种类繁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药用作物等。
用途
大豆是食品和饲料的重要来源,可制作豆腐、豆 浆、豆酱等;大豆油也是食用油的一种重要来源 ;此外,大豆还可用于制造肥皂、油漆、塑料等 工业产品。
04 农作物产业发展 与挑战
农作物产业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农作物产业 正逐渐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 置和市场拓展,为农民和农业企
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营养价值
水稻是提供能量的主要食物,含有丰 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以及多种 维生素和矿物质。
小麦
栽培和重要性
小麦是全球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其面 粉制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有重要地
位。
类型和品种
按照籽粒的颜色和用途,小麦可分为 红小麦、白小麦等类型,各类型下也
有多个品种。
生长环境
小麦适应性较强,能在不同的气候和 土壤条件下生长,但仍以温带和寒带 地区为主要产地。
多样化需求增长
消费者对农作物的需求日益多样 化,对品质、口感、营养价值等 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农作物 产业向高品质、多样化方向发展

技术创新驱动
科技在农作物产业中的应用日益 广泛,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 ,为农作物育种、生产、加工等 环节带来革命性变革,提高产业
整体效益。
农作物生产面临的挑战
01

农作物的名词解释

农作物的名词解释

农作物的名词解释农作物是指种植在田地或其他农业区域中,用于农业生产的植物。

它们通常是为了食物、饲料、纤维和其他农产品的生产而种植的。

农作物的丰富多样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农作物的名词解释。

1.水稻: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为全球近一半人口的主要食物来源。

它喜欢湿润的生态环境,通常生长在稻田中。

水稻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

2.小麦: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用于制作面粉、面包和其他谷物产品。

它的栽培历史悠久,起源于亚洲地区。

小麦富含蛋白质、纤维和维生素,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3.玉米:玉米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作物,现已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它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也可以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和生物燃料生产。

玉米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能量来源。

4.大豆:大豆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农作物。

它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用作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

大豆在亚洲地区的消费量尤为庞大,以豆浆、豆腐和豆油等形式被人们广泛食用。

5.棉花:棉花是一种纺织原料,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

棉花纤维柔软而结实,适合制作各种纺织品,如衣物、床上用品和毛巾。

它的栽培主要集中在温暖地区,全球棉花产量占据重要位置。

6.大米:大米是经过加工去壳的水稻种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它是亚洲地区主要的主食之一,同时也受到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青睐。

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来源。

7.番茄:番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和抗氧化剂,是人们饮食中的重要蔬菜之一。

番茄可以生吃、烹调或制成番茄酱和番茄汁等。

8.马铃薯:马铃薯是一种全年生长的块茎植物,以根茎作为食物来源。

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人均消费量最高的农作物。

一年四季农作物时间表

一年四季农作物时间表

一年四季农作物时间表一.春季作物:(2—4月为春季,余类推。

)1.花生:(4—10月)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2.棉花;(4—9月)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4.水稻: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东北:5、6—10月(单季)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5.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

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6.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

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夏季作物:(5—7月份)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夏季油料主要品种为花生和芝麻;夏季蔬菜。

三、秋季作物:(8—10月份)主要以小麦、油菜(熟期适中,全生育期220—224天)、马铃薯、甜菜等为主。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秋种夏收。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农作物生长条件

农作物生长条件

农作物生长条件
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生长条件,包括:
1. 土壤:适宜的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应具备一定的含水量、透气性、肥力和PH值等因素,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要求。

2. 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照强度不同,对不同的作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3. 湿度:适宜的湿度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但湿度过高会影响作物通风、透气和光照等条件,也容易引起病虫害的滋生。

4. 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5. 水分:水分是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水分条件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但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综上所述,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光照、湿度、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这些条件的调节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 1 -。

农作物的种类

农作物的种类

农作物的种类水稻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种植历史悠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水稻的种植需要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因此在中国南方地区种植较为广泛。

水稻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的种植历史悠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小麦的种植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在中国北方地区种植较为广泛。

小麦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种植历史相对较短,但在中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玉米的种植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在中国北方地区种植较为广泛。

玉米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大豆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大豆的种植历史悠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大豆的种植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在中国北方地区种植较为广泛。

大豆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还可以提取豆油,是中国人的主要食用油之一。

棉花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也是中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棉花的种植历史悠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棉花的种植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在中国南方地区种植较为广泛。

棉花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纺织原料,还可以提取棉籽油,是中国人的主要食用油之一。

农作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种植和生产对于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年四季农作物时间表

一年四季农作物时间表

一年四季农作物时间表一.春季作物:(2—4月为春季,余类推。

)1.花生:(4—10月)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2.棉花;(4—9月)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4.水稻: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东北:5、6—10月(单季)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5.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

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6.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

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夏季作物:(5—7月份)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夏季油料主要品种为花生和芝麻;夏季蔬菜。

三、秋季作物:(8—10月份)主要以小麦、油菜(熟期适中,全生育期220—224天)、马铃薯、甜菜等为主。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秋种夏收。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农业科普认识主要的农作物品种与特点

农业科普认识主要的农作物品种与特点

农业科普认识主要的农作物品种与特点农业科普: 认识主要的农作物品种与特点农作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基础,丰富多样的农作物品种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各种生活用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认识一些主要的农作物品种,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一、水稻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

它被广泛种植在稻田中,需要充足的水源才能生长。

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两种。

籼稻的特点是颗粒饱满,煮饭时不容易糊底,口感柔软,适合制作米饭和粥。

粳稻的颗粒较短粗,黏性较高,适合制作寿司和糯米饭等特色美食。

水稻种植需要湿润的气候和适宜的温度,对水的要求比较高。

二、小麦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在许多国家。

小麦可以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两种。

硬质小麦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适合用于制作面包和面点。

它的蛋白质质地坚硬,面筋含量高,适合发酵后面团有更好的弹性。

软质小麦的特点是淀粉含量高,适合制作面粉和面条。

它的蛋白质质地松软,面筋含量低,适合制作糕点和油酥食品。

小麦的种植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对土壤要求相对较低。

三、玉米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它的颗粒饱满,富含淀粉和蛋白质。

玉米根据颗粒的特点可以分为甜玉米、栏玉米和玉米制品。

甜玉米的特点是颗粒较大,含糖量高,口感香甜,适合直接食用或烹调。

栏玉米的特点是颗粒饱满,含淀粉量高,适合加工成玉米粉、玉米油等制品。

玉米制品包括玉米淀粉、玉米糖浆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生物能源产业。

玉米的种植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

四、大豆大豆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油脂。

大豆可以分为黑大豆和黄大豆两种。

黑大豆的特点是外观颜色较黑,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和抗氧化物质,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黄大豆是种植面积最广的大豆品种,含有丰富的油脂和植物蛋白,广泛用于豆制品、豆油等食品加工。

大豆的种植要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土壤要求较低。

农作物如何分类

农作物如何分类

农作物如何分类
(1)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豆类、薯类、青稞、蚕豆、小麦为主要作物;(2)油料作物:以油籽、蔓青、大芥、花生、胡麻、大麻、向日葵等为主;(3)蔬菜作物:主要有萝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葱、胡萝卜、菜瓜、莲花菜、菊芋、刀豆、芫荽、莴笋、黄花、辣椒、黄瓜、西红柿、香菜等;(4)果类:有梨、青梅、苹果、桃、杏、核桃、李子、樱桃、草莓、沙果、红枣等品种;
(5)野生果类:有酸梨、野杏、毛桃、山枣、山樱桃、沙棘、等;
(6)饲料作物:如玉米、绿肥、紫云英等;
(7)药用作物:有人参、当归、金银花、薄荷、艾蒿等。

△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草、树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
一、农作物
主要分为七大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果类、野生果类、饲料作物、药用作物。

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薯类为主要作物;
经济作物:以油籽、蔓青、大芥、花生、胡麻、大麻、向日葵等为主;
蔬菜作物:主要有萝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葱、胡萝卜、菜瓜、莲花菜、莴笋、黄花、辣椒、黄瓜、西红柿、香菜等;
果类:有梨、青梅、苹果、桃、杏、核桃、李子、樱桃、草莓、沙果、红枣等品种;
野生果类:有酸梨、野杏、毛桃、山枣、山樱桃、沙棘、等;
饲料作物:如玉米、绿肥、紫云英等;
药用作物:有人参、当归、金银花、薄荷、艾蒿等。

二、重点介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亦称“食用作物”“粮谷作物”,是对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及食用豆类作物的总称。

在营养上,谷类作物主要提供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豆类作物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等;薯类作物主要提供淀粉、维生素等。

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同时也是牲畜的精饲料,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

玉米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而稻米则排名第三。

经济作物一般指为工业,特别是为轻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

按其用途分为:纤维作物(棉花、麻类、蚕桑);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橄榄);糖料作物(甜菜、甘蔗);饮料作物(茶叶、咖啡、可可);嗜好作物(烟叶);药用作物(人参、灵芝);热带作物(橡胶、椰子、油棕、剑麻)。

三、具体农作物
2018年8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印发通知,将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目录。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于明朝中后期经过东南亚传入我国的。

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栽培面积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

我国的玉米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小麦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

小麦起源于中东地区,于公元前2600年从古伊朗经海路传入中国,
首先在胶东半岛种植。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低于玉米和小麦,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联合国规定2004年为“国际稻米”年。

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份地方都有稻米生长。

世界水稻主要出产国是泰国、印度、缅甸。

我国是水稻的发源地之一,种植水稻已有7000多年历史,水稻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第一位,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

我国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大豆通称黄豆,古称“菽”,原产中国,是一种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

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中国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全中国普遍种植,在东北、华北、陕、川及长江下游地区均有出产,以长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较多,以东北大豆质量最优。

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播出去的。

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

花生原名落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等。

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

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

关于花生的原产地,文献记载有原产巴西、原产中国、原产埃及等三种说法。

大多数认为花生原产地在南美洲,明末清初传入我国。

花生的出油率远高于其他油料作物,出油率高达45%-50%,而大豆则为14%-16%。

西红柿最早生长在南美洲,于明代传入中国的。

因色彩娇艳,人们对它十分警惕,视为“狐狸的果实”,又称狼桃,只供观赏,不敢品尝。

16世纪英国一位英俊勋爵,到野外嬉花弄草,偶见这色泽鲜艳的红果,点缀在青枝绿叶中,迎风摇曳,十分美丽动人,抑制不住满怀喜悦,勇敢地采一颗献给漂亮的公主,作为求爱礼物,才得以传播。

直至18世纪法国一位画家到密林寻找美景写生,觉得这艳果极其可爱,心里动了跃跃欲尝的念头,便大胆摘一只吃了,不仅没发生意外,却尝出好滋味。

一位厨师获此喜讯,将它烹成菜肴,宾客食之无不交口称赞。

四、部分农作物传入中国时间
其他部分农作物原产地及传入我国的时间:
菠菜原产地在伊朗,在唐代传入我国。

西瓜原产地在非洲,在五代、后晋传入我国。

菠萝原产地在南美,在清代传入我国。

胡萝卜原产地在西亚,在宋代传入我国。

洋葱原产地在中亚,在元代传入我国。

南瓜原产地在中南美洲,在元末明初传入我国。

番薯原产地在中美洲,在明代传入我国。

烟草原产地在南美洲,在明代传入我国。

芒果原产地在印度、缅甸,在明代传入我国。

向日葵原产地在美国西部,在明代传入我国。

马铃薯原产地在南美洲,在明清之际传入我国。

包菜原产地在地中海北海沿岸,在清代传入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