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的布局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农业的分布》PPT课件

这里是耐寒动物的天堂,老虎和猴子都无 法在大兴安岭的高寒区生存。大兴安岭上 数量最多、品种最多,最为人类所爱的动 物就是野鹿了 。
3.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很不平衡
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的丘陵山地森林资源较多. 而辽阔的西北地区以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地区和
长江、黄河下游地区,森林资源较少。
主要分布在交通 不便的山区
第一位。
水稻:喜温喜湿
ppt模 板 : . /moban/
ppt素 材 : . /sucai/
ppt背 景 : . /beijing/
ppt图 表 : . /tubiao/
ppt下 载 : . /xiazai/
ppt教 程 : . /powerpoint/
资 料 下 载 : . /ziliao/
范 文 下 载 : . /fanwen/
我国主要森林分布图
东北林区
我国最大的林区 我国主要木材供应基地之一 有我国唯一的大面积落叶松林
西南林区
我国第二大林区 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林区(云南橡
胶树和咖啡树)
东南林区
人工区和经济林区 有我国特有的竹林
杉树
马尾松
我国是世界上的少林国家。要加强 营林造林,大力发展经济林。
三、四大牧区
科 学 课 件 : . /kejian/kexue/ 物 理 课 件: . /kejian/wuli/
化 学 课 件 : . /kejian/huaxue/ 生 物 课 件: . /kejian/shengwu/
地 理 课 件 : . /kejian/dili/ 历 史 课 件: . /kejian/lishi/
春小麦:
春种秋收
冬小麦:
秋种夏收
小麦做成的食品
3.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很不平衡
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的丘陵山地森林资源较多. 而辽阔的西北地区以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地区和
长江、黄河下游地区,森林资源较少。
主要分布在交通 不便的山区
第一位。
水稻:喜温喜湿
ppt模 板 : . /moban/
ppt素 材 : . /sucai/
ppt背 景 : . /beijing/
ppt图 表 : . /tubiao/
ppt下 载 : . /xiazai/
ppt教 程 : . /powerpoint/
资 料 下 载 : . /ziliao/
范 文 下 载 : . /fanwen/
我国主要森林分布图
东北林区
我国最大的林区 我国主要木材供应基地之一 有我国唯一的大面积落叶松林
西南林区
我国第二大林区 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林区(云南橡
胶树和咖啡树)
东南林区
人工区和经济林区 有我国特有的竹林
杉树
马尾松
我国是世界上的少林国家。要加强 营林造林,大力发展经济林。
三、四大牧区
科 学 课 件 : . /kejian/kexue/ 物 理 课 件: . /kejian/wuli/
化 学 课 件 : . /kejian/huaxue/ 生 物 课 件: . /kejian/shengwu/
地 理 课 件 : . /kejian/dili/ 历 史 课 件: . /kejian/lishi/
春小麦:
春种秋收
冬小麦:
秋种夏收
小麦做成的食品
农作物的布局 ppt课件

第一章 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农作制度)
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 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 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 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作物布局作物布局种植制度种植制度复种复种间间混混套作套作耕作制度耕作制度轮作轮作换茬等换茬等土壤耕作制度土壤耕作制度养地制度养地制度施肥制度施肥制度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杂草和病虫害杂草和病虫害防治制度防治制度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科学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作物组成及其种植方式的技术体系
(2) 生态适应性 是指在一定地区
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相 适应的程度。
(3) 经济效益与可行性
3. 作物布局的步骤和内容
(1) 明确对产品的需求 (2) 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 (3) 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 (4)作物配置的确定 (5)可行性鉴定 (6)生产资料的确保
4、农作物布局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种植制度 耕作制度
养地制度
作物布局 复种 间、混、套作 轮作、换茬等
土壤耕作制度 施肥制度 灌溉制度 杂草和病虫害
防治制度
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 历史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 件与科学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作物组成及其种植 方式的技术体系。包括作物结构与布局、熟制 与种植方式。
耕作制度(农作制度)
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 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 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 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作物布局作物布局种植制度种植制度复种复种间间混混套作套作耕作制度耕作制度轮作轮作换茬等换茬等土壤耕作制度土壤耕作制度养地制度养地制度施肥制度施肥制度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杂草和病虫害杂草和病虫害防治制度防治制度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科学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作物组成及其种植方式的技术体系
(2) 生态适应性 是指在一定地区
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相 适应的程度。
(3) 经济效益与可行性
3. 作物布局的步骤和内容
(1) 明确对产品的需求 (2) 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 (3) 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 (4)作物配置的确定 (5)可行性鉴定 (6)生产资料的确保
4、农作物布局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种植制度 耕作制度
养地制度
作物布局 复种 间、混、套作 轮作、换茬等
土壤耕作制度 施肥制度 灌溉制度 杂草和病虫害
防治制度
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 历史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 件与科学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作物组成及其种植 方式的技术体系。包括作物结构与布局、熟制 与种植方式。
高中地理微专题——中国农业之农作物分布(37张PPT)

区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 地
与高原比较,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地 势平坦,水源充足。
与我国东部相比,海拔高,热 量不足
培育良种.大棚
中国的种植业
4、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主要农作物
粮 小麦 春小麦
食
冬小麦
作 水稻
物 玉米
棉花
经 油料 济 作物 作 物 糖料
作物
花生 油菜 甜菜 甘蔗
主要分布区
粮食作物 小麦:
春季低温阴雨,夏季伏旱,人 均耕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 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发展水利
西北灌溉 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 农业区 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 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地价 低。
水源紧缺;土壤盐碱化、冬季 易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
植树造林、节水农业
青藏高原 河谷农业
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 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 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2)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花种植(6分)
①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
②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
分布区
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东北商品 三江平原、松嫩平源、 农业基地
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 冬季温度低,热量不足,冬季
人稀、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工业 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土地退
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化,土壤肥力下降;
改造措施
温室、培育良种;发展农业科 技,加大科技投入,改进耕作 方式;植树造林,保护生态, 发展生态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 地
与高原比较,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地 势平坦,水源充足。
与我国东部相比,海拔高,热 量不足
培育良种.大棚
中国的种植业
4、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主要农作物
粮 小麦 春小麦
食
冬小麦
作 水稻
物 玉米
棉花
经 油料 济 作物 作 物 糖料
作物
花生 油菜 甜菜 甘蔗
主要分布区
粮食作物 小麦:
春季低温阴雨,夏季伏旱,人 均耕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 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发展水利
西北灌溉 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 农业区 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 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地价 低。
水源紧缺;土壤盐碱化、冬季 易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
植树造林、节水农业
青藏高原 河谷农业
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 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 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2)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花种植(6分)
①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
②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
分布区
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东北商品 三江平原、松嫩平源、 农业基地
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 冬季温度低,热量不足,冬季
人稀、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工业 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土地退
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化,土壤肥力下降;
改造措施
温室、培育良种;发展农业科 技,加大科技投入,改进耕作 方式;植树造林,保护生态, 发展生态农业
作物布局PPT课件

作物布局
第一节 作物布局概念及设计原则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与意义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与意义
(一)作物布局基本概念
作物布局(crop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是一个地区或生产 单位的作物结构与配制的总称。
结构: ➢作物种类 ➢品种 ➢面积或比例
配置: ➢作物的田块分布(微观、精细) ➢作物的区域分布(宏观、粗略)
①热量资源 ②水资源 ③光照条件 ④土壤资源条件 ⑤植被环境 ⑥自然灾害
2. 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①人口及劳力数量、质量、流动情况等; ②经济状况 ③市场情况 ④农业产业化状况 ⑤区位优势 ⑥政策情况 ⑦科技投入水平
(四)作物生态适宜性、生产适宜性分析
➢根据生产目标、市场、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四)秧田布局
通过育苗移栽,不仅可以节省大 田生长季节,促进复种多熟。 在秧田布局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 问题: •一是秧田的空间布局即具体田 块的确定; •二是秧田的面积的确定。
二、作物布局的方法步骤
(一)生产目标确定
明确目标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是: 经济目标、比如平均亩产值或每亩净收入指标值。 产品目标、比如是生产小麦还是大麦或油菜或蔬菜? 市场目标、比如是当地还是外埠销售?是零售还是批发? 其他目标要求,比如要考虑土地接受废弃物总量是多少?
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指导作物布局,凡是生态适应性光的作物 其可种植的范围相对要广泛些,如小麦的生态适应性很广,所以 热带、亚热带、温带度可以种植,而橡胶、油棕只能在多雨的热 带种植。
(三)布局的社会经济可行性原则
表3-2 主要作物产值成本及收入(2003年)
单位:元/亩
第一节 作物布局概念及设计原则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与意义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一、作物布局的概念与意义
(一)作物布局基本概念
作物布局(crop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是一个地区或生产 单位的作物结构与配制的总称。
结构: ➢作物种类 ➢品种 ➢面积或比例
配置: ➢作物的田块分布(微观、精细) ➢作物的区域分布(宏观、粗略)
①热量资源 ②水资源 ③光照条件 ④土壤资源条件 ⑤植被环境 ⑥自然灾害
2. 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①人口及劳力数量、质量、流动情况等; ②经济状况 ③市场情况 ④农业产业化状况 ⑤区位优势 ⑥政策情况 ⑦科技投入水平
(四)作物生态适宜性、生产适宜性分析
➢根据生产目标、市场、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四)秧田布局
通过育苗移栽,不仅可以节省大 田生长季节,促进复种多熟。 在秧田布局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 问题: •一是秧田的空间布局即具体田 块的确定; •二是秧田的面积的确定。
二、作物布局的方法步骤
(一)生产目标确定
明确目标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是: 经济目标、比如平均亩产值或每亩净收入指标值。 产品目标、比如是生产小麦还是大麦或油菜或蔬菜? 市场目标、比如是当地还是外埠销售?是零售还是批发? 其他目标要求,比如要考虑土地接受废弃物总量是多少?
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指导作物布局,凡是生态适应性光的作物 其可种植的范围相对要广泛些,如小麦的生态适应性很广,所以 热带、亚热带、温带度可以种植,而橡胶、油棕只能在多雨的热 带种植。
(三)布局的社会经济可行性原则
表3-2 主要作物产值成本及收入(2003年)
单位:元/亩
作物布局的内容和步骤.pptx

二、作物布局
(五)作物布局的内容和步骤 1.内容
– 田间布局 • 小麦田、水稻田、油菜田、棉花田、玉米田……
– 熟制布局 • 小麦——玉米,马铃薯/玉米——后季稻,小麦/ 玉米/甘薯/冬菜,冬菜——秧田——单季稻—— 绿肥
作物生长环境课程 /教学单元9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 /子单元2种植制度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Βιβλιοθήκη 作物生长环境课程/作者靳秀丽/2014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教学单元9 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
主要内容
子单元1 土壤耕作
子单元2 种植制度
子单元1 土壤耕作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 二、土壤耕作技术 三、少耕和免耕技术 子单元2 种植制度 一、确定作物布局 二、确定种植方式 三、种植制度制定与调整
南方玉米) – 不适宜区(缺陷很大、产量低而不稳、质量差、投资
巨大、效益低、风险大)
作物生长环境课程 /教学单元9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 /子单元2种植制度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二、作物布局
(五)作物布局的内容和步骤
– (5)生产基地、商品基地确定 • 作物适应、区划适宜、技术保障、条件一致、产前产 后有利
• (7)空间配置(落实计划,计划分解) – 落实地区(县、乡、村) – 落实田块(远、近,肥、瘦) – 落实季节(秋播、春播、夏播) – 落实作物 – 落实品种 – 落实秧田 – 落实熟制(麦稻、麦棉、麦玉米、麦甘薯、麦大豆) – 落实农户
作物生长环境课程 /教学单元9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 /子单元2种植制度
1.内容 – 作物布局 • 村,10多种作物 • 县几十种作物 • 省、国家,上百种作物 • 大农业,农林牧特 – 品种布局 • 若干品种/作物,如水稻:早稻、中稻、晚稻、 籼稻、粳稻、糯稻、香稻……
(五)作物布局的内容和步骤 1.内容
– 田间布局 • 小麦田、水稻田、油菜田、棉花田、玉米田……
– 熟制布局 • 小麦——玉米,马铃薯/玉米——后季稻,小麦/ 玉米/甘薯/冬菜,冬菜——秧田——单季稻—— 绿肥
作物生长环境课程 /教学单元9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 /子单元2种植制度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Βιβλιοθήκη 作物生长环境课程/作者靳秀丽/2014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教学单元9 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
主要内容
子单元1 土壤耕作
子单元2 种植制度
子单元1 土壤耕作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 二、土壤耕作技术 三、少耕和免耕技术 子单元2 种植制度 一、确定作物布局 二、确定种植方式 三、种植制度制定与调整
南方玉米) – 不适宜区(缺陷很大、产量低而不稳、质量差、投资
巨大、效益低、风险大)
作物生长环境课程 /教学单元9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 /子单元2种植制度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二、作物布局
(五)作物布局的内容和步骤
– (5)生产基地、商品基地确定 • 作物适应、区划适宜、技术保障、条件一致、产前产 后有利
• (7)空间配置(落实计划,计划分解) – 落实地区(县、乡、村) – 落实田块(远、近,肥、瘦) – 落实季节(秋播、春播、夏播) – 落实作物 – 落实品种 – 落实秧田 – 落实熟制(麦稻、麦棉、麦玉米、麦甘薯、麦大豆) – 落实农户
作物生长环境课程 /教学单元9土壤耕作与种植制度 /子单元2种植制度
1.内容 – 作物布局 • 村,10多种作物 • 县几十种作物 • 省、国家,上百种作物 • 大农业,农林牧特 – 品种布局 • 若干品种/作物,如水稻:早稻、中稻、晚稻、 籼稻、粳稻、糯稻、香稻……
《粮食生产与布局》PPT课件

四. 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发生变化
➢ 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粮食的供求压力主要不再 是总量问题,更强烈地显现出粮食品种和品质等 结构性问题。
➢ 如:南方的早籼稻大量积压,有米无市,同时中
国每年进口大米数百万吨;春麦和长江以南冬麦
积压,出现 “卖难”,还需要进口大量专用小麦;
东北普通玉米大量积压,价格下跌而优质专用玉6精选ຫໍສະໝຸດ 件ppt二、国际通用的粮食概念
《Food Security Global Stability》 《粮安天下》 food crisis 粮食危机;food security 粮食安全
food production, grain production 粮食生产
food consumption
粮食消费
生产的品种结构、生产布局与地域、季节、市场、
消费关系密切。 8
精选课件ppt
二、中国粮食生产发展概况
(一)中国粮食生产简史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最早的国家之一,不
少粮食作物就起源于中国。从商周到西汉,粮食 生产的重心在北方,魏晋南北朝(公元 200– 581 年)逐渐南移,到了唐代(公元 618– 907年), 南方水稻渐趋发达。
weight of grain
粮食重量
Food security and Construction of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国家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建设
★ 粮食经济地理中粮食的概念,是指中国传统的广
义的粮食概念,即谷物类、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7
精选课件ppt
第二节 中国粮食生产发展概况
13
精选课件ppt
(二)建国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
3.1966– 1977年,克服严重干扰、缓慢发展时期。
农作学第四章作物布局.ppt

30 — 25~28 25~28
营养生长期
最低
适宜
18~20
25~30
15
25~30
10
25~28
10
25~28
10 0~3 3~5
最低
10~12 10~12 15~16
15 15 12~15 10~12
20~30
5~10 5~20
灌浆期
适宜
20~25 20~25 20~25 20~30 20~25
三、作物布局的设计
8. 可行性鉴定
(1)是否能满足各方面需要; (2)自然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利用与保护; (3)经济收入是否合理; (4)肥料、土壤肥力、水、资金、劳力是否平衡; (5)加工储藏、市场、贸易、交通等可行性; (6)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农民素质方面可行性; (7)是否促进农林牧、农工商综合发展等。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需求
需求 自给性 商品性
食饲燃 国 市 物料料 家 场
自然资源与环境 光热水地土灾 照量分貌壤害
生态适应性
作物布局
结配 构置
经济与科技因素 生劳价市成政科 产力格场本策学 资 料
效益 生产条件&经济发展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1. 满足社会需求是作物布局的前提
农业生产 动力与目的
需求
各类作物组合所需的积温(≥10℃)
作物组合
小麦—谷糜 小麦/玉米 小麦—玉米 小麦—大豆 小麦—水稻 小麦—棉花 小麦—甘薯 稻—稻 绿肥—稻—稻 油菜(大麦)—稻—稻 小麦—稻—稻 甘薯—稻—稻
适宜分布区的积温(℃)
≥10℃
≥0℃
3000~3300 3600~4400 4100~4500 4100~4500 4200~5000 4400~5500 4200~4500 4900~5200 4900~5200 5100~5400 5300~5700 7000~7500
营养生长期
最低
适宜
18~20
25~30
15
25~30
10
25~28
10
25~28
10 0~3 3~5
最低
10~12 10~12 15~16
15 15 12~15 10~12
20~30
5~10 5~20
灌浆期
适宜
20~25 20~25 20~25 20~30 20~25
三、作物布局的设计
8. 可行性鉴定
(1)是否能满足各方面需要; (2)自然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利用与保护; (3)经济收入是否合理; (4)肥料、土壤肥力、水、资金、劳力是否平衡; (5)加工储藏、市场、贸易、交通等可行性; (6)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农民素质方面可行性; (7)是否促进农林牧、农工商综合发展等。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需求
需求 自给性 商品性
食饲燃 国 市 物料料 家 场
自然资源与环境 光热水地土灾 照量分貌壤害
生态适应性
作物布局
结配 构置
经济与科技因素 生劳价市成政科 产力格场本策学 资 料
效益 生产条件&经济发展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1. 满足社会需求是作物布局的前提
农业生产 动力与目的
需求
各类作物组合所需的积温(≥10℃)
作物组合
小麦—谷糜 小麦/玉米 小麦—玉米 小麦—大豆 小麦—水稻 小麦—棉花 小麦—甘薯 稻—稻 绿肥—稻—稻 油菜(大麦)—稻—稻 小麦—稻—稻 甘薯—稻—稻
适宜分布区的积温(℃)
≥10℃
≥0℃
3000~3300 3600~4400 4100~4500 4100~4500 4200~5000 4400~5500 4200~4500 4900~5200 4900~5200 5100~5400 5300~5700 7000~7500
中国农作物分布 ppt课件

黑龙江 辽宁
南迁北移
四川盆地
黄淮海平原
油菜分布范围
华南地区
花生的重要性居首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 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河 北 河南
糖料作物的分布 甘蔗
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 大,生长期长
糖料作物的分布 甜菜 生长习性:喜温凉,
耐盐碱、干旱,生 长期短。
中国糖料生产分布图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地形平坦;
1、影响条件 (自然)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气候适宜,雨热同期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耕作制度: ⑴概念: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⑵分布情况: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三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3.耕作方式
①北方:旱地
秦岭—淮河南北方 分界线
②南方:水田
4.农业特色
⑤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葛 尔盆地.
④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③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①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②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
坝子农业
谷地农业
4、农作物分布
春小麦
东北平原
华
北
平
原
冬小麦
西北灌溉区 水源——黄 河水
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新疆
内蒙古自治区
黑龙江 吉林
南蔗北甜
甜菜 甘蔗
四川 云南
广西
福 建
广东
台 湾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
发展花卉、蔬菜、水果、鱼、禽 畜生产,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
太湖平原
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地制度
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
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
4
第一节 农作物布局
.
5
一、作物布局
1. 定义
作物布局是种植制度的中心。是指在 某一种植区域(田地)上,对欲种植农 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面积所做的安 排。即解决种什么,种多少,种在什么 地方的问题。
.
6
2.作物布局的原则
(1) 需求原则
(2) 生态适应性 是指在一定地区
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相 适应的程度。
(3) 经济效益与可行性
.
7
3. 作物布局的步骤和内容
(1) 明确对产品的需求
(2) 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
(3) 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
Hale Waihona Puke (4)作物配置的确定(5)可行性鉴定
(6)生产资料的确保.
8
4、农作物布局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1)粮食生产立足于 总量平衡,区域优 先发展
(2)努力推进经济作物区域化种植
(3)逐步实现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 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 结构的转变,实现饲料作物生产的独立 化。
.
9
第一章 耕作制度
.
1
耕作制度(农作制度)
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 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 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 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
2
种植制度 耕作制度
养地制度
作物布局 复种 间、混、套作 轮作、换茬等
土壤耕作制度 施肥制度 灌溉制度 杂草和病虫害
防治制度
.
3
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 历史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 件与科学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作物组成及其种植 方式的技术体系。包括作物结构与布局、熟制 与种植方式。
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
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
4
第一节 农作物布局
.
5
一、作物布局
1. 定义
作物布局是种植制度的中心。是指在 某一种植区域(田地)上,对欲种植农 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面积所做的安 排。即解决种什么,种多少,种在什么 地方的问题。
.
6
2.作物布局的原则
(1) 需求原则
(2) 生态适应性 是指在一定地区
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相 适应的程度。
(3) 经济效益与可行性
.
7
3. 作物布局的步骤和内容
(1) 明确对产品的需求
(2) 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
(3) 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品种
Hale Waihona Puke (4)作物配置的确定(5)可行性鉴定
(6)生产资料的确保.
8
4、农作物布局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1)粮食生产立足于 总量平衡,区域优 先发展
(2)努力推进经济作物区域化种植
(3)逐步实现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 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 结构的转变,实现饲料作物生产的独立 化。
.
9
第一章 耕作制度
.
1
耕作制度(农作制度)
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 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 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 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
2
种植制度 耕作制度
养地制度
作物布局 复种 间、混、套作 轮作、换茬等
土壤耕作制度 施肥制度 灌溉制度 杂草和病虫害
防治制度
.
3
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 历史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 件与科学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作物组成及其种植 方式的技术体系。包括作物结构与布局、熟制 与种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