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嵩阳书院总体规划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现代书院,诗意校园——太原师范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

现代书院,诗意校园——太原师范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

现代书院,诗意校园——太原师范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M oder n A cadem y,Poet i c C am pus=M as t er Pl an of N e w C a m pus of T a l y ua n N or m al U n i ve r s i t y陈子坚1郭裹2C hen Zi j i an G uo J i a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名称:太原师范大学总体规捌设计方囊项目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项目用地面积:119ha项目总建筑面积:51.5hm2绿化面积:45ha建筑层数:3—5屡设计时间:2005年10月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t筑设计研究院项目负责人:陶郅设计团队:陶郡郭赢陈子坚阵坚胡超雄丁■易文蠼作者膏介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册建筑师:2华南理【人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册建筑师(广州、510640)太原师范学院是山西唯一一所师范类的本科院校.新校区选址于小店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南.距太原市中心13km。

新校区用地面积为119ha,设计规模为在校生20000人。

一、规期设计构思1、历史与文化。

校园的总体规划借鉴了中国的书院传统,传承了山西深邃的建筑布局文化。

同时融八现代大学规划理念.使校园的整体规划既沿承历史文脉。

又具现代风采。

1轴线。

规划沿用了中国古代传统布局方式整体采用轴线控制.体现学院的理性和秩序。

前广场、中心广场、图书馆、中心公园连接有序.图书馆依山傍水.犹如古代讲堂。

2书院。

规划设计了多个簇群式的书院组团.沿东西向依次展开.并由人行绿化走廊串连.茂密钗仕树木及生态园林如同支状渗入到书院内部。

并有效一级注地避免了各个组团的互相干扰。

书院的内部为活泼的空间结构。

大简洁的现代建筑体现了科学的治学氛围。

⑨内街。

内街的意向来自山西的传统建筑布局形式,园林式的人行绿化走廊串连了学生生活区、中心区、书院簇团组群、体育区等,为校园提供了完整、连续的林荫步道体系。

并与车行道完全脱离。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郑州大学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郑州大学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郑州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古巴比伦发源于()。

参考答案: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2.古罗马法律()成为现代西方国家的民法和经济法的核心。

参考答案:《自然法》;《万民法》;《十二铜表法》3.《几何原本》是由()所著。

参考答案:欧几里得4.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发掘于河南安阳。

参考答案:甲骨文5.()不但是古罗马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在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其名言是“I came, I saw, I conquered”,表现出凯撒勇敢、果断、强势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凯撒大帝6.下列哪些建筑是古罗马的代表性建筑()。

参考答案:水渠;罗马斗兽场;万神庙7.()被称为世界四大名著之一——其它三部是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以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参考答案:《荷马史诗》8.文明的三条标准包括()。

参考答案:有文字;有复杂的礼仪建筑,例如教堂、寺庙等等;有城市9.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是()。

参考答案:《孙子兵法》10.世界上最早的哲学著作是()。

参考答案:《道德经》第一章测试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却带回了大量西域的种植技术,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答案:对2.利玛窦是一位天主教神父,也是一位西方的学者和汉学家。

他不仅在中国宣传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知识,以及人文主义和天主教的观点,同时还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参考答案:对3.公元3到14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张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答案:错4.希腊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

参考答案:对5.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提出的。

河南历史文化

河南历史文化

徐光春纵论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作用徐光春出席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开学典礼并作《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报告纵论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在辉煌历史文化的激励下更加发奋图强10月13日上午,省委书记徐光春出席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开学典礼并为近千名师生作了题为《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精彩报告。

记者陈伟摄新华网河南频道10月14日讯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记者万川明)10月13日上午,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开学典礼在郑州大学第一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出席典礼并为近千名师生作了题为《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精彩报告。

徐光春在报告中强调,河南历史的地位至高至上,内容华彩厚重,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今天河南发展来说,为我们揭示了客观规律,积累了宝贵经验,带来了深刻启迪,留下了资源富矿,提供了精神支撑,其价值在于励志壮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要在辉煌历史的激励下发奋图强,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省委常委、秘书长曹维新等参加了典礼。

金秋时节的郑州大学新校区和风吹拂、草木葱茏。

按照约定,这已经是徐光春第五次来到这里与师生们交流、谈心。

热烈的掌声中,徐光春围绕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一场全面、生动、深刻的报告。

徐光春说,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有三千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历史曾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和浓缩,不仅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且在今天乃至将来仍然具有巨大的价值。

我用形象的语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来概括和评价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河南历史时空气脉之使然,更是河南历史现实张力之使然,既是回溯历史长河思考得出的结论,也是立足现实视角透视得出的结论。

围绕“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这一话题,徐光春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论述。

(整理)《营造法式》初探二.

(整理)《营造法式》初探二.

《营造法式》初探(二)一、木构架的基本类型木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骨架,是构成建筑空间和体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关木构架的研究,对了解一个时期的建筑有着重要的作用。

《营造法式》对大木作法有相当详细的叙述,附有图样58页;现存宋代遗物,大木作部分也远比小木、彩画、砖、瓦等作丰富,这是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

但《法式》大木作偏重高档的官式建筑,遗物以佛道寺观的殿宇为多,而大量性建筑则缺乏必要的例证,这又是研究工作中困难的一面。

根据《法式》大木作制图、功限、料例、图样各卷并参照实物和有关资料,可知宋代木构架共有三类:第一类:柱梁作――整体构架。

用于殿阁及厅堂以外的次要屋宇(余屋)。

“柱梁作”的名称仅见于卷五“举折”:“举屋之法,如殿阁楼台,先量前后撩檐枋相去远近,分为三份(若余屋柱梁作或不出跳者,则用前后檐柱心),从撩檐枋背至脊抟背举起一份”。

(序目举折条同,但柱梁作写成“柱头作”)。

从上文可以看出:“柱梁作”有别于“(斗拱)不出跳者”,应是不用斗拱的作法;而举屋之法又都从檐柱心计算屋架进深。

符合这种情况的应是柱与梁直接结合的构架方式,或是柱上安栌斗的“单斗只替”一类作法。

由于缺乏实物,所以不得不寻找相应的间接资料来研究这类木构架。

其中最有参考价值的是《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的建筑资料。

此画作于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上距《营造法式》刊行时间不过十五年,作者张择端是北宋皇家的专业画师,擅长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

这幅《清明上河图》中所表现的房屋,画法写实,形象准确,建筑细布也认真刻画,一丝不苟。

例如屋面铺瓦,《法式》规定仰瓦压四留六,画中房屋布瓦稀疏,颇能与《法式》相符(清式作法规定仰瓦压七露三或压六露四);画中勾连搭屋顶有排水用的水槽,《法式》小木制度虽有“水槽”一节,但未附图,此画可补其不足;城门楼上的勾栏、柱、枋、斗拱、屋角等都表现得具体逼真,甚至转角铺作多一跳由昂也都交代得明白无误,说明画家对东京的建筑作法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和文人画的随意挥洒、信手拈来是迥然不同的。

中国大学发展史

中国大学发展史

二、1870-1922的大学
北洋大学堂(1895年由天津中西学堂改 办)是中国近代官办最早的大学,今天的天津 大学。
京师大学堂(首任校长严复),1898年在 戊戌变法应运而生,是光绪帝变法设立的清朝 最高学府,是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国立大学。
1902年新颁钦定学堂章程,时设京师、北 洋、山西三所国立大学堂,并先后创立南京两 江、武昌两湖、广州两广、北京京师四大优级 师范学堂。全国官私均兴起了办学高潮。
2、1999年前后,又开始了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的“985工程”,北大、清华、复 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中科大、哈工大首批入选。
各校都开始合并,新浙江大学组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大学。 清华大学合并北京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大学则合并北京医科大学,
华中理工与武大谈崩,自辟炉灶,合并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改名为华中 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则合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
的国子学(国子监),都是当时的最高学府。 宋代书院的出现意谓
中国民间高等学校的诞生。
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 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 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 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市嵩山南麓) 并称宋朝四大书院。
一、古代的“大学”
观书有感二首 宋代: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方塘:福建南溪书院)
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国立北京大 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等五所 中国顶尖学府在全国进行统一招生考试,简称五大名校联 考。此即民国五大名校名称的来历。
三、1922--1949的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大学开始内迁。 清华、北平、南开迁到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 中大和交大迁到陪都重庆; 浙大迁到贵州; 武大迁到四川乐山, 中山大学颠簸三南, 东北大学辗转陕川, 同济大学流落至四川宜宾。

中原文化(文旅篇)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郑州大学

中原文化(文旅篇)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郑州大学

中原文化(文旅篇)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郑州大学第一章测试1.中国旅游日是为了纪念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而设立的。

()参考答案:对2.孔子培养学生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通过学习和游历而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参考答案:对3.旅游的目的主要有()。

参考答案: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4.《禅宗少林》和《东京梦华》是在真山水空间中投资的大制作实景演出()参考答案:对5.文化和旅游活动对于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和展形象综合作用()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三皇五帝是我国远古时代的皇室和贵族。

()参考答案:错2.龙图腾汇聚了黄帝时期不同部落图腾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对3.“得中原者得天下”说明中原地区经历了多次战事()。

参考答案:刘项争霸;靖康之变;五胡乱华;安史之乱4.中原大地和河洛地区是客家人的心灵故乡。

()参考答案:对5.客家流民拳间接体现出客家人流落他乡的艰辛。

()参考答案:对1.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们通过对启明星的循环旋转观测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参考答案:错2.河图和洛书正中间的排列都是一样的,显示天极是不动的。

()参考答案:对3.古代的隐士都有()。

参考答案:竹林七贤;陶渊明;许由4.断背求法的是()。

参考答案:神光5.太极拳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参考答案:对1.杨朱哲学的主要思想为仁德治国。

()参考答案:错2.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主要有()。

参考答案:问礼老聃;厄于陈蔡;访元圣迹3.法家的集大成者是()。

参考答案:韩非子4.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有()。

参考答案:巨鹿之战;睢阳之战;荥阳之战;牧野之战5.身被六国相印的是()。

参考答案:苏秦1.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参考答案:禹2.安阳被称为文字之都主要是在殷墟发现了甲骨文。

()参考答案:对3.被称之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是()。

参考答案:洛阳4.被称之为“八朝古都,城上摞城”的是()。

【华人频道】专访崔波

【华人频道】专访崔波

十八大精神11月14日上午,金色的阳光洒满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上红旗飘扬,显得分外雄伟庄严。

如潮的掌声,再次响彻人民大会堂。

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雄壮的《国际歌》,如进军的号角,激发起奋勇前进的豪情壮志。

新起点,新使命,新责任。

“回去以后,首先要抓好十八大精神的宣传贯彻工作,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切实抓好大会精神的落实。

”泰安市委书记李洪峰代表说,会后,要利用党校等阵地,采取电教、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

报告提出了很多新的重要的战略思想、战略任务、战略举措,要结合泰安市的工作实际,把它们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工作之中。

泰安市的小康社会建设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但与“全面小康”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

要增强使命感、紧迫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崔波接受华人频道《华人会客厅》采访主持人: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华人会客厅》,我是主持人仲达文。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么中华民族的复兴,可能不光是经济的振兴,还有赖于文化的振兴。

谈到文化,我觉得中国文化对世界最大的影响,还在于传统的国学文化。

那么易学是其中的精髓和最大的智慧,有人说不懂易学,很难读通古今典籍,所以很多我们的网友和观众都非常感兴趣,这个易学值得我们现代人汲取哪些智慧,它对我们今天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哪些帮助。

今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非常高兴,非常容幸,我们请来了一位在河南非常有影响的传统文化研究者,他叫崔波,是一位博士。

他同时也是郑州大学图书馆的馆长嵩阳书院的导师,来欢迎崔博士。

崔波: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就是读书人,每天都得看书。

崔波:对。

主持人:您现在看书当中,可能还少不了易学方面的书吧。

崔波:主要是易学和传统的经典。

主持人:每天都看?崔波:每天都看。

主持人:最近读的是什么书?崔波:最近读得《庄子》,王蒙写的《庄子的快活》。

郑州市嵩山古建筑群总体保护规划

郑州市嵩山古建筑群总体保护规划

项目名称:郑州市嵩山古建筑群总体保护规划委托单位:郑州市文物管理局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编制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证书编号:文物设甲字0101SJ0005)目录目录 (2)前言 (1)规划文本 (2)第一章总则 (2)第一条规划对象概况 (2)第二条规划性质 (2)第三条编制依据 (3)第四条规划范围 (4)第五条规划期限 (4)第二章价值评估 (4)第六条总体价值 (4)第七条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5)第八条嵩山古建筑群是多元文化的载体 (8)第九条对比分析 (10)第十条嵩山古建筑群的真实性 (12)第十一条嵩山古建筑群的完整性 (13)第三章现状评估 (14)第十二条总体状况 (14)第十三条文物本体保存情况 (14)第十四条管理评估 (15)第十五条利用评估..................................................................................................................... 15第四章规划框架 .. (16)第十六条规划原则与目标 (16)第十七条规划重点 (16)第十八条规划基本对策 (16)第十九条总体布局 (17)第五章保护区划 (18)第二十条保护区划与等级 (18)第二十一条管理规定 (23)第六章保护措施 (23)第二十二条针对文物建筑本体的保护工程 (23)第二十三条针对文物建筑环境安全的保护工程 (24)第二十四条针对古树名木的保护 (25)第七章环境规划 (25)第二十五条环境与景观整治规划 (25)第二十六条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规划 (26)第二十七条土地利用调整规划 (26)第八章展示规划 (27)第二十八条展示原则 (27)第二十九条展示目标 (27)第三十条展示形式 (28)第三十一条展示功能分区 (28)第三十二条展示路线 (28)第三十三条游客服务设施 (29)第三十四条游客容量限制 (29)第九章管理规划 (31)第三十五条基本原则 (31)第三十六条管理机构、经费与人员编制 (31)第三十七条管理条例制定要求 (32)第三十八条管理机构的责权范围 (32)第三十九条管理机构日常工作内容 (33)第四十条培训计划 (33)第四十一条宣传、教育计划 (34)第十章规划分期 (34)第四十二条分期依据 (34)第四十三条近期规划实施重点和措施 (34)第四十四条远期规划实施重点和措施 (35)第十一章投资估算 (35)第四十五条总体估算 (35)第四十六条分类估算 (35)第四十七条规划实施保障建议 (36)第十二章附则 (36)第四十八条 (36)第四十九条 (36)第五十条 (36)第五十一条 (36)附表1:工程投资估算详表 (37)附表2:工程投资估算分项汇总表 (44)附表3:工程投资估算分类汇总表 (44)前言本次规划是由郑州市文物管理局、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正式委托的一项文物建筑群体性保护总体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 ; 一 个平 台 ( 开放性 的全国学术研究 、 人 才 培
养 与文 化交 流共 享平 台) . 郑 大书 院位 于河 南 省登封 市 北侧 , 嵩 山南麓 .
建设 用 地 约 1×1 0 i n . 在校本科生 2 5 0人 , 大学
收 稿 日期 : 2 0 1 4—1 0— 2 1 ; 修 订 日期 : 2 0 1 4—1 2—1 8
理念, 指 出 了这 一 规 划设 计 案例 对 实施 类 似 文 化 传 承 项 目的积 极 影 响 .
关 键 词 :嵩 阳 书 院 ; 国学 ; 书 院 文化 ; 校 园规 划
中 图分 类 号 :U4 4 3 . 3 文 献标 志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1—6 8 3 3 . 2 0 1 5 . 0 2 . 01 6
房, 古 朴 大方 , 雅致不俗 , 与 中 原地 区众 多 的红 墙
作者简 介 : 李蔚英 ( 1 9 6 5一) , 女, 河南 尉氏人 , 郑 州 大学 高级 工 程 师 , 主 要 从 事 土 木 工 程研 究
7 பைடு நூலகம்
郑 州 大 学 学 报 (工 学 版 )
绿瓦 , 雕梁 画栋 的寺庙 建筑 截然不 同 , 具 有浓 厚 的 地方 “ 学堂 ” 建筑特色 , 不 少 学 者认 为 这 就 是 “ 始

在 中国教 育史 上 占有 非常重 要 的地 位 . 嵩 阳 书
院始 于北 魏 兴于北 宋 , 基 于北宋 文化 盛 世 , 嵩 阳书 院 为书 院文 化 、 书院 精神 的形 成奠 定 了基础 . 以弘
扬 国学 , 培 养 国学 人 才 为 主 旨 的 郑 州 大 学 嵩 阳 书
相承 ” 为 理念 的 “ 新 中式 宋 代风 格 ” 规划 设 计 方案
中轴 建 筑共 分 五 进 院落 , 由南 向北 , 依次 为大 门 , 先 圣殿 , 讲 堂, 道 统 祠 和 藏 书楼 , 中轴 线 两侧 配 房 相连, 共有古建 筑 1 0 6间 , 多 为 硬 山 滚 脊 灰 筒 瓦
究、 传播 、 交 流 中心 , 文 化 产 业 战 略 发 展 创 意 中
3 规 划 设 计 的 理 念
沿 着文 明 的源头 , 探寻 文化 的历程 , 感 悟传 承 的力量 , 提炼 传 统 的形 态 , 融 入 现代 的功 能 , 创造 情景 的 场所 , 打造 文 化 型校 园 、 现代 化 校 园 、 人性
被广 泛认 可 , 如图 1 所 示.
院选 址 在崇 福 宫 附 近 , “ 两 座 书 院” 咫尺之 间, 规
划设 计者 在设 计 中如 何 考 虑 和 协调 这 些 因素 , 是
本 文所探 讨 的 主要 问题 .
1 郑 州大 学嵩 阳 书 院 项 目概 况
国学是 中华 文 明的 主 要 载体 , 是 中华 民族 精
理 念 进 行 了 系统 的 思 考 和 探 索 . 形成 了“ 现 代 书 院” 规 划设计风格要与“ 历 史书院” 的历 史文化对话 。 “ 现 代 书 院 ”规 划 设 计 风 格 要 与历 史 形 成 的 “ 书 院精 神 ”自然 融合 的 理 念 , 评 析 了郑 州 大 学 嵩 阳 书 院 的 设 计
第3 6卷 第 2期
V0 1 . 3 6 NO . 2
文章 编 号 : 1 6 7 I 一 6 8 3 3 ( 2 0 1 5 ) O 2— 0 0 7 1 — 0 4
郑 州 大 学 嵩 阳 书 院 总 体 规 划 设 计 分 析
李蔚 英
( 郑 州 大 学 基 建处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 ) 摘 要 :对 地 方 性 综 合 大 学利 用 区 域优 秀 历 史 文 化 资 源 , 建 设 以 国 学教 育 为 目的 的 现 代 书 院校 园设 计
2 寻 找 书院 文化基 因, 两 座 书 院 “自然 过
渡, 一脉 相 承 ” …
2 . 1 嵩 阳 书 院 建 筑 群 是 中 国 书 院式 建 筑 的“ 中 原 标本 ”
嵩 阳书 院基 本 保持 了 清代 建 筑 布 局 , 传承 了 宋代 建 筑风 格 . 书 院南 北 长 1 2 8 m, 东西宽 7 8 m.
2 01 5矩
3 月
郑 州 大 学 学 报 (工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En g i n e e r i n g S c i e n c e )
Ma r . 2 01 5
根 据河 南省 委《 郑 州 大学 嵩 阳书 院筹 备 建设
工 作会 议纪 要》 精神和 《 郑 州 大 学 嵩 阳 书 院建 设 规 划》, 结合 河 南 省 文 化 产 业 振 兴 规 划 及 自身 优
势, 郑州 大 学嵩 阳书 院 ( 以下 简称 郑 大 书 院 ) 功 能 定位 为 : 四个 基地 ( 国学 人 才 培 养 基 地 , 学 术研 究 基地 , 文化 产业 政策 制定 和咨 询基 地 , 大学 生素 质 教 育基 地 ) ; 两个 中心 ( 国 际 性 的 汉 学 和 国学 研
神 的集 中体 现 , 是 国家软 实力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建
设 社会 主义 核 心价 值 体 系 , 要 求 传 统 文 化 研 究要
起 到引领 风 尚、 服务 社会 、 推 动 发 展 的作 用 .
图 1 总 平 面 图
Fi g. 1 Ge ne r a l l a y ou t
O 引 言
河南 登 封 嵩 阳 书 院 是 中 国 古 代 四 大 书 院之

生 国学教 育基 地 1 0 0 0人 , 硕 士研 究 生 3 0 0人 , 博 士研 究生 2 0 0人 , 留学生 3 0 0人 . 总体 规划 与 单体 由中 国建 筑西 北 设 计 院 中 国工 程 院 院 士 、 全 国设 计大 师 张锦秋 院 士 主笔 设 计 . 以“ 源远流长, 一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