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种水泥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水泥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水泥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包括水泥工业的概述、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创新的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水泥工业的概述:1.1 水泥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水泥的定义,以及常见的水泥分类,如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

1.2 水泥的生产过程:详细描述水泥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的选取、研磨、煅烧等环节。

1.3 水泥工业的全球分布:介绍水泥工业在全球的分布情况,重点关注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二、市场需求的变化:2.1 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水泥工业的需求增长。

2.2 建筑材料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和环境要求的提高,水泥工业的产品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2.3 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大和升级对水泥工业的需求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技术创新的推动:3.1 新型水泥材料的研发:介绍新型水泥材料的研发情况,如高性能混凝土、自修复混凝土等。

3.2 生产工艺的改进:介绍生产工艺的改进,如节能减排、自动化生产线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3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讨论数字化技术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

四、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1 碳排放问题的挑战:介绍水泥工业碳排放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应对碳排放的挑战。

4.2 能源消耗问题的解决:探讨水泥工业如何通过能源替代、节能技术等手段来解决能源消耗问题。

4.3 废弃物利用的重要性:强调废弃物利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利用废渣、废气等资源化利用。

五、未来的发展趋势:5.1 绿色可持续发展:强调水泥工业发展要以绿色可持续为导向,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5.2 低碳技术的应用:预测低碳技术将成为水泥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如碳捕集利用储存技术等。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一、引言水泥是建造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水泥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水泥工业发展状况1. 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水泥工业的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全球水泥产量逐年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水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 产业结构水泥工业的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传统的水泥生产企业逐渐向规模化、集中化发展。

大型水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实现了产能的快速扩张和市场份额的增加。

同时,新型水泥企业也不断涌现,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技术,提高了水泥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3. 技术创新水泥工业在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

新型水泥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干法生产工艺,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尾矿资源化利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技术创新的推动,使得水泥工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三、水泥工业发展趋势1. 环保要求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水泥工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

政府对水泥企业的排污标准将进一步提高,对环境友好型水泥的需求也将增加。

因此,水泥企业需要加大环境管理投入,推动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2. 产业升级水泥工业将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

随着建造业的发展,对水泥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水泥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同时,水泥企业还可以通过拓展产业链条,向水泥制品加工和建造材料领域延伸,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3. 国际合作水泥工业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水泥企业需要更加积极地参预国际竞争。

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水泥企业还可以积极参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国际市场的开辟,扩大出口规模。

四、结论水泥工业作为建造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一、引言水泥作为建造材料的主要组成部份,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水泥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水泥工业发展状况1.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水泥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22年,全球水泥产量达到了42亿吨,同比增长了3.5%。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占领了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

2.产能扩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泥的需求不断增加,水泥企业纷纷进行产能扩张。

2022年,中国水泥产能达到了24亿吨,同比增长了5%。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巴西等也在加大水泥产能的建设。

3.技术进步水泥工业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新型水泥生产技术的应用,如干法炼制、矿渣粉磨等,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市场竞争水泥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高。

中国水泥市场存在一些大型水泥企业,如中材集团、海螺集团等,它们通过规模化经营和品牌优势,占领了市场份额的较大比例。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巴西等也有一些具有竞争力的水泥企业。

三、水泥工业发展趋势1.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水泥工业将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

2.绿色建造需求随着绿色建造理念的普及,对环保型水泥的需求也在增加。

绿色建造要求使用低碳水泥,通过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和使用高效的水泥,降低建造物的碳排放。

3.新兴市场的崛起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但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巴西等也在迅速崛起。

这些市场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水泥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水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4.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水泥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一、引言水泥是建造材料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水泥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二、水泥工业发展状况1. 产量水泥工业的产量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水泥工业的年产量已经达到X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X%。

2. 消费量水泥的消费量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我国目前每年消费的水泥量约为X万吨,其中建造业占领了主要份额,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生产。

3. 产能利用率水泥工业的产能利用率是评估其效益的重要指标。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水泥工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X%,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的问题。

4. 技术水平水泥工业的技术水平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水泥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5. 环保问题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国水泥工业在环保方面加大了投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水泥工业发展趋势1. 产业集中度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水泥工业的产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大型水泥企业将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中小型企业可能面临市场退出的压力。

2. 技术创新加速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水泥工业将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新型水泥生产技术和设备将得到广泛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3. 绿色发展环保问题已经成为水泥工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未来,水泥企业将加大环保投入,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4. 产能优化调整面对产能过剩的问题,水泥工业将进行产能优化调整。

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能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5. 市场需求多元化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水泥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呈现多元化趋势。

除了传统的建造业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等领域对水泥的需求也将增加。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一、引言水泥是建造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广泛应用于房屋建造、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

本文将对水泥工业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二、水泥工业发展状况1. 全球水泥产量根据国际水泥协会(WCA)的数据,全球水泥产量从2022年的37.9亿吨增长到2022年的42.2亿吨,年均增长率约为2%。

亚洲地区是全球水泥产量最大的地区,占领了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

2. 中国水泥工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水泥消费国。

根据中国水泥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水泥产量为24.5亿吨,占领了全球总产量的近60%。

中国水泥工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水泥工业的环境影响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水泥工业占领了全球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约8%。

为了减少环境影响,水泥工业需要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

三、水泥工业发展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水泥工业将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未来水泥生产将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并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水泥工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水泥生产过程的能耗和排放将得到有效控制。

例如,采用高效窑炉和燃料替代技术可以显著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3. 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将继续增长,这将对水泥工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

同时,随着人们对建造品质和环保性能的要求提高,水泥工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环保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4. 国际合作与竞争水泥工业是一个全球化竞争激烈的行业,国际合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水泥企业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水泥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水泥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水泥工业发展状况1.1 水泥工业的起源与发展水泥工业起源于古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水泥工业。

最早的水泥生产方式是采用石灰和黏土的混合物进行烧制得到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水泥工业采用了更加高效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2 水泥工业的发展现状当前,水泥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和消费国,水泥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前列。

水泥产品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修建等领域,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水泥工业的优势和问题水泥工业具有资源丰富、技术成熟、市场需求旺盛等优势。

然而,水泥工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大、技术创新不足等。

因此,水泥工业需要加大环保措施和技术创新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水泥工业发展趋势2.1 绿色环保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水泥工业将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采用低碳、清洁生产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发利用新型环保材料,将成为水泥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2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生产水泥工业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实现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国际化合作与市场拓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水泥工业将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推动水泥工业的国际化发展。

三、水泥工业的发展前景3.1 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水泥工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网络的完善等因素将带动水泥需求的增长,为水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水泥是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它在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析水泥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包括产能扩张、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力。

正文内容:1. 产能扩张1.1 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对住房和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水泥产能的扩张。

1.2 投资力度的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以及对产业升级的支持,促使水泥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产能。

2. 技术创新2.1 新型水泥的研发:为了提高水泥的质量和性能,水泥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研发出新型水泥,如高性能水泥、自修复水泥等。

2.2 生产工艺的改进: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环境保护3.1 节能减排措施:水泥生产是一个能耗高、排放大的行业,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水泥企业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如使用新型燃料、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3.2 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4. 市场需求4.1 建筑业的发展: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业对水泥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4.2 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将带动水泥需求的增长,如高速公路、桥梁、地铁等项目的建设。

5. 国际竞争力5.1 技术水平的提升:水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

5.2 市场开拓的拓展:水泥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出口量,提高国际竞争力。

总结:水泥工业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产能不断扩张;通过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推动水泥工业的发展。

然而,水泥工业也面临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水泥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和艰难调整的阶段。

本文将从产能扩张、技术创新、环境治理及国际竞争等方面,对中国水泥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产能扩张是中国水泥行业的一大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大,水泥需求量持续增长,促使水泥企业纷纷扩大产能。

然而,由于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新建水泥生产线的规模和数量,推动水泥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优化产能布局。

技术创新是中国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环保要求的提高和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加,水泥企业开始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推动水泥生产工艺的革新。

例如,采用新型燃料替代传统煤粉,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应用新型磨机和破碎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水泥企业还积极开展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型生产。

第三,环境治理是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和高污染一直是水泥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改善环境状况,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标准,对水泥企业的排放进行严格监管。

水泥企业也加大了环境治理的力度,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烟气净化设备等,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竞争是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新挑战。

随着全球水泥市场的开放和竞争加剧,中国水泥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

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水泥企业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同时,水泥企业还通过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提升等方式,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出口规模。

中国水泥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而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则为水泥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信在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努力下,中国水泥行业将实现转型升级,迈向更加绿色、智能和可持续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国特种水泥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硅酸盐类通用水泥因历史悠久、性能可靠和价格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当今的建筑材料之一。1995年世界水泥产量已达14亿吨,其中95%以上是硅酸盐类通用水泥。但这类通用水泥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于特种工程,如水利电力工程、油气井固井工程、耐高温工程、装饰工程和耐腐蚀工程等。为此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研究开发具有特殊性能和特种功能的新品种水泥,即所谓特种水泥。目前发达工业国家特种水泥产量一般占水泥总产量的5%~10%。1995年我国水泥总产量4.76亿吨,特种水泥产量为656.45%万吨,仅占水泥总产量的1.38%。 1、特种水泥的分类 国内外对水泥特别是特种水泥的分类尚无定论。我国目前将水泥分为通用水泥和特种水泥两部分。特种水泥按其功能或用途主要可分为快硬早强水泥、低水化热水泥、膨胀和自应力水泥、油井水泥、耐高温水泥、装饰水泥和其它水泥等7大类。 2、我国特种水泥研究和生产使用情况 我国特种水泥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仿造、自主开发和创新3个阶段。解放初我国仅有白色硅酸盐水泥一种专用水泥,特种水泥的研究和生产几乎没有。为了尽快满足恢复时期国民经济建设的急需,我国科研技术人员在短短几年内仿照苏联产品研制了一种特种水泥,其中大批量投入生产并得到推广。主要有:快硬硅酸盐水泥、冷堵和热堵油井水泥以及符合苏联技术条件的大坝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一直沿用至今,每年尚有8万吨产量。1954年,我国建立了综合性建筑材料研究机构,开始系统进行水泥科学研究。水泥品种的研究也逐步从仿制进入自主开发阶段。这个阶段研究开发的主要新品种水泥有:以回转窑烧结法生产的高铝水泥、耐高温铝酸盐水泥、自应力硅酸盐水泥、浇筑水泥(1988年制定专业标准时改名为无收缩快硬硅酸盐水泥)、明矾石膨胀硅酸盐水泥和45℃,75℃,95℃高温油井水泥系列。这些新品种水泥的大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特种水泥的发展趋于成熟。进入70年代后,随着我国在熟料化学、水化化学和水泥石结构等方面理论研究的深入并有所突破,在理论指导下创造发明了多种新品种水泥,现择要介绍如下。 (1)以C4A3S,β-C2S和石膏为主要组分的硫铝酸盐水泥系列,包括快硬、微膨胀、膨胀和自应力4个品种。其中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曾用于建造南极长城参考站,经受了-50℃的考验。以自应力硫铝酸盐水泥制备的输油、输气、输水管道(管径86-800mm),迄今铺设总长度达数千公里。 (2)以C4AF,C4A3S,β-C2S和石膏为主要组分的铁铝酸盐水泥系列,它也包括快硬、微膨胀、膨胀和自应力4个品种。由于大量铁胶的存在,该水泥具有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曾用于引滦入津输水工程、山东青岛海浪观测站和福建东山县防浪墙的建设,证明该水泥抗冻、抗侵蚀、抗冲刷效果明显。 (3)以C11A7·CaF2,β-C2S和石膏为主要组分的氟铝酸盐水泥系列,包括型砂水泥、抢修水泥和快凝快硬氟铝酸盐水泥3个品种。在唐山大地震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利用该水泥快凝快硬的特点,紧急抢修机场,保证了抗震救灾和军事行动的顺利完成。 (4)低热膨胀水泥,它是所有低水化热水泥中水化热最低并兼有微膨胀性能的新品种水泥。1984年利用该水泥在浙江紧水滩电站围堰工程81m长块上通仓连续浇筑成功,被专家誉为奇迹,为优质、高速、低价建造混凝土坝开辟了新途径。 (5)自应力值达10Mpa的高自应力铝酸盐水泥。用它建造的高自应力水泥压力管(管径达1m),于1979年在江西婺源港口电站使用,至今运转正常。与钢管相比,其造价低、耐久性明显提高。 (6)明矾石膨胀硅酸盐水泥。由于该水泥强度组分和膨胀组分匹配合理、相互依存,膨胀指数低,后期强度高,被成功的用于毛主席纪念堂后浇缝工程及亚运会13项工程(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中心看台、速滑馆防渗层和冷却板等),均起到了补偿收缩、抗裂防渗的良好作用。 国内还有许多著名工程成功地采用特种水泥。如长江葛洲坝工程采用了多种低水化热水泥;成昆铁路采用了抗硫酸盐的硅酸盐水泥;上海宝刚工程采用了无收缩快硬硅酸盐水泥;我国唯一的7000m超深气井采用了超深井水泥。以上工程都取得了优质的使用效果,获得了国家或有关部门的好评。 经过40余年的不懈努力,至今我国以研究、开发了6大体系、7大类共60多种特种水泥。在品种、数量和研究水平方面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基本满足了我国冶金、石油、化工、水电、建筑、机械、交通、煤炭和海洋开发等各行业的需要。目前,年产量约为650万吨。 3、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特种水泥的发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产量较低,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规模不相适应。1995年我国水泥总产量已达4.76亿吨,但其中特种水泥仅约656万吨,占水泥总量的1.38%。而日本1989年特种水泥产量为500万吨,占水泥总产量的6.2%;苏联1989年特种水泥产量达1460万吨,占水泥总产量的10.4%;美国1980年特种水泥产量已达580万吨,占水泥总产量的9.0%。据预测到2008年我国对水泥的需求量将达到10亿吨。按特种水泥需求量3%计算,其产量应达到3000万吨,目前产量离此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二是从特种水泥本身的产品结构看,与美国、日本和苏联等国相比,我国装饰水泥和膨胀自应力水泥所占比例大体相当,油井水泥和水工水泥所占比例偏低,快硬早强水泥则严重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短缺。国外此类水泥产量通常3%-8%,是各种特种水泥中产量最高的一类,而我国仅占0.06%,是产量最低的一类。 4、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国国情,今后在发展特种水泥时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迅速增加特种水泥的生产和用量 根据我国的实际条件和需求,我们认为,可将今后10年内特种水泥产量翻两番作为目标开展工作。从水泥厂的生产能力来看,不存在大的问题。重点应放在广大特种水泥的应用领域和使用量上。应特别重视开发各产业部门自身需求的特种水泥材料,如煤炭工业需要的高水基填充料和快硬泡沫填充料;核工业需要的核废料固结料;化学工业需要的耐各种化学腐蚀胶凝材料;冶金工业需要的各种耐高温材料和高强流动性二次灌浆材料;铁道部门需要的速凝膨胀性喷射材料等。这些特种工程材料均可通过现有特种水泥改性或复合使用各种外加剂加以实现。特种工程材料的大量使用将为特种水泥打开广阔的市场。 为了迅速增加特种水泥用量,首先要大力加强对特种水泥的宣传和推广作用。我国国土辽阔,不少水泥生产和使用单位由于缺乏信息,至今不知特种水泥为何物。许多急需特种水泥的工程因为无法购买或不知道何处生产而只能以通用水泥带之,其结果是工程质量下降、寿命缩短;而特种水泥生产厂却又因为缺乏用户而产量上不去。 其次,对特种水泥的价格应有客观的认识。特种水泥对原材料要求较高,有时还需采用较昂贵的材料,加之生产工艺也比较复杂,因此生产成本一般高于普通水泥。但只要确定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适当高一些,使用部门应是能够接受的。但目前存在两种不正常现象。一是少数生产单位借特种水泥之名,大幅度提高价格,使用户望而生畏,不敢使用;二是有些用户盲目要求生产单位降低特种水泥的价格,否则就宁可以通用水泥代替,使生产厂难以适从。这两种现象都不利于特种水泥生产和使用的正常发展。 最后,还必须有设计和使用部门的密切配合,要在这些部门的技术人员充分了解特种水泥的基础上,逐步使特种水泥列入设计和施工规范,确保特种水泥的“合法”地位。此外还应配以适当的鼓励政策,例如对凡采用特种水泥新材料者给予风险奖励等。 在大量宣传、开发和推广特种水泥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扩大快硬早强水泥的用量。我国已研制成功并有实用价值的快硬早强类水泥有近10种多,居世界之首,但年产量仅30.37万砘。实际上我国具有快硬早强要求的工程很多,这类水泥只要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和良好的性能,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今后10年内应将快硬早强水泥用量增加到250万吨,我国特种水泥的产量和产品结构和有可能逐步趋于合理。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特种水泥的性能和生产工艺的完善 我国现有水泥品种虽已基本满足各行业的需要,但在性能上仍有待改变和完善,如快硬早强类水泥,大多存在凝结时间过短的问题,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商品混凝土的要求,因此需要研究延长或调节凝结时间的有效技术途径。低水化热水泥则应在进一步降低水化热和赋予其适宜的膨胀性能上下功夫。除迅速研制和生产国外已有的低热硅酸盐水泥外,还应通过熟料化学和水化化学的理论研究,寻找水化热更低的水泥体系。低水化热水泥理想的膨胀性能应具有集早期膨胀和后期膨胀为一体的所谓“双膨胀”性能,从而能更有效的补偿冷缩和干缩。如何解决后期适量膨胀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油井水泥自1991年3月1日起采用美国石油会标准后,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目前我国即使是生产条件较好的大中型水泥厂,成品率也不高。为此应研究改进生产工艺和装备,提高成品合格率,使产品质量达到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实物质量标准。应加强对膨胀自应力水泥膨胀机理论研究,充分掌握膨胀组分及其含量、水泥的使用或养护条件及混凝土配制工艺(包括配比)对膨胀或自应力混凝土的膨胀量和稳定期影响,在此基础上稳定产品质量,保证膨胀和自应力水泥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对白水泥,应降低能耗、提高白度和提高现有各种耐高温水泥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开发AL203

含量为80%以上的成品纯铝酸钙水泥,用来配制低水量和低水泥量的高性能耐火

浇注料。 我国特种水泥生产的总体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比较落后,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硅酸盐类通用水泥的生产水平还要低一些(与大中型水泥企业相比)。这主要是由于特种水泥产量较低,大多由中小型企业的小型中空回转窑生产。今后10年内应致力于将特种水泥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提高一个台阶。配备必要的均化设施、精确的计量和检测仪器以及适当的自动控制手段,从而使我国特种水泥的质量稳定在较高的水准上。 (3)以节能为中心开展水泥品种的研究 首先应从探索水泥矿物着手,研究开发节能型矿物,即低钙低烧成温度及易磨性好的矿物体系。系统地研究其共存条件及工业生产的可能性。近年来,我国研究开发了β-C2S-CHA7·CaF2,β- C2S-C4A3S和β- C2S-C4A3S-C4AF等节能矿物体系,其性能各具特色,均已生产使用。今后在使上述各体系性能进一步完善的同时,应以发展在原料来源、性能和价格上与硅酸盐类通用水泥相匹敌的、烧成温度为1000~1200℃的新体系作为长期目标。 其次是利用工业废渣制备特种水泥,以达到节能和利废的目的。目前已研究成功利用煤矸石生产快硬早强水泥、利用粉煤灰生产砌筑水泥和低热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利用矿渣生产低热微膨胀水泥。用碱渣制备Alinite水泥的研究也已完成工业试生产,熟料烧成温度可降至1100℃左右,但该水泥中C1-的存在形式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