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小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措施分析

小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措施分析

小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措施分析摘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在治理监督过程中,应该把上述现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于在当地实施的该类项目,应该做好实施审批、施工监管与验收环节,对于有违地方环境治理的施工行为,应该从严处理。

以此来做好地方水土监督工作。

本文以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为依托,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保持地方水土资源,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发展地方水利资源建设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要求。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1、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分析以当地自然规律为基础,结合实际需要情况,以科学方式对小流域进行综合的治理。

流域的治理首先应以科学的方式研究当地地理特征,并归纳出相应的治理方向与具体步骤。

在措施设置方面,不可过于追求眼前利益怀有侥幸心理而降低设防标准,与此同时也无需过分高估自然灾害盲目提升设防标准而导致资源滥用与资金浪费。

应参考防护对象的综合价值与抗灾能力,采取在规定标准内与实际需要相符的设防标准,维护工程效益与安全相互和谐。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小流域综合治理体系。

应采取沟道与坡面兼顾、天然植被与人为工程并重的治理原则,根据治理对象的地形、保护植被的数量以及保护治理对象的综合价值,将治理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对于沟道耕地较多、居民较为密集的区域,要适度增大治理工程比例,这样一来虽然该地区工程投资量会相应增加,但竣工后在农田、水土以及人员安全等各方面的保护程度都会相应提升,因而对改善村容村貌与各项村级基础建设都有着明显的社会效益。

同时,对于沟道耕地数量较少、无人居住的区域,可采取大量布置植被的方式进行相应保护。

从灾害防御的角度而言,植被防护能力远胜于其他工程措施,同时还可以实现较少的资金投入。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分析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分析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分析摘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区域水环境,保护当地的生态资源。

本文从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将上海市建设成高品质的生态清洁小流域。

以期优化未来上海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实施情况,提高治理成效,促进地区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推进机制;实践一、引言生态清洁小流域要求科学保护流域内的水土资源,合理规划与分配资源,沟道要符合生态标准,能够承受人类活动给生态系统带来的扰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小流域。

这也是现阶段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水生态以及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分析上海市近些年的水环境治理,主要通过补短板进行生态治理,具体涉及到消除劣V类水体以及消除黑臭水体,通过有关单位的不懈努力,水升态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是还存在一些骨干河道汛期水质不符合要求、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还存在黑臭反复的状况,同时,很多郊区农业综合生产水平较低,实行粗放式管理模式,农作物耕种、农药化肥等的不当运用都在不同程度上污染了水资源。

针对这一问题,上海市政府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把水源保护、人居环境建设以及水质改善等整合起来,系统进行治理,从而达到生态环境假设的要求。

二、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现状及问题(一)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现状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总体布局为“151+1574”,即151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包含1574个治理单元。

在对小流域进行划分时,主要将行政区当作前提,借助于湖长制、河长制,在上海中心城区,将区当作划分单元,在上海郊区,则将街镇(乡)当作划分标准,据统计,上海市总计小流域151个,根据水系的自然特性对小流域下的治理单元进行划分,从而开展连片治理。

在中心城区划分治理单元时,多将骨干水系当作标准,总计划分了11个治理单元,郊区多根据村落水系划分治理单元,总计有1563个治理单元,总计有1563个治理单元,上海市总计有1574个治理单元,预计到2025年,上海市将会完成“42+X”个高品质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以提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大力度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探讨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包括明确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原则、提高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水平、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完善小流域水土保持政策机制、合理调整综合治理的各种关系、加强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对策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小流域环境中,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现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非常不利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因此,要重视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确保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促进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1水土保持的特点第一,具备大众性的特征。

水土保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充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水土治理中,才可以切实有效地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第二,具备比较强的综合性。

水土保持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沟通、合作,也更需得到多个部门的支持,比如环保部门、司法部门、水利部门、国土资源部门以及交通部门等,由此,才可以强有力地保障水土保持治理的效果;第三,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

由于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土质,所以自然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除此之外,还会受到当地社会的发展情况、经济水平以及土地使用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地域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应用有针对性的、正确的、有效的方法,才会有效提升水土保持的效果;第四,牵涉到很多科学领域,比如,环境治理、地理地质、农业、水利、计算机以及法律等诸多学科。

2小流域综合治理原则第一,根据小流域水资源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其生产发展现状及方向,合理、科学的规划林地、农地及牧地的位置和分布比例,改变当地土地环境。

蓟县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调查研究

蓟县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调查研究

加剧、 水 源涵 养能 力降低 。 水土 流失不 仅使 土壤沙 砾
化、 有 机质含 量变 低 , 而 且土 壤 中的有机 元 素也会 随 之流人 下游 水库 。 尤 其是 坡耕地 , 由于大量 使用 化肥
农药 , 土 壤 中 N、 P等元 素 和农 药 含 量 也 较 高 , 因此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1 2

8 ・




2 01 3年 1 0月
DO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4 - 7 3 2 8 . 2 0 1 3 . 0 5 . 0 0 4
蓟 县 生态清 洁 型小 流域 建 设 调查 研 究
胡 燕
( 海河 流 域 水 土保 持 监 测 中心 站 , 天津
理 区天然 降水 的有效 利用率 ,改 善 了当地 农业 生产
农业 生产 和农 村经 济发 展 。
条件 和 居 民生 活环 境 ,林 草 覆盖 度 提 高 2 0 %以上 , 生态 环境 明显 改善 。 同时积 累 了一定 的治理 经验 。
1 . 2 . 2 加剧 面源 污染
严 重 的水 土 流失 .直接造 成蓟 县 山区 面源污 染
2 . 1 加 强 了对 生态建设 的组 织协调
天津 市委 、市政 府对 生态 环境建 设 以及 水土 保 持 工作 高度 重视 , 2 0 0 9年市 委 出台 了 《 关 于 加快 天 津 市农 村水利 发展 的实 施意见 》 , 明确规 定要 以生 态 清洁 型小流域 治理 为 主 ,加快 地 生产 力下 降
据调 查 .新 中 国成立 以来 蓟县 有 3 8 6 7 h m 荒 山 由于得 不 到全 面 治理 , 岩石 裸 露 , 难 以再 被 利用 ; 有 1 3 0 0 h m 林 草 地 由于植 被 覆盖 度低 .土 层越 来 越薄 . 导致 水 土 流失 加 剧 : 更 为 严 重 的是 1 5 0 0 h m 坡耕 地 因为水 土流失 得不 到根本 治理 .大 量 的土壤 颗粒 被 冲走 , 已近丧 失利用 价值 。据粗 略计 算 , 蓟县 山区 1 1 6 0 0 h m 坡耕地 , 每年 随 土壤 流 失 的有 机质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的地球妈妈正面临着一场“绿色革命”,这场革命的目标就是要把那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小流域变成生态清洁型的小绿洲。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想象一下,咱们的家乡就像一颗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大自然的画卷上。

可是,这些宝石有时候会因为人类的一些不良行为而变得暗淡无光。

比如,工厂里的废水、农田里的农药、还有那些随手扔的塑料袋,都像是给宝石涂上了一层厚厚的灰。

但是,别担心,现在有了一种神奇的技术——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技术,它就像是魔法师一样,能够帮我们把这些灰重新变回宝石的颜色。

咱们要给这些小流域穿上一件环保的衣服。

这件衣服叫做生态修复技术。

就像给花儿浇水一样,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把那些被污染的土地重新变得肥沃起来。

比如说,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水,让水变得清澈甘甜;或者用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质量,让土地变得更加适合种植。

这样,我们的小流域就能像花园一样美丽了。

仅仅穿上环保衣服还不够,咱们还得给这些小流域加上一些智能的助手。

这些助手叫做生态监控技术。

就像给小河安装摄像头一样,生态监控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流域的环境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这样一来,咱们就能像守护宝藏一样守护好我们的小流域。

咱们还要给这些小流域装上一些智慧的大脑。

这些大脑叫做生态管理技术。

就像给小溪安装导航系统一样,生态管理技术能够帮助咱们合理分配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这样一来,咱们就能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小流域。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美丽的家园,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携手打造一个生态清洁型的小流域吧!相信我,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的!。

浅谈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思路

浅谈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思路

浅谈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思路摘要:小流域治理是开展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在水土保持、水质保护以及安全供水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国人民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的实际要求,更是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需要。

与传统的小流域治理相比较,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治理具有显著的创新性特点,不仅具有较新的理念、思路、目标,而且也具有创新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实现了建设模式的不断创新,同时也使得生态建设的空间不断得到拓展。

关键词: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策略前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人们一定要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使得水土资源能够长久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长久的可持续维护,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合谐、统一及共融。

在实践发展中,一定要把小流域治理与水生态环境、景观建设融合到一起,积极构建起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良好的发展。

1.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重要价值1.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众多的环境问题,比如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存在给人们的饮水安全和正常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经济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定要积极探寻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够与大自然的发展合谐统一。

从我国的实践发展来看,每年的水土流失都非常严重,给人们的饮用水体带来了严重污染。

针对这种情况,小流域综合治理在防止水土流失,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也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注重源头治理,有效控制污染范围,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小流域治理的更高要求。

(二)是水土保持自身发展的实际要求在我国的生态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也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

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议书

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议书

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小流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城市小流域的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城市排水系统、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这些污染物经过雨水的冲刷和排放,进入小流域,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开展对于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小流域水质:通过治理项目,减少城市小流域的污染物排放,提高水质,改善水环境。

2.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治理项目,保护小流域的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

3.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治理项目,提高城市小流域的环境质量,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项目内容1. 水污染源头治理:对城市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放口、农业面源污染等进行综合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水体修复与保护:对小流域内的河流、湖泊等水体进行修复,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 生态建设与保护:在小流域内进行植被恢复、湿地修复等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4. 宣传教育与管理:开展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小流域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四、项目实施1. 确定治理范围:根据小流域的实际情况,确定治理的范围和重点治理区域。

2. 制定治理方案:结合小流域的特点和水污染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明确工程措施和技术路线。

3. 确定投资规模:根据治理方案,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

4. 实施工程建设:按照治理方案,实施水污染源头治理、水体修复与保护、生态建设与保护等工程建设。

5. 宣传教育与管理:开展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小流域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五、项目效益1. 改善水环境质量:经过治理项目,小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水质达到或超过相关水质标准。

2. 保护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有利于保护小流域的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方案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方案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方案水土保持是指保持水体和土壤的质量和稳定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

小流域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单位,对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实施,可以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同时也能维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原则1.目标:根据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实施。

2.原则: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二、水土保持工作内容1.植被恢复:通过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措施,提高小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防治土壤侵蚀。

2.河道整治:对小流域内的河道进行整治,修复河道的生态系统,提高河道的净化能力。

3.塑造小流域景观:通过景观设计和整理,打造美丽的小流域景观,提升小流域的生态环境。

4.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小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减少对小流域的冲击。

5.建立监测体系:建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工作的质量。

6.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

三、实施步骤1.制定规划:对小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规划,明确目标和工作内容。

3.组织实施:成立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实施。

4.实施措施:按照规划确定的工作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植被恢复、河道整治、景观塑造等工作。

5.监测评估:定期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6.宣传普及: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水土保持知识,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实施。

2.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作的法律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19, 8(2), 164-169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jwrr https://doi.org/10.12677/jwrr.2019.82019

文章引用: 杨伟, 余冰, 赵辉, 李璐. 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J]. 水资源研究, 2019, 8(2): 164-169. DOI: 10.12677/jwrr.2019.82019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Eco-Clean Small Watershed Construction in Hubei Province

Wei Yang1,2, Bing Yu1,2, Hui Zhao1,2, Lu Li1,2 1Hubei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Hubei

2Hubei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Wuhan Hubei

Received: Feb. 25th, 2019; accepted: Mar. 25th, 2019; published: Apr. 15th, 2019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clean small watershed will be an important work of soil erosion control in the fu-ture. Hubei Province began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clean small watersheds in 2006, and more than 100 eco-clean small watersheds have been buil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co-clean small watersheds in Hubei Province. Through the data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typical eco-clean small watershed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clean small watersheds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clean small watershed in Hubei Provinc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were proposed based on effective experience in other provinces.

Keywords Hubei, Eco-Clean Small Watershe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esent Situation, Suggestions

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杨 伟1,2,余 冰1,2,赵 辉1,2,李 璐1,2 1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2湖北省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19年2月25日;录用日期:2019年3月25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15日

摘 要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未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工作。湖北省从2006年开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探索,目作者简介:杨伟(1983-),男,河南灵宝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壤侵蚀机理与水土保持研究。 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DOI: 10.12677/jwrr.2019.82019 165 水资源研究

前已经建设了100多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已经成为小流域建设的主体。本文首先总结了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探索实践的过程,然后通过省内部分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资料分析和现场调查,研究了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其它省份的有效经验做法提出了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相关建议,为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加快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湖北,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现状,建议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Wuhan University.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一种将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生活垃圾与污水处理有机结合的新型流域综合治理模式[1]。2003年北京率先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了水土保持“三道防线”,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水利部在总结北京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控制非点源污染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任务,并首批在全国选择10个水库开展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试点,其核心内容就是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湖北省丹江口水库是其中之一;2006年水利部发布《关于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的通知》,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个县(市、区)开展生态清洁型试点[2],其中湖北省包括大悟县路家冲、阳新县王子山、远安县九子溪3条小流域。湖北省从此开始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持续探索和实践。 2. 总体现状

2006年以来,湖北省在水利部、省政府和各级水利水利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结合“长治”、“丹治”、世行贷款和坡耕地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水土保持项目,在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幕阜山区等持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在11个市(州)、30余个县(市、区)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100余条,共治理水土流失近2000平方公里。2018年全省21个县(市、区)实施了27条小流域治理,其中16个县(市、区)实施清洁小流域19条,清洁小流域占小流域比例超过70%,清洁小流域已经成为小流域治理的主要方式。特别是为了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湖北省积极推进《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一、二期项目的实施[3],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丹江口水库周边通过坡面整治、沟渠整治、蓄水池整治、塘堰整治、溪沟整治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拦截、过滤和净化流失的农田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物,使南水北调工程核心水源区的水污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2018年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县(市区)分布图,见图1。

在生态清洁小流域探索实践过程中,湖北省也逐渐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治理模式,并形成了一些效果良好的示范项目。例如,丹江口[4]、保康[5]、蕲春[6]、洪湖等县市根据清洁小流域理念,系统整合小流域内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村镇等人口密集区开展“四治”(治山、治水、治污、治穷),点(村庄)、线(沟道)、面(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统一规划,垃圾、污水、河道、厕所、环境同步治理,初步形成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水源区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生态旅游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或平原湖区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等,建成了一批“天蓝、水清、景美、民富”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典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DOI: 10.12677/jwrr.2019.82019 166 水资源研究

Figure 1. Countries of constructed eco-clean small watershed in 2018 图1. 2018年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县(市区)分布图

3. 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建设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自2003年以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已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以来,各地结合区域发展方向,创新思路,根据当地情况积极探索,形成了多种实用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初步形成了适合全省不同地区特点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体系。目前,湖北省除了丹江口市胡家山等个别生态清洁小流域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外,其他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尚不突出。而且由于种种原因,胡家山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 + 五级防护”的建设模式也尚未在全省得到有效推广。各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简单套用“三线防线”建设模式,与当地实际结合不够。 2) 建设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主要包括坡耕地整治、荒坡整治、溪沟整治、小型蓄排引水工程、垃圾处置、污水处理等工程内容。项目建设内容多而分散,监管难度较大,不少项目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在个别地方 “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面子工程仍然存在。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水利、林业、国土、农业、发改等部门各自为政,只针对本部门和本行业需求开展建设和管护,一方面造成重复投资,另一方也产生一些管理盲点,不能保障流域管理的全覆盖。 3) 投资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除了坡耕地治理、坡面水系建设、经果林建设、水保林建设等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内容外,还增加了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面源污染防治内容。根据北京、浙江等生态清洁小流域成熟地区经验,每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所需资金数千万元。目前湖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投入远远低于这一标准。一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