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双强”战略背景下杭州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双强”战略背景下杭州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双强”战略背景下杭州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作者:吕晓菡盛洁潘小利潘贤春来源:《南方农业·上》2024年第05期摘要阐述了“双强”战略背景下浙江省杭州市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并针对目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围绕“双强”行动的战略部署,结合杭州市农业的优势和特色,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问题;对策建议;浙江省杭州市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9.056浙江省杭州市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但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经济效益普遍较低,导致年轻人特别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者队伍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应用农业新技术、新装备的能力也普遍较弱。

因此,农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打破现有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与科技服务形式,最大程度地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来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着力解决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问题[1-2]。

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可以持续不断地推动农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成果向应用快速转化。

1 “双强”战略背景下杭州市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重要性近年来,杭州市政府立足应用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全面部署并实施“双强”行动,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力和贡献率。

2021年,杭州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农业科技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当前,杭州市正处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亟需构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其重要性主要在于:1)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结合,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科技作为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决定着科技成果实践运用的成败[3]。

杭州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问题研究

杭州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问题研究

杭州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问题研究我国农业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正面临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的双重挑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国现有农业科研推广体制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对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应运而生,以谋求在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之间建立有效的链接机制。

一、杭州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从1990年起,我市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逐年提高,1994年-1997年实现快速增长,1998-2002年长幅趋于平稳,2003年我市开始都市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又一次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

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3.76亿元。

全年粮食总产量110.16万吨,水产品18.47万吨,肉类29.52万吨,禽蛋13.25万吨,水果76.79万吨。

1、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了区域和产业布局。

“十五”期间,我市出台了《杭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提出了优先发展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注重提升两大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重点,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是区域布局更趋合理,都市农业的整体框架已具雏形,城市、平原和山区“三大农业圈层”基本形成。

建成了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的产业基地,如淳安、建德、临安、桐庐等的蚕桑基地,萧山的规模化生猪和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余杭的生态鳖养殖基地,西部山区县的山地蔬菜基地等;建设了4个省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9个产业单项强县、18个产业强镇(乡)建设。

二是产业布局更加优化。

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2008年全市六大优势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85.79亿元,优势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7.9%,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更加明显(表一)。

我市的草莓、芦笋、蜂产品、花木、菜竹笋、蔬菜和特种淡水产品基地都成为位列全省同类产业规模之首。

浙江专业调研报告

浙江专业调研报告

浙江专业调研报告
根据浙江省的调研结果,以下是有关该地区的一些专业调研报告:
一、浙江省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浙江省的旅游业发展状况良好。

浙江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等各种吸引人的旅游景点。

二、浙江省农业现状和问题调研报告
在对浙江省农业现状进行调研后,我们发现浙江省农业面临着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问题包括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等。

三、浙江省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我们对浙江省教育发展的调研结果来看,浙江省的教育水平较高。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职工结构不合理、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等。

四、浙江省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通过对浙江省工业发展的调研发现,浙江省工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五、浙江省金融业发展调研报告
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浙江省的金融业发展非常迅速。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金融监管不严、金融行业风险管理不完善等。

六、浙江省健康医疗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对浙江省健康医疗发展的调研,我们发现浙江省的医疗服务水平较高。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

综上所述,根据我们对浙江省各行业发展的调研结果,省内不同领域都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pdf

农业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pdf

【摘要】农业科技服务业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完善科学技术创新对于农业科技服务业的支撑体系。

首先,建立科技、信息、金融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农业科技服务业的标准化服务体系。

其次,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建立鼓励农业科技服务业创新的长效机制。

最为关键的是要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和转化的政策投入,并且确保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

最后要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吉林省;农业科技服务业;问题;对策 农业科技服务业是指把现代科技知识、技能、方法、研究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以及运用信息、经验等要素向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

农业科技服务业主要包括含科技培训、科技信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孵化、技术市场、科技评估和鉴定等和农业技术相关的科技服务业,以及农业科技研究活动。

1吉林省农业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吉林省通过农业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和科技管理体制的完善,以及民营科学技术机构的发展,初步建立了有吉林特色的服务农村的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业体系。

该体系以农业专业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农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积极参与,非农部门高度协作。

而且该体系与吉林省的农业发展相适应,与农业科研的基本学科相配套,着实为吉林省农业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当前,对于吉林省这个农业大省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重点任务。

乡村要振兴,农业科技必须先行,这对农业科技和农业农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坚持产业导向、问题导向,主动担当,统筹谋划,推动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落地见效;要强化新品种、新产品、新装备研发和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培育,着力推进“藏粮于技”;要精准对接需求,建立一批科技支撑集聚发展的典型,打造一批科技支撑产业强村(乡)的样板。

但不可否认的是,吉林省的科技服务业目前仍然以政府部门提供为主,科技成果的推广也大多依靠行政命令,市场在其中起到的调配作用很小。

集群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制约与启示——对浙江省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调查与思考

集群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制约与启示——对浙江省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调查与思考

浙江作为我国东部发 达省份 , 在发展 产业集 群和生产 性服 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 面 , 都走在全 国前列 。20 0 8年 6月 2 2 4— 8 日, 我们对浙 江省及其杭州 、 台州市进行 了专 门调查 。本文 以此为基础 , 探讨发展 集群服务业 面临的问题 、 制约因 素, 并从 中得 出若干启示 。 ①
集 群 服 务 业 : 展 中 的 问题 、 约 与 启 示 发 制
对浙江省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调查与思考
姜 长云
[ 内容提要 ] 本文基 于对浙江 的调研 , 分析 了面 向产业集群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形式和发展现 状 , 探讨 了集群服 务
业发展面临的 4大主要 问题 , 分析 了集群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政 策制 约、 融资制约 、 准入制 约、 体制制 约、 发展 方式制约、 才制 人
发展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相对于服务业 , 生产性服务业 的发展更好更快 , 甚至成 为投 资热点。20 20 04~ 06年 , 全 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 值的增 长速 度 , 别 比服务业 增加 值 和 G P的增 长速 度快 3个百分点 和 5 5个 百分点 。 分 D . 20 0 6年 , 在全省 G P中 , D 服务业的 比重达到 4 .% ; 0 1 在全 省服务业增 加值 中, 生产 性服务业 占 4 . %。2 0 97 07年 , 杭州市 服务业 和生 产性服 务业增 加值 分别较 上年增 长 l . %和 1 . % , 市生 产性 服务业 占 G P的 比重 达 61 96 全 D 1. % ; 70 生产性服务业 占服务业增加值 的比重为 3 . % , 7 3 较上年提 高 1 3 百分点 。随着服务 业的发展 , .个 它对 地 方财政收入 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强 。台州市服务业提供的地税收入已经超过第一 、 第二产业之和 。 在浙江尤其是台州这样产业集群度高的地 区 , 集群服务业越 来越成 为生产性服务业 的发展重点 。从其 生产 性 服务业 的发展状况 , 可以大致窥见集群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 越是在区域范 围小 、 产业集群度高 的地区 , 情况越是 如此 。20 0 7年 , 台州市所辖 的温岭市 6 大产业集群实现的产值 , 占全市工业总产 值的 6 . %。20 20 88 05~ 0 7年 , 全 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由 4 . 亿元增 加到 6 . 元 , 97 9 8亿 按现价 计算 年均增 长 1 . % , 8 5 增速快 于服务业 年均增 速 07 .个百分点 ; 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 占全市 G P的比重 , 由 1. %提高 到 1 . %。相对而言 , D 已 63 70 生产性 服务 业乃至集群服务业 G P漏统的问题 , D 比农业和制造业 严重得 多。因此 , 集群服务业 的规模更大 、 长更快 。 增 随着其 总体规模的迅速扩张 , 集群服务业的重点行业 迅速凸显 , 其优势 日趋突 出。20 0 7年 , 杭州市 信息服务

浙江省区域特色农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浙江省区域特色农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进 区域 经济 发展 ,形成 强大 的区域效 益 。六是 品牌
效 益 。产业 集聚 的影 响力不品 牌 形 象 ,产 生广 告 宣 传 效 果 , 带 动产业 发展 。
1 . 2 是 实现农 业现 代化 的 必经之路
国内外农 业 发展 实践 表 明 ,农 业 产业 集群 是 提 升农业 产 业竞 争 力 的有效 途 径 ,是实 现农 业现 代化 的必 由之 路 。 区域特 色农 业产 业集 群 培育 是浙 江建 设 高效 生 态农 业 强省 、特 色精 品农 业 大省 ,率 先基
如美 国的 玉米 带 和 棉 花 带 、荷 兰 的花 卉 产 业集 群 、
农业 产 业 化 竞 争 力 的 有 效 途 径 。农 业 产 业 集 群
产生 的竞争 优势 主要 表 现在 :一 是 集 聚效应 。农 业 产业 集 群使农 业 资 源要 素如 人才 、技 术 、资 金 、销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7 — 1 5
区域 特色农 业 是在 区域 比较优 势 的基础 上形 成
售 网络 、市 场份 额等 形成集 聚 ,这些 要素 的集 聚为 集 群 内农 业 发 展 提 供 了有 利 的 支 撑 。二 是 竞 争 效 应 。农业 产 业集群 使集 群 内农户 之 间 、企业 之 间竞 争 增强 ,大 大激励 了农 业企 业创新 。同时 ,集群 内 市 场主体 以集 群方 式参 与外 部竞 争 ,增 强 了抵抗 市 场 风险 能力 ,提高 了竞 争能 力 。三是分 工效 应 。集 群 内农业 生产 、加 工 及 流 通形 成 明显 的专业 分工 , 能够 有效 提高 企业 创新 能力 。 四是 协作 效应 。农业 集群 内的企业 之 问在 资 源共 享 和 专 业 分 工基 础上 ,

精编【农业畜牧行业】浙江农业发展的调研

精编【农业畜牧行业】浙江农业发展的调研

【农业畜牧行业】浙江农业发展的调研浙江农业发展的调研——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浙台农业经贸合作机制小组资料整理一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旅游之地”之称,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太湖之南,东海之滨,大陆海岸线1840公里。

境内有一条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河曲折,故称浙江。

全省土地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06%,是面积较少的一个省份。

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地貌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浙江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资源优势:一是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大环境下,由于多种自然要素的重新组合。

在我省构成海洋、平原和丘陵山地三大自然生态系统,为多目标、多层次地综合开发,提供了自然基础。

本省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水热资源丰富,高值同季的条件下。

由于海陆之间、南北之间、平原与丘陵山地之间,通过光、热、水、土等多种资源要素的自然重组;和生物体的长期演化,在全省形成了三个农业自然生态系统。

即海洋水产生态系统、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和丘陵山地的森林生态系统。

本省海域广阔,又处于我国最大河流长江口之南,也是台湾暖流、北方冷水团和江浙沿岸流的交汇处。

三种水团,入海径流和海洋环流随季节的交互变化。

在浙江舟山群岛一带,形成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国内规模最大的浙江渔场,这是我省海洋渔业生产水平和商品率均较高的自然基础。

丘陵山地的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文校。

丘陵山地占本省陆域面积的70%以上,由于山体高度不太,临近海洋,山脉走向,多与海岸线斜交,在海陆之间的水热交换过程中,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湿润气流,使季风造成的干湿季变化,在本省得到调和,丘陵山地湿度较大、降水丰富,特别在沿海和山地的迎风坡,而热调匀,为林木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本省丘陵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学产量比同纬度内陆地区要高。

在自然状态下,封山育林2~3年,一般就可控制水土流失,有利于山地和平原生态系统的稳定。

杭州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杭州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杭州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不断减少,乡村产业产值下降严重,存在着大量的农民闲置资源,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

因此,对于杭州乡村产业的振兴,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思路和对策来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1.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杭州乡村地区的农产品丰富多样,可以通过加工提升附加值。

例如,运用科技手段将农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丰富农产品品种,延长农产品保鲜期等。

2.发展农事服务业。

由于农民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农田管理不到位,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可以发展农事服务业,提供给农民农田管理、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发展农业观光业。

杭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可以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特色,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

通过建设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度假区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目前杭州乡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因此,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1.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2.推广农业技术。

通过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

3.鼓励农民进行合作社等组织形式。

鼓励农民组织成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实体,通过合作形式共享农业技术和信息资源,提高农业效益。

三、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发展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渠道商的购买信心。

1.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

通过建设线上电商平台,将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帮助农民直接销售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通过提升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

3.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

建设完善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强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和市场推广,提高农产品的销售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业学报Acta Agricuhurae Zhejlangensi5,201 1,23(3):629—633 http://www.zjnyxb.cn 肖建中,何永达.浙江农业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3):629—633. 

浙江农业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肖建中,何永达 (丽水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发展农业服务业,对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浙江经济正处于转型 关键时期,加强对浙江农业服务业发展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进行 界定和分析,提出农业服务业的概念及内涵,并梳理了农业服务业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采用比较分 析方法研究国内外服务业和浙江农业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发现农业服务业比重偏低、结构不平衡、体制不完 善、组织发展缓慢等诸多问题,最后从总体思路、路径规划和具体举措等方面提出浙江农业服务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浙江 中图分类号:F 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524(2011)O3—0629—05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service industry of Zhejiang XIAO Jian—zhong,HE Yong—da (Lishui University,Lishui 323000,China) Abstract:Developing agricultural service industry has great impact on adjustment of industry structure,accelerat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Zhejiang economy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and had a positive meaning of strengthening the study of agricuhure service.In this paper,modern agricuhure and modern service in— dustry were defined and analyzed,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agricuhural service were proposed.Relative theory an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sorted.Development status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ervice industry and serv— ice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Problems such as low proportion, structure unbalanced,imperfect system and slow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of agriculture service industry were discov— ered.Finally,development path of Zhejiang agricuhural service were put forward from general idea,path planning and specific measures. Key words:modern agriculture;modern service industry;agricultural service industry;Zhejiang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比 重的大多数.中央对于农民问题也非常重视,中 央“一号文件”七年来连续针对“三农”问题,其 基本目的是要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 入、加强农村建设。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 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于发展农业服 务业提出了意见和要求。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对 收稿日期:2011—02—28 基金项目:2010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FCO1YB) 作者简介:肖建中(1960一),重庆忠县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E-mail:xjz@lishui.gov.13n 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对于农业再生 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三农”问题 的解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农 村服务业的论述,明确提出了农村服务业的概 念。从内涵分析,农村服务业比农业服务业内涵 更加丰富。而农业服务业是现代农业和现代服 务业的交叉产业,主要指服务于农业再生产及兼 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多种 经营方式、多层次多环节发展起来的一大产业, 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服务 浙江农业学报第23卷第3期(2011年5月) 业是指对传统农业服务业改造升级而形成的新 型服务业,根据农业服务业的功能划分,可将农 业服务业划分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农业生活 性服务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农业生产提 供服务的行业,包括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物流、农 村金融保险、农业信息服务等;农业生活性服务 业主要是指农业中直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服 务行业,包括农产品商贸流通、农业旅游等。农 业服务业可以将农业产业前向和后向的纵向发 展,可以使农业生产更加专业化、产业化,提高整 个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农业的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农业服务业已经成为服务业研究的 一个持续热点。Jenkins…检验了农业旅游政策 和制度的影响作用,对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角色 进行分析,特别对农业旅游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机 制进行研究。Kurek 以波兰Carpathian地区为 例,分析农业与旅游业之问的关系,认为由于旅 游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缺乏,生产要素主要投 向旅游业,形成发达的旅游产业,是当地最主要 的经济来源和经济支柱,但是农业却非常落后, 发展缓慢。Naghiu等 分析在罗马尼亚内陆地 区,农村旅游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特 别是海外旅游者外汇收入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Ullah等 对影响农业旅游的因素进行分析,指 出环境因素是最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决定了旅游 地的人气指数以及旅游地的级别,而经济潜力的 影响作用并不明显。Ozaki 在充分考虑短期影 响、空间依赖性和短期空间模型的贝叶斯模型方 法,对农业保险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分析。Wal— sort等 研究了农村金融中的家庭经济状况“良 好”判别,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和因子分析方法,定 量判别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金融机构提供农业贷款提供决策依据。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我国各省份的服务 业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2009年,我国服务业增 加值占GDP比重前l0名的依次为:北京 75.5%,上海59.4%,西藏54.6%,贵州48.2%, 广东45.7%,天津45.3%,海南45.3%,浙江 43.1%,宁夏41.7%,湖南41.4%…。从数据可 以看出,浙江服务业比重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地 位,但是比重也只有43.1%,同发达国家的 72.1%水平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亟待提高。 本文针对浙江省服务业的农业服务业进行研究, 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1 近年来浙江农业服务业的发展 1.1 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是反映一个地区农业 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浙江省农业机械 化服务水平呈稳步增加态势。2009年,全省农业 机械总动力为2450.64万kW,比2002年增加 19.36%,其中耕作机械动力为190.71万kW,收 获机械动力为263.69万kW,植保机械动力为 35.31万kW,排灌机械动力为284.15万kW,农 副产品加工机械动力为138.30万kW,运输机械 动力为549.87万kW。2009年,全省机耕地面积 为996.87 khm ,机械收割面积为905.O0千 khm ,比2002年增加54.77% 。 1.2农业信息化稳步发展 浙江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全 省农业政务骨干内网初具雏形,各市县局域网基 本建立,所有的市县建立农业门户网站。农业设 施智能控制、农业基地远程管理、农业企业ERP 管理、农产品质量追溯等信息技术开始试点示 范。百万农民信箱工程已建立成面向“三农”,集 电子政务与商务、农技服务、办公交流于一体的 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开展手机邮箱捆绑、网上农 博会、万村联网、“每日一助”等服务,成为全国农 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农民信箱已拥有 实名注册用户236万户,汇聚浙江省农业系统干 部、村镇工作人员和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家乐等新型农业主体14.7万家,囊括各级农 技专业人员3万余名。百万农民信箱工程的日 点击量达200万次左右,累计发送农民信箱电子 邮件12.2亿封、短信11.3亿条,建立各级联络站 点近3万个、新农村基层子网站2.8万个,配备 系统管理员、联络体系信息员3.4万人,实现农 产品交易额达66.5亿元。 1.3 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浙江省已有100余家农产品配送企 业,年配送额超过3O亿元。企业各有特色,成效 明显,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以超 市等大型采购集团为依托,以组织货源为主的物 肖建中,等.浙江农业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流配送中心。如浙江农华优质农副产品配送中 心依托杭州联华华商集团各大超市门店,通过建 立蔬菜、禽蛋、水果等基地的模式进行订单生产, 稳定供应。二是以促销本地农产品为主的物流 配送中心。如湖州名特优新农产品配送中心与 该市92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合 作关系。三是以本地团体客户为主的物流配送 中心。如舟山市农林局成立的配送中心和拥有4 个专业合作社的舟丰农产品服务有限公司,从 2004年7月份开始为各大机关、团体、医院、学 校、部队等单位配送农副产品。 1.4农业旅游业初具规模 浙江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萌芽可以追溯到 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绍兴上旺大队的参观访 问,但浙江真正的休闲观光农业萌芽于20世纪 90年代初。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商业主投资农业势头日益旺盛,城乡居民生活 水平不断提高,休闲观光活动内容不断丰富,经 营模式不断得到创新,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浙江 农家乐旅游业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萌芽和草 创期(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1 1月),这阶段 以吃农家饭和棋、牌休闲为主;高速发展期(2005 年1 1月一2o07年11月),浙江省农办制定并由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农家乐经营户(点)旅游 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志着浙江省农家 乐步人规范期;提升期(从2007年11月至今), 这阶段重在规范和提升。2009年底,浙江全省累 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2 331个,经营农 户10 877户,直接从业人员96 380人,农家乐休 闲旅游业接待游客6 412.1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 44.34亿元,游客在农家乐购买农产品等收入 4.7亿元。 1.5农业保险服务开始起步 农业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 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农业经济补偿体 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是 一个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洪涝、台风、风 暴、霜冻等灾害几乎年年发生,多项指标都排在 全国受灾第一位。2006年4月,浙江省开展政策 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采取“政府推动+共保经 营”的试点模式,由浙江省人保财险、中华联合、 太平洋产险等10家商业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共 同参与组建共保体。2008年,浙江省将政策性农 业保险的试点品种扩大到了能繁母猪、水稻、柑 橘树、生猪、淡水养鱼等13种。截至2007年l2 月31日止,浙江省参保农户达59万户,投保金 额为16.9亿元,大户参保率达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