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 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分析和表达。
近几年全国I卷3-4,3-5考点分布
• 选修3-4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机械振动、 机械波、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试题立意及 情境设计凸显对重点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 查,试题难易程度中等,考生较易得分。
2、题型
选择题(第14题——21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实验题(第22题——23题,共2小题,15分) 计算题(第24题——25题,共2小题,32分) 选考题(第33题——34题,共2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共15 分)
三、考点分析
全国I卷选择题历年考点分布
由上表可以看出选择题的高频考点如下:
全国I卷实验题历年考点分布
• 由上表可知,实验题中力学与电学实验交替呈 现,但“力+电”的模式基本不变,且电学题分值 较高,这可能是电学实验便于命题所致。 • 试题分多个层次进行设问,由易至难的梯度呈 现问题,分值分散,旨在有效区分不同层次考生 能力水平的高低。
全国I卷计算题历年考点分布
由表格分析可以看出,计算题基本上 是“一力一电” 的模式,文字信息量大, 物理情境的设计强调与现代生活、体育与 社会的紧密联系,过程复杂,对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高.保证适当的难 度与必要的区分度,一般涉及2个物理过 程,研究对象为1个或2个,具有较强的选 拔功能。
1、考试内容
模块 必考内容 模块 选考内容
物理1 物理2 3-1 3-2 3-5
质点的直线运动 相互作用和牛顿运动定律 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电场、电路、磁场 电磁感应、交变电流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

新课标人教2018高考物理大纲考点解析

新课标人教2018高考物理大纲考点解析

2018高考物理大纲考点解析高考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在2018高考大纲公布之后,2018高考考生该如何规划接下来的复习与冲刺呢?文都中小学高中物理老师祁月星对2018高考物理大纲考点进行了解析,同学们可以当做复习的参考。

2018高考理综物理考纲的解读2018的全国卷理综物理的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较,从考试目标到考试范围上看没有任何的改动和变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

这也是在北京卷经历了两年的调整后对稳定要求的回归。

所以在试题的结构上基本保持现有格局不变,即8个选择,每个选择6分;2个实验题(一大一小),共18分、计算题3个,分别是16分,18分,20分(这里北京卷和全国卷是有所不同的)。

2017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部分知识点总结总分:8×6(选择)+18(实验)+16(计算题1)+18(计算题2)+20(计算题3)=120分。

高考大纲对同学们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推理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同学们在备考中也要注意培养自己这几个方面的能力。

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2018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1考试大纲

2018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1考试大纲

2018《考试大纲》12月15日,《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公布。

按照以往经验,《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那即将参加2018年高考的考生该如何规划接下来的复习与冲刺呢?2018的全国卷理综物理的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较,从考试目标到考试范围上看没有任何的改动和变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

这也是在全国卷经历了两年的调整后对稳定要求的回归。

所以在试题的结构上基本保持现有格局不变,即8个选择、2个实验题(其中力学实验1个、电学实验1个)、计算题2个、选考题二选一。

在备考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考试总纲中描述的对学生下列几个能力的考查: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利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题,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试验能力。

对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1.研究全国卷,把准全国试卷的脉搏考生要想在理综考试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考试的功能和作用,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准确定位备考方向,有计划分阶段地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各种能力,以尽快适应全国卷新颖、灵活紧密联系实际和生活的特点。

特别注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问题,例如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动量守恒定律是与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规律,在宏观、宇观、微观世界都成立。

动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学,但贯穿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

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内容。

比如,动量的学习有利于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子动量的概念等。

所以对动量的复习,要注意动量观点解决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等。

2018届高考大纲:物理

2018届高考大纲:物理

物理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 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 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5. 实验能力能独立地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最新-2018年高考课标实验版物理考试大纲与解读 精品

最新-2018年高考课标实验版物理考试大纲与解读 精品

2018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与解读(课标实验版)一、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区2018年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物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物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物理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 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 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5. 实验能力能独立地完成表2、表3 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6分)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碰撞时间约为2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10N B.102N C.103N D.104N3.(6分)2018年2月,我国500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6.67×10﹣11N•m2/kg2.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5×104kg/m3B.5×1012kg/m3C.5×1015kg/m3D.5×1018kg/m3 4.(6分)用波长为300nm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J,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8m•s﹣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A.1×1014Hz B.8×1014Hz C.2×1015Hz D.8×1015Hz5.(6分)如图,在同一水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宽度均为l,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 )A.B.C.D.6.(6分)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7.(6分)如图,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长直绝缘导线L1、L2,L1中的电流方向向左,L2中的电流方向向上,L1的正上方有a,b两点,它们相对于L2对称。

最新-2018年高考物理大纲版考试大纲解读新人教版 精品

2018年大纲版考试大纲解读(物理)除“能力要求”的分解发生变化外(改为同新课标的“能力要求”的分解),其他内容均未发生变化。

①“分析综合能力”中: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增加),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删除)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更换为: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②“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中: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删除)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③“实验能力”中:能独立地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加);能灵活地(删除)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增加).此举说明:大纲版《考试大纲的说明》在2018、2018、2018、2018年只字未改,说明其已经非常成熟,但随着新课改轰轰烈烈地展开,对学生素养的要求在发生变化,培养目标在发生变化,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考查的能力必然要随之变化。

虽然大纲版教材与新课标教材不同,但是教育改革是逐步推进的,理念是逐步深入的,大纲版与新课标的接轨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大纲能力分解的“变化”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体现了“大纲版”向“新课标”的自然过渡。

大纲版高考试题虽然在对知识的考查上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会渗透新课标理念,在试题背景的呈现上会更加联系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更加贴近生活、科技,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2018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精品优选公开课件


全国I卷实验题历年考点分布
• 由上表可知,实验题中力学与电学实验交替呈 现,但“力+电”的模式基本不变,且电学题分值 较高,这可能是电学实验便于命题所致。
• 试题分多个层次进行设问,由易至难的梯度呈 现问题,分值分散,旨在有效区分不同层次考生 能力水平的高低。
全国I卷计算题历年考点分布
由表格分析可以看出,计算题基本上 是“一力一电” 的模式,文字信息量大,
9、从2017年全国1、2、3卷中看,2017年高考对动量考察的14题 以及原子核问题难度还比较小,但随着考生对整个知识的认识更 加深入,很可能在2018年高考中把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回归到计 算题的考察范围内,并且与运动学及功能关系等知识点综合在一 起考查。应该充分重视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
10、密切关注学情,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与教法,注重教学效果。
2018的全国卷理综物理的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试 大纲相比较,从考试目标到考试范围上看没有任何 的改动和变化,所以在试题的结构上基本保持现有 格局不变。
二、考试范围
变化
2016年以及之前的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考模块为: 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4个选考模块分 别为选修2-2、3-3、3-4和3-5。2017年,2018年考 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 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 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由于选考部分我们只学习和 复习了选修3-4,在考纲当中与16年考纲相比选修34模块的变动如下:
物理情境的设计强调与现代生活、体育与 社会的紧密联系,过程复杂,对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高.保证适当的难 度与必要的区分度,一般涉及2个物理过 程,研究对象为1个或2个,具有较强的选 拔功能。

2018年度高考物理专业考试大纲

物理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地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1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的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与2017年物理考试大纲区别)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

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
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内容有5个模块,选考内容有2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容见表1。

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2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

必考和选考的知识内容范围及要求分别见表2和表3。

考虑到大学理工类招生的基本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得削减每个模块内的具体考试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2、表3中用数字Ⅰ、Ⅱ标出。

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表1: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