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研究

一、绪论

本学期通过跟我们学识渊博、为人和善的XXX老师学习《港口作业技术》这门课程后,使我对我国港口的物流、装卸、管理、报税、联动等相关知识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借此机会向辛勤的XXX老师表示自己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此论文也是自己通过近半年的学习获得一点感悟,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进入新的世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面临新的机遇和调战,本论文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进一步加快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的发展步伐提高借鉴。

二、北部湾经济去港口的基本概况

(一)北部湾经济区的基本介绍

1、北部湾经济区的历史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通知强调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北部湾经济区岸线、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旅游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力较高,开发密度较低,发展潜力较大,是我国沿海地区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和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机遇

近年年来,随着我国和东盟等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例如东盟博览会的举办等,这些都进一步巩固我国和东盟诸多国家之间关系。同时,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鼓励东部产业和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重大项目布局将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加大力度扶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支持西南地区经济协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国内其他区域合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一系列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深化了中国-东盟合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发挥面向东盟合作前沿和桥头堡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分析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简介

1.钦州港钦州港三面环山,港湾内水域宽阔,风浪小,含砂量少,冲淤平衡,是我区的深水良港之一。钦州市所辖海岸线西起钦防界茅岭江口,东至北钦界大风江口,岸线总长520.8 公里。港口规划岸线86.0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54.09公里,可建 1 ~ 30 万吨级深水泊位约 200 个,其中 10 万吨级以上35 个,远期年吞吐能力可达亿吨以上。

2.防城港始建于 1968 年 3 月,位于我国海岸线的最西端,港湾水深、避风,三面环山,犹如内陆湖泊,航道短且不淤积,水域、陆域宽阔。港口可开发利用的深水岸线达30 余公里,可建设近100个 0.5-20万吨级泊位。

3.北海港是广西沿海主要外贸港口之一,是港湾航道畅通、港阔水深的天然良港。汉代,合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点,于1984年北海市对外开放。海岸线长562公里,有多处天然良港,可建万吨级泊位200多个,其中10至20万吨级泊位可建20多个,有的地方还可以建3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是发展大型深水码头、临港工业区和大型石油储备库的理想之地。

4.湛江港前身为“广州湾”,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省雷州半岛,东临南海,南望海南岛,西靠北部湾,北倚大西南。湛江港素以天然深水良港著称,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是中国大西南和华南地区货物的出海主通道,是全国20个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现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占广西全区比重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集疏运条件逐步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得到发挥;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日益深化,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表1:广西北部湾港口吞吐量与增长率比较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01—2008),《广东统计年鉴》(2001—2008)

从表1可看出,在广西北部湾三个港口中,防城港的吞吐量最大。2007年达到3032万吨,占广西北部湾港口群总吞吐量的62.75%。钦州港吞吐量增长的速度最快,2005年吞吐量超过了北海港,2007年吞吐量比2000年增长了761.42%。而北海港21世纪以来,吞吐量的增长出现了波动,近年来吞吐量在三个港口中最低,2007年吞吐量为594万吨,仅占广西北部湾港口群总吞吐量的12.3%。广西北部湾港口群与主要的竞争对手湛江港相比,三港的规模还较小,2007年广西北部湾三港的总吞吐量为4832万吨,仅有湛江港79.5%。但近年来,随着广西加大北部湾港口的开发和建设,广西北部湾港口群吞吐量与湛江港的差距在缩小。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港口货运力度不够,货物运输衔接不畅,效率低下;运输价格过高、车皮调度紧张;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码头泊位小、作业地小,功能区域难以拓展,吞吐能力不足,配套设施跟不上疏运要求;各港口间存在重复建设、产业同构、内部竞争无序等现象。另外,港口外部竞争激烈,广东湛江港、越南的系列港口都对广西北部湾港口群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对策

(一)加快铁路、公路等的建设,形成国际出海大通道现代化的港口群,需要现代化的国际大通道来支持。广西沿海港口的交通应以建设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为目标,建设从广西沿海港口通往东盟、华南、中南及西南经济区的集疏运通道。

(二)对沿海三港合理分工和定位明确3大港口的功能定位是确保港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即防城港不断完善枢纽港功能,重点抓好10万吨级以上多用途泊位的建设,加快推进千万吨级大型钢铁基地建设的步伐,形成以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国家跨区域综合运输大通道出海口和综合性港口;钦州港不断完善临海工业港功能,加快推动 3 万吨级以上的石化工业基地建设;北海港建设成为以商贸和旅游服务为主,兼有临港工业功能的地区性重要港口。

(三)整合资源,实现港口资源一体化把广西港口岸线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岸线利用,坚持深水深用,鼓励专用码头与公用码头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力求充分利用岸线,避免重复建设,保证港口可持续发展。要把广西物流业发展强大,就要打破行政界限,实行资源共享。

(四)加快港口的现代化建设,树立港口物流科技创新意识现代化物流的主要特征是集约化、专业化和高效化,它通过一条产业链将生产、仓储、采购、装卸、运输、包装、装配、信息等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产业。广西的港口应致力于构建物流、信息、人力资源开发

和公共事务四个平台,建立通畅的港口集疏运体系,打造主要港口现代化信息网络。现代化的、科学高效的管理是广西港口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广西应向国际化的物流港口借鉴管理经验同时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以现有的港口资源,招商合作建设和经营,抓住机遇,寻求灵活的合作方式。

四、结论

通过本学期《港口作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为本论文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且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对学习图书馆查阅相关书刊和新闻报道,论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为研究对象,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收获颇多,感触很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