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培优19专题19 吴梅录入
【人教版】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生物进侵者》教授教化案合集

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
劫掠(藩篱(
衡
:互相招呼着在有
:当初没有估计到这种结局。
料,预料,估计。
.自读课文,理清全文结构。
、
,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
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草、凤眼莲、猫爪藤、五爪金龙、微甘菊、沙筛贝、桔小实蝇、德国小蠊和福寿螺等。
你见。
无锡市梅村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经典题(培优练)

一、选择题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333=-+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若C 是x 轴上的动点,则2BC AC +的最小值( )A .236+B .6C .33+D .42.如图,点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四边形OABC 是菱形.已知点B 坐标为(3,3),则直线AC 的函数解析式为( )A .y =33x+3B .y =3x+23C .y =﹣33x+3 D .y =﹣3x+23 3.已知函数(0)y kx k =≠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23y k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4.在数轴上,点A 表示-2,点B 表示4.,P Q 为数轴上两点,点Р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Q 到达原点О后,立即以原来的速度返回,当点Q 回到点B 时,点Р与点Q 同时停止运动.设点Р运动的时间为x 秒,点Р与点Q 之间的距离为y 个单位长度,则下列图像中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 5.已知点()11,P y -、点()23,Q y 在一次函数(21)2y m x =-+的图像上,且12y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2m <B .12m >C .m 1≥D .1m < 6.火车匀速通过隧道时,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y (米)与火车行驶时间x (秒)之间的关系用图像描述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火车的速度为30米/秒;②火车的长度为120米;③火车整体都在隧道内的时间为35秒;④隧道长度为1200米.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④D .①③④ 7.若点(-2,y 1),(3,y 2)都在函数y =-2x +b 的图像上,则y 1与y 2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无法确定8.下表反映的是某地区用电量x (千瓦时)与应交电费y (元)之间的关系: 用电量x (千瓦时) 1 2 3 4 ······ 应交电费y (元) 0.55 1.1 1.65 2.2 ······ 下列说法:①x 与y 都是变量,且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②用电量每增加1千瓦时,应交电费增加0.55元;③若用电量为8千瓦时,则应交电费4.4元;④若所交电费为2.75元,则用电量为6千瓦时,其中正确的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9.如图,点A 的坐标为(0,1),点B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 为边作等腰直角ABC ,使∠BAC=90°,如果点B 的横坐标为x ,点C 的纵坐标为y ,那么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大致是( )A .B .C .D .10.下列图象中,不可能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px ﹣(p ﹣3)的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11.若点P 在一次函数31y x =-+的图象上,则点P 一定不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12.如图,直线y =kx (k≠0)与y =23x+2在第二象限交于A ,y =23x+2交x 轴,y 轴分别于B、C两点.3S△ABO=S△BOC,则方程组236kx yx y-=⎧⎨-=-⎩的解为()A.143xy=-⎧⎪⎨=⎪⎩B.321xy⎧=-⎪⎨⎪=⎩C.223xy=-⎧⎪⎨=⎪⎩D.3432xy⎧=-⎪⎪⎨⎪=⎪⎩13.甲、乙两人从公司去健身房,甲先步行前往,几分钟后乙乘出租车追赶,出租车的速度是甲步行速度的5倍,乙追上甲后,立刻带上甲一同前往,结果甲比预计早到4分钟,他们距公司的路程y(米)与时间x(分)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①甲步行的速度为100米/分;②乙比甲晚出发7分钟;③公司距离健身房1500米;④乙追上甲时距健身房500米.A.1个B.2个C.3个D.4个14.港口,,A B C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甲、乙两艘船同时分别从,A B两港出发,匀速驶向C港,甲、乙两船与B港的距离y(海里)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B C两港之间的距离为60海里②甲、乙两船在途中只相遇了一次③甲船平均速度比乙船平均速度快30海里/时④甲船到达C港时,乙船还需要一个小时才到达C港⑤点P的坐标为()1,30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15.直线1y x 42=-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若点()1,2M m m +-在AOB 内部,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1433m <<B .17m -<<C .703m <<D .1123m << 二、填空题16.A 、B 两地相距480千米,甲车从A 地匀速前往B 地,乙车同时从B 地沿同一公路匀速前往A 地.甲车出发30分钟时发现自己有物件落在A 地,于是立即掉头以原速返回取件,取件后立即掉头以原速继续匀速前行(掉头和取件时间忽略不计),两车之间相距的路程(km)y 与甲车出发时间(h)t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当甲车到达B 地时,乙车离A 地的路程为______千米.17.如图,已知,,a b c 分别是Rt ABC △的三条边长,90C ∠=︒,我们把关于x 的形如a b y x c c =+的一次函数称为“勾股一次函数”;若点351,5P ⎛⎫ ⎪ ⎪⎝⎭在“勾股一次函数”的图象上,且Rt ABC △的面积是10,则c 的值是_________.18.如果直线y=2x+3与直线y=3x ﹣2b 的交点在y 轴上,那么b 的值为___.19.函数1y x=-的定义域是______.20.直线y =12x ﹣1向上平移m 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y =12x+3,则m =_____. 21.已知一次函数12y kx k =-(k 是常数)和21y x =-+.(1)无论k 取何值,12y kx k =-(k 是常数)的图像都经过同一个点,则这个点的坐标是_______;(2)若无论x 取何值,12y y >,则k 的值是_______.22.已知直线()0y kx b k =+≠过()1,0和()0,2-,则关于x 的不等式0kx b +<的解集是______.23.在计算机编程中有这样一个数字程序:对于二个数a ,b 用min{,}a b 表示这两个数中较小的数.例如:min{1,2}1-=-,则min{1,22}x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4.如图,在ABC 中90ACB ∠=︒,AC BC =,BC 与y 轴交于D 点,点C 的坐标为()2,0-,点A 的坐标为()6,3-,则D 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25.若()11,A x y ,()22,B x y 是一次函数(1)2y a x =-+图像上的不同的两个点,当12x x >时,12y y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6.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某工厂响应号召,积极向疫情比较严重的甲地区捐赠口罩、消毒液等医疗物资,在工厂装运完物资准备前往甲地的A 车与在甲地卸完货准备返回工厂的B 车同时出发,分别以各自的速度匀速驶向目的地,出发6小时时A 车接到工厂的电话,需要掉头到乙处带上部分检验文件(工厂、甲地、乙在同一直线上且乙在工厂与甲地之间),于是,A 车掉头以原速前往乙处,拿到文件后,A 车加快速度迅速往甲地驶去,此时,A 车速度比B 车快32千米/小时,A 车掉头和拿文件的时间忽略不计,如图是两车之间的距离y (千米)与B 车出发的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则当A 车到达甲地时,B 车离工厂还有_____千米.三、解答题27.每年“双11"天猫商城都会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进行促销,今年,王阿姨的“双11“到来之前准备在两家天期店铺中选择一家购买原价均为1000元/条的被子2条和原价均为600元/个的颈椎枕若干个,已如网家店铺在活动明间分别给子以下优惠:A 店铺:"双11"当天购实所有商品可以享受8折优惠:B 店铺:买2条被子,赠送1个预椎枕、同时“双11"当天下单,还可立减160元;设购买颈椎枕x (个),若王阿姨在“双11"当天下单,A ,B 两个店铺优惠后所付金额分别为y A (元)、y B (元).(1)试分别表示y A 、y B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王阿姨准备在”双11"当天购买4个颈椎枕,通过计算说明在哪家店铺购买更省钱? 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l 1y kx b =+经过(),0A a ,()0,B b 两点,且a 、b 满足2(4)20a b -+-=过点B 作//BP x 轴,交直线22:l y x =于点P ,连接PA .(1)求直线AB 的表达式;(2)求ABP △的面积:(3)在直线2l 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BPQ BPA S S =△△?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己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kx b =+经过点(3-,4-),(6,2),且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1)确定直线y kx b =+的表达式:(2)求A 、B 两点的坐标;(3)求AOB 的面积;(4)过AOB 的顶点B 的一条直线把AOB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这条直线表达式.30.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1,2)和(1,6)-.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与y 轴交于点B ,求ABO S 的值.。
无锡滨湖区梅梁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小明和小华同时从小华家出发到球场去.小华先到并停留了8分钟,发现东西忘在了家里,于是沿原路以同样的速度回家去取.已知小明的速度为180米/分,他们各自距离小华家的路程y (米)与出发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到达球场时小华离球场3150米B .小华家距离球场3500米C .小华到家时小明已经在球场待了8分钟D .整个过程一共耗时30分钟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3),AB ⊥x 轴,AC ⊥y 轴,D 是OB 的中点.E 是OC 上的一点,当△ADE 的周长最小时,点E 的坐标是( )A .(0,43)B .(0,1)C .(0,103)D .(0,2) 3.如图,A 、M 、N 三点坐标分别为A (0,1),M (3,4),N (5,6),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y 轴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上移动,且过点P 的直线l :y=-x+b 也随之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若点M 、N 分别位于l 的异侧,则t 的取值范围是( )A .611t <<B .510t <<C .610t <<D .511t <<4.甲、乙两汽车从A 城出发前往B 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 城的距离y 与时间t 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 ,B 两城相距300kmB .行程中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3∶5C .乙车于7:20追上甲车D .9:00时,甲、乙两车相距60km 5.关于一次函数2y x b =-+(b 为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B .当4b =时,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4C .图象一定过第一、三象限D .与直线32y x =-相交于第四象限内一点 6.甲,乙两车分别从A ,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车出发2h 后休息,当两车相遇时,两车立即按原速度继续向目的地行驶.设甲车行驶的时间为x (h ), 甲,乙两车到B 地的距离分别为y 1(km ), y 2(km ), y 1, y 2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下列结论:①甲车的速度是45a km /h ;②乙车休息了0.5h ;③两车相距a km 时,甲车行驶了53h .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 7.已知点()11,P y -、点()23,Q y 在一次函数(21)2y m x =-+的图像上,且12y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2m <B .12m >C .m 1≥D .1m <8.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42313312x y a x y a +=+⎧⎪⎨-=+⎪⎩的解为非负数,且a 使得一次函数(1)3y a x a =++-图象不过第四象限,那么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a 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9.已知一次函数(6)1y a x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且关于x 的不等式组1()0232113a x x x ⎧-->⎪⎪⎨+⎪+≥⎪⎩恰有 4 个整数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的和为( ) A .9 B .11 C .15 D .1810.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2AC BC ==,AB 的中点为D .以C 为原点,射线CB 为x 轴的正方向,射线CA 为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P 是B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 、DP ,则AP DP +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 ).A .2,03⎛⎫ ⎪⎝⎭B .2,02⎛⎫ ⎪ ⎪⎝⎭C .10,010⎛⎫ ⎪ ⎪⎝⎭D .1,010⎛⎫ ⎪⎝⎭ 11.下列图象中,不可能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px ﹣(p ﹣3)的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12.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 )A .24y x =+B .31y x =-C .31y x =-+D .24y x =-+ 13.对于实数a 、b ,我们定义max {a ,b }表示a 、b 两数中较大的数,如max {2,5}=5, max {3,3}=3.则以x 为自变量的函数y =max {-x +3,2x -1}的最小值为( ). A .-1 B .3 C .43 D .5314.A ,B 两地相距30km ,甲乙两人沿同一条路线从A 地到B 地.如图,反映的是两人行进路程()y km 与行进时间t(h)之间的关系,①甲始终是匀速行进,乙的行进不是匀速的;②乙用了5个小时到达目的地;③乙比甲迟出发0.5小时;④甲在出发5小时后被乙追上.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5.已知,整数x 满足1266,1,24x y x y x -≤≤=+=-+,对任意一个x ,p 都取12,y y 中的大值,则p 的最小值是( )A .4B .1C .2D .-5二、填空题16.正方形111A B C O 、2221A B C C 、3332A B C C ……按如图的方式放置,点1A ,2A ,3A …和点1C ,2C ,3C …分别在直线()0y kx b k =+>和x 轴上,已知点1(1,1)B ,2(3,2)B ,按此规律,则点4B 的坐标是______.17.如图,已知直线l:y =12x ,点A 1(2,0),过点A 1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B 1,以A 1B 1为边,向右侧作正方形A 1B 1C 1A 2,延长A 2C 1交直线l 于点B 2;以A 2B 2为边,向右侧作正方形A 2B 2C 2A 3,延长A 3C 2交直线l 于点B 3;……;按照这个规律进行下去,点B n 的横坐标为______.(结果用含正整数n 的代数式表示)18.A 、B 两地相距480千米,甲车从A 地匀速前往B 地,乙车同时从B 地沿同一公路匀速前往A 地.甲车出发30分钟时发现自己有物件落在A 地,于是立即掉头以原速返回取件,取件后立即掉头以原速继续匀速前行(掉头和取件时间忽略不计),两车之间相距的路程(km)y 与甲车出发时间(h)t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当甲车到达B 地时,乙车离A 地的路程为______千米.19.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直线1y x =-+平行,且经过点(8,2),那么b 的值是________.20.甲,乙两人都要从A 仓库运送货物到B 仓库.甲从A 仓库出发匀速行驶,1小时后乙也从A 仓库出发沿同一线路匀速行驶,当乙先到达B 仓库送完货物后(不考虑货物交接的时间)立刻以原速一半的速度返回并在途中与甲第二次相遇.设甲行驶的时间为()h x ,甲和乙之间的距离为()km y 与甲出发的时间x 的函数关系式如图所示.则甲与乙第二次相遇时到A 仓库的距离为______km .21.已知y =kx+b ,当﹣1≤x≤4时,3≤y≤6,则k ,b 的值分别是_____.22.已知y 是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当1x =-时,2y =,则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23.已知直线22y x =-与x 轴交于A ,与y 轴交于B ,若点C 是坐标轴上的一点,且AC AB =,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24.如图,直线(0)y kx b k =+≠经过(1,2)A --和(3,0)B -两点,则关于x 的不等式组10x kx b +<+<的解是____________.25.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经过点)(2,5A -,点M 在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上,点)(3,0B ,且10ABM S =△,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_.2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A 为坐标原点,AB 和AD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E 是BC 边的中点,过点A 的直线y kx =交线段DC 于点F ,连接EF ,若AF 平分DFE ∠,则k 的值为_________.三、解答题27.已知点(2,﹣4)在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上.(1)求k 的值;(2)若点(﹣1,m )也在此函数y =kx 的图象上,试求m 的值.28.某水果超市营销员的个人收入与他每月的销售量成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下,请你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求营销员的个人收入y (元)与营销员每月销售量x (千克)(0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营销员佳妮想得到收入1600元,她应销售水果多少千克?29.快车与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匀速而行,快车到达乙地后停留0.5h ,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快车比慢车晚0.5h 到达甲地.快慢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km y 与所用的时间()h x 的关系如图所示.(1)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为________km ;快车的速度为________km/h ;慢车的速度为_________km/h;(2)出发________h,快慢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相等;(3)快慢两车出发________h相距250km.30.去年我县某学校计划租用6辆客车送240名师生到县学生实训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现有甲、乙两种客车,它们的载客量和租金如下表.设租用甲种客车x辆,租车总费用为y元.(2)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选择怎样的租车方案所需的费用最低?最低费用多少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培优训练(无答案)-word文档

第五讲《一次函数》培优资料(1)2019.5.25专题一: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1.对于一次函数y = kx + k -1(k ?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0 < k <1 时,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B.当k > 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C.当k <1 时,函数图象一定交于y 轴的负半轴D.函数图象一定经过点(-1, -2)2.对任意实数k,直线y=kx+(2k+1)恒过一定点,该定点的坐标是.3.直线y=kx+b 经过点(2,﹣4),且当3≤x≤6 时,y 的最大值为8 则k+b 的值为.4.两个一次函数y=ax+b与y=bx+a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5.如图,函数y=mx﹣4m(m 是常数,且m≠0)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M、N,线段MN 上两点A、B(点B 在点A 的右侧),作AA1 ⊥x 轴,BB1⊥x 轴,且垂足分别为A1,B1,若OA1+OB1>4,则△OA1A 的面积S1 与△OB1B 的面积S2 的大小关系是()A.S1>S2 B.S1=S2 C.S1<S2 D.不确定的6.已知直线y =- n x +n +11n +1(n 为正整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 n,则S1+S2+S3+…+S2019=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2x+12 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A、B 两点,过点A 的直线交y 正半轴于点M,且点M 为线段OB 的中点.(1)求直线AM 的函数解析式.=S△AOM,请直接写出点P (2)试在直线AM 上找一点P,使得S△ABP的坐标.8.点C 在直线AM 上,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D,使以A、O、C、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专题二:重要公式和结论1.直线y=kx+b过点(x1,y1),(x2,y2),若x1﹣x2=1,y1﹣y2=﹣2,则k 的值为.2.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2 0),B(0,1),则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且A(4,0)、B(6,2)、M(4,3).在平面内有一条过点M 的直线将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请写出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4.如图,点A的坐标为(﹣2,0),点B在直线上运动,当点B 的坐标是时,线段AB 最短,最短距离为.5.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0,2),(3,4),点P为x轴上的一点,若点B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B′恰好落在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6.对于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P1(x1,y1),P2(x2,y2),我们把|x1﹣x2|+|y1﹣y2|叫做P1、P2 两点间的“转角距离”,记作d(P1,P1).(1)令P0(3,﹣4),O为坐标原点,则d(O,P0)=;(2)已知O 为坐标原点,动点P(x,y)满足d(O,P)=2,请写出x 与y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并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所组成的图形;7.设P0(x0,y0)是一个定点,Q(x,y)是直线y=ax+b 上的动点,我们把d(P0,Q)的最小值叫做P0到直线y=ax+b的“转角距离”.若P(a,﹣2)到直线y=x+4 的“转角距离”为10,求a 的值.专题三:直线与x轴正方向夹角和k的关系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2.如图,已知A点坐标为(5,0),直线y=kx+b(b>0)与y轴交于点B,∠BCA=60°,连接AB,∠α=105°,则直线y=kx+b 的表达式为.3.如图,点A 的坐标为(﹣2,0),点B 在直线y=x 上运动,当线段AB 长最短时点B 的坐标为.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 = 3 x ,直线l2:y =3x ,在3直线l1 上取一点B,使OB=1,以点B 为对称中心,作点O 的对称点B1,过点B1 作B1A1∥l2,交x 轴于点A1,作B1C1∥x 轴,交直线l2 于点C1,得到四边形OA1B1C1;再以点B1 为对称中心,作O 点的对称点B2,过点B2 作B2A2∥l2,交x 轴于点A2,作B2C2∥x 轴,交直线l2 于点C2,得到四边形OA2B2C2;…;按此规律作下去,则四边形OA n B n C n的面积是.5.已知,直线x+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ABC,∠BAC=90°,且点P(1,a 为坐标系中的一个动点.= ;(1)则三角形ABC 的面积S△ABC点C 的坐标为;(2)证明不论 a 取任何实数,△BOP 的面积是一个常数;(3)要使得△ABC 和△ABP 的面积相等,求实数a 的值.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分别交x 轴、y 轴于A、B 两点,点A 的坐标为(1,0)∠ABO=30°,过点B 的直线y= x+m 与x 轴交于点C.(1)求直线l 的解析式及点C 的坐标.7.点D 在x 轴上从点C 向点A 以每秒1 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0<t<4),过点D 分别作DE∥AB,DF∥BC,交BC、AB 于点E、F,连接EF,点G 为EF 的中点.①判断四边形DEBF 的形状并证明;②求出t 为何值时线段DG 的长最短.8.点P 是y 轴上的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A、B、P、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Q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第五讲《一次函数》培优资料(2)2019.6.1专题四:一次函数与几何变换1. ( 1 )直线y = 2x +1 向下平移 3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是.( 2 )直线y = 2x +1 向右平移 3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是.2.如图,已知点 C 为直线y =x 上在第一象限内一点,直线y = 2x +1 交y轴于点A,交x 轴于B,将直线AB 沿射线OC 方向平移3 2 个单位,则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ACBO x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1,1),B (3,1),C(2,2),当直线与△ABC 有交点时,b 的取值范围是.4.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已知点A(-2,3)、B(4,5),直线y=kx+1(k≠0 与线段AB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5.将函数y=2x+b(b 为常数)的图象位于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至其上方后,所得的折线是函数y=﹣|2x+b|(b 为常数)的图象.若该图象在直线y=2 下方的点的横坐标x 满足0<x<3,则b 的取值范围为.6.如图,函数y=﹣2x+2 的图象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B 两点,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C,则直线AC的函数解析式是.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A,C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B 在第一象限,直线y=x+1 交y 轴于点D,且点D 为CO 中点,将直线绕点D 顺时针旋转15°经过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8.如图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AB∥x 轴,AB=6,点A 的坐标为(1,﹣4),点D的坐标为(﹣3,4),点B在第四象限,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 边上的一个动点.(1)若点P 在边BC 上,PD=CD,求点P 的坐标.(2)若点P 在边AB,AD 上,点P 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Q 落在直线解:(1)∵CD=6,∴点P 与点C 重合,∴点P 坐标为(3,4).(2)①当点P 在边AD 上时,∵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2x﹣2,设P(a,﹣2a﹣2),且﹣3≤a≤1,若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Q1(a,2a+2)在直线y=x﹣1 上,∴2a+2=a﹣1,解得a=﹣3,此时P(﹣3,4).若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Q3(﹣a,﹣2a﹣2)在直线y=x﹣1 上时,∴﹣2a﹣2=﹣a﹣1,解得a=﹣1,此时P(﹣1,0)②当点P 在边AB 上时,设P(a,﹣4)且1≤a≤7,若等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Q2(a,4)在直线y=x﹣1 上,∴4=a﹣1,解得a=5,此时P(5,﹣4),若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Q4(﹣a,﹣4)在直线y=x﹣1 上,∴﹣4=﹣a﹣1,解得a=3,此时P(3,﹣4),综上所述,点P 的坐标为(﹣3,4)或(﹣1,0)或(5,﹣4)或(3,﹣4).9.若点P 在边AB,AD,CD 上,点G 是AD 与y 轴的交点,如图2,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PM,过点G 作x 轴的平行线GM,它们相交于点M,将△PGM 沿直线PG 翻折,当点M 的对应点落在坐标轴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3)①如图1 中,当点P 在线段CD 上时,设P(m,4).在Rt△PNM′中,∵PM=PM′=6,PN=4,∴NM′==2,在Rt△OGM′中,∵OG2+OM′2=GM′2,∴22+(2+m)2=m2,解得,∴P(﹣,4)根据对称性可知,P(,4)也满足条件.②如图 2 中,当点 P 在AB 上时,易知四边形 PMGM ′是正方形,边 长为 2,此时 P (2,﹣4).③如图 3 中,当点 P 在线段 AD 上时,设 AD 交 x 轴于 R .易证∠M ′RG= ∠M ′GR ,推出 M ′R=M ′G=GM ,设 M ′R=M ′G=GM=x .∵直线 AD 的解析式为 y=﹣2x ﹣2,∴R (﹣1,0),在Rt △OGM ′中,有 x 2=22+(x ﹣1)2,解得 x= ,∴P (﹣,3).点P 坐标为(2,﹣4)或(﹣,3)或(﹣,4)或(,4)10.如图,直线l1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B 两点,直线l2 与直线l1关于x 轴对称,已知直线l1 的解析式为y=x+3,(1)求直线l2 的解析式;y=﹣x﹣3(2)过A 点在△ABC 的外部作一条直线l3,过点B 作BE⊥l3 于E,过点C 作CF⊥l3 于F,请画出图形并求证:BE+CF=EF;(2)如图.BE+CF=EF.∵直线l2 与直线l1 关于x 轴对称,∴AB=AC,∵l1 与l2 为象限平分线的平行线,∴△OAC 与△OA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BA=∠FAC,∵BE⊥l3,CF⊥l3∴∠BEA=∠AFC=90°∴△BEA≌△AFC∴BE=AF,EA=FC,∴BE+CF=AF+EA=EF;(3)△ABC 沿y 轴向下平移,AB 边交x 轴于点P,过P 点的直线与AC 边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与y 轴相交于点M,且BP=CQ,在△ABC 平移的过程中,①OM 为定值;②MC 为定值.在这两个结论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3)①对,OM=3过Q 点作QH⊥y 轴于H,直线l2 与直线l1 关于x 轴对称∵∠POB=∠QHC=90°,BP=CQ,又∵AB=AC,∴∠ABO=∠ACB=∠HCQ,则△QCH≌△PBO(AAS),∴QH=PO=OB=CH∴△QHM≌△POM ∴HM=OM∴OM=BC﹣(OB+CM)=BC﹣(CH+CM)=BC﹣OM∴OM= BC=3.例1对于坐标平面内的点,现将该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的单位,这种点的运动称为点A的斜平移,如点P(2,3)经1 次斜平移后的点的坐标为(3,5),已知点A 的坐标为(1,0).(1)分别写出点A经1次,2次斜平移后得到的点的坐标.(2)如图,点M是直线l上的一点,点A关于点M的对称点的点B,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轴为点C.①若A. B. 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判断△ABC是否是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②若点B由点A经n次斜平移后得到,且点C 的坐标为(7,6),求出点B的坐标及n的值.例2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OC的顶点在原点.(1)如图,若点C 的坐标为(-1,3),求A点坐标;(2)如图,点F 在AC 上,AB 交x 轴于点E。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苏州园林作业

阅读理解创新练
▲13.(考点: 说明顺序及作用)简要分析第③段介绍泰伯殿大 殿中楹时,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其作用是什么?
空间顺序,先介绍大殿中楹的“至德无上”匾,再介绍 两旁的楹联。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有序地介绍事物。
20.请你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 事物,如钢笔、名著、建筑等,100字左右。
这些黄澄澄的、圆溜溜的橘子摸上去软软的,就像一 个个小皮球。远远看去,又似一个个小灯笼。橘子,虽然 没有草莓的漂亮外衣,没有葡萄的诱人色泽,没有苹果的 光滑皮肤,但是它的样子同样也让人喜欢。
人教全国八年级上
第五单元
第19课 苏州园林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基础运用创新练
一、基础扫描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正确并且句中没有错别字的 一项是( D )
A.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xuān) 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zhào)的配合,讲 究花草树木的应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三、素养新题练 7.【学科素养·语言构建】“创建文明城市,共享美好生
活。”文明创建,人人有责。我们应该响应号召,积 极参与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基础运用创新练
(1)【文明礼貌记心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是创建文明 城市的任务之一。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在讲文明方 面应该怎么做?(至少答出四点) 示例:①与人打交道时使用“您”“请”“谢谢”
无锡滨湖区梅梁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力】复习题(含答案)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B.一名普通中学生所受重力约为50N C.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普通住宅楼一层楼的高度约为4.5m2.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
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10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g取10N/kg,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1.0N 和2.0N B.3.0N 和 1.0N C.3.0N 和 2.0N D.2.0N 和 3.0N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受重力的作用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物体上最重的点就是重心D.只要物体质量分布均匀,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降低物体的重心,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物体的质量与所受的重力成正比5.“脚踢足球”,脚疼,受力物体是()A.足球B.脚C.人D.地面6.小军同学对正在使用的物理课本做了如下一些估测,其中最准确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50cm B.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C.物理课本大约重4N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l000g7.下列关于测量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时,为了便于视线平行读数,可适当举起量筒B.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与零刻度线对齐才能测量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D.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分度盘指针在中央红线附近等幅摆动,说明已经平衡8.下面对一些数据的估计正确的是()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5kg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0NC.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5mD.正常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是10s9.小明完成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后,总结了一些注意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牙膏盒必须竖直放置B.小瓶盖和牙膏盒不可接触C.在橡皮筋自然长度的位置标“0”刻度线D.可用逐个添加相同砝码的方法标注刻度10.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弹力工作的是()A.运动员撑竿跳高B.用重垂线查看墙面是否竖直C.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D.箭被拉开的弓射出去1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用手提水桶时,手对水桶施加了力,水桶对手也施加了力的作用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属于弹力12.如图所示,是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天宫一号中可以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B.宇航员在天宫一号中受到的重力与地球上相同C.太空中一片漆黑,说明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在太空中可以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13.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约为 500 N 的是()A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B .一瓶矿泉水C .一辆小汽车D .一名初中学生14.小明测量某种液体密度ρ液的主要实验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为G 1;②将该烧杯加满水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 2;③将该烧杯加满被测液体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重为G 3。
人教版初中数学培优系列八年级下册之第19章一次函数题目和详解(40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培优系列八年级下册之第19章一次函数题目和详解(40题)重要说明:1、本资料系本人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力求每一道题目代表一种题型或一种思维,力求穷尽本章所有相关知识的培优,内容主要立足于课程标准,少部分奥赛内容,掌握此培优系列内容则中考无忧,同时具备参加重点高中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的能力。
2、本资料仅供优生(百分制下得分80分以上学生)使用,其余学生不得使用,每道题目后面附有详细解答及点评,学生至少做两遍资料方能理解其中真谛和得到能力提升。
3、本资料主要根据人教版教材编写,其它版本的教材都是在国家同一个课程标准下编写的,只是编排顺序不同,因此该内容也适用于其它版本的教材的对应章节。
4、编者简介:杨小云,男,1998年任教至今。
初中一线数学和物理教师,同时一直担任班主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编有《人教版初中数学培优系列》和《人教版初中物理培优系列》,值得你收藏并推荐给好友。
一.选择题(共11小题)1.下列函数中,与y=|x|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A.y=B.y=C.y=D.y=2.下图中,能表示一次函数y=mx+n与正比例函数y=mnx(m,n为常数,且mn≠0)的大致图象的是()A.B.C.D.3.已知四条直线y=kx﹣3,y=﹣1,y=3和x=1所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12,则k的值为()A.1或2 B.1或﹣2 C.﹣1或2 D.﹣1或﹣24.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如图的方式放置.点A1,A2,A3,…和点C1,C2,C3,…分别在直线y=x+1和x轴上,则点A6的坐标是()A.(63,64)B.(63,32)C.(32,33)D.(31,32)5.明明和亮亮都在同一直道A、B两地间做匀速往返走锻炼.明明的速度小于亮亮的速度(忽略掉头等时间).明明从A地出发,同时亮亮从B地出发.图中的折线段表示从开始到第二次相遇止,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行走时间x(分)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则()A.明明的速度是80米/分B.第二次相遇时距离B地800米C.出发25分时两人第一次相遇D.出发35分时两人相距2000米6.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匀速驶向B地.甲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1h后,乙车才沿相同路线行驶.乙车先到达B地并停留1h后,再以原速按原路返回,直至与甲车相遇.在此过程中,两车之间的距离y(km)与乙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乙车的速度是120km/h;②m=160;③点H的坐标是(7,80);④n=7.5.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4个 B.3个 C.2个 D.1个7.若直线l1经过点(0,4),l2经过点(3,2),且l1与l2关于x轴对称,则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A.(﹣2,0)B.(2,0) C.(﹣6,0)D.(6,0)8.将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位于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至其上方后,所得的折线是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若该图象在直线y=2下方的点的横坐标x满足0<x<3,则b的取值范围为()A.﹣4≤b≤﹣2 B.﹣6≤b≤2 C.﹣4≤b≤2 D.﹣8≤b≤﹣29.如图1,在矩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D→A方向运动至点A处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为()A.20 B.10 C.30 D.不能确定10.如图,小亮在操场上玩,一段时间内沿M﹣A﹣B﹣M的路径匀速散步,能近似刻画小亮到出发点M的距离y与时间x之间关系的函数图象是()A.B.C. D.11.甲、乙两人沿同一方向去B地,途中都使用两种不同的速度v1,v2(v1<v2).甲一半路程使用速度v1,另一半路程使用速度v2,乙一半时间使用速度v1,另一半时间使用速度v2,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及关系,有下面图中4个不同的图示分析(其中横轴t表示时间,纵轴S表示路程),其中正确的图示分析为()A.(1)B.(3)C.(1)或(4)D.(1)或(2)二.填空题(共10小题)12.如果y﹣3与x+2成正比例,且当x=﹣1时,y=2.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13.已知一次函数y=(2m﹣1)x+1的图象上两点A(x1,y1),B(x2,y2),当x1<x2时,有y1<y2,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14.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为1,则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15.已知一次函数y=2x﹣a与y=3x+b的图象交于x轴上原点外一点,则=.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0)到动点P(x,x+2)的最短距离是.17.已知直线y=x+(n为正整数)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 n,则S1+S2+S3+…S n=.18.如图,已知直线l:,过点M(2,0)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N,过点N 作直线l的垂线交x轴于点M1;过点M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N1,过点N1作直线l 的垂线交x轴于点M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M6的坐标为.19.如图,直线y=﹣x+1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将线段OA分成n等份,分点,过每个分点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AB于点T1,T2,T3,…,分别为P1,P2,P3,…,P n﹣1T n﹣1,用S1,S2,S3,…,S n﹣1分别表示Rt△T1OP1,Rt△T2P1P2,…,Rt△T n﹣1P n﹣2P n﹣1的面积,则S1+S2+S3+…+S n=.﹣1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经过原点,且与y轴正半轴所夹的锐角为60°,过点A(0,1)作y轴的垂线l于点B,过点B1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1,以A1B、BA为邻边作▱ABA1C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1,过点B1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2,以A2B1、B1A1为邻边作▱A1B1A2C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C2017的坐标是.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1(2,2)在直线y=x上,过点A1作A1B1∥y轴,交直线y=x于点B1,以A1为直角顶点,A1B1为直角边,在A1B1的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1B1C1;再过点C1作A2B2∥y轴,分别交直线y=x和y=x于A2,B2两点,以A2为直角顶点,A2B2为直角边,在A2B2的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2B2C2…,按此规律进行下去,点C1的横坐标为,点C2的横坐标为,点C n的横坐标为.(用含n的式子表示,n为正整数)三.解答题(共19小题)22.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x≤6,相应的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5≤y≤﹣2,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1)若底边长为xcm,腰长为ycm,写出y与x的关系式,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若腰长为xcm,底边长为ycm,写出y与x的关系式,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4.已知函数y=(2m+1)x+m﹣3(1)若函数图象经过原点,求m的值;(2)若函数图象在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0,﹣2),求m的值;(3)若函数的图象平行直线y=3x﹣3,求m的值;(4)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且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取值范围.25.已知一次函数y=kx+2b+4的图象经过点(﹣1,﹣3),k满足等式|k﹣3|﹣4=0,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26.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过P(1,4),Q(4,1)两点,且与x轴交于A点.(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POQ的面积;(3)已知点M在x轴上,若使MP+MQ的值最小,求点M的坐标及MP+MQ的最小值.27.如图,直线AB:y=﹣x﹣b分别与x、y轴交于A(6,0)、B两点,过点B的直线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C,且OB:OC=3:1.(1)求点B的坐标;(2)求直线BC的函数关系式;(3)若点P(m,2)在△ABC的内部,求m的取值范围.2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y=﹣x+b交y轴于点A(0,4),交x轴于点B.(1)求直线AB的表达式和点B的坐标;(2)直线l垂直平分OB交AB于点D,交x轴于点E,点P是直线l上一动点,且在点D的上方,设点P的纵坐标为n.①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ABP的面积;②当S=8时,求点P的坐标;△ABP③在②的条件下,以PB为斜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腰直角△PBC,求点C的坐标.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直线l:x=1,点A(2,0),点E,点F,点M都在直线l上,且点E和点F关于点M对称,直线EA与直线OF交于点P.(Ⅰ)若点M的坐标为(1,﹣1),①当点F的坐标为(1,1)时,如图,求点P的坐标;②当点F为直线l上的动点时,记点P(x,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Ⅱ)若点M(1,m),点F(1,t),其中t≠0,过点P作PQ⊥l于点Q,当OQ=PQ 时,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m.30.如图①,我们在“格点”直角坐标系上可以看到,要求AB或CD的长度,可以转化为求Rt△ABC或Rt△DEF的斜边长.例如:从坐标系中发现:D(﹣7,3),E(4,﹣3),所以DF=|5﹣(﹣3)|=8,EF=|4﹣(﹣7)|=11,所以由勾股定理可得:.(1)在图①中请用上面的方法求线段AB的长:AB=;(2)在图②中:设A(x1,y1),B(x2,y2),试用x1,x2,y1,y2表示:AC=,BC=,AB=;(3)试用(2)中得出的结论解决如下题目:已知:A(2,1),B(4,3);①直线AB与x轴交于点D,求线段BD的长;②C为坐标轴上的点,且使得△ABC是以AB为边的等腰三角形,请求出C点的坐标.31.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依次有A、B、C三地,甲、乙两车同时从B地出发,匀速驶往C 地.乙车直接驶往C地,甲车先到A地取一物件后立即调转方向追赶乙车(甲车取物件的时间忽略不计).已知两车间距离y(km)与甲车行驶时间x(h)的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1)求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填空:A、C两地的距离是:,图中的t=(3)在图2中,画出两车离B地距离y(km)与各自行驶时间x(h)的关系图象,并求两车与B地距离相等时行驶的时间.32.甲船从A港出发顺流匀速驶向B港,行至某处,发现船上一救生圈不知何时落入水中,立刻原路返回,找到救生圈后,继续顺流驶向B港.乙船从B港出发逆流匀速驶向A港.已知救生圈漂流的速度和水流速度相同;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相同.甲、乙两船到A港的距离y1、y2(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写出乙船在逆流中行驶的速度;(2)求甲船在逆流中行驶的路程;(3)求甲船到A港的距离y1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求救生圈落入水中时,甲船到A港的距离.33.文美书店决定用不多于20000元购进甲乙两种图书共1200本进行销售.甲、乙两种图书的进价分别为每本20元、14元,甲种图书每本的售价是乙种图书每本售价的1.4倍,若用1680元在文美书店可购买甲种图书的本数比用1400元购买乙种图书的本数少10本.(1)甲乙两种图书的售价分别为每本多少元?(2)书店为了让利读者,决定甲种图书售价每本降低3元,乙种图书售价每本降低2元,问书店应如何进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购进的两种图书全部销售完.)34.某年5月,我国南方某省A、B两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1.5万人被迫转移,邻近县市C、D获知A、B两市分别急需救灾物资200吨和300吨的消息后,决定调运物资支援灾区.已知C市有救灾物资240吨,D市有救灾物资260吨,现将这些救灾物资全部调往A、B两市.已知从C市运往A、B两市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D市运往往A、B两市的费用别为每吨15元和30元,设从D市运往B市的救灾物资为x吨.(1)请填写下表(2)设C、D两市的总运费为w元,求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经过抢修,从D市到B市的路况得到了改善,缩短了运输时间,运费每吨减少m 元(m>0),其余路线运费不变.若C、D两市的总运费的最小值不小于10320元,求m的取值范围.35.甲、乙两家体育用品商店出售同样的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乒乓球拍每付定价20元,乒乓球每盒定价5元.现两家商店搞促销活动.甲店:每买一付球拍赠一盒乒乓球;乙店:按定价的9折优惠.某班级需购球拍4付,乒乓球若干盒(不少于4盒).(1)设购买乒乓球盒数为x(盒),在甲店购买的付款数为y(元),在乙店购买的付甲(元),分别写出在两家商店购买的付款数与乒乓球盒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款数为y乙(2)就乒乓球盒数讨论去哪家商店买合算?36.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某市政部门招标一工程队负责在山脚下修建一座水库的土方施工任务.该工程队有A,B两种型号的挖掘机,已知3台A型和5台B型挖掘机同时施工一小时挖土165立方米;4台A型和7台B型挖掘机同时施工一小时挖土225立方米.每台A型挖掘机一小时的施工费用为300元,每台B型挖掘机一小时的施工费用为180元.(1)分别求每台A型,B型挖掘机一小时挖土多少立方米?(2)若不同数量的A型和B型挖掘机共12台同时施工4小时,至少完成1080立方米的挖土量,且总费用不超过12960元,问施工时有哪几种调配方案,并指出哪种调配方案的施工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37.日照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对虾养殖产区,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对虾养殖重点区域;贝类产品西施舌是日照特产.沿海某养殖场计划今年养殖无公害标准化对虾和西施舌,由于受养殖水面的制约,这两个品种的苗种的总投放量只有50吨.根据经验测算,这两个品种的种苗每投放一吨的先期投资、养殖期间的投资以及产值如下表:(单位:千元/吨)养殖场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先期投资不超过360千元,养殖期间的投资不超过290千元.设西施舌种苗的投放量为x吨(1)求x的取值范围;(2)设这两个品种产出后的总产值为y(千元),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x等于多少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8.某食品批发部准备用10000元从厂家购进一批出厂价分别为16元和20元的甲、乙两种酸奶,然后将甲、乙两种酸奶分别加价20%和25%向外销售.如果设购进甲种酸奶为x(箱),全部售出这批酸奶所获销售利润为y(元).(1)求所获销售利润y(元)与x(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市场调查,甲、乙两种酸奶在保质期内销售量都不超过300箱,那么食品批发部怎样进货获利最大,最大销售利润是多少?39.某销售商准备在南充采购一批丝绸,经调查,用10000元采购A型丝绸的件数与用8000元采购B型丝绸的件数相等,一件A型丝绸进价比一件B型丝绸进价多100元.(1)求一件A型、B型丝绸的进价分别为多少元?(2)若销售商购进A型、B型丝绸共50件,其中A型的件数不大于B型的件数,且不少于16件,设购进A型丝绸m件.①求m的取值范围.②已知A型的售价是800元/件,销售成本为2n元/件;B型的售价为600元/件,销售成本为n元/件.如果50≤n≤150,求销售这批丝绸的最大利润w(元)与n(元)的函数关系式(每件销售利润=售价﹣进价﹣销售成本).40.为了节约资源,科学指导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小王向房管部分提出了一个购买商品房的政策性方案.根据这个购房方案:(1)若某三口之家欲购买120平方米的商品房,求其应缴纳的房款;(2)设该家庭购买商品房的人均面积为x平方米,缴纳房款y万元,请求出y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m为常数);(3)若该家庭购买商品房的人均面积为50平方米,缴纳房款为y万元且102<y≤105时,求m的取值范围.人教版初中数学培优系列八年级下册之第19章一次函数题目和详解(40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1.【分析】分别分析四个选项的自变量和函数的取值范围,与y=|x|相同者为正确答案.【解答】解:A、x不能为0,故错误;B、y==|x|,故正确;C、x不能为负数,故错误;D、对应关系不同,故错误.故选:B.【点评】函数的定义:设x和y是两个变量,D是实数集的某个子集,若对于D中的每个值x,变量y按照一定的法则有一个确定的值y与之对应,称变量y为变量x的函数.2.【分析】根据m、n同正,同负,一正一负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解答】解:①当mn>0时,m、n同号,y=mnx过一三象限,同正时,y=mx+n经过一、二、三象限;同负时,过二、三、四象限;②当mn<0时,m、n异号,y=mnx过二四象限,m>0,n<0时,y=mx+n经过一、三、四象限;m<0,n>0时,过一、二、四象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分析】首先根据四条直线的解析式画出示意图,从而发现四边形是梯形,求得梯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再进一步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A(1,3),B(1,﹣1),C(,﹣1),D(,3).显然ABCD是梯形,且梯形的高是4,根据梯形的面积是12,则梯形的上下底的和是6,则有①当k<0时,1﹣+1﹣=6,∴2﹣=6,∴=﹣4,解得k=﹣2;②当k>0时,﹣1+﹣1=6,∴=8,解得k=1.综上所述,则k=﹣2或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用图象法表示函数、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注意此题的两种情况.4.【分析】先根据题意得出以A n为顶点的正方形边长的规律,进而可得出点A6的坐标.【解答】解:∵直线y=x+1,当x=0时,y=1,当y=0时,x=﹣1,∴OA1=1,OD=1,∴∠ODA1=45°,∴∠A2A1B1=45°,∴A2B1=A1B1=1,∴A2为顶点的正方形边长A2C1=2=21,同理得:A3为顶点的正方形边长A3C2=4=22,…,∴顶点为A6的正方形的边长=25=32,∴点A6的纵坐标为32,当y=32时,32=x+1,解得x=31,即点A6的横坐标为31,∴A6的坐标是(31,3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求出以A n为顶点的正方形边长的变化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分析】C、由二者第二次相遇的时间结合两次相遇分别走过的路程,即可得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进而得出C选项错误;A、当x=35时,出现拐点,显然此时亮亮到达A地,利用速度=路程÷时间可求出亮亮的速度及两人的速度和,二者做差后可得出明明的速度,进而得出A选项错误;B、根据第二次相遇时距离B地的距离=明明的速度×第二次相遇的时间﹣A、B两地间的距离,即可求出第二次相遇时距离B地800米,B选项正确;D、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出发35分钟时亮亮到达A地,根据出发35分钟时两人间的距离=明明的速度×出发时间,即可求出出发35分钟时两人间的距离为2100米,D选项错误.【解答】解:∵第一次相遇两人共走了2800米,第二次相遇两人共走了3×2800米,且二者速度不变,∴c=60÷3=20,∴出发20分时两人第一次相遇,C选项错误;亮亮的速度为2800÷35=80(米/分),两人的速度和为2800÷20=140(米/分),明明的速度为140﹣80=60(米/分),A选项错误;第二次相遇时距离B地距离为60×60﹣2800=800(米),B选项正确;出发35分钟时两人间的距离为60×35=2100(米),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观察函数图象,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的正误是解题的关键.6.【分析】根据题意,两车距离为函数,由图象可知两车起始距离为80,从而得到乙车速度,根据图象变化规律和两车运动状态,得到相关未知量.【解答】解:由图象可知,乙出发时,甲乙相距80km,2小时后,乙车追上甲.则说明乙每小时比甲快40km,则乙的速度为120km/h.①正确;由图象第2﹣6小时,乙由相遇点到达B,用时4小时,每小时比甲快40km,则此时甲乙距离4×40=160km,则m=160,②正确;当乙在B休息1h时,甲前进80km,则H点坐标为(7,80),③正确;乙返回时,甲乙相距80km,到两车相遇用时80÷(120+80)=0.4小时,则n=6+1+0.4=7.4,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函数图象为背景,考查双动点条件下,两点距离与运动时间的函数关系,解答时既要注意图象变化趋势,又要关注动点的运动状态.7.【分析】根据对称的性质得出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的对称点,再根据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求出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即可.【解答】解:∵直线l1经过点(0,4),l2经过点(3,2),且l1与l2关于x轴对称,∴两直线相交于x轴上,∵直线l1经过点(0,4),l2经过点(3,2),且l1与l2关于x轴对称,∴直线l1经过点(3,﹣2),l2经过点(0,﹣4),把(0,4)和(3,﹣2)代入直线l1经过的解析式y=kx+b,则,解得:,故直线l1经过的解析式为:y=﹣2x+4,可得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l1与l2与x轴的交点,解得:x=2,即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2,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正确得出l1与l2的交点坐标为l1与l2与x轴的交点是解题关键.8.【分析】先解不等式2x+b<2时,得x<;再求出函数y=2x+b沿x轴翻折后的解析式为y=﹣2x﹣b,解不等式﹣2x﹣b<2,得x>﹣;根据x满足0<x<3,得出﹣=0,=3,进而求出b的取值范围.【解答】解:∵y=2x+b,∴当y<2时,2x+b<2,解得x<;∵函数y=2x+b沿x轴翻折后的解析式为﹣y=2x+b,即y=﹣2x﹣b,∴当y<2时,﹣2x﹣b<2,解得x>﹣;∴﹣<x<,∵x满足0<x<3,∴﹣=0,=3,∴b=﹣2,b=﹣4,∴b的取值范围为﹣4≤b≤﹣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求出函数y=2x+b沿x轴翻折后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9.【分析】本题难点在于应找到面积不变的开始与结束,得到BC,CD的具体值.【解答】解: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运动至点A停止,而当点P运动到点C,D之间时,△ABP的面积不变,函数图象上横轴表示点P运动的路程,x=4时,y开始不变,说明BC=4,x=9时,接着变化,说明CD=9﹣4=5.∴△ABC的面积为=×4×5=1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本题应首先看清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10.【分析】考查点的运动变化后根据几何图形的面积确定函数的图象,图象需分段讨论.【解答】解:分析题意和图象可知:当点M在MA上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点M在半圆上时,y不变,等于半径;当点M在MB上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而D选项中:点M在半圆上运动的时间相对于点M在MB上来说比较短,所以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要能根据几何图形和图形上的数据分析得出所对应的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选出正确的图象.11.【分析】甲一半路程使用速度v1,另一半路程使用速度v2,因为v1<v2,所以走一半路程所用时间大于,同时,乙一半时间使用速度v1,另一半时间使用速度v2,在t1时间里所走的路程小于总路程是一半.【解答】解:根据题意,从A 到B 地,甲用的时间为t 1=+=S , 乙用的时间2121222v v s tt v t v s v st +=+==- 用21t t -分析可得t 1>t 2,即乙比甲先到B 地,进而可排除图(3)、(4);当甲前一半路程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为V 2时,因为v 1<v 2,所以走一半路程所用时间大于,图(2)正确,当甲前一半路程速度为V 2,后一半路程为V 1时,因为v 1<v 2,所以走一半路程所用时间小于,图(1)正确,则图(1)、(2)都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是一道非常好的题目.二.填空题(共10小题)12.【分析】首先设y ﹣3=k (x +2),然后再把x=﹣1时,y=2代入可得k 的值,进而可得函数解析式.【解答】解:设y ﹣3=k (x +2),∵当x=﹣1时,y=2,∴2﹣3=k (﹣1+2),﹣1=k ,∴y ﹣3=﹣(x +2),y=﹣x +1,故答案为:y=﹣x +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般步骤是:(1)先设出函数的一般形式,如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时,先设y=kx +b ;(2)将自变量x的值及与它对应的函数值y的值代入所设的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3)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进而写出函数解析式.13.【分析】先根据x1<x2时,y1<y2,得到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x的比例系数大于0,那么2m﹣1>0,解不等式即可求解.【解答】解:∵当x1<x2时,有y1<y2∴y随x的增大而增大∴2m﹣1>0,∴m>.故答案是:m>.【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当k>0,y随x增大而增大;当k<0时,y将随x的增大而减小.14.【分析】根据题意,画出一次函数y=kx+b的大体图象所在的位置,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该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再将其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k值.【解答】解:根据题意,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S=1,OC=2,△AOC∴1=×OA•OC,∴OA=1;①∴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0,﹣2)、(﹣1,0),∴,解得,k=﹣2,∴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2x﹣2;②同理求得OB=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0,﹣2)、(1,0),,∴k=2,∴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2x﹣2.故答案为:y=2x﹣2或y=﹣2x﹣2;【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注意: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一定满足该函数的关系式,题目比较好,注意要进行分类讨论.15.【分析】可分别用a、b表示出两函数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由于两函数交x轴于同一点,因此它们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相同,可求得a、b的比例关系式,进而可求出的值.【解答】解:在一次函数y=2x﹣a中,令y=0,得到x=,在一次函数y=3x+b中,令y=0,得到x=﹣,由题意得:=﹣,图象交于x轴上原点外一点,则a≠0,且b≠0,可以设=﹣=k,则a=2k,b=﹣3k,代入=﹣2.故填﹣2.【点评】正确理解本题的含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难度不大,注意细心运算即可.16.【分析】先判断P点在函数y=x+2上,过A作直线y=x+2的垂线交直线于点P,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AP的长.【解答】解:∵点P坐标为(x,x+2),∴点P在直线y=x+2上,如图,设直线交x轴于点B,过A作直线的垂线交直线于点P,则AP的长即为最短距离,在y=x+2中,令y=0可知x=﹣2,∴B点坐标为(﹣2,0),又点B在直线y=x+2上,∴∠PBA=45°,∵OA=2,∴AB=4,在Rt△ABP中,则AP=AB•sin45°=4×=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确定出点P所在的直线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17.【分析】令x=0,y=0分别求出与y轴、x轴的交点,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式表示出S n,再利用拆项法整理求解即可.【解答】解:∵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当x=0时,y=,令y=0,则﹣x+=0,解得x=,所以,S n=••=(﹣),所以,S1+S2+S3+…+S n=(﹣+﹣+…+﹣)=(﹣)=×=.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表示出S n,再利用拆项法写成两个数的差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18.【分析】根据直线l的解析式求出∠MON=60°,从而得到∠MNO=∠OM1N=30°,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OM1=22•OM,然后表示出OM6与OM 的关系,再根据点M6在x轴上写出坐标即可.【解答】解:∵直线l:y=x,∴∠MON=60°,∵NM⊥x轴,M1N⊥直线l,∴∠MNO=∠OM1N=90°﹣60°=30°,∴ON=2OM,OM1=2ON=4OM=22•OM,同理,OM2=22•OM1=(22)2•OM,…,OM6=(22)6•OM=212•2=213,所以,点M6的坐标为(213,0).故答案为:(213,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并求出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如图,作T1M⊥OB于M,T2N⊥P1T1.由题意可知:△BT1M≌△T1T2N≌△T n﹣。
蒙城县第五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A。2B。0C。-2D。 ±2
11。根据如图的程序,计算当输入 时,输出的结果 .
12。已知直线y1=2x与直线y2= -2x+4相交于点A。有以下结论:①点A的坐标为A〔1,2);②当x=1时,两个函数值相等;③当x<1时,y1<y2④直线y1=2x与直线y2=2x-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3〕配方.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完全平方公式 , 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
〔4〕用直接开平方式求解.
配方式的关键步骤是配方.配方式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用方式.
2.配方式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 : a2±2ab+b2=〔a±b〕2 , 配方式以直接开平方式为基础.
3.要学会通过观察、比拟、分析去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 以旧引新 , 学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方式 ,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作一个图形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总结轴对称变换的特征.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剪纸图片,供学生欣赏,并请学生交流:如此漂亮的剪纸是如何剪出的呢?
问题1 请学生拿出画有一个简单风筝(如图形状)的半透明纸,把这张纸对折后描图,学生画好后打开对折的纸,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三)例如讲解 , 掌握新知
例 用配方式解以下方程 :
〔1〕x2-4x-1=0; 〔2〕2x2-3x-1=0
解 : 〔1〕移项 , 得x2-4x=1
配方 , 得x2-2×2x+=1+,
即〔x-〕2=开平方 , 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9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吴梅录入)阅读与思考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是从对边、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探讨的,矩形、菱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的特殊性由一个直角所体现,菱形的特殊性是由邻边相等来体现,因此它们除兼有平行四边形的一般性质外,还有特有的性质;反过来,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矩形或菱形,也就需要更多的条件.连对角线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就与特殊三角形联系在一起,所以讨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相关问题时,常用到特殊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法;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在四边形的背景下思考问题,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丰富性质为解题服务,常常是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运用.熟悉以下基本图形:例题与求解【例l】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AE平分∠BAD,交BC于E,∠CAE=15°,那么∠BOE=________.D(“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从发现矩形内含的特殊三角形入手.【例2】下面有四个命题:①一组对边相等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对边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角相等且这一组对角的顶点所连结的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一组对角相等且这一组对角的顶点所连结的对角线被另一条对角线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A.1B. 2C. 3D.4(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解题思路:从四边形边、角、对角线三类元素任意选取两类,任意组合就产生许多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命题,关键在于对假命题能突破正规的、标准位置的图形构造反例否定.【例3】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BD =2,E ,F 分别是边AD ,CD 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E +CF =2.(1)判断△B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设△BEF 的面积为S ,求S 的取值范围.DACB(烟台中考试题)解题思路:对于(1)由数量关系发现图形特征;对于(2),只需求出BE 的取值范围.【例4】如图,设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斜边AB 上任意一点,PE ⊥AC 于点E ,PF ⊥BC 于点F ,PG ⊥EF 于点G ,延长GP 并在春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得PD =PC . 求证:BC ⊥BD ,BC =BD .AB(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解题思路:只需证明△CPB ≌△DPB ,关键是利用特殊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例5】在□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直线BC 于点E ,交直线DC 的延长线于点F .图3图2图1DFC(1)在图1中证明CE =CF ; (2)若∠ABC =90°,G 是EF 的中点(如图2),直接写出∠BDG 的度数; (3)若∠ABC =120°,FG ∥CE ,FG =CE ,分别连结DB ,DG (如图3),求∠BDG 的度数.(北京市中考试题)解题思路:对于(1),由角平分线加平行线的条件可推出图中有3个等腰三角形; 对于(2),用测量的方法可得∠BDG =45°,进而想到等腰直角三角形,连CG ,BD ,只需证明△BGC ≌△DGF ,这对解决(3),有不同的解题思路. 对于(3)【例6】如图,△ABC 中,∠C =90°,点M 在BC 上,且BM =AC,点N 在AC 上,且AN =MC ,AM 与BN 相交于点P . 求证:∠BPM =45°.NMBA(浙江省竞赛试题)解题思路:条件给出的是线段的等量关系,求证的却是角度等式,由于条件中有直角和相等的线段,因此,可想到等腰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平移AN 或AC ,即作ME ⊥AN ,ME =AN ,构造平行四边形.,能力训练A 级1. 如图,□ABCD 中,BE ⊥CD ,BF ⊥AD ,垂足分别为E 、F ,若CE =2,DF =1,∠EBF =60°,则□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第1题A2. 如图,□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且AD ≠CD ,过点O 作OM ⊥AC ,交AD 于点M ,若△CDM 周长为a ,那么□ABCD 的周长为 ________.第2题MB(浙江省中考试题)3. 如图,在Rt △ABC 中,∠B =90°,∠BAC =78°,过C 作CF ∥AB ,连结AF 与BC 相交于G ,若GF =2AC ,则∠BAG 的大小是________.第3题FA(“希望杯”竞赛试题)4. 如图,在菱形ABCD 中,∠B =∠EAF =60°,∠BAE =20°,则∠CEF 的大小是________.第4题ABDC(“希望杯”邀请赛试题)5. 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分别是a ,b ,c ,d ,其中a ,c 为对边,且满足222222a b c d ab cd +++=+,则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A.两组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B. 平行四边形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6.现有以下四个命题:①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③有一个角为直角且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矩形;④菱形的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边长的平方的4倍.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 ①②B.③④C. ③D. ①②③④7.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ADAF 平分∠DAB ,过点C 作CE ⊥BD于E ,延长AF ,EC 交于点H ,下列结论中:①AF =FH ;②BO =BF ;③CA =CH ;④BE =3ED .正确的是( )A. ②③B.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HB(齐齐哈尔中考试题)8. 如图,矩形ABCD 的长为a ,宽为b ,如果12341(S S )2S S ==+,则4S =( )A.38abB.34ab C. 23ab D. 12ab第8题ABE F(“缙云杯”竞赛试题)9. 已知四边形ABCD ,现有条件:①AB ∥DC ;②AB =DC ;③AD ∥BC ;④AD =BC ;⑤∠A =∠C ;⑥∠B =∠D .从中取两个条件加以组合,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有哪几种情形?请具体写出这些组合.(江苏省竞赛试题)10. 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D 、F 分别是BC 、AB 上的点,且CD =BF , 以AD为边作等边△ADE .(1)求证:△ACD ≌△CBF ;(2)当D 在线段BC 上何处时,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且∠DEF =30°,证明你的结论.EACD(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试题)11. 如图,在Rt △ABC 中,AB =AC ,∠A =90°,点D 为BC 上任一点,DF ⊥AC 于F ,DE ⊥AC 于E ,M 为BC 中点,试判断△MEF 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MBCD(河南省中考试题)12. 如图,△ABC 中,AB =3,AC =4,BC =5,△ABD ,△ACE ,△BCF 都是等边三角形,求四边形AEFD 的面积.E(山东省竞赛试题)B 级1. 如图,已知ABCD 是平行四边形,E 在AC 上,AE =2EC ,F 在AB 上,BF =2AF ,如果△BEF 的面积为22cm ,则□ABCD 的面积是________.第1题B(“希望杯”竞赛试题)2. 如图,已知P 为矩形ABCD 内一点,P A =3,PD =4,PC =5,则PB =________.第2题BC(山东省竞赛试题)3.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cm ,BC =8cm ,现将矩形折叠,使B 点与D 点重合,则折痕EF 长为________.第3题FB C(武汉市竞赛试题)4.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8,BC =4,将矩形沿AC 折叠,使点D 落在点D '处,CD '交AB 于点F ,则重叠部分△AFC 的面积为 ________.第4题AB(山东省竞赛试题)5. 如图,在矩形ABCD 中,已知AD =12,AB =5,P 是AD 边上任意一点,PE ⊥BD 于E ,PF ⊥AC 于F ,那么PE +PF 的值为________.第5题C(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6. 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4 cm ,且∠ABC =60°,E 是BC 的中点,P 点在BD 上,则PE+P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第6题EDB(“希望杯”邀请赛试题)7. 如图,△ABC 的周长为24,M 是AB 的中点,MC =MA =5,则△ABC 的面积是( )A. 30B. 24C.16D.12第7题BC(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8. 如图,□ABCD 中,∠ABC =75°,AF ⊥BC 于F ,AF 交BD 于E ,若DE =2AB ,则∠AED 的大小是( ) A. 60° B. 65° C.70° D.75°第8题B9. 如图,已知∠A =∠B ,1AA ,1PP ,1BB 均垂直于11A B ,1AA =17,1PP=16,1BB =20,11A B =12,则AP+PB 的值为( )A. 15B.14C. 13D.12第9题BA1P 1(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10. 如图1,△ABC 是直角三角形,∠C =90°,现将△ABC 补成矩形,使△ABC 的两个顶点为矩形一边的两个端点,第三个顶点落在矩形这一边的对边上,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画出两个:矩形ACBD 和矩形AEFB (如图2).图1图3EDBAB CB解答问题:(1)设图2中矩形ACBD 和矩形AEFB 的面积分别为1S ,2S ,则1S ________2S (填“>”、“=”或“<”).(2)如图3,△ABC 是钝角三角形,按短文中的要求把它补成矩形,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________个,利用图3画出来.(3)如图4,△ABC 是锐角三角形且三边满足BC >AC >AB ,按短文中的要求把它补成矩形,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________个,利用图4画出来.(4)在(3)中所画出的矩形中,哪一个的周长最小?为什么?图4ABC(陕西中考试题)11.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DA ,∠BAD =120°,M 为BC 上一点,N 为CD 上一点.求证:若△AMN 有一个内角等于60°,则△AMN 为等边三角形.12.如图,六边形ABCDEF中,AB∥DE,BC∥EF,CD∥AF,对边之差BC-EF=ED-AB=AF-CD>0.求证:该六边形的各角相等.EB(全俄数学奥林匹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