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 大题突破专题1 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的制度文明【大题突破透析】

【例1】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38题第(2)问

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顾炎武在指出分封制和郡县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对这一观点的评价,主要应从时代背景的角度着眼。明清时期,“郡县之失”的弊端完全暴露。一方面,君主专制登峰造极,“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另一方面,官僚腐败,“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顾炎武从国家和民众利益出发,提出分权的思想切中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这种主张,无疑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揭露了官僚的腐败,具有进步性。当然,这种主张仍然属于传统思想的范畴,尚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参考答案】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例2】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卷第12题第(1)问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来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在希腊文里,“城邦”(polis)之主人叫“公民”(polites),城邦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由公民集体讨论决定。公民担任公职或属公民义务,或属自愿行动,公民和政府之间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同一性。没有公民资格的居民虽然生活于城邦中,但不属于城邦。一般说来,只有纯属本邦血统的成年男子才能成为公民。这样,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和妇女就被排除在公民团体之外。尽管在城邦形成和演进过程中,公民资格也有变化,外邦人不断被吸收和同化于同族人中,血缘关系逐渐变得混杂,但人们仍然以血缘关系的观念来看待公民内部关系,仍然视其为血缘的团体。这是公民团体一方面自我封闭和极端排外,另一方面在公民内部产生对城邦归属感的重要根源。

【参考答案】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

【过关实战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知封建(分封制)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柳宗元对这一制度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对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四中钱穆的观点。

2.围绕中国古代是否属于专制政体,西方学者曾进行了长期的论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摘编自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材料二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

——摘编自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1)利玛窦与孟德斯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请结合作者表达的观点的依据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阐明你的理由。

(3)据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研究,“中国专制说”在欧洲萌生,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这种观点在近代传入中国,短时间之内便被广泛传播。请结合时代背景,简析“中国专制说”在近代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

3. 学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一专题后,王同学结合最近看过的《世界上下五千年》,设计了一道辨析题,让同伴在活动课上加以判断。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的一天,雅典公民甲命令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乙完成农活,自己与妻子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这天的公民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两项决定:第一项是设立雅典最高法院——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第二项是根据“自然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

请指出这段文字表述中的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刮钱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同时产生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等的合法权利并予以法律保护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