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浦东二模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言诗文阅读(40分)

(一)默写(15分)

1.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2.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3.,皆叹惋。(《桃花源记》)4.树木丛

生,。(《观沧海》)5.,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姓名),他被后世称为“”。(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中的“齐鲁”是对泰山的尊称

B.颔联描写了泰山在阴天和晴天不同的景色

C.颈联写出了黄昏时分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尾联重在抒发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欢迎分享!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8.“世家”是(朝代)司马迁所著《》中人物传记的一类,主要记述(A.帝王 B.诸侯 C.人臣 D.平民)之事。(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内容体现不出陈涉、吴广筹划起义的智谋的一项是(3分)A.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D.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诸葛亮传(节选)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①、乐毅②,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注】①管仲(前719-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②乐毅(生卒年不详):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

11.根据要求,完成题目。(4分)

(1)与“徐庶见先主”中“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入朝见威王B.见渔人,乃大惊

C.吾不得而见之矣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与“将军宜枉驾顾之”中“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顾野有卖场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王顾左右而言他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2.徐庶以“卧龙”喻指诸葛亮,意在表明。这个说法与上文“”相呼应。(4分)

13.依据上文中先主的表现,简析其性格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①对鞭炮爱好者来说,尽一切手段制造声响,是欢度节日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放鞭炮迎新春的习俗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除夕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几乎成了辞旧迎新必不可少的仪式。

②鞭炮最早叫作“”,古人焚烧竹竿制造炸裂声,用来驱逐鬼魂、吓跑怪兽,且声响越大效果越好。火药发明以后,竹竿就被取代了。现代人的迷信程度远远低于古人,人们喜欢威力强大的鞭炮带来的巨大的声响,显然已经和驱鬼无关。

③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来表示。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欢迎分享!一般来说,50分贝以下的声音并不会让人感到不适,但突破人类承受极限的声音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在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消费类鞭炮的声音上限是120分贝。但现实情况是,声源处的鞭炮爆炸声常常能达到150分贝以上。分贝是一个几何级增长的单位,150分贝的声音并不是50分贝声音的3倍,而是一百亿倍。医学证明,120分贝的声音便足以致聋,而150分贝的声音是120分贝的一千倍。

④因此,即使是喜欢燃放鞭炮的人,遇到身边突然出现意料之外的鞭炮巨响,也往往难以保持欣赏的态度。

⑤既然如此,为什么鞭炮爱好者还愿意付出高昂的花销,购买这种会让人大受惊吓的玩意儿,并视之为必不可少的节日享受呢?

⑥这与鞭炮爱好者的心理有关。他们在燃放鞭炮之前,虽然知道那是安全的,但在它最终爆炸之前还是会心悬一线,点燃引线和鞭炮爆炸之间的等待期,令人既紧张又兴奋。燃放者因而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更会出现大脑释放多巴胺等生理反应。在等待鞭炮爆炸时感受到的这种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处于有益范围之内。心理学上,通常称之为良性应激反应。

⑦除了等待引线燃烧的时间,还得等待声音传播过来的时间。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何追求听觉效果的鞭炮如此具有吸引力。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光速慢很多,这意味着等待的时间加长了。当鞭炮的威力加大,引线通常会更长,使得燃放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也就是说,鞭炮的噪声越大,燃放者的等待期就会越长,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欢迎分享!自然也就能收获更多的愉悦感了。

⑧不过,燃放鞭炮者和围观者虽然不乏乐趣,不知情者却往往会受到惊吓。幼儿常被巨大的爆炸声吓哭,狗甚至会患上噪声恐惧症。正是出于此原因,很多国家都加强了对鞭炮燃放的管理。(选自陆碌碌作品,有删改)

14.根据第②段中的相关信息,横线上填入最恰当。(2分)

A. 烟花B.鞭炮C.爆竹D.爆炸

15.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是。(3分)

16.根据第⑤—⑦段的内容,提炼出说明内容的要点。(8分)

17.第⑧段中“此原因”指的是。(3分)

18.为上文选择最恰当的标题:。(3分)

A.鞭炮的由来与发展B.鞭炮声中辞旧岁

C.鞭炮噪音的危害D.鞭炮受欢迎的原因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我的善良与他人无关

孙道荣

①暑假里的一天,同事老张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女人。女人先是问路,接着便面露难色地说,自己是来杭州旅游的,可钱包却被人偷了,想向他借点零钱坐车。孩子听了女人的遭遇,不假思索从口袋里掏出钱包,地将几枚硬币递了过去。年轻女人连声道谢,夸他是个善良的好孩子。

②小家伙正准备将钱包放回裤兜里,仿佛又忽然想起了什么,主动问道:“阿姨,你的钱包被偷了,那你到了火车站,怎么买票回家呢?”

③年轻女人马上显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到了火车站再说吧。”

④小家伙迟疑了一下,再次打开钱包,将里面的几十元纸钞也拿了出来,递给女人,说:“阿姨,这是我准备去买书的钱,也给你吧。”

⑤年轻女人显然没想到,这个孩子会主动把钱包里的钱全都拿出来给她。“啊?”她愣了一下,还是地接过了小家伙递来的钱。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