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变形监测:是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变形监测又称变形测量或变形观测。

2.变形监测目的与意义: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验证设计参数;反馈设计施工质量;研究正常的变形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

3.变形的分类:1)全球性变形监测研究:地级移动监测,地级板块运动监测,地球旋转速率变化;2)区域性变形监测研究:地球形变监测,城市地面沉降变形监测;3)工程及局部变形监测研究: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滑坡体,地下开采,开挖引起的变形

4.测绘发展史:1)甚长基线干涉测量2)卫星激光测距3)GNSS 4)卫星重力探测技术(卫星测高,卫星跟踪,卫星重力梯度测量)5)合成空孔径雷达干涉测量6)摄影测量方法7)三维激光扫描仪8)专门测量方法:短距离测量,准直测量,铅直测量,静力液体测量,振动摆动测量,挠度测量,应变测量,倾斜测量;9)常规大地测量:经纬仪测距,全站仪测距,水准仪测量;测量四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

5.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监测方法(技术),物理量(监测内容),现场巡视,环境量监测,位移监测(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挠度监测,裂缝监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监测(传感器),周边监测

变形监测的精度:根据规范,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

6.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及灾害预报的一般过程(主要内容)

(一)变形监测的工程设计;工程概况,目的,精度,周期,工程技术规范,选择监测方法和主要监测内容,监测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埋点(基准点,工作点,监测点)

(二)数据采集及预处理:监测仪器(传感器)――>物联网――>平差方法,小波分析――>(点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剔除误差数据,去噪;差补,拟合;平滑)1几何分析(大小,形态,位置的分析)2物理解释(建模)(1)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x-y;(多元线性回归)x1,x2,x3,->y;(逐步回归分析)(2)灰色系统的分析模型(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数据量少,信息安全情况(大数据)――规律(3)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时间+变形)(4)小波分析(小波+神经网络;小波+模糊数学;小波+建线算法)(5)HHT(振动信息)(四)变形分析的预报和预警,分析及提出防治措施(破坏及不稳定的允许值)

7.监测方案(监测系统)设计:A设计原则:(1)适地制宜地选择监测方案,人工监测与自动监测相结合;(2)监测仪器精度满足要求,可靠性强,牢固性好;(3)监测点不宜过多(监测点成线分布),布点充分考虑变形体结构重垂力方向或最大挠度方向(经验);(4)监测方案要进行优化和比较验证工作,保证监测方案在技术上有保障,经济上可行,数据可靠,符合实际工程需求B变形监测五固定原则:三点固定(基准点,工作点,变形监测点);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固定;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条件和环境一致C监测内容:根据监测需要和目的来确定D仪器和方法选择:符合精度要求;适合周围的环境条件;有足够的量程;光学->机械->电子;静态观测和动态观测相结合(RTK)E精度确定:允许变形值0.1~0.05(1)典型精度1mm(2)特殊工程0.1mm(3)滑坡10――50mmF.变形监测点的分类及每类要求1)基准点:埋设再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外,尽可能长期保存。每个工程一般应建立3个基准点,以便相互校核,确保坐标系统的一致。当确认基准点稳定可靠时,也可以少于3个,应进行定期观测。2)工作点:埋设再被研究对象附近,要求在观测期间保持点位的稳定,其点位由基准点定期监测。3)变形观测点:埋设再建筑物内部,0 变形呢监测点标石埋设后,应在其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稳定期一般不宜少于15天。G.变形监测网a依据变形体大小:参考网,绝对网和相对网,平面网和高程网;b经典(传统)大地测量:GPS网,导线网,边角网H.监测周期与频率I.监测的预警(预报):临界值和允许变形量,单位时间内的允许变形量(规范,规程,工程类比)

8.变形网的设计(导线网,边角网(测边网),测角网,混合网,GPS网)(1)设计网的原则:a是独立控制网;b基准点在变形区外,处在变形网边缘;c网形与变形体形状相适应;d重点部位的精度应高些有一些侧重;e由于边长短,尽可能减少测站点和目标点对中误差;f观测部位上应有强制对中装置(2)与普遍工程测量网的区别:a布网的目的不同;b布网的原则不同;c网的多余观测不同;d网的边长短,精度高(几百米到1km,按国家一、二等精度观测)(3)变形监测网的优化:设计质量标准:精度,灵敏度,可靠性,经济性a精度指标:E(L)=AX,D(L)=σ

02Q=σ02P-1

平差结果:X=(A T PA)A T PL

D XX=σ02Q XX=σ03(A T PA)-1

Q XX 或D XX反映全部精度信息,可称为控制网的精度矩阵。

①整体精度

某些特征:行列式,迹,特征性,奇异值,范数;对非负定阵,用λ值判定(3)

A标准:DXX迹,反应点误差大小,迹最小,网优

D标准:

E标准:

S标准:

C标准:

②局部精度:

特征向量(误差椭圆长半轴)方向:

通过和可得到一些精度指标,单个坐标未知点的精度

③准则矩阵点位精度:

b.可靠性指标:

内可靠性:平差或统计检验发现粗差能力;

外可靠性:指未发现的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①多余观测分量②内部可靠性③外部可靠性

9.变形监测网优化指标:精度,可靠性,灵敏度指标,经济性指标(不同方案测绘的整周预算)

10.优化设计分类:零阶段设计(基准网设计);一阶段设计(结构网设计);二阶段设计(观测值权的分配);三阶段设计(对监测网的优化权配置)

11.变形监测方案编制:(一)编制的原则:1针对不同的工程个项目来选择2监测对象的重要性3应采用先进的技术4观测能连续,可检较5尽量减少仪器数量和监测频率6永久和临时监测衔接性要好7监测不影响工程8根据工程及周围环境确定基准9根据国家行业规范来编制监测方法(二)监测项目的确定: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工程规模及施工技术,工程的周围环境(三)监测方案编制:收集资料,踏勘,编制初稿,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基准,完善方案,报批(四)监测方案应包括内容:工程概况,监测目的和意义,监测项目和测量数量,测点平面图,测点布设剖面图,监测周期与频率确定,仪器设备及选型(性能,技术指标),监测人员情况,监测项目的控制基准,监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监测报告送达的对象及时限,监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五)编制方案的基础资料:工程设计图,地质勘察报告,地形平面图,管线平面图,建筑结构图,地下主体结构,维护及支持结构图,最新仪器信息,相似工程的经验资料,国家规范、规格及协议12大坝综合变形监测系统:在坝面上布设平面监测点;在廊道内布设激光准直系统;在廊道内布设引张线成测小角法;设正垂线,测挠度;沉降观测测沉降(坝顶);基主物理量观测:渗透压,渗流量

13沉降观测方法:精密水准测量、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14.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如何减弱i角误差对沉降观测结果的影响?

误差来源:1)仪器误差:水准仪i角误差;水准尺长与名义尺长不符2)外界环境引起的误差:高压输电线和变电站等强磁场的影响;温度和大气折光影响3)人为引起的误差

方法:减小i角误差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计差,又由于i角误差会受温度等影响,减弱其影响的有效方法是减少仪器受辐射热的影响;若i角误差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则可以采用改变观测程序(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的方法减小i角误差影响。

15.精密三角高程测量

(1)单向观测及精度(4)

(2)中间法及精度(3)对向观测及精度

16.液体静力水准测量误差来源:a.仪器的误差b.温度的影响c.气压差异的影响d.对容器的要求f.对传感器的要求

17.水平位移监测方法:(1)大地测量法:a.三角网的测量法(全站仪)b.精密导线测量法(精密边角导线,精密弦矢导线法)c.交会观测法(2-3个已知点,不易接触观测点)d.GPS(一机多天线监测技术)1)测角交会法

2)测边交会法3)后方交会法

(2)基准线法:a.视准线测量:小角法测量,活动觇牌法测量;b.引张线法测量:有浮托引张线,无浮托引张线;c.垂线测量:正垂线,倒垂线(水平位移,倾斜,挠度);d.激光准直测量(3)专门测量方法:a.测斜仪b.位移计c.裂缝观测计

18.交会法测量方式及注意问题:1)测角交会法:a.交会角最好接近90度(也可在60-120度)b.边长小于300m2)测边交会法:a.交会角60-120度,最好90度;b.测距仔细,以减小测边中误差ma,mb;c.交会边长度a和b力求相等,不宜大于600m3)后方交会法:工作基点和监测点不能在同一个圆周上(危险圆),应至少离开危险圆周半径的20%

19.影响角高程测量精度因素:距离、角度、i角误差、折光系数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几种变形:变形:水平位移、沉降、倾斜。

20.建筑物沉降监测项目:1)基础沉降2)水平位移3)滑坡监测4)裂缝监测5)内部监测。方法:精密水准法、沉降仪量测法、三角高程。建筑物内部监测包括的内容:①内部位移监测②应力/应变监测:应变计(数据融合)③温度监测④地下水位及渗流监测⑤挠度监测⑥裂缝监测等

21.建筑物倾斜监测的方法有哪些?

纵横距投影法:当测定偏距e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采用纵横距投影法;角度前方交会法:当测定偏距e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角度交会法;任意点置镜方向交会法:当建筑物属于非刚体变形,建筑物在施工阶段其楼体上变形点无法置镜时采用;激光垂准法:当需要计算建筑物某轴线的倾斜度时采用。

22.内部监测:(1)监测的部位:分层的沉降观测;分层水平位移观测;界面的观测(2)测斜仪(3)分层沉降仪

23. 挠度观测:(1)定义: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2)观测方法:1)高层建筑—前方交会法2)内部有竖直通道的建筑物—垂直观测法3)电子传感设备

24.裂缝观测:1)裂缝的属性:位置,长度,宽度,深度,错距2)方法:测微器法,测缝计,超声波,探地雷达,勘探波

六光纤监测技术(物联网)

传感器--变形--量化;电流--光(光纤)--量力(传感);设计--数据采集方法--数据预处理及分析

25.滤波:对数据中有用信号进行保留,对干扰信号进行压制或消除的作用,称为滤波。

26.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变形监测数据→检校→数据预处理→变形分析与预报

27.变形监测数据检校:限差检验,参考点稳定分析法,水准闭合差单测站检验,变形趋势一致性分析,变形与变量的关联性分析

28.数据预处理:观测异常值分析的取舍,监测数据平滑,监测数据滤波(连续)周期性变化,监测数据插值和拟合(剔除数据要补齐漏补数据),监测数据去噪,数据的平差处理(测量数据)

29.监测数据的预处理内容及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内容:监测物理量的转换、监测数据的粗差检查、以及系统误差的检验等。

原因:1)监测数据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格式,必须将其转换成我们需要的数据格式2)对任何一个监测系统,其观测数据中或多或少会存在粗差,在变形分析的开始有必要先对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将粗差剔除。

30.监测网数据平差:监测网经典平差(有基准起算数据的平差);秩亏自由网平差(没有起算数据,没有基准点);没有必要起算数据,绝对位置难以确定或难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网,对这种控制网进行平差(秩不是满)

---->间接平差原理(5)

V=AX-L, XTPV=min

法方程:ATPAX=ATPL求未知数X=N-1ATPL,其余平差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