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板栗幼树早果早丰技术

板栗幼树早果早丰技术
种植 1 1 1株
个 主枝 . 不 留中心干 : 主枝超 过 6 0 c m 的在 6 0 c m
处短 截 . 疏 除多余 枝 . 细 弱 枝 做 辅 养 枝 2 - 2 施 肥 3月 上旬 至 4月 上甸 . 利 用春 季 返 浆期 . 趁 墒追 肥 。 每株 幼 树施 2 0 0 g硫 酸钾 型缓 控 释复合 肥 .距 树干 3 0 c m处挖 2个 2 0 c m 的 深 坑施 入 7月 中旬 进行 第 2次追 肥 . 第 2年幼 树 可长 到茎 粗 4 e m 以 上 保证 次年 能 够顺利 进 行 高接
长 )条件 ;③提 高 产量 ,不 拉枝 的树 株 产一 般
烟台果 树2 0 1 5 — 1( 总1 2 9 )
薹 童 友. 交 自 蓖
板栗幼树早果早丰技术
王 秀 良
河 北省 青龙 县安 子岭 乡林 业站 . 0 6 6 5 9 9
板 栗 自然 生长幼 树 结果 晚 , 产 量低 : 盛 果期
1 0 0 -1 20 e m。
1 - 2 栽 植 方法
栽 前要 施 底 肥 . 最 好选 硫 酸钾
型缓 控释 复合 肥 . 因 为板栗 是忌 氯 果树 , S 0 9 2 一 可 以使 土 壤 偏 酸 . 有 利 于锰 的释 放 和 吸 收 树 穴
挖 好后 . 每穴 施 硫 酸钾 型缓 控 释 复合 肥 1 0 0 g . 先 同两铁锹土 .再 放 树苗 .做 到根 与化 肥 不 接 触 防止 烧 根 。栽 植 后 , 及 时定 干 , 干高 一 般 为
根 为 菌根 , 忌在 过于 黏重 、 低洼 易 涝地 建 园 板 栗根 系再 生 能力差 . 栽植 前要 挖 大穴 . 条 状沟最
佳 . 2 5℃以下坡 地 。 最好 用挖 掘 机整地 . 按 水平

板栗幼树早期丰产技术

板栗幼树早期丰产技术

板栗幼树早期丰产技术板栗幼树早期丰产技术1 促进雌花形成的技术措施1)早春浇水。

萌芽前3周是雌花形态分化期,满足树体对水分的需求,使结果枝粗壮,芽子多,为下步雌花芽的形成打下基础。

2)叶面追肥。

在基部叶刚展开,由黄变绿时喷一遍1000倍液PP2003,喷后光合作用加强,可增加雌花16%以上。

3)抹芽。

芽萌动时,对强枝多余的芽子抹掉,一般强旺枝留4~5个大芽,中庸枝留2~3个大芽,抹芽时去小留大,去下留上,去密留稀。

4)摘掉果前梢。

如果在没有空间的情况下,当最上端一个混合花序露红时,将果前梢全部摘除。

可有效地增加雌花数量。

5)除雄。

疏除部分雄花序,能集中养分,促进雌花的形成。

方法是:当雄花序长1~2cm时,除留新梢上端5个雄花外,其余雄花去掉。

去雄后可增加雌花20%以上。

6)摘心。

板栗枝条往往生长过长,造成下部光腿,应及时进行摘心,促生分枝。

当雌花序出现后对不结果健壮发育枝摘心,集中养分使芽体形成混合芽,且当年萌发抽生的二次梢可结二次果。

当新梢长至30cm左右时进行摘心,摘除枝条顶芽,以后每长20cm摘一次心,最后一次可在8月下旬进行摘心,在轮痕下可形成大芽,冬剪到轮痕,大芽翌年可抽枝结果。

2 提高结实率的技术措施1)花期浇水。

因枝条生长消耗大量养分、水分,浇水可满足对水分要求,提高坐果率。

2)人工授粉。

选粒大、质好、成熟早、亲和力高的品种作授粉树。

雄花序由青变黄时采摘雄花,8点前采更好,将采来的雄花序摊在油光纸上,放在干燥、通风、无尘的地方,每天翻动1~2次,24h后有花粉散出。

当总苞中的三雌花的多裂性柱头伸出至反卷变黄时都可以授粉,用带橡皮的铅笔点授。

3)疏苞。

为防止因营养不良造成空蓬,及保证下年的产量要进行疏苞,果枝长20~30cm留1~2个苞,果枝30~35cm的留2~3个苞,并且于7月中旬前结束。

3 增大单粒重的技术措施1)盖草保墒。

盖草可使土壤疏松,保持湿度,土壤昼夜温差变小,增加土壤养分,提高保肥、保水能力,促进根系的吸收和生长,有利于坐果及增大粒重。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板栗是一种果实丰满、颗粒饱满的坚果,深受人们喜爱。

在我国,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而且栽培面积广泛。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造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首先,选地是板栗栽培的重要步骤。

板栗偏爱稍酸性土壤,对土壤要求不高。

但要注意选择有良好排水性的土壤,避免水涝和积水现象。

此外,板栗树对气候的适应性强,比较耐寒,但在南方炎热地区要避免高温对树木的伤害,因此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是必要的。

其次,整地是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和良好的透气性。

在整地过程中,需要将地表的杂草和树根彻底清除,然后深松土壤,使空气和水分更好地渗透到土壤中。

这样可以为板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接下来是造林工作。

在板栗栽培中,选择合适的树种和苗木质量非常重要。

板栗的主要品种有威严、丰产和秋魅等。

选择好品种后,可以选择育苗或购买苗木栽种。

在板栗的栽种过程中,要注意栽植距离和株行间距的确定,通常株距为5-6米,行距为6-7米。

为了保证树苗的生长良好,还可以在树坑中加入沙土、腐熟有机肥料等改良土壤。

施肥是板栗丰产栽培的关键步骤,它对板栗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板栗的不同生长阶段,施肥的方法和肥料的类型也有所不同。

在板栗树发芽初期,可以施加适量的氮肥,促进新梢的生长。

进入生长季节后,可以适量施加磷、钾肥和有机肥料,以提供养分供给。

在板栗结果期要及时补充氮肥,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生长。

板栗的病虫害防治是栽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板栗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黑星病、软腐病、蚜虫和栗钟虫等。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间隔施肥,定期修剪树冠,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喷洒农药等。

另外,合理的田间管理也能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总结起来,要想使板栗丰产,关键是选地、整地、造林、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保持土壤肥力和良好的透气性、选择合适的树种品种和苗木、合理施肥和精心病虫害防治,就能够使板栗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

板栗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燕红、北峪二号等),在每年春季嫁接栗树前20〜30 d (北方在3月10-30日),采集桥接用的枝条,根据桥接 部位大小,准备0.5〜2 cm 粗的枝条,贮藏方法同其它 普通嫁接用的板栗接穗。

2.3.2桥接一般在春季栗树萌芽至新梢长30 cm 期间,均可以进行桥接。

根据桥接部位,确定适宜的 方法。

2.3.2.1需要桥接部位宽5^11以下,采用搭桥方法 在砧木与接穗交接处用刀开一条沟,深达形成层,宽 度等同桥接枝粗度。

砧木、接穗长度10〜20 cm 。

将桥 接树条,用刀削去1/3,放入开沟内,用2 cm 圆钉固定, 再用塑料条包扎严。

23.2.2需桥接部位宽5 cm 以上,采用桥接方法在 石占木一方开长10 cm 的沟,嫁接品种一方开长10 cm 的沟,中间相隔10〜30 cm 。

将桥接枝条两端,分别削 10 cm 的长削面,每端用3个圆钉固定,根据桥接部位 粗细,需桥接3〜5个枝条。

包扎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塑料条包扎严紧。

二是 因桥接部位粗,包扎不严,可用中性硅酮密封胶,用密 封枪将密封胶在嫁接口封闭严,这样效果特别好,成 活率高。

作者邮箱:1311013474@板栗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宇会(河北省迁西县兴城镇人民政府064300)DOI 编码:10.19440/j .cnki . 1006_9402.2017.02.038 1建园1.1园地选择宜选泽土层较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 或沙质壤土。

瘠薄山地土壤改良后再行定植。

要求 土壤 pH 值 6.5〜7.0。

1.2栽植要点选择直径l c m 以上、根系发达、枝条 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健壮栗树实生苗。

秋栽在苗木 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完成,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 发芽前完成。

株距2〜3 m ,行距3〜4 m 。

每株树施用 复合肥100 g 作底肥。

树苗放置定植穴中部,填少部 分土后轻提苗,边填土边踩实,保持苗木原埋土深度 为准。

定植后浇一次透水,水下渗略干后,对树盘进 行地膜覆盖,以保持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温度,提高苗 木成活率。

良种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良种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良种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良种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适时栽植、培养丰产树形、冬季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板栗;良种;早实;丰产;栽培技术板栗以味美、营养丰富和药用的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而且它栽培方便,管理也较容易,从目前的经济效益来说,也是发展势头比较好的经济林[1]。

现将良种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地整地板栗是一种深根性,且具内生菌根的植物果树,宜选择地下水位1 m以下、土质为砂质壤土或砂质土的半阳坡、阳坡、河滩平地或丘陵建园栽培,并要求土壤透水性好、土层深在50 cm以上,而且含有机质1.5%以上,pH值5.5~6.5。

整地方式有水平壕整地(适于10~20°丘陵山地)、穴状整地(适于10°以下坡地或平地)、鱼鳞坑整地(适于20°以上坡地)等。

一般采取穴状整地,要求深耕改土且要挖大穴(穴规格为80 cm×80 cm×70 cm),结合整地施入有基肥,每穴施绿肥(或干稻草)2.5 kg,或钙镁磷肥0.5~1.0 kg,或填入草皮50 kg,然后覆土,以备造林。

2 适时栽植冬季板栗苗落叶后至翌年春萌动前,均可以栽植,但以每年的12月为最宜。

此时栽植能使根系提前与土壤接触,可缩短缓苗期。

栽植时要扶正苗木,舒展根系,覆土要压实,嫁接口要外露。

根据品种的特性和自然条件,株行距可采用4 m×4 m、3 m×4 m、2 m×2 m等几种,栽植密度为615~1 650株/hm2,坡度平缓、土壤条件好适当稀植,反之适当密植[2]。

板栗自花授粉结实率仅10%左右,配置授粉品种可提高结实率30%~60%。

为此,在配置中应综合考虑各品种间的耐贮性、成熟期、品质、丰产性、授粉亲和力等因素,合理配置。

可采取行间配置的方式配置授粉品种;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可各2个,授粉品种植株占总植株的要在1/5;也可采取1个品种为主、多个品种混栽,主栽品种占总株数60%,其他品种占40%。

板栗早期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

板栗早期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

板栗早期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板栗早期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什么?板栗过去采用实生繁殖,良莠不齐,结果晚,产量低,近年推广嫁接繁殖,并选育了一批优良品种,为板栗早果丰产创造了条件。

(1)品种和繁殖:目前推广的板栗丰产良种,有京山红毛早、燕红、石丰、金丰、海丰和红光等。

板栗嫁接繁殖一般采用共砧。

首先要做好砧木、栗种采收和贮备。

作为繁殖用的栗种要求充分成熟(栗包开裂、果皮变褐)再来收(分期收打或拣拾落粒),栗种采后贮存要掌握好低温(0~4℃)、保湿和通风,一般采用湿沙混种后露地窖藏,早春当窖温升至6~9℃时,胚根萌发即可播种。

播前一次施足底肥和浇透水,播种深度不超过种径的3倍为宜,播后覆盖地膜,待幼苗出土时逐一在膜上戳孔使幼苗长出。

苗期加强管理,使当年干茎基部粗度达到0.6厘米以上,苗高60厘米以上。

砧苗以春季嫁接为主,采用劈接、双舌接、切腹接均可;嫁接成活后,当新长至70厘米以上时进行摘心,以提高苗芽质量。

(2)建园和整形修剪:栗树应选山地或沙滩地建园,勿占用粮棉好地。

山地建园宜选阳坡的沟谷和冲积土地带,丘陵地带要注意等高栽植(修筑梯田、撩壕或鱼鳞坑),株行距2.5×3.5米,也可在梯田外沿栽树,利用外沿漫坡空间长栗树,梯田面仍做农田;河滩地建园只要不是碱性土壤,均适合板栗生长,株行距3×4米,在滩地和农田边缘地带也可实行栗、粮间作,株行距3×8米或3×10米。

板栗以往没有整形修剪的习惯,现从早期丰产实例来看,整形修剪是必要措施之一。

树形以采用矮干自然开心形或有中干二层开心形为好。

一般于苗高60~80厘米处摘心定干,促抽二次分枝,加强管理,生长季多次摘心,当年可形成树冠;选角度开张的旺枝做主枝,60厘米处剪截,其余枝可进行一部分缓放一部分较重短截,不留明显的中心干;骨干枝终定3~5个,每个骨干枝上留永久性侧枝2~3个,树高控制在2.5~3.0米。

在骨架大体形成后,修剪的重点是结果枝留量,一般按每平方米树冠8~10条强壮结果母枝为好,亩产可维持250公斤以上。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板栗是一种传统的果树,其果实富含营养,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提高板栗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

下面将介绍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地块板栗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肥沃的土地。

避免选择瘦瘠的土壤和容易积水的地方,以免影响板栗的生长发育。

二、合理的栽植密度板栗的栽植密度对于丰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常规栽植密度为亩栽植80-100株。

但根据土壤条件和树龄的不同,也可以适当调整栽植密度。

三、合理的修剪整形板栗的修剪整形对于促进果树的疏松、透气和光照至关重要。

修剪应在冬季休眠期进行,主要目的是将病虫害部位去除以及减少分枝。

修剪后要注意保持树形良好,防止树冠臃肿。

四、合理施肥板栗生长季需要进行适量的施肥,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在春季,可施入氮、磷、钾等主要肥料,促进板栗的早期生长。

夏季和秋季需要补充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

施肥时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五、合理的灌溉管理板栗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在生长期间,尤其是夏季干旱时期,要进行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提供充足的水分供给。

六、病虫害防治板栗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如板栗啮小蠹、板栗黄斑病、板栗蚜虫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药剂喷洒、生物防治和合理的土壤管理等方法,保持板栗的健康生长。

七、果实采收与处理板栗一般在9月份开始成熟,果实呈金黄色时可采收。

采收后要轻拍果壳,将果实内部的果仁取出后放在通风处晾晒,使其水分含量降低,达到保存的目的。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地块、合理的栽植密度、合理的修剪整形、合理施肥、合理的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果实采收与处理等。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栽培管理,才能保证板栗的丰产和优质。

希望以上技术能为板栗栽培者提供一些参考。

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

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

4. 密植栽培
02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株行距,进行密植栽培。
5. 田间管理
03
加强肥水管理,定期修剪整形,提高光能利用率。
技术应用流程与注意事项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等综合措施 ,防治板栗病虫害。
技术应用流程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宜品种,确保品种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 解决方案
加强肥水管理,确保树体营养充足;定期进行修剪整形, 提高光能利用率;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产量和品质损失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 稳定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日期:
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
汇报人:
contents
目录
• 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概述 • 板栗的生长环境与选址 • 密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板栗的修剪与病虫害防控 • 板栗的采收与后期处理 • 技术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概述
技术定义和目标
定义
板栗密植早丰栽培技术是一种针 对板栗树的种植技术,旨在通过 优化栽培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 量和果实品质。
植栽方式
板栗密植栽培一般采用正方形或长方 形的株行距,常用的株行距为 3m×4m或4m×4m。
植株选择与配置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密植栽培的早熟、高产、耐病、抗虫的板栗品种。
植株配置
在密植栽培中,一般采用单株或双株配置,单株配置时,每 穴只栽一株;双株配置时,每穴栽两株,株间距离一般为11.5m。
灌溉与施肥管理
2. 严格土地准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技术应用流程与注意事项
3. 繁殖优质苗木,保证 植株生长一致,提高产 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栗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板栗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栗园选址、整地、栽植、授粉树的配置、土肥水调控、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板栗;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182-02
板栗是木本粮食果树之一,分布广,寿命长,被人们称为“铁杆庄稼”,栗果肉含蛋白质5.7%~10.7%,脂肪2.0%~7.4%,淀粉51%~60%,含va、v■、v■、vc以及矿物质ca、k、p等。

由于板栗实生苗开始结果需要7~8年,到15~20年后才进入盛果期,而嫁接板栗树苗2~5年即开始结果。

通过加强板栗园栽培管理,可提高板栗园早期产量,在三年生时出现始果现象,四年生板栗树产量能达到2 250 kg/hm2,6年以后会出现稳高产期,即达到3 375~4 125 kg/hm2的产量水平,从而很好地提高了板栗园早期的经济效益。

因此,提高板栗园早期丰产性栽培技术,是提高板栗园经济效益的基础。

1 建园
板栗为喜光树种,在花期有微风情况下有助于板栗树传粉,但板栗树抗风力较弱。

因此,建园时应选择向阳南坡、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砂性土壤。

忌土壤黏重、低湿易涝、风大的地方。

2 整地
一般以挖大穴、栽大苗为原则。

板栗为深根性树种,侧根发达,一般先按株行距2 m×3 m挖长、宽均为1 m、深0.6 m的大穴,再将熟化有机质肥料作基肥回填大穴,回填面高于大穴口平面3~5 cm,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板栗根系生长,以加强板栗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3 栽植
在每年2—3月将二至三年生嫁接大苗距地面150 cm处定干进行截干栽植,也可将三至五年生实生板栗距地面100 cm处截干嫁接栽植,栽植面呈馒头形。

栽植时应进行合理化密植,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河北昌黎果实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板栗进行合理密植后3~4年的产量相当实生稀植15~20年的产量。

同时,在合理密植中利用中间砧推广高接苗,均可使植株矮化,提早结果。

矮化密植按株行距2 m×3 m模式栽植,进行精密修剪以保留比较优良的结果母枝组,使1 m2树冠保留6~8个枝条,并且每年整形、修剪与树体结果母枝更新同时进行,可提高板栗园产量和稳产性。

4 科学配置授粉树
板栗为雌雄异花同株果树,雄花有一类是雄性不育,另一类有雄蕊,但花丝长短不一,在花丝长度为5~7 mm的花药中含有大量花粉。

板栗的雌花量较少,自花授粉结实率较低,且雌雄花的花期
不一致,从而影响结实。

为此,科学配置授粉树是必要的。

如可将母本红光与父本红栗或宋早丰进行4∶1或6∶1组合配置[1]。

5 土、肥、水管理
5.1 土壤管理
板栗树为深根性树种,要求土层深厚,肥水充足,在幼龄板栗园中秋、冬季节进行扩穴,在树冠边缘向树里挖穴,深度为60~70 cm,把根引出来,以不伤0.5 cm以上的根系为宜,再回填杂草落叶、基肥、绿肥等有机质,以改善土壤状况,提高肥力。

因为板栗根损伤后皮层与木质部分离愈合和再生能力均较弱,伤根后需要较长时间方能发出新根,且苗龄越大,伤根越粗,发根就越晚。

5.2 合理施肥
(1)结合秋季田间翻地每株施基肥25 kg,有利于促进早春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质量,加速板栗树生长。

(2)在萌芽前后每株施1次氮、磷复合肥0.5 kg,其中氮、磷比例为7∶3。

花原基分化期施氮肥可抑雄促雌,增加单位果枝的总苞数。

(3)在授粉期每株施氮、磷复合肥0.5 kg,其中氮、磷比例为5∶5,不仅可以增加当年产量,还可以延长叶片功能期,为第2年增产打下基础。

5.3 水分调控
在春季干旱时进行灌水,可促进雌花形成,有利于枝条生长,
对提高当年的产量有显著作用。

在板栗萌芽后至新梢迅速生长期,各器官分化与构成及发育时,要加强水分调控管理[2]。

6 整形修剪
6.1 定干
根据土壤肥力与树势生长情况,在距地面80~100 cm的饱满芽处剪截定干,以便形成低干矮冠形,促进早结果和便于田间管理。

6.2 主枝留选
在定干后的剪口下方萌发出新枝,留选上部生长健壮、直立生长的枝条作为中心杆,向下再选3个方位角较好且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第1层结果主枝。

第2层结果主枝选2个,要求与第1层结果主枝交错插空排开。

6.3 侧枝留选
要在主枝两侧选择向斜上方生长的枝条作为侧枝,要求这些侧枝空间布局合理,不影响主枝生长,有利于结果和提高产量。

6.4 摘心
适量适时摘心对于控制树形有重要意义。

在幼树整形期间一般不短截,对生长量过大的枝条进行夏季摘心,促进分枝加速成形,促进早结果。

忌对幼树采用清膛、清枝过重的修剪方法[3]。

7 病虫害防治
要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促壮树势而达到早期丰产的目的。

板栗园主要病虫害有栗干枯病,其防治应在伤口处或高接处涂
抹福美砷等杀菌剂,并在涂药处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4月喷施1∶1∶160波尔多液可防治栗毛锈病。

在7—8月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可防治栗炭疽病。

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喷施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隔7~10 d再喷施1次,可防治栗瘿蜂。

在8月喷施25%滴滴涕200倍液2次,间隔期为7~10 d,可防治栗实象虫[4]。

8 参考文献
[1] 李娜,张雪杰,余聪慧,等.板栗丰产稳产的管理技术[j].果农之友,2012(10):18.
[2] 赵师成.信阳市板栗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496-3500.
[3] 陈凤兰,何惠兰,黄胜科.板栗丰产栽培技术[j].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9(1):18-19.
[4] 冯新平.板栗主要病虫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广东农村
实用技术,2011(11):2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