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北京大学古代史考博题目

北京大学2009年考博题目

中国古代史题目如下(第1、2题选做1题,第3-6题选做2题,共100分):

1.近年来有许多新史料被发现,促进了或有望促进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进展,请举二三例予以论述。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领域近年来有许多重要成果问世,请举二三部重要著作并加以评论。

3.请阐述秦律到汉律的进化,评价相关研究及观点。

4.请以学界相关研究为基础,论述汉唐间北方少数民族对此期政局的影响。

5.丛书是我国传统书籍一个重要类别,请举出10部丛书名称及其编纂年代,并就其中三部评价其史料价值。

6.理学与专制政治关系如何?请结合宋元明清政治史、思想史有关史实予以论述。

Paul Andrew 12:51:26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题目如下:

名词解释(选做3个,各10分):算数书、嘎仙洞、北府兵、处士、直指绣衣使者、南蛮校尉。

问答题(选做2个,各35分):

1.请简要论述对赵翼“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观点的理解。

2.请论述汉末灾变与政局的关系。

3.请简述司马光的正闰观。

4.秦汉王朝在持久有效地管理辽阔帝国方面创立了具有世界意义的经验,也产生了长远的消极后果。请结合相关研究及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5.梁陈十八班制的内容与意义。

北京大学2010年考博题目

中国古代史的题目(6选4)是:

1,学界对国家形成研究的推进。

2,学者们对玄学与士族关系的看法。

3,学术界对唐宋社会变迁很关注,根据史实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4,唐明(应该是这两个朝代,记不太清)法律的研究成果。

5,明清租佃制。

6,宋与明君主集权的异同。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4选2,一题50分)是:

1,《汉书》卷三《高后纪》记载:“元年春正月,诏曰:…前日孝惠皇帝言欲除三族罪、妖言令,议未决而崩。今除之。‟”说对这条材料的看法。

2,两汉社会文化有明显不同,谈谈原因和不同之处。

3,陈寅恪曾断言梁陈之际是江左世局之突变,说对这句话的看法。

4,谈谈四个近十年来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研究的成果。(可以是专著也可以是文章)

北京大学2013-2023年中国史考研真题汇总

北京大学2013-2023年中国史考研真题汇总 2023年北京大学649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其题 一、古文翻译(第一题40分,第二题20分) 第一道出自“淮阴侯列传”,句读翻译, 第二道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四兵政 1、昭穆 2、睡虎地秦简 3、观水之战 4、杜佑 5、飞钱 6、《瀛寰志略》 7、厘金 8、古德诺 9、武汉国民政府 10、非基运动 ∏、红旗渠 12、四清运动 1君子之存心也,不敢造次忘艰苦之境,尤不敢犯于 所习、自谓无虞——《史记•淮阴侯列传》 2.讲近代史一段论述改革的思想,因时而变。(出自曾国藩的

一段话。) 1、各种不同的封建论都有什么,断限是什么,标准是什么,你怎么看? 2、明清兵制变化。 3、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史是“器物一制度一思想文化”的变革,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4、知识分子与中共革命的关系。 2 2023年北京大学649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 2023年北京大学649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真题 一、文言文只有翻译 1、优孟40分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陷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日:“何如?”对日:“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梗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壤,老弱负士,齐赵陪位於前,韩魏翼卫其彳爰,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中国史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中国史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57所开设中国史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8-2019中国史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复旦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历史学系的中国史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三。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大大学中国史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中国史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19个研究方向: 060200 中国史 研究方向:01.先秦史;02.秦汉魏晋南北朝史;03.隋唐史;04.宋辽金史;05.蒙元史;06.明史;07.清史;08.中国历史地理;09.历史文献学;10.古代中外关系史;1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12.中国古代社会史;13.中国古代经济史;14.近代早期全球史;15.中国近代史;16.中华民国史;17.中国现代史;18.近现代中外关系史;19.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 北京大学中国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a.学科笔试: 考试时间为2019年3月上旬(具体时间见历史系网页复试通知)。考试科目共两门(见附录)。每门考试时长3小时,满分100分。总分200分。笔试成绩及格者(每门考试不低于60分),方能进入面试。笔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

历史考博问题整理

一、历史的科学性: 1、史学应当求真: 通常认为,求真求实是中外史学家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尤其是区别于文学与哲学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传统历史学著作的一把标尺。古往今来无数历史学家为了维护历史著述的客观性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生命。 对历史学的这种朴素认识,在西方以兰克史学为代表,在中国以乾嘉史学为代表。兰克史学的基本思想是重视史料来源(比如档案),重视原始资料的利用和考析;史著之可信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可信的原始材料作根据;著史的目的在于复原历史等等。乾嘉学派重视客观资料,不以主观想象轻下判断,广泛收集资料,考订问题,用形式逻辑的归纳法,把同类材料罗列一起,旁征博引,然后得出结论。以治史的态度与理念来说,二者大同而小异。 到了民国学界,更有了傅斯年先生的“史学即史料学”的号召,他认为史学家的责任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只要把材料整理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种态度,外接兰克史学,内承乾嘉史学,并能以“科学治史”自况,极盛一时。 文革之后,出于对意识形态史学“先有论点再找论据”式做法的拨乱反正,重新抬出兰克史学、乾嘉史学和胡适、傅斯年等人的“科学治史”的观点,强调“为学问而学问”,这无疑是有必要的。毕竟,不管如何,熟悉与考订史料都是基础性的工作。 2、史学不可能脱离历史学家的主观性: 但是,在历史学家笔下,纯粹客观的历史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在收集材料、整理及写作的过程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历史的创造,历史著作不可避免地渗入了历史学家个人主观的因素。 3、如何协调二者: 史学的求真要求与历史学家不可避免的主观性,是必然纠结在一起的。大凡治史到一定境界的人,都会意识到这一点。说得极端一点,史学家治史的成就,往往取决于他如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天赋去协调好这二者关系。 4、治史的几个要点: 问题意识综合的能力 二、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 唐宋变革论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界近代社会的特点新教伦理与儒家伦理比较资本主义的萌芽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历史决定论与多因论 1、唐宋变革论 中国历史在唐宋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论经济制度,结束了国有土地下的自耕

北大古代文学考研真题(1997--2014)

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历年考研试题(1997—2014) 北京大学1997年古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两都赋与二京赋、明清文学短篇小说、狭邪小说、雷锋塔传奇 二,论述 1,屈原与老子作品艺术特色比较 2,南唐五代词对北宋词的影响 北京大学1997年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考研试题 (1)评价钟嵘《诗品》 (2)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 (3)评价朦胧诗 (4)试论汉初的“文景之治”与“休养生息”政策 北京大学1998年古代文学专业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郊寒岛瘦、温李、班马、常州词派、元曲选 二,论述 1.黄庭坚诗论及其创作艺术成就 2.大小谢山水诗成就及地位 3.《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成就 4.《诗经》《离骚》比兴手法异同 北京大学1998年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神韵说、甘露之变、词源、新旧党争 二,论述 1.评论汉武帝 2.从“诗言志”到“诗缘情” 3.评述曹禺,闻一多的创作成就 4.评述“寻根派”文学北京大学1999年古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标点,并解释下加横线的词语(略) 二,简释(5/30) 1,二南2,吴声西曲3,《诗式》4,神魔小说5, 花部与雅部6,《雷锋塔传奇》 三,论述 1,简论《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散文的不 同风格 2,陈子昂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试结合诗歌发 展史加以评论。 3,论辛弃疾词的成就及其对南宋词坛的影响 4,对比分析《儒林外史》中杜少卿与〈红楼梦〉中 贾宝玉的形象。 北京大学1999年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考研试题 一,论述 1,简评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2,简述从汉代到唐代选举制度的变迁 3,为什么鲁迅把自己“五四”时期的创作称为“遵 命文学”?试结合具体作品 加以分析 4,试分析汪曾琪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 二,简释 1,淝水之战2,陈桥兵变3,〈艺概〉4,〈文学改良 刍议〉 北京大学2000年古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简释(10/40) 1、《诗经》六义(六文)。 2、六朝志怪小说的特点,举出三部代表作。 3、谈谈宋词中的“易安体”。 4、“临川派”与“吴江派”戏曲理论之对立(汤显祖 与沈颢在戏剧创作上有何不同主张) 二、标点,并解释下加横线的词语(10分) 三、论述题(选做两题,25/50) 1、楚辞到汉赋的发展、传承(《楚辞》与《汉赋》 的联系) 2、韩愈、白居易各代表中唐不同的诗歌道路(为何 说白居易和韩愈代表中唐诗歌运动的两种倾向?) 3、北宋古文运动对于唐朝古文运动的继承、发展(北 宋古文运动对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和继承) 4、选取《聊斋》中两篇分析其体制、结构等特点(举 出《聊斋志异》的二个代表作,分析其艺术构思、文 体特征、表现手法。 北京大学2000年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考研试题 一、简释(5/20) 1、党锢之祸 2、文镜秘府论 3、意境 4、尝试集 二、论述(1、2题各30分,4、5题各10分) 1、“文以气为主”所代表古代文论自觉之趋向(“文 以气为主”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在古代文艺思想发展 史上起何作用?) 2、北宋自“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之党争(庆 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的过程) 3、《子夜》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小说特征(谈谈矛盾的 〈子夜〉) 5、新写实主义小说(谈谈你对“新写实小说”的看 法 北京大学2001年古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简释(10/50) 1、吕氏春秋 2、长门赋 3、赵氏孤儿 4、浙西词 派5、古文辞类篆 二、论述题(10/30)

北大古典文献学考研真题【考博历史文化真题汇编】

【北大考博历史文化真题汇编】 北大中文2111年博士生古典文献专业古代歷史文化 考試科目:古代歷史文化(不分導師) 一、名詞解釋。(3分×10) 1.藩府本 2.鐵琴銅劍樓 3.四始六義 4.九品中正制 5.改土歸流 6.貢生 7.凌廷堪 8.內藤湖南 9.《永樂大典戲文三種》 10.李約瑟 二、寫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及其生活的朝代。(1分×10) 古文辭類纂廿二史考異楚辭章句新語佩文韻府 六經正誤四六談麈折獄龜鑒臺海使槎錄(缺一個,疑是《墨子閒詁》) 三、問答題。(20分×2) 1.列舉五本清代以前及清代重要的《論語》研究著述,并說明其主要內容、特點。 2.近年來出土了一批新的簡帛材料,談談其對學術研究的重要價值。 四、標點并翻譯。(20分)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征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北大中文2009博士生古典文献专业古代歷史文化 一、名詞解釋(2分*10個) 四始六義、麻沙本、六書、靜嘉堂文庫、武威漢簡、因声求义、载记、校勘四法 二、寫作者及時代 增補元史藝文志、文淵閣書目、五燈會元、唐音癸籤、四書賸言、校勘學釋例、刊正九经三 传沿革例 三、簡答題(三選二,30%) 1、新出土簡帛文獻對古籍整理研究的影響。 2、任意列舉三本清及清以前的《尚書》或《左傳》著作,并評價和優劣。(題目大意如此) 3、《四庫全書》對古籍整理及后世學術的影響。(題目大意如此) 四、標點翻譯 世道多難,儒教淪喪,文武之軌,將遂凋墜。或沈溺於聲色之中,或驅馳於競逐之路。孤貧 而精六藝者,以游夏之資,而抑頓乎九泉之下;因風而附鳳翼者,以駑庸之質,猶回遑乎霞 霄之表。捨本逐末者,謂之勤修庶幾;擁經求己者,謂之陸沈迂闊。於是莫不蒙塵觸雨,戴 霜履冰,懷黃握白,提清挈肥,以赴邪徑之近易,規朝種而暮獲矣。若乃下帷高枕,遊神九 典,精義賾隱,味道居靜,確乎建不拔之操,揚青於歲寒之後,不揆世以投跡,不隨眾以萍 漂者,蓋亦鮮矣。(抱樸子·勖學) 古之正義,東西南北,苟舟車之所達,人跡之所至,莫不率服,而後雲天子。德厚焉,澤湛焉,而後稱帝。又加美焉,而後稱皇。今稱號甚美,而實不出長城,彼非特不服也,又大不敬。(邊)長不寧,中長不靜,譬如伏虎,見便必動,將何時已!昔高帝起布衣而服九州,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於匈奴,竊為陛下不足。且事勢有甚逆者焉,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蠻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蠻夷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貢,是臣下之禮也。足反居上,首顧居下,是倒植之勢也。天下之勢倒植矣,莫之能理,猶為國有人乎?德可遠施,威可遠加,舟車所至,可使如志,而特捫然數百里而威令不信,可為流涕者此也。(《新書·威不信》) 北大中文2008年博士生古典文献专业古代歷史文化 一、解释下列名词20 封禅联绵词蝴蝶装白鹿书院五山刻本(参考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三家分晋开化纸定州八角廊汉墓竹简史记三家注金匮石室 二、写出各书的作者、时代10 文渊阁书目风俗通义读史方舆纪要古文尚书冤词说文释例广韵故训汇纂集韵玉函山房辑佚书校雠通义 三、问答40(三选二) 1、什么是避讳?古书避讳主要有哪些方式?古代的避讳制度对古文献的流传、整理有什么影响和意义? 2、陆心源的皕宋楼藏书于1907年经其子陆树藩之手售予日本三菱财团,后来成为东京静嘉堂文库的主干藏书。其后近百年来,引起国内学术界的不同看法。试就这一情事发表你的看法。(参考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 3、简要评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四、标点并翻译30

最新最全北京大学古代史考博题目

北京大学2009年考博题目 中国古代史题目如下(第1、2题选做1题,第3-6题选做2题,共100分): 1.近年来有许多新史料被发现,促进了或有望促进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进展,请举二三例予以论述。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领域近年来有许多重要成果问世,请举二三部重要著作并加以评论。 3.请阐述秦律到汉律的进化,评价相关研究及观点。 4.请以学界相关研究为基础,论述汉唐间北方少数民族对此期政局的影响。 5.丛书是我国传统书籍一个重要类别,请举出10部丛书名称及其编纂年代,并就其中三部评价其史料价值。 6.理学与专制政治关系如何?请结合宋元明清政治史、思想史有关史实予以论述。 Paul Andrew 12:51:26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题目如下: 名词解释(选做3个,各10分):算数书、嘎仙洞、北府兵、处士、直指绣衣使者、南蛮校尉。 问答题(选做2个,各35分): 1.请简要论述对赵翼“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观点的理解。 2.请论述汉末灾变与政局的关系。 3.请简述司马光的正闰观。 4.秦汉王朝在持久有效地管理辽阔帝国方面创立了具有世界意义的经验,也产生了长远的消极后果。请结合相关研究及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5.梁陈十八班制的内容与意义。 北京大学2010年考博题目 中国古代史的题目(6选4)是: 1,学界对国家形成研究的推进。 2,学者们对玄学与士族关系的看法。 3,学术界对唐宋社会变迁很关注,根据史实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4,唐明(应该是这两个朝代,记不太清)法律的研究成果。 5,明清租佃制。 6,宋与明君主集权的异同。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4选2,一题50分)是: 1,《汉书》卷三《高后纪》记载:“元年春正月,诏曰:…前日孝惠皇帝言欲除三族罪、妖言令,议未决而崩。今除之。‟”说对这条材料的看法。 2,两汉社会文化有明显不同,谈谈原因和不同之处。 3,陈寅恪曾断言梁陈之际是江左世局之突变,说对这句话的看法。 4,谈谈四个近十年来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研究的成果。(可以是专著也可以是文章)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29,分数:58.00) 1.名词解释21-28小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冯道】北京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五代大臣。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五代时瀛州景城(河北交河)人。唐末,从李克用,为掌书记。后唐、后晋时均任宰相。契丹灭后晋,又朝见耶律德光,任太傅。后汉、后周时为太师。历事四朝、十帝,身居高位,明哲保身。晚年作《长乐老自序》,列叙官爵。后唐长兴三年(932年),他曾提议在国子监内校定《九经》文字,召集刻工雕印,至后周完成,世称“五代监本”,为官府大规模刻书之始。) 解析: 3.【燕云十六州】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中国史综合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个州。936年,石敬瑭为获得契丹的军事支持,割幽州、蓟州、云州共十六州之地与契丹。之后契丹人洛阳,灭后唐。不久石敬瑭人开封,建后晋。契丹得燕云十六州之后,即以幽州为陪都,称南京。此地的割让,使中原地区失去了北方的重要屏障,契丹兵马从此可以长驱直人,中原王朝在同契丹的战争中开始处于不利的地位。) 解析: 4.【周世宗改革】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五代时后周皇帝柴荣实行的改革。又称柴荣改革。周世宗柴荣在周太祖郭威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行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整顿和改革。在政治上,纳士求贤,倡导节俭,严惩贪污,整顿机构,抑制藩镇,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整顿庄田,罢营田,招民垦荒,均定赋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并废寺院,毁佛像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在军事上,加强禁军,淘汰老弱。这些措施使后周的国力大为增强。) 解析: 5.【圩田】2007年历史学统考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水利田。唐末五代兴起,宋时大盛,明清延续。圩田即在水乡河床较高、田面较低的地方,沿河渠岸和田边筑堤,内以围田,外以隔水。每圩方圆几十里。沿堤建水闸,旱则开闸引水灌溉,涝则闭闸拒水。使南方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解析: 6.【陈桥兵变】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历史学科基础真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的兵变。后周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为名,领兵出征。大军刚出开封,军队在陈桥驿发生哗变,赵匡胤在被黄袍加身后,回师开封,周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称帝。陈桥兵变为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解析:

《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 - 魏晋南北朝部分 长孙博 2021年版

《名词解释》中国古代史 - 魏晋南北朝部分长孙博 2021年版 1.官渡之战*:(北京大学1986年中国史真题)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为争夺黄何中 下游 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199年,袁绍以大军攻许。200年,双方在官渡对峙,曹操夜袭乌巢,火烧袁绍粮草,并大破袁军主力,官渡之战消灭了元军主力,为曹操 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东汉末年曹操为并吞江南而与刘备、孙权进行的一次决战。建安十三 年(208年),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出兵南下。欲统一全国。孙权派周瑜率军三万,联合 刘备在赤壁与曹军决战,周瑜用火攻,大致曹军。战后曹操退守中原,孙权据有江东,刘 备占领荆州、益州,奠定三国鼎立的新局面。 3.夷陵之战:(2021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三国初年蜀吴之问的一次战役。建安二十四 年(219年),孙权乘关羽集中兵力在襄樊一线进攻曹军之际,派吕蒙袭杀关羽,夺 回荆州。222年,刘备企图重新夺回荆州,于是以替关羽报仇为名,调集所有兵力,亲征 东吴,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用火攻大败蜀军。此役将蜀的势 力控制在长江三峡以西,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 4.九品中正制*:(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中国通史真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其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的人士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西汉以来乡 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士家制:(北京大学2021年中国通史真题)三国曹魏推行的军事政策。为保证有 足够的兵源和防止士兵逃亡,规定士兵及其家属另立户籍,称为“士家”。士家集中居住 在邺城一带,由军营或郡县管理,社会地位很低。士家的子孙必须世世代代当兵,娶妻也 必须是士家的女子。士家制度保证了曹魏时的兵源,是曹操称霸北方的重要条件。 6.平定南中:(北京大学1986年中国史真题)二国初年蜀对后方南中叛乱的平定。 夷陵之战后,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起兵反蜀。诸葛亮首先与吴恢复邦交,切断了南中的外援。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军征伐南中,采取攻心战术,七擒七纵,使孟获心悦诚服。南中的评定,促进了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的融合,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7.高平陵事变:司马懿消灭曹魏宗室势力的军事政变。魏明帝之后,世家大族

2010,2012北师大古代文学考博试题

2010,2012北师大古代文学考博试题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考博真题 第一场中国古代文学史 1、结合实例论述《诗经》对汉赋的影响。 2、试说明宋代科举对宋代散文的影响。 3、结合20世纪最新材料谈谈古代小说研究。(好像是,因为小弟是先秦方向的,最后一题我没选,所以印象不那么深刻了,呵呵)第二场古典文献解读 一、阅读周必大《皇朝文鉴》序,回答下面问题。 1,这一题是给出《皇朝文鉴》序的影印版,然后让你用繁体字抄写一段,并加上新式标点。 2,结合唐宋以来的文学思想,谈谈周必大所定的“气全而理正”的观点。 3,结合周必大说明的《皇朝文鉴》序的编选标准和编选范围,谈谈你的看法。二,阅读阮元《四六丛话后序》,回答下面问题。 昔考工有言,青与白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良以言必齐偕,事归镂绘,天经错以地纬,阴偶继夫阳奇。故虞廷采色,臣邻施其璪火,文王寿考,诗人美其追琢,以质杂文,尚曰彬彬,以文被质,乃称戫戫,文之与质,从可分矣。懿夫人文大着,肇始六经,典坟丘索,无非体耍之辞,礼乐诗书,悉着立诚之训,商瞿观象于文言,丘明振藻于简策,莫不训辞尔雅,音韵相谐。至于命成润色,礼举多文,仰止尼山,益知宗旨,使其文章正体,质实无华,是犬羊虎豹,翻追棘子之谈,黼黻青黄,见斥庄生之论也。周末诸子奋兴,百家并骛,老庄传清净之旨,孟荀析善恶之端,商韩刑名,吕刘杂体,若斯之类,派别子家,所谓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者也。至于纵横极于战国,春秋纪于楚汉,马班创体,陈范希踪,是为史家,重于序事,所谓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者也。夫以子若彼,以史若此,方之篇翰,实有不同。是惟楚国多才,灵均特起,赋继孙卿之后,词开宋玉之先,隐耀深华,惊采绝艳。故圣经贤传,六艺于此分途,文苑词林,万世咸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方向博士入学考试真题最全整理版-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11年魏晋隋唐文学考博真题(全) 2011年 魏晋隋唐五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5X6) 《<诗品>序》艺文类聚乐府古题要解补江总白猿传云谣集六朝文絜 二、论述(35X2) 1.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结合文学史实谈谈看法。 2.中唐文学新变局面。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通史、古代文论 论述 1.谈谈中国历史上的“遗民”现象。(30) 2.谈谈“春秋笔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0) 3.结合唐代或明代文学的发展谈谈“复古”与“创新”的表现和内涵(20) 4.(30,2选1) 谈谈南朝梁齐文学批评风气及其兴盛原因。 谈谈宋代文学批评风气及其原因。

2010年魏晋隋唐五代博士试题回忆版 上午:魏晋隋唐五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1、陶靖节诗注; 2、《月赋》;3虬髯客传;4、沈下贤文集 二、诗歌评论(二选一) 1、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2、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三、《隋书文学传序》“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结合史实评述。 四、晚唐五代词风与词体论述。 下午: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古代文论 1、论述王莽改制的背景及具体内容。 2、论述宋诗和宋人诗论之关系。 3、结合文学创作的实例,谈谈佛教对古代文学的复杂影响。 北大2003古代文学博士生招考魏晋隋唐方向试题 【魏晋隋唐五代文学】: 1、比较三曹诗风的异同

2、论述中唐文学风气与社会文化思潮的关系 3、论述近体诗的确立及其对唐代诗歌的影响 【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古代文论】 一、简答: 1、察举与科举 2、《录鬼簿》与《南词叙录》 3、宋元话本 二、论述: 1、论述封建制与郡县制 2、试述《左传》的文学成就及其地位和影响 3、举例说明常州词派的理论及其创作实践情况 北大2004古代文学博士生招考魏晋隋唐方向试题 【魏晋隋唐五代文学】: 1、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辨析与总集编纂。 2、评价西晋诗歌及其在中古诗史上的地位。 3、论述唐代散文发展的过程及其与骈文的消长。 4、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有“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试详论之。

北大中文系当代文学考博专业试题

北大中文系05-07年考博当代文学专业试卷 北大中文系2005年考博当代文学试题 当代文学: 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8题) 1.《文艺报》“再批判”编者按 2.“根本任务”说 3.《铁木前传》 4.主体性 5.现代派 6.《无主题变奏》 7.共鸣说 8.“诗到语言为止” 二、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三题) 1.试论建国以来的工业题材小说及其中的现代化想象。 2.谈谈八十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语言意识。 3.试论九十年代以来女性写作的发展。 4.结合近期“红色经典”论争,谈谈其中的文学史意义。 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理论: 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8题) 1.新乐府运动 2.台阁体 3.兴趣说 4.《诗品》 5.沉钟社 6.自述传抒情小说 7.罗兰•巴特“零度写作” 8.本雅明“寓言式批评” 二、论述题(每题20分,2、3两题任选一题,4、5两题任选一题) 1.试论苏轼“以诗为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2.试论中国现代作家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及其中的现代性。 3.在文学史框架内谈谈“启蒙文学”向“革命文学”转变的缘由,及其所体现的现代 性。 4.试论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批判,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化批评的影响。

5.结合以后一段话,谈谈你对“文学性”的认识。 德里达:“文学性不是存在于文本之内,而是存在与文本之间的某种意义关联物。文学性不是一种自然本质,不是文本的内在物,它是对于文本的一种意向关系的相关物……这种文本的文学特性记录在意向客体的一边,可以说,是在其知性结构中,而不仅是在纯理性行为的主观性一边”……(以下内容记不清,选自《文学行动》) 北大中文系2006年考博当代文学专业试题 考试科目一:中国当代文学考试时间:3月18日下午 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40分) 1.《燕山夜话》 2.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3.《红旗歌谣》 4.三个崛起 5.向内转 6.文艺黑线专政 7.主体性 8.现实主义冲击波 二、论述题(4题任选3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近年来关于“纯文学”的讨论,有哪些主要论点及其意义。 2. 比较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和王安忆《长恨歌》对于“上海”的想像。 3. 80年来,小说的抒情性减弱,一些小说家提出了“零度写作”的概念,分析其美学 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动机。 4. 分析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发展。 考试科目二: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理论考试时间:3月19日上午 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40分) 1.《昭明文选》 2.《渔洋诗话》 3.学衡派 4.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 5.中国诗歌会 6.唯美主义 7.逻各斯中心主义 8.被压抑的现代性 二、论述题(第1题必答,其余3题任选2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批评的“憎恨学派”指的是哪些学派?如何评价他的观点?当代文学批评应该侧重意识形态批判的分析还是审美鉴赏?二者能否兼顾?

部分高校历史考博题

部分高校历史考博题 部分院校历史考博试题 考博士的都不容易,尤其是历史,就业压力很大,希望各位多多努力,祝大家考博成功。(忠告:题目只是参考,考历史最重要的是史学功底与历史综合素质,没有捷径) 南开大学2007年中国近现代史: 1、论 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社会变化 2、论国粹主义思潮 3、论晚清新军 4、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5、 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党的政治制度的变化 6、抗战前后中国经济崩溃的原因(六选四) 二、中国近代社会史(王先明): 1、论梁启超与近代新学 2、论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3、论科举制的废除过程与意义 2008年中国近现代史:(六选四) 1、康有为变法理论与今文经学的关系。 2、试论近代社会转型。 3、试论国民党党政体制。 4、清初官制改革。 5、清初教育改革。 6、论民国初年的经济。 08李喜所老师的题目只记得三道,其余的忘了。 1、试论孔子在近代中国地位的变化 2、论近现代三次留学热潮 3、论中国近代史上三次政治制度的变迁 08元青老师的题目 1、墨海宿管,花华圣经书房(主要是出版史方面)

2、晚清军事留学(必做) 3、中体西用论(必做) 4、谢卫楼 5、华工、华侨 2008南开李金铮 二、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必答) 1、论解放时期的土地改革。 2、各列举5本关于社会经济史方面国内、国外著作,并分别就一本进行评价。 3、试论近代农村经济的变革。 4、如果上了博士,今后有何打算。 华中师范大学07年 一、中国近现代史: 1、论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经济近代化的关系 2、论科举制废除的影响 3、论述国民党军政、训政和宪政的过程 二、中国近代经济史: 1、论近代中国关税自主的过程及影响 2、论近代工商业和农业发展的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08年 1名词解释讨粤匪檄吴虞清议报(共六个,其他记不清了) 2论述1论历史档案的史料价值 2 张之洞与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 3评述近二十年抗日战争研究的新进展 近现代经济史 一,名词解释 1,吉里司2,资源委员会3,周学熙 二,论述 1,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变动的基本特征 2,评述南京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

北京大学古代文学考博真题

北京大学古代文学考博真题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 A.凤姐发现贾琏偷娶尤二姐,待贾琏外出办事,把尤二姐骗到家中,百般羞辱二姐,后又利用贾琏新妾秋桐羞辱折磨尤二姐,最后逼得尤二姐吞金自杀。(《红楼梦》) B.黛玉夜访怡红院,敲门时,正好晴雯正在气头上,得知是黛玉后,借故说都睡下了,不给黛玉开门。黛玉气得哭了半夜,次日见了宝玉也不理睬。(《红楼梦》)(正确答案) C.史湘云规劝宝玉要留心“仕途经济”,宝玉听了后,说了些“若黛玉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之类的话,恰黛玉听见,很是宽慰。(《红楼梦》) D.经常有两个贵妇来伏盖公寓找高老头,大家以为他有艳遇,高老头告诉大家,那是他的女儿:大女儿雷斯多伯爵夫人和二女儿纽沁根太太。(《高老头》) 2、“果脯”的读音是“guǒfǔ”。[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 A、消灭逍遥销路烟硝火药 B、水淀纱锭靛蓝皮开肉绽(正确答案) C、菱角丘陵凌晨绫罗绸缎 D、飘飞漂泊剽悍虚无缥缈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以致天下之士致:招致,招引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蒙:继承追亡逐北北:败逃的军队(正确答案) 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数十伶人困之困:困乏 D.纵一苇之所如如:自如举天下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整个 5、1公司号召大家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作为公司秘书的你说:“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你的表述是得体的。[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或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 A、跫(qióng)音春帷(帷幕)窗扉(门) B、炫(xuàn)耀慰藉(jiè)归(回家)人 C、威仪(外貌仪表)相融(róng)向(对着)晚(正确答案) D、红硕(大)霹雳(lì)虹霓(ní) 7、19.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墨写的谎说绝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任何妄图践踏我国主权还想言之凿凿"自圆其说"的想法都是徒劳,尊重别国的意愿才是正道。 B.道路尽头是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因为"不修边幅",最美乡村四个红色大字的四周已经是锈迹斑斑,与周遭的秀美景色很不相称。(正确答案)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

14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总分:58.00 ,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29,分数:58.00) 1. 名词解释21-28 小题。(分数: 2.00) 解析: 2. 【忽里勒台】北京大学1998年元史真题;天津师范大学2017 年中国史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 (分数: 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蒙元时期负责推举大汗的军政会议。为蒙古语音译,又作“忽里台”。《元朝秘史》释为“聚会”。原为氏族内部会议,.蒙古兴起后成为蒙古各部选举大汗和决定军国大事的贵族代表会议。 1206 年成吉思汗就是由忽里勒台所推选出来的。此后新君须通过忽里勒台推举,君权须经其正式承认,故形式上仍例行召开。元世祖忽必烈以后渐废。) 解析: 3. 【札鲁忽赤】南开大学2018 年中国历史真题 (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蒙元时期的官名。蒙古语音译,又作札鲁火赤、札鲁花赤,汉译“断事官”。蒙古建国之初,掌分封领民、刑法之事,是全国最高司法行政官,后各诸王投下均设此官。元朝时成为司法长官,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大宗正府亦设置之,审理怯薛及各投下蒙古人、色目人案犯,亦审理汉人、南人重囚,并按检诸路刑狱。) 解析: 4. 【千户制】北京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分数: 2.00 )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蒙古汗国军政合一的制度。将全国的人民和土地划分为95 个千户,由大汗分别授予共同建国的贵戚、功臣,任命他们为千户的那颜(首领),使之世袭管领。千户下分为若干百户,百户下 为十户。千户制是基于蒙古人的游牧生活方式而建立的一种军事封建制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所有青壮年男子皆为战士,编人军队,自备马匹和兵器,由千户长、百户长率领,随时听命出征。千户也是行政单位,平时管理居民户籍、生产、税收和司法等行政事务。) 解析: 5. 【怯薛军】安徽师范大学2017 年中国史真题;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成吉思汗组建的一支禁卫军。成吉思汗称汗后,挑选一万精壮组成怯薛军,由他直接指挥,驻扎在他的殿帐周围,分为四班,由四个亲信的那可儿任怯薛长,每三日轮流值班。怯薛军是蒙古军的精锐,也是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解析: 6. 【《大札撒》】 (分数: 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225 年成吉思汗颁布的法令。札撒在蒙古语里意为“命令”,即古代蒙古部落首领对众人发布的命令。1225 年,成吉思汗将历来的训令、札撒和习惯都加以汇总,下令颁布了《大札撒》,内容主要是保护游牧经济和社会秩序。《大札撒》的特点是刑罚残酷,死刑很多,保留着很多的原始习惯。)解析: 7. 【端平入洛】 (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端平元年(1234 年)宋蒙两军在洛阳发生的军事冲突。1234 年,宋蒙联合灭金后,宋廷派兵北上,欲收复东京开封府(今属河南)、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据河而守。赵葵、全子才奉命率军北进,至西京洛阳,所复州郡皆空城,粮饷不济,蒙古军乘势反攻,赵葵、全子才无功而还,史称端平入洛。端平人洛激化了与蒙古的矛盾,为蒙古大举进攻南宋提供了借口,从此开始了长达45 年之

古代文学考博各名校试题集锦(一)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生招考魏晋隋唐方向试题 专业 1、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辨析与总集编纂。 2、评价西晋诗歌及其在中古诗史上的地位。 3、论述唐代散文发展的过程及其与骈文的消长。 4、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有“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试详论之。 专基: 一,名词解释。 1战国楚竹简(上海博物馆藏) 2今文经学 3《乐府诗集》 4《四声猿》 二,论述题。 1严羽诗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得失。 2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主要矛盾。 3《聊斋》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言小说史上的地位。 苏州大学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考博试题 一.文学评论 请说说陈寅恪撰王国维墓志铭文的看法。(材料略) 二.文学史(六选二) 1. 谈谈一个唐以后的文学流派(产生/构成/背景/特点/与社会或地域的关系/影响/研究参考文献) 2. 曹植、谢灵运等人的艺术成就 3. 清代四大诗学 4. 明末清初的遗民诗人 5. 清人总集、别集、选集 6. 谈谈词的本色问题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博试题 2001 1.晋宋诗运的转关. 2.河岳英灵集中神来气来评盛唐气象. 3.中晚唐散文的发展. 基础 1.九品中正制 2.明朝文学中心学和个体文学发展的关系. 3.孔子诗教说和汉儒诗教说关系. 2002 专业 1.论盛晚唐七绝的发展.2.南齐书.文学传萧子显论谢灵运鲍照等几派诗歌,即晋宋诗运转关. 3.杜甫诗歌艺术特色. 基础1.世族制度对唐朝的影响3.宋代骚雅词派的艺术特色. 2004 专业1.论西晋诗歌. 2.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3.魏晋南北朝文体论的发展. 基础1.唐朝中期后社会的主要矛盾. 2.聊斋的叙事艺术成就.3.沧浪诗话对宋朝诗歌的批评. 还有一些题记不清哪年的但是真题: 1.科举制与察举制 2.封建制与郡县制 3.昭昧詹言 4.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5.以常州词派的一首词说明常州词派的艺术特色. 题目:古代汉语:1、是庄子的一段译文标点(在王力的古汉语上,具体的忘了是哪一伌了。)2、沈义父《乐府指迷》中的“代字”现象的看法:如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说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 文献学:1、是写出《离骚》、杜甫诗的三种注本2、谈谈对《汉书.艺文志》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作用。 03年考的,有些已经忘记,不好意思,大体如此,请参考。 这里又问了一个师姐的题目:02年4月份的。唐宋文学专业:一、比较王孟诗歌、高岑诗歌的异同。二、苏门四学士形成的背景及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当时古代汉语不考文献学,她具体题目记不清楚了,反正是翻译一段文章,对古代诗词韵律进行分析的题目. 上次张红波考的题目,你可以问问他,当时他和我说了文献学的题目,其中有一个是刘歆《七略》的目录学流变。其他我记不起来了。 2004南开大学明清小说方向 文学史:名词解释:骈体、章回小说、八股、散曲、先秦诸子、玄学、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朴学 建安、元和、隆庆、大历、泰昌、乾隆、熙宁、嘉祐、天禧等年间的重要文学形象、文学家

历史学考博真题

历史学考博真题

2012年部分高校历史考博试题 2012四川大学中国史考博试题(中国社会经济史方向) 史学通论 1,论述历史研究者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2,结合史实论述历史比较研究方法 中国史研究专题 1、结合所报考专业,列举出相关资料集(25本)以及学术研究著作(25本)共50本,要求至少写出作者和书名,知道出版社和出版日期的,最好也能写出来。 2、阐述厘金制度,厘金制度的废除以及与关税自主的关系 201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博试题(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 1,论述自清末以来县级及其以下地方基层政权的变化(包含内部组织结构、职能等等方面)2,缺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 1,论述自鸦片战争以来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状况及脉络2,比较分析江南、华北、福建三地自近代以来乡村的社会经济状况,发展演变以及相互之间的异同 2012湖南师大中国史考博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 1,缺 2,论述辛亥革命为何会发生在武汉?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与教训, 3,简述北伐战争的经过,北伐战争快速胜利的原因何在 4,论述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以及意义

2011年部分高校历史考博试题 2011年四川大学考博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 1、必然与偶然:武昌起义。 2、试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史学概论 1、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史学近代化历程。 2、论历史的真理性问题。 2011年厦门大学考博试题 社科基础 1、钱学森之问: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试论目前中国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2、考古学方法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应用。中外历史 1、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 2、地理大发现的政治、经济等背景。 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考博试题 中国近代史 1、有关严复的资料题。 2、名解:戴季陶、校邠庐抗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