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黄昌勇期末考试题库 更适合考研 用 精心总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大学土壤学842考研备考攻略本总结同样适用于本科生土壤学期末备考

说在前面:

1.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参考用书,强烈推荐这本书《土壤学》(第三版黄昌勇徐建明主编),本总结与该书一一对应,该书封面如下图,为方面您复习备考,请选择配套该书本。

2.考纲和原题可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硕士招生下载,大纲几乎年年都一样,真题只有2012年和2013年的官方公开版(大纲和12、13年真题会放在本文附件中,敬请参考),其他年份的真题官方没有公开,但网络上有流传考生回忆的真题,一般来说,可靠性还可以。

3.经对多年真题的比对,发现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是反复考的,比如土壤的概念、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等。

4.名词解释中考到的有些点可能是有些比较小的点。

5.《土壤学》(考研科目代号842)试题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命题,出题思路尤其是后面实验设计题、论述题比较贴合于实际生产应用,备考者应当注意这一点,把知识灵活应用。

6.本攻略将会根据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同时会附以出题频率,但不会直接把答案写上去,会给你标明页码,你自己把答案填上去。因为本身就没有官方的参考答案,一般来说,只要你的答案合情合理够专业,得分是没有问题的。

7.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考试的这门课程的试题并不会很难,只要你下了功夫,90+没有问题,不过要争取120+,因为业务科在考研课程中是得分最容易,特别能提高分数的,一定要保证高分。希望本攻略对你的考研有所帮助,也希望你看完本攻略后再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认知。

8.注意:下文中▲表示考过一次,★表示考过两次及以上。

9.答案在书中基本都能找到,请自行填写总结,最值得信任的是自己,背自己写的东西最靠谱。有需要补充的还望补充。断断续续花了好几天时间,希望能帮助到你。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只有自己整理的答案才是适合自己,用着最放心的,所以你自己从书上抄写一遍吧,另外看看有没有补充的可以加上)

1.★土壤定义:(经典定义)(p3)

2.单个土体:(p3)

3.聚合土体:(p3)

4.原生矿物:(p19)

5.次生矿物:(p19)

6.▲土壤基本结构单位:(p20)

7.同晶替代:(p23)

8.土壤有机质:(p29)

9.土壤腐殖质:(英文)(p30)

10.▲有机质的矿化过程:(p31)

11.▲腐殖化过程:(p31)

12.★腐殖化系数:腐殖化系数是指定量加入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以碳量计)腐解一年后的残留量(以碳量计)与原加入量的比值。一般用腐殖化系数来度量动、植、微生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形成腐殖质的程度。腐殖化系数是单位重量的有机物质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量。

13.土壤生物:(p44)

14.▲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p47)

15.土壤微生物多样性:(p47)

16.土壤酶:(p48)

17.根际:(英文)(p50)

18.根际效应:(p51)

19.★根土比:(p51)

20.菌根:(p51)

21.吸湿水:(p58)

22.▲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p58答案不明确)毛管孔隙又称小孔隙。具有明显毛管作用的孔隙。其孔隙直径一般小于0.1毫米。因土粒小、排列紧密而形成。非毛管孔隙又称大孔隙,孔隙直径大于0.1毫米的土壤孔隙。

23.膜状水:(p58)

24.毛管水:(p58)

25.重力水:(p59)

26.地下水:(p59)

27.吸湿系数:(英文)(p60)

28.▲凋萎系数:(英文)(p60)

29.▲田间持水量:(英文)(p60)

30.饱和含水量:(英文)(p60)

31.无效水:(p60)

32.有效水:(p60)

33.质量含水量:(p61)

34.容积含水量:(p62)

35.相对含水量:(p62)

36.土壤储水量:(p62)

37.土水势:(p64)

38.▲基质势:(p64)

39.▲土壤水吸力:(p66)

40.土壤水分特征曲线:(p68)

41.土壤通气性:(p72)

42.▲土壤热容量:(p75)

43.土壤导热性:(p76)

44.▲土壤热导率:(p76)

45.土壤母质:(p81)

46.地质大循环:(p91)

47.生物小循环:(p91)

48.成土作用分类:(p92)

49.▲溶迁作用:(p93)

50.螯迁作用:(p94)

51.悬迁作用:(p94)

52.原始成土过程:(p96)

53.有机质积聚过程:(p96)

54.▲黏化过程(作用):(p96)

55.钙积与脱钙过程:(p97)

56.盐化脱盐过程:(p97)

57.碱化与脱碱过程:(p98)

58.★富铝化过程:(p98)

59.灰化、隐灭化和漂灰化过程:(p98)

60.潜育化和潴育化过程:(p99)

61.白浆化过程:(p99)

62.★土壤熟化过程:(p99)

63.土壤发育:(p101)

64.土壤个体发育:(p101)

65.土壤系统发育:(p101)

66.土壤剖面:(p102)

67.▲土壤诊断层:(p104)

68.土壤颗粒:(p108)

69.土壤粒级:(p108)

70.有效粒径:(p108)

71.当量粒径:(p108)

72.土壤密度:(p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