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小学生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小学生的影响

内容摘要:通过对榆次区小学教师的教学态度的调查,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了对课程不感兴趣,不重视的现象。这值得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同样是讲授,教学态度不同的教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要探索自己的教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一位学生喜欢的教师。

关键词:榆次区;小学教师;教学态度;

一、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教师的教学态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教学的评价和行为倾向,表现为对教学的认知、情感和意识三方面。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与否,从而成为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为促进学生学习而采取的个性化的行为包括:唤醒、赏识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缓和他们的焦虑感,形成并巩固他们待人处世的积极态度等等。

关于教学态度,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儒学创始人,著名教育学家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出诸如:“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和“躬行身教”等教学态度的至理名言。在西方存在着“人本主义”“合作教育学”等不同流派。

卡尔·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质量或“某种独特的心理气氛”是决定教育工作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而造成这种气氛的条件不是别的,而是“感情的态度”。以研究“健康人”和“自我实现的人”著称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从他的需要或动机层次理论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心理需要来正确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成功动机,使外部的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内部的自我需要,从而激发出教与学双方的自我创造力。基于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主张在教学中重要的是使每个学生感到他是自己的“主宰”,而教师的职责只是在于促使学习而不是引发学习,在于提供学生的学习机会,使之努力从事真正的学习。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创造力的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培养,思想品德的形成,乃至正确人生观的树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态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去接受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上师生交往更多出现的是理解平等、合作民主、肯定激励,在教师的有效影响下,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学习心理得以优化,发展了学生个性,健全了学生人格,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榆次区小学教师教学态度的现状

通过调查我区的教师发现不同类型的教师会教给学生不同的态度。希望教师激发兴趣后再上课的学生占71.4%,说明学生对创设情境有较强要求,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认为经常创设学习情境的教师只占到16.9%,偶尔创设情境的占73%,在调查学生喜欢上某一门课的原因时,选择教师教学水平高占18.1%,教师要求严格12.9%,教师教学效果好29.5%,教师和蔼可亲39.5%,由此看出,学生们更喜欢和蔼可亲的教师。

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两个维度对教师进行分类分析,主要有四种情况:第一类教师:就是教学水平高,且教学态度好;其工作一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教育事业非常执着,有较强成就感的教师。由于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爱好,善于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并让学生轻松、愉快、

有成效的参加学习活动,使学生对学习形成积极的认识―――学习本身是一件很令人愉悦的事情,是自己迅速成长、成熟的捷径。在多次尝试学习成功之后,便培育起热爱学习的情感,产生出越来越多地积极学习行为,从而步入良性循环。这类教师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不仅在课堂上有效益,而且在学生学习的反馈环节,即作业批改或考试评价中,从不放过学生的每一个错误或不完整之处;从书写到语言表达,从一道题到一个符号,都要锲而不舍地帮助每个学生达到要求。这种教师令已形成不良学习态度的学生“无法逃避”、“无处躲藏”,因为这种学生知道,他是纵然有“万变的借口”也无法应对这种教师这坚定“不变”的教学态度。在此种情况下,学生会在教师长时间的教学态度影响下,逐步形成对这门学科学习比较稳定的良好学习态度。所以,这类教师不仅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扭转学生的消极学习态度,有了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及课后的学习效益都能得到保证,自然杜绝了抄作业、考试作弊等种种“常见病”。

第二类教师:是教学水平高,但不在乎小节,常马虎行事。由于这类教师大都才思敏捷、大胆创新,教学水平提高很快,从备课到上课的环节中都能取得很好的效益,但他们却往往忽视课堂后的教育指导,如批改作业草率、忽视个别辅导、忽视考试后的分析及记录等工作。这类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给学生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既然作业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说不定还会遇到轮空不改,因此自己在作业上也不必太费心思”;“今天学的知识没过关也没什么,老师没来为难我”等等,这样一来,即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取得较高的效益,但由于巩固、复习等反馈环节被马虎对待,从而使整体学习效益被大打折扣,同时让学生对这门学科形成特有的态度:上课有意思可以听;作业可以随便做;考试遇到不会就想办法作弊。由于教师放松了课堂外的环节,而导致学生形成这样消极的学习态度,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该科课堂上的学习效益,甚至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恶性循环。这样下去,还能保证有好的教学效果吗?

第三类教师:是教学水平一般,但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这类教师虽然在课堂知识的传授、技能技巧的培养、课堂效益均逊色于前两类教师,但由于认真、执着、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使得在他们眼里没有小事,事事都得认真做,作业批改不仅要圈要点,还要与学生交流几句;个别辅导随时进行;学生全体都要发展,一个不少,考试后的分析总结有面有点,有整体有个别。这类教师这种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教学态度,不但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关键还在于培养出了学生对这门学科不敢马虎、怠慢的习惯,学生逐渐也会为教师的积极态度所带动,投入到该学科的学习,形成良好的积极学习态度。

第四类教师:是教学水平一般,且对工作不投入,缺乏责任心,以应付为主。这类教师虽然比例不大,但确实存在,其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课堂教学是没有效益的,课后工作更是懈怠马虎的:备课不研究、作业有时间就改,没时间就集体评讲;个别辅导更没想过;考试结束训斥一下学生就算一个单元结束。这样下去,不仅学生学不好知识、掌握不了技能,更严重的是学生从这类教师身上学到了许多负面的东西:这门学科没意思,做事也可以不认真。从以上的分类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即使没有在课堂上专门教授“态度”,但学生也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了相应的“态度”;而且,学生形成的这些“态度”对教师教授该学科的教学效益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如下:

1.“师容”不整

“师容”指的是教师的仪表,它代表一个教师的精神和风度,要求教师服装整洁、态度和蔼、表情自然举止大方、可亲可敬,这样会把学生的情绪引导到教师的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