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女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及家庭教育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高段女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及家庭教育的研究

海盐行知小学顾娟芳

摘要:当今,独生子女日益增加,升学就业竞争逐年剧烈,家庭教育作用日益重要。那么能否让孩子从家长的肩膀上起飞,让孩子脱离家长走向独立,家长时时进行的家庭教育反思,调整家庭教育方式,将会成为孩子成功构筑自己未来生活的关键。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问题家庭教育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的发育期明显提前,小学五、六年级的女生,学生在生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性意识也在增长,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而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讲,她的发育更早些,也比男生更早的进入角色,在心理上也早熟。身体已经明显发育,她们自认为长大了,但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还没有完全成熟。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女生比男生文静、乖巧、懂事,可以让老师、家长少操心。相对男生而言,女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对自己需求的表达方式上也要含蓄些,正因为这样,在家庭教育中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家长的关注。她们已步入青春的困惑期。作为家长,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女孩子的心理,不能帮助他们安全地走出青春困惑期,往往会导致人格的偏向问题。

我们习惯于把青春期理解为是“叛逆期”的代名词,且习惯于把“叛逆期”附着在男孩子身上,仿佛只有男孩子才有青春期,也只有男孩子才会在青春期里产生叛逆。对于女孩子人们至多也只关注她们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却往往忽略了青春期也是她们人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忽略了她们心理与思想上虽微妙又复杂的剧变。毋庸置疑,女孩子也有青春期,青春期里也有叛逆。只是囿于天性,女孩子的青春期显得安静而内敛,她们的叛逆也不像男孩子那样强烈而富有对抗性,比较隐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忧郁自卑倾向

走进青春期,也就渐渐走进了社会成长期,周围的人、事、环境、氛围都会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女孩子的成长与成熟。这时的少女,不再是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无忧无虑的自然成长期已经渐渐过去。尤其是当她们迈进了中学的大门,集体的生疏、环境的变化,学业的压力,竞争的氛围,都促使她们在未走入社会之前,就感受到了独自面对人生的体验,这些都会在他们心里掀起巨大的波澜,这些因素在促其成长、成熟的同时,也会使有些女孩子产生忧郁、自卑的倾向。尤其是那些含蓄内敛的女孩子,更容易产生这种心理。她们因缺少友伴而自卑,因学习

不出色而自卑,因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而自卑,……。这样的女孩子,在老师面前是乖乖女,但在家里可能最容易耍小脾气,闹小性子,让人感到喜怒无常。这也是青春期的一种表现。

2.对伙伴的强烈依赖

校园里,我们常会看到两三个要好的女孩子如影随形地在一起;批阅学生作文时,我们也常常会惊异于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对伙伴、对友谊的强烈渴望与关注。女孩子之间也常常会因我们看起来本是芝麻绿豆的小事而闹情绪、闹矛盾。这都表现了她们对友谊的需求和对友伴的依赖。女孩子到了青春期,已有摆脱家庭的意识,她不再需要家长过多地呵护与陪伴,可她们又不足够独立与成熟天性决定她们总是有些怯懦、恐惧。我们必须承认,绝大多数女孩子要比男孩子脆弱,当她们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要融入一个新的集体时,她们身边决不能没有朋友的陪伴。

3.对异性的明显关注

对异性的明显关注是少男少女在青春期里一个最显而易见,也最正常不过的表现。正如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里所说的“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这是普遍的,再合理不过的事情。可我们许多家长和老师却将女孩子对男明星的思慕,对男孩子的好感视作是洪水猛兽、认为这种心理羞愧可耻,从而采取不当或过激的处理方式。

4.青春期里的隐形叛逆

女孩子的青春期之所以容易让我们忽略,是因为她们即使有叛逆,那叛逆也较为隐晦和内敛。男孩子会与批评指责他们的家长产生激烈的争吵和情绪上的冲突,他们桀骜不驯、我行我素。而青春期里的女孩子面对批评指责很多时候会一声不吭,或会迅速表示服从,虽然她们的内心充满了抵触和不满。所以,学校里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女孩子表面很安静,但她们却悄悄地挑染头发,佩戴饰物,甚至暗地里和男孩子一起抽烟、喝酒。这都表明她们从未真正认同和接受师长对她们的批评和教育。不反抗,并不意味着接受,这是一种“隐形叛逆”。

对于这些有着心理问题的女生,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及相互配合,尤其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消除女孩上午心理问题,笔者做了以下部分的研究。

一、要营造和谐平等宽严适度的家庭氛围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的独立性急剧增强,他们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是他们成长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女孩子,身体发育早,思想普遍成熟早,往往要求父母给予其独立、自主、平

等、民主的地位已成为他们的一种强烈心理需求。父母应及早认识到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自身的角色转换,积极营造和谐平等宽严适度的家庭氛围。只有在平等和尊重大于强迫的民主气氛中,孩子才有可能信赖父母,把父母的合理要求变为自己的内部需要。因此,这就要求父母要善于创造家庭中的民主气氛,不滥用家长权力,以友善的态度与孩子交往。比如,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不要审问和训斥,而应理解他,体谅他、耐心倾听他的述说,然后同他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家中,不仅父母可以严格要求孩子,可以批评孩子,而且孩子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权利,孩子也可以向父母提意见。在无法解决的矛盾面前父母要主动让孩子一步,不要无限制非要让孩子听自己的不可。

二、教育方式要理智妥当,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

女孩子们由于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自控能力比孩提时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过去爱说爱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居高临下、命令式的教育为平等、探讨式的教育。要学会悦纳自己的孩子。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科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但父母也不要溺爱孩子,溺爱的结果使孩子不理解父母为生活付出的艰辛,培养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思想和“贪得无厌,好逸恶劳”的恶劣品质。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指手画脚,要把握问题的重点,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孩子。也不要总把孩子与他人的孩子进行比较,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缺点而看不到优点。否则容易让孩子“自我”困惑,看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父母每天都要腾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沟通,并对孩子的表达认真倾听冷静思考,且多向孩子介绍自己的一些情况,以便能起到“抛砖引玉”“平等互惠”的效果。要对孩子所说的东西充满兴趣。即使孩子对家长说自己做错的事情,父母也应该以积极建设性的态度帮助解决,而不是急于召开“现场批判会”。敢和父母说自己做错的事,说明他们把爸爸妈妈当成自己无话不说的朋友。所以父母切不可一听到孩子的错事就勃然大怒,相反这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契机。

三、父母的角色作用不可替代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父亲们越来越忙碌,在有些家庭中,养育孩子成了母亲的专利,但是,我们发现在孩子的教育中,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尤其是女孩子。社经常有句玩笑话,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一点也不为过。女孩的脾气秉性、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为人处事、心理状态等,在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