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政策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政策的概念
1、 Titmuss对这种只把社会服务作为社会政策研究对象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他认为,所有为了满足某些个人需求和/或为了服务广泛社会利益的集体干预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社会福利、财政福利和职业福利。
社会福利:指社会服务,或那些直接公共服务(如教育和健康照料)和直接现金给付(如退休金和养老金);
财政福利:指具有明确社会目标的特别减税和退税措施,Titmuss把它看成是一种转移支付;
职业福利:也称为附带福利,指与就业或缴费记录有关的由企业提供的各种内部福利,可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支付,常常由政府依法强制实施,如企业补充医疗和养老保险、带薪休假等。
Titmuss认为:社会福利知识社会政策的冰山一角,而财政福利和职业福利则在社会政策中占主体地位。这也是他竭力反对Marshall观点的理由。
Titmuss的社会政策理论的贡献:在于把社会行政转变为对社会政策的分析研究,并着力探索和解释国家权力为何影响各种类型的财政、福利和环境资源的社会分配以及是如何影响的。
2、 我国的社会政策定义
主体:国家和政府,但并非唯一主体;
目标:满足社会需求,增进社会福利,解决社会问题,保障基本权利,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
手段:以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
对象:全体社会成员,主要是为弱势群体或下层群体服务。
3、 书上的定义
社会政策是指政策制定者根据现实社会状况而采取的一种社会行动,一种旨在满足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和提升社会福祉的集体干预策略。
4、我国政府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社会职能主要分为两大块: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是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旨在通过满足市民基本需求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来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社会弱势和社会公平问题,其政策目标是保障生存权利,鼓励社会参与,提升市民福祉,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团结。
社会管理是指政府为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负外部性问题所作的各种制度安排,旨在通过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社会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改善社会环境,其政策目标是消除外部性问题,确保社会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章 社会政策的领域
1、社会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关系
(1) 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
①经济政策不但影响社会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更重要的是,影响社会政策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A、经济政策会影响GDP的增长,并进而影响可用来实现社会目标的社会资源总量;
B、经济政策会影响失业状况,而后者则产生对收入保障的需

求;
C、经济政策会影响收入的不平等状况以及贫困范围;
D、经济政策会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买房或建造医院的成本,通过影响投资来影响年轻人的工作机会。
②社会政策对经济政策的影响:
A、在工业化国家,用于福利服务的巨额政府开支极大减少了生产性投资,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
B、税收和国民保险缴费增加了劳工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C、收入支持和住房补贴等社会给付影响人们参加工作或储蓄的积极性;
(2) 社会政策与家庭政策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和未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庭都是其社会成员福利的最重要提供者。而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家庭丧失传统的社会保障功能,并产生诸多社会问题,政府不得不建立一些社会政策来弥补家庭功能的不足,维持社会的稳定。不过,任何在家庭以外建立起来的正规的社会保护制度都只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来分担而不是取代家庭功能和责任。
对家庭功能和责任的理解,即家庭和政府、社区及其他社会制度应该如何分担提供福利的责任,一直是一个影响社会政策发展和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1980年代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改革实质上也是强化家庭功能和责任以减轻政府责任的过程,而进入1990年代后,这种改革导向得到进一步深化。政府试图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向家庭提供各种支持,以激励其承担更多社会福利责任的意愿和能力,而不只是简单的将责任转移给家庭。
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演变过程事实上也是一个对政府-家庭责任分配关系不断进行重新界定的过程。
1970年之后,家庭发生剧烈变迁,家庭形态呈现多样化特征,家庭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需求,并要求各国政府对此作出响应。Millar把这些政策响应归纳为三类:A、家庭保守派;B、家庭实用派;C、家庭自由派。

(3) 社会政策与政治过程
社会政策是政府或政党为实现其社会目标而对社会生活实施的干预行动。一方面,社会政策是政治过程的直接或间接产物。另一方面,社会政策也是政府维护社会稳定或政党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工具。
以民主政治为前提,Hill提出社会政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存在四种不同模式:
A、多边主义,它把国家决策看成是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相互竞争的产物。
B、 精英主义,它认为政治决策过程具有内在的不平等性,权力往往只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C、经济决定主义,社会政策决策被看成是服从于资本主义的要求,社会政策的作用就是支持或帮助合理化资本主义秩序;
D、制度主义模式,它强调从国家制度本身,包括其构造和组织方式、统治系统和

标准的运作程序以及国家官员的利益等角度,来探讨政治和社会政策的关系。
2、英国Bradshaw提出了界定“真正”需求的方法,他把需求分为四类:
A、规范性需求;B、比较性需求;C、感觉性需求;D、表达性需求。
Bradshaw的需求定义方法为政策制定和分析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框架,即在需求和服务的决策中考虑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
3、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指外部世界中存在的被认为会带来危害因而需要进行社会干预的状况。首先,社会问题应该是社会的,而不是个人的。社会问题是由社会建构的,各种政治、价值观和文化因素会影响某种特定的社会状况是否被看成社会问题。
社会政策和社会问题关系密切。
一方面,社会政策可以被视为对社会问题的集体干预,社会问题的概念和定义是形成社会项目内容和实施社会项目程序及政策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问题可能是过去或现行社会政策的预期或非预期的结果。
4、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一种旨在帮助人们满足社会、经济、教育和医疗需要的国家项目、补助和服务制度,这些需要是维持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条件;其次,社会福利是指一个社会公共体的集体的幸福和正常的存在状态。
社会保护:指根据弱势、风险和贫困水平而采取的公共行动,这种弱势、风险和贫困水平在特定国家或社会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而公共行动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的援助,或者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综合。社会保护应对的是最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和弱势性,也包括当前非贫困人口在面对以外打击或其他生命周期事件时而产生的需求保障问题。
5、 社会行政
Spicker提出了四种模式:
A、觅标,即根据移动的特征来确定案主群体;B、配额制;C、管理者裁决,基层管理者根据一般的规定对具体的个案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D、使用者增权。
第三章 社会政策的分析
1、社会政策的分析框架
一般,我们可以从三个视角来分析社会政策
1) 制度视角:着眼于社会福利性质的界定和范畴边界的刻画,即回答:哪些社会制度具有社会福利功能?他们各自提供什么功能?
2) 分析视角:着眼于描述不同政策的研究方法以及政策理论和社会工作实务相结合的方法。可分为过程、成果和绩效三个方法。过程分析侧重于了解政策形成的动态过程,即哪些社会政治因素会影响政策的形成和发展;成果分析侧重于了解前面动态过程所形成的一系列政策选择或方案,即最后哪些政策方案胜出,哪些方案被淘汰,以及为什么;绩效分析侧重于了解政策方案实施后的结果,即政策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


3) 政治视角:着眼于社会政策领域中政府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讨论。在社会政策中,最经典的政治争论就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争。前者的哲学导向是追求个人利益,在社会福利上强调依赖市场、志愿机构和宗教团体,而不是政府;后者的哲学导向是追求集体利益,在社会福利上强调政府应该为广大民众提供社会福利。
2、社会分配的基础
普遍主义原则和选择性原则
前者指福利是人人可以享有的基本权利,如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年轻人的公共教育。后者指福利应根据个人需求(通常是通过家计调查)来决定的,如公共救助和公共房屋。持两种观点的人皆有其各自的价值观和理论考量。
持普遍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在现实社会中,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面临社会风险,都会产生社会需求,所以作为对社会需求的响应,社会政策的目标应该具有广泛性和全民性,而不应该区别对待。而且,这些需求应该由政府来安排。和政治权利一样,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权利。
持选择性观点的学者认为,虽然人人皆要面临社会风险,但不同的人所面临的社会风险是不同的,有些人群自身能满足这种社会风险引致的需求,有些人群则不能,有些人群所面临的社会风险比其他人群要大,因此,选择主义者赞成经过觅标的选择性给付,只有那些被证实具有真正需求的家庭或个人才应该得到救助。
普遍性社会福利比较注重社会效益,有效避免了因区别对待而造成的社会分割和污名化问题,既保护了个人尊严,又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但是不分需求大小,人人享有,因此成本效益较低。普遍性给付常常被认为是导致社会福利支出居高不下的原因。
选择性社会福利比较注重成本效益,可以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那些真正有需求的人身上,从而减少了福利开支,达到控制福利开支的目的。不过由于选择型福利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原则,很多情况下以家庭的经济状况来决定资格,从而强化道德和经济层面的社会差异,导致社会分割。
无论是选择主义者还是普遍主义者,都试图学习并吸取对方的一些优点和长处。例如普遍主义者提出了普遍主义框架下的选择性方法,以提高社会政策的成本效益。同时,选择主义者也开始强调社会效益。他们提出,从全社会的平等角度看,只为穷人提供福利的做法通常比为所有人提供福利的做法更能实现社会再分配的功能,更能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福利品的分配原则
Gilbert和Terrell提出了四类社会分配的资格条件。
第一类是基于社会人口属性的资格条件,即根据个人身份(如老年、儿童等)来确定申领资格。这类资格条件的对

象是某个群体,而不是个人,而且其分配是以规范性需求为基础的。
第二类是基于社会经济贡献的资格条件。由于符合此类资格条件的群体为国家或社会做出过某种特殊的贡献或遭受过某种不公平的社会迫害,因此以此类资格条件为基础的社会政策项目常常带有补偿性质。这类资格条件的对象是某个群体,而不是个人。
第三类是基于专业诊断的资格条件,即由专家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差异性需求,并需要提供特殊资源与服务。最常见的例子是针对身心残障者的社会政策项目。此类资格条件是面向个人,资格条件的判断以及福利的给付均根据是否具有专业人员出具的残障证明以及残章严重程度来确定。
第四类是基于家计调查或资产调查的资格条件,即此类资格的条件是个人缺乏购买服务的能力并可能因此而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或社会所认可的基本生活标准。显然,此类社会项目就是社会救助项目,救助对象就是贫困人士。此类资格条件也是面向个人,以需求的经济标准为基础。
上述四类分配原则并非相互排斥。相反,不同分配原则可以综合运用,如社会保险的给付资格就是以第一类资格条件和第二类资格条件共同作用的双重原则为基础的。
同时,对某一个社会政策项目来说,其采用的分配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由于受到各种价值观相互比拼角力结果的影响,社会政策项目的分配原则也会发生变化。
分配原则的操作化和实际应用
在三种情况下,会发生符合资格者并不等于受益者。
首先,那些符合服务条件的人可能没意识到他们具有资格。原因是社会政策项目的宣传力度不够,或者外展工作不充分。
第二,那些符合服务条件的人可能无法受益。原因可能缘于福利提供者的挑客现象,即福利提供者出于经济的考虑,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常常会挑选那些最可能不靠外界帮助就能自食其力的人,同时撇开那些最不可能成功的人,而不管其需求是否最大。因为即使投入的资源很多,那些需求最大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还是最小。
第三,那些符合服务条件的人可能对它无动于衷。原因可能来自所谓的“污名效应”。如果社会政策被贴上如下标签:麻烦、复杂、危险的或救济的(无论确定资格的准确方法是什么),那么主动不领取的可能性会增大。而福利提供机构表现出来的官僚作风、不友善或高高在上的行为也会让一部分符合资格的有需求人士望而却步。
3、社会分配的内容
社会福利品的分配形式
机会:指有利于达到某种预期目标的时机或环境。讨论最多的是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机会没有直接的转移价值,因为它

必须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服务:指为案主的利益而提供帮助的各种活动,如居家照顾、个人辅导、个案管理和工作培训。服务具有不可转移性;
物品:指具体的商品,如食物、衣物和住房。物品的可转移性是受到限制的;
代金券和退税:具有一定范围的交换价值,它们能在指定部门中转化为资源;
现金:运用最广泛的福利分配形式,如社会救助、儿童津贴和社会保险项目。它为消费者提供的购买选择自由最大;
权力:指人们所拥有的能力。权力具有广泛的交换价值。
除了上述直接的形式外,福利还可能是间接的,如间接援助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干预。许多重要的社会政策,而是通过建立有助于福利项目发展和实施的计划来间接的帮助他们,即这些政策会鼓励那些直接提供社会福利的机构作出更好、更有效的安排。Gilbert &Terrell把这种政策称为规制福利,这种分配形式成为辅助性福利提供方式。
4、提供策略
公营化和私营化
公营化:指社会福利由政府部门及其机构来提供的方式,它常常被认为是社会福利提供的传统方法。
私营化:指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志愿机构或营利机构)签订合约并由后者来提供社会福利的方式,即通常所说的政府购买服务。
两种提供方式的比较:
公营化的提供方式:政府拥有雄厚的资源,适用于大型社会保障项目。但是,政府机构往往效率较低,在缺乏竞争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办事只会墨守成规,得过且过。另一方面,公营化容易滋生腐败,造成福利资金被挪用。
需要指出的是,私营化并不是简单地等于政府完全放弃管理或资助的责任,而是政府要收缩在社会福利方面的管理和资助的责任。
商业性(营利)和福利性(非营利)
定义:在社会福利提供策略中,采用以商业化方式运作的营利机构还是以公益目的为主的非营利机构来提供是另外一对难以抉择的选项。前者以营利为目的,后者以公益为目的。
两种提供方式的比较
A、非营利机构:营利机构在道德上是和社会福利的精神相背离的,社会福利的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不是赚钱,因此相比而言,非营利机构具有更大的社会责任感,更具有助人的慈善精神。
B、营利机构:和非营利机构相比,营利机构提供服务的效果较好,效率较高,道德因素微不足道。
服务提供策略
A、分散性,指由于机构区位分布不合理以及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如时间上的不配套或项目重复等)而给案主使用服务带来不便的状况;
B、不连贯性,指当身处服务网络中的案主试图由一项服务转到另一项服务时会碰到各种障

碍因素(如交通、转介或资金等),使得服务项目之间的转换相当不便或困难;
C、不负责性,指服务机构的决策者对案主的需求不闻不问,反应不灵敏;
D、不可获得性,指由于服务机构的各种资格规定(如收入、年龄、居住地等),造成案主无法享受社会服务。
所以,理想的福利输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应该是整合、连贯、可及和负责的。
第四章 社会政策的实务
1、社会政策发展的一般模式
从实际看,政策发展模式不应只描述单个政策,而是应该描述很多政策;社会政策的发展过程不应是直线式,而应是回路式,旧政策的终结即意味着新政策的开始,如此不断循环 往复,才造就了种类繁多的各种政策。
1) 辨识问题:只有那些通过分析被确定为需要政府或机构采取行动进行干预的社会问题或需求才能成为社会政策的对象。所谓需求评估是指指从人类基本需求角度出发,来评判社会或社区需要何种服务的过程。最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专题小组;公开听证会;二手资料;所谓政策议程是指划分问题的轻重缓急程度,并将政策问题纳入政治机构的行动计划的过程。只有当一个问题被视为优先解决问题,并提到政府机构的议事日程之上,即成为决策者的研究对象时,才有可能转化为社会政策。一般而言,政策议程既包括公众议程,也包括政府议程。
2) 制定政策:影响方案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效益考虑;
②成本考虑;
③与国家整体目标以及宏观政策的协调性;
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
政策合法化即政策的审批,指政策方案通过一定的程序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审批过程一般关注两个方面:谁是审批者、如何进行审批(我国以领导集体审批模式为主)。
3) 实施政策
4) 评估政策
第五章 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
1、论述题:1949年建国后中国城市社会政策的发展和变革。
1) 以公平为导向的社会政策:1949年至1970年代
A、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经济特征:该阶段,国家主要采用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提出贫富要拉平,社会成员应该获取同样的报酬,地区之间如此,企业内部如此,公社内部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企业内部,管理者和一般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要远远小于国际标准。
B、基于企业的城市集体福利:在改革开放前,工作单位是中国城市地区最重要的社会福利提供者,职工的大部分需求,包括教育、娱乐、医疗、住房、托育等,都可以在单位内部得到解决。有学者把它们描述为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迷你型福利社会。
C、残补性的社会救济制度:

政府的功能是为那些被排除在集体福利制度之外的贫困人口提供社会救济。任何一个贫困人口在申请救济之前,必须先从自身、家庭、集体获得帮助,只有当地无法获得这些帮助时,才能申请社会救济。“三无人员”和“五保户”。
2) 以发展为导向的社会政策:1980年代至1990年代
A、市场化改革:a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曾是城乡居民最重要的福利支持来源之一的集体福利因此失去经济基础而日渐式微。b分配制度的效率化。强调效率为先,按劳分配。先富带动后富。c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化。一方面政府开始采用用者付费的方式来提供社会服务,最明显的就是公共教育和公立医院收费;另一方面,试图削减政府在社会政策中的传统作用,如出售公房、减少物价补贴和公共服务补贴等。d劳动力流动的自由化。
B、集体福利的解体和多元福利的建立:a实行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的社会保障制度。b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实行用者自付的原则,使得教育和医疗机构逐步变成独立经营的实体,并允许或鼓励社会组织或私人投资建立医疗和教育机构。c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出售公有住房,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住房公积金,建立以市场化方式为主的住房制度。d推行福利服务社会化。一是由社区来提供各种社会福利服务;二是通过各种优惠措施鼓励和吸引私人和社会组织参与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C、城市社会政策:贫困问题的再现和福利安排的缺口:社会政策不完善、福利安排存在缺口是城镇贫困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福利安排缺口是指社会需求和福利供给之间的差距,即福利安排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3) 以民生为导向的社会政策:新世纪以来
A、社会问题的凸现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政策是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操作化手段,这是因为社会政策不仅是政府加快社会建设的重要工具,而且是全面正确履行社会职能的根本保证。
B、分配制度的改革:缩小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中国政府于2006年启动了新一轮的分配制度改革。其重点是关注低收入群体,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让更多的人分享改革成果。
C、城市社会政策的完善:低保制度的跳跃式发展:“配套措施”指为低保对象在医疗、子女教育、住房及冬季取暖等方面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采取的配套政策。“分类救助”指对低保家庭中有特殊需要的家庭成员,如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重病人等

采取的特殊政策。
第六章 社会保障政策
1、社会保障概念:指由政府提供的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水平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以现金为主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以及社会津贴。
2、社会保障的宗旨:a保障市民抵御如失业和疾病等特定生活事件的风险;b消除贫困或低收入c平衡个人一生中的资源分配,特别是从工作年龄阶段到退休阶段;d从富人向穷人的社会再分配e为某些类型的额外开支(如抚养小孩和扶养残障人士)提供补偿;f当传统家庭破裂时提供经济援助。总之,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要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
3、 社会保障的主要类型:
A、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当今世界各国覆盖人数最多和支出最大的社会保障项目。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以劳动者的年龄、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为保障内容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强调受保障者权利和义务相结合,采取的是受益者和雇佣单位等共同供款和强制实施的方式,目的是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B、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一项历史最悠久、类型最复杂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指以家计调查为基础,以现金或实物为支付形式,通过资格条件审查将给付定位于那些处于低收入阶层或低于类似收入门槛的个人或家庭的援助。
C、社会津贴:社会津贴是一种发展历史较短、覆盖程度较低的社会保障项目。指在不考虑就业和家庭资产的情况下,向某些特定类别的公民提供等额现金给付的普遍性项目。社会津贴提供帮助是基于社会条件,而非基于经济条件的。只要是有需要的特定社会成员都能申领津贴,而且给付额人人相同,因而具有普遍主义的特征。
4、社会保障的模式:
A、 北欧国家,社会保障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津贴为主,社会救济只是起补缺的作用。
B、大洋洲国家,主要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这两个国家,没有社会保险项目,社会救助是其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但是,许多社会救助项目的家计审核标准可能高于贫困线,即它们是为了防止高收入人群来领取社会救助。
C、大部分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都占主导作用。相对来说,在英美两国社会救助起到较重要的作用,而在其他欧洲国家社会保险起到较重要的作用。
D、在发展中国家,相对来说,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最为完善,其覆盖程度和服务质量已经接近发达国家。
5、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从社会工作角度来看,贫困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剥夺问题,更是因经济剥夺而引致的社会排斥和社会疏离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后者所产生的心理和精神问题才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的根本因素。
第七章 医疗卫生政策
1、Hill认为健康政策是以政府的参与为前提,健康政策的出现是与现代国家的发展同步的。现代意义上的政府在医疗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积极角色。政府的角色可以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监督管理者,第二种是健康服务购买者,第三种是健康服务提供者或规划者。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医疗制度下,政府可以扮演其中一种角色,也可以扮演多种角色。
2、医疗卫生政策的研究视角
经济学视角:Alford认为医疗卫生政策改革及其障碍应该被看做是医疗系统中三个主要医疗群体或结构性利益冲突的结果。结构性利益是一些利益群体的联盟,它们可能从医疗系统中获取或丧失利益。这些联盟为专业垄断者、法团合理化者和社区利益。专业垄断者包括医生以及周围的其他专业人士。法团合理化者包括计划制定人员,管理人员和一些健康专业人士。社区利益由多种组织和机构组成,经常代表某一独特方面的利益,如代表精神病患者的组织。
社会学视角:Freidson认为医学专业享有很高的专业自治,而这种自治的表现包括外行人士无法对其进行评价、、对其他医疗执业进行控制和塑造社会对健康问题的理解。这是三个方面对医疗卫生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流行病学及公共健康视角:越来越多的公共卫生专家认为,医疗服务并不像社会、经济、生活方式那样对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应该将医疗卫生政策更加侧重于卫生而不是医疗方面。
3、卫生政策的模式(P237比较图)
A、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最早产生于英国,典型的例子如美国的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的主要对象是贫困人群、儿童、老人、伤残人士以及艾滋病、肺结核等特殊疾病的患者。
B、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是一种国家安排的强制性保险。发源于德国。强制性,互济性,补偿性。
C、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福利国家医疗制度模式,这种制度强调福利健康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国家有义务向公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D、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将医疗服务看做是一种商品,因而更强调经济效益。
E、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最早是从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中分化出来的,新加坡模式更强调个人进行自我保障的责任。
在公平性方面,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最能体现公平性原则,而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目标不在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性,而是完全按市场原则来选择保险对象。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市场医疗保险制度。


在效率方面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因其针对性强所以边际效用最高,宏观和微观效率也最高,而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虽然在宏观上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微观效率较低。相反,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在宏观上效率很低,但微观效率很高。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和市场医疗保险制度
4、 中国医疗卫生政策的发展过程和特征(论述题)
A、中国医疗体系的历史回顾(1949-1978年)
a城镇公费医疗制度:即国家针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免费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公费医疗经费由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拨款,按人均标准划拨到各个单位。
b城镇劳保医疗制度:这是我国对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职工及其家属实施的免费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医疗制度。劳动保险的各项费用, 全部由实行劳动保险的各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
c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B、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医疗体系的改革(1978年至今)
a城镇医疗体制改革:原则——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七个方面:卫生服务的筹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明确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和办法;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和服务实现社会化;健全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强化医疗服务机构管理;解决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问题:大病统筹、小病自费的模式违背了预防为主的医学规律;新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还不够广,将绝大部分儿童和相当一部分老人排除在外;现行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上没有解决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约束,无法控制医疗成本。这几个方面影响了制度的公平性原则。
b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家庭重新成为农村生产的基本经营单位;乡镇企业改革加剧了公共积累的大幅下滑;筹资困难导致了三级农 村卫生网的破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采用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具体要求如下:——农民个人每年缴费标准不应低于10元;——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适当扶持;——地方财政每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人均不低于10元。
新旧合作医疗制度的不同:
——政府是主要的资金筹集渠道,改变了原先民间筹资的模式
——新型合作医疗是以保大病为主,兼保小病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是以户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人为单位,所以避免了“一人参保,全家吃药”情况的发生
——资金的支付实行分级、分段、分项

的原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存在明显的缺陷:
——10元标准设置了一个费用的门槛
——所以,政府对参保者的补贴,就变成了一种典型的向富人的转移支付
——从医疗卫生投入绩效来看,对大病的干预效果显然不如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干预
——没有考虑到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约束问题,而对患者过分严格的约束使得农民参保热情不高;
——对县政府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求比较高
特征
5、 医疗社会工作:所谓医疗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运用社会工作专门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开发、利用社区、社会资源,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增进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对健康的保护。
第八章 教育政策
1、正规教育:即学校教育,一般由专门的教学机构,根据一定的课程内容有系统、有组织、集中性的向数量较大的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育模式。其中还包括统一考试、升级、分配。正规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教育形式,因此,理论上全体国民具有平等享受这种教育的机会。
2、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
A、教育经费问题,即谁出钱?出多少?为什么出钱?教育经费问题的实质是教育服务的责任划分问题,即谁应该负责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
B、课程问题和教学方法,即教什么?如何教?课程内容是教育政策的理念、价值与目标的具体体现。
C、教育对象问题,即向谁提供教育服务?在教育对象的问题上,最核心的内容是如何确保每个适龄学生都能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对于此种问题,学者们建议应采用“正面差别对待”的措施,即以不平等的优惠待遇来扶持弱势群体。
D、教育者的问题或人事问题,即谁来任教和管理?
E、教育制度或学制问题,即各级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分别是什么?如何划分教育阶段?学生如何进行分流?不同阶段的学校之间如何衔接与联系?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社会对不同职业阶层的技能和学历的需要,政府通常会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分流。
3、教育政策定义:国家或政府为解决教育政策问题或满足公众的教育需求而决定作为及如何作为的教育政策行动。把教育放在社会政策的框架中来考察,重点是要探讨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问题。也就是探讨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及其相关问题的解决,即教育弱势问题。
4、教育经费的多元化:a国家财政拨款是我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和政策目标或社会需求比,仍存在较大的缺口。1990年

代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绝对量增长很快,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则一直停滞不前,基本维持在2.4%~3.3%之间。b学杂费成为教育经费的第二大来源,特别是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大学和普通高中。c民办教育的复兴或者“全社会共同参与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发展开创了新的资金来源。但是,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许多阻碍。d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的比重逐渐下降。近年来,政府逐渐开始负起义务教育的首要责任,义务教育投入也不断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集资办学模式逐渐为政府办学模式所取代,因而造成此类教育经费比重逐渐下降。
5、学校社会工作:是学校领域中的一种专业服务,经由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协助学生建立其与学校——家庭——社区之间良好的关系,以应对现在与未来的生活。其主要目标为补救学校教育体制的缺失、提供整合性的服务、提供全人性的服务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第九章 住房政策
1、住房政策的概念:
A、从住房供给方的干预来看,深度干预包括政府对房屋供应和住房市场的调控,例如直接取得土地建造新房或者取得土地和房屋产权并进行拆迁、新建、改造或出租。政府还可以通过规划政策来干预住房市场,如新市镇的规划等。
B、从住房需求方的干预来看,低度干预包括基于消费者导向的劝说和规范。深度干预包括综合性的金融援助措施,如住房津贴、减租、拨款等。
2、住房政策的主要内容:
A社会住房——由政府提供和管理的出租住房;还包括其他非营利机构提供的出租住房。
三个特点:根本特征:a房东提供住房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非营利性);b是以一定住房需求为指引的行政分配方式,支付能力不是住房分配的主要决定因素;c社会住房的数量、质量等状况更多取决于政治决策因素,市场对其影响较小。
三种模式:残补型、大众型、工人合作型
B住房补贴——住房补贴是指政府启动的旨在降低住房生产或住房消费成本的显性或隐性的资金流动。此定义的优点在于说明了住房补贴可以应用于所有权属性质的住房(主要包括自有房、租赁私房、租赁公房等),补贴手段不仅包括显性的使用国家财政资金,还包括如房租管制、税收减免等措施在内的隐性资金流动。
三种类型:a针对发展商、贷款机构和住房所有者等的住房供应方补贴b针对住房需求方的补贴c同时影响住房供应方和需求方的价格管制措施如控制房租、房价和利息率等。其中接受补贴的住房供应方主要有四类:建设公共住房的政府部门、建设政府补贴性住房的发展商和建筑

商、重建或改造旧区的非营利机构以及建造和改进住房的个人或家庭。需求方补贴的具体措施包括住房津贴或房屋补助、首次购房者一次性补贴、贷款利息抵扣所得税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贷款利息抵扣所得税,这对提高房屋自有率有很大帮助。住房领域的价格管制有四种类型,包括对房价、房租、强制住房储蓄率和贷款利率封顶等的管制。
3、廉租房制度的主要内容:集民政低保和居住困难为一体的“双困”准入机制;以租金配租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配租形式;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资金为主的资金筹集管道;以及申请、审核、公告、复核、轮候、配租、退出等的管理体制。
4、住房权:指人们安全、和平和尊严的居住某处的权利,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所有人不论其收入或经济来源如何,都享有住房权利;其二,不仅指住房而且是指适足的住房,包括适足的独处居室、适足的空间、适足的安全、适足的照明和通风、适足的基本基础设施以及就业和基本设备的合适地点,而且一切费用合理。
第十章 就业政策
1、我国劳动部门从报酬的角度对就业的定义:报酬达到或高于最低工资的工作属于充分就业;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属于不充分就业;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2、国际劳工组织的“失业”定义包括三个方面:有劳动能力、无工作和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我国的失业统计不仅只限于城镇地区,而且只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3、就业政策的基本内容:A、改善劳动力供应方面的政策。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劳动力和企业或雇主间的联系。因此,此方面的主要政策是提供求职和安置帮助,如建立职业介绍中心、再就业中心等。B、改善劳动力需求方面的政策,首先是刺激私人市场(如通过减税),其次是直接提供或创造就业岗位,再次是增加对就业困难群体的需求。C、防止剥削和提供失业保障的管理政策,主要包括失业保障,职业安全,工资和福利保障。
4、就业政策的模式:
A、日本模式:强调终身雇佣制,他们把这看成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主要价值观。企业具有等级结构,并为工人提供保障,而且公司不能以非正当理由(如犯罪、违纪)开除职工;雇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很高。和外在于企业的一般劳动力市场不同,日本模式强调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企业中心和产业驱动型”
B、欧洲模式:承认市场原则,把失业看成是合理配置

劳动力的必要条件。他们认为,政府对困难企业的支持性干预应该有一定的范围,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向失业者提供收入保障和培训计划,以有利于求职和安置。——“政府介入和公共利益驱动型”
C、美国模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干预的范围。其政策模式的目标在于让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化。政府可以向失业者提供援助,但后者应该非常积极的求职或创业。——“自由和市场驱动型”
5、职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a在工作场所为工作人士提供直接的服务;b为企业提供有关社会政策和福利规划的咨询;c协助设立及管理企业慈善基金,推动企业和职工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参与立法政策拟定等;d在企业以外提供独立或局部的服务,维持专业的独立和公信力。
6、在职业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一般要承担以下四种角色:a需求评估者,即评估工作人士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b项目开发者,即充分利用社区和企业的资源,建立相关项目;c意识倡导者,推动企业的社会意识,协助改善企业不适当的工作条件;d行动者,即参与推动改善就业措施,鼓励工作人士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维护劳工权益。
第十一章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
1、社会福利服务:指政府部门、社区组织或社会机构为满足市民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需求而建立的非现金形式的社会福利项目。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帮助个人解决情绪问题、人际关系或实质的生活问题。
2、针对个人的社会福利服务或个人社会服务具有福利性、边际性、残补性。
3、社会福利服务的基本内容:在我国,官方的定义把社会服务福利分成三类——
A、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指政府和社会向处在特殊困境下的老年人所提供的养护、康复等方面的服务,其重点是老年人的权益保护、老年机构福利服务和老年社区福利服务,包括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保健、教育和文化娱乐以及就业和参与社会等。
B、儿童社会福利服务:指国家为儿童提供教育、计划免疫等社会服务,特别是为残疾儿童、孤儿和弃婴等处在特殊困境下的儿童提供福利项目、设施和服务,保障其生活、康复和教育。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服务主要包括:一是对孤儿进行收养,并使其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对那些可以康复的残疾儿童实施治疗和康复;三是使各类残疾儿童受到足够的教育。
C、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指国家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生活照料等服务,其重点是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采取临时救济和集中供养以及兴办残疾人福利安养机构等福利

措施对残疾人提供特别照顾。
4、社区矫正: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和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第十二章 社会政策的未来
1、社会政策的国际动向:
A、理论多元化,新左派、新右派、新社会运动、新实用主义(或第三道路)等学派理论都向国家福利提出了挑战,并在社会政策领域占领一席之地。
B、低于多元化,指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和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有关,而且和国际社会以及国际组织有关。
C、福利多元化,是指福利提供不再局限于政府一家,而由多个部门共同提供,以减少政府在福利提供中的作用,达到控制福利开支的目的。一般来说,社会福利可以从四个部门获得:政府部门,志愿部门,私营部门和非正式部门。
D、社会经济整合化,是指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关系由以前的彼此对立转变为相互整合。
2、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影响因素:
A、经济因素:a经济总量b市场化c全球化
B、人口因素:a人口总量制约社会政策发展步伐;b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将导致社会福利需求大量增加;c人口快速城市化将产生新需求;
C社会因素:a家庭变迁:家庭规模越来越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产生了新的社会需求(如单亲家庭)b社区发展状况也会影响社会政策c社会组织的发展
D政治因素:a党和各级政府特别是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思想b可能影响未来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往往成为政府推行社会政策的重要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