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晚期结直肠癌寡转移的治疗策略
晚期结直肠癌寡转移的治疗策略ppt课件

• 转化缩瘤:推荐A1a – A1h • 减状缩瘤:推荐A2a – A2d • 疾病控制:推荐B1a – B1e
2016 ESMO新分类:mCRC
• 身体状况分类:
– Fit vs Unfit – 临床决策时先行
• 疾病本质分类:
• mCRC寡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筛选
寡转移(OMD) 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布局
mCRC寡转移(OMD)的处理
ESMO 2016指1南4
mCRC以NED及局部治疗为核心的策略也适用于OMD
以治疗目标为导向的临床治疗策略
初始可NED
初 始 不 可 NED
组0
围术 患者
初始可切
目标
治愈
期
手术
组1
转化 潜在可切 优先 最大程度缩小肿瘤
– 局限性mCRC (寡转移) vs 广泛性mCRC – 制定具体治疗方法的核心
2016 ESMO mCRC主要改变
• 分类替代传统分组
– 患者状况分类:fit 、unfit – 疾病状态分类:寡转移、广泛转移
• 强调局部治疗在寡转移性疾病中的价值
– 局部毁损性治疗“(Local Ablative Treatment,LAT)
• 手术 • 非手术LATs
• 治疗目标的调整
– 治愈:R0、NED – 缩瘤:转化、减状 – 疾病控制
“寡转移”Oligometastasis
• 概念提出:1995年 – 芝加哥大学:生物科学系前主任Samuel Hellman和医学中心放射和分子治疗科主 任Ralph Weichselbaum提出
– 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布局
结肠癌的化疗方案

结肠癌的化疗方案结肠癌的化疗方案引言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结肠的粘膜、黏膜下和肌层。
化疗是结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药物的方式来杀灭癌细胞或者抑制其生长。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结肠癌化疗方案。
1. CAF方案CAF方案是一种较常见的结肠癌化疗方案,由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阿霉素(Adriamycin)和氟尿嘧啶(Fluorouracil)组成。
这三种药物可以协同作用,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抑制肿瘤生长。
1.1 药物作用机制- 环磷酰胺:环磷酰胺能够阻断DNA链的连接,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 阿霉素:阿霉素可通过插入DNA链中而破坏DNA的修复和融合能力,从而使肿瘤细胞无法生存。
- 氟尿嘧啶:氟尿嘧啶可以干扰DNA和RNA的合成,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
1.2 使用方法CAF方案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治疗周期通常为21天,每个周期内在前3天同时给予三种药物,其后休息18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多个周期的化疗。
2. FOLFOX方案FOLFOX方案是一种常用的结肠癌化疗方案,由氟尿嘧啶(Fluorouracil)、氧铂(Oxaliplatin)和钙泛泛酸(Leucovorin)组成。
这三种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
2.1 药物作用机制- 氟尿嘧啶、氧铂:氟尿嘧啶和氧铂可以干扰DNA和RNA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 钙泛泛酸:钙泛泛酸能够增强氟尿嘧啶的药效,从而提高化疗效果。
2.2 使用方法FOLFOX方案一般通过静脉输注给药。
氟尿嘧啶和氧铂通常在输液前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而钙泛泛酸则通过静脉滴注给药。
治疗周期通常为14天,每个周期内在前2天给予氟尿嘧啶、氧铂和钙泛泛酸,其后休息12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多个周期的化疗。
3. FOLFIRI方案FOLFIRI方案是另一种常用的结肠癌化疗方案,由氟尿嘧啶(Fluorouracil)、伊立替康(Irinotecan)和钙泛泛酸(Leucovorin)组成。
结肠癌术后转移肺部的治疗方案

一、引言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术后转移至肺部的结肠癌患者预后较差,治疗难度较大。
本文将对结肠癌术后转移肺部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治疗方案1. 个体化治疗针对结肠癌术后转移肺部的患者,治疗方案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转移灶数目等)制定。
以下为常见的治疗方案:(1)手术切除对于部分转移灶较少、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行手术切除转移肺病灶。
手术切除后,患者需接受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2)化疗化疗是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等。
化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FOLFOX、FOLFIRI、FLOX等。
(3)靶向治疗针对部分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可使用靶向治疗。
目前常用的靶向药物有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
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可提高疗效。
(4)放疗放疗在治疗转移性结肠癌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减轻症状、控制病情。
放疗可分为外照射放疗和近距离放疗。
外照射放疗适用于转移灶较大的患者,近距离放疗适用于转移灶较小的患者。
2. 综合治疗对于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以下为常见的综合治疗方案:(1)化疗+放疗化疗和放疗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减轻症状。
化疗可杀伤肿瘤细胞,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
(2)化疗+靶向治疗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可提高疗效,减轻化疗副作用。
靶向治疗可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受体,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3)化疗+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提高疗效,减轻化疗副作用。
3. 支持治疗(1)营养支持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
(2)对症治疗针对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出现的症状,如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需给予对症治疗。
结肠癌三线治疗方案

结肠癌三线治疗方案
首先,在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化疗。
化疗是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来杀死
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化疗可以帮助消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同时,化疗也可以通过缩小肿瘤的体积,使手术更容易进行。
其次,靶向治疗是结肠癌三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药物干
扰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对于具有KRAS突变
的结肠癌患者来说,靶向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靶向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免疫治疗也是结肠癌三线治疗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
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目前,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被证实可以显著改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免疫治疗不仅可以减少肿瘤的体积,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放疗在结肠癌三线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
照射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一些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结肠癌患者来说,放疗可以帮助控制肿瘤的生长,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总的来说,结肠癌三线治疗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相互配合,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当然,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结肠癌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

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直肠癌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术后化疗是为了杀死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而进行的辅助治疗。
下面是常用的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
1. FOLFOX 方案:FOLFOX 方案是一种常用的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
该方案由氟尿嘧啶(5-FU)、亚叶酸(leucovorin)和奥沙利铂(oxaliplatin)组成。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杀死癌细胞,并可增强彼此的抗肿瘤作用。
FOLFOX 方案通常每两周给药一次,连续进行6个疗程。
2. XELOX 方案:XELOX 方案也是一种常用的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
该方案由氟尿嘧啶(5-FU)和奥沙利铂(oxaliplatin)组成。
与FOLFOX 方案相比,XELOX 方案中的亚叶酸(leucovorin)被替换为协同药物咪唑脱氧核苷(capecitabine)。
XELOX 方案通常每三周给药一次,连续进行8个疗程。
3. CAPOX 方案:CAPOX 方案与 XELOX 方案相似,也由氟尿嘧啶(5-FU)和奥沙利铂(oxaliplatin)组成。
与 XELOX方案不同的是,CAPFOX 方案中的药物给药方式有所调整。
在 CAPOX 方案中,患者口服的是咪唑脱氧核苷(capecitabine),而不是注射药物。
CAPOX 方案通常每三周给药一次,连续进行8个疗程。
4. XELIRI 方案:XELIRI 方案是由氟尿嘧啶(5-FU)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组成的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
伊立替康是一种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可阻断 DNA 复制和转录,起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
XELIRI 方案通常每两周给药一次,连续进行8个疗程。
5. 氟尿嘧啶单药化疗方案:对于某些高龄、并发症较多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氟尿嘧啶(5-FU)单药化疗是一种选择。
该方案每两周给药一次,连续进行6个疗程。
以上是常用的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具体的方案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术后病理结果和治疗效果来决定,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

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直肠癌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式,但手术后的化疗也是治疗直肠癌的必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
1. 化疗的目的和适应症直肠癌术后化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化疗的适应症一般为手术后恶性肿瘤分期为Ⅲ期或Ⅳ期,以及术中发现肿瘤侵犯淋巴结的患者。
2. 化疗药物直肠癌术后化疗的药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联合用药。
常见的单独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卡铂、伊立替康等。
联合用药可以采用FOLFOX(5-Fu+卡铂+亚叶酸)或者FOLFIRI(5-Fu+伊立替康+亚叶酸)等方案。
3. 化疗方案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主要包括化疗的时间、用药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等。
常见的化疗方案有以下几种:(1)FOLFOX方案:使用5-Fu 400mg/m2 + 卡铂85mg/m2,每三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6-8个疗程。
(2)FOLFIRI方案:使用5-Fu 400mg/m2 + 伊立替康180mg/m2,每两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6-8个疗程。
(3)CAPOX方案:使用卡铂130mg/m2 d1 + 口服药物奥沙利铂1000mg/d d1-14,每三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6-8个疗程。
(4)XELODA方案:使用口服药物5-Fu,每日1250-2000mg/m2,每两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6-8个疗程。
4. 化疗的不良反应化疗是一种强有力的治疗手段,但也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便秘、脱发、口腔溃疡、手足综合征等。
在化疗期间,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并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及时处理。
5. 结语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应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处理。
在化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身体健康。
通过严格的化疗方案和科学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结直肠癌最新化疗方案及靶向治疗

晚期/转移
「伊立替康
200mg/m2,静滴30或90分钟
FOLFIRI
伊立替康
180mg/m2,静滴0.5-2小时
第1天
晚期/转移
LV
400mg/m2,静滴0.5-2小时,1天或分
2天给予
第1天土
第2天
5-FU
400mg/m2,静推,然后给予
2400mg/m2,持续静滴46-48小时
第1、2天
附录
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
万案
药物
用法用量
给药时间及周期
临床应用
mFOLFOX6
奥沙利铂
80mg/m2,静滴2小时
第1天
晚期/转移, 辅助化疗
LV
400mg/m2,静滴2小时
第1天
5-FU
400mg/mLeabharlann ,静推,然后给予2400mg/m2,持续静滴46-48小时
第1、2天
每2周重复
CapeOx
奥沙利铂
130mg/m2/次,静滴〉2小时
与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合用
7.5mg/kg,静滴30-90分钟,每3周重复。
主要不良反应为咼血压、蛋白尿;胃
肠道反应,甚至可出现穿孔、出血; 动脉血栓栓塞;乏力。
对本品、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产物或其 它重组人类或人源化抗体过敏者禁 用。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停用:胃肠道穿 孔,涉及到内脏痿形成;需要干预的 伤口并发症;严重出血或动脉血栓事 件;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可逆
性后脑蛋白质脑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 症。
如出现以下情况需暂停使用:择期手
术前4周;药物控制不良的严重高血 压;中到重度的蛋白尿; 严重输液反 应。
孕妇不应使用,用药后至少六个月内 都要避孕。哺乳妇女用药期间应停止 哺乳,并在用药后至少6个月内不要 母乳喂养。
肠癌肝转移不再是晚期,癌转移最佳治疗方法告诉你

肠癌肝转移不再是晚期,癌转移最佳治疗方法告诉你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器官,在所有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生率高达30%~50%,其中15%~25%的患者在确诊肠癌时即合并有肝转移,另有15%~25%的患者在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后发生肝转移。
如果这些病人没有接受治疗,中位生存期仅为6.9个月,5年存活率接近于0,肝转移是结直肠癌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但并不是说转移就一定是恶性肿瘤的晚期。
在所有的消化道肿瘤转移中,肠癌肝转移有其特殊性,被医学界认为可治,或者说是疾病的特殊状态。
与其他的消化道肿瘤不同,肠癌的转移灶很大可能仅局限于肝脏,不伴有其他地方转移。
通俗地说:出现了肝转移,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其他地方的转移,只要手术能切除肝脏的转移,可以获得和没有肝脏转移类似的治疗效果。
手术切除肝转移病灶仍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经手术切除后,肝转移灶完全切除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5-45个月,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5年的生存率达到将近50%,要优于一些没有转移的恶性程度很高的三期肠癌。
对于一些有肝转移的肠癌患者,以前需要通过2次手术切除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两者之间间隔2-3个月,对于患者的创伤巨大。
随着腹腔镜和机器人的使用,我们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了一次手术同时切除肝转移灶和结直肠癌原发灶的治疗理念,经过经10年的实践,证明一次手术能大大降低手术对患者的打击,有效降低了手术创伤和手术费用,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另外,部分肠癌肝转移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失去了肝脏病灶手术机会,或者只能肝脏病灶部分切除,我们可以采用综合治疗的手段,包括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消融治疗以及中药治疗,把肿瘤控制在长期不发展的状态。
我国药学家研究的水溶性人参皂苷Rg3是近些年来最为重要的中药辅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可以辅助西医治疗缓解副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辅助肿瘤既不会迅速变大,也不会很快转移,也不会对其肝脏功能造成很大影响,既把病情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也保留患者的生活质量,其药理作用在于研究发现rg3可切断肿瘤新生血管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修复受损干细胞,提高免疫力,水溶性更有利于身体的吸收,具有实际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始可NED的mCRC寡转移:围手术期治疗策略
初始可NED
围术 患者
组0
初始可切
目标
期治愈
手术
组1
潜在可切 最大程度缩小肿瘤
治疗强度
组2
疾病恶化伴有症状
快速缩小肿瘤/ 疾病控制
组3
无症状
疾病控制/ 低毒
CRC初始可NED寡转移的处理策略
可NED
手术/ 局部治疗
新辅助 化疗
安全性: • 术前治疗疗程与手术并发症相关; • 使用含Bev的方案时,需要特别关注外科相关安全性问题。
内容概要
• 寡转移概念及其对mCRC治疗策略的影响 • mCRC寡转移的治疗思路
– 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布局
• 围手术期策略 • 转化治疗策略
– 挑选合适的局部治疗方式
• mCRC寡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筛选
• 定义: – 寡转移指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一种中间状态,它是介于局限性原发瘤及广泛性转移瘤 之间生物侵袭性较温和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原发性肿瘤只引起少数局部的继 发性肿瘤,通常≤5个。 – 代表潜在可治疗的状态,治疗的关键是手术、放疗和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同时 应用全身化疗兼顾预防进一步的远处转移。 – 目前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
mCRC患者局部治疗筛选/预后评估
肿瘤部位 的影响
复发风险 评分
• 预后评估就是筛选生物学 行为的过程;
肿瘤生物学 行为
(瘤品)
基因状态
• 全身治疗的疗效和持续时 间是观察生物学行为的最 佳手段;
• 筛选好的患者进行积极的 局部治疗;
对治疗的 反应
• 筛选差的患者避免过度的 积极治疗(尤其是手术)
– 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布局
• 围手术期策略 • 转化治疗策略
– 挑选合适的局部治疗方式
• mCRC寡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筛选
2014 ESMO指南:目标导向的治疗策略
患者 目标
组0
初始可切
治愈
组1
潜在可切
组2
疾病恶化伴有症状
最大程度缩小肿瘤
快速缩小肿瘤/ 疾病控制
组3
无症状
疾病控制/ 低毒
手术
FOLFOX 围术期化疗
• 结直肠癌寡转移定义: – 结直肠癌寡转移: ESMO在2015年首先提出、2016系统阐述 – 2016 ESMO定义: ≦2个部位,≦ 5个病灶
• 概念延伸: – 寡复发:oligo-recurrence – 同时性寡转移:sync-oligometastasis – 寡进展:oligo-propression
• 手术 • 非手术LATs
• 治疗目标的调整
– 治愈:R0、NED – 缩瘤:转化、减状 – 疾病控制
“寡转移”Oligometastasis
• 概念提出:1995年 – 芝加哥大学:生物科学系前主任Samuel Hellman和医学中心放射和分子治疗科主 任Ralph Weichselbaum提出
• 围手术期策略 • 转化治疗策略
– 挑选合适的局部治疗方式
• mCRC寡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筛选
“mCRC转化治疗”新内涵
• 转化治疗:
– 技术性转化治疗:technical conversion therapy • 转化成功的预期概率相对较高
– 寡转移:初始不可NED转化为可NED
– 生物学行为转化治疗:biological conversion therapy • 转化成功多为意外偶得 • 预后更差者主张按此类别处理
mCRC可切除性
Resectability
≠
• 肿瘤学因素:远期疗效
– 切除后的复发、转移风险 (数目、大小、LNM、间隔)
mCRC可治愈性
Curability
影响mCRC转移瘤切除术后预后的因素
• 肿瘤临床病理参数:CRS(复发风险评分) • 原发瘤的部位 • 基因层面:RAS、BRAF。。。。 • 新兴标志物:CTCs、ctDNA • 肿瘤倍增时间 • 对治疗的反应 • 治疗后的肿瘤病理退缩(TRG) • 治疗模式的影响:
尤其适用于转化后OMD的治疗决策
mCRC寡转移治疗策略 结语
• 如何优化结直肠癌寡转移的治疗?
– 仔细评估预后及生物学行为 – 合理布局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顺序 – 使用积极、有效的全身治疗方案(化疗、靶向) – 选择合理的局部治疗手段(手术、其他)
“有效的全身治疗+积极的局部治疗”缺一不可
寡转移:以NED为目标 非寡转移:想尽办法变为寡转移
– 右半、BRAF突变、MSI-H
• 寡转移:“非寡转移”转化为“寡转移”
转化治疗决策:需要考量的因素
• 患者的因素:
– 身体状况:仅Fit患者适合
转化治•疗具–体最全佳身模治式疗:方化案疗+的靶影向响药因物素(VEGF、
– 疾病状况:技术性 vs 生物学转化
EGFR)
• 转––化手 手后术 术局+为➢部局主治部需毁➢疗要损手需好段要的的好倾方向的案性身::体高:的能有耐效––受率影 方 济强,响 案烈因 要化素 求治疗: :疗预高+靶后效、、向预低测毒、安全、经
mCRC寡转移的整体治疗策略
内容概要
• 寡转移概念及其对mCRC治疗策略的影响 • mCRC寡转移的治疗思路
– 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布局
• 围手术期策略 • 转化治疗策略
– 挑选合适的局部治疗方式
• mCRC寡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筛选
内容概要
• 寡转移概念及其对mCRC治疗策略的影响 • mCRC寡转移的治疗思路
– 挑选合适的局部治疗方式
• mCRC寡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筛选
寡转移(OMD) 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布局
mCRC寡转移(OMD)的处理
ESMO 2016指1南4
mCRC以NED及局部治疗为核心的策略也适用于OMD
可NED
手术/ 局部治疗
新辅助 化疗
辅助化疗
手术/ 局部治疗
辅助化疗
初始不可 NED
mCRC寡转移的三种类型
• 同时性寡转移 • 异时性寡转移 • 广泛转移全身系统治疗后诱导形成寡转移(生物学转化?)
• 转移部位以肝、肺、非区域淋巴结为主
– 仅肝转移:30%~60% – 仅肺转移:5%~10% – 肝肺双脏器转移:~10%
Lancet Oncol 2013; 14: e28–37
辅助化疗
手术/ 局部治疗
辅助化疗
➢ 治疗目标:NED →治愈 1. 局部治疗后疗效更好,减少复发,长期生存 2. 甄别快速进展者,避免过度/不必要的手术/局部治疗
新辅助化疗:给予一个时间窗-“生物学等待窗”
初始可切除mCRC: ESMO 2015
预后信息
不适用于NEW EPOC结论
差 (或FO最LF好O的X生围全手物身术学治期疗转化方疗化案)
多
辅
转化性
学
科
可切除
手术/
助
局部治疗
化
化疗
评
不可切除
疗
估
以治疗目标为导向的临床治疗策略
初始可NED
初 始 不 可 NED
组0
围术 患者
初始可切
目标
治愈
期
手术
组1
转化 潜在可切
最大程度缩小肿瘤
优先 治疗强度
组2
组3
姑息治疗 疾病恶化伴有症状
无症状Biblioteka 快速缩小肿瘤/疾病控制/
全程管理 疾病控制
低毒
以NED及局部治疗为核心的OMD治疗策略 mCRC
– 局限性mCRC (寡转移) vs 广泛性mCRC – 制定具体治疗方法的核心
2016 ESMO mCRC主要改变
• 分类替代传统分组
– 患者状况分类:fit 、unfit – 疾病状态分类:寡转移、广泛转移
• 强调局部治疗在寡转移性疾病中的价值
– 局部毁损性治疗“(Local Ablative Treatment,LAT)
✓ 常用的非手术局部治疗手段包括:各种消融术(射频、微波、冷冻 等)、立体定向放疗(SBRT)、高剂量近距离放疗、放射性栓塞 治疗等。
mCRC治疗新理念
可切除mCRC 可局部治疗mCRC
内容概要
• 寡转移概念及其对mCRC治疗策略的影响 • mCRC寡转移的治疗思路
– 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布局
• 围手术期策略 • 转化治疗策略
mCRC寡转移的重要性
• 寡转移的治疗终点:NED(无瘤状态) • 寡转移的治疗原则: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包括手术) • 寡转移的治疗核心:最佳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
✓ 对于所有的OMD患者,除了手术以外,均应考虑积极的局部治疗, 可以和手术联合使用;如因伴发病、估计残余器官功能不足或其他 因素而无法手术的OMD,更应积极应用各种局部治疗手段来配合 全身化疗。
容易
困难 技术
标准
2012 ESMO结直肠癌处理专家共识指南 Schmoll, et al. Ann Oncol 2012; 23: 2479-2516
D Arnold, et al. WCGIC 2015
内容概要
• 寡转移概念及其对mCRC治疗策略的影响 • mCRC寡转移的治疗思路
– 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布局
➢ RAS/BRAF野生型需要考虑原发瘤 部位
➢ 突变型可不考虑
mCRC转化治疗的决策新思路
患者群体
RAS/BRAF野生型 --左半原发瘤 --右半原发瘤
RAS或BRAF突变型
首选方案
两药+Cet 三药+/-Bev 三药+/-Bev
可选方案
两药+Bev, 三药+/-Cet/Bev 两药+Bev 两药/三药+Cet(慎选,需要充分的基因检测)